2023-2024学年江苏省南通市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3-2024学年江苏省南通市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3-2024学年江苏省南通市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3-2024学年江苏省南通市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3-2024学年江苏省南通市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金北学校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检测模拟试题

请考生注意:

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

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

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

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30题,45分)

1.如图是德国设计师设计的一个球形透镜太阳能系统,太阳光通过透镜聚光之后再发电,此透镜是一个()

A.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

B.凸透镜,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

C.凹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

D.凹透镜,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

2.三个人做匀速直线运动,甲步行的速度是3km/h,乙在Imin内走了63m,丙行进的速度是lm/s,三个人的速度大

小相比较,结果是()

A.秘甲>〃乙>^丙B.v丙>^乙>^甲

C.u乙〉u丙〉y甲D..u乙〉v甲〉秘丙

3.大象可以用人类听不到的声音进行交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大象发出的是次声波,频率低于人的听觉范围

B.大象发出的是次声波,频率高于人的听觉范围

C.大象发出的是超声波,频率低于人的听觉范围

D.大象发出的是超声波,频率高于人的听觉范围

4.将蜡烛、光屏放在如图所示的位置。根据光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凸透镜的焦距等于30cm

B.凸透镜的焦距等于10cm

C.将蜡烛移到凸透镜左侧5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可以在光屏上找到蜡烛的像

D.将蜡烛移到凸透镜左侧30cm刻度线处,为了在光屏上找到清晰的像,需将图中的光屏向右移动

5.“小小竹排江中游”和“巍巍青山两岸走”选择的参照物依次是()

A.竹排,青山B.青山,竹排

A.春天冰雪消融

B.夏天早晨花草上有露珠

秋树叶挂上白霜

D.冬天热水周围出现白气

11.“一河诗画,满城烟花”,2019年浏阳国际烟花节的焰火惊艳全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焰火属于自然光源

B.焰火在水中的倒影是光的折射现象

C.先看到焰火后听到爆炸声,说明声速比光速快

D.焰火把人影照在地面上,人影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12.小明在探究“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实验中,用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轻质小球,发现小球被多次弹

开,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70

A.音叉发声是由于小球的振动产生的

B.小球的振动频率与音叉的振动频率相同

C.小明听到音叉发出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播的

D.实验中把音叉的微小振动转换成小球的跳动,是为了增大声音的响度

13.关于光的色散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白光通过三棱镜后,传播方向发生改变

B.色散现象表明,白光是复色光

C.单色光通过三棱镜后,传播方向不会发生改变

D.单色光通过三棱镜后,不会发生色散

14.下列关于实验操作的说法正确的是

A.测量温度时视线应与温度计中液柱的液面相平

B.秒表的读数为L2s

C.金属块的体积为40cm3

D.按图中刻度尺摆放可准确测量木块边长

15.质量和体积都相同的三个空心球,它们的材料分别是铝、铜和铅,则空心部分最大的是()

A.铝球B.铜球C.铅球D.无法判断

16.如图所示的现象中,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17.用天平测量一个金属回形针的质量,可采用的方法是()

A.把一个金属回形针放在天平盘里仔细测量

B.把一个金属回形针放在天平盘里,测量多次,再求平均值

C.先测出100个金属回形针的质量,再计算求得

D.把一个金属回形针和一小铁块放在一起测出总质量,再减去铁块质量

18.移动硬盘能够贮存信息,是利用了物质的()

A.硬度B.磁性C.导电性D.导热性

19.一块重10N的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木块受到的重力为10N,方向垂直向下

B.桌面对木块的支持力为10N,作用点在桌面上

C.桌面对木块的支持力为10N,受力物体是木块

D.木块对桌面的压力为10N,方向竖直向下

20.下列光现象与其成因对应正确的是()

A.海市蜃楼--光的色散B.水中倒影--光的折射

C.形影不离--光的直线传播D.雨后彩虹--光的反射

21.如图所示是一款新型的蜡烛烛台。它有个塑料管道,可以在蜡烛燃烧的同时回收蜡油,管道中还放置一根烛芯,

在几根蜡烛燃烧之后,塑料管道被蜡油灌满后就得到了一根新蜡烛。以下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蜡烛变成蜡油发生的是液化现象

B.在蜡烛不断燃烧变小的过程中其密度也变小

C.蜡烛是晶体,蜡烛燃烧的过程中温度始终保持不变

D.在塑料管道中,蜡油形成新蜡烛的过程需要放热

22.下列估计值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A.正常人的体温约为36SC

B.一张物理试卷的厚度约为1mm

C.一支普通2B铅笔的质量约为50g

D.中学生正常跑完800m所用的时间约为60s

23.电视机的开启和关闭,可以通过遥控器来实现,遥控器用来控制电视机的是

A.次声波B.超声波C.紫外线D.红外线

24.如图所示是几种声音输入示波器上时显示的波形,音调和响度都相同的两种声音是()

甲乙丙丁

A.丙丁B.乙丁C.甲丙D.甲乙

25.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以摩拜、0F0为首的共享单车应运而生,由于其方便快捷,符合低碳出行理念,越

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下列数据最符合实际的是

A.共享单车的质量大约为100kg

B.人骑行后的心率大约为120次/分钟

C.共享单车的车轮直径大约为1.5m

D.骑自行车的平均速度大约为60km/h

26.下列事例能加快液体蒸发的是()

A.用扫把将地面上的水扫开B.将盘子中的水倒入瓶中

C.把湿衣服上的水挤掉一些D.利用管道代替沟渠输水

27.在如图所示的情景中,符合实际的是()

静止在斜面上的重垂线

静止在斜面上的重垂线

28.如图所示,将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凸透镜20cm处时,在另一侧距凸透镜20cm处的光屏上出现了一个与烛焰等大的

清晰像,若保持物距不变,更换一个焦距为15cm的凸透镜,要想在屏上出现清晰像,下列操作可行的是()

C.使屏向上移动D.使屏向下移动

29.一个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当它通过10m的路程时,用了5s的时间,那么它前2s内的速度是()

A.0.5m/sB.1.5m/sC.2m/sD.3m/s

30.甲、乙两物体沿直线运动的图像如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乙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B.甲物体的运动速度是10m/s

C.甲乙两物体的运动速度之比是5:1

D.如果甲、乙两物体运动路程之比为1:3,二者的运动时间之比为1:3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题,20分)

31.将塑料尺一端紧压在桌面上,减小塑料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塑料尺发出声音的音调(选填“变高”或“变

低”);当塑料尺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时,虽然用同样的力拨动塑料尺,却听不到声音,这是因为塑料尺振动发出

声波。

32.如图甲所示,小亮利用焦距为10cm的放大镜看自己的指纹时,应将手指放在距放大镜(填"大于“小于”

或“等于")10cm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当他将手臂伸直用这个放大镜看窗外远处物体时,他所看到的是倒立的、

(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当小亮写作业的时候,外面的噪声影响了他的学习,为保证学习,声音

不能超过(填“40”“70”或“90”)dB=

33.110m栏这个田径项目自由110m跑道和跑道上面的10个跨栏组成:下表是某位110m栏运动员在不同区间的

成绩数据,从表中可以看出,该运动员在第(填范围)栏之间都可以近似为匀速直线运动,判断依据是<

运动员在不同区间速度不同,区间速度最大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m/so

起六七九十

一栏~四栏〜五栏〜八栏〜

区间点〜栏〜栏〜栏〜栏〜栏〜栏〜

二栏五栏八栏九栏

一栏三栏四栏七栏八栏十栏终点

区间距离

13.729.149.149.149.149.149.149.149.149.1414.02

s/m

时间t/s2.500.901.101.001.001.001.001.001.000.901.51

34.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镜,用同一架照相机先给小华拍一张全身像后,再给他拍一张半身像,那么摄影师应

该照相机暗箱长度(填“拉长”、“缩短”或“不动”)。如有镜头焦距不同的四架照相机,它们所用的底片规

格相同,分别用它们在同一地点拍摄同一景物,则在图中,照片一机甲拍摄的。

Q«00

甲乙丙丁

D

35.熟练使用测量仪器是做好实验的基本功,请完成以下内容。

⑴如图甲所示,刻度尺的分度值是,物体的长度是cm;

⑵观察如乙图所示的停表,此时的秒表所表示的时间是;

⑶常用的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_____性质制成的,如丙图所示,温度计的读数方法正确的是(选填"A”、

“B”或“C”),示数为℃,若按照A这种读法结果将(填选偏大、偏小、一样)。

甲乙

36.2016年10月19日凌晨,“神舟十一号”与“天宫二号”成功完成对接,此时若以“天宫二号”为参照物,“神

舟十一号”是的。宇航员在“天宫二号”中处于失重状态,当宇航员返回地球时,宇航员的质量将。(选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7.某同学用一把刻度均匀的米尺量得一桌边长为0.980m,然后发现该米尺与标准尺相比,此米尺的实际长度为

1.002m,则桌边的实际长度是o

38.盘点2014年世界航空业,各国空难频发.在飞机失事搜寻过程中,各国舰船在定位和测量海深时都要用到超声测

位仪(如图所示),它是利用声音可以在_____中传播来工作的.若海的深度是6.75km,声音在海水中的速度是1500m/s,

则需经过秒才能接收到信号.

39.2017年1月12日凌晨,赴南海执行跨海区训练和实验的辽宁舰编队通过台湾海峡.歼-15航母舰载机从航母上起

飞,以航母为参照物,舰载机是的,以舰载机上挂载的导弹为参照物,舰载机是的.(选填“运

动”或“静止”)O

40.如图所示电路,若要使小灯泡Li、L2串联,应只闭合开关;若要使小灯泡Li、L2并联,应同时闭合两个

开关;若同时闭合两个开关,则会造成电源短路,是不允许的。

三、实验题(每空1分,共2题,15分)

41.物理操作实验考试中,小明抽到的是“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

(1)如图1,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凸透镜的焦距£=cm;

(2)如图2,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作成的;

(3)如图3,保持蜡烛位置不变,移动透镜至16cm刻度线处,则人眼在图中____处能观察到烛焰的像;

(4)如图4,在烛焰和凸透镜之间放一副眼镜,发现光屏上的像由清晰变模糊了,将光屏向透镜移动适当距离后光屏

上再次呈现清晰的像,则该眼镜是眼镜(“近视”或“远视”).

42.如图甲所示,是“探究物质的熔化规律”的实验装置。实验时先将固体物质和温度计分别放入试管内,再放入大

烧杯的水中,观察固体的熔化过程。

甲乙丙

(1)试管内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某时刻温度如图乙所示,读数方法正确的是(选填"A”“B”或"C”),某同

学根据实验记录的数据描绘出该物质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丙),则可知该物质是(选填“晶体”

或“非晶体”)。

(2)在该物质熔化过程中,如果将试管从烧杯中拿出来,该物质将停止熔化。将试管放回烧杯后,该物质又继续熔化。

说明固体熔化时需要__(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3)图像中。E段是过程。

四、计算题(每题10分,共2题,20分)

43.可燃冰是一种新型能源,它是水和天然气在高压低温情况下形成的类冰状结晶物质,主要成分是甲烷,其开采是

世界难题,据中央电视台2017年5月18日报道,我国可燃冰已试采成功,技术处于世界领先,用燃气锅炉烧水时,

把质量为500kg,初温为20℃的水加热到100℃,共燃烧了12m3天然气,已知水的比热容c水=4.2xl()3j/(kg・℃),天

然气的热值q=4.2xl()7j/m3,可燃冰的热值为同体积天然气的160倍,求:

⑴水吸收的热量;

⑵燃气锅炉烧水时的效率;

(3)若换用可燃冰,应使用多少nP可燃冰.

44.一个容积为2dm3的塑料瓶,如果用它来装植物油,最多能装多少千克?(pM=0.9X103kg/m3)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30题,45分)

1、A

【详解】两种透镜对光有不同的作用,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的作用,太阳能通过透镜聚光

后发电,故为凸透镜。

选Ao

2、C

【详解】甲步行的速度是

3

3km/h=——m/s=0.83m/s

3.6

乙在Imin内走了63m,所以乙的速度是

63m

=1.05m/s

丙行进的速度是lm/s,所以

丫乙>丫丙>咻

故选C。

3、A

【详解】大象发出的声音频率低于20Hz,是次声波,人耳的听觉范围是20~20000Hz,大象发出的声音频率低于人的

听觉范围,故BCD错误,A正确。

故选Ao

4、D

【详解】AB.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后会聚到一点,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点便是凸透镜的焦点,则图

中凸透镜的焦距/20.0cm,故AB错误;

C.将蜡烛移到凸透镜左侧5cm刻度线处,物距“=5cm,物距小于焦距,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光屏上不成像,所以,

移动光屏,不能在光屏上找到蜡烛的像,故C错误;

D.将蜡烛移到刻度尺左侧30cm处,此时

2/>«>/

v>2/=40cm

为了在光屏上找到清晰的像,需要将图中光屏向右移动到40cm以外,故D正确。

故选D。

5、B

【分析】“小小竹排江中游”的意思是说“竹排”在运动,“巍巍青山两岸走”的意思是说“青山”在运动。

【详解】A.选取参照物时,一般不选取研究对象本身作为参照物,否则的话研究对象始终处于静止状态,故A错误;

B.以青山为参照物,竹排和青山之间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故竹排在运动;以竹排为参照物,青山与竹排的位置发生了

变化,故青山在运动,B符合题意;

C.以江水为参照物,竹排顺水而流,位置没有发生变化,竹排处于静止;以河岸为参照物,青山与岸之间的位置没有

发生变化,故青山处于静止,C错误;

D.以青山为参照物,竹排在运动;但以河岸为参照物,青山是静止的,故D错误。

故选B。

6、B

【详解】入射光线与水面的夹角30。,则入射角为:

90°-30°=60°,

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也为60%

故选B。

7、D

【详解】对于VI图象:随时间的增大,甲图象中速度不变,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丙图象中速度均匀增大,表

示物体做加速直线运动;对于s-t图象:随时间的增大,乙图象中路程不变,表示物体静止;丁图象中路程均匀增大,

路程和时间的比值为常数,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图象甲和丁都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这一规律。故选

Do

8、C

【详解】A.中间厚、边缘薄,是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不合题意;B.中间厚、边缘薄,是凸透镜,对光线有

会聚作用,不合题意;C.中间薄、边缘厚,是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符合题意.D.中间厚、边缘薄,是凸透

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不合题意;故选C.

【点睛】

(1)透镜有两种:凸透镜、凹透镜;(2)凸透镜中间比边缘厚,对光线有会聚作用;(3)凹透镜中间比边缘薄,对

光线有发散作用.

9、B

【详解】A.冰化成水由固体变为液体是熔化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

B.露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故B符合题意;

C.霜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故C不符合题意;

D.雾淞的形成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0、C

【解析】A.春天冰雪消融属于熔化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

B.露水是空气中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属于液化现象,故B不符合题意.

C.白霜是空气中水蒸气遇冷直接由气态变为固态发生凝华形成的,故C符合题意为答案.

D.冬天热水周围出现“白气”,“白气”是悬浮在空气中的小水滴,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故D不符合题意.

点睛:物态变化的判断,需要明确变化前和变化后的物态,然后根据物态变化的定义进行判断.

11、D

【解析】A.焰火自身能发光,所以焰火是光源,但是人造光源,故A错误;

B.水中的倒影是平面镜成的虚像,平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现象,故B错误;

C.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xl()8m/s,故先看到焰火后听到爆炸声,说明光速

比声速快,故C错误;

D.焰火把人影照在地面上,是人挡住了焰火的光,所以,人影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D正确。

12、C

【详解】A.该实验中,声音是由音叉的振动产生的,故A错误;

B.小球的振动频率小于音叉的振动频率,故B错误;

C.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小明听到音叉发出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播的,故C正确;

D.如图所示实验,发现小球会跳动,即是为了把音叉的微小振动转化为轻质小球的跳动,便于观察,故D错误.

13、C

【详解】A.白光通过三棱镜后分解成为七色光,属于光的色散现象,传播方向发生改变,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白光通过三棱镜后,发生色散现象,分解成为七色光,表明白光是由多种色光组成的,是复色光,故B正确,不

符合题意;

C.单色光通过三棱镜时,不会产生色散现象,发生的是折射,所以,传播方向发生改变,故C错误,符合题意;

D.白光通过三棱镜后分解成为七色光,单色光通过三棱镜时,不会产生色散现象,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4、A

【详解】A.使用温度计测液体温度读数时,视线要与液柱的上表面相平,不能仰视或俯视,故正确;

B.秒表的小盘指针在3-3.5分之间,大盘分度值是0.1s,指针正对20s,因此秒表的读数为:3x60s+20s=200s,

故错误;

C.量筒中水和金属块总体积为40cm3,故错误;

D.图中刻度尺没有对准木块边长,刻度线没有紧贴木块边长,故错误.

15、C

m

【详解】质量和体积都相同的三个空心球,它们的材料分别是铝、铜和铅,夕铅〉夕铜》夕铝,由v=]可知:铅球的实

心部分体积最小,铝球的实心部分体积最大,由于它们的总体积相同,所以则空心部分最大的是铅球,c符合题意.

16、D

【详解】A.光污染是因为发生了镜面反射,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A不符合题意;

B.手影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B不符合题意;

C.月亮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现象,故C不符合题意;

D.海市蜃楼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故D符合题意.

17、C

【详解】一个金属回形针的质量太小,甚至可能小于天平标尺上的分度值,因此直接测量一个金属回形针的质量,或

将金属回形针与质量相差较大的小铁块放在一起测都是无法准确测出其质量的,取多次测量的平均值也不能解决质量

太小无法测量准确的问题,因此只有通过累积法,通过测多算少的办法,求出一个金属回形针的质量,故C正确。

故选C。

18、B

【分析】物质的属性有硬度、弹性、磁性、塑性、状态、颜色、质量、密度、导电性、绝缘性、延展性、透光性、导

热性、比热容、热值,不同物质的属性不同,实际应用也就不同。

【详解】移动硬盘能够贮存许多信息是利用了本身具有的磁性,故B正确。

故选B。

【点睛】

生活中常说的“物尽所用”,指的就是不同的物质按其属性的不同有不同的用处,平时要多留意,多观察,多思考。

19、C

【详解】A.重力是由于物体受到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方向竖直向下,故A错误;

B.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处于静止状态,支持力和重力是一对平衡力,则支持力等于重力,故桌面对木块的支持力为

10N,作用点在木块上,故B错误;

C.桌面对木块的支持力为10N,施力物体是桌面,受力物体是木块,故C正确;

D.木块对水平桌面的压力歹=G=10N,方向垂直于桌面向下,故D错误。

故选C。

20、C

【解析】海市蜃楼是光在不均匀的大气中传播形成的光的折射现象,故A错误.

水中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B错误.

形影不离中的影子,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C正确为答案.

雨后天空出现的彩虹,属于光的色散现象,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故D错误.

21、D

【分析】

【详解】A.蜡烛变为蜡油是由固态变为液态,属于熔化现象,故A错误;

B.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它不随物质的质量或体积的变化而变化,所以蜡烛不断燃烧变小时,蜡烛的密度不变,

故B错误;

C.蜡烛是非晶体,其熔化过程中温度不断上升,故C错误;

D.蜡油变为蜡烛是液态变为固态,是凝固现象,凝固放热,故D正确。

故选D。

【点睛】

22、A

【详解】A.人的体温是相对恒定的,一般在36.5℃左右,变化幅度很小。故A符合题意;

B.人的头发的直径在75Hm左右,试卷纸的厚度与此差不多,在100flm=O.lmm左右。故B不符合题意;

C.一枚一元硬币的质量约6g,一支2B铅笔的质量约为此数值的一半,在3g左右。故C不符合题意;

D.中学生正常跑完800m所用的时间约3min20s=200s。故D不符合题意。

23、D

【详解】红外线是不可见光,且对人体无害,家用电视机常用遥控器用红外线来控制电视机,故选D。

24、A

【分析】⑴频率是Is物体振动的次数,相同时间内振动越快,频率越大。音调跟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⑵振幅是物体振动时偏离原位置的大小,偏离原位置越大,振幅越大。响度跟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详解】如图可知,甲、丙、丁的振动幅度相同,故丙、丁响度相同;乙、丙、丁的频率相同,则乙、丙、丁的音调

相同,故丙和丁的音调相同,所以,音调和响度都相同的两种声音是丙、丁,故选A。

【点睛】

掌握声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音调跟频率有关;响度跟振幅及距离有关;音色跟材料和结构有关。

25、B

【详解】如果共享单车的质量大约为100kg,则其重力为G=mg=100kgxl0N/kg=1000N,不符合实际,故A错误.

人运动后心率加快,人骑行后的心率大约为120次/分钟,B符合实际为答案.

共享单车的车轮直径大约为0.5m,故C错误.

骑自行车的平均速度大约为20km/h,故D错误,不符合实际.

26、A

【详解】A.用扫把将地面上的水摊开,增大了液体的表面积,可以加快水的蒸发,故A正确;

B.将盘子里的水倒入瓶子内,减小了液体的表面积,这样做减慢了液体的蒸发,故B错误;

C.把衣服上的水通过外力挤掉一部分,衣服上的水是减少了,但这与加快蒸发没有联系,故C错误;

D.利用管道代替沟渠输水,可以减慢液体蒸发,故D错误。

故选Ao

27、A

【详解】AB.静止在斜面上的重垂线,所受的重力竖直向下,那么重垂线的方向应该是竖直向下,不会垂直斜面,选

项A符合题意,B项不合题意;

CD.静止在斜面上的一杯水,水面静止时,应该与水平地面平行,不是与斜面平行,其水面方向也不会与水平地面相

交,C、D项不合题意。

28、A

【详解】当

“=20cm

时,在另一侧距凸透镜20cm处的光屏上可以得到一个与蜡烛等大的像,所以

2/=20cm,

户10cm,

物距不变,当凸透镜焦距为15cm时,

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像距

v>2/j=30cm,

所以屏应远离透镜。

故选Ao

29、C

【详解】物体的速度为

因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各个时间段速度相同,所以前2s内的速度是2m/s。故C项符合题意,ABD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0、A

【详解】A.乙物体沿直线运动,其速度大小不变,所以乙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故A正确;

B.甲物体的速度是

s甲10m

丫甲=*=------=2m/s

而5s

故B错误;

C.甲和乙的速度相等,其速度之比为1:1,故C错误;

D.根据公式S=4可知,在甲、乙物体速度相等的情况下,其时间之比等于路程之比,所以甲、乙的运动时间之比

为1:3,故D错误;

故选Ao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题,20分)

31、变高次

【详解】口]音调的高低与声源振动的频率有关,将塑料尺一端紧压在桌面上,减小塑料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塑料尺振

动的频率变大,塑料尺发出声音的音调变高。

⑵音调的高低与声源振动的频率有关,塑料尺的长度越长,塑料尺振动的频率越小,当塑料尺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

时,虽然用同样的力拨动塑料尺,却听不到声音,这是因为塑料尺振动发出的声音振动频率小于20Hz,发出的是次声

波。

32、小于缩小70

【详解】口]要用它看自己的手指纹时,则此时的凸透镜就作为一个放大镜使用,放大镜是利用了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时

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工作的;因为焦距为10cm,故应将手指放在距放大镜小于10cm的位置。

⑵用这个凸透镜去观察窗外远处的景物,此时的物体距凸透镜的距离大于该透镜的2倍焦距,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

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3]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能超过70dB。

33、三~九相同时间通过的路程相等10.16

【详解】口][2]判断物体是否做匀速直线运动,只需看这个物体在相同时间内是否移动了相同的距离,有表中数据可

知,三~九栏区间内,没1s运动的路程均为9.14m,所以做匀速直线运动。

[3]由表中数据可知,一栏~二栏速度最快,速度为

34、凸透拉长D

【详解】口]根据照相机原理可知,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凸透镜。

⑵用同一架照相机先给小华拍一张全身像后,再给他拍一张半身像,照相机底片上的像变大,像距变大,所以摄影师

应该伸长照相机暗箱长度。

[3]如图从乙一丁一丙一甲,像距逐渐增大,像逐渐变大;所以甲拍摄照片是D,丙拍摄照片是A,丁拍摄照片是C,

乙拍摄照片是B。

35、1mm3.50307.5s热胀冷缩B-12偏大

【详解】(1)口]刻度尺的1大格为lcm,1大格分为10小格,故分度值为1mm。

⑵物体左端与6.00cm对齐,右端与9.50cm对齐,所以物体长度的测量值是

9.50cm-6.00cm=3.50cm

⑵[3]停表小盘的分度值是0.5min,指针在5min和6min之间,靠近5一侧;大盘的分度值是0.1s,而大盘指针在7.5s,

因此停表读数为

5min7.5s=307.5s

(3)[4]实验室常用的温度计是液体温度计,其中的测温物质是液体,液体的体积随温度热胀冷缩,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

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⑸温度计读数时,俯视会造成测量值偏大;仰视会造成测量值偏小,所以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故B是正确的。

[6]由图可知,温度计上的数值上小下大,温度低于0。仁分度值为PC,液柱上端对应的刻度为」2。(\

⑺由上面分析可知,若按照A这种读法结果将偏大。

36、静止不变

【详解】口]以“天宫二号”为参照物,“神舟十一号”相对它的位置不变,“神舟十一号”是静止的;

⑵神州十一号飞船在太空运行时,处于失重状态的宇航员的身体中所含物质的多少没变,所以质量不变。

【点睛】

本题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判断所选参照物和质量的变化,难度不大是一道基础题,熟练掌握基础知识即可正确解题。

37、0.982m

【详解】由测量结果的数值0.980m,可知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cm;因为与标准尺相比,此米尺的实际长度为1.002m,

说明该刻度尺的一小格相当于实际长度1.002cm;读数是0.980m,相当于98个1.002cm,故物体的实际长度应该是:

98xl.002cm«98.2cm=0.982m。

38、液体9

【详解】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超声测位仪”是利用声音可以在液体中传播来工作的;要想接收到声

音信号,声音需要传一个来回,所以通过的路程为s=2x6.75xl03m=i.35xl04m,所以接受到超声波所用的时间:

t=s/v=1.35xl04m/1500m/s=9s.

39、运动静止

【详解】口]⑵由题意知,歼-15航母舰载机从航母上起飞,以航母为参照物,舰载机的位置改变,因此如果以航母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