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湖南省部分地区八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3-2024学年湖南省部分地区八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3-2024学年湖南省部分地区八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3-2024学年湖南省部分地区八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3-2024学年湖南省部分地区八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湖南省部分地区八上数学期末质量检测模拟试题

注意事项

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

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

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

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8分)

1.如图,点P是ABC中NABC、NACB的角平分线的交点,NA=H8,则/BPC的度数是()

A

BC

A.59°B.72°C.102°D.149°

2.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可以组成三角形的是()

A.3,4,8B.5,6,11C.1,2,3D.5,6,10

3.如图,已知AABC,延长至。,使应)=45;延长至E,使CE=2BC;延长C4至使"=3C4;

连接OE、EF、FD,得ADEF.若AABC的面积为左,则ADEE的面积为()

A.10左B.15kC.18kD.20k

4.如图,是一高为2m,宽为1.5m的门框,李师傅有3块薄木板,尺寸如下:①号木板长3m,宽2.7m;②号木板长

2.8m,宽2.8m;③号木板长4m,宽2.4m.可以从这扇门通过的木板是()

A.①号B.②号C.③号D.均不能通过

5.已知Pi(-3,yi),P2(2,y2)是一次函数y=2x+l的图象上的两个点,则yi,y2的大小关系是()

A.yi>yzB.yi<yzC.yi=yzD.不能确定

6.已知龙+y=3,且x—y=2,则代数式炉—产的值等于()

A.2B.3C.6D.12

7.以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个点为顶点作平行四边形最多能作()

A.4个B.3个C.2个D.1个

8.边长为相,”的长方形,它的周长为14,面积为10,则加2〃+m〃2的值为()

A.35B.70C.140D.280

23

9.若关于x的方程--=—^有正数根,则上的取值范围是()

x+kx+3

A.k<2B.k手3C.-3<k<-2D.k<2且k片-3

10.如图,一次函数y=-2x+4的图象与x轴、y轴分别交于点A、B,点C是。4的中点,过点C作于C

交一次函数图象于点O,尸是上一动点,则尸C+P。的最小值为()

11.下列运算中,结果正确的是()

A.x3-x3=x6B.3X2+2X2=5X4C.(X2)3=X5D.(x+y)2=x2+y2

12.如图,△ABC中,ZA=40°,AB=AC,D.E、尸分另lj是A3、BC.AC边上的点,5.BD=CE,BE=CF,贝!f

的度数是()

C.65°D.60°

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24分)

13.已知线段AB=8cm,点C在直线AB上,BC=3cm,则线段AC的长为.

abx+13x

14.对于任意实数,规定的意义是=ad-bc.则当x2・3x+l=0时,

cax-2x-1

3x+4y=5

15.已知x,y满足方程'/)的值为_____.

2x+5y=4

16.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点A(0,4),B(-3,0),。是线段A5的中点,。为工轴上一个动点,以A。为直角边作等

腰直角AD石(点ARE以顺时针方向排列),其中NZME=90。,则点E的横坐标等于,连结CE,

当CE达到最小值时,DE的长为

17.我们规定: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与一个底角度数的比值叫做等腰三角形的“特征值”,记作k,若k=1,则该等腰

2

三角形的顶角为_____度.

18.如图,在AABC中,。是5c上的点,5.AB=AC,BD=AD,AC=DC,那么N5=.

三、解答题(共78分)

19.(8分)如图,方格纸上每个小方格的边长都是1,△A3C是通过△A131G旋转得到.

(1)在图中标出旋转中心点O;

(1)画出aABC向下平移4个单位长度,再向右平移4个单位长度得到的△43iG.

20.(8分)计算题

(1)计算:X3-'+(^-2O18)%Q^

.八也(13)%2+4x+4,1

(2)先化简,再求值:x-l-----------------------,其中x=—.

Ix+ljx+13

21.(8分)已知:如图,C是上一点,点。,E分别在A3两侧,AD//BE,且AZ>=5C,BE=AC.

(1)求证:CD=CE;

(2)连接。E,交A3于点尸,猜想ABE歹的形状,并给予证明.

22.(10分)网购是现在人们常用的购物方式,通常网购的商品为防止损坏会采用盒子进行包装,48均是容积为£

立方分米无盖的长方体盒子(如图).

(1)图中A盒子底面是正方形,B盒子底面是长方形,A盒子比3盒子高6分米,A和B两个盒子都选用相同的材

料制作成侧面和底面,制作底面的材料L5元/平方分米,其中6盒子底面制作费用是A盒子底面制作费用的3倍,当

V=576立方分米时,求B盒子的高(温馨提示:要求用列分式方程求解).

(2)在(1)的条件下,已知A盒子侧面制作材料的费用是0.5元/平方分米,求制作一个A盒子的制作费用是多少元?

(3)设。的值为(2)中所求的一个A盒子的制作费用,请分解因式;x2-31x+a=—.

23.(10分)探究活动:

(1)如图①,可以求出阴影部分的面积是.(写成两数平方差的形式)

(2)如图②,若将阴影部分裁剪下来,重新拼成一个长方形,面积是.(写成多项式乘法的形式)

(3)比较图①、图②阴影部分的面积,可以得到公式.

知识应用,运用你所得到的公式解决以下问题:

(1)计算:(tz+b—2c)(a+Z?+2c).

(2)若4--9/=10,4x+6y=6,求2尤-3y的值.

(D

24.(10分)在一个含有两个字母的代数式中,如果任意交换这两个字母的位置.代数式的值不变,则称这个代数式

为二元对称式,例如:x+y,孙,而都是二元对称式,其中%+y,孙叫做二元基本对称式.请根据以

上材料解决下列问题:

(1)下列各代数式中,属于二元对称式的是(填序号);

①----;②(a-6);③—卜亮;④Jx+y.

a-bx2

Yx

(2)若x+y=m,xy=n2,将一+二+2用含机,〃的代数式表示,并判断所得的代数式是否为二元对称式;

^y

(3)先阅读下面问题1的解决方法,再自行解决问题2:

问题1:已知x+y—4=o,求%2+y2的最小值.

分析:因为条件中左边的式子x+y-4和求解中的式子%2+y2都可以看成以x,y为元的对称式,即交换这两个元的

位置,两个式子的值不变,也即这两个元在这两个式子中具有等价地位,所以当这两个元相等时,V+y2可取得最小

值.

问题2,①已知好+/=4,则x+y的最大值是S

②已知X+2y—2=0,则2'+4y的最小值是.

25.(12分)如图,在ABC中,ZCAB=90°,AC=AB,射线AM与CB交于H点,分别过C点、B点作CF_LAM,

BE±AM,垂足分别为F点和E点.

(1)若AF=4,AE=1,请求出AB的长;

(2)若D点是BC中点,连结FD,求证:BE=72DF+CF.

26.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A(—3,4),B(—4,1),C(一1,1).

(1)在图中作出AABC关于x轴的轴对称图形

⑵直接写出A,B关于y轴的对称点A”,B”的坐标.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8分)

1、D

【分析】根据点P是^ABC中NABC、NACB的角平分线的交点,得出NABP+NACP=NPBC+NPCB,利用三角形

的内角和等于180°,可求出NABC+NACB的和,从而可以得到NPBC+NPCB,则NBPC即可求解.

【详解】解:•••点P是^ABC中NABC、NACB的角平分线的交点

/.ZABP=ZPBC,ZACP=ZPCB

ZABP+ZACP=ZPBC+ZPCB

VZA=118°

:.ZABC+ZACB=62°

.".ZPBC+ZPCB=62°4-2=31°

/.ZBPC=180°-31°=149°

故选:D.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三角形角平分线的性质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性质,正确的掌握以上两个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2、D

【分析】根据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逐一判断即可.

【详解】A.3+4=7<8,故不能组成三角形,不符合题意,

B.5+6=ll,故不能组成三角形,不符合题意,

C.l+2=3,故不能组成三角形,不符合题意,

D.5+6=ll>10,故能组成三角形,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了能够组成三角形三边的条件,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用两条较短的

线段相加,如果大于最长那条就能够组成三角形.熟练掌握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是解题关键.

3、C

【分析】如图所示:连接AE、CD,要求4DEF的面积,可以分三部分来计算,利用高一定时,三角形的面积与高对应

的底成正比的关系进行计算;利用已知aABC的面积k计算与它同高的三角形的面积,然后把所求各个面积相加即可

得出答案.

【详解】如图所示:连接AE、CD

VBD=AB

:•SAABC=SABCD=k

贝(1SAACD=2k

VAF=3AC

.\FC=4AC

*#•S/kFCD=4SAACD=4X2k=Sk

同理求得:

SAACE=2s△ABC=2k

SAFCE=4SAACE=4X24=8A:

SADCE=2SABCD=2Xk=2k

:.SADEF—SAFCD+SAFCE+SADCE=8左+8左+2左=18左

故选:C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三角形的面积与底的正比关系的知识点:当高相同时,三角形的面积与高对应的底成正比的关系,掌握

这一知识点是解题的关键.

4、C

【分析】根据勾股定理,先计算出能通过的最大距离,然后和题中数据相比较即可.

【详解】解:如图,由勾股定理可得:

EF=yJOF2+OE2=J4+2.25=2.5,

所以此门通过的木板最长为25m,

所以木板的长和宽中必须有一个数据小于2.5米.所以选③号木板.

故选C.

E

F1.5cm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勾股定理的实际应用,掌握勾股定理的应用,理解题意是解题的关键.

5、B

【分析】先根据一次函数y=2x+l中k=2判断出函数的增减性,再根据-3<2进行解答即可.

【详解】1•一次函数y=2x+l中k=2>0,

...此函数是增函数,

':-3<2,

*"•yi<y2.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知识点,解题的关键是熟练的掌握一次函数的性质与其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

6、C

【分析】先将必―J?因式分解,再将%+丁=3与x-y=2代入计算即可.

【详解】解:£—/=(%+历(%—y)=3x2=6,

故答案为:C.

【点睛】

本题考查了代数式求值问题,涉及了利用平方差公式进行因式分解,解题的关键是熟记平方差公式.

7、B

【解析】连接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得到一个三角形,分别以三角形的三边为对角线,用作图的方法,可得出选项.

如图,以点A,B,C能做三个平行四边形:分别是nABC。,°ABFC,AEBC.

故选B.

8、B

【分析】先把所给式子提取公因式mn,再整理为与题意相关的式子,代入求值即可.

【详解】根据题意得:m+n=7,mn=10,

m2n+mn~=mn(m+n)=70.

故选:B.

【点睛】

本题既考查了对因式分解方法的掌握,又考查了代数式求值的方法,同时还隐含了数学整体思想和正确运算的能力.

9、A

【分析】分式方程去分母转化为整式方程,表示出x,根据方程有正数根列出关于左的不等式,求出不等式的解集即

可得到左的范围.

【详解】去分母得:2x+6=lx+lA,

解得:x=6-1k,

根据题意得:6-lk>Q,且6--1,6_IkW-k,

解得:左V2且左#1.

:.k<2.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了分式方程的解,方程的解即为能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

10、C

【分析】作点C关于y轴的对称点。,连接。。交y轴于点P,此时PC+P。取得最小值,利用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

坐标特征可得出点A的坐标,由点C是的中点可得出点C的坐标,由点C,。关于y轴对称可得出CO的值及PC

=PC',再利用勾股定理即可求出此时(即PC+P。)的值,此题得解.

【详解】解:作点c关于y轴的对称点。,连接。。交y轴于点P,此时PC+P。取得最小值,如图所示.

当y=0时,-lx+4=0,解得:x=l,

...点A的坐标为(1,0).

•••点C是。4的中点,

;.OC=1,点C的坐标为(1,0).

当x=l时,y=-lx+4=l,

•••点C,。关于y轴对称,

:.CC'=1OC=\,PC=PC',

...PC+PD=PC'+PD=C'D=VCD2+CC'2=2点•

故选:C.

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勾股定理以及轴对称-最短路线问题,利用两点

之间线段最短,找出点P所在的位置是解题的关键.

11、A

【分析】依据完全平方公式、塞的乘方、同底数塞的乘法、合并同类项的法则即可解答.

【详解】A.x3-x3=x6,正确;

B.3X2+2X2=5X2,故本选项错误;

C.(X2)3=x6,故本选项错误;

D.(x+y)2=x2+2xy+y2,故本选项错误;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了完全平方公式、合并同类项法则、同底数塞的乘法、塞的乘方的性质,需熟练掌握且区分清楚.

12、B

【分析】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出NB=NC=70°,再证明4BDEg△CEF,得出NBDE=NCEF,运用三角形的外角

性质得出NCEF+NDEF=NB+NBDE,即可得出NDEF=NB=70°.

【详解】解:;AB=AC,

AZB=ZC=—(180°-ZA)=70°,

2

BD=CE

在4BDE和aCEF中,<NB=NC,

BE=CF

/.△BDE^ACEF(SAS),

ZBDE=ZCEF,

VZCED=ZB+ZBDE,

BPZCEF+ZDEF=ZB+ZBDE,

.\ZDEF=ZB=70°;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以及三角形的外角性质;熟练掌握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证明

三角形全等得出对应角相等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24分)

13、5cm或11cm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因为C点可能在线段AB上,即在A、B两点之间,也可能在直线AB

上,即在线段AB的延长线上,所以分情况讨论即可得到答案.

【详解】①当C点在线段AB上时,C点在A、B两点之间,

此时BC=3cm,

•••线段AB=8cm,

AC=AB-BC=8-3=5cm;

②当C点在线段AB的延长线上时,

此时BC=3cm,

•••线段AB=8cm,

AC=AB+BC=8+3=11cm;

综上,线段AC的长为5cm或者11cm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一个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题目整体的难度不大,但解题过程中一定要认真的分析,避免遗漏可能出现

的情况.

14、1

【分析】根据题中的新定义得出算式(x+1)(x-1)-3x(x-2),化简后把xZ3x的值代入计算即可求解.

【详解】解:根据题意得:(x+1)(x-1)-3x(x-2)

=x2-l-3x2+6x

=-2X2+6X-1

=-2(x2-3x)-1,

".*x2-3x+l=0,

•*.x2-3x=-l,

原式=-2x(-1)-1=1.

故答案为1.

【点睛】

本题考查整式的混合运算-化简求值,解题的关键是弄清题中的新定义.

9

X

7

15、<

2

y

7

【分析】根据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加减消元法,即可求解.

3x+4y=5①

【详解】

2x+5y=4②’

①x5-②x4,可得:7x=9,

9

解得:x

7

92

把*=—代入①,解得:y=.

7

9

x=—

...原方程组的解是:〈7

2

9

x=—

7

故答案为:,

2

y=—

7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掌握加减消元法,是解题的关键.

16、-42^/10

【分析】(1)过E点作EFLy轴于点E求证AAE/三ADAO(AAS),即可的到点E的横坐标;

(2)设点E坐标,表示出GE?的解析式,得到C£的最小值进而得到点E坐标,再由AAEbwAZMO得到点。坐标,

进而得到OE的长.

【详解】(1)如下图,过E点作轴于点F

轴,ZDAE=90°

:.ZAEF+ZEAF=90°,ZOAD+ZEAF^90°

ZAEF=ZDAO

AADE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AE^DA

在AAEF与ADA。中

NAFE=ZDOA

<ZAEF=ZDAO

AE=DA

:.AAEF=AZMO(A4S)

,EF=AO

VA(0,4)

:.EF=AO=4

二点E的横坐标等于T;

(2)根据(1)设3-4")

•••4(0,4),3(—3,0),C是线段AB的中点

3

・•・C(--,2)

/.CE2=(—|+4)2+(2—771)2=(_2)2+彳

m

.•.当771=2时,"2有最小值,即CE有最小值

£(-4,2)

VA(0,4)

AAF=2

,/AAEF=ADAO

,。。=2

.\D(2,0)

ADE=7(-4-2)2+(2-0)2=2V10,

故答案为:-4;2回.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全等的判定,点坐标的表示,二次函数的最值问题,两点之间的距离公式等,熟练掌握综合题

的解决技巧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17、1

【分析】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出NB=NC,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和已知得出5NA=180。,求出即可.

【详解】解:「△ABC中,AB=AC,

/.ZB=ZC,

,••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与一个底角度数的比值叫做等腰三角形的“特征值”,记作k,若k=g,

2

ZA:NB=1:2,

即5ZA=180°,

:.ZA=1°,

故答案为1.

【点睛】

本题考查了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与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能根据等腰三角形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与已知

条件得出5ZA=180°.

18、36°

【分析】先设由A3=AC可知,NC=x,由可知由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可知NAOC

=ZB+ZDAB=2x,根据AC=CZ>可知NAOC=NC4O=2x,再在△AC。中,由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即可得出关于x的

一元一次方程,求出x的值即可.

【详解】解:设N8=x,

VAB=AC,

:.NC=NB=x,

9:AD=DB,

:.ZB=ZDAB=x,

:.ZADC=ZB+ZDAB=2X9

9

:AC=CDf

:.NAOC=NCAO=2x,

在AAC。中,ZC=x,ZADC=ZCAD=2x,

:.x+2x+2x—180°,

解得x=36°.

.•.N3=36°.

故答案为:36°.

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等边等角的性质,三角形外角的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掌握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是解题的关

键.

三、解答题(共78分)

19、(1)答案见解析;(1)答案见解析.

【分析】(1)连接AAi,BBt,作线段AAi,的垂直平分线交于点。,点。即为所求.

(1)分别作出A,B,C的对应点Ai,Bi,Ci,顺次连接即可.

【详解】(1)如图,点。即为所求.

(1)如图,△A1BG即为所求.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旋转与平移的作图,解题的根据是熟知旋转中心的定义.

/、13/、x-25

20、(1)—;(2)-------,—.

12x+27

【分析】(1)根据负指数塞的性质、零指数塞的性质和各个法则计算即可;

(2)根据分式的各个运算法则化简,然后代入求值即可.

91

【详解】(1)原式=—x—+1+3

43

31

二—I—

43

13

~12

(x+l)(x-l)-3x+1

(2)原式=x+1*(x+2)2

_(x+2)(x-2)x+1

x+1*(x+2)2

_x-2

x+2

1a5

当%=一时,原式—=

31+27

3

【点睛】

此题考查的是实数的混合运算和分式的化简求值题,掌握负指数塞的性质、零指数暮的性质和分式的各个运算法则是

解决此题的关键.

21、(1)见解析;(2)A3EF为等腰三角形,证明见解析.

【分析】(1)先由AO〃3E得出NA=NB,再利用SAS证明△AOC也△5CE即得结论;

(2)由(1)可得C0=CE,NACD=NBEC,再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可得尸,

进一步即得结论.

【详解】(1)证明:•••AZ>〃8E,.•.NA=N3,

在"OC和AbCE中

AD=BC

<ZA=ZB

AC=BE

工AADCqABCE(SAS),

:.CD=CE;

(2)解:ABE歹为等腰三角形,证明如下:

由(1)知△AOCgaBCE,

:.CD=CE,ZACD^ZBEC,

:.ZCDE=ZCED,

:.ZCDE+ZACD^ZCED+ZBEC,

即N5FE=N5EF,

:.BE=BF,

...△BE尸是等腰三角形.

【点睛】

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平行线的性质、三角形的外角性质以及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知识,属于

基础题型,难度不大,熟练掌握全等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22、(1)B盒子的高为3分米;(2)制作一个A盒子的制作费用是240元;⑶(%-16)(%-15).

【分析】(1)先以“3盒子底面制作费用是A盒子底面制作费用的3倍”为等量关系列出分式方程,再求解分式方程,

最后检验作答即得.

(2)先分别求出A盒子的底面积和四个侧面积,再求出各个面的制作费用之和即得.

(3)先依据(2)写出多项式,再应用十字相乘法因式分解即得.

【详解】(1)设B盒子的高为h分米.

由题意得:—xl.5=—xl.5x3

hh+6

解得:h=3

经检验得:/z=3是原分式方程的解.

答:B盒子的高为3分米.

(2)•.•由(1)得B盒子的高为3分米

;.A盒子的高为:=+6=9(分米)

•••A盒子的底面积为:当=64(平方分米)

h+6

A盒子的底边长为:764=8(分米)

•••A盒子的侧面积为:4x8x9=288(平方分米)

•.•底面的材料1.5元/平方分米,侧面制作材料的费用是0.5元/平方分米

二制作一个4盒子的制作费用是:64x1.5+288x0.5=240(元)

答:制作一个A盒子的制作费用是240元.

(3)•由(2)得:a=240

••X?—3lx+a=/—3lx+240

x2-31x+a=(x-16)(x-15)

故答案为:(x—16)(x—15).

【点睛】

本题考查分式方程的实际应用、整式的“十字相乘法”因式分解,实际问题找等量关系是解题关键,注意分式方程求

解后的检验是易遗漏点;因式分解注意观察形式选择合适的方法,熟练掌握十字相乘法因式分解是解题关键,

23、(1)cr-Z?2;(2)(a+b)(a-b);(3)(a+b)(a-b)-a2-b2;应用(1)a?+2ab+b2-4c2;(2)

【详解】解:(1)阴影部分的面积是:aZb2,

故答案是:aZb2;

(2)长方形的面积是(a+b)(a-b),

故答案是:(a+b)(a-b);

(3)可以得到公式:a2-b2=(a+b)(a-b),

故答案是:a2-b2=(a+b)(a-b);

应用:(1)原式=(a+b)2-4c2

=a2+2ab+b2-4c2;

(2)4x2-9y2=(2x+3y)(2x-3y)=10,

由4x+6y=6得2x+3y=3,

则3(2x-3y)=10,

10

解得:2x-3y=—.

24、(1)②④(2)^+-+2=—,不是;(3)①2&;②1

xyn

【分析】(1)根据题中二元对称式的定义进行判断即可;

YX

(2)将二+二+2进行变形,然后将x+y=m,盯=",整体代入即可得到代数式,然后判断即可;

(3)①根据问题1的解决方法,发现当两个代数式都为二元的对称式时,两个元相等时,另一个代数式取最值,然后

即可得到答案;②令2y=t,将式子进行换元,得到两个二元对称式,即可解决问题.

【详解】(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