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血应急预案演练(共9篇)_第1页
输血应急预案演练(共9篇)_第2页
输血应急预案演练(共9篇)_第3页
输血应急预案演练(共9篇)_第4页
输血应急预案演练(共9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输血应急预案演练(共9篇)输血应急预案演练一、演练目标:通过情景模拟演练,提升医务人员对患者发生输血溶血反应的紧急处理能力。二、参与人员:领导组:闫国诚主任(总指挥)副组长:吴宏、杨玲云参与人员:王建军、赵雪雅、王娜患者张三,普外科15床,诊断为脾破裂术后。因大量失血,进行急诊手术后需要输注红细胞悬液治疗,在输血过程中发生了输血反应。三、演练过程和记录:演练于2016年10月28日19:00开始,地点在普通外科病房。场景描述:2016年10月28日19:00,责任护士赵雪雅在巡视15床患者输血时发现患者出现胸闷、恶心呕吐、头痛、四肢麻木、腰背剧疼等症状,立即停止输血。她呼叫了值班护士王娜,并立即推送急救车回到病房为患者更换输液器,用生理盐水维持输液通路,并保留了血袋和输血器。19:01,值班护士王娜立即通知了护士长和值班医生王建军。19:02,值班医生王建军对患者进行了检查,并立即采取了相应的紧急处理措施。19:02,责任护士王娜遵医嘱给予患者地塞米松5mg静推、5%碳酸氢钠250ml静滴。同时,护士赵雪雅为患者进行心电监护,并测量体温,给予吸氧。19:10,在抢救过程中,患者出现了寒战、发热、呼吸困难、血压下降等症状。护士赵雪雅立即给予患者建立第二个静脉通道,并按医嘱给予低分子右旋糖酐静滴。当血压稳定时,给予呋塞米60mg静推。19:02,护士赵雪雅为患者提供保暖和心理护理,关心患者及家属,稳定患者情绪。同时完成抢救记录,核对、检查并封存血袋和输血管道,并提取患者血样送至输血科检验。19:20,患者病情平稳,医生王建军填写了输血反应报告卡和不良事件报告卡,向科主任汇报,并上报输血科、医务科和护理部。五、闫国诚主任宣布演练结束。输血溶血反应的应急演练时间:2017.07.10参加人员:所有护理人员及值班医生指挥:杜振华护士长演练场景及记录场景:12床患者发生输血反应演练记录:1、责任护士徐萍巡视观察12床患者输血时发现患者胸闷、恶心呕吐、头胀痛、四肢麻木、腰背剧疼等,立即停止输血,更换输液器,输生理盐水维持输液通路,保留血袋及输血器。2、值班护士衣桂蕾立即通知杜振华护士长、殷宪义值班医生。3、殷宪义值班医生查看病人。4、责任护士徐萍立即遵医嘱给予地塞米松5mg静推、5%碳酸氢钠250ml静滴。同时责任护士张平给患者心电监护及测量体温、责任护士颜利群给患者吸氧。5、在抢救过程中,患者出现黄疸和血红蛋白尿(酱油色)。同时伴有寒战、发热、呼吸困难、血压下降。责任护士衣桂蕾立即给予建第二路静脉通道,并遵医嘱血浆、低分子右旋糖酐静滴。血压稳定时呋塞米60mg静推。6、护士长杜振华给予患者保暖及心理护理,关心患者及家属,稳1定患者情绪。6、护士徐萍做好抢救记录,核对、检查、封存血袋和输血管道,并抽取患者血样一同送输血科检验。填写溶血反应报告卡,报护士长、科主任、上报输血科。7、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加强床边交接。8、科内讨论,分析原因,提出整改措施。总结:本次演练总体反应及时、指挥有条不紊、各组人员能各就其位、分工明确、不混乱、各组人员配合较好。存在问题1、有些护士不严肃,与护士认为只是演练有关。2、熟练程度稍有欠缺。改进措施:1、将存在的问题立即反馈给个人,及时整改。2、护士长将演练的结果及存在的问题在科室会议上反馈。3、定期组织应急演练强化应急意识。记录人:殷宪义抢救流程发生输血反应↓立即关闭输血通道,更换输液器,用生理盐水维持静脉通道↓报告医生↓给氧,遵医嘱用药↓保留未输完的血袋和输液管道↓寒颤时注意保暖,高热时给予物理降温↓监测尿量,做血红蛋白测定↓填写溶血反应报告卡,上报输血科↓做好抢救记录治疗重点:①抗休克:静脉输入血浆、低分子右旋糖酐或同型新鲜全血以纠正休克,改善肾血流灌注;:②保护肾功能,血压稳定时静脉输注20%甘露醇(0.5~1g/kg)或呋塞米(速尿)40~60mg,必要时每4小时重复1次,直到血红蛋白尿基本消失为止;静脉滴注5%碳酸氢钠250ml以碱化尿液,促进血红蛋白结晶溶解,防止肾小管阻塞;③维持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④防治DIC(弥漫性血管内溶血)指在某些致病因子作用下凝血因子或血小板被激活,大量促凝物质入血,从而引起一个以凝血功能失常为主要特征的病理过程。主要临床表现为出血、休克、器官功能障碍和溶血性贫血。是许多疾病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种严重病理状态,是一种获得性出血性综合征。⑤如果输入的异型血量过大或症状严重时可考虑换血治疗;⑥发生少尿、无尿时按急性肾功能衰竭处理。输血溶血反应的应急演练时间:2013.4.11参加人员:所有护理人员及值班医生指挥:×××护士长演练场景及记录场景:12床患者发生输血反应演练记录:1、责任护士×××巡视观察12床患者输血时发现患者胸闷、恶心呕吐、头胀痛、四肢麻木、腰背剧疼等,立即停止输血,更换输液器,输生理盐水维持输液通路,保留血袋及输血器。2、值班护士×××立即通知×××护士长、值班医生。3、值班医生查看病人。4、责任护士×××立即遵医嘱给予地塞米松5mg静推、5%碳酸氢钠250ml静滴。同时责任护士王贺给患者心电监护及测量体温、责任护士刘冬艳给患者吸氧。5、在抢救过程中,患者出现黄疸和血红蛋白尿(酱油色)。同时伴有寒战、发热、呼吸困难、血压下降。责任护士鲍春花立即给予建第二路静脉通道,并遵医嘱血浆、低分子右旋糖酐静滴。血压稳定时呋塞米60mg静推。6、护士×××给予患者保暖及心理护理,关心患者及家属,稳定患者情绪。6、护士×××做好抢救记录,核对、检查、封存血袋和输血管道,并抽取患者血样一同送输血科检验。填写溶血反应报告卡,报护士长、科主任、上报输血科。7、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加强床边交接。8、科内讨论,分析原因,提出整改措施。总结本次演练总体反应及时、指挥有条不紊、各组人员能各就其位、分工明确、不混乱、各组人员配合较好。存在问题1、有些护士不严肃,与护士认为只是演练有关。2、熟练程度稍有欠缺。改进措施1、将存在的问题立即反馈给个人,及时整改。2、护士长将演练的结果及存在的问题在科室会议上反馈。3、定期组织应急演练强化应急意识。记录人:×××抢救流程发生输血反应↓立即关闭输血通道,更换输液器,用生理盐水维持静脉通道↓报告医生↓给氧,遵医嘱用药↓保留未输完的血袋和输液管道↓寒颤时注意保暖,高热时给予物理降温↓监测尿量,做血红蛋白测定↓填写溶血反应报告卡,上报输血科↓做好抢救记录治疗重点:①抗休克:静脉输入血浆、低分子右旋糖酐或同型新鲜全血以纠正休克,改善肾血流灌注;:②保护肾功能,血压稳定时静脉输注20%甘露醇(0.5~1g/kg)或呋塞米(速尿)40~60mg,必要时每4小时重复1次,直到血红蛋白尿基本消失为止;静脉滴注5%碳酸氢钠250ml以碱化尿液,促进血红蛋白结晶溶解,防止肾小管阻塞;③维持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④防治DIC(弥漫性血管内溶血)指在某些致病因子作用下凝血因子或血小板被激活,大量促凝物质入血,从而引起一个以凝血功能失常为主要特征的病理过程。主要临床表现为出血、休克、器官功能障碍和溶血性贫血。是许多疾病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种严重病理状态,是一种获得性出血性综合征。⑤如果输入的异型血量过大或症状严重时可考虑换血治疗;⑥发生少尿、无尿时按急性肾功能衰竭处理。输血反应应急预案1.立即减慢或停止输血,换输液器,输生理盐水。2.报告医生遵嘱给药。3.一般输血反应,情况好转者,可继续观察,做好记录。4.必要时填写输血反应报告表,报输血科。5.怀疑溶血等严重反应时,应保留血袋并抽取患者血样一起送输血科。6.患者家属有异议时,立即按有关程序对输血器具进行封存。输血反应应急预案演练演练内容:输血反应演练时间:2017-07-17演练地点:病房参加人员:全体医护人员患者,男,张三,50岁,于14:50输入悬浮红细胞2个单位,16:00患者出现寒战、胸闷憋气、呼吸急促、腰部酸痛、恶心呕吐、四肢麻木、头痛。立即启动输血反应应急预案。应急处理流程:出现输血反应→立即停止输血,换输生理盐水→通知医生并报告护士长→一般反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严重反应:配合医生立即抢救,吸氧→安慰病人,减少焦虑→按医嘱及时给药→保存输血袋及余血送输血科,必要时取病人血样一起送输血科→加强巡视及病情观察,做好处理并记录。演练过程:1.责任护士发现患者出现上述症状,立即关闭输血通道,通知护士甲携带生理盐水及新的输液装置至床旁。护士甲更换输液器用生理盐水维持静脉通道。通知护士乙推抢救车并报告医生。2.护士乙推抢救车至床旁,回去继续拿心电监护仪及吸氧设备至床旁给予患者心电监护及吸氧。通知护士长及科室主任。给患者加被服保暖后负责其他病房的治疗,维持病房秩序。3.护士长进入病房,安抚患者及家属,督导抢救工作。4.16:10护士甲测得患者T:37.0摄氏度、P:105次/分、R:23次/分、BP:90/60mmHg.告知医生,医生口头下达低分子右旋糖酐250ml静滴,责任护士大声复述一遍医嘱后予以低分子右旋糖酐250ml静滴。护士甲遵医嘱予以采集患者血样送检,注意患者生命体征变化。16:30测患者T:38.0摄氏度、P:106次/分、R:22次/分。BP:85/56mmHg,医生口头下达生理盐水250ml+多巴胺100mg静滴(根据血压调节滴速)责任护士大声复述一遍医嘱后予以生理盐水250+多巴胺100mg静滴。尽快采集患者尿液测定尿血红蛋白,注意观察患者尿液颜色,正确记录尿量。16:45测得T:39.0摄氏度、P:110次/分、R:24次/分、BP:96/65mmHg。遵医嘱予以物理降温。医生口头下达地塞米松5mg静推,责任护士大声复述一遍医嘱后予以地塞米松5mg静推。17:00测得T:38.5摄氏度、P:100次/分、R:21次/分、BP:100/66mmHg。17:15测得T:37.8摄氏度、P:92次/分、R:21次/分,BP:101/65mmHg。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和观察病情变化,稳定患者及家属情绪。保留血袋剩余血。5.责任护士负责做好抢救记录,填写《输血不良反应报告表》交护士长,上报护理部、医院感染管理科、输血科。6.责任护士与护士甲共同查对抢救车药品物品并及时补齐。庆城县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演练方案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和省、市、县人民政府的有关规定,组织开展好我县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演练,特制定本方案。一、演练指导思想和目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国家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和《甘肃省实施办法》,以《庆城县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为依据,建立和完善我县重大动物疫情应急反应体系,形成统一领导、反应及时、科学决策、果断处置的应急机制,全面提升庆城县应对突发重大动物疫情的能力。通过对设定事故的应急演练,检验我县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提高动物防疫工作总体水平,切实保障养殖业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二、演练时间、地点和参加单位(一)室内演练:庆城县兽医局三楼会议室(2014年6月15日下午2:30-3:30)(二)现场演练:庆城县某养殖公司养殖场(2014年6月15日下午3:40-5:30)(三)参加演练单位及人员庆城县兽医局庆城县防制重大动物疫病指挥部庆城县动物卫生监督所庆城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应急预备队各小组工作人员三、演练组织领导机构及职责为加强本次演练的组织领导,确保演练工作顺利开展,特设立庆城县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演练领导小组,领导小组设立如下:组长:兽医局局长副组长:兽医局党支部书记、监督所所长、疫控中心主任成员:县防治重大动物疫病指挥部有关领导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兽医局。办公室成员根据需要从参加演练的单位中抽调。根据《庆城县重大动物疫病控制应急预案》的要求,结合本次演练实际,办公室下设十组:(一)专家技术组:由兽医局、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负责现场采样、现场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负责解剖和实验室检测,并将结果报县防指办公室。同时样送到市疫控中心确认。(二)封锁检疫组:由兽医局、动物卫生监督所负责,做好扑疫现场和封锁区域的治安管理,负责做好参加应急演练车辆通畅保障工作,演练期间禁止无关车辆和人员进入现场。(三)扑杀无害化处理组:由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扑杀病畜,统计扑杀数量,对病畜污染物进行无害化处理等工作。(四)消灭毒源组:由兽医局、动物卫生监督所负责,做好疫点、病死畜运输路线及运输车辆、市场、无害化处理点的消毒工作。(五)免疫及疫情监测组:由兽医局、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做好受威胁区畜类的紧急免疫接种工作,并对受威胁区家畜进行疫情监测、普查。(六)后勤保障组:兽医局负责。处置现场演练布置,参加演练车辆调度,制作关口入口临时消毒检查站牌、演练现场警戒线、疫点疫区标记,“封锁令”,饮用水等相关物资准备。(七)市场监管组:动物卫生监督所负责,做好封锁区内畜类交易市场临时性关闭和监管工作。(八)人员防护组: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做好现场扑疫人员和涉畜人员的监测和防护。四、疫情设定2014年6月15日下午2:20分,庆城驿马养殖场猪突发疫情,疫情可能随时蔓延并向人类传播,情况十分危急。五、演练程序及任务分工(一)室内演练下午2:40分,兽医局办公室:报告兽医局局长接到兽医站报告,某养殖场共养殖育肥猪500头,6月14日发病,发病猪35头,死亡20头,发病急、死亡快,为突发畜类疫情,请指示。兽医局局长:通知疫控中心专家赶赴发病现场采样、诊断、送检;诊断结果出来后马上报告。疫控中心主任:报告兽医局局长,县动物疫病疫控中心诊断结果为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同时采样送市动物疫控中心。兽医局局长:立即上报市防指办;通知县防指办做好启动应急预案的准备;下午2:50分,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局长,接到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确认高致病性蓝耳病的诊断报告。兽医局局长:立即通知全体指挥部成员单位开会,按照《庆城县重大动物疫情控制应急预案》的要求,启动应急预案,发布封锁令,采取果断措施扑灭疫情。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立即派出专家组赶赴现场进行指导,并督促做好疫情处理工作。重大动物疫情指挥部:报告局长各项工作已准备就绪,请指示。兽医局局长:快速组织人员,准备应急物资,立即赶赴现场。张贴封锁令,封锁疫区,开展扑疫工作。动物疫控中心:报告局长,扑疫工作已结束。主持人:各级各部门迅速行动、协同配合,将各项扑疫措施落到实处。现在距最后一头染疫猪扑杀已有21天了。在二十一天的封锁期间,通过建立紧急免疫带、严格消毒和免疫检测等措施,无重大动物疫病发生。动物疫控中心:报告兽医局局长,重大动物疫情指挥部,经专家组按规定程序验收,符合解除封锁要求,请指示。指挥长:发布解除封锁的命令。(二)室外演习下午3:30分,各参演单位同时到达指定地点开展工作。1、专家技术组现场讲解临床诊断要点演示,按规范采取病料样本保存、包装运输,及开展流行病学调查。2、扑杀、无害化处理组现场演示扑杀方法,无害化处理点选址要求,掩埋要求。3、消毒封锁组:对疫点现场掩埋区路口进行封锁,对来往车辆进行检查、消毒,对疫点栏舍进行消毒演示。4、免疫监测组演示免疫过程(注射、填发免疫证、建立免疫档案)采取血样、拭子进行检测,同时对周围养畜进行普查。对高接触人员进行检测。消化科输血反应应急演练总结消化科于1月3日17:00进行了输血反应应急演练,演练中医护人员均能按照演练过程和《输血反应应急预案》的要求及时发现和评估患者,在启动应急预案后能迅速检查、救治,及时有效地做好病员的安抚工作,并上报相关科室及部门。由护士长、组长观摩后对演练进行了点评:从现场看人员、病室、物品准备及演练情景设计都是经过精心准备,参加演练的医护人员分工明确,护士在评估患者情况、确认为输血反应后,启动预案迅速,医生及时到达现场检查,给予处置,并且积极对病员进行安抚,体现了人性化的服务,在临床工作中,随时都有可能出现任何意外情况。因此,我们根据医院制定各种预案进行学习,通过演练,不断提高医护人员的防范意识、应急反应能力,用最短的时间采取措施挽救病人生命,更重要的是要未雨绸缪,防患未然,避免意外发生,保证病人安全,要做好以下措施:1、输血前由两名护士认真执行输血查对制度的“三查八对”,开始输血的前十五分钟严格控制滴数15~20滴/分,并守候观察,病员无不适可加快输血速度,40~60滴/分,加强巡视。2、当前护士应掌握病区正在输血的病人,一旦病人在输血过程中出现不适,应立即携带生理盐水一瓶,输液器一副,血氧仪到床旁查看。3、评估病人情况:确认(或疑似)输血反应后,应立即呼叫医生,遵医嘱用药,采取相应措施,由另一名护士将剩余的血袋和输血器取回治疗室并与他人再次核对配血实验单,同时报告科主任、护士长。通过此次演练,使参加演练的人员得到锻炼,其余护理人员通过观摩对输血反应应急预案加深了理解和进一步规范了应对流程及操作,对我科护理应急工作有了极大的促进,更明确了今后应急训练模式。输血反应应急演练总结x病区于x月x日17:00进行了输血反应应急演练,演练中医护人员均能按照演练过程和《输血反应应急预案》的要求及时发现和评估患者,在启动应急预案后能迅速检查、救治,及时有效地做好病员的安抚工作,并上报相关科室及部门。由护理部领导带领各科室护士长、组长观摩后对演练进行了点评:从现场看人员、病室、物品准备及演练情景设计都是经过精心准备,参加演练的医护人员分工明确,护士在评估患者情况、确认为输血反应后,启动预案迅速,医生及时到达现场检查,给予处置,并且积极对病员进行安抚,体现了人性化的服务,在临床工作中,随时都有可能出现任何意外情况。因此,我们根据医院制定各种预案进行学习,通过演练,不断提高医护人员的防范意识、应急反应能力,用最短的时间采取措施挽救病人生命,更重要的是要未雨绸缪,防患未然,避免意外发生,保证病人安全,要做好以下措施:1、输血前由两名护士认真执行输血查对制度的“三查八对”,开始输血的前十五分钟严格控制滴数15~20滴/分,并守候观察,病员无不适可加快输血速度,40~60滴/分,加强巡视。2、当前护士应掌握病区正在输血的病人,一旦病人在输血过程中出现不适,应立即携带生理盐水一瓶,输液器一副,血氧仪到床旁查看。3、评估病人情况:确认(或疑似)输血反应后,应立即呼叫医生,遵医嘱用药,采取相应措施,由另一名护士将剩余的血袋和输血器取回治疗室并与他人再次核对配血实验单,同时报告科主任、护士长。通过此次演练,使参加演练的人员得到锻炼,其余护理人员通过观摩对输血反应应急预案加深了理解和进一步规范了应对流程及操作,对我科护理应急工作有了极大的促进,更明确了今后应急训练模式。血库关键设备发生故障时应急预案血库是医院重要辅助科室之一,一旦发生仪器故障,影响临床用血,为使临床输血迅速、有序、妥善的处理,最大限度降低损害程度,保护患者生命健康,根据我院实际情况制定本预案。当设备发生故障时,启用本预案。一、值班人员为第一时间责任人。二、设备一旦发生故障,值班人员应及时向科主任汇报,科主任上报给医务科、主管院长或者总值班,院长或者总值班通知器械科联系厂家工程师进行维修。任何人不得隐报、瞒报和拖延。三、值班人员立即按以下具体发生故障设备启用预案。(一)贮血冰箱血库备有4±2℃储血冰箱及-20℃低温冰箱各一台,并定期检查状态。平时不允许关闭专用储血冰箱报警功能,日常必须按照规定观察并记录温度。一旦某冰箱发生温度异常报警,立即查明原因,不能快速排除故障的,迅速联系血站,将储存在此冰箱中的血液全部转存至血站。由血库负责人电话通知医院设备科,如果工程师检查后认为修复时间预计大于3天或者无法估计,则向医务科汇报情况。(二)离心机当日常使用的离心机出现故障后,首先把电源关掉,5分钟后再打开电源,检查是否正常工作,如仍不正常而有急需输血者,可临时启用备用离心机进行配血,但要调整好离心时间和离心力。对离心机出现的故障不能解决的,通知设备维修人员,尽快维修,同时上报负责人。(三)血库负责人每周检查一次设备,观察运转情况,并有记录。控制输血严重危险的预案建立控制输血严重危害(SHOT,输血不良反应、输血传染疾病、输注无效)预案,有效预防与处理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防止输血传染疾病的进一步传播和追溯疾病源、减少与预防血液输注无效。输血库负责输血不良反应、输注无效的原因调查与上报,并反馈给血站。协助医院对输血传染疾病的调查与上报。检验科负责对输血前传染病指标的检测,并做好质控工作。医务科及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负责协调对输血严重危害(SHOT)的处臵与鉴定工作。院内感染管理科负责传染病疫情上报。一、输血不良反应监控、调查及处理程序(一)输血过程应先慢后快,再根据病情和年龄调整输注速度,并严密观察受血者有无输血不良反应,如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1)减慢或停止输血,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维持静脉通路。(2)立即通知值班医师和输血库值班人员,及时检查、治疗和抢救,查找原因,做好记录。(二)疑似溶血性或细菌污染性输血反应,应立即停止输血,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维持静脉通路,及时报告上级医师,在积极治疗抢救的同时,做以下核对检查:(1)核对用血申请单、血袋标签、交叉配血试验记录;(2)核对受血者及供血者ABO血型、Rh(D)血型。通知输血库对原血液标本进行复检、不完全抗体筛查及交叉配血试验。抽取剩余血液送输血库重新进行血型检定和交叉配血;(3)立即抽取受血者血液加肝素抗凝剂,分离血浆,观察血浆颜色,测定血浆游离血红蛋白含量;(4)立即抽取受血者血液,检测血清胆红素含量、血浆游离血红蛋白含量、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并检测相关抗体效价;(5)如怀疑由细菌污染引起的,按我院相关规定执行,取剩余血进行细菌培养鉴定;(6)尽早检测血常规、尿常规及尿血红蛋白;(7)必要时,溶血反应发生后5-7小时测血清胆红素含量。(三)输血库在接到发生严重输血溶血反应的报告后,应迅速进行调查,以确定原因、结果,要及时通报临床科室,汇报科室领导,并书面报告医务科。(四)输血完毕,对有输血不良反应的,主管医生应逐项填写“输血不良反应回报单”,24小时内送输血库保存。输血库每月统计上报医务科。(五)输血库在接到发生输血不良反应的报告并初步核实后,要立即通知血站,并协同医务科、临床科室等做好证据保全的工作。二、输血传染疾病处理程序(一)输血传染疾病发生者,从采供血机构和用血机构追溯传染源头。(二)核查相关献血者资料及相同受血者感染情况。(三)检查受血者输血前传染病指标检查情况。(四)具体流程如下:输血传染病处理流程疑似患者输血传染病(确认HIV、HCV等传染病)献血员(血站)输血前传染病检测(医院)当时实验记录及质控患者在输血后到目前为止是否有其他感染途径或机会献血员目前是否阳性用到其他患者目前情况当时试验记录及质控三、血液输注无效预防处理措施(一)选用单一供者血制品,尽可能减少患者与多个供血者抗原接触。(二)采用自体输血。(三)去除血制品中的白细胞。(四)尽可能避免在受血者存在脾肿大、感染、发热、药物反应、急性失血、DIC、溶血等因素时输血。(五)紫外线照射灭活抗原提呈细胞功能。(六)采用配合型血液成分输注。紧急用血预案一、目的为保障紧急抢救患者情况下临床血液能快速安全输注于临床,制定紧急用血工作预案。二、编制依据(一)《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三)《临床输血与技术》,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二版。(四)《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五)《艾滋病防治条例》三、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统一领导,分工负责。严格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对临床紧急用血进行管理,确保输血安全。四、组织及职责(一)临床紧急用血协调小组组长:副院长(赵应群)副组长:医务科副主任(刘必祥)检验科主任(刘强)成员:临床各科主任(二)临床紧急用血协调小组职责1、医务科主任负责紧急输血应急工作的统一领导、决策和现场指挥。2、医务科负责各科室协调与信息上报,并监督执行预案。3、血库负责预案的具体实施。4、临床各科主任具体负责各科室的应急工作。五、紧急配合性用血管理流程(一)首先为患者建立通畅的静脉通路,输血前采集血型鉴定、交叉配血、病毒筛查试验用的血标本,并同时通知血库做好紧急用血准备。(二)如遇突发事件有多名伤员需要紧急输血,应由专人负责血液申请并与血库联络。每个患者的血标本和输血申请单上应清楚地标明患者姓名和唯一性标识(门诊号或住院号)。若无法识别患者(如患者昏迷),可在病案号的基础上加其他标识(如无名氏1号、无名氏2号„„),避免在确认受血者身份和粘贴血标本标签时出错。(三)如果在短时间内患者由急诊转入病房,如果继续输血应重新采集配血样本,避免因标识不一致导致错误。如果患者情况不允许重新采集样本,应第二份《临床输血申请单》上注明患者的门诊号,以便血库技术人员确认处理的是同一名患者。(四)血库确认库存血液不足无法满足临床需求时,立即与南京市血液中心联系调配所需血液制品。如果血液中心血源无法保证供应,应与医院临床紧急用血协调小组负责人联系,领导与临床科室协调沟通同意后,可进行相容性输注。输注前须与患者或其亲属签订《输血治疗同意书》说明相容性输注利弊。各部门应做好相关记录。同时积极和浦口区中心医院联系从其血库调配相应血源(五)血库在接到临床医生注明“相容性输注”的《临床输血申请单》及血标本后,如病情“危急”且不知患者血型情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