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2024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二单元世界舞台上的中国第三课与世界紧相连第2框与世界深度互动课后练习新人教版_第1页
海南省2024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二单元世界舞台上的中国第三课与世界紧相连第2框与世界深度互动课后练习新人教版_第2页
海南省2024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二单元世界舞台上的中国第三课与世界紧相连第2框与世界深度互动课后练习新人教版_第3页
海南省2024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二单元世界舞台上的中国第三课与世界紧相连第2框与世界深度互动课后练习新人教版_第4页
海南省2024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二单元世界舞台上的中国第三课与世界紧相连第2框与世界深度互动课后练习新人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课时与世界深度互动12023·保定期末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国家亮起中国红,共庆中国年。生活在文莱的华人会打开自家大门,欢迎左邻右舍、亲朋好友登门贺年,互致问候;英国伦敦会举行新春巡游,舞龙、舞狮等表演队伍与沿途观众互动,同庆新春。这说明()A.经济全球化使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程度不断加深B.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相遇时,文化差异可能会导致误解C.中国的春节文化是同其他文明不断交流互鉴而形成的D.在与世界的深度互动中,中国文化的影响力日益提升22023·海口期末持续上调中国经济增长预期、大量增持中国境内股票债券、看好中国经济发展趋势……在诸多外资金融机构眼中,当前世界经济面临复杂挑战,中国经济是为数不多提振全球预期的积极因素,是推动全球经济增长的“关键推动力”。这充分表明()A.中国的发展改变了世界多极化的趋势B.中国正日益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核心C.中国是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源D.中国构建的全球治理体系被世界认同3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中国同中亚五国建交30周年视频峰会上发表题为《携手共命运一起向未来》的重要讲话,强调中方愿同中亚国家携手构建更加紧密的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对此,认识错误的是()A.中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B.中国是世界格局中的主导力量C.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D.中国遵循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4哲学家罗素曾说,希腊学习埃及,罗马借鉴希腊,阿拉伯参照罗马帝国,中世纪的欧洲又模仿阿拉伯,而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仿效拜占庭帝国。中国从印度引入佛教,中国佛教影响东亚、东南亚大片区域。可见()①各民族文化在相互交融中走向趋同②我们要学习和借鉴人类文明的一切成果③中华文明在交流互鉴中发展④不同文明因交流互鉴而丰富多彩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5在中国茶文化兴起后,茶叶作为大宗商品来到丝绸之路上,传入西亚乃至欧洲地区。日本的茶道、英国的下午茶……茶文化跨越国界,成了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对于发生上述变化的原因和可能带来的影响的推导合理的是()A.我国对外开放程度不断加深→茶文化逐渐走向世界→中华文化对世界的影响越来越大B.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中华文化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化→丰富了世界文化多样性C.各国加强文明交流互鉴→都认同中国茶文化→推动茶文化创新性发展D.茶文化历久弥新→我国学习和借鉴其他文明成果→将中华文化名片推向世界62023·南充一模2023年初,联合国发布《2023年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报告,将2023年世界经济增速下调至1.9%,较2022年预测下调1.1个百分点。报告指出,东亚地区的经济增速预计将达到4.4%,这主要得益于中国经济状况的改善。这表明()①和平与发展不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②中国正为世界经济增长注入新的活力③中国日益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引擎与稳定器④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经济存在不确定性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72023·焦作一模“为什么是中国?”“它是全世界的重要伙伴,有巨大市场。”“为什么选海南?”“非常简单——这里正在建设自由贸易港。”这是在海南举办的第二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上,一位外媒记者和一位外国企业家的对话。从这段对话可以看出()①我国不断深化改革,坚持对外开放②中国是世界政治格局中的重要力量③中国勇于担当,积极承担应尽责任④改革开放改变了中国,也影响了世界A.①④ B.①③C.②③ D.③④8如何回应时代要求,把握历史潮流,共同构建习近平主席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的主张坚定而明确:要和平,不要战乱;要发展,不要贫困;要开放,不要封闭;要合作,不要对抗;要团结,不要分裂;要公平,不要霸凌。这些主张()①表明中国主导着全球治理的话语权②彰显了中国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政治立场③体现中国致力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④彰显了中国是一个爱和平、重合作、有担当的国家A.①②③ B.①③④C.①②④ D.②③④92023·成都一模在2023年的央视春晚舞台上,九位“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歌手与中国音乐家云端相聚,共同带来了《一带繁花一路歌》,唱出了“一带一路”的团结与繁荣。与世界文明对话,下列正确的做法是()①各美其美,美美与共②消除差异,坚守立场③相互取代,实现大同④交流互鉴,兼收并蓄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102022年7月10日,“意大利之源——古罗马文明展”在北京开幕。这次展览展出了来自意大利全国26家国家级博物馆的308套共503件珍贵文物。为此,几位九年级的同学相约到中国国家博物馆进行参观。以下是他们谈论的内容,其中你赞成的是()小李:要懂得领略不同文明所蕴含的人文精神小雨:在文化交往中要坚持以我为主,排斥其他文明小丽:我们可以学习和借鉴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小田:对其他文明的学习应停留在欣赏物件的精美上A.小李和小雨B.小李和小丽C.小雨和小丽D.小丽和小田11[立德树人·弘扬中华文化])以下两则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中的场景共同体现了()二十四节气倒计时、倾泻而下的黄河之水、破冰而出的奥运五环……北京冬奥会以全新的方式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式浪漫”。来自河北省阜平县的44名孩子用希腊语演唱《奥林匹克圣歌》。冬奥会运动员入场式的背景音乐由19首世界名曲串接而成。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②文明因交流而多彩、因互鉴而丰富③要坚持以我为主,兼收并蓄④要学习和借鉴人类文明的一切成果A.①②④ B.①③④C.①②③ D.②③④122023·连云港中考“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以下新闻内容符合这一理念的是()①“中俄数学中心”开创的合作模式助推国际科技合作新格局②要依靠自己力量端稳“饭碗”必须提升我国种业自主创新能力③“中国复眼”项目二期工程将实现对千万公里以外的小行星探测④中国驻美国使馆在“国际茶日”诚邀美国各界人士共享茶香雅韵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选择题答题区1—4:______________________5—12:____________________132023·扬州期末辨析题。(12分)书写千年传奇的大运河,哺育了扬州两千五百年古城深厚的文化,将包容开放、有着鲜明民族特色的扬州民歌《茉莉花》,传唱到大江南北与海外,被意大利著名作曲家选用为歌剧《图兰朵》的配乐,享誉世界。对此,部分同学在讨论保护、传承、利用大运河文化的方式方法时发表了如下观点:运用所学知识,对甲、乙两位同学的观点进行综合评析。14材料分析题。(12分)2022年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第二十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于11月17日至19日在泰国曼谷举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应邀出席会议并对泰国进行访问。小明同学搜集了资料并制作了以下资料卡:当前,世界经济复苏面临各种挑战,单边主义、保护主义上升,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受到冲击,通货膨胀、粮食、能源安全等问题复杂严峻。习近平主席指出,要发扬大家庭精神,同舟共济、守望相助,朝着构建亚太命运共同体不断迈进曼谷中国文化中心是中国在东南亚设立的第一家中国文化中心。中国大使馆与文化中心愈发紧密合作,策划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共同致力于推动中泰人文领域交流与合作深入发展。曼谷中国文化中心已成长为面向泰国社会全方位展示中华文化精粹和国家形象的重要平台《2023年亚洲经济一体化报告》显示,亚太地区经济复苏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中国,中国对该地区的经济增长贡献率达64.2%。中国还贡献了亚太地区37.6%的货物贸易增长和44.6%的服务贸易增长。中国逐渐成为亚太地区乃至全球经济发展引擎,助力亚太成为全球最具增长活力的地区(1)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谈一谈构建亚太命运共同体的必要性。(6分)(2)有媒体评论:“中国好,世界会更好。”请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上述材料是怎样体现这一观点的。(6分)第2课时与世界深度互动1.D2.C3.B4.D5.A点拨:材料体现了我国对外开放程度不断加深,使茶文化逐渐走向世界,说明了中华文化对世界的影响越来越大,A项推导合理;“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化”说法太绝对,文化没有优劣之分,B项错误;“都认同中国茶文化”观点太绝对,C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我国学习和借鉴其他文明成果,D项错误。故选A。6.D7.A8.D9.B10.B11.C12.B点拨:题干传达的理念是“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文明的交流、互鉴、共存”,“中俄数学中心”开创的合作模式、中国驻美国使馆在“国际茶日”诚邀美国各界人士共享茶香雅韵,体现了文明多样性和文明的交流、互鉴、共存,故①④符合题意;②强调自主创新,与题干主旨不符;“中国复眼”项目强调科技创新,故③不符合题意。故选B。13.(1)甲、乙两位同学的观点都是正确的。(2)保护、传承、利用大运河文化不能脱离生态保护和修复。①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人类面对生态危机作出的智慧选择。②自然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滋养和必要条件,而人类作为自然的一部分,也有责任避免自然受到不必要的伤害,同时要为开发和利用自然作出必要的补偿和修复。③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3)保护、传承、利用大运河文化需不断深化国际交流互鉴。①中华文明是在交流互鉴中发展的,中国积极主动地与世界各国交往,从不同文明中寻求智慧、汲取营养,不仅有助于自身文明的发展,而且能够推动世界文明的进步,与其他文明携手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各种问题。②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通过文化的交流互鉴,为人类社会发展提供精神支撑和心灵慰藉。(4)所以,保护、传承、利用大运河文化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统筹文化与经济、文化与社会、文化与生态的关系,处理好传统性与时代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