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姓名____________准考证号____________湖南师大附中2024届高三月考试卷(六)化学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Al~27S~32Cl~35.5Fe~56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化学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锅炉内壁安装镁合金防止受腐蚀,利用的是电解原理B.电子跃迁到激发态过程中释放能量产生紫色光,因此钾盐可用作紫色烟花的原料C.牙膏中添加氟化物用于预防龋齿是利用了氧化还原反应的原理D.食品袋中放入盛有硅胶和铁粉的透气小袋的目的是防止食物受潮、氧化2.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A.乙炔分子的空间填充模型:B.N,N二甲基甲酰胺的结构简式:C.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D.的电子式:3.下列有关装置选择、操作、原理或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通过注射器活塞右移,验证Na与反应放热B.探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C.沉淀溶解转化实验,说明D.测定中和反应的反应热4.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少量通入溶液:B.溶于过量的硝酸溶液中:C.向硫酸铝铵溶液中滴加足量溶液:D.Fe与稀硝酸按反应时: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氯乙酸、二氯乙酸、三氯乙酸、三氟乙酸的酸性依次增强B.等质量的甲烷和苯完全燃烧,前者消耗的氧气更多C.100mL的盐酸和醋酸溶液,分别与一定量锌反应生成等量氢气时,前者耗时短D.、HF、、的沸点依次降低6.治疗注意力缺陷的药物托莫西汀(W)的一种新合成路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X分子中最多有8个碳原子共平面 B.X、Y分子中均含有手性碳原子C.Z的分子式为 D.上述流程中涉及的反应类型有还原反应、取代反应7.化合物可在水处理中作絮凝剂。X、Y、Z、W为短周期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加,Y的质子数是W的原子序数的一半。该化合物的热重分析曲线如图1所示。向1mol溶液中滴入溶液的沉淀量图像如图2。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X、Y、Z、W的单质常温下均为固体B.Z、W的简单离子半径的大小顺序为C.200K热分解将失去18个D.1100K热分解后生成固体化合物,且工业上通过电解熔融的制备单质Z8.钛是一种活泼金属。从高钛渣(主要为)中提炼海绵钛的流程如下:氯化后的粗中含有、、等杂质,相关物质的沸点如下表:化合物沸点/℃13631056.518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若“氯化”反应的尾气中的HCl和经吸收可得粗盐酸、溶液,则尾气的吸收液依次是、溶液、NaOH溶液B.“分馏”得到的低沸点物为,高沸点物为C.已知“除铝”的方法是用水湿润的活性炭加入到粗,目的是将转化为而除去D.“还原”过程中还原剂可以选择金属镁,气氛可以选择9.一种合金M催化水解释氢的反应机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总反应 B.加入NaOH可制得更纯的C.分子中存在配位键 D.若将换成则可释放出HD10.茉莉醛()是一种合成香料,制备茉莉醛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已知:①庚醛易自身缩合生成与茉莉醛沸点接近的产物;②柱色谱法:先将液体样品从柱顶加入,流经吸附柱时,即被吸附在柱的上端,然后从柱顶加入洗脱剂,由于吸附剂对各组分吸附能力不同,各组分随洗脱剂以不同速度沿柱下移,从而达到分离的效果。A.乙醇的主要作用是作溶剂B.“操作X”为水洗、分液C.可将最后两步“分馏”和“柱色谱法分离”替换为“真空减压蒸馏”D.“柱色谱法分离”过程中,洗脱剂加入速度不宜过快11.电有机合成相对于传统有机合成具有显著优势,利用如图装置实现电催化合成2,5呋喃二甲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催化电极a连接电源的负极B.阴极区溶液中增大C.阳极区的总反应为D.4mol在催化电极a放电可同时生成1mol对氨基苯酚12.某小组同学探究不同条件下氯气与二价锰化合物的反应,实验记录如下:序号实验方案实验现象实验装置试剂a①水产生黑色沉淀,放置后不发生变化②5%NaOH溶液产生黑色沉淀,放置后溶液变为紫色,仍有沉淀③40%NaOH溶液产生黑色沉淀,放置后溶液变为紫色,仍有沉淀④取③中放置后的悬浊液1mL,加入4mL40%NaOH溶液溶液紫色迅速变为绿色,且绿色缓慢加深⑤取③中放置后的悬浊液1mL,加入4mL溶液紫色缓慢加深⑤资料:水溶液中,为棕黑色沉淀,为白色沉淀,呈绿色;浓碱性条件下,可被还原为;NaClO的氧化性随碱性增强而减弱。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对比实验①和②可知,碱性环境中,二价锰化合物可被氧化到更高价态B.④中溶液紫色迅速变为绿色的可能原因是:被还原生成C.⑤中紫色缓慢加深的主要原因是:D.③中未得到绿色溶液,可能是因为被氧化为的反应速率快于被还原为的反应速率13.利用传感技术可探究压强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往注射器中充入适量气体如图甲所示;恒定温度下,再分别在、时快速移动注射器活塞后保持活塞位置不变,测得注射器内气体总压强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在B、E两点,对应的正反应速率:B.C点到D点平衡逆向移动,针筒内气体颜色D点比B点深C.B、H两点,对应的浓度相等D.在E、F、H三点中,H点的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最大14.常温下,分别在、、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溶液中[,X代表、、,]与pH关系如图所示。已知:。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图中代表,代表B.室温下,的数量级为C.同时产生两种沉淀时,D.、均能溶于亚硝酸溶液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8分。15.(13分)苯甲酸乙酯可用于配制香水、香精和人造精油,也大量用于食品中,实验室制备苯甲酸乙酯的原理为:已知:Ⅰ.分水器可以储存冷凝管冷凝的液体,当液面达到支管口时上层液体可回流到反应器中,通过下端活塞可以将密度较大的下层液体排放出去。Ⅱ.“环己烷乙醇水”会形成共沸物(沸点62.6℃),一些有机物的物理性质如表所示:物质颜色、状态沸点(℃)密度溶解性苯甲酸无色晶体249(100℃升华)1.27微溶于水,易溶于乙醇、乙醚等有机溶剂苯甲酸乙酯无色液体212.61.05微溶于热水,与乙醇、乙醚混溶乙醇无色液体78.30.79与水互溶环己烷无色液体80.80.73不溶于水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加热及夹持装置已省略),实验步骤如下:①在X中加入12.20g苯甲酸、20mL环己烷、5mL浓硫酸和少许碎瓷片,并通过分液漏斗加入60mL(过量)乙醇;②控制温度在65~70℃加热回流2h,期间不时打开旋塞放出分水器中液体;③反应结束后,将X内反应液依次用水、饱和溶液、水洗涤。用分液漏斗分离出有机层,水层经碳酸氢钠处理后用适量乙醚萃取分液,然后合并至有机层;④向③中所得有机层中加入氯化钙,蒸馏,接收210~213℃的馏分,得到产品12.00mL。请回答下列问题:(1)仪器X的名称为______;其最适宜规格为______(填字母)。A.100mL B.150mL C.250mL D.500mL(2)冷凝管的进水口为______(填“a”或“b”)。(3)“加热回流”时,装置宜采用的加热方法是______,判断反应完成的实验现象为______。(4)使用分水器能提高酯的产率,原因是______(用平衡移动的原理解释)。(5)若步骤③加入的饱和溶液不足,在之后蒸馏时,蒸馏烧瓶中可见到白烟生成,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______。(6)本实验得到的苯甲酸乙酯的产率为______(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若步骤③中水层未用乙醚萃取,则测定结果______(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16.(16分)由硫铁矿烧渣(主要成分为、、和)得到绿矾,然后制取透明氧化铁颜料的流程如下:已知:①透明氧化铁又称纳米氧化铁,粒子直径极其微小(10~90nm),包括氧化铁黄(FeOOH)和氧化铁红(),难溶于水;②“还原”时,能将中的硫元素氧化为+6价。回答下列问题:(1)“滤渣”中的主要成分有过量的和______(填化学式)。(2)“还原”过程中涉及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3)流程中“”环节的目的是______。(4)“沉淀”采用分批加入KOH溶液,并不断搅拌,这样操作不但可以得到色泽纯正的氢氧化铁,而且还可以______。(5)可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制得的透明氧化铁中氧化铁黄和氧化铁1.2红的含量。已知的吸光度(对特定波长光的吸收程度)与标准溶液浓度的关系如图所示:称取3.47g透明氧化铁,用稀硫酸溶解并定容至1L,准确移取该溶液10.00mL,加入足量KSCN溶液,再用蒸馏水定容至100mL。测得溶液吸光度,则透明氧化铁中氧化铁红的质量分数为______%(保留小数点后一位)。(6)可用作钾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其晶胞结构如下图所示:①距离最近的有______%个。②第三电离能,结合原子结构解释原因:______%。③放电后转化为,充电时物质的变化如下:写出充电时生成A的电极反应式:______(请标注A中Fe和Mn的化合价)。17.(14分)研究资源的综合利用,对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有重要意义。已知:Ⅰ.Ⅱ.(1)一定条件下,速率常数与活化能、温度的关系式为(R、C为常数,k为速率常数,为活化能,T为温度)。一定温度下,反应Ⅰ的速率常数在不同催化剂(Cat1、Cat2)作用下,与温度的关系如图1所示。在Cat2作用下,该反应的活化能为______;催化效果更好的是______(填“Cat1”或“Cat2”)。(2)在催化下,同时发生反应Ⅰ、Ⅱ;此方法是解决温室效应和能源短缺问题的重要手段。保持温度T时,在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及;起始及达到平衡时(tmin时恰好达到平衡),容器内各气体物质的量及总压强如下表:物质的量/mol总压强/kPaCO起始0.50.9000平衡n0.3p若反应Ⅰ、Ⅱ均达到平衡时,;则表中______;内,的分压变化率为______;反应Ⅰ的平衡常数______。(3)催化加氢制甲烷涉及的反应主要有:主反应:副反应:若将和按体积比为混合(),匀速通入装有催化剂的反应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包括主反应和副反应)。反应相同时间,转化率、和CO选择性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分别如图所示。①a点的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的大小关系为______(填“>”“=”或“<”)。②催化剂在较低温度时主要选择______(填“主反应”或“副反应”)。③350~400℃时;转化率呈现减小的变化趋势,其原因是______。18.(15分)乙肝新药的中间体化合物J的一种合成路线如图:已知:,回答下列问题:(1)A的化学名称为______,C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__。(2)M的结构简式为①M中电负性最强的元素是______。②M与相比,M的水溶性更______(填“大”或“小”),原因是______。(3)写出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______。(4)化合物Q是A的同系物,相对分子质量比A的多14;Q的同分异构体中,同时满足下列条件(不考虑立体异构):a.能与溶液发生显色反应;b.能发生银镜反应;c.苯环上有2个取代基;其中核磁共振氢谱有五组峰,且峰面积之比为的结构简式为______。(5)以和为原料,参照上述合成路线,设计三步合成的路线(无机试剂OH0任选)。湖南师大附中2024届高三月考试卷(六)化学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答案DBCCCDDDBCCCBB1.D【解析】锅炉内壁安装镁合金防止受腐蚀是“牺牲阳极法”,利用的是原电池原理,故A错误;电子由激发态跃迁到基态的过程中释放能量产生紫色光,因此钾盐可用作紫色烟花的原料,故B错误;牙膏中添加氟化物用于预防龋齿是因为羟基磷灰石与氟离子反应转化为溶解度更小的氟磷灰石,反应中没有元素发生化合价变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所以牙膏中添加氟化物用于预防龋齿没有利用氧化还原反应的原理,故C错误;硅胶具有吸水性,可以作干燥剂,铁粉具有还原性,可以防止食品被氧化,所以食品袋中放入盛有硅胶和铁粉的透气小袋,是为了防止食物受潮、氧化变质,故D正确。2.B【解析】乙炔是直线型分子,空间填充模型是,故A错误;属于强电解质,在水中完全电离,电离方程式:,C项错误;的电子式为:,D错误。3.C【解析】Na与反应有生成,从而使注射器活塞向右移动,A错误;因为浓度不同颜色不同,褪色时间自然不同,所以应改变草酸的浓度,用草酸滴定高锰酸钾溶液,B错误;硝酸银不足,生成的AgCl可转化为更难溶的AgI,AgI可转化为更难溶的,可说明,故C正确;根据图示可知简易量热计中缺少搅拌用的玻璃搅拌器,D错误。4.C【解析】由于少量,剩余与产生的结合为HClO,离子方程式为,A错误;溶于过量的硝酸溶液中,碘离子、亚铁离子均被氧化,离子方程式为,B错误;Fe与稀硝酸反应,当时,反应产生、、NO、,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D错误。6.D【解析】苯环是平面结构,碳碳单键均可以旋转,则X分子中最多有9个碳原子共平面,A错误;X无手性碳原子,B错误;由Z的结构简式可知其分子式为,C错误;上述流程中,X→Y的反应类型为还原反应;Y→Z、Z→W均是取代反应,D正确。7.D【解析】由题干信息中向1mol溶液中滴入溶液的沉淀量图像信息以及X、Y、Z、W为短周期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加,Y的质子数是W的原子序数的一半可知,为,反应原理为,溶于生成四羟基合铝酸根,即Z为Al、W为S、Y为O,根据左侧图示信息可知,失重40.54%为失去部分,结合原子序数依次增大推测X为H,据此分析解题。由分析可知,X、Y、Z、W分别为H、O、Al、S,其中X、Y的单质常温下为气体,Z、W的单质常温下为固体,A错误;由分析可知,Z为Al,W为S,因为S核外有3个电子层,而核外只有2个电子层,故Z、W的简单离子半径的大小顺序为,即,B错误;由分析可知,即,由图可知400K热分解失重40.54%,,即只失去15个即,C错误;1100K热分解后失重84.68%,故生成固体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则恰好为的相对分子质量即,且工业上通过电解熔融的即制备单质Z即Al,D正确;故答案为D。8.D【解析】若“氯化”反应的尾气中的HCl和经吸收可得粗盐酸、溶液,则尾气的吸收液依次是、溶液、NaOH溶液,因为HCl极易溶于水,可以使用水吸收HCl从而获得粗盐酸,用溶液吸收获得溶液,NaOH吸收多余的,A正确;根据给出的沸点数据可以看出,低沸点物为,高沸点物,B正确;“除铝”的方法是用水湿润的活性炭加入到粗,目的是将转化为而除去,C正确;镁在高温下可以和反应,故不能用作保护气,D错误;故选D。9.B【解析】由图可知总反应为,所以总反应,故A正确;加入NaOH,和反应有利于整个反应向右进行,但同时有氨气生成,从而使制得的氨气中混有氨气,故B错误;根据机理图可知,参加反应的两个水分中只有一个氢原子转化为氨根离子,其余三个氢原子和中的氢原子结合生成,若将水换成,则可释放出HD,同时生成,故D正确。10.C【解析】据题意和分析,苯甲醛与庚醛反应生成水和茉莉醛,乙醇不参与反应,乙醇的主要作用是助溶剂,A正确;据已知信息,庚醛易自身缩合生成与茉莉醛沸点接近的产物,直接蒸馏难以将二者分离,不可将最后两步“分馏”和“柱色谱法分离”替换为“真空减压蒸馏”,C错误;速度过快,会导致产品与杂质难以准确分离。11.C【解析】由图可知,a极镍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为阳极,则b为阴极;阳极区总反应为转化为,反应为;阴极区总反应为对硝基苯酚转化为对氨基苯酚,反应为;根据分析,阴极区反应中消耗生成水,故溶液中减小;6mol在催化电极a放电可同时生成1mol对氨基苯酚。12.C【解析】由实验①②现象知,中性下被氧化为黑色,碱性下被氧化为,A项正确;将③中放置后的悬浊液1mL加入4mL40%NaOH溶液,碱性增强,根据浓碱性条件下可被还原为,发生反应:,溶液紫色迅速变为绿色,B项正确;③中放置后的悬浊液存在、、和等,将③中放置后的悬浊液1mL加入4mL,溶液碱性减弱,NaClO氧化性增强,紫色加深说明NaClO将氧化为,主要发生反应,C项错误;③中浊液中存在、、和等,存在反应:ⅰ.、ⅱ.,在浓碱性条件下,和均很大时,反应ⅱ速率快于反应ⅰ,③中未得到绿色溶液,D项正确;答案选C。13.B【解析】压强越大、反应速率越快,则B、E两点对应的正反应速率:,A正确;D点压强小于B点压强,二氧化氮浓度是B点大于D点,所以针筒内气体颜色D比B点浅,B错误。14.B【解析】由可知,,则代表,、线平行,说明代表、,则代表。根据a、c、d点坐标可知,,,,因,故代表,代表,据此解决问题。由上述分析可知,代表,代表,A正确;由分析知,其数量级为,B错误;时产生两种沉淀,,C正确;的离子反应为,则其平衡常数,同理可计算溶于亚硝酸的离子反应平衡常数为,D正确,故答案选B。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8分。15.(13分,除特殊标注外,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航空供应链销售合作框架合同样本
- 2025年度装配式建筑构件生产与安装服务框架协议范本
- 2025版劳务公司劳务输出合同范本
- 2025年郑州市事业单位教师招聘生物学科专业知识试题汇编
- 二零二五年度绿色建筑工地施工环境保护责任合同
- 2025年高压电工证考试:高压操作安全规范与高压绝缘子泄漏电流控制方法试题
- 2025年装饰装修工(高级)考试试卷备考攻略与模拟试题
- 2025版旅游集团母子公司间旅游借款合同范本
- 2025年黑龙江省事业单位招聘考试教师招聘考试学科专业知识试题库(政治)
- 2025年重庆市化工类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综合类专业能力测试试卷
- 时间管理与工作压力的平衡
- 小学数学六年级解方程练习600题及答案
- 2024年-2024五届华杯赛小高年级组试题及答案
- 初中中国地理部分中国矿产资源课件
- 煤矸石综合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19J823幼儿园标准设计样图
- 2022电网绿电制氢及综合利用技术
- YY/T 1789.5-2023体外诊断检验系统性能评价方法第5部分:分析特异性
- 建筑电气安装工程图集解读(夏)
- 古罗马的大斗技场 《艾青诗集》全赏析
- 有两小孩离婚协议书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