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北省高中名校联盟2024届高三下学期5月第四次联合测评(三
模)历史试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班级:考号:
一、单选题
1.春秋时期的大国,大多崛起于边地(如下表)。这说明()
“晋居深山之中,戎狄与之邻,狄之民实环之”“启以夏政,疆
晋国
以戎索”
楚国“抚有蛮夷,奄征四海,以属诸夏”
秦国“秦穆公得由余,西戎八国服于秦”“并国二十,遂霸西戎”
A.民族交融推动了疆土拓展B.政治危机冲击了分封制度
C.王室衰微导致了大国崛起D.华夏认同巩固了统一格局
2.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注:“二年”指吕后二年,即公元前186年)规定,在干道
上每隔十里设置的“邮”,是由十二个邮人之家组成的小型聚落,在从事耕作的同时,
轮流当班负责文书传递。邮人随时待命,收到中央政府发出的重要文书和紧急文书后
立即以步行方式传递至下一站。据此可知()
A.文书行政有利于社会治理B.邮驿制度加强了边疆控制
C.人口迁移推动了经济发展D.干道建设增加了财政负担
3.唐《通典》记载,西域国于阑“自汉孝武帝至今,中国诏令、书册、符节,悉得传
以相付,敬而存焉”。《新唐书・西域传》也记载:“(于阑)自汉武帝以来,中国诏书、
符节,其王传以相授。”这表明()
A.中央政府对西域的直接统治B.汉唐在西域设郡县管理
C.干阖对中原王朝的政治认同D.华夏文化传统传承不断
4.北宋禅宗时期,王安石所著《三经新义》成为科举考试的主要内容;神宗死后,王
安石获得配享太庙的资格。南宋理宗时期,王学被视为邪说,理宗以周敦颐、张载、
程颍、程颐、朱熹五人从祀太庙,削除王安石从祀资格。这反映出宋代()
A.儒学改造自身以适应现实变化B.理学是评价人物的主要标准
C.学术分歧决定王朝的政治走向D.学术与政治的联系较为紧密
5.明代史家在论史时,总是将史书和“药案”“医方”“药笼”等医家用语联系起来,如“经
尤本草,史即药案也,舍此而欲以救世,无他术也”“六经如医家素难(指《素问》《难
经》),而诸史则药案也”“聊仿古所谓经验方者,将以备当世药笼也”。由此可见,明
代()
A.史学与医学已相互融合B.史学家注重以史资治
C.经济发展推动科技创新D.史学摆脱儒学的束缚
6.下为近代中国城乡产业与交通状态及影响因素的统计表。据此可知()
影响因素
区域主导产业主栗交通方式活动半径
习惯技术信息资本
步行、马车、
乡村传统农业15-25千米强弱较弱弱
木船
外向化农业、
马车、电船、
市镇手工业、低端25-100千米弱较强强较强
小轮
服务业
制造业、服务轮船、汽车、
城市100-1000千米弱强强强
业火车
A.交通变革密切了城乡经济联系B.近代城乡经济积聚效应差异明显
C.城市化加速传统社会道德解体D.近代中国逐渐融入世界经济体系
7.1912年,临时大总统孙中山要求参议院迅速制定民国组织法,并将法制局局长宋
教仁起草的《中华民国临时组织法(草案)》呈交参议院以资参考。然而参议院却将原
案退回政府,并组成编辑委员会起草《临时约法》。3月8日,参议院通过《临时约
法》;3月H日,孙中山正式颁布《临时约法》。这表明()
A.民主共和的根基不牢固B.政党政治运作有法可据
C.分权制衡原则得到维护D.革命党人缺少政治权威
8.1929年,中央苏区苏维埃政府决定设立俱乐部,在革命节日和重大战役胜利后组
织召开包括普通操、器械操、拳术、劈刺等红色体育竞赛活动。1933年,红军学校举
办“八一”红色体育比赛,涌现出一批特等射击能手和特等掷弹手。至1934年1月,闽
粤赣三省的俱乐部数量已达到1656个。红色体育活动的开展()
A.促进了全民文化素质提高B.实现了“体育军事化”目标
C.培养了革命英雄主义气概D.增强抗日军民的军事素养
9.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建设史上,兴建于湖北省公安县境内的荆江分洪工程在当时
被称为“我国第一大水闸”。下图为同一时期的水利建设宣传画《这是工农联盟的标
志》(1952年)。据此可知荆江分洪工程兴建的重要背景是()
A.土地改革运动的深入开展B.社会主义改造的开始
C.人民公社化运动掀起高潮D.三线建设大规模开展
10.1982年1月,中共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农村实行土地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家
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92年后,农村劳动力向城镇的转移加快,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
成为客观要求。2014年,中共中央提出实施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的
“三权分置”,是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村改革又一重大制度创新。实施“三权分
置”旨在()
A.促进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B.推动农业经营规模化与现代化
C.改变旧的生产资料所有制D.加快城市劳动力向农村的转移
11.公元前八世纪起,希腊城邦通过移民使文化影响遍及亚非欧三洲。公元前六世
纪,波斯帝国发展成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此后,在三洲交汇之地又相继产生五
个大帝国,它们在亚非欧三大洲文明交流史上留下深深的历史印记。下图为公元六世
纪某帝国疆域图,图中所示帝国对历史产生的重大影响是()
A.开创约300年的“希腊化时代”B.为欧洲文艺复兴的兴起创造条件
C.迫使西欧开辟通往亚洲新航路D.以东西方文化交流桥梁著称于世
12.1356年,德意志皇帝发布“黄金诏书”,明确规定选帝侯制度,萨克森公爵可以在
皇位虚悬时摄政,教皇不得兼任代理皇帝;同时规定选帝侯在其领地内政治独立。这
一诏书()
A.剥夺了教皇的权力B.加剧了德意志的分裂
C.确立了封君封臣制D.促进民族教会的形成
13.据统计,18世纪中期前,法国农民占总人口80%以上,而占有土地总面积仅为
35%左右。政府对农业和农民的课税很重。以人头税为例,从16世纪60年代到18世
纪30年代人均负担上升了7倍;盐税是政府收入的重要来源,由于特权等级享有免税
权,盐税的重负自然转嫁到农民身上。农民还要缴纳教会什一税和封建领主捐税,是
各类捐税的最大受害者。它主要可用以探究法国()
A.农民起义与大革命的关系B.启蒙运动对民众的深刻影响
C.农业对工业化进程的促进D.王室对农民征税的基本构成
14.1916年,英法俄签订了瓜分奥斯曼帝国亚洲部分的秘密协定《赛克斯-皮科协
定》:协议中规定了叙利亚西部、安那托利亚南部、伊拉克的摩苏尔地区划归法国势
力范围,叙利亚南部和美索不达米亚南部划归英国势力范围,黑海东南沿岸、博斯普
鲁斯海峡、达达尼尔海峡两岸地区划归俄罗斯势力范围。这一协定()
A.推动了阿拉伯国家的统一进程B.加剧了中东地区的宗教和民族冲突国
C.缓和了一战导致的东西方矛盾D.为战后美国势力的扩张奠定了基础
15.1952年,世界和平理事会维也纳会议举行文化名人周年纪念,以促进全人类共同
文化财富的发展。1952年纪念的四位世界文化名人分别是雨果、达・芬奇、果戈理、阿
维森纳。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国家和其他世界各国(共72个国家)参与了这项历
时十年的国际文化活动。这体现了()
A.战后两极格局的日趋缓和B.美苏对峙下的冷战宣传竞争
C.多元文化间的理解与尊重D.战后民族国家主权意识增长
二、材料题
16.【史学与“大一统”观念】
材料一
司马迁在《史记》中把秦汉的版图写成黄帝和颛顼帝的管辖区,并把夏、殷、周
三朝写成了统一的国家。《史记》首设民族列传,以6卷篇幅叙述周边民族史事。它
从广阔的视野出发,把周边民族及其生活的地区如匈奴、西域、西南夷等都纳入史学
考察的范围,详尽地考究了周边各族的社会经济、文化、风俗等各方面情况。在编次
少数民族史传顺序时,把民族列传与相关人物列传穿插安排在一起。在追溯所记少数
民族世系时,《史记》认为少数民族与中原汉族同源,如匈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
裔”,东越则是“越王勾践之后”。
——摘编自李珍著《民族史观与中国古代民族文化认同》
材料二
范晔的一些史传直接接续了司马迁、班固的记载,如在《西域传》中,范晔写
道:“班固记诸国风土人俗,皆已详备前书。今撰建武以后其事异于先者,以为《西
域传》,皆安帝末班勇所记云。”同样,《南匈奴列传》的记载亦是范晔在《史记》
《汉书》关于匈奴历史记载的基础上展开的。范晔还注意根据东汉时期周边各民族之
新发展及各族与中原王朝之关系的新发展而增损相关内容。在《西羌传》中,范晔详
细记载了东汉时期对当时政局影响颇大的羌族的历史。在《东夷列传》中,范晔详细
勾勒了从帝尧时起,东夷与中原王朝关系的发展。从《后汉书》的整个记载来看,范
晔确实是把东汉前期通过“王化”之道而实现民族关系之和睦和疆域之拓展,作为东
汉大一统政治的一部分来认识的,并认为这与民族及民族关系本身密切相关。
——摘编自王亮军《论范晔〈后汉书〉中的“大一统”意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述司马迁《史记》中蕴含的史学思想与时代变迁之间的
联系。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说明司马迁《史记》与范晔《汉书》体现出的相同历史观念
及其影响。
17.【经济发展战略的变迁】
材料一
经济建设的总任务就是要使中国由落后的农业国逐步变为强大的工业国,而要达
到这个目的,就必须首先着重发展冶金、燃料、电力、机械制造、化学等项重工
业,……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这是全国人民的最高利
益。全国人民必须同心同德,为这个利益而积极奋斗。4国的工业化的速度需要大大
超过任何资本主义国家所经历的速度,而采取苏联和各人民民主国家在工业化和工业
发展过程中所采取的那种高速度。这种速度之所以成为可能,是由于我国是人民民主
主义的国家,我们的国家建设和我国全体人民的利益完全一致。
1953年人民日报《元旦社论》
材料二
中国“十二五规划”时期经济发展主要指标及其属性(部分)
指标2010年2015年指标属性
国内生产总值(万亿元)40.155.8预期性
经济发
服务业增加值比重(百分点)4347预期性
展
城镇化率(百分点)50.051.5预期性
资源环耕地保有率(亿亩)18.1818.18约束性
境森立覆盖率(百分点;20.3621.66约束性
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百分点)89.793约束性
科技教
研究与实验经费支出占GDP比重(百分
育1.82.2预期性
点)
,摘编自郑有贵著《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1949—2019)》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元旦社论》发表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述从“一五计划”到“十二五规划”经济战略的变化及其意
义。
18.【英国的护航政策】
材料一
第一次英荷战争期间(1652—1654),英国政府在本土和海外指定一些港口作为商
船的集结地,例如,在波罗的海等待返航的所有英国商船都要先在埃尔西诺锚地集
合;商船到达指定集结地后,在那里等待护航船只到达,而后在护航船只的护送下出
航或返航。一支船队一般会派遣一至两艘船只护航,用于护航的船只既有海军军舰,
也有武装商船。由于战争期间在北海海域有荷兰舰队巡航,英国意识到需要为定期往
返于纽卡斯尔和泰晤士河口之间的运煤船进行护舷。1652年,海军将领玛瑟姆奉命率
领13艘军舰护送着一支由将近500艘运煤船组成的庞大船队返航。
——摘编自杜平《近代英国海上贸易保护政策的演变》
材料二
1887年,英国海军情报处对英法俄三国海军实力进行评估指出,无论是当前还是
90年代初,英国都是毫无争议的海军强国,“封锁是英国在战争中最明智的海军政
策,要尽力阻止敌人的军舰开往海洋”,“如果敌方军舰突破封锁,就攻击它们”。
1903年,英国海军部备忘录指出,战争爆发后,英国“第一位和最重要的目标”将是
集中力量攻击敌国海军、通过舰队战斗来争夺制海权。英国夺取制海权后,英国海上
贸易的安全便可基本无忧。1905年4月,英国海军大臣在报告中指出,在未来发生的
海上战争中,英国海军的首要任务是“找出敌方海军并与之进行战斗,以争夺决定海
上战争胜败的唯一真正因素——制海权”。一个能够掌握制海权的国家在与敌国作战
时,相当大部分的本国海上贸易将能够免受损失。
——摘编自杜平《从护航到封锁攻击:19世纪后期英国海上商船保护政策再探
讨》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第一次英荷战争期间英国海上护航政策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指出英国海上护航政策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三、论述题
19.【历史发展的阶段性】
人类社会历史发展既具有连续性特征,但它同时又在阶段性演进中向更高一级提升;
历史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是辩证统一的。20世纪70年代是世界及中国历史发展和
演变的重要阶段。
材料
时间20世纪70年代中外重大事件
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日本卫星试射成功;美国制成计算机微处理
1970器;不结盟运动首脑会议发表《卢萨卡宣言》,着重批评美国和苏联的霸权主
义;美国总统尼克松提出世界存在美、苏、欧、日、中五大权力中心
1971联合国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一切合法权利;美国宣布美元与黄金脱钩
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中日邦交正常化;美日签订新的“自愿限制出口”协
1972
议
石油输出国组织收回石油标价权导致石油涨价,引发西方经济危机和“滞胀”;
西方“福利国家”受挫,各国减少经济干预;法国总统蓬皮奥在西欧首脑会议上
1973
强调欧洲应“用一个声音说话”;英国放弃英美特殊关系并加入欧共体;美国结
束越南战争
毛泽东提出“三个世界”的理论:美、苏是第一世界;日本、欧洲、加拿大是第
1974
二世界;亚洲除日本,整个非洲、拉丁美洲是第三世界。印度核试爆成功
1975苏联经济进入停滞时期;美国与海湾国家协议用美元进行石油结算
1976中共中央宣布文化大革命结束;美元固定汇率制被浮动汇率制取代
1977中国恢复高考;中国的国民经济由长期停滞开始上升
1978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改革开放
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国务院副总理邓小平访问美国;中国大陆宣布对台和平
1979
统一方针;苏联出兵阿富汗;美国加强对苏遏制
—根据李植树《20世纪世界史》等整理
从表中提取相关信息,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就20世纪70年代“历史发展的阶段性”自
拟论题,从整体世界或具体国家以及政治阵营任一角度进行阐释。(要求:主题明确,
史论结合,史实准确,逻辑清晰)
参考答案
1.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先秦民族交融。根据材料可知春秋时期的大国往往与周边民族交往密
切,最终得以推动疆土的拓展,因此选A选项。材料未涉及分封制度,排除B选项;
材料未体现王室衰微的现象,排除C选项;春秋时期尚未呈现统一趋势,排除D选
项。
2.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汉朝社会治理。根据材料可知,汉简记载了从中央到地方文书邮传制
度的运行状况,这一措施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实现全国政令统一,提升了社会治理
水平,因此选A选项。材料未涉及边疆地区的控制情况,排除B选项;材料未提及人
口迁移,排除C选项;材料主旨在文书邮传而非干道建设,排除D选项。
3.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汉唐边疆治理。根据材料可知,汉以来中原王朝长期重视对西域地区
经营管理,这奠定了西域对中原王朝的政治认同,因此选C选项。汉唐对西域采取设
都护方式管理,排除A选项和B选项;材料强调西域管理而非华夏文化传承,排除D
选项。
4.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宋朝政治学术。根据材料可知,北宋时期,王安石变法得到神宗支
持,王安石及其学说地位崇高,后来王安石变法受到质疑,王安石及其学术遭受打
击,理学的地位则不断走高,南宋以后晋升为官方哲学,这说明学术与政治的联系紧
密,因此选D选项。材料未体现儒学改造,排除A选项;材料未体现以理学是评价人
物的标准,排除B选项;学术分歧不能决定王朝政治走向,排除C选项。
5.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明代史学研究。根据材料可知,明代史家将史书与医药联系起来,表
达了其希望通过撰写史书给国家提供起死回生的药剂,体现了以史资治的精神,因此
选B选项。史学与医学并不能相互融合,排除A选项;材料未体现经济发展与科技创
新,排除C选项;材料未涉及儒学对史学的束缚,
排除D选项。
6.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近代中国经济发展。集聚效应是各种产业和经济活动在空间上集中产
生的经济效果以及吸引经济活动向一定地区靠近的向心力,是导致城市形成和不断扩
大的基本因素。根据材料可知,比之乡村,市镇和城市的经济积聚效应明显,近代城
市交通方式变革,活动范围更广,对技术、信息、资本的依赖性更强,这体现出了近
代城乡经济积聚效应差异,因此选B选项。材料未体现城乡经济联系,排除A选项;
材料未涉及传统社会道德,排除C选项;材料未提及中国与世界经济的联系,排除D
选项。
7.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民国初年政治发展。根据材料可知参议院退回政府部门起草的法案,
独立行使立法权进行法律编撰,这体现了行政权与立法权的制约与平衡,因此选C选
项。材料符合民主与共和原则,排除A;材料未涉及政党政治运作原则,排除B选
项;材料未体现革命党人政治权威问题,排除D选项。
8.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根据地建设。根据材料可知,共产党注重
在革命节日和重大战役胜利后组织体育竞赛,并突出与军事有关的项目的优胜奖,这
有利于培养军民革命英雄主义气概,因此选C选项。材料中关于体育竞赛活动限于中
央苏区并未涉及全国和全民,排除A选项;体育文化建设并非仅限于军事项目,“体
育军事化”虽是倾向或特点,但不是追求目标,排除B选项;此时国共对峙,中央苏区
地处南方,主要任务是反“围剿”,并非抗日,排除D选项。
9.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新中国水利建设。根据材料可知,水利建设宣传画强调工农联盟,说
明当时处于新中国成立初期,面临巩固新生政权的任务。土地改革运动是为国家的社
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准备条件,为巩固工农联盟,而大型水利建设必
然是工业工人提供物力技术和农民提供人力的产物,水利建设宣传画体现了这一时代
性特征,事实上荆江分洪工程始建于1952年春末夏初之交,正是土地改革运动深入开
展和完成之际,因此选A选项。社会主义改造为1953—1956年,人民公社化运动在
1958年开始,三线建设在六七十年代,时空错位,排除B、C、D选项。
10.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改革开放史。“三权分置”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创造条件,从而便利
小块土地适当集中规模经营,也便利农业生产推广机械化和销售的信息化,故选B。
“三权分置”不改变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其它两项也不是实施“三权分置”的目的,故
排除A选项和C选项。
11.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拜占庭帝国。根据时间公元六世纪以及地图信息可判断,此帝国为拜
占庭帝国。拜占庭帝国保存并传承了大量古希腊罗马文化典籍,为欧洲文艺复兴的兴
起创造了条件,因此选B选项。A选项为亚历山大帝国对历史产生的重大影响,C选
项为奥斯曼帝国对历史产生的重大影响,D选项为阿拉伯帝国对历史产生的重大影
响,排除A、C、D选项。
12.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中世纪德意志政治状况。黄金诏书从法律上承认了诸侯权力的合法
性,加剧了德国分裂的局面,故选B。教皇的权力只是受到一定限制,故A选项错
误。封君封臣制确立于中世纪初期,C选项错误。民族教会形成于宗教改革之后,D
选项错误。
13.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法国资产阶级革命背景。根据材料可知,18世纪中期前,法国农民负
担沉重,受到封建势力的多重剥削与压迫,这推动了法国大革命的爆发,大革命期间
农民起义与巴黎为中心的城市斗争相呼应,因此选A选项。材料未涉及启蒙运动的影
响,排除B选项;法国工业革命尚未开始,排除C选项;王室对农民征税的基本构成
并非材料主旨,排除D选项。
14.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一战后世界局势。根据材料可知,一战后英、法、俄三国通过内部协
商瓜分中东地区势力范围,这一范围划分并未考虑当地历史传统和文化信仰问题,会
加剧中东地区的宗教和民族冲突,因此选B选项。材料强调列强瓜分势力范围并不能
推动阿拉伯国家统一,排除A选项;这一协定会加剧东西方矛盾而非缓和,排除C选
项;材料未涉及美国势力扩张,排除D选项。
15.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根据材料可知,战后文化名人周年纪念强调全人
类共同财富,资本主义阵营与社会主义阵营都参与其中,促进了多元文化间的理解与
尊重,因此选C选项。材料未体现美苏关系缓和,排除A选项;材料体现了不同意识
形态之间的文化理解而非竞争,排除B选项;材料未涉及民族国家主权意识,排除D
选项。
16.答案:【史学与“大一统”观念】
⑴秦汉大一统格局发展了统一国家观念;秦汉疆域的扩展及边疆管理催生对周边少数
民族地区的史学考察;秦汉民族交融形成中原与周边民族同源共祖的史学思想。
⑵历史观念:华夏自古“多元一体”;周边各族与中原汉族同源;历史文化在传承中发
展。答案不拘泥于本表述,回答两层含义即可)影响:强化了中原与周边多民族共同体
意识;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对后世史书编写产生影响。(答案不拘泥
于本表述,言之成理即可)
解析:⑴根据材料一“把夏、殷、周三朝写成了统一的国家”、“把周边民族及其生活的
地区如匈奴、西域、西南夷等都纳入史学考察的范围”、“少数民族与中原汉族同源”联
系秦汉时代背景概述两者联系。
⑵根据材料“范晔的一些史传直接接续了司马迁、班固的记载”“周边各民族之新发展及
各族与中原王朝之关系”等信息得到相同历史观念;联系所学,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
识、统一多民族国家等角度分析影响。
17.答案:【经济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3企业内容中台白皮书
- 多元化纺织品设计师试题及答案
- 坠积性肺炎试题及答案
- 2024年纺织工程师证书考试挑战攻略试题及答案
- 2024年设计师考试核心能力拓展试题及答案
- 2024年美术设计师行业标准试题及答案
- 2024年纺织品设计师的原创性试题及答案
- 南昌科目三灯光试题及答案
- 2024年纺织品检验员考试常见问题试题及答案
- 探讨广告设计的文化含义与表现 试题及答案
- 社会科学处横向课题合同书
- 常州施工招标开标清标评标报告
- 第十五届运动会场馆医疗保障工作方案
- 生理卫生教学课件青春期男生性教育走向成熟
- 体外诊断试剂标准品、校准品、质控品
- GB/T 3452.4-2020液压气动用O形橡胶密封圈第4部分:抗挤压环(挡环)
- 王力宏-缘分一道桥-歌词
- 高校电子课件:现代管理学基础(第三版)
- 《药物学》课程教学大纲
- 艾滋病感染孕产妇所生儿童艾滋病早期诊断与抗体检测流程图
- 修改版丝竹相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