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人教版新教材《初三化学上册知识点》_第1页
2024年人教版新教材《初三化学上册知识点》_第2页
2024年人教版新教材《初三化学上册知识点》_第3页
2024年人教版新教材《初三化学上册知识点》_第4页
2024年人教版新教材《初三化学上册知识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淀。

化学★6、化学变更与物理变更的根本区分:有没有新物质生成。

7、化学变更的同时宜定有物理变更的伴随,而物理变更的同时不肯定有化学

错言化学使世界变将更加佝■,羽变更的伴随。

★1、化学:是在分子、原子探讨物质的性质、结构、组成与变更规律的科学。★8、化学变更的本质特征:有新物质生成。

★2、化学变更的本质:分子中原子重新组合。9、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能使紫色的石蕊试剂变红;能使燃着

★3、俄国的门捷列夫发觉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的木条熄灭。

★4、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英国的道尔顿创立的原子论和意大利的阿伏加

德罗创立的分子学说。锦做2牝号是一口以而险名基础的耕考

5、绿色化学又称环境友好化学。核心: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退污染。1、学习化学的特点(三个关注):

6、绿色化学的特点:(1)关注物质的性质。

(1)充分利用资源和能源,采纳无毒、无害的原料。(2)关注物质的变更。

(2)在无毒、无亶的条件下进行反应,以削减废物向环境排放。(3)关注物质的变更过程以及对结果的说明和探讨。

(3)提高原子的利用率,力图使全部作为原料的原子都被产品所消纳,实现2、科学探究的方法:

“零排放”。(1)提出问题(2)作出猜想或假设(3)制定安排(4)进行试验

(4)生产出有利于环境爱护、社区平安和人体健康的环境友好的产品。(5)收集证据(6)分析说明及结论(7)反思与评价(8)表达与沟通

★7、我国古代的三大化学工艺:造纸、制火药、烧瓷器;商代就会制造出精★3、吸入的空气比呼出气体中氧气的含量多;二氧化碳的含量少;水蒸气的

致的青铜器;春秋战国就会冶铁和炼钢。含量少。

第一章无走进化学杳界4、现在的化学试验室的前生是炼丹术士和炼金术士作坊。

锦题3走进化学被舲雷

偏股,物质的变更和辘质(-)学生试验的要求

★1、化学变更:变更时生成其它物质的变更。(又叫做化学反应)1、上试验课前:复习有关内容,预习试验内容,阅读试验说明,理解试验目

★2、物理变更: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更。的,明白试验步骤和留意事项,对试验习题提出试验步骤和留意事项,对

★3、物理性质:不须要发生化学变更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试验习题提出试验方案及需用的仪器和药品。

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挥发性、溶解性、吸附性、吸水性、延2、试验时:检查药品是否齐全。药品要摆放的整齐有序。做试验时,必需依

展性、导电性、导热性。据规定的步骤和方法。留意平安,事实求是地做好记录。

★4、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更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氧化性、还3、试验后:仔细地填写试验报告。

原性、稳定性、酸碱性、毒性、脱水性、腐蚀性。4、试验完毕:拆开装置,把废弃物倒入废液缸里。所需物倒入指定的仪器;

★5、化学变更常伴随的现象:放热或吸热、发光、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把仪器洗净,放回原处。老师检查后才可离开。

(二)初中化学试验常用仪器介绍②上下试管时应从试管底部进行(防止将杂物带入试管)。

★一、常见化学仪器3、玻璃棒

r干脆加热:试萱、蒸发皿、燃烧匙(1)用途:用于搅拌,过滤或转移液体时引流,也可用于蘸取试液。

1、反应容器[间接加热:烧坯、烧瓶、锥形瓶(须要垫石棉网)

(2)留意事项:★搅拌时,不能碰撞容器壁或底部。

2、存放仪器:广口瓶(固体)、集气瓶(气体)、细口瓶(液体)、(少★4、酒精灯

量液体)、棕色瓶(见光易分解的药品)、橡皮塞(碱性药品)(1)用途:用于加热。

3、加热仪器:酒精灯(2)留意事项:

4、计量仪器:托盘天平(称质量)、Sfi(量体积)①灯内酒精耗到少于容积1/4以下时应刚好补充酒精,因为酒精过少既

5、分别仪器:遍斗简洁烧焦灯芯,又简洁在灯内形成酒精与空气的爆炸混合物。

6、取用仪器:镶壬(取块状或较大颗粒)、药匙(取粉末状或小颗粒)、胶头②往灯内添加酒精要运用漏斗,不能超过灯身容积的2/3(过满简洁因酒

滴管(取少量液体)精蒸发而在灯颈起火)。系砥糠麒虏的陆精灯向洛加诵器,否则易引起

7、夹持仪器:试管夹、铁架台(带铁架、铁圈)火灾,因为此时“明火”的四周存在着酒精和酒精蒸气。

8、其他仪器:玻璃棒、漏斗、长颈漏斗、试管刷、石棉网、水槽、燃烧匙。③只能用燃着的火柴或细木条去点燃,施系允舒用另一闫摘错打去"对

二、常见仪器的运用火”,因为侧倾的酒精灯会溢出酒精,引起大面积的着火。

★1、试管④熄灭酒精灯只允许用灯帽盖灭(使灯芯与空气隔绝),他不凉用嘴去吹

(1)用途:可在常温或加热时,用作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也可用于少量物失(用嘴吹气不易吹灭,还很可能将火焰沿灯劲压入灯内,引起着火

质的溶解、收集少量气体。或爆炸)

(2)留意事项:⑤必要时,在点燃酒精灯前用镶子调整外露灯芯的长短,可以变更火焰

①加热前应擦干外壁,先预热后加热,加热时不能骤冷(防止受热不均的大小。一则为了便于操作,二则可以节约酒精。灯芯最好松紧适度,

而炸裂);过紧则灯芯简洁焦。为了削减灯焰摇摆和跳动,可用铁沙网卷一圆筒

②加热时,试管夹或铁夹应夹在离试管口的1/3—1/4处(即试管的中上做防风罩兼起拔火筒的作用,它能使火力集中,提高灯焰的温度。

部)⑥灯帽应直立的放在桌上,防止滚动。灯帽在不用的时候必需盖严灯帽,

③加热固体时,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否则不但酒精会挥发,而且由于酒精的吸水性,会汲取空气中水分而

④加热液体时,液体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L3(防止液体受热溢出),且使酒精变稀,不便于下次点燃。

管口应与桌面成丝:(增大受热面积)试管口不能对着自己或别人(防★5、胶头滴管

止液体受热沸腾溅出伤人)。(1)用途:用于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

2、试管夹(2)留意事项:

(1)用途:用于夹持试管。①用过后应马上清洗,再去吸取药品(防止试剂相互污染。

(2)留意事项:★①加热时,拇指不得按在短柄上(以免试管脱落)。②取液后的滴管应保持橡胶乳头在上,不要平放或倒置,防止试液倒流,

沾污试剂或腐蚀橡胶胶帽。(2)留意事项:

6、铁架台(带铁圈、铁夹)①称量前,游码打在零刻度,检查是否平衡,假如不平衡,指针偏左,

用途:用于固定和支持各种仪器,一般常用于过滤、加热等试验操作。平衡螺母向右调。

7、烧杯②称量时,物体放在左盘,祛码放在右盘。

(1)用途:用作配制溶液和较大量试剂的反应容器,也可用于加热。③称量完毕,用镶子将祛码放回祛码盒(保证祛码不受污染),游码打回

(2)留意事项:零刻度。

★①加热时,应擦干外壁并放在石棉网上,以使其匀称受热;★④称量物丕能干脆放在托盘上,称量干燥的固体药品前,应在两个托

②溶解固体时,要轻轻搅拌。盘上各放一张干净的大小相同的纸片进行称量;称易潮解的药品,必

★8、量筒需放在玻璃器皿(如烧杯、表面皿)里称量。

(1)用途:量度液体体积。⑤祛码应从质量大到质量小依次加放。

(2)留意事项:★⑥称量物的质量应为祛码的质量与游码质量之和,若左物右码颠倒,

①不能加热;则称量物的质量应为祛码质量与游码质量之差。

②不能用作反应容器;正确称量:称量物的质量==祛码的质量+游码质量

③依据量取液体体积的多少选择相应的量筒(选择等同的或稍大的);左物右码颠倒时:称量物的质量==祛码的质量一游码质量

★④读数时,视线应与液体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假如仰视读数会偏小,13、蒸发皿

实际大;假如俯视读数会偏大,实际小)(1)用途:用于液体的蒸发或浓缩。

9、集气瓶(2)留意事项:

(1)用途:用作收集或储存少量气体。①蒸发皿里的液体不能超过其容积的2/3(防止液体沸腾外溅;

(2)做物质在气体里燃烧试验时,如有固体物质生成,应预先在瓶底铺一层②加热后蒸发应用生竭钳取下并放在石棉网上(防止烫坏试验台、蒸发

沙子或装入少量的水。(防止集气瓶底因受热不均而炸裂)皿受热不均炸裂)。

10、漏斗某洋林作

(1)用途:用于过滤或向小口容器里加液体。

(2)留意事项:过滤时要放在漏斗架或铁架台的铁圈上。一、药品的取用

11、药匙★1、原则:

(1)用途:取用粉末状或颗粒状的固体药品。(1)“三不”原则:不用手接触药品,不凑上去闻药品气味,不品尝药品尝

(2)留意事项:用过的药匙要马上用干净的纸(滤纸)擦干净(以免药品被道。

污染)。(2)最少量原则:如说明用量严格按规定的用量取用药品,如没有说明药品

★12、托盘天平量,一般应取最少量,液体取1—2ml,固体只须要盖满试管底部。

(1)用途:用于粗略称量物质质量,可精确到★0.1克。(3)“三不一要”原则:用剩的药品,不要放回原瓶,不要随意丢弃,不要

拿出试验室,要放入指定仪器中。浓酸:水冲冼一3一5%碳酸氢钠溶液

2、方法:浓碱:水冲冼一涂硼酸。

(1)固体药品取用:★(3)眼睛里溅进了酸或碱溶液的处置:马上用水冲冼,切不行用手揉眼

①取用粉末、颗粒状药品:用药匙或纸槽。瞳,冼的时候要挤眼睛,必要时请

步骤:“一斜二送三直立”,即将试管倾斜,用药匙或纸槽将药品送入医生治疗。

试管底部(以免药品沾在试管口或试管壁),再把试管直立起来o二、连接仪器装置与装置气密性的检查

②取用块状药品或较大的金属颗粒:用镶子夹取。★1、装配仪器依次:自下而上,从左到右。(拆除时,从右到左,自上而下)

步骤:“一横二送三慢竖”,即将试管(或容器)渐渐直立起来(防止★2、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连接装置(插入的玻璃导管要用水润湿,稍稍用力

打破试管)。转动),把导管的一端浸入水里,两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的气泡冒出,

(2)液体药品的取用放开手后,导管口有段水柱,证明装置不漏气。

★①取较多量液体:用倾倒法。三、物质的加热

步骤:先拿下瓶塞,倒放在桌上,然后标签朝向手心拿起瓶子,瓶口1、灯焰分为焰心、内焰、外焰三部分。

要紧挨着试管口,使液体缓缓倒入试管。2、加热时留意事项:

留意事项:(1)用于加热液体的仪器:试管、蒸发皿、烧杯、烧瓶、。

A、瓶塞倒放(防止腐蚀左面、将桌面上的污物带入试剂瓶进而污染(2)用于加热固体的仪器:干燥的试管、蒸发皿、Wo

试剂)。3、加热前,要求容器外壁应干燥。

B、试剂瓶口紧挨着试管口,试管倾斜(防止液体流到试管外或洒落);4、加热时,应留意离火的远近,外焰温度最高,用外焰加热,不要遇到灯芯

C、标签朝向手心(防止残留药液腐蚀标签)。(以防受热不均而炸裂)。

D、要缓慢倒入液体(防止液体溅出)。★5、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预热,试管口要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倒流回试

★②取定量液体药品:用量筒。管底部引起试管炸裂。

A、步骤:先倾倒,再用胶头滴管调整液面。★6、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预热,液体不超过容积的1/3,倾斜45°,试管夹

留意事项:读数时,放平稳,视线应与液体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应在离试管口1/3—1/4处。

★③取少量液体:滴管吸取法。★7、给物质加热时试管裂开的可能缘由是:

④取极少量液体:用玻璃棒蘸取。⑴没有预热试管而干脆加热;

3、浓酸、浓碱的运用:(因有强腐蚀性,运用时要特殊当心。)⑵灯芯接触了试管;

(1)浓酸、浓碱流到试验台上的处置:⑶试管外壁有水;

浓酸:加碳酸氢钠溶液一水冲冼一抹布擦干。⑷加热后试管骤冷却;

浓碱:加稀醋酸一水冲冼一抹布擦干。⑸加热固体时,管口向上倾斜。

(2)浓酸、浓碱沾到皮肤或衣物上的处置:四、过滤:是除去液体中混有的固体物质的一种方法。过滤操作要做到“二

贴二低三靠”。生化学反应,它们各自保持原来的性质。

★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中间不留气泡。(微观):由不同种分子构成。(对于由分子构成的物质)

★二低:(1)滤纸边缘比漏斗口稍低。4、纯净物:(宏观)由一种物质组成的。

(2)漏斗内液面比滤纸边缘低。(微观):由同种分子构成。(对于由分子构成的物质)

★三靠:(1)玻璃棒斜靠在三层滤纸处。★5、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排放到空气的有害气体和烟尘,变更了空气成分,

(2)倾倒液体时,烧杯口紧靠玻璃棒。排放到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大致可分为粉尘和气体两大类。气体污染物较

(3)漏斗末端紧靠烧杯内壁。多的是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等。这些气体主要来自矿物燃料的

五、蒸发:用加热的方法,使溶剂不断挥发的过程。燃烧和工厂的废气。

留意事项:(1)加热时要不断地用玻璃棒搅拌,防止液体局部温度过高,6、氧气的用途:供应呼吸和支持燃烧。

向外飞溅。7、稀有气体包括氮气、锐气、氤气、氯气、入气、氨气。

(2)当蒸发皿里出现较多量固体时,即停止加热。★8、三大大气污染问题:温室效应、酸雨、臭氧空洞。

六、玻璃仪器的洗涤9、空气污染的危害:

1、洗涤步骤:倾倒废液一冷却一水冼一刷洗(转动或上下移动试管(1)严峻损坏人体健康;

刷,用力不能过猛,以防损坏试管)一清冼一晾干。(2)影响农作物生长;

2、一般洗涤方法:(1)用水冲洗;(3)破坏生态平衡。

(2)用试管刷刷洗;★10、爱护空气的措施:

3、难溶物的洗涤:(1)加强大气质量监测。

(1)用热的纯碱溶液或洗衣粉可洗去油脂,然后再用水冲洗。(2)运用清洁的能源。

(2)氧化物或碳酸盐等,用稀盐酸洗后再用水冲洗。(3)主动的植树、造林、种草。

★4、洗净标记:玻璃仪器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即11、空气的污染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可吸入颗粒物和臭氧。

附着的水特别匀称)锦题2认七

5、洗净的玻璃仪器应放在指定的地方。1、氧气的物理性质:通常状况下,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大,丕

其次阜无我们日阔的主七易溶于水。

2、氧气的化学性质: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它在氧化反应中

锦泉7堂七供应氧,具有氧化性,它是一种常用的氧化剂。

★1、法国的拉瓦锡最早通过试验证明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3、氧化反应: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

★2、空气的成分按体积分数计算,大约是: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4、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表示法:

0.94%、二氧化碳0.03%、其它气体和杂质0.03%。A+B=AB)

3、混合物:(宏观)是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这些成分相互间没有发5、缓慢氧化:氧化反应进行的很慢,甚至不简洁被察觉。(如动植物的呼吸、

食物的腐烂、酒和醋的酿造、农家肥料的腐熟、金属生锈等。)D、装药品前必需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锦题3刷取H七E、药品要下铺在试管后部,起先加热时要先预热试管,然后将灯焰集中在

★1、试验室常采纳分解过氧化氢溶液(加二氧化镒)、加热氯酸钾(加二氧有药品的前部加热,再逐步向后移动。

化锦)或加热高铳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12、制取氧气时留意事项:

2、催化剂:在化学反应里能变更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A、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当导管口刚产生气泡时,不宜马上收集,待导管

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都没有变更的物质。(又叫触媒)口有连续匀称气泡放出时再收集。因为起先的气泡是空气,若此时收集

3、催化作用: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氧气不纯。

★4、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它物质的反应。(表示法:B、当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完毕时,应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后,再撤去酒精灯,

AB=A+B)目的是防止试管内温度隧然降低,压强减小,水槽中水倒吸到试管内,

★5、发生装置的选择依据:反应物的状态及反应条件。使试管炸裂。

★6、收集装置的选择依据:(同时留意不能与空气或水反应)C、假如KMn(h力口热制氧气时,试管口还应塞一小团棉花,目的是防止加热

(1)气体的溶解性:凡是难溶于水或不易溶于水且不跟水发生化学反应的,时氧气流把高把酸钾粉末带入导管。

用排水法收集。13、工业上制氧气的方法分别液态空气的方法,原理液态氮气的沸点比液态

(2)气体的密度:密度比空气大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若比空气小用向下排氧气的沸点低,方法蒸储。

空气法收集。化学方程式

★7、氧气的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因密度比空气略大);排水法(因不2a

1.4P+5022P2O5(化合反应)

易溶于水)

2.S+0陛SO2(化合反应)

★8、检验氧气的方法:将带火星的木条使△集气瓶中,假如复燃,则证明该2

气体是氧气。(化合反应)

3、3Fe+202=Fe3O4

★9、验满方法: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旦处,假如复燃,则证明已满。m

4、c+o2co2(化合反应)

★10、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2)加入药品(3)按

(分解反应)

依次装配仪器(4)加热(5)收集(6)停止加热,先把导管移出水面(7)5.2KMnO4=K2MnO4+Mn02+02f

熄灭火焰。(分解反应)

6、2H2O2=2H20+02f

★11、用高镒酸钾制氧气的试验装置图留意事项:

7.2KCIO3警2KC1+302t(分解反应)

A、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防止药品中湿存的水分受热后变成水蒸气,遇冷

成水倒流回试管底部,使试管受热不均炸裂。(即防止冷凝的水倒流回试第三阜无物质相虱的青叶

管底部引起试管炸裂.)

锦感7台3和原3

B、铁夹应夹在试管口1/4—1/3处,便于加热,松紧要适度。

★1、今正:是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C、导气管伸入试管内只要稍露出橡皮塞即可,以利于气体排出。

★2、原壬:是化学变更中的最小粒子。

★3、分子和原子的根本区分:在化学变更中,分子可以再分成原子,而原子1、元素: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不能。★2、地壳里含量由多到少:氧、硅、铝、铁

★4、分子、原子的费意:都很小,都在不停的运动,之间都有间隔。(1)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其次是硅。

5、1897年英国的汤姆生发觉了电子。(2)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其次是铁。

偏蠢.2原3的相附(3)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氧,其次是硅。

★1、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构成的。★3、生物体中元素由多到少:氧、碳、氢。

由于原子核所带的电量和核外电子的电量相篁,但电性相反,因此原子丕

★4、完素的舒奏是由核电看檄(地质8核)牖炙的。

显电性。

2、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两种微粒组成。★5、元素符号的意义:表示一种元素,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

3、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6、元素周期表:

(1)周期:每一个横红称为一个周期。(共1个横行、二个周期。)

★4、及久的种类是由核电看教(中质各5)牖建的。

(2)族:每一个纵行称为一个族。(共坦个纵行,其中8、9、10三个纵行

★5、在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一个族,因此坨个族。)

6、原子核外的电子是分层排布的,按能量低高由近到远排布。(3)原子序数=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7、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最外层区个电子(氨是2个),稳定结构;(4)元素周期表中紫色为金属元素区(左下部),黄色为非金属元素区(右

金属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少于4个(即<4),易失去最外层电子,上部)。

显正价。

非金属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多于或等于4个(即24),易将电第四章无前慈界的水

子,显负价。

锦泉7爱惜水赍源

★人无素的也咨槛质鸟口原各觞素外层电务撤中幺。

1、地球上水资源丰富,是因为水是地球上最一般、最常见的物质之一。水资

9、离子: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带正电的叫阳离子;带负电的叫阴离子。源珍贵是因为能被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缺乏。

10、离子化合物:由阴、阳离子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化合物。(一般由金属元素2、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储水库,含有的化学元素有80多种,其中氧元素占

和非金属元素组成的)(该种化合物是由离子构成的)第一位、氢元素占其次位。

11、相对原子质量:以一种碳原子的质量的1/12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与★3、爱惜水资源:(1)要节约用水。

它相比较所得到的比。(符号Ar)(2)要防治水体污染

★12、相对原子质量约等于中子数与质子数的和。4、水体污染:指大量污染物排入水体,超过水体的自净实力使水质恶化,水

13、我国的张青莲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做出了卓越贡献。体及其四周的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对人类健康、生活和生产活动等造成损

锦象3无米失和威逼的状况。

5、水体污染的主要来源:工业污染、农业污染和生活污染。★5、点燃氢气董,肯定要检验氢气的纯度,运用氢气时,要特殊留意平安。

★6、工业“三废”:废水、废气、废渣。6、试验室制取氢气是用锌和稀硫酸或稀盐酸。工业上是用水煤气、自然气为

★7、农业污染主要是农药和化肥的不合理运用。原料制取氢气。

★8、生活污染指生活污水的随意排放。★7、氢气的收集方法:向下排空气法(因密度比空气小)、排水法(因难溶

★9、水体污染的防治方法:于水)。

(1)运用新技术、新工艺,削减污染物产生。★8、氢气的检验方法:用燃着的木条检验,假如能被点燃且生成物区有水,

(2)工业污水进行处理达标后排放。则证明该气体是氢气。

(3)农业合理运用化肥和农药,提倡运用农家肥。★9、水在通直速电的状况下发生电解,正极生成氧气,负极生成氢气,体积

(4)生活污水实行集中处理后排放。比是心,质量比8:1,分子个数比1:2,由此得出水是由氢元素和氧

锦敏2水的冷化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1、自然水中含有很多可溶性和不溶性杂质,因此常呈浑浊。★10、W: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2、明矶溶于水后生成的胶状物对杂质有吸附,使杂质汉隆来达到净水的目的。★12、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3、理水: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13、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

4、软水:不含或含较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例题4化等X鸟化合价

★5、净化水的方法有:沉淀、过滤、吸附、蒸储。其中蒸储的方法是效果最1、化学式:用元素符号和数字的组合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好的。★2、化学式的意义:

★6、硬水和软水的鉴别方法:用肥皂水检验,泡沫多(或浮渣少)的是软水,(1)表示一种物质。

泡沫少(或浮渣多)的是硬水。(2)表示该物质中有哪几种元素组成。

7、生活中可以通过煮沸虫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3)表示一种物质的一个分子。

锦破3水的娘氏(4)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中原子构成。

1、水的物理性质:水是无色、无气味、无味道的液体。在101千帕时,水的3、化合价表示原子之间相互化合的数目。

凝固点是O°c,沸点100°C,4°C时密度最大,为1克/厘米3。水结冰时体积4、原子团:作为一个整体参与反应的带电原子集团,也叫做根。

膨胀,所以冰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5、化合价有正价和负价之分。氧元素通常显NJ介,氢元素通常显也价。

2、氢气的物理性质:在通常状况下,氢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在压强★6、金属元素跟非金属元素化合时,金属元素显正价,非金属元素显负价。

为1千帕,温度为-252°C时,是无色的液体,在-259°C时,变成雪状固体。★7、化合物里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

密度0.0899克/升(即比空气小),约是同体积的空气的1/14。难溶于水。8、元素的化合价是元素的原子在形成化合物时表现出来的一种性质,因此,

3、氢气在常温下性质稳定,但是在点燃或加热等条件下,能够跟很多物质发在单质分子里,元素的化合价为。。

生化学反应。9、相对分子质量: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符号Mr),

★4、氢气的化学性质:可燃性、还原性。1*0,元素的质量=相对原子质量X原子个数

★11、相对原子质量=元素的质量+原子个数(2)两个肯定变更,物质种类变更

1分子的种类变更

★12、原子个数=元素的质量+相对原子质量

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3)一个可能变更:分子总数可能变更

★13、元素的质量分数=X100%

相对分子质量锦盘.2%何正牖笨名祀.考方程式

化学方程式★1、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原则:

1.2H2。地2H2t+。2f(分解反应)(1)以客观事实为基础

(2)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2.2H+0醒2H2。(化合反应)

22★2、书写化学方程式的三个主要步骤:

3.H2+CU0=H20+CU(置换反应)(1)写出正确的反应物、生成物的化学式。

(2)配平化学方程式。

4.Zn+H2S04=ZnS04+H2t(置换反应)

5.Zn+2HCl=ZnCl+Hf(置换反应)(3)注明反应条件及生成物的状态。

22★3、化学方程式中的“+”读“和”,"一'读"生成”,"A”表示"加热”,“t”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