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广东电网公司学习交流心得_第1页
赴广东电网公司学习交流心得_第2页
赴广东电网公司学习交流心得_第3页
赴广东电网公司学习交流心得_第4页
赴广东电网公司学习交流心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4赴广东电网公司学习交流心得2011年8月31日至9月4日期间,本人有幸随同浙江省电力公司赴广东电网公司考察团一行在广东对佛山供电局和深圳供电局进行了参观考察和学习。由于是第一次走出浙江近距离接触我们的电力同行,所以在考察过程中总会有心无心的将浙江和广东两省的电力发展现状做个比较,在感叹近年来浙江电力长足进步的同时,也感受到广东作为经济超发达地区在电力工业领域方方面面展现的先进管理理念和尖端技术。由于本次赴广东考察主要是学习广东电网公司先进配网运行管理经验,提升浙江公司配网管理水平,所以本人在考察中对广东电网公司配网现状、结构、设备、发展水平及运行管理模式;供电可靠性管理;配网带电作业;配网状态检修管理;电缆运行管理、智能配网建设等工作投入了更多的关注。现就考察体会向各位领导作如下总结汇报:第一部分:广东电网公司配网模式1.配网管理人员配置广东电网公司在生产管理方面和浙江省电力公司略有不同,在省、市局层面广东电网公司设生产技术部,下设四个分部,分别是:生产运行管理分部、设备管理分部、科技管理分部及配电管理分部。其中配电管理分部设主任一名,下设四个专责管理岗位,分别是配电可靠性管理专责、配电运行管理专责、配电设备管理专责、配电自动化管理专责。在县分局层面广东电网公司无生产技术部,配电管理部门他们称为配电部,负责全县分局的10千伏及0.4千伏配网管理工作,下设三个班组,分别是运维班、急修班、试验班。三个班组按照县分局的大小又分为运维一班、运维二班……运维班人数稍多,需要倒班,急修班、试验班人数为6-8人左右,不需要倒班。从广东电网公司可以看出:他们配网管理人员较多,分工很专、很精、很细。反观我们,配网管理从省公司、市局、县局专责就一人,且该专责可能还兼着其他岗位,导致该专责可能顾此失彼。配网运行、检修模式在配网运行、检修模式上,广东、浙江目前模式差不多,运行仍然自己负责,他们落实到具体班组为运维班,负责线路巡视、设备巡视、通道维护、状态监测等任务。在检修模式上他们和我们一样,也采取外包的形式。不过他们的操作相对规范,每年他们都会为检修及抢修安排专项资金,报省公司,由省公司统一招投标。另外,他们的外包施工公司资质是由省公司统一管理,所以他们的外包施工公司要入网是比较困难的。要求他们取得权威机构鉴定颁发的施工资质,具备较高的专业技能和安全意识,这样下属各供电局在使用时才会放心。在佛山供电局,他们的生技部配电分部主任告诉我们,他们正计划准备将配网运行任务也外包给专业工程公司,基本模式是专业工程公司按照配网运行规程要求的巡视周期将巡视结束后采集的照片、视频信息等进行后期专业分析处理,将缺陷、隐患点等情况以报告的形式提供给供电部门作为运行结论。供电部门再根据专业工程公司提供期、产权属性、施工单位、施工负责人等信息,一目了然。4.安全警示标志醒目,负荷开关、隔离开关全部上锁,体现防误管理到位。5.设备安全操作规程、电房运行管理制度全部上墙,体现安全管理严谨。 通过和罗湖局工程师的交谈,个人认为他们还是有点小小的瑕疵:1.配电房进出线电缆无总平图。我们瑞安局现在配电房、开闭所全部都有电缆线路总平图上墙,在1:500的地图上电缆工井起点、终点、转弯点、路径一目了然,便于电缆通道巡视。2.该配电房已经配置了压变柜,但是进出线柜竟然无电动操作,个人对此相当不理解,他们的工程师只是告诉我说那是为以后配网自动化预留的。配网网架形式从深圳罗湖供电局的简介中得知:他们的电缆化率已经达到了95%以上,环网率已经达到了100%,负荷可转供率已达83.23%,公用线路平均负载率才44.81%。他们的配变主要是配电房户内变,户外箱变、杆上变几乎不用,另外,他们户外环网站、户外电缆分接箱也几乎没有,户内开闭所也很少,全罗湖局才19个。个人认为这是由深圳高端的城市品位决定的,户外电气设备必须要占用珍贵的城市空间,给城市形象带来影响,所以他们几乎不采用户外电气设备。罗湖局的电缆环网几乎全采用在配电房内环网的形式,他们的工程师告诉我们:房开公司在投资建设配电房的时候,供电部门在方案初步阶段就告诉他们必须要预留中压环网柜,便于以后其他用户环出,所以他们的环网发展是很快的。另外,他们也采用了公用、专用负荷尽量分开,负荷根据性质的不同尽量分开搭接的方式。在和罗湖供电局的工程师交流时,他特意向我们介绍了他们配网网架主要采用的”三供一备“环网供电模式。通过对”三供一备“接线模式的观察及和罗湖局工程师的交流,个人认为该模式至少具有以下优点:1.电缆利用率高。拉手环网时,电缆利用率为50%,而采用”三供一备“后,电缆利用率提高到75%。2.节省变电站10KV出线柜。三个拉手开式环网时,需要六个变电站出线柜,而采用”三供一备“后,只需要四个变电站出线柜,节省两个,使环网的实施不再受变电站出线柜不足的限制。3.节省中压电缆线路的投资。一般情况下,各同方向环网线路末端用户间的距离远远小于到变电站的距离。所以用变电站一条电缆出线作三个回路的备用电源,相当于节省了变电站两条造价昂贵的电缆线路的大部分投资限制。4.运行方式灵活,负荷可随时转供。其实这种“N供M备"的接线方式我们瑞安局也有采用,但我们的更为复杂,在万松路电缆环网中我们采用了四供二备方式,只不过我们的环网设备不是户内环网柜,而是户外电缆分接箱。个人认为在全电缆化、城市品位要求高的的地区,“N供M备"接线、户内环网点、配网自动化的方式应该是一种比较理想的配电形式。下面是一张“三供一备“的接线图,F59、F12为工业线路,F6为居民供电线路,F14为备用。备用备用线路。6.可靠性管理在佛山供电局和深圳供电局交流期间,我不止一次听到他们谈到“以提高供电可靠性为主抓手”,也就是说,配网工作的一切原则都是为了提高供电可靠性,因为配网是面对用电客户的最后一个电压等级电网。为了提高供电可靠性,广东电网公司甚至把供电可靠性管理上升到创先的高度,印发了《广东电网公司供电可靠性创先工作方案》,明确了工作思路,制定了工作目标,通过深入分析影响供电可靠性的主要因素并比较现状与目标的差距,在五大领域,制定了提高供电可靠性22项措施。另外,他们还采取横向、纵向比较的方式,自我加压,主动和国内及国外先进供电企业进行可靠性对标。如佛山供电局就选择了杭州电力局及新加坡新能源公司进行对标,深圳供电局甚至直接提出了全面接轨香港中华电力公司的口号。7.配电电缆管理在佛山供电局,电缆化率已达50%以上,在深圳罗湖供电局,电缆化率已达95%以上,所以他们对于电缆管理是相当有经验的。在和佛山局的工程师交流时,我们了解到广东电网公司电缆工程建设的基本模式是由政府在道路建设时同步建设电缆沟(一般为暗沟,尺寸为1.4m*1.4m),间隔20余米设置检修工井,供电部门出资负责敷设电缆。由于双方都认可接受这种模式并且建设资金充足,使得城区的电缆化率很高。从这里可看出他们和我们不一样的是他们电缆敷设采用的几乎全是电缆沟的形式,而在浙江全省几乎采用都是电缆排管的形式。他们认为在市政道路建设的同步建设电缆沟是相当方便的,但他们也谈到了采用电缆沟的弊端,那就是施工需要大面积开挖,铺盖板、电缆绝缘皮被盗现象严重等。我想电缆排管和电缆沟这两种电缆敷设形式也不能说谁是谁非,这大概可能是每个地区的风俗习惯不一样吧。在运行管理上,他们在电缆路径每隔一段距离都有电缆标桩,在中间接头的位置地面上都有标示地贴,便于巡视管理。深圳局电缆地面走向标志地贴图深圳局电缆地面标志桩图电缆沟另外,由于他们设有试验班且目前变频交流耐压试验仪器与OWTS10kV电缆振荡波局放测试与故障定位系统在佛山局、深圳局已经普及应用,所以电缆试验他们开展已是常态化。深圳局甚至以发文的形式明确要求各相关单位自变电站引出的10kV第一段交联聚乙烯电力电缆投运前或大修后必须进行OWTS电缆振荡波局放测试试验,其余各段10kV交联聚乙烯电力电缆投运前或大修后进行现场交流耐压试验。据他们的工程师介绍,OWTS电缆振荡波局放测试相当有效,已经帮助他们多次发现了电缆缺陷。而在我们温州局,今年初OWTS电缆振荡波局放测试试验才在中试所的协助下在鹿城局进行了初次尝试。个人认为象我们瑞安这样的大局、强局,OWTS电缆振荡波局放测试系统的配备迫在眉睫。7.配网故障抢修复电管理在交流配网故障抢修管理时,佛山供电局的工程师特意向我们介了他们的配网快速复电智能化管理。他们从配网管理理念到机制保障、创新规划手段、建立技术支撑、专业服务配套等方面着手,已走出一条配网快速复电智能管理新模式,故障抢修人员平均到位时间与配网故障平均复电时间分别同比减少了45%和21.87%。特别一提的是他们在配网生产管理信息系统中开发了故障抢修现场作业界面,通过具备通讯功能的PDA,急修班快速接收故障复电指令,同时配置GPS定位功能,为跨区调配急修人员提供技术支持。带上PDA,急修人员在哪个位置,离故障点还要多长时间到达、是否按要求到达现场等信息一目了然。作为抢修现场记录作业电子工作表单,现场抢修人员将故障定位、故障隔离、检修过程、复电时刻等信息随着抢修进度同步录入PDA、和95598人员共享,便于95598人员向客户解释,确保客户知情权,同步了解快速抢修进度和经专业预测的复电时间,解客户之急。个人认为,他们这种生产和营销通过PDA联动的形式是值得我们参考的。8.配网中性点接地方式在佛山供电局和深圳罗湖供电局,我和对方的工程师特意交流了配网中性点接地方式的选择。佛山局工程师告诉我他们主要采用的是经消弧线圈接地,而深圳罗湖局则主要采用的是低电阻接地,但我们瑞安局和佛山局、罗湖局都不一样,我们主要采用的是中性点不接地。其实三种接地方式的选择归根到底还是由网架结构来决定的。我们主要是架空线,电缆化程度低,佛山局电缆化程度居中,深圳罗湖局位于关内,电缆化程度高达95%以上。采用中性点不接地或者消弧线圈接地的主要好处是发生单相接地时能带故障运行两小时,提高供电可靠性,但是当接地的容性电流较大时,可能引起弧光过电压而引起设备绝缘损坏,而且当发生接地时,上述两种接地方式的选线正确率都不高,调度对故障线路的判断只能采取试拉的方式,造成可能误拉无故障运行线路。而罗湖局因为大量电缆的采用,单相接地时容性电流相当大,弧光过电压概率明显上升,且电缆线路的运行受外界因素的影响小,发生瞬时性接地机会较少,一旦发生绝缘击穿即为永久性故障,绝缘不能自动恢复,如果不及时断电,故障处的绝缘会被迅速烧坏,发展成为相间故障,使事故扩大。而采用低电阻接地,线路发生单相接地时零序保护直接动作跳开出口短路器切除故障,故该种接地方式能迅速切除故障且对设备绝缘水平要求较低。罗湖局的工程师告诉我说:中性点经小电阻接地方式虽能有效防止非瞬时性单相接地故障发展成相间短路故障,提高零序保护的灵敏度,快速切除故障线路,保证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但同时瞬时单相接地引起的跳闸率也大大上升,从一定程度上也损害了用户供电可靠性,他们也为此而深感头痛。个人认为,中性电不接地、经消弧线圈接地、经低电阻接地三种接地方式各有利弊,选择适合自己的才是最重要的。智能电网建设由于时间短暂,我们没能见到佛山局及深圳局的配网自动化系统。但是我们在参观配电房的时候正好见到了他们的电动汽车充电站。据深圳局的工程师介绍说:他们在2009年12月投入使用2座充电站,134个充电桩,至2011年8月大运会前,60余座充电站、2011辆电动汽车投入使用,到2012年,南方电网在深圳建设89个充电站、29500个充电桩,充电站、充电桩,数量走在全国的前列。另外,应厂家的大力邀请,我们还赴深圳南瑞科技有限公司就配网自动化建设进行了学习交流,在南瑞,我们重点就该公司的PRS3000智能配电网主站及ISA-300GP配网自动化智能终端进行了探讨,还参观了他们生产车间,大家都认为南瑞的DTU及FTU体积过大,开闭所内及柱上都不易安装。即将发货到河南郑州东区的DTUDTU的一些模块DTU的空开FTU第二部分:广东电网公司配网管理特色之处配电设备试验 在我们所到的佛山供电局和深圳供电局,基层配网运维部门都设置有试验班,专门负责配网设备的试验。目前他们配变开展的项目有绝缘油试验、直流电阻测试、绝缘电阻和耐压、红外测温测试,前三个项目结合停电实施,最后一个带电检测;开关柜开展项目有局放测试、红外测温测试,都为带电检测;柱上开关只开展带电红外测温测试;电缆开展振荡波局放测试及电缆接头红外测温测试,局放测试结合停电进行,测温带电测试;避雷器开展红外检测及直流一毫安电压及75%该电压下泄漏电流测试,红外测温带电,泄露电流停电。通过周期进行预防性试验,运维部门就能及时掌握配电设备运行状态,及时消除设备隐患,这与我们国网公司提出的配网设备状态检修是不谋而合的。配电管理系统通过和佛山供电局及深圳供电局工程师的交流及演示,我发现他们的配电管理系统相当实用化。如配网故障复电管理系统,实现了生产和营销的联动;配网巡检系统,实现了对配电设备巡视人员责任心的监控及巡视质量的掌握;配网报表系统,实现了报表数据的自动上传统计分析。最值得称道的是他们的营配一体化系统,和我们今年刚刚上线的PMS配网系统相似,但是他们已经延伸到了营销专业。在GIS图上,我们甚至能观察到低压用户表箱的位置、类型及该表箱内表计的户主名字、联系方式、编号等信息。在该系统中,除了生产技术管理、运行维护管理、生产计划管理、安全管理、停电管理、班组管理这些常规模块之外,还有一个模块非常实用化,他们称为电子化移交模块。一个配网工程从可研到投运中的每一个流程都有专门的岗位去维护,一步一步向下流转移交,可研报告、工程批复、工程图纸、工作联系单、设计变更单、试验报告、验收报告等相关信息在该系统中能全部查到,所以他们的配网工程管理是相当精细的。配电GIS配网规划深圳罗湖供电局配电网是按网格化区域供电模式来进行规划的,以“三供一备”为标准接线模式,“二供一备”、“单环网”接线方式并存,有效提高环网率和线路利用率,做到配电网经济可靠运行。深圳罗湖供电局和佛山供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