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2022-2023学年三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_第1页
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2022-2023学年三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_第2页
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2022-2023学年三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_第3页
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2022-2023学年三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_第4页
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2022-2023学年三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三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1.(2分)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仿佛(fú)伶俐(lín)蜜蜂(fēng)肥皂泡(pào) B.受刑(xíng)官吏(shǐ)瞭望(liào)红彤彤(tóng) C.呕吐(tù)模样(mú)遵循(xún)屠苏酒(tú)2.(2分)下列词语的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花辩倒映乖法造纸术 B.器官诱人莫非万寿菊 C.吹拂拔动分裂赵洲桥3.(2分)下列加点字词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A.绿阴不减来时路(树荫) B.千门万户曈曈日(形容太阳光强烈的样子) C.因释其耒而守株(于是)4.(2分)“海门山羊肉的味道,叫人回味无穷。”“味道”在这里的意思是()A.滋味 B.氛围 C.趣味,情趣5.(2分)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这两部电影的风格和主题都不同,不能相提并论。 B.同学们在学习上南辕北辙,谁也不愿意落后。 C.他为这篇文章加了些不必要的内容,真是画蛇添足。6.(2分)下列句子中与其他两句写法不一样的一项是()A.她高兴地笑了,眼睛好像弯弯的小月牙。 B.蝴蝶张开漂亮的翅膀在空中翩翩起舞。 C.有些贝类自己不动,却能巴在轮船底下作免费的长途旅行。7.(2分)妈妈常常告诉我,一定要远离那些有着不良习性的少年,正所谓()A.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B.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C.近朱者赤,近墨者黑。8.(2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漏》中的老虎、贼都很贪婪愚蠢,让我懂得了干坏事是没有好下场的。 B.为了及时制止别人的不当行为,劝告时必须要高声表达,强烈指责。 C.读了《守株待兔》,我明白了做事要靠自己的努力,不要抱侥幸心理。9.(2分)冰冰看书只是一味求快,一点儿也没有理解书中的意思。这和下面哪个寓言故事有关?()A.望洋兴叹 B.囫囵吞枣 C.弈秋诲弈10.(8分)看拼音,写词语。yuānyāngdàijiàshèjìxiūjiànjìxùyuánrùnhuópōchènshān11.(20分)回顾课文,按要求填空。(1)自然之奇妙。垂柳把溪水,/山溪像。/人影给溪水,/立着一只红蜻蜓。(《童年的水墨画》)这么多的白荷花,。看看,很美;看看,也很美。如果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看作,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这里的“画家”其实就是。(《荷花》)(2)诗词之意蕴。苏轼用诗句“,”描绘了早春时节江水变暖的情景;杜甫吟诵着“,”,赞美了春天的明丽之景;看见江边阳光普照,红花绿水,我想起白居易的词句“,”;王维写下诗句“,”,表达了他思念家乡亲人的情感。(3)寓言之道理。课外,我们读了不少寓言故事,发现很多寓言故事的主角都是可爱的动物。你读过的有关动物的寓言有《》,从中你明白了。12.(12分)小猴子的尾巴①“咦,我的尾巴怎么不见了?”小猴子着急得大哭起来。原来呀,小猴子不小心摔了一跤,把尾巴摔断了。②这时,从森林深处走来一位白发苍苍的老爷爷。老爷爷问道:“孩子,你为什么哭呀?”小猴子把刚才发生的事情告诉了老爷爷。老爷爷听后说:“孩子,你不要哭了。我这有两条尾巴,一条又大又蓬松,另一条又细又长。你想要哪一条呢?”小猴子擦干眼泪,心想:于是,它如愿地换上了又大又蓬松的尾巴,每天得意地到处走来走去。③有一天,小猴子在森林里玩耍。突然,它碰见了一只大灰狼。大灰狼目露凶光,张着血盆大口,朝小猴子扑来。小猴子拼命地跑呀,跑呀,可尾巴实在太重了,它怎么也跑不快,眼看就要被大灰狼追上了。突然,它看见前方有一条树藤,便想借着树藤爬到树上去。可是,小猴子爬一步,它重重的大尾巴就把它往后拉一步,怎么也爬不到树上去。小猴子只能绝望地大声喊着:“救命啊!谁来救救我?”④这时,白发苍苍的老爷爷又出现了。他赶走了大灰狼,救下了小猴子。“老爷爷,您还是给我原来的尾巴吧!虽然它又细又长,却是最适合我的。”小猴子懊悔地说道。⑤换上新的尾巴后,小猴子毫不费力地爬上了树。它一会儿跟小伙伴们捉迷藏,一会儿荡秋千……玩得可开心啦!(1)第②自然段中,小猴子心里是怎么想的?联系上下文,把它的想法写在下面的横线上。(2)概括第①、②自然段的意思,写在下面的横线上。(3)第③自然段中画“____”的句子,通过对大灰狼和的描写,让我体会到。(4)短文中,小猴子的心情是如何变化的?请根据提示把下面的故事轴填写完整。(5)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A.生活中遇到困难千万不要气馁,总有解决的办法。B.不能盲目追求外表美丽的东西,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C.我们应该学会满足,不要看什么不喜欢就不停地换。13.(12分)系在风筝线上的童年①时令正是仲春。大地挣脱了冬的纠缠,不知不觉之中已经泛出几分淡淡的鹅黄的绿意。仰望晴空,偶见数点风筝,袅袅娜娜地飘挂在天际。那长长的、轻轻抖动的风筝线,竟丝丝缕缕牵出了我的童年。②在乡下,三月的轻风还残留着冬的料峭。我们这些颠跑在麦田里的孩子,把嬉笑系在风筝线上。寒意早被如火的童心融化掉,让野气的笑声赶跑了。③我们偷偷找来竹片,要挑那种绿皮的、有韧性的,犹如女孩子绣花挑线一般仔细。再把竹片放到火堆上烤,然后把弯成弓似的、轴辘似的等几何形状拼在一起,用细绳子、细线系好,就做成了形态各异的风筝骨架。接着,几颗小脑袋抵在一处,叽叽喳喳商量一阵,就各出心裁地用彩笔在糊好的桑皮纸上勾勒一通,便给它们穿上了斑斓的衣衫,完全可以与女孩子织成的锦绣相媲美。最后用大团大团的线做风筝线,一头儿系在风筝上,一头儿缠在一个线拐子上。④好了,抬起你因做风筝而勾得酸了的头,开始放吧。这些大大小小、造形生动的风筝,轻优优地飞到云端,飞向空中。空中的风筝越来越多,有翻着跟斗的“孙悟空”,有等待开屏的孔雀……我们的心醉了。(有删改)(1)第④自然段中,画“____”的句子有3处错误,用修改符号改一改。(2个错别字,1处语病)这些大大小小、造形生动的风筝,轻优优地飞到云端,飞向空中。(2)照样子,写词语。不知不觉(ABAC式)(3)对第①自然段中“那长长的、轻轻抖动的风筝线,竟丝丝缕缕牵出了我的童年”这句话理解最正确的一项是A.这一次放风筝的经历,开启了“我”的快乐童年。B.这个风筝很特别,线上牵着“我的童年”四个字。C.作者触景生情,自然引出有关风筝的童年回忆。(4)读一读第②自然段,注意加点的部分,你从中体会到了:。(5)读第③自然段,简要概括制作风筝的过程。(6)空中的风筝越来越多,读读第④自然段,展开想象,你还看到了怎样的风筝?接着写在下面的横线上。空中的风筝越来越多,有翻着跟斗的“孙悟空”,有等待开屏的孔雀,有,有……14.(25分)习作。题目:我的朋友要求与提示:生活中,有许多令你喜欢的动物、植物或者人物,它(他、她)们都是你的朋友。选择其中的一个,写清楚它(他、她)的特点,表达真情实感。300字左右。

2022-2023学年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三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1.【分析】考查了汉字读音的辨析。辨析汉字读音要注意平翘舌的发音及声调的不同,字音是和词义联系起来的,也可结合词义来辨析。【解答】A.有误,“伶俐”的“伶”应读“líng”。B.有误,“官吏”的“吏”应读“lì”。C.正确。故选:C。2.【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辨析错别字的能力。根据平时的字词积累,对每个字词进行分析完成即可。【解答】A.有误,花瓣:花冠的通常呈叶状的一个构成部分。故“花辩”的“辩”错误。乘法:一种数学运算方式。求一数为某数的若干倍。故“乖法”的“乖”错误。B.正确。C.有误,拨动:手脚或棍棒等横着用力,使东西移动。故“拔动”的“拔”错误。赵州桥:中国河北赵县浇河上的一座石拱桥。故“赵洲桥”的“洲”错误。故选:B。3.【分析】考查了字词解释及诗歌词句理解。完成此类题目,需要我们在学习中多读、多背,多积累字词。【解答】A、C正确。B有误,千门万户曈曈日: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曈曈:日出时日光明亮而温暖的样子。故选:B。4.【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词语的理解。完成此类题目不难,结合平时的阅读与积累完成,不会的可查阅相关的资料。【解答】句意:指海门山羊肉的口感和风味让人难以忘怀。在这个句子中,“味道”一词的意思是滋味。故选:A。5.【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词语的理解。完成此类题目不难,结合平时的阅读与积累完成,不会的可查阅相关的资料。【解答】A.相提并论:把不同的事物不加区别地混在一起谈论或对待。词语运用恰当。B.南辕北辙:比喻行动和目的正好相反。在这个句子中,同学们在学习上的目的和行动不一致,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南辕北辙,因此用词不当。C.画蛇添足:比喻做事过分,多此一举,反而会坏事。词语运用恰当。故选:B。6.【分析】考查修辞方法的解析和运用。首先要了解常见的修辞方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设问、反问等,然后通读整句,了解句意,抓住关键信息,辨析所用的修辞方法。【解答】A.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她的眼睛”比作“弯弯的小月牙”,侧重于描写人物的喜悦表情。B、C都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分别将“蝴蝶”和“贝类”赋予了人的行为特征,使它们显得生动有趣。因此,选项A的写法与其他两项不同。故选:A。7.【分析】考查谚语、俗语及惯用语。谚语是流传民间的通俗简练而富有意义的固定语句。俗语是流行民间的通俗、定型语句,一般带方言性质。【解答】A.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不进老虎窝,怎能捉到小老虎。比喻不亲历险境就不能获得成功。B.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指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灵活的对付办法。出自《大战邳彤》。C.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靠着朱砂的变链核红,靠着墨的变黑。比喻接近好人可以使人变好,接近坏人可以使人变坏。故选:C。8.【分析】考查了课文理解及实践作业。课文理解是对学生阅读课文内容、并从中获取信息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我们上课积极动脑,认真听讲,主动质疑,把课文学懂,学活。【解答】A、C正确。B.有误,劝告:是指向他人提出建议或意见,以便其改正错误或避免不恰当的行为。这里提到在劝告时需要高声表达并强烈指责,但这并不是普遍认可的正确做法,通常更建议采取平和且有建设性的方式进行沟通。故选:B。9.【分析】考查了知识百科。认真分析题目中的内容,结合平时的学习与积累选择。【解答】A.望洋兴叹:最早出自战国时期的《庄子•秋水》。该成语原指在伟大的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微小,后比喻因眼界大开而惊奇赞叹或因能力不及而感到无可奈何。B.囫囵吞枣:出自宋代圆悟禅师《碧岩录》。不加咀嚼地把枣儿整个吞,不加咀嚼地把枣儿整个吞下。比喻学习时生吞活剥,不加分析,不求充分理解,笼统接受。C.弈秋诲弈:选自《孟子•告子上》。通过讲述弈秋教两个人学下围棋的故事,告诉人们做事的时候应该专心致志,不能三心二意。结合所给情境选B。故选:B。10.【分析】考查了看拼音写词语。根据所学汉语拼音知识进行拼读写出相应的词语即可。拼读时要注意所给音节的声母、韵母及声调。【解答】故答案为:鸳鸯代价设计修建继续圆润活泼衬衫11.【分析】本题考查古诗文和现代文的默写、百科知识,只要平时认真积累,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理解诗句的意思和表达的情感,就能很好完成题目。【解答】(1)出自课文《童年的水墨画》和《荷花》。(2)“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出自宋代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描绘了早春时节江水变暖的情景;“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出自唐代杜甫的《绝句》,赞美了春天的明丽之景;“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来”出自唐代白居易的《忆江南》;“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出自唐代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表达了他思念家乡亲人的情感。(3)考查寓言故事。学生从自己读到过的故事中选择自己喜欢的写下来即可。故答案为:(1)当作梳妆的镜子绿玉带一样平静染绿了钓竿上一朵有一朵的姿势这一朵那一朵一大幅活的画大自然;(2)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来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3)农夫与蛇做人一定要分清善恶,只能把援助之手伸向善良的人,对恶人千万不能心慈手软。在不知道别人心底是否真诚的情况下,不要随意轻信别人,坏人不会因为你的热心而感动,我们应谨慎小心,但不要吝惜给好人的帮助。12.【分析】这是一篇童话故事。主要写了小猴子不小心摔了一跤,把尾巴摔断了。一位白发苍苍的老爷爷有这有两条尾巴,一条又大又蓬松,另一条又细又长。他让小猴选,小猴选了又大又蓬松的尾巴。结果当小猴子遇到大灰狼时,因尾巴实在太重了,跑不快,也爬上树去,差点被大灰狼吃掉。最后老爷爷救了它,并重新给它换上了又细又长的尾巴。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能盲目追求外表美丽的东西,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解答】(1)考查了前后文内容补充内容的能力。结合“它如愿地换上了又大又蓬松的尾巴,每天得意地到处走来走去”可知,小猴子选了又大又蓬松的尾巴,而且很得意地炫耀。据此写出小猴的想法。(2)考查了概括段意的能力。认真阅读相关段落,结合关键句进行概括。结合“原来呀,小猴子不小心摔了一跤,把尾巴摔断了”可知,第①段主要写了小猴子的尾巴断了。结合“孩子,你不要哭了。我这有两条尾巴,一条又大又蓬松,另一条又细又长。你想要哪一条呢?””它如愿地换上了又大又蓬松的尾巴,每天得意地到处走来走去“可知,第②自然段主要写了在老爷爷的帮助下,小猴子换了一条又大又蓬松的尾巴。(3)考查了对描写的方法的辨析。结合“目露凶光”可知,为神态描写,结合“张开”“扑来”可知为动作描写。通过对通过对大灰狼神态和动作的描写,表现了大灰儿郎的凶恶。(4)考查了根据内容填空的能力。结合“它如愿地换上了又大又蓬松的尾巴,每天得意地到处走来走去”“小猴子只能绝望地大声喊着”“小猴子懊悔地说道”填空。(5)考查了对主题的理解。通过阅读可知,小猴为了好看,选了又大又蓬松的尾巴。结果当小猴子遇到大灰狼时,因尾巴实在太重了,跑不快,也爬上树去,差点被大灰狼吃掉。最后老爷爷救了它,并重新给它换上了又细又长的尾巴,它玩得很开心。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能盲目追求外表美丽的东西,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故答案为:(1)这条又大又蓬松的尾巴太漂亮了,我还选这条吧!(2)第①自然段:主要写了小猴子的尾巴断了;第②自然段:主要写了在老爷爷的帮助下,小猴子换了一条又大又蓬松的尾巴。(3)神态动作大灰狼的凶恶;(4)得意绝望懊悔;(5)B。13.【分析】本文以风筝为线索,通过回忆少年时和小伙伴们一起制作风筝、放风筝的快乐情景,表现了“我”童年生活的欢乐,表达了对童年生活的怀念之情。【解答】(1)考查病句的修改,先找出病因再做修改。该句共有三处语病。①把“形”改为“型”;②把“优优”改为“悠悠”;③把“飞到云端”与“飞向空中”调换位置。即:这些大大小小、造型生动的风筝,轻悠悠地飞向空中,飞到云端。(2)考查词语的仿写。注意词语的结构是ABAC式。如:无忧无虑自由自在无拘无束。(3)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A、B错误。C.正确。根据“仰望晴空,偶见数点风筝,袅袅娜娜地飘挂在天际。那长长的、轻轻抖动的风筝线,竟丝丝缕缕牵出了我的童年”中“仰望晴空,偶见数点风筝,袅袅娜娜地飘挂在天际”是写景,“竟丝丝缕缕牵出了我的童年”作者触景生情,自然引出有关风筝的童年回忆。故选:C。(4)考查词语和句子的赏析。注意要结合语境理解。“在乡下,三月的轻风还残留着冬的料峭。我们这些颠跑在麦田里的孩子,把嬉笑系在风筝线上。寒意早被如火的童心融化掉,让野气的笑声赶跑了”中“颠跑”指孩子们快乐地奔跑。“嬉戏”指孩子们快乐地玩耍,因此通过加点的部分,我从中体会到了孩子们放风筝时的自由自在和激动快乐。(5)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及信息的提取概括。根据“我们偷偷找来竹片”“再把竹片放到火堆上烤,然后把弯成弓似的、轴辘似的等几何形状拼在一起,用细绳子、细线系好,就做成了形态各异的风筝骨架”“用彩笔在糊好的桑皮纸上勾勒”“最后用大团大团的线做风筝线,一头儿系在风筝上,一头儿缠在一个线拐子上”分析可知:制作风筝的过程是:找竹片→烤竹片→拼骨架→系缠线。(6)考查续写,作答时注意句子前半部分“有”的连用。如:空中的风筝越来越多,有翻着跟斗的“孙悟空”,有等待开屏的孔雀,有追逐猎物的狮子,有翩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