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附参考答案【模拟题】_第1页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附参考答案【模拟题】_第2页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附参考答案【模拟题】_第3页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附参考答案【模拟题】_第4页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附参考答案【模拟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某科学小组研究“一炷香”的时间,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A.风不会影响香燃烧的快慢B.风会影响香燃烧的快慢,应该在无风的环境中做实验C.实验中我们可以吹一吹香,防止它中途熄灭D.实验中可以熄灭香一段时间,然后点燃,不影响实验结果2.就一个摆来说,在每个10秒钟内()。A.摆动的次数不相同B.摆动的次数相同C.摆动的次数有时相同,有时不相同D.无法确定3.沙漏是古人的一种计时工具。沙漏能用来计时,是因为(

)。A.沙漏每一次漏完所有沙子的时间是相同的B.沙漏每一次漏完所有沙子的时间是不同的C.沙子和水一样能流动,是液体4.火山和地震是(

)引起的。A.地球内部运动B.水土流失C.人类非法开采矿产资源5.下列现象利用的原理和潜望镜所用原理不同的是(

)。A.科技馆小剧场上演的皮影戏B.人类在月球上安装光学反射器用于测量地月距离C.鹏鹏在水洼中看到自己的倒影6.改变光线照向镜面的角度,根据前三次实验现象,总结规律,第四次的反射光线可能是图中的(

)。A.B.C.D.二.填空题(共6题,共22分)1.潜望镜有(

)个平面镜,代表光照射下的物体经过(

)次反射后进入人的视野。2.地壳的运动常常会使(

)发生弯曲变形。

3.在坡度(

)的地方,河流流速快,土地容易被侵蚀。

4.当宇航员登上月球时,科学家利用(

)原理计算出了地球到月球的平均距离大约是(

)千米。5.敦煌的雅丹地貌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的作用;黄河入海口的沙洲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的作用。

6.不同的人在不同的(

)、不同的(

),因为一些不同的因素,反应是不一样的。人的反应速度存在(

)。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日影、燃香等都曾被人们用来计时,但都是不准确的。(

)2.有无植物覆盖与土地被侵蚀程度无关。(

3.人只要身体健康就算是一个健康的人了。(

)4.彩虹是光的折射原因产生的。(

)5.人的心脏在一刻不停的跳动,始终得不到休息。(

)6.激光从空气照到水中,不会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四.连线题(共1题,共10分)1.将下列计时工具与相关原理连接起来。五.简答题(共2题,共9分)1.如果发生地震,我们应该如何保护自己?

2.说一说在没有计时工具的情况下,我们能根据哪些自然现象判断时间?六.综合题(共4题,共40分)1.小星用手电筒、平面镜、水槽、白纸制造出了彩虹。如图所示,根据图示回答问题。图1

图2

图31.正确的实验步骤是(

)→(

)→(

)→(

)。A.将太阳光反射到一张白纸上B.在盛有半槽水的水槽里摆放一面平面镜C.描述太阳光由哪些颜色组成D.观察在白纸上出现的彩色光带2.实验中,(

)的作用相当于三棱镜。A.水B.平面镜C.水和平面镜共同3.手电筒射出的光被分解成七种颜色的光,是因为(

)。A.水能产生有颜色的光B.水和平面镜相当于一个三棱镜发生色散C.平面镜能把手电筒射出的光分解成七色光4.在实验中,手电筒发出的光经过(

)次折射,形成了彩虹。A.1B.2C.55.出现彩虹的光学原理是(

)。A.光的色散B.光的反射C.光沿直线传播6.生活中,我们经常在喷泉旁边看到彩虹是在(

)。A.阴天B.晴天C.晚上2.小方同学为了探究平面镜反射的规律,进行如下的实验。a、在烟雾箱中,用激光笔发出一束光AO照射到平面镜上,经过平面镜反射后沿OB射出,并用固定机位的手机拍下一张照片。b、然后改变AO与镜面的夹角,重复三次a步骤。c、把四张照片中AO、OB与镜面的夹角用量角器量出并记录表格中。实验序次AO与镜面的夹角(度)OB与镜面的夹角(度)1121223535344(

)467(

)(1)把表格中的两空格数据填写出来;(2)分析表格中数据可知,光在平面镜上反射时,反射光与镜面的夹角(

)入射光与镜面的夹角。反射光与镜面的夹角随入射光与镜面的夹角的减小而(

);(3)实验应在比较(

)(选填“暗”或“明亮”)的环境中进行。3.以我们的眼睛受到强光刺激为例,说说我们的神经系统是如何工作的?(可画图说明)4.探索:地震成因的模拟实验实验方法(1)将小盒的两半拼接起来,在上面铺一层塑料薄膜。(2)将土、水和成泥,并将它铺在有塑料薄膜的小盒中。(3)等泥变干后,将这个小盒的两半迅速拉开或挤压。(4)观察发生的现象。迅速拉开

现象:泥层________。迅速挤压

现象:泥层________。结论________是产生地震的原因。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B2.B3.A4.A5.A6.B二.填空题1.两;两2.岩层

3.大

4.光的反射;38.4万5.风;水

6.时间;地点;差异性三.判断题1.√2.×3.×4.√5.×6.×四.连线题1.如图:五.简答题1.在室内,应迅速就近躲到结实的物体下或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待地震过后,再有序地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