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11页2024年天津市中考历史模拟适应性训练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50分。1.与半坡文化相比,大汶口文化中晚期的历史进步表现在()A.定居生活 B.按血缘关系组成社会集团
C.从事农牧业生产 D.出现贫富分化2.图片是历史学习的重要资料,小丽在自主学习中搜集到以下一组图片,她要为这组图片拟定一个共同的标题。最恰当的应是
张骞通西域
鉴真东渡
玄奘西游
郑和下西洋A.祖国统一 B.民族团结 C.中外交往 D.抵抗侵略3.中华民族的主流是由许许多多分散孤立存在的民族单位,经过接触、混杂、联结和融合,形成一个我中有你、你中有我,而又各具个性的多元统一体。以下史实有助于“多元统一体”形成的是()
①春秋时期华夏族同周边戎、狄等民族长期交往和斗争
②汉武帝时期,海上航线抵达印度半岛和锡兰
③魏晋以来,北方内迁的各族人民与当地汉人错居杂处
④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进一步推行汉化措施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4.假如穿越时光隧道来到唐朝,你有可能经历的事情是()
①参观都江堰
②到赵州桥上散步
③用纸写诗
④读《史记》和《资治通鉴》⑤乘坐装有指南针的海船从事海外贸易
⑥参加科举考试.A.①②③④⑥ B.①②③⑤⑥ C.②③⑤⑥ D.①②③⑥5.唐朝时,生产工具不断改进,创制了一种新的灌溉工具,它是()A.曲辕犁 B.翻车 C.筒车 D.耧车6.在古巴比伦,丈夫在家庭中以奴隶主身份进行活动。丈夫欠债而无力偿还的时候,可以将妻子或儿女送去抵债,供债主奴役。上述材料重在说明当时()A.实行一夫多妻制 B.家庭奴隶制突出 C.法制已相当完善 D.维护奴隶主利益7.某同学在参加学校组织的“中国城市历史沿革”项目式学习时,搜集到了以下信息。其中出现错误的信息是()A.西安——唐朝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往的中心
B.杭州——隋大运河的南端,也曾经是南宋的都城
C.开封——北宋时世界著名的大都市,大相国寺最为繁华
D.北京——明太祖选定为都城,在元大都基础上建成8.以下人物中,堪称中华民族民族英雄的是①郑成功
②戚继光
③岳飞
④郑和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9.清初曾推行海禁,这种政策带来的消极影响包括:①隔断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②限制了中外正当的经济文化交流
③不利于接触外国的先进文化和科学
④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10.留下“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豪迈诗句,为戊戌变法而献身的湖南浏阳籍维新志士是()A.康有为 B.谭嗣同 C.袁世凯 D.梁启超11.“神农之时,天雨粟,神农遂耕而种之。”可与这段文字相印证的是()A.半坡遗址 B.河姆渡遗址 C.元谋人遗址 D.北京人遗址12.18世纪中期,用于制作台球、钢琴琴键、棋子等的象牙需求量和价值暴增。19、20世纪之交时,一年输入伦敦等地的象牙超过一千吨。象牙高贵细致的质感乃数十万头象和数百万非洲人流血所换来的。据此可知()A.象牙已经成为贵族生活的必需品 B.殖民掠夺具有野蛮性和残酷性
C.象牙是三角贸易中最重要的商品 D.欧洲文化伴随扩张传入殖民地13.以下纪念馆,按照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重大事件的时序参观,顺序应为()
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①③②④ D.①②④③14.观察如图,从内容上判断新文化运动是一场()
A.文学革命 B.军事革命 C.政治革命 D.经济革命15.我国过去没有的一些工业,包括飞机、汽车、发电设备、重型机器、新式机床、精密仪表、电解铝、无缝钢管、合金钢等,从无到有地建设起来,从而改变了我国工业残缺不全的状况,增加了基础工业实力。这一转变()A.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B.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C.得益于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 D.确立了社会主义的根本政治制度16.世界上首次育成籼型杂交水稻是()A.袁隆平 B.钱学森 C.邓稼先 D.王进喜17.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了中国社会“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的基调。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的指导思想是()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B.科学发展观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一国两制”的构想18.法典规定:“租耕牛一年,租金为4库鲁谷;如果耕牛在租用期间死亡,租牛者要负责赔偿。”据此可知,该地区()A.法老至高无上 B.家庭奴隶制盛行 C.商品经济发展 D.各等级贵贱分明19.历史史实是指客观发生的历史事实,历史观点是对历史史实的认识。以下属于历史观点的是()A.197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
B.“九二共识”的达成和“汪辜会谈”
C.2008年,两岸达成“三通”协议
D.香港、澳门回归祖国,标志中国人民洗雪百年耻辱20.张小华同学将古代埃及金字塔、古代苏美尔人的楔形文字、古代印度的种性制度和中国的甲骨文归纳为一个共同的主题,最恰当的是()A.海洋文明 B.古代亚非文明 C.古代欧洲文明 D.东西方文明21.在今天的英国、荷兰、日本等国仍保留有国王或天皇的称号。这一现象与下列哪部文献确立的政体有关(
)A.《英国宪法》 B.《权利法案》 C.《人权宣言》 D.《1787年宪法》22.珍妮机的发明者是()A.哈格里夫斯 B.瓦特 C.亚当•斯密 D.杰斐逊23.列宁是一位杰出的革命领袖,一位卓越的政治家,他的活动曾极大地影响了20世纪世界历史的进程。下列事件与他有关的是()
①发表《共产党宣言》
②建立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③组织开展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④实行新经济政策A.①②③④ B.②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24.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使德军陷入苏军和英美盟军东西夹击的军事行动是()A.
阿拉曼战役 B.
诺曼底登陆 C.
北非登陆 D.
斯大林格勒战役25.英国《金融时报》报道:自1978年以来,中国企业有三次创业的高潮点,分别是1984年、1992年和2001年。催生这三个创业高潮点的动因分别是()A.扩大企业自主权、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B.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C.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确立党在新时期的基本路线
D.建立4个经济特区、邓小平“南方谈话”、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0分。26.观察下图哲理漫画,回答问题:
(1)以上三幅图片分别反应了战国时期哪家的思想学说?(2)今天生活中有许多地方都体现了春秋战国诸子百家的思想,请举一例说明。(3)你最欣赏三幅图片中哪一家的治国思想?请说出你的理由(包括这家学派的主要思想和现实意义)27.1840年至1901年短短的几十年间,中国屡遭西方欺凌,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请回答:(1)清政府与西方列强之间进行的第一次较量是指哪一次战争?(2分)(2)中国近代赔款最多的不平等条约是什么?(2分)(3)中国近代史不仅是一部屈辱史,更是一部英勇的中国人民的抗争史。学习这段历史,你对其中哪一次反帝反封建的斗争或对哪一位爱国志士印象最深刻?(2分)从中你受到了什么教育?(2分)(4)面对列强的步步侵略,清朝的统治日益腐败,假若你是当时的一名学生,为改变中国当时的命运,你最想做的一件事是什么?(2分)28.观察下图,请将下列国家或地区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图中相应的方框内。A.西班牙
B.哥伦布发现的新大陆29.20世纪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和一个长达近半个世纪的“冷战”,导致了世界格局的三次大变化。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1)材料一中图片一、二反映的两次会议使帝国主义列强在一战后形成了哪一体系?简要评价这一体系?材料二
《北大西洋公约》第5条规定:“对欧洲或北美一个或数个缔约国的武装进攻,应视为对缔约国的全体之攻击”。(2)依据材料二中《北大西洋公约》成立的北约组织,是二战后美国针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哪一政策在军事上的表现?该政策开始执行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3)针对北约组织的建立,苏联成立哪与组织与之对抗?两极格局解体的标志是什么?材料三
当今世界实际形成了美国、日本、欧盟、中国、俄罗斯五个力量中心。五个力量中心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世界各个地区和许多国家。五个力量中心之间存在的相互竟争、相互制约的关系,使军事霸权主义受到更多的制约和限制,有利于世界的安全与稳定。
(4)从材料三看出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发展趋势是什么?面对世界发展的新形势,中国应如何应对?
答案和解析1.【答案】D【解析】与半坡文化相比,大汶口文化中晚期的历史进步表现在出现贫富分化.大汶口原始居民时期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出现了.大汶口晚期的墓葬里贫富悬殊特别明显.原始社会晚期一些墓葬里,还出现了被残杀的奴隶或战俘.
故选D.
本题考查了大汶口原始居民.私有财产贫富分化出现: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出现了.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需要灵活运用大汶口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2.【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西汉、唐朝和明朝对外交往的内容。汉武帝两次派张骞出使西域,到达中亚诸国,促进了中原和西域的经济文化交往。唐太宗时期玄奘西行,历尽艰险,到达天竺,求取佛经,是中印交流史上的一段佳话。唐玄宗时期鉴真东渡日本,传播佛法和大唐文化,促进了中日经济文化交往,增进了中日两国人民友好关系。明成祖朱棣曾经派郑和七下西洋,加强中国与亚非国家的友好往来。他们都是中外交往的友好使者。根据题意,ABD三项与题意不符,故选C。3.【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华民族的主流是由许许多多分散孤立存在的民族单位,经过接触、混杂、联结和融合,形成一个我中有你、你中有我,而又各具个性的多元统一体。春秋时期华夏族同周边戎、狄等民族长期交往和斗争,促进了民族融合,有利于“多元统一体”形成,①符合题意;魏晋以来,北方内迁的各族人民与当地汉人错居杂处,促进了民族融合,有利于“多元统一体”形成,③符合题意;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进一步推行汉化措施,促进了民族交融,有利于“多元统一体”形成,④符合题意;故C①③④符合题意;②汉武帝时期,海上航线抵达印度半岛和锡兰,反映的是汉朝的对外交往与中华民族“多元统一体”的形成无关,排除含有②的ABD。
故选:C。
本题主要考查了中华民族“多元统一体”形成等知识,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主要考查了中华民族“多元统一体”形成等知识,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4.【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可知,《资治通鉴》出现于北宋时期,指南针也是北宋时期发明的,这两样东西在唐朝人不可能见到。
故选:D。
本题考查学生对唐宋史实的掌握情况.
本题主要考查知识迁移能力.解答本题一定要明确一点,在唐朝时能够见到的东西一定是唐朝时期和唐朝之前就已经出现了.5.【答案】C【解析】唐朝农民改进犁的构造制成曲辕犁,还创制了新式灌溉工具筒车.
故选C.
本题以唐朝时,生产工具不断改进为切入点,考查的是盛唐的社会气象.
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盛唐的社会气象的相关知识点.6.【答案】B【解析】家庭奴隶制是古巴比伦的一大特征,男性家长对奴隶有生杀予夺之权,对妻子儿女有绝对权威,在欠债时甚至可以将妻儿送去抵债。故B符合题意;题干材料说明当时家庭奴隶制突出,不能说明当时实行一夫多妻制,排除A;题干材料说明当时家庭奴隶制突出,不能说明当时法制已相当完善,排除C;题干材料说明当时家庭奴隶制突出,不能说明当时维护奴隶主利益,排除D。
故选:B。
本题考查《汉谟拉比法典》,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汉谟拉比法典》,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知道题干材料说明当时家庭奴隶制突出。7.【答案】D【解析】A.西安——唐朝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往的中心,排除A。
B.杭州——隋大运河的南端,也曾经是南宋的都城,排除B。
C.开封——北宋时世界著名的大都市,大相国寺最为繁华,排除C。
D.北京——明成祖选定为都城,在元大都基础上建成,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本题考查了各个朝代的都城。
本题将唐、北宋、南宋、明朝的都城放在一起考查,综合性强。应注意区分各个朝代的都城。8.【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古代历史人物的正确评价。首先要明确民族英雄的定义,所谓的民族英雄,指的是为了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反对外来侵略或进行英勇抗争,戚继光在明朝中期,曾经率领戚家军,抗击倭寇,而倭寇指的是当时日本的武士、商人、海盗。1661年3月,郑成功击败荷兰殖民者,迫使荷兰侵略者,被称为民族英雄。选项中岳飞是一个著名的抗金英雄。郑和是一个著名的航海家。排除岳飞和郑和。故选A。9.【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闭关锁国政策。依据所学知识可知,①隔断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不正确,因为闭关锁国并没有隔断中外联系,而是严格限制,“广州十三行”一直从事对外贸易,其余三项影响正确。由此可以看出,AC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10.【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是戊戌变法失败后,谭嗣同在狱中写的绝命诗《狱中题壁》中的诗句.
故选B.
依据题干信息“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湖南浏阳籍维新志士”,本题考查的是维新变法的知识点,应把握谭嗣同的历史活动.
解答本题应熟记谭嗣同的有关知识.11.【答案】A【解析】A,据材料“神农之时,天雨粟,神农遂耕而种之。”及所学可知,距今约7000年至5000年前,黄河中游地区以粟为主要的栽培作物,半坡遗址反映了黄河流域原始农耕的信息,故A正确。
B.河姆渡遗址分布在长江下游地区,河姆渡原始居民种植水稻,排除B。
C.元谋人遗址距今约170万年,属于旧石器时代,主要通过渔猎和采集获取食物,排除C。
D.北京人遗址距今约70万年至20万年,属于旧石器时代,主要通过渔猎和采集获取食物,排除D。
故选:A。
本题考查黄帝时期的相关内容。
本题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调动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识记黄帝时期的相关内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和历史解释素养。12.【答案】B【解析】据题干“象牙高贵细致的质感乃数十万头象和数百万非洲人流血所换来”并结合所学可知,这反映为了获得象牙,猎捕大量的大象,同时猎捕大象导致大量的黑人死亡,说明殖民掠夺具有野蛮性和残酷性,故B符合题意;象牙需求量和价值暴增不能说明象牙已经成为贵族生活的必需品,排除A;三角贸易中最重要的商品是黑人奴隶,排除C;题干没有涉及欧洲文化传入殖民地,排除D。
故选:B。
本题考查资本原始积累的主要方式和特点,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资本原始积累的主要方式和特点,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知道题干材料说明殖民掠夺具有野蛮性和残酷性。13.【答案】C【解析】据所学知识可知;①中共一大发生在1921年7月;②百团大战发生在1940年;③遵义会议发生在1935年;④渡江战役发生在1949年4月。①③②④符合题意。
故选:C。
本题主要考查中共一大、渡江战役、百团大战、遵义会议、百团大战的相关史实。掌握军事行动发生的时间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本题考查相关史实的先后顺序。识记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重大事件的相关史实。14.【答案】A【解析】依据题干图示“《文学改良刍议》《文学革命论》《什么是新文学》”可知,题干图示反映了新文化运动中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的内容。新文化运动是一场文学革命,由陈独秀提出进行文学革命,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主张以白话文作为新文学的语言。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主张推倒旧文学,建设新文学。A项正确;新文化运动是一场思想文化领域的运动,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并非军事革命或政治革命或经济革命,排除BCD项。
故选:A。
本题主要考查了中国近代化的探索等史实,重点掌握新文化运动的内容等知识。
本题考查了新文化运动的内容等知识,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15.【答案】C【解析】题干描述的是一五计划的成就,一五计划的成就得益于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1953年-1957年,为了有计划的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党和政府实施了第一个五年计划,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C符合题意;ABD与题意不符。
故选:C。
本题主要考查一五计划;1953年-1957年为了有计划的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党和政府实施了第一个五年计划。一五计划使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需要注意题干中史料所反映的大幅增长以及所涉及到的时间,准确掌握一五计划的成就与时间。16.【答案】A【解析】1973年袁隆平在世界上首次育成籼型杂交水稻,这种杂交水稻亩产可达650千克以上,比普通水稻增产20%以上,被称为“东方魔稻”,袁隆平被国际农学界誉为“杂交水稻之父”。世界上首次育成籼型杂交水稻是袁隆平。
故选:A。
本题以世界上首次育成籼型杂交水稻为依托,考查袁隆平。注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袁隆平的事迹。17.【答案】A【解析】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全会确立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的第二代领导集体。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所以A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A。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相关知识点,掌握会议的内容和意义。
掌握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和意义,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18.【答案】C【解析】据所学知识可知,《汉谟拉比法典》中有许多关于租赁、雇佣、交换、借贷等方面的规定,说明商品经济在古巴比伦比较活跃。据“租耕牛一年,租金为4库鲁谷;如果耕牛在租用期间死亡,租牛者要负责赔偿。”可知,这是《汉谟拉比法典》对租赁关系作的具体规定,说明了古巴比伦的商品经济发展,C项正确;法老是埃及的统治者,排除A项;家庭奴隶制盛行和各等级贵贱分明在题干材料中未有体现,排除BD项。
故选:C。
本题主要考查《汉谟拉比法典》的相关史实,识读题干材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题干信息以及理解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汉谟拉比法典》的相关史实。19.【答案】D【解析】历史事实指的是历史的真实情况,不带有作者自己的感情色彩;历史观点是分析历史事实的看法和状态,带有明显的个人情感。题干选项中选项ABC是对历史事件的客观描述,反映的是历史的真实情况,属于历史事实;选项D不是描述某个历史事件,而是表达了一种观点和看法,属于历史观点。选项D符合题意。
故选:D。
本题主要考查什么是历史事实,什么是历史观点的相关史实。注意掌握区别历史事实和历史观点的方法。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历史事实和历史观点的相关史实。20.【答案】B【解析】题目给出的古代埃及金字塔、古代苏美尔人的楔形文字、古代印度的种性制度和中国的甲骨文,涉及的四个国家都在亚非地区,属于亚非四大文明古国。将上述文明成就纳入一个共同的主题,最恰当的是古代亚非文明。
故选:B。
本题考查的是古代亚非文明,注意题目给出的相关文明成果所属的国家。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综合归纳能力,需要全面分析题干相关内容,寻找共同之处,确定主题。21.【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对历史知识的迁移能力。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对国王的权力进行了明确的制约。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建立起来。故选B。22.【答案】A【解析】18世纪60年代,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珍妮机的发明,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引发了棉纺织生产领域的一系列的发明,其他如冶金、采矿等生产部门也纷纷发明、制造机器,有力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标志着英国工业革命开始.选项A符合题意。
故选:A。
本题主要考查珍妮机的发明者的相关史实。珍妮机的发明标志着英国工业革命开始.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珍妮机的发明者的相关史实。23.【答案】B【解析】据所学知,列宁是一位杰出的革命领袖,一位卓越的政治家,他领导了十月革命,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1921年列宁实施新经济政策,使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发表《共产党宣言》的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组织开展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是甘地。
故选:B。
本题考查列宁的相关事迹,关键是掌握与列宁有关历史事件。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掌握列宁的相关事迹。24.【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诺曼底登陆的相关知识。根据已学知识可知,1944年6月6日,美英等同盟国军队在法国诺曼底登陆,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苏军也在东线对德军发动更加猛烈的进攻,盟军开始两面夹击德军,加速了德国法西斯的灭亡。故选B。25.【答案】A【解析】依据题干时间“1984年、1992年和2001年”及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84年城市经济体制开始,扩大企业自主权;1992年中共十四大召开,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促进中国创业高潮点,故A项正确。B项中三个代表理论的提出是在2000年,而且没有涉及1984年的动因,故B项错误;C项中开放开发上海浦东是1990年,确立党在新时期的基本路线是1987年中共十三大,与题干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D项中建立4个经济特区是从1980年开始,没有涉及2001年的动因,故D项错误。
故选:A。
本题以“英国《金融时报》报道:自1978年以来,中国企业有三次创业的高潮点,分别是1984年、1992年和2001年。”为切入点,考查了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相关知识。
本题解题的关键是依据题干时间“1984年、1992年和2001年”,结合该时间相应的事件解答即可。需要掌握改革开放过程中的重大事件26.【答案】(1)图一体现了道家思想;图二体现了法家思想;图三体现了儒家思想。(2)依法治国;以德治国;对人要团结友爱;不要以大欺小,以强凌弱;坏事变好事,好事变坏事;用和平方式,通过谈判解决国际争端;保护环境等等。只要言之有理即可。(3)任意选择三家中的一家即可。比如:喜欢儒家思想,因为:儒家主张“仁“,可以使我们尊重别人,理解别人,体贴别人,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社会和谐发展。又比如:喜欢道家思想,因为:道家主张无为而治,顺其自然和齐物论,可以化解压力,学会用辩证的眼光看待问题。还比如:喜欢法家思想,因为法家主张历史进步、法治和中央集权,可以使我们明确社会发展的趋势,积极向上,同时学会依法办事。【解析】(1)考查百家争鸣,属识记层面的要求。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对漫画信息的准确解读。根据漫画一中的文字说明“顺其自然,无私无畏“可以确定是道家思想;根据漫画二中文字说明“立法严厉明确“可以确定是法家思想;根据漫画三中的文字说明“仁爱“可以确定是儒家学说。(2)考查诸子百家在生活中的应用,属运用层面的要求。紧扣诸子百家思想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即可。如:依法治国;以德治国;对人要团结友爱;不要以大欺小,以强凌弱;坏事变好事,好事变坏事;用和平方式,通过谈判解决国际争端;保护环境等。(3)考查对诸子百家治国思想的认识,属运用层面的要求,有一定难度。紧扣主要思想和现实意义回答即可。如:喜欢儒家思想,因为:儒家主张“仁“,可以使我们尊重别人,理解别人,体贴别人,人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商务楼宇建合同协议
- 品牌特卖合同协议
- 2025有关标准办公楼租赁合同范本
- 2025建筑工程分包合同
- 专利咨询服务协议
- 2025年即将实施的土地承包合同政策
- 2025年贵阳从业资格证考试答案货运
- 幼儿园幼儿托管协议
- 借款协议可债转股
- 2025版权转让合同协议书范本
- 肝硬化常见并发症的护理
- 2025年北京市通州区九年级初三一模道德与法治试卷(含答案)
- 惠州一中、珠海一中等六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三考前热身物理试卷含解析
- 所得税会计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保安员职业技能考试笔试试题(700题)附答案
- 《知不足而后进 望山远而力行》期中家长会课件
- 专题09 乡村和城镇-五年(2019-2023)高考地理真题分项汇编(解析版)
- 2025年第三届天扬杯建筑业财税知识竞赛题库附答案(201-300题)
- 2025年纳米镍粉市场规模分析
- T-NKFA 015-2024 中小学午休课桌椅
- 2024年山东淄博中考满分作文《从“阅”到“悦”》5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