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级卫生专业资格外科护理主管护师中级模拟题_第1页
2021年中级卫生专业资格外科护理主管护师中级模拟题_第2页
2021年中级卫生专业资格外科护理主管护师中级模拟题_第3页
2021年中级卫生专业资格外科护理主管护师中级模拟题_第4页
2021年中级卫生专业资格外科护理主管护师中级模拟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级卫生专业资格外科护理主管护师(中级)模拟题2021

年(234)

(总分100,考试时间120分钟)

A1/A2题型

1.运用“知信行模式”解释个体的戒烟行为,属于“动力因素”的是

A.强调戒烟的益处

B.说明吸烟的危害

C.教授戒烟的方法

D.形成吸烟危害健康的信念

E.产生戒烟行为

2.危害健康行为包括

A.特异性危害健康行为、致病性行为模式、不良疾病行为、违法行为

B.特异性危害健康行为、致病性行为模式、不良就医行为、违规行为

C.特异性危害健康行为、致病性行为模式、不良就医行为、违法行为

D.日常危害健康行为、致病性行为模式、不良疾病行为、违规行为

E.日常危害健康行为、致病性行为模式、不良就医行为、违法行为

3.学生在运动会之前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队列训练,这种队列训练的行为属于一种

A.无意模仿

B.有意模仿

C.强迫模仿

D.自愿模仿

E.随意模仿

4.健康信息传播的主体是

A.传播者

B.信息

C.环境

D.媒介

E.动机

5.环境诊断的目的为

A.为确定干预的环境目标奠定基础

B.确定导致目标人群疾病或健康问题发生的行为危险因素

C.区别引起疾病或健康问题的行为与非行为因素

D.区别重要行为与相对不重要行为

E.区别高可变性行为与低可变性行为

6.积极应对各种紧张生活事件属于“促进健康行为”中的

A.日常健康行为

B.避开有害环境行为

C.戒除不良嗜好行为

D.预警行为

E.保健行为

7.小王在平时生活中注意保持充足睡眠,定期进行适量的运动,这种行为属于

A.避开有害环境行为

B.戒除不良嗜好行为

C.日常健康行为

D.预警行为

E.保健行为

8.健康促进的三个基本策略是

A.提倡、协调、控制

B.提倡、赋权、协助

C.控制、赋权、协调

D.控制、赋权、倡导

E.倡导、赋权、协调

9.人们在得知自己正在被研究和观察而表现出的行为异乎寻常的现象称为

A.暗示效应

B.回归效应

C.选择效应

D.霍桑效应

E.时间效应

10.人类的社会行为

A.由人的生物性所决定

B.由人的社会性所决定

C.其造就机构来自自然环境

D.主要通过遗传确立

E,是人类的最基本行为

11.王小姐,女,18岁,因面临考试,担心考试不及格,每天只睡眠5个小时,一周后,出

现头晕、恶心、腹泻,来到门诊。王小姐的表现是一种

A.反射

B.顺应

C.积极应对

D.自我调节

E,应激适应不良

12.下列哪项是人类的最基本行为

A.热爱学习

B.遵守规则

C.孝敬老人

D.帮助弱小

E.睡眠

13.开车系安全带属于

A.保健行为

B.预警行为

C.日常危害健康行为

D.避开有害环境行为

E.戒除不良嗜好行为

14.对“促进健康行为的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A.“规律性,,指行为的强度逐渐增强

B.“适宜性”指行为与外在环境相适宜

C.“一致性,,指个体行为与外在环境保持一致

D.“有利性”指行为有利于自身、他人和社会的健康

E.“和谐性”指个体外显行为与内在心理情绪相和谐

15.知信行模式(KAP)是改变人类健康相关行为的模式之一,其中,“信”是指

A.信息

B.信念、态度

C.信任

D.信心

E.相信

16.对健康信息的描述正确的是

A.健康信息不属于卫生资源

B.指有关人的健康的知识

C.指有关人的健康的技术

D.指有关人的健康的行为模式

E.泛指一切有关人的健康的知识、概念、技术、技能和行为模式

17.在健康教育的行为诊断中属于低可变性行为的是

A.形成时间已久的行为

B.社会不赞成的行为

C.在其他计划中已有成功改变实例的行为

D.与文化传统或传统的生活方式关系不大的行为

E.正处在发展时期的行为

18.某地区存在严重的血吸虫病,将此病列为该地区健康促进,的优先项目体现了确立优先

项目的

A.经济性原则

B.可行性原则

C.有效性原则

D.重要性原则

E.前瞻性原则

19.患病后及时就医属于“促进健康行为”中的

A.日常健康行为

B.避开有害环境行为

C.戒除不良嗜好行为

D.预警行为

E.保健行为

20.人的行为的基本构成要素有行为主体、行为客体、行为环境、行为手段和

A.行为动机

B.行为目的

C.行为计划

D.行为过程

E.行为结果

21.张某,男,20岁,自己的父亲曾经吸过毒并且己经去世,母亲怕子女吸毒而对子女管教

很严。张某中学毕业后做生意时无意中染上毒瘾,有一次,张某私自购买了某成瘾药物,由

于服用剂量过大而导致昏迷。他这种滥用药物的行为属于

A.日常危害健康行为

B.致病性行为模式

C.不良疾病行为

D.违规行为

E.预警行为

22.贝贝刚刚5岁,总是不停地问妈妈"为什么"的问题,对周围的东西充满了好奇,喜欢表

现自己。贝贝正处在人生发展的

A.被动发展阶段

B.主动发展阶段

C.自主发展阶段

D.巩固发展阶段

E.晚年发展阶段

23.王小姐,女,18岁,因面临考试,担心考试不及格,每天只睡眠5个小时,一周后,出

现头晕、恶心、腹泻,来到门诊。护理人员进行健康教育时应当注意帮助王小姐缓解何种情

A.抑郁B.愤怒

C.悲伤D.平静

E.焦虑

24.下列哪项是人类社会行为的造就机构

A.人的生物属性

B.社会环境

C.家庭

D.学校

E.老师

25.饮酒属于

A.保健行为

B.预警行为

C.日常危害健康行为

D.避开有害环境行为

E.戒除不良嗜好行为

26.模仿演员举止属于

A.无意模仿

B.有意模仿

C.故意模仿

D.从众模仿

E.群体模仿

27.以下行为中属于本能行为的是

A.学习知识

B.模仿表演

C.与人交往

D.躲避危险

E.下雨打伞

28.下列属于影响健康传播效果的社会环境因素的选项是

A.环境布置

B.传播活动地点、场所

C.相关的政策法规

D.传播者的行为动机

E.受者的心理需求

29.在健康教育的行为诊断中属于高可变行为的是

A.形成时间已久的行为

B.深深植根于文化传统或传统的生活方式之中的行为

C.既往无成功改变实例的行为

D.正处在发展时期或刚刚形成的行为

E.社会赞成的行为

30.在行为的五个构成要素中,“人的行为所指向的目标”是指

A.行为主体

B.行为客体

C.行为环境

D.行为手段

E.行为结果

31.以下不属于危害健康行为的特点的是

A.危害性

B.稳定性

C.习得性

D.现存性

E.明显性

32.人类的行为因遗传、环境以及学习经历的不同而千差万别,丰富多彩,表现出较大的

A.目的性

B.可塑性

C.一致性

D.差异性

E.规律性

33.张某,男,20岁,自己的父亲曾经吸过毒并且己经去世,母亲怕子女吸毒而对子女管教

很严。张某中学毕业后做生意时无意中染上毒瘾,有一次,张某私自购买了某成瘾药物,由

于服用剂量过大而导致昏迷。张某的成瘾行为主要受到

A.遗传因素的影响

B.环境因素的影响

C.学习因素的影响

D.个性因素的影响

E.政治因素的影响

34.下列行为属于日常健康行为的是

A.平衡膳食

B.戒烟

C.预防接种

D.开车系安全带

E.定期体检

35.吴某,男,40岁,某公司副总经理,由于头晕、胸闷来就诊。平时脾气暴躁,容易发脾

气,做事匆忙,常为完成工作而加班,讲话快,对下属要求严格。从致病性行为模式的角度

来说,吴某的行为属于

A.A型行为

B.B型行为

C.C型行为

D.D型行为

E.E型行为

36.当一个人看到突然飞来的物体,立即产生躲避行为,这是人类行为的哪种适应形式

A.自我控制

B.反射

C.调适

D.顺应

E.应激

37.健康规律进餐,属于促进健康行为特点的

A.有利性

B.规律性

C.和谐性

D.统一性

E.适宜性

38.人类行为的主要适应形式除了有“反射、应激”外还包括

A.控制、调节、顺应、应对

B.控制、调整、顺从、顺应

C.控制、调试、顺从、应对

D.自我控制、调整、顺从、顺应

E.自我控制、调试、顺应、应对

39.定时定量的进餐行为反映的是促进健康行为中的

A.有利性

B.规律性

C.和谐性

D.一致性

E.适宜性

40.测量生活质量的主观指标是指目标人群

A.疾病状况

B.生活的经济环境

C.生活的文化环境

D.生活的物理环境

E.对生活满意程度的感受

41.关于健康教育诊断的概念正确的是

A.确定或推测与人群健康问题有关的行为和行为影响因素

B.对人群疾病谱的诊断

C.是健康干预的过程

D.是对人群实施健康教育的过程

E.提供健康教育的措施

42.在人的整个生命周期中,“人们开始通过对自己、他人、环境和社会的综合认识,调整

自己的行为”是自主发展阶段。这个阶段的年龄一般在

A.0〜3岁内

B.3〜12岁内

C.12~13岁起延续至成年

D.成年后,持续到老年

E.老年阶段

43.小王最近被任命为部门经理,工作内容一下子增加了许多,工作压力也越来越大。为了

缓解由此带来的焦虑,小王到某健身俱乐部办了一张会员卡,她每周在工作之余定期到该健

身俱乐部练习瑜伽,以缓解身心的紧张。小王的行为属于

A.日常健康行为

B.避开有害环境行为

C.戒除不良嗜好行为

D.预警行为

E.保健行为

44.人体通过“反射弧”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的方式称为

A.自我控制

B.顺应

C.调适

D.反射

E.应对

45.在奥瑞姆的自理能力模式中,对4个护理学基本概念的阐述,不正确的是

A.个体的健康状况及自我照顾的能力决定其对护理需要的多少

B.护理是克服自理缺陷发生和发展的活动

C.环境是人以外的所有因素,社会希望人能自我管理

D.人是有能力通过学习行为来达到自我照顾需要的

E.健康是指人的生理和心理两方面的完好状态

46.健康信念模式在产生促进健康行为、推弃危害健康行为的实践中遵循的步骤依次为

A.知觉到易感性和严重性、知觉到益处和障碍、自我效能

B.知觉到易感性和严重性、自我效能、知觉到益处和障碍

C.自我效能、知觉到易感性和严重性、知觉到益处和障碍

D.自我效能、知觉到益处和障碍、知觉到易感性和严重性

E.知觉到益处和障碍、知觉到易感性和严重性、自我效能

47.吴某,男,40岁,某公司副总经理,由于头晕、胸闷来就诊。平时脾气暴躁,容易发脾

气,做事匆忙,常为完成工作而加班,讲话快,对下属要求严格。吴某的行为模式最容易患

何种疾病

A.肿瘤

B.肠炎

C.冠心病

D.胃溃疡

E.甲亢

48.预防接种属于促进健康行为的哪种类型

A.避开有害行为

B.预警行为

C.保健行为

D.戒除不良嗜好行为

E.日常健康行为

49.以下选项属于致病性行为的是

A.避开有害环境行为

B.戒掉不良嗜好行为

C.遵医行为

D.预警行为

E.A型行为模式

50.行为的构成要素包括环境及

A.主体、客体、结果、反馈

B.主体、客体、手段、结果

C.主体、客体、结果、反馈

D.机体、行为、结果、反馈

E.主体、行为、结果、反馈

51.关于受传者的描述,错误的是

A.信息的接受者

B.信息的反应者

C.传播行为的引发者

D.大量受传者称为受众

E.可以是个人、群体或组织

52.根据格林模式,健康教育诊断的六个方面不包括

A.社会诊断

B.行为诊断

C.环境诊断

D.资源诊断

E.教育诊断

53.因素划分为倾向因素、强化因素和促成因素三类是

A.护理管理模式

B.自理模式

C.格林模式

D.社会医学模式

E.以上均错误

54.促进健康行为具有五个特点,其中“行为的强度能理性控制”指的是

A.适宜性

B.有利性

C.一致性

D.和谐性

E.规律性

55.患者男,因发作性心绞痛3年,复发3天入院。入院评估,发现患者情绪紧张,易激动,

说话声音大,对家属送其住院表示不满,认为是小题大做。患者此时的行为表现可能是

A.患者角色缺如行为

B.A型行为

C.不良疾病行为

D.C型行为

E.非遵医嘱行为

56.婴幼儿在0〜3岁的行为主要靠遗传和本能的力量发展而成,这个阶段在人的整个生命

周期中被称为

A.稳定发展阶段

B.巩固发展阶段

C.主动发展阶段

D.自主发展阶段

E.被动发展阶段

57.奥瑞姆提出的观点是

A.强调护理对象与护士之间的关系在护理过程中起关键作用

B.个体的成长与发展具有规律性和可预测性

C.应激原作用于个体,个体产生应激反应

D.自我照顾的需要是护理的重点

E.个体对环境有适应性

58.张某,56岁,男,平时脾气暴躁,常常因为别人的微小失误或无心得罪而大发雷霆,经

常匆忙打断别人的讲话,并且语言带有明显的敌意。张某的行为从致病性行为模式上来说,

容易引发

A.胃癌

B.冠心病

C.肠炎

D.胃溃疡

E.甲亢

59.药物滥用属于下列哪种危害健康行为的类型

A.违规行为

B.不良疾病行为

C.致病性行为

D.日常危害健康行为

E.损伤行为

60.在人的整个生命周期中,3〜12岁所处的行为发展阶段是

A.被动发展阶段

B.主动发展阶段

C.自主发展阶段

D.稳定发展阶段

E.巩固发展阶段

61.美国心理学家WoodWorth提出的行为表示式“S-O-R”分别指

A.S-see,O-organize,R-respond

B.S-sense,O-organize,R-react

C.S-stimulus,O-organism,R-reaction

D.S-stimulate,O-organize,R-respond

E.S-sensory,O-organism,R-response

62.健康传播的要素不包括

A.传播者

B.受传者

C.信息与讯息

D.传播媒介

E.传播形式

63.在健康教育诊断中,确定哪项问题进行干预最敏感,预期效果最好的过程属于

A.社会诊断

B.行为诊断

C.环境诊断

D.流行病学诊断

E.管理与政策诊断

64.诊疗过程中,医护人员根据病情对患者进行的口头教育教育属于

A.候诊教育

B.预诊教育

C.健康教育

D.随诊教育

E.咨询教育

65.危害健康行为是指

A.不利于自身健康的行为

B.不利于所在社区居民健康的行为

C.不利于他人健康的行为

D.不利于社会健康的行为

E.不利于自身和他人健康的行为

66.孩子每次刷牙之后都受到妈妈的奖励,因此养成每天刷牙的习惯。妈妈采用的方法是

A.想像法

B.示范法

C.厌恶法

D.强化法

E.脱敏法

67.危害健康行为的主要特点是危害性、明显和稳定性以及

A.连续性

B.单一性

C.危险性

D.多样性

E.习得性

68.属于心理评估内容的选项是

A.人格类型

B.工作性质

C.生活模式

D.休闲方式

E.角色和身份

69.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定期组织社区健康讲座,对社区居民进行健康教育,这些健康教育

的目的是

A.完成社区工作任务

B.使社区居民了解社区卫生中心的工作内容

C.帮助人们向促进健康的方向改善行为

D.协调社区居民的人际关系

E.传递知识

70.健康教育的主要方式是

A.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

B.调查研究

C.组织评价

D.防治疾病

E.利用资源

71.个体与群体不断接受新的经验、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以适应客观环境的变化。属于人

类行为适应形式的

A.反射

B.自我控制

C.调试

D.顺应

E.应激

72.S-O-R行为表示式中的“S”指

A.see看见

B.seeing看见

C.sense感觉

D.stimulus刺激

E.stimulate刺激

73.为确保健康传播效果,传播者应注意的情况不包括

A.树立良好的形象

B.收集选择对受者有价值的信息

C.根据传播者的情况,选择正确的传播渠道

D.确保信息准确、鲜明、生动、易懂、适用

E.及时了解受者对信息的反应及传播效果,不断调整传播行为

74.从目标人群的生活质量入手,评估社区的需求和健康问题是

A.社会诊断

B.流行病学诊断

C.行为诊断

D.环境诊断

E.教育与组织诊断

75.队列训练作为行为训练模式,其依据来自

A.无意模仿

B.有意模仿

C.故意模仿

D.强迫模仿

E.群体模仿

76.患者,男性,某公司副总经理,因头晕、胸闷来就诊。平时脾气暴躁,容易发脾气,做

事匆忙,常因工作加班,讲话快,对下属要求严格。从致病行为模式的角度来说,该患者的

行为属于

A.A型行为

B.B型行为

C.C型行为

D.D型行为

E.E型行为

77.王某的女儿今年3岁,在女儿出生后,她就带女儿到某三甲医院儿童保健科为女儿建立

保健档案,并定期体检身体。王某的行为属于

A.日常健康行为

B.避开有害环境行为

C.戒除不良嗜好行为

D.预警行为

E.保健行为

78.某三口之家,在新房装修后各房间摆放绿色植物,并开窗通风半年后搬入新房,该行为

属于

A.保健行为

B.预警行为

C.戒除不良嗜好行为

D.避开有害环境行为

E.日常健康行为

79.下列不属于心理社会方面的应激原的是

A.转学

B.怀孕

C.战争

D.结婚

E.人际关系紧张

80.下列哪项是有机体在外界环境刺激下引起的反应

A.自我控制

B.意识

C.行为

D.调适

E.决定

81.患儿,6岁。因腹泻,发热1日入院,该儿童在行为上表现为爱探究、易激惹、好攻击、

喜欢自我表现,该患儿处于人类行为形成和发展的哪个阶段

A.被动发展阶段

B.主动发展阶段

C.自主发展阶段

D.巩固发展阶段

E.强化发展阶段

82.“健康信念模式”中提出的“三方面认识”分别为

A,对疾病严重性的认识、对疾病易感性的认识、对坚持治疗的自信

B.对疾病易感性的认识、对疾病临床后果的认识、对疾病康复的自信

C.对疾病严重性的认识、对疾病复发可能性的认识、对疾病康复的自信

D,对疾病严重性的认识、对疾病治疗有效性的认识、对坚持治疗的自信

E.对疾病易感性的认识、对疾病临床后果的认识、对疾病引起的社会后果的认识

83.关于“健康信念模式”的理解,正确的是

A.以卫生保健知识为主要基础

B.以社会心理学方法及理论为基础

C.将人类行为的改变分为三个连续过程

D.认为可通过学习获得知识技能,促进健康行为产生

E.提出产生健康信念需具备的五方面认识

84.人类一般通过三种学习方式来发展行为,分别是

A.无意模仿、有意模仿和刻意模仿

B.无意模仿、有意模仿和强迫模仿

C.自愿模仿、强迫模仿和被动模仿

D.自愿模仿、有意模仿和强迫模仿

E.无意模仿、有意模仿和被动模仿

85.在人际传播常用的提问方式中,“为什么”多出现在

A.封闭式提问

B.开放式提问

C.复合式提问

D.探索式提问

E.偏向式提问

86.下列哪项属于教育诊断中的倾向因素

A.实现或形成某行为所必需的技能、资源和社会条件

B.价值观

C.同伴的影响和领导

D.亲属以及保健人员的劝告

E.社会的支持

87.属于促进健康行为类型中“日常健康行为”的是

A.安全驾驶

B.避开污染

C.合理营养

D.事故他救

E.正确服药

88.李某,女,20岁,非常害怕猫,见到猫就出汗,心跳加速,慌忙躲避,被诊断为恐惧症。

医生采用放松技术与适当刺激相结合的方法,帮助李某逐渐由能够观看小猫,到接近小猫,

到触摸小猫,这种循序渐进消除敏感行为的方式为

A.系统脱敏法

B.厌恶法

C.示范法

D.强化法

E.消除法

89.某患者,15岁,高中二年级学生。身高175,体重80kg,平时喜欢吃妈妈做的红烧肘子、

爆肥肠,也喜欢到麦当劳去吃炸鸡腿。学习之余最喜欢的娱乐就是在电脑前打游戏。患者的

行为属于

A.日常危害健康行为

B.致病性行为模式A型

C.致病性行为模式B型

D.不良疾病行为

E.不良生活习惯

90.对“知信行''模式阐述正确的是

A.“知信行”模式中“知”是指在学习和获得知识基础上逐步形成新的信念并转为相应态度

B.“知信行”模式中“信”是指掌握和理解新的信息

C.“知信行”模式中“信”是指对接受的新知识采用积极态度并建立健康信念

D.“知信行”模式中“行”是指在学习和获得知识基础上逐步形成新的信念并转为相应态度

E.“知信行”模式中“行”是指接受卫生保健等知识的过程

91.不属于人的本能行为的有

A.吃饭

B.性行为

C.躲避行为

D.选择健康生活方式

E.睡眠

B1题型

1.属于开放式提问的是

A.您对健康是怎么理解的?

B.您上次复查是什么时间?

C.您认为第二位同志发表的意见合理吗?

D.您为什么不愿再坚持康复训练呢?

E.这个检查您是在哪儿做的?现在感觉怎么样?

2.人的行为所指向的目标

A.行为主体

B.行为客体

C.行为环境

D.行为手段

E.行为结果

3.8个月的儿童玩耍的时候,随着妈妈的讲话而发出“妈妈”的声音,这种行为属于

A.无意模仿

B.有意模仿

C.强迫模仿

D.正强化

E.负强化

4.室内发生煤气泄漏,王女士开窗通风的行为属于

A.日常健康行为

B.避开有害环境行为

C.戒除不良嗜好行为

D.预警行为

E.保健行为

5.入院教育目标是

A.帮助患者尽快适应住院环境,建立遵医行为

B.提高患者配合检查和治疗能力,减轻焦虑,减少并发症

C.提高患者住院适应能力,减轻心理负担

D.提高手术配合能力,减少并发症

E.提高自我保健和自我护理能力,促进功能康复,建立健康生活方式

6.行为主体作用于行为客体时的方式、方法及所应用的工具

A.行为主体

B.行为客体

C.行为环境

D.行为手段

E.行为结果

7.糖尿病患者跟随电视录像学习做无糖食品,这种行为属于

A.无意模仿

B.有意模仿

C.强迫模仿

D.正强化

E.负强化

8.王女士从不滥用药物的行为属于

A.日常健康行为

B.避开有害环境行为

C.戒除不良嗜好行为

D.预警行为

E.保健行为

9.出院教育目标是

A.帮助患者尽快适应住院环境,建立遵医行为

B.提高患者配合检查和治疗能力,减轻焦虑,减少并发症

C.提高患者住院适应能力,减轻心理负担

D.提高手术配合能力,减少并发症

E.提高自我保健和自我护理能力,促进功能康复,建立健康生活方式

10.行为对行为客体所致的影响

A.行为主体

B.行为客体

C.行为环境

D.行为手段

E.行为结果

11.个体不断接受新的经验、改变自己行为方式,以适应客观环境的行为称为

A.反射

B.自我控制

C.调试

D.顺应

E.应对

12.王女士工作很忙,但是仍坚持每天晚上10点睡觉的习惯,此种行为属于

A.日常健康行为

B.避开有害环境行为

C.戒除不良嗜好行为

D.预警行为

E.保健行为

13.属于促进健康行为特点的是()

A.互利性

B.和谐性

C.偶然性

D.可控性

E.习得性

14.定期体检属于促进健康行为中的

A.保健行为

B.预警行为

C.日常健康行为

D.避开有害环境行为

E.戒除不良嗜好行为

15.失恋的小王每当想起以前的女友,就用皮筋用力弹自己的手腕而使自己感到疼痛和厌

恶,以至于不愿再想女友,这种方式是

A.脱敏法

B.示范法

C.厌恶法

D.正强化法

E.想象法

16.看到飞来的物体,人立即产生躲避的行为是一种

A.反射

B.自我控制

C.调试

D.顺应

E.应对

17.王女士开车有系安全带的习惯,此种行为属于

A.日常健康行为

B.避开有害环境行为

C.戒除不良嗜好行为

D.预警行为

E.保健行为

18.属于危害健康行为特点的是()

A.互利性

B.和谐性

C偶然性

D.可控性

E.习得性

19.缺乏体育锻炼的行为属于

A.日常危害健康行为

B.致病性行为模式

C.不良疾病行为

D.违规行为

E.预警行为

20.孩子每次刷牙之后都受到妈妈的奖励,因此养成每天刷牙的习惯。妈妈采用的方法是

A.脱敏法

B.示范法

C.厌恶法

D.正强化法

E.想象法

21.卫生服务资源的可及性属于

A.倾向因素

B.促成因素

C.强化因素

D.激励因素

E.健康相关行为

22.王女士感染肺炎及时去医院就医的行为属于

A.日常健康行为

B.避开有害环境行为

C.戒除不良嗜好行为

D.预警行为

E.保健行为

23.合理营养、平衡膳食属于促进健康行为中的

A.保健行为

B.预警行为

C.日常健康行为

D.避开有害环境行为

E.戒除不良嗜好行为

24.患病后不按照医嘱服药的行为属于

A.日常危害健康行为

B.致病性行为模式

C.不良疾病行为

D.违规行为

E.预警行为

25.根据健康信念模式,人们在戒烟过程中烟瘾发作,身体不适,从而意识到戒烟的困难属

A.认识到某种疾病或危险因素的严重性

B.认识到某种疾病或危险因素的易感性

C.对行为有效性的认识

D.对采纳或戒除某种行为所遇障碍的认识

E.对自身采纳或戒除某种行为能力的自信

26.目标人群在干预前后健康相关行为的改变程度属于

A.倾向因素

B.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