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一、选择题1.北魏均田制规定:凡男年满十五以上授露田四十亩,女二十亩。牛一头授田三十亩,以四牛为限。露田禁买卖,老死还政府。下列关于北魏均田制说法正确的是()A.统一分配了全国的土地B.彻底解决了土地兼并C.有利于北方经济的恢复D.改变了农业经营方式2.观察下图,你认为这两次改革具有的共同本质特点是()A.都促进了封建化的进程B.都促进了大民族融合C.都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D.都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3.下表是中国历史上三位著名人物的言论。其言论意在说明()人物言论商鞅三代不同礼而王,五伯不同法而霸王安石天命不足畏,祖宗不足法谭嗣同各国变法无不流血而成A.封建势力是阻碍变法的重要因素B.改革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C.杰出人物是决定改革成败的关键D.改革过程充满着曲折和艰辛4.陈旭麓指出:虽然新政产生于自上而下的过程,但160万新式学生的出现和众多八股士人的淘汰则直接和间接地牵动了整个社会。新政造就了他们,但他们又超出了新政划定的界限。这表明新政()A.开启了中国教育近代化B.掀起了近代思想启蒙C.形成了实业救国的高潮D.加速了近代民主革命5.下图为1978~1985年中国农村贫困人口收入变化情况示意图(部分)。该数据表明()A.农村人口的生活质量迅速提高B.中国农村返贫率不断下降C.改革开放有利于贫困问题解决D.政府的扶贫力度逐步加强6.北魏拓跋澄在回答孝文帝议迁都之事时,曰:“伊洛中区,均天下所据,陛下制御华夏,辑平九服,苍生闻此,应当大庆。”史料表明北魏迁都洛阳的根本目的是()A.解决平城粮食供应困难B.革除阻碍改革的保守势力C.防止北方少数民族柔然的骚扰D.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7.1950年,我国进出口总额刚刚超过10亿美元,2008年达到25616亿美元,增长了2000多倍,成为世界第三大贸易国和第二大出口国。这主要得益于()A.全面建设社会主义 B.改革开放政策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城市经济体制改革8.宋仁宗时期,地方官员李参为解决兵士缺粮的问题,先贷钱给百姓,待收获粮食后以粮偿贷,史称“青苗钱”,“其后青苗法盖取诸此”。据此可知,青苗钱()A.是王安石变法的延续与发展 B.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C.改变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 D.旨在解决土地兼并问题9.20世纪初的中国,“新政乃清政府奉列强旨意为洋化中华而办”“新政意在与人民为难,乃害人之举”等言论广泛传播。这种现象反映出()A.革命条件成熟一触即发 B.国人民族意识开始觉醒C.政府政治威望日益下降 D.百姓参政议政热情高涨10.下面为1978—2009年我国城乡居民家庭收入情况表。据此可知()年份1978年1995年2000年2008年2009年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1341578225347615153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元343428362801578117175A.城镇居民消费水平低于农村 B.城乡人均收入差距缩小C.经济体制改革成效显著 D.中国已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11.1980年7月25日,《湖北日报》的第二版头条上刊登《放宽政策鼓励集体个体商户发展——中共沙市市委负责同志访问集体个体商户就地解决问题》。该事件()A.表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启动B.旨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C.有利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D.有利于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发展二、非选择题12.(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清政府和立宪派革命派1894年兴中会成立1895年广州起义1901年清政府宣布实施新政1905年清政府废除科举制度;五大臣考察宪政;立宪派起草立宪奏章;与革命派论战1905年中国同盟会成立;与立宪派论战1906年清政府“预备仿行宪政”,与革命派论战1906年萍浏醴起义,与立宪派论战1907年立宪派发起国会请愿运动,与革命派论战1907年镇南关起义,与立宪派论战1908年清政府颁布《钦定宪法大纲》1908年钦州起义、河口起义等1909年清政府成立咨议局,立宪派继续国会请愿运动1910年清政府成立资政院,立宪派继续国会请愿运动1911年“皇族内阁”出笼,部分立宪派觉醒1911年黄花岗起义、四川保路运动、武昌起义——据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上表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各政治派别主要活动简表。从表中提取各派政治活动间相互关联的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逻辑清晰,史论结合。)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一、选择题1.北魏均田制规定:凡男年满十五以上授露田四十亩,女二十亩。牛一头授田三十亩,以四牛为限。露田禁买卖,老死还政府。下列关于北魏均田制说法正确的是()A.统一分配了全国的土地B.彻底解决了土地兼并C.有利于北方经济的恢复D.改变了农业经营方式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均田制是北魏至唐朝前期实行的一种按人口分配土地的制度,促进了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故选C项;均田制是把国家掌握的土地分配给农民,并不是统一分配全国的土地,排除A项;只要存在封建土地私有制,就无法彻底解决了土地兼并问题,排除B项;当时农业经营方式仍是以小农个体经营为主,排除D项。2.观察下图,你认为这两次改革具有的共同本质特点是()A.都促进了封建化的进程B.都促进了大民族融合C.都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D.都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解析:根据所学可知,商鞅变法使秦国国富兵强,使秦国完成了封建化,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推动了民族融合,促进了北魏自身的封建化和汉化进程,故选A项;商鞅变法未体现出民族融合的内容,排除B项;商鞅变法推行重农抑商,排除C项;商鞅变法是地主阶级性质的改革运动,有利于维护地主阶级的利益,排除D项。3.下表是中国历史上三位著名人物的言论。其言论意在说明()人物言论商鞅三代不同礼而王,五伯不同法而霸王安石天命不足畏,祖宗不足法谭嗣同各国变法无不流血而成A.封建势力是阻碍变法的重要因素B.改革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C.杰出人物是决定改革成败的关键D.改革过程充满着曲折和艰辛解析:材料中三位历史人物均认为社会状况变化,治理社会的制度和政策也要相应变化,因此必须通过改革来推动社会发展,故选B项;材料的重点是应该根据社会状况的变化适时进行改革,并未反映封建势力是阻碍变法的重要因素,排除A项;杰出人物对改革能起到重要作用,但是“决定”一词过于绝对,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要适时进行改革,与改革过程无关,排除D项。4.陈旭麓指出:虽然新政产生于自上而下的过程,但160万新式学生的出现和众多八股士人的淘汰则直接和间接地牵动了整个社会。新政造就了他们,但他们又超出了新政划定的界限。这表明新政()A.开启了中国教育近代化B.掀起了近代思想启蒙C.形成了实业救国的高潮D.加速了近代民主革命解析:“160万新式学生的出现和众多八股士人的淘汰则直接和间接地牵动了整个社会”是教育近代化的表现,“但他们又超出了新政划定的界限”指加入了革命的行列,故选D项;洋务运动时期就已开启中国教育近代化,排除A项;“新政”是20世纪初清政府的自救行为,是在维新思想启蒙的条件下的积极反应,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实业救国,排除C项。5.下图为1978~1985年中国农村贫困人口收入变化情况示意图(部分)。该数据表明()A.农村人口的生活质量迅速提高B.中国农村返贫率不断下降C.改革开放有利于贫困问题解决D.政府的扶贫力度逐步加强解析:据材料可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贫困人口的收入不断增加,反映了改革开放有利于贫困问题的解决,故选C项;材料仅反映改革开放后农村贫困人口收入有所提高,并不能体现生活质量迅速提高,排除A项;材料的重点是农村人口收入提高,与返贫率无关,排除B项;材料表明改革开放利于农村贫困问题的解决,并不能体现政府的扶贫力度,排除D项。6.北魏拓跋澄在回答孝文帝议迁都之事时,曰:“伊洛中区,均天下所据,陛下制御华夏,辑平九服,苍生闻此,应当大庆。”史料表明北魏迁都洛阳的根本目的是()A.解决平城粮食供应困难B.革除阻碍改革的保守势力C.防止北方少数民族柔然的骚扰D.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解析:根据史料信息可知,拓跋澄强调洛阳地理位置“均天下所据”“制御华夏”,故选D项。7.1950年,我国进出口总额刚刚超过10亿美元,2008年达到25616亿美元,增长了2000多倍,成为世界第三大贸易国和第二大出口国。这主要得益于()A.全面建设社会主义 B.改革开放政策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解析】材料体现出我国2008年的进出口总额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相比,增长了2000多倍,主要原因是我国从1978年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故B项正确。8.宋仁宗时期,地方官员李参为解决兵士缺粮的问题,先贷钱给百姓,待收获粮食后以粮偿贷,史称“青苗钱”,“其后青苗法盖取诸此”。据此可知,青苗钱()A.是王安石变法的延续与发展 B.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C.改变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 D.旨在解决土地兼并问题【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宋仁宗时期,为了解决兵士粮食不足问题,地方官员李参在青黄不接之际发放贷款给农民,农民收获粮食后偿还本息,这有利于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故B项正确;根据材料“其后青苗法盖取诸此”可知,青苗法源自青苗钱,排除A项;C项不符合史实,排除;根据材料可知,李参推行青苗钱是为解决兵士缺粮的问题,排除D项。9.20世纪初的中国,“新政乃清政府奉列强旨意为洋化中华而办”“新政意在与人民为难,乃害人之举”等言论广泛传播。这种现象反映出()A.革命条件成熟一触即发 B.国人民族意识开始觉醒C.政府政治威望日益下降 D.百姓参政议政热情高涨【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初,清政府推行新政进行自救,但是出现“新政乃清政府奉列强旨意为洋化中华而办”“新政意在与人民为难,乃害人之举”等言论,这说明清政府政治威望日益下降,故选C项。10.下面为1978—2009年我国城乡居民家庭收入情况表。据此可知()年份1978年1995年2000年2008年2009年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1341578225347615153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元343428362801578117175A.城镇居民消费水平低于农村 B.城乡人均收入差距缩小C.经济体制改革成效显著 D.中国已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解析】由时间“1978—2009年”及表格数据可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推动城乡经济的发展,故C项正确;材料表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于农村,故消费水平应当高于农村,排除A项;材料表明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差距呈扩大趋势,排除B项;材料不能体现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排除D项。11.1980年7月25日,《湖北日报》的第二版头条上刊登《放宽政策鼓励集体个体商户发展——中共沙市市委负责同志访问集体个体商户就地解决问题》。该事件()A.表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启动B.旨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C.有利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D.有利于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发展【解析】中共沙市市委放宽政策并以实际行动鼓励集体个体商户发展,表明中国不再坚持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允许并且鼓励私有制经济发展,鼓励多种分配方式并存,这有利于我国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发展,故D项正确;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启动是在1984年,排除A项;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排除B项;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排除C项。二、非选择题12.(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清政府和立宪派革命派1894年兴中会成立1895年广州起义1901年清政府宣布实施新政1905年清政府废除科举制度;五大臣考察宪政;立宪派起草立宪奏章;与革命派论战1905年中国同盟会成立;与立宪派论战1906年清政府“预备仿行宪政”,与革命派论战1906年萍浏醴起义,与立宪派论战1907年立宪派发起国会请愿运动,与革命派论战1907年镇南关起义,与立宪派论战1908年清政府颁布《钦定宪法大纲》1908年钦州起义、河口起义等1909年清政府成立咨议局,立宪派继续国会请愿运动1910年清政府成立资政院,立宪派继续国会请愿运动1911年“皇族内阁”出笼,部分立宪派觉醒1911年黄花岗起义、四川保路运动、武昌起义——据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上表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各政治派别主要活动简表。从表中提取各派政治活动间相互关联的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逻辑清晰,史论结合。)答案:示例:改良和革命交替与并峙,共同推动了中国的社会变革。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面临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资产阶级革命派成立革命团体和政党,发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毛发化学品:洗发精项目合作计划书
- 心理测评技术在学生个体差异评估中的应用
- 教学创新从设计思维出发的教育探索
- 2025年稀有金属及稀土金属材料项目合作计划书
- 商业视角下的教育机器人伦理与隐私的平衡
- 推动在线教育的办公模式革新
- 教育政策下提高基础教育质量的研究策略
- 企业中如何利用游戏化思维提高效率
- 教育机器人的商业化应用前景探讨
- 教育行业线上线下融合的商业策略与体验优化
- 2025-2030年中国少儿艺术培训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竞争格局与投资研究报告
- 人教版(2024)七年级下册生物期末复习模拟试卷(含答案)
- 2025泰山护理职业学院教师招聘考试试题
- 省供销社招聘试题及答案
- 养殖场防疫员聘请协议书
- 护士考编制试题及答案
- 提升教师评价素养的策略及实施路径
- 消防安全管理制度与操作流程汇编
- 女性导尿术方法步骤
- 花店员工劳务合同协议
- 2025年电子商务法律法规知识测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