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泸州市合江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模拟考试语文试题_第1页
四川省泸州市合江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模拟考试语文试题_第2页
四川省泸州市合江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模拟考试语文试题_第3页
四川省泸州市合江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模拟考试语文试题_第4页
四川省泸州市合江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模拟考试语文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合江县2024春期期末八年级语文模拟卷八年级语文(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23分)1.下列词语书写和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偏僻(bì)缅怀悬殊(shū)庭台楼阁B.颠簸(bō)严竣烘烤(hōng)人情世故C.演绎(yì)帷幕踊跃(yǒng)名副其实D.褶皱(zhě)狡辩棱角(líng)抢词夺理2.下列文段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读书是一种良好的习惯。在人生中的彷徨时刻,读书虽不能让我们大彻大悟,但可以惯赋予我们能量,让我们屏蔽浮躁的外界,目空一切,沉浸在书香中,远离喧嚷。沿着文字漫溯史河,笑看风云变幻,从浩瀚典籍中探寻破解“海枯石烂”的密码,何尝不是一种享受?A.大彻大悟B.目空一切C.风云变幻D.海枯石烂3.下列各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承办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不仅成都展示了城市魅力,还获得了经济发展的新机遇。B.市政府关于严禁在市区养犬和捕杀野犬、狂犬的决定得到广大市民的热烈拥护和支持。C.在广东奥体中心举行的个人演唱会一票难求,许多全国各地的歌迷只能在场外听。D.美方寻求与中方沟通,是想改善关系还是打压遏制?中国民众对前者的看法是否定的。4.用规范汉字在下列横线上补写出相应的句子。(6分)(1)安得广厦千万间,▲。(《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2)是故谋闭而不兴,▲,故外户而不闭。(《大道之行也》)(3)关关雎鸠,▲。(《诗经·周南·关雎》)(4)▲,落英缤纷。(陶渊明《桃花源记》)(5)《卖炭翁》中描写卖炭老人的矛盾心理的句子是▲,▲。

5.语言运用(8分)中国,三千年文明历史,崇尚“和”,和文化的思想源远流长,和形式丰富多彩,和为贵历来就是中国人民待人处事的行为准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提出了“和谐”的社会建设。我校八(3)班举行“以和为贵”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假如你也是其中一员,请你积极参与下列活动。(1)【补写标语】根据下列一段话中画线句,补写出对联的下联。中华传统文化中所提倡的和谐、和睦、和气生财、和衷共济、政通人和、和而不同、和平共处、家和万事兴等,是中华民族历史悠久的基本特征。这启示我们要自觉传承优秀的“以和为贵”的思想。上联:学习悠久和文化下联:▲(2)【设计内容】此次活动中你积极参与,对“和”一定有了更深的理解。班级举行“以和为贵”的黑板报,班长已经设计了两个板块,请你再帮助设计两个板块。板块一:探和之义板块二:寻和之用板块三:▲板块四:▲(3)班级开展“以和为贵”的主题班会,假如你是节目主持人,请你设计一段开场白,并引用一句有关“和”的名言。二、阅读与理解。(57分)(一)阅读下面文章,完成6——8题。(10分)为什么空间站上能使用毛笔①当宇航员进入太空后,使用的书写工具是什么?我们都知道可以使用依靠气压将墨水压出的太空笔。那其他书写工具呢?传统的钢笔、圆珠笔必须依靠重力将墨水漏入笔尖,所以它们无法被正常使用。铅笔虽然可以正常书写,但微小的导体石墨粉可能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在神舟十三号的飞行任务中,翟志刚带中国传统文房四宝进入空间站,将中华儿女骨子里的剑胆琴心展现得淋漓尽致。②为什么传统的钢笔、圆珠笔不能用,而毛笔这诞生于先秦的古老文具,能在21世纪的星海探险中发挥作用呢?1③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得思考一番:毛笔是怎样书写的?答案看起来很简单:毛笔上面吸收了墨水,在笔尖与纸张接触的时候,墨水就从笔尖转移到纸上。但是,如果深入思考,就会产生疑问:为什么只有当笔尖接触到纸张时,墨水才发生转移?其他时候呢?④实际上,墨水自动发生转移也是常有的事情。初学者有时会一口气蘸上太多的墨水,墨水就会从笔尖滴下来。毛笔蘸墨时是有技巧的,只需把笔尖的一部分浸入墨中,这样可以保证吸入适量的墨水,墨水就不会从笔尖滴落。所以,一支毛笔能留住的墨水,有一个上限。⑤透过现象看本质,既然毛笔可以留住墨水,那么一定有一个机制来克服重力,这个机制会是什么呢?我们不妨看一看墨水分子受到哪些力。由于毛笔笔尖是一个开放的区域,各处的大气压是平衡的,于是只需要考虑重力与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这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液体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另一部分是液体与容器壁之间的相互作用——这能使液体黏附或者疏离。两种相互作用都有摩擦力,微观上体现为电磁相互作用,宏观上就带来一种叫做毛细现象的神奇现象。⑥毛细现象是指将一根毛细管侵入液体中,相比管外液面,管内液面会自发向上或向下发生移动。毛细现象第一眼看上去是违反自然规律的。人们常说“水往低处流”,为什么水会自发往高处移动?能量守恒定理告诉我们,能量不会凭空产生或消失,液柱上升的过程伴随重力势能的增大,因此一定能找到另一种能量在这个过程中是降低的。没错,这种能量来自液体的表面张力。⑦液体表面与内部的相互作用与液体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很不相同。表面的液体分子之间的相互连接更少,相互作用更弱,于是两侧受力不均。在这种受力不均的情况下,当内部受力较大,将自发向外部“突出”,于是在不受重力的情况下,一团液体将呈现球形。在这种情况下,表现张力将使液体分界面变弯,使之达到能量最低的稳定状态。⑧问题的解答就是这样。毛细现象实际上要求达到一种平衡——液体分子相互作用和液体内部与表面相互作用的平衡。在达到这个平衡的过程中,液体表面会发生变形。毛笔的材料——兽毛,即蛋白质,可以被水浸润。由于分子间相互作用不受重力影响,毛细现象在空间站自然也可以发生,于是毛笔在失重条件下,也可以一如既往地吸入墨水,并正常书写。⑨当我们放眼星辰大海时,前人那些充满创意的智慧也正凝视着我们。(选自微信公众号“中科院高能所”2021年10月17日)6.第①段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并说说其有何作用。(3分)7.请第②段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3分)8.选文第④段中加点的“适量”一词能删去吗?为什么?(4分)(二)阅读下列文章,完成9—12题。(15分)

雨中明月山文/梁衡①江西西部有明月山,藏于湘赣之间,不为人识。当地政府恨世人不识壁中之玉,闺中之秀,便邀海内外作家记者团作考察之游。②头一日,走人工栈道,乘缆车登顶,云绕脚下,雾入衣襟,游者不为所动;第二日,看大庙,殿宇巍峨,新瓦照人,更不为动。当晚,人走一半。③第三日,微雨,主人再邀所余之人作半日之游。无车无马,徒步爬山。一入山门,立见毛竹数竿,有两握之粗。青绿滚圆的竹面上泛出一层细濛濛的白雾,竹节处的笋叶还未退净,一看就是当年的新竹。但其拔地接天,已有干云捉月之势。众人精神为之一振纷纷冲上去照相。然后开始爬山。④路沿峭壁而修,左山右河。山几不见土石,全为翠竹所盖;河却无岸无边难见其貌,其实就是两山间一谷。谷随山的走势成“之”字形,忽左忽右,渐行渐高。谷间只有四样东西:竹、树、石、水。水流漱石,雪浪横飞,竹木相杂,堆绿染红,好一幅深山秋景图。石头一色青黑。大者如楼,小者如房,横空出世,杂布两岸。有那顺洪水而流落谷底者,无论大小皆平滑圆滚,俯仰各态。雨濛濛,似下非下,湿衣润肤。正行间,路边有一石探向谷中四围藤树横绕围成天然扶栏,好个“一石观景处”,凭“栏”望去,只见竹浪层层,满川满山,一直向天上翻滚而去。近处偶有一枝,探向林外,正是苏东坡诗意“竹外一枝斜更好”。竹子这东西无论四季,总是一样的青绿,永葆青春朝气。大家就说起苏东坡,宁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又说到城里菜市场上卖的竹笋。主人见我们对竹感兴趣,突然说:“你们知道不知道,这竹子是分公、母的?”我们一下子静了下来,都说不知。他说:“你看,从离地处起往上数,找见第一片叶子,单叶为公,双叶为母。”众人大奇,披开竹子一找,果然单双有别。我自诩爱竹,却还不知这个秘密。大家又问,这有何用?“采笋子呀!山里人都知道,只有母竹根下才能挖到笋子。”原来,这山不只是为了人看的。⑤等到又爬了几里地,过了一座吊桥,再折上一段石板路,半天里忽一堵石壁矗立面前,壁上有瀑布垂下,约有几十层楼房那么高。石壁的背后和四周都簇拥着绿树藤萝,如一幅镶了边的岩画,而画面就是直立起来的江河奔流图。它不像我们在长江或黄河边,看大浪东去,浩浩千里,而是银河泻地,雪浪盖顶。我自然无法接近水边,只试着往前探了一点身子,便有湿云浓雾猛扑过来,要裹挟我们上天而去。我赶紧转身向后,这时再回望来路,只见云雾倏忽,群山奇峰飘忽其上,古庙苍松隐约其间。近处谷底绿竹拍岸,流水奏琴,偶有一束红叶,伏于石间,如夜间火光之一闪。⑥这时,主人在下面半山腰的一间石室前招手,待我们款款下来,他已设好茶桌。茶备两种。一为当地的黄豆、橙皮、姜丝所制,驱寒暖胃,咸辣香绵,慢慢入心;而另一种则为山上采的野茶,清清淡淡,似有似无,就如这窗外的湿雾。我们都不再说什么,只是端着杯子,静静地望着远处。许久,不知谁喊了一声:“天不早了,该下山了。”我说:“不走了,就这样坐着,等到来年春天吃笋子。”(选自《把栏杆拍遍》)9.作者描写明月山着墨最多的是竹子,结合第③、④段具体语句,概括作者写出了明月山竹子的哪些特点?(4分)10.默读课文,直接摘录或者自己概括相关内容,填写下表。(4分)

所至所见所感山门(1)____精神振奋山谷深山秋景图赞美、兴趣盎然(2)____江河奔流图惊叹石室(3)____(4)____11.本文语言优美,充分体现了梁衡文章的语言特点。请阅读第①—④自然段,品味其语言的妙处,写一段赏析文字。(3分)12.前两天游,当晚人走了一半,第三天半日游却说不走了。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文章末尾说“不走了”的原因。(4分)(三)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13—16题。(17分)【甲】(节选自庄子《北冥有鱼》)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干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乙】(节选自庄子《逍遥游》)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①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②,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③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天阏④者,而后乃今将图南。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适莽苍⑤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之二出又何知!小知不

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⑥,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此大年也。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汤之问棘也,是已。“穷发⑦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斥鴂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此小大之辩也。【注释】①坳:凹陷不平。②胶:被黏住。③培:通“凭”。④天阏:推折,阻止。⑤莽苍:指郊野。⑥晦朔:夜和旦。⑦穷发:北方不长草的地方。13.下列对文中划线部分的断句,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此大年也B.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此大年也C.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此大年也D.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此/大年也1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项是(3分)A.怒而飞怒:振奋,用力鼓动翅膀B.志怪者也志:标记C.三餐而反反:通“返”,返回D.未有知其修者修:长度15.下列对两篇选文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3分)A.【甲】文想象雄奇瑰丽,多用对偶句,造成铺排效果,文章气势磅礴。B.【甲】文中的大鹏,是一个体型硕大,力大无穷,志存高远,善借长风的形象。C.【乙】文的最后一段总结了文章的主旨,“此小大之辩也”这句话点出本文的核心是阐述小和大的关系。D.【甲】【乙】两文都阐明了世间万物皆有所倚,无法实现真正的逍遥。16.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横线的句子。(8分)(1)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2)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四)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17—18题。(8分)送友人唐·李白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17.本诗写了一件什么事情?诗人写这首诗表达了自己怎样的情感?(4分)18.“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一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4分)(五)名著阅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19题。(7分)19(1)【任务一:阅读交流】小钦和小北在阅读后展开了讨论交流,请你根据原著内容完成以下对话。(3分)小钦:《经典常谈》是①(填作者)先生为我们中学生撰写的一部介绍传统文化经典的著作,翻开这本书,我从②《》(填经典著作名称)得知了造字之经过。小北:我学习了《<诗经>二首》后再读这本书,对诗经的主要表现手法③、比、兴有了更深理解。19(2)王选在《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择》中送给北大学子一个公式:I+WE=Full。意思是:要体现自我价值,需把自己融进大集体里,最终才能完全体现自我价值。请你说说这个公式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中主人公保尔身上是如何体现的。(4分)

三、作文。(40分)20.阅读,点燃思想之火;旅行,见识别样风景;实践,领略多彩人生。校园文学社要出一期“行者无疆思以致远”专刊,设置了“故事会”“演讲台”“旅行秀”三个栏目。请你根据表格里的要求,写一篇文章投稿。栏目文本类型内容要求故事会故事讲述你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中发生的有意思的故事演讲台演讲向七年级的同学分享你阅读本学期名著的心得旅行秀游记写一篇你和家人外出旅行的游记要求:①作文需自拟题目;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字数在600字以上;④凡是涉及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一律用A、B、C等英文字母代替;⑤不得抄袭。合江县2024春期期末八年级语文模拟卷八年级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积累运用(23分)1.C(A.偏僻(bì)——pì,庭台楼阁—亭台楼阁;B.颠簸(bō)—bǒ,严竣——严峻;D.棱角(líng)——1éng,抢词夺理——强词夺理)2.B(B.目空一切:什么都不放在眼里,形容极端骄傲自大,贬义词。不能形容让我们屏蔽浮躁的外界,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褒贬误用)3.D(A.关联词位置不当,应为“成都不仅”;B.表意不明,“严禁在市区养犬和捕杀野犬、狂犬”既可以理解为严禁两件事,一是养犬,二是捕杀野犬、狂犬;也可理解为严禁的是养犬这一件事,捕杀狂犬是另一件事;C.语序不当,应为“全国各地的许多”)4.(6分)(1)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2)盗窃乱贼而不作(3)在河之洲(4)芳草鲜美(5)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5.(1)传承优秀和思想(2分)(2)①示例:讲和之事②示例:研和之法(2分)(3)示例: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古人云:“礼之用,和为贵。”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礼的运用,以和谐为贵。礼能带来亲,亲能带来和,和能带来社会有序,社会有序则能带来社会的发展。今天,我们一起也来谈“和”,让我们一起走进“以和为贵”主题班会,感受“和”的魅力吧!(4分)(二)现代文阅读16.第①段画线句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1分)将传统钢笔、圆珠笔、铅笔不能在太空使用与毛笔可以使用进行比较,突出了毛笔可以在太空中使用的优越性,(1分)说明毛笔这一古老文具在星海探险中的作用。(1分)7.承上启下:(1分)采用疑问形式,引发读者思考;(1分)引出后文对毛笔能在21世纪的星海探险中发挥作用的原因的说明。(1分)8.不能删去。“适量”在这里起修饰限制作用:(1分)说明吸入笔尖的墨水有一个量的限制,超过这个量,墨水就会从笔尖滴落。(1分)删去后不能说明吸入的墨水剂量刚好不会从笔尖滴落,(1分)“适量”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1分)(意近即可)(三)现代文阅读29.①粗:“有两握之粗”中写出竹子粗壮的程度。②高:“拔地接天、干云捉月”描绘出了竹子的高耸、挺拔。③密(多):“几不见、全、满山满川”突出竹子稠密众多的特点。④绿:“总是一样的青绿,永葆青春朝气”写出了竹子青翠、富有生命力的特点。10.①.微雨新竹图②.石壁③.静坐品茶图④.留恋(1空1分)11.示例:①语言畅达自然,典雅而有韵味,“山几不见土石,全为翠竹所盖”、“近处偶有一枝”,文言句式的使用使得文章的语言典雅而有韵味。②语言简洁凝练,多用四字短语,如:毛竹数竿、两握之粗等四字短语的运用精练生动,简洁整饬;③使用动词准确。如描写竹子用“泛”,写石用“探”,非常准确地写出竹子、石头的动态;“水流漱石,雪浪横飞,竹木相杂,堆绿染红”中的“漱、横、砸、堆和染”词语丰富,极有表现力。④多用对偶的修辞,如拔地接天和干云捉月、大者如楼和小者如房等,使文章描写更有形象性,精练生动。(任意一点给2分,任意两点给3分,意对即可)12.①一是作者观赏到了美不胜收的自然美景,还增长了见识,有了更多的情趣,让人留恋不舍得走了;②二则体会到主人设茶款待的温馨,静坐品茶时心灵的宁静,景我融为一体的沉醉状态,“不走了”蕴含着作者对明月山的赞美与留恋。(一点2分)(四)文言文阅读13.B14.B志:记载15.A有误,意境开阔、比喻,但少用对偶修辞。16(1)像野马奔腾一样的游气,飘飘扬扬的尘埃,仿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