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自考《古代汉语》真题及答案_第1页
全国自考《古代汉语》真题及答案_第2页
全国自考《古代汉语》真题及答案_第3页
全国自考《古代汉语》真题及答案_第4页
全国自考《古代汉语》真题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全国自考《古代汉语》真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共20题,共60分)

1.下列句子,属于双宾语句的一句是()。

A.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

B.寡君使群臣为鲁卫请

C.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D.盍各言尔志

2.下列句子,属于被动句式的一句是()。

A.象有齿以焚其身

B.吾闻用夏变夷者,未闻变于夷者也

C.空自苦无人之境,信义安所见乎。

D.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

3.下列句子为判断句的一句是()。

A.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B.是非君子之言也

C.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D.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

4.下列句中,“于”引进比较对象的一句是()。

A.克于先大夫,无能为役

B.谷克伤于矢,流血及屐

C.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

D.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5.下列句子,属于名词用作状语表示工具的一句是()。

A.惠等哭,舆归营

B.文人相轻,自古而然

C.收族陵家,为世大戮

D.君为我呼入,吾将兄事之

6.下面哪一项是“彳行”的本义:

A.学术、学问

B.邑中的道路

C.技能、技艺

D.方法

7.“古代汉语”课程的性质是:

A.文学课

B.理论课

C.基础课

D.应用课

8.下列各组汉字全是象形字的一组是

A.女耳自

B.本刃末

C.武信从

D.江河娶

9.下面选项全为通假字的一组是

A.知智益溢

B.早蚤昏婚

C.莫暮反返

D.信伸畔叛

10.“责毕收乎?”中的“责”用的是“责”的

A.本义

B.引申义

C.假借义

D.比喻义

1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是该词的本义是

A.有道之士怀其街而欲以明万乘之主

B.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C.绝江有托于船

D.南有乔木,不可休思

1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不属于使动用法的有:

A.A有道之士怀其街而欲以明万乘之主

B.庄公寤生,惊姜氏。

C.王如善之,则何为不行

D.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

13.我国的第一部词典共有十九篇,包括释诂、释言、释训、释宫、

释亲等。它是:

A.《尔雅》

B.《玉篇》

C.《正字通》

D.《康熙字典》

14.“公入而赋:‘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姜出而赋:‘大隧

之外,其乐也浅漠。'”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对文

B.异文

C.衍文

D.互文

15.“汤之问棘也是已”的“之”的用法或意义是:

A.结构助词“的

B.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义

C.指示代词“这”

D.动词“去”

16.下列句子具有形容词用作意动用法的一句是()。

A.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B.上帝临女,无贰尔心。

C.恕思以明德,则令名载而行之。

D.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17.下列句子,属于疑问代词做宾语而前置的一句是()。

A.姜氏何厌之有

B.B敢问何谓也

C.夫执舆者为谁

D.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

18.下列各组字属于通假字的一组是()。

A.矜一一鳏

B.歌百哥

C.辟—避

D.昏——婚

19.下列字属于异体字的一组是()。

A.信——伸

B.遁—避

C.说一一悦

D.距一一拒

20.下列字具有相同义符的一组是()。

A3条脩倏修

B.福视神祈

C.脾胡肺胃

D.颖颍顿颈

二、问答题(共4题,共40分)

21.为什么说由篆文到隶书是汉字演变史上一次最重要的变革

22.举例说明词义的变迁主要包括哪几种情况

23.古今字和通假字有什么区别?试举例加以说明。

24.古今词汇发展的主要趋势是什么

1、正确答案:C

2、正确答案:B

3、正确答案:B

4、正确答案:D

5、正确答案:C

6、正确答案:B

7、正确答案:C

8、正确答案:A

9、正确答案:D

10、正确答案:A

11、正确答案:D

12、正确答案:C

13、正确答案:A

14、正确答案:D

15、正确答案:B

16、正确答案:D

17、正确答案:B

18、正确答案:C

19、正确答案:D

20、正确答案:A

21.为什么说由篆文到隶书是汉字演变史上一次最重要的变革

正确答案:

隶书,特别是汉隶,彻底抛弃汉字的图画性质,不顾汉字的表意原则

一方面它解散篆体,将古文字“随体诘讪”的线条变成了方折平直的

笔画,完成了汉字的线条化过程另一方面,许多篆文的两笔在隶书中

归并成了一笔,或把篆文中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偏旁合并起来,或直

接省去篆文的某一部分等等,完成了汉字的符号化过程。

23、正确答案:

古今字是历时现象,是指汉字历史上由于当初字少而用多,到后来陆

续分化出新字(区别字)的问题,古字和今字不是同时并存的。如“臬系”

和“熟”O通假字是共时现象,指同一时期读音相同相近的字相互

代替使用的问题,通假字与本字同时并存。如“辨”和“辩”。

24、正确答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