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福建省福州教育学院附属中学2025届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模拟试题质量检测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下列过程中不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粮食酿醋 B.液化气的燃烧C.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D.蒸发食盐水2.氨气(NH3)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NH3+3O2点燃6H2O+2X,则X的化学式为A.H2 B.O2 C.N2 D.NO23.下列实验方法无法达到实验目的是()A.用澄清石灰水鉴别氧气和二氧化碳B.用燃着的木条鉴别氮气与二氧化碳C.用肥皂水鉴别硬水与软水D.用二氧化锰鉴别水和双氧水4.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大致分为以下几步:a加热试管;b检查装置的气密性;c向试管中装药品,试管口放一小团棉花,用带导管的单孔塞塞紧后,固定在铁架台上;d用排水法收集氧气;e停止加热;f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实验操作顺序正确的是A.bcadef B.abcdefC.bcadfe D.abcdfe5.下列根据实验目的所设计的实验方案中,正确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案A除去稀硫酸中的FeSO4加入适量铁粉B除去CO2中的CO将气体通入NaOH溶液C除去CaCl2溶液中的HCl加过量CaCO3,过滤D除去铝粉中的铜粉加适量稀硫酸,过滤A.A B.B C.C D.D6.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洁净的空气B.纯净的食盐水C.冰水混合物D.水泥砂浆7.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叙述错误的是A.镁条:生成氧化镁 B.木炭:发白光C.红磷:浓厚白烟 D.铁丝:火星四射8.下列用途既利用了物质的物理性质又利用了化学性质的是A.金刚石用于切割玻璃B.石墨用于制电极C.水用于制氢气D.二氧化碳用于灭火9.下列对生产、生活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A.水很难被压缩,因为水分子间没有间隙B.在花园里可嗅到花香,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C.氧气加压后能贮存在钢瓶中,因为气体分子体积很小D.温度计里的汞柱上升,因为原子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大10.如图是铜元素和硫元素常见的化合价坐标图,试判断C点上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
A.CuSB.CuS2C.Cu2SD.Cu2S211.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错误的是()A.空气中的氧气主要来源于植物的光合作用B.空气中氧气的质量分数约为21%C.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于食品的防腐D.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有害气体主要包括SO2、CO、NO2以及臭氧等12.蚊虫叮咬后。涂些含有NH3的药水,可减轻痛痒。NH3中的N元素的化合价为A.-3 B.0 C.+3 D.+513.下列实验操作()A.过滤 B.读取液体体积 C.向酒精灯里添加酒精 D.氢气验纯14.下列变化中,前者属于物理变化,后者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铁水铸成锅铁生锈B.木柴燃烧铜在潮湿的空气里生成铜绿C.汽油挥发石蜡熔化D.CO2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混浊瓷碗破碎15.“丹桂飘香”,此现象说明()A.分子间有间隙B.分子质量很小C.分子体积很小D.分子在不断地运动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李明同学对蜡烛及其燃烧进行了探究。按要求填写下列实验现象及其结论。探究步骤:对实验的观察和描述点燃前:石蜡放入水中观察到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燃着时:①点燃蜡烛,把一根火柴梗放在蜡烛的火焰中,约1s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选填图中字母)处最先炭化,说明此处温度最高。②用干冷的烧杯罩于火焰上方,干冷的烧杯内壁出现__________________现象,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熄灭后:吹灭蜡烛,观察到一缕白烟。结论:蜡烛燃烧生成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提出问题:燃着的蜡烛在刚熄灭时,总会有一缕白烟冒出,白烟的成分是什么呢?李明同学对此很感兴趣,提出了如下猜想,:并设计实验进行探究。[猜想与假设]①白烟是蜡烛燃烧时生成的二氧化碳;②白烟是蜡烛燃烧时生成的水蒸气;③白烟是石蜡蒸气凝结成的石蜡固体小颗粒。[实验验证](1)熄灭蜡烛,并立即用一个沾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住白烟,其目的是为了验证假设是___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此实验能否得出正确结论?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2)熄灭蜡烛:并立即用一块干而冷的玻璃片放在白烟上,发现玻璃片上没有出现水雾,说明_____________。(3)熄灭蜡烛,并立即用燃着的木条伸到白烟处(不接触烛芯),发现蜡烛重新点燃,这说明白烟可燃,为假设_____________;提供了证据。同时可排除假设___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17.(8分)计算:将16g高锰酸钾加热一段时间后停止加热,冷却后称量剩余固体的质量为14.4g,(1)通过化学方程式计算剩余固体中二氧化锰的质量__________________(2)上述反应过程中相关量的变化大致如图,正确的是_____(填序号)18.(8分)钙是人体必须的常量元素,每日必须摄入足够量的钙.目前市场上的补钙药剂很多,如图是某种品牌的补钙药品的部分说明书。请回答下列问题:(1)CaCO3中氧元素、钙元素质量比为_____。(2)若每片钙片的质量为0.4g,则钙片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多少_____?(3)如果按用量服用,每天摄入钙元素的质量为多少_____?四、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19.(8分)实验室常用下列装置制取气体,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1)写出图中仪器名称:a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2)实验室用A装置制取氧气。I.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搭建A装置时,酒精灯应在固定仪器a之________(选填“前”或“后”)放置。II.从反应后的剩余固体中回收得到二氧化锰的操作步骤顺序是________。(请填写编号)①洗涤②过滤③烘干④溶解(3)实验室在常温下用块状电石与水反应制取乙炔气体,该反应必须严格控制加水速度,以免引起发生装置炸裂。上图中最适合制取乙炔气体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填装置编号)。(4)选用F装置收集较纯净氧气的适宜时刻是________。也可选择E装置收集氧气,依据是________,证明氧气已集满的方法为________________。(5)选用C装置,将一定量的双氧水和二氧化锰混合,充分反应,测得反应的总质量(m)与反应时间(t)的数据如下表所示:反应时间t/s总质量m/g5049.048.147.346.846.8根据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I.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完全反应生成氧气的质量是________________;II.分解的过氧化氢的物质的量是多少摩尔?(列式计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D【解析】
化学变化是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详解】A、粮食酿醋的过程中有新物质醋酸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A正确;B、液化气的燃烧的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B正确;C、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的过程中有新物质五氧化二磷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C正确;D、蒸发食盐水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不正确。故选D。2、C【解析】试题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反应前N:4,H:12,O:6,反应后H:12,O:6,X的前面有化学计量数2,故X的化学式为N2,故选C。考点: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3、B【解析】A、加入澄清石灰水后,石灰水变浑浊的是二氧化碳,没变浑浊的是氧气,可以区分,正确;B、两种气体都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无法区分,错误;C、硬水和软水的区别在于所含的钙镁离子的多少,生活中可用肥皂水来区分硬水和软水,产生泡沫较多的是软水,较少的硬水,可以区分,正确;D、氧化锰和过氧化氢溶液混合会产生气泡,而二氧化锰和水混合无明显现象,所以可用二氧化锰区分过氧化氢溶液和水,可以区分,正确。故选B。点睛:抓住除杂质的必需条件(加入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4、C【解析】
根据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口诀:“查装定点收移熄”,可知正确的顺序应是b检查装置的气密性,c向试管中装药品,试管口放一小团棉花,用带导管的单孔塞塞紧后,固定在铁架台上;a加热试管;d用排水法收集氧气;f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e停止加热。故选C。5、C【解析】
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详解】A、铁粉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氢气,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B、CO2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CO不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C、HCl能与过量的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再过滤除去过量的碳酸钙,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D、铝粉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铝和氢气,铜不与稀硫酸反应,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故选C。6、C【解析】
A、洁净的空气中包含多种气体物质,属于混合物,选项错误;B、纯净的食盐水包含水和氯化钠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选项错误;C、冰水均由水分子构成,故冰水混合物属于纯净物,选项正确;D、水泥砂浆由多种物质组成,属于混合物,选项错误。故本题选C。7、A【解析】
A、镁条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A错误;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故B正确;C、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放出热量,故C正确;D、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黑色固体,故D正确。故选A。【点睛】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实验结论和实验现象的区别。8、D【解析】
A、金刚石用于切割玻璃是利用金刚石的硬度大,属于物理性质,故A错误;B、石墨用于制电极是利用石墨的导电性,属于物理性质,故B错误;C、水能分解生成氧气和氢气,水用于制氢气是利用水的化学性质,故C错误;D、二氧化碳用于灭火,既利用了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的物质的物理性质,又利用了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的化学性质,故D正确。故选D。9、B【解析】
A、水很难被压缩,不是水分子之间没有间隔,而是说明水分子之间的间隔较小,故A错误;B、在花园里可嗅到花香,是因为分子总是不断运动的,故B正确;C、氧气加压后能贮存在钢瓶中,是因为氧气受压后分子间隔变小,不是分子体积很小,故C错误;D、温度计里的汞柱上升,因为原子的间隔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大,原子的体积不变,故D错误。故选B。10、C【解析】
C点硫元素-2价,铜元素+1价,根据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化学式为Cu2S,故选:C。11、B【解析】
A、空气中的氧气主要来源于植物的光合作用,光合作用利用二氧化碳和水生成葡萄糖和氧气,故A正确;B、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21%,故B不正确;C、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于食品的防腐,故C正确;D、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有害气体主要包括SO2、CO、NO2以及臭氧等,故D正确。故选B。12、A【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元素化合价的一般规律: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在NH3中H的化合价为+1,故N的化合价为-3,故选A考点:元素化合价的一般规律13、D【解析】
A、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缺少玻璃棒引流,图中所示操作错误;B、读取液体体积,用眼睛看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对应的刻度值,故错误;C、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易引起失火,故错误;
D、氢气验纯,点火后,用耳朵听声音判断氢气是否纯净,操作规范,故正确;故选D。14、A【解析】
A.铁水铸成锅属于物理变化,铁生锈属于化学变化,选项正确;B.木柴燃烧属于化学变化,铜在潮湿的空气里生成铜绿也属于化学变化,选项错误;C.汽油挥发属于物理变化,石蜡熔化属于物理变化,选项错误;D.CO2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混浊属于化学变化,瓷碗破碎属于物理变化,选项错误,故选A。【点睛】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区别是有没有生成新物质: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化学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是物理变化15、D【解析】金秋时节,盐城中学丹桂飘香,是因为桂花花香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桂花花香。A、由分子的性质可知,闻到花香的主要原因与分子之间有间隔无关,故选项错误;B、由分子的性质可知,闻到花香的主要原因与分子的质量大小无关,故选项错误;C、由分子的性质可知,闻到花香的主要原因与分子的体积大小无关,故选项错误;D、由于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这是造成闻到花香的主要原因,故选项正确;故选:D。点睛: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浮于水面,难溶于水a水珠水二氧化碳①否蜡烛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干扰白烟的检验白烟不是水蒸气③①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解析】
石蜡放入水中观察到的现象是:石蜡浮在水面上,说明石蜡密度比水小,难溶于水;故填:浮于水面,难溶于水;
①点燃蜡烛,把一根火柴梗放在蜡烛的火焰中,约1s后取可以看到火柴梗的a处最先碳化,说明蜡烛火焰的外焰温度最高;故填:a;
②干冷的烧杯内壁出现水雾,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生成物是水和二氧化碳.
故填:水雾。得出结论: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故填:水;二氧化碳;
[实验验证]:
(1)二氧化碳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吹灭蜡烛立即用一个沾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住白烟,其目的是为了验证假设①;但由于刚吹灭的蜡烛周围尚有残余的其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所以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2)熄灭蜡烛,立即用一块干而冷的玻璃片放在白烟上,玻璃片上没有水雾,说明白烟不是水蒸气;
故答案为:白烟不是水蒸气;
(3)熄灭蜡烛,立即将燃着的木条去点白烟(不要接触烛芯),发现蜡烛重新被点燃,说明白烟具有可燃性,这就证明了假设③的正确性;又因为二氧化碳都不能燃烧,所以同时证明了假设①是不正确的
[实验验证]答案:
(1)①;否;蜡烛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还未完全散去;
(2)白烟不是水蒸气;
(3)③;①;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17、4.35gAD【解析】
(1)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生成氧气的质量为16g﹣14.4g=1.6g设生成MnO2的质量为x,反应的高锰酸钾的质量为y。87:32=x:1.6gx=4.35g316:32=y:1.6gy=15.8g答:二氧化锰的质量为4.35g。(2)A、高锰酸钾加热分解为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氧气的质量从0组将变大,反应停止时不再减少,选项正确;B、16g高锰酸钾加热一段时间后停止加热,反应的质量为15.8g,没有完全反应,选项错误;C、高锰酸钾加热分解为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二氧化锰是生成物,质量从0组将变大,反应停止时不再增加,选项错误;D、高锰酸钾加热分解为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逐渐减少,反应停止时不再增加,选项正确,故选AD。18、6:121%0.3g【解析】
(1)碳酸钙中氧、钙元素的质量比为(16×3):40=6:1.故填:6:1;(2)CaCO3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0%=40%钙片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0%=21%;故填:21%;(3)按用量服用,每天摄入钙元素的质量为: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深入探讨财务管理考试的改革与创新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工程法规考试亮点试题及答案
- 水利水电工程考试重要性及影响试题及答案
- 领导力与影响力的形成机制试题及答案
-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初步设计方案优化
- 工业互联网平台量子通信技术在5G网络中的应用与2025年预研报告
- 水利水电工程答题技巧与试题及答案
- 数字时代的公共关系变革试题及答案
- 机构编制管理与使用
- 中级经济师考试的国际组织功能试题及答案
- 电机学课后习题答案(辜承林)
- 海南省海口市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下学期期中英语试题
- 高额彩礼治理调研报告
- 中国学生营养日主题班会
- 人流手术报告单
- 脑卒中患者的药物管理确保正确用药避免风险
- 新课标下识字教学的方法与实践
- 【瑞幸咖啡财务分析报告(附财务报表)5300字(论文)】
- JGT475-2015 建筑幕墙用硅酮结构密封胶
- 机械工业出版社2020《人工智能导论》课程同步PPT课件第4章 搜索算法
- 说专业-物流管理专业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