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遗传的基本规律(基础卷)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实现3:1的性状分离比须同时满足的条件是()①观察的子代数目足够多②F1形成的各种配子生活力相等,且雌雄配子结合的机会相等③F2不同基因型的个体存活率相等④等位基因间的显隐性关系是完全的⑤F1体细胞中各个基因表达的机会相等A.①②③⑤ B.①②④⑤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答案】C【解析】①子代数目较少时,存在一定的偶然性,所以观察的子代样本数目足够多是出现3:1分离比的条件,①正确;②F1形成的配子数目相等且生活力相同是实现3:1分离比的条件,②正确;③F2不同基因型的个体的存活率不相等时,不会出现3:1的分离比,因此F2不同的基因型的个体的存活率相等是实现3:1分离比的条件,③正确;④等位基因间的显隐性关系是完全的,否则不会出现3:1的分离比,④正确;⑤基因是选择性表达的,因此F1体细胞中各基因表达的机会不相等,⑤错误。综上所述,C正确。
2.下列关于遗传实验和遗传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A.“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和结果”属于假说的内容B.杂合子与纯合子基因组成不同,性状表现也不同C.孟德尔巧妙设计的测交方法只能用于检测F1的基因型D.F2的3∶1性状分离比一定依赖于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答案】D【解析】“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和结果”是观察和分析的内容,孟德尔由此发现了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解释问题的假说,A错误;杂合子与纯合子基因组成不同,但杂合子和显性纯合子的表现型一般相同,B错误;孟德尔巧妙设计的测交方法可用于检测F1的基因型,还可检测某个体产生配子的类型及比例,C错误;F2表现出3:1的性状分离比的前提条件之一是雌雄配子随机结合,D正确。
3.下列关于孟德尔研究遗传规律获得成功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A.选用豌豆作为实验材料,在豌豆开花时去雄和授粉,实现亲本的杂交B.在观察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前人融合遗传的观点,提出一系列假说C.科学地设计实验程序,巧妙地运用测交实验对他的假说进行验证D.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实验结果,先分析多对相对性状,后分析一对相对性状【答案】C【解析】豌豆自花传粉,闭花授粉植物,应在开花前(雄蕊成熟前)去雄,A错误;孟德尔摒弃了前人融合遗传的观点,认为遗传因子既不会相互融合也不会在传递中消失,B错误;科学地设计实验程序,提出假说并进行验证,也是遗传实验研究获得成功的原因,C正确;先研究一对相对性状提出基因分离定律,再研究两对及多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定律,提出基因自由组合定律,D错误。4.下列有关自由组合定律的叙述,正确的是()A.自由组合定律是孟德尔根据豌豆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结果及其解释直接归纳总结的,不适用于多对相对性状的遗传B.在形成配子时,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是随机的,所以称为自由组合定律C.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D.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表现为自由组合【答案】D【解析】自由组合定律是孟德尔针对豌豆两对相对性状的实验结果及其解释直接归纳总结的,也适合多对相对性状,A错误;基因自由组合定律是指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非等位基因重新组合,B错误;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影响、彼此独立的,C错误;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遗传因子表现为自由组合,这也是基因分离定律和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D正确。5.已知某品种油菜粒色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独立遗传),基因型为AaBb的黄粒油菜自交,F1中黄粒∶黑粒=9∶7。现将F1中全部的黄粒个体进行测交,则后代中黑粒纯合子所占的比例是()A.1/16 B.1/9C.1/4 D.1/2【答案】B【解析】F1中的黄粒个体(A_B_)有1/9AABB、2/9AaBB、2/9AABb、4/9AaBb,F1中全部的黄粒个体进行测交,则后代中仅能得到aabb一种纯合子,其比例为4/9×1/4=1/9,B正确。6.下列关于“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的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A.实验中的甲乙两桶分别代表雌、雄生殖器官B.实验中分别从两桶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组合在一起,代表受精过程中雌、雄配子结合的过程C.每个小桶内两种色球比例须为1:1,准确模拟了雌、雄配子的比例D.每次抓取的小球需要重新放回,保证每次模拟过程中D、d出现概率相同【答案】C【解析】实验中的甲乙两桶分别代表雌、雄生殖器官,A正确;实验中分别从两桶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组合在一起,代表受精过程中雌、雄配子结合的过程,B正确;每个小桶内两种色球比例须为1:1,模拟的是成对的遗传因子,C错误;每次抓取的小球需要重新放回,保证每次模拟过程中D、d出现概率相同,D正确。7.已知某二倍体植物的花长受四对等位基因控制且独立遗传,作用相等且具有叠加性。最长花长为40mm的该植物与最短花长为16mm的该植物互相授粉,子代花长均为28mm。花长为28mm的植株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其中花长为16mm的个体所占比例为()A.1/256B.81/256C.1/16D.3/8【答案】A【解析】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子一代的基因型为AaBbCcDd,长度为28mm,且每一个显性基因增加的长度为3mm,则子一代自交,后代花长长度为16mm的个体的基因型为aabbccdd,占子二代总数的比例=1/4×1/4×1/4×1/4=1/256,故选A。8.控制蛇皮颜色的基因遵循遗传规律进行传递,现进行下列杂交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选项是()A.黄斑是隐性性状B.所有黑斑蛇的亲本至少有一方是黑斑蛇C.甲实验中,F1黑斑蛇基因型与亲本黑斑蛇基因型相同D.乙实验中,F2黑斑蛇基因型与亲本黑斑蛇基因型相同【答案】D【解析】乙组黑斑蛇子代出现性状分离,所以黄斑是隐性性状,A正确;结合上述,黑斑蛇是显性性状,因此黑斑蛇亲本必然有黑斑基因,因此至少有一方是黑斑蛇,B正确;甲实验中,亲本黑斑蛇是杂合子,测交得到的F1黑斑蛇基因型也是杂合子,C正确;乙实验中,F1黑斑蛇是杂合子,F2黑斑蛇基因型有纯合子也有杂合子,D错误。9.某动物毛色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棕色个体相互交配,子代总表现出棕色∶黑色∶灰色∶白色=4∶2∶2∶1。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A.控制毛色的基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B.白色个体相互交配,后代都是白色C.控制毛色显性基因纯合可能会使受精卵致死D.棕色个体有4种基因型【答案】D【解析】根据比例“4:2:2:1”控制毛色的基因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A正确;白色个体为双隐,故白色个体相互交配,后代都是白色,B正确;出现4:2:2:1的比例,是因为控制毛色的显性基因纯合致死,即可能是受精卵致死,C正确;棕色个体为双显个体,且为双杂,由于显性纯合致死,故只有一种基因型,D错误。10.玉米种子颜色由三对等位基因控制,符合基因自由组合定律。A、C、R基因同时存在时为有色,其余基因型都为无色。一棵有色种子的植株Z与三棵植株杂交得到的结果为()AAccrr×Z→有色:无色=1:1aaCCrr×Z→有色:无色=1:3aaccRR×Z→有色:无色=1:1植株Z的基因型为()A.AaCCRr B.AACCRr C.AaCcrr D.AaCcRR【答案】A【解析】由上分析可知,有色种子的基因型是A_C_R_,其余基因型都为无色。根据三个杂交组合可知,①AAccrr×Z→有色:无色=1:1,则植株Z的基因型是__CcRR或__CCRr;②aaCCrr×Z→有色:无色=1:3,则植株Z的基因型是Aa__Rr;③aaccRR×Z→有色:无色=1:1,则植株Z的基因型是AaCC__、或AACc__;根据上面三个过程的结果可以推知该有色植株的基因型为AaCCRr。综上所述,A正确。11.葫芦科的一种二倍体植物喷瓜,其性别是由3个基因A1、A2、A3决定的,A1对A2为显性,A2对A3为显性。喷瓜个体只要有A1基因即为雄性,无A1而有基因A2则为雌雄同株,只有A3基因则为雌性(如A2A3为雌雄同株)。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1A1与A2A3杂交,后代全为雄性B.A1A3的植物可产生基因组成为A1和A3等量的两种雌配子C.该植物可能产生基因组成为A2的雌配子D.A1A3×A2A3→♂:雌雄同株:♀=1:2:1【答案】C【解析】根据分析可知,由于雌株不能产生A1配子,故群体中不会出现A1A1的个体,A错误;根据“只要有A1基因即为雄性”,说明A1A3的植物为雄性,可产生A1和A3两种数量相等的雄配子,B错误;由于A2A2、A2A3为雌雄同株,故该植物可能产生基因组成为A2的雌配子,C正确;A1A3×A2A3→A1A2:A1A3:A2A3:A3A3=♂:雌雄同株:♀=2:1:1,D错误。12.现有①~④四个果蝇品系(都是纯种),其中品系①的性状均为显性,品系②~④均只有一种性状是隐性,其他性状均为显性。这四个品系的隐性性状及控制该隐性性状的基因所在的染色体如下表所示:若需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可选择下列哪种交配类型()品系①②③④隐形性状均为显性残翅黑身紫红眼相应染色体Ⅰ、ⅡⅡⅡⅢA.①×③ B.①×②C.②×③ D.③×④【答案】D【解析】要验证自由组合定律,必须两对或多对相对性状是在非同源染色体上,不能在同源染色体上。①个体所有基因都是显性纯合的,②个体只有控制残翅的基因是隐性的,③个体只有控制黑身的基因是隐性的,所以①×③,①×②两个体杂交只产生一对基因杂合,只能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不能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A、B错误;②和③分别含有残翅和黑身的隐性基因,但是控制这两种性状的基因都在Ⅱ号染色体上,②×③不能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C错误;③和④分别含有黑身和紫红眼的隐性基因,且控制这两种性状的两基因分别在Ⅱ,Ⅲ号染色体上,③×④杂交后两对基因都是杂合的,减数分裂过程中这两对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D正确。13.某大学生物系学生通过杂交试验研究某种短腿青蛙腿形性状的遗传方式,得到下表结果。下列推断不合理的是()组合1234短腿♀×长腿♂长腿♀×短腿♂长腿♀×长腿♂短腿♀×短腿♂子代长腿48469024短腿4648076A.长腿为隐性性状,短腿为显性性状B.组合1、2的亲本至少有一方为纯合子C.控制短腿与长腿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或性染色体上D.短腿性状的遗传遵循孟德尔的两大遗传定律【答案】D【解析】根据组合4中短腿♀×短腿♂,子代中长腿∶短腿≈1∶3可推知,亲本为杂合子,短腿为显性性状,长腿为隐性性状,而且青蛙腿形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其遗传遵循孟德尔的分离定律,A正确,D错误;组合1、2都是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子代的性状分离比约为1∶1,相当于测交,所以其亲本都是一方为纯合子,另一方为杂合子,B正确;由于题目中没有对子代雌雄个体进行分别统计,所以控制短腿与长腿的基因可能位于常染色体上,也可能位于性染色体上,C正确。14.水稻的非糯性和糯性是—对相对性状。非糯性花粉中含直链淀粉,遇碘变蓝黑色。而糯性花粉中含支链淀粉,遇碘变橙红色。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验证孟德尔的分离定律,必需用杂合非糯性水稻(Aa)自交B.取杂合非糯性水稻(Aa)的花粉加碘染色,在显微镜下观察到蓝黑色花粉占3/4C.二倍体水稻的花粉经离体培养,可得到单倍体水稻,稻穗、米粒变小D.含有a基因的花粉死亡一半,则非糯性水稻(Aa)自交后代基因型比例是2:3:1【答案】D【解析】验证孟德尔的分离定律,可以用杂合非糯性水稻(Aa)自交或测交,A错误;取杂合非糯性水稻(Aa)的花粉加碘染色,在显微镜下观察到蓝黑色花粉占1/2,B错误;花药离体培养获得的是单倍体,单倍体高度不育,没有种子,C错误;若含有a基因的花粉死亡一半,则非糯性水稻(Aa)自交,产生的雌配子A:a=1:1,产生的雄配子A:a=2:1,因此后代基因型比例为AA:Aa:aa=(1/2×2/3):(1/2×2/3+1/2×1/3):(1/2×1/3)=2:3:1,D正确。15.玉米宽叶(A)对窄叶(a)为显性,宽叶杂交种(Aa)玉米表现为高产,比AA和aa品种的产量分别高12%和20%。玉米有茸毛(D)对无茸毛(d)为显性,有茸毛玉米植株具有显著的抗病能力,该显性基因纯合时植株幼苗期就不能存活。两对基因独立遗传。高产有茸毛玉米自交产生F1,再让F1随机交配产生F2,则有关F1与F2的成熟植株中,叙述正确的是()A.宽叶有茸毛类型分别占1/2和3/8B.都有9种基因型C.有茸毛与无茸毛比分别为2:1和2:3D.高产抗病类型分别占1/3和1/10【答案】A【解析】F1中宽叶有茸毛(A_Dd)类型为3/4×2/3=1/2,F2中宽叶有茸毛类型为3/4×1/2=3/8,A正确。据以上分析可知,因茸毛显性基因纯合时(DD)植株幼苗期就不能存活,故AaDd自交的F1只有3×2=6种基因型,F1随机交配产生F2,F2的成熟植株中也只有6种基因型,B错误;F1中有有茸毛与无茸毛Dd:dd=2:1,F2有茸毛(Dd4/9):无茸毛(dd4/9)=1:1,C错误;F1高产抗病(AaDd)类型是1/2×2/3=1/3,F2高产抗病((AaDd))类型是1/2×1/2=1/4,D错误。16.某植物的花色受A、a和B、b两对基因的影响。这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两对基因对花色遗传的控制可能有下图中两种机制,相关叙述正确是()A.机制1和机制2中的黄花植株基因型可能相同B.B基因中的一个碱基对发生替换一定导致表达产物改变C.若为机制1,AaBb植株自交,后代中开黄花的植株占9/16D.若为机制2,AaBb植株自交,后代中开黄花的植株占3/8【答案】C【解析】由题意可知,机制1中黄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_B_,机制2中黄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_bb,A错误;由于一个氨基酸可能存在几种密码子,因此B基因中的一个碱基对发生替换其所决定的氨基酸可能不变,最终表达的产物不变,B错误;若为机制1,AaBb植株自交,后代中开黄花的基因型为A_B_,其所占比例为9/16,C正确;若为机制2,AaBb植株自交,后代中开黄花的植株的基因型为A_bb,其所占比例为(3/4)×(1/4)=3/16,D错误。17.果蝇有一种缺刻翅的变异类型,这种变异是由染色体上某个基因缺失引起的,并且有纯合致死效应。已知在果蝇群体中不存在缺刻翅的雄性个体。用缺刻翅雌果蝇与正常翅雄果杂交,然后让F1中雄雌果蝇自由交配得F2。以下分析正确的是()A.缺刻翅变异类型属于基因突变B.控制翅型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C.F1中雌雄果蝇比例为2∶1D.F2雌果蝇中缺刻翅个体占1/7【答案】C【解析】染色体上某个基因的缺失属于染色体变异,A错误;由于果蝇群体中不存在缺刻翅的雄性个体,可知控制翅型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B错误;缺刻翅雌果蝇(基因型用XOXb表示)与正常翅雄果蝇(XbY)杂交,F1为1/4XOXb、1/4XbXb、1/4XbY、1/4XOY(致死),所以F1中雌雄果蝇比例为2∶1,C正确;F1产生的雌配子为1/4XO、3/4Xb,雄配子为1/2Xb、1/2Y,利用棋盘法可得F2中雌果蝇为XOXb∶XbXb=1∶3,缺刻翅个体占1/4,D错误。18.某男性与一正常女性婚配,生育一个患白化病兼色盲的儿子。下图为此男性的一个精原细胞示意图(白化病基因a、色盲基因b)。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此男性的精巢中可能有含23个四分体的细胞B.在形成此精原细胞的过程中不可能出现交叉互换C.该夫妇第二胎生育了一个女儿,其患色盲病概率为1/4D.该夫妇再生一个表现型正常男孩的概率是3/16【答案】C【解析】人体正常体细胞中含46条染色体,所以此男性初级精母细胞中含有23对同源染色体、23个四分体,A正确;精原细胞是通过有丝分裂增殖分化而来,而四分体的形成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所以在形成此精原细胞的过程中不可能出现四分体,B正确;该对夫妇的基因型为AaXBXb、AaXbY,他们所生的女儿(XBXb或XbXb)患色盲的概率为1/2,C错误;该夫妇(AaXBXb、AaXbY)再生一个表现型正常男孩的概率=3/4×1/4=3/16,D正确。19.甲病与乙病均为单基因遗传病,已知一对都只患甲病的夫妇生了一个正常的女儿和一个只患乙病的儿子(不考虑XY同源区段),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女儿是纯合子的概率为1/2 B.儿子患病基因可能只来自母亲C.近亲结婚会增加乙病的患病概率 D.该夫妇再生一个正常孩子的概率为3/16【答案】A【解析】将两种病分开进行分析:由于这对夫妇均患甲病,而女儿不患病,所以甲病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相关基因用A、a表示),这对夫妇的基因型均为Aa;这对夫妇均不患乙病,而儿子患乙病,所以乙病为隐性遗传病(相关基因用B、b表示),但位于何种染色体上无法判断。若位于常染色体上,则这对夫妇的基因型均为Bb,儿子的基因型为bb;若位于X染色体上,则丈夫的基因型为XBY,妻子的基因型为XBXb,儿子的基因型为XbY;女儿正常,关于甲病的基因型为aa,对于乙病来说,如果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则是纯合子的概率为1/3,如果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则是纯合子的槪率为1/2,A错误;儿子患病基因可能同时来自父母双方,也可能只来自母亲,B正确;乙病是隐性遗传病,近亲结婚会增加患隐性遗传病的槪率,C正确;如果乙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该夫妇的基因型均为AaBb,再生一个正常孩子的概率为1/4×3/4=3/16;如果乙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该夫妇的基因型为AaXBY和AaXBXb,再生一个正常孩子的概率为l/4×3/4=3/16,D正确20.家蚕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其幼虫结茧情况受一对等位基因L(结茧)和Lm(不结茧)控制。在家蚕群体中,雌蚕不结茧的比例远大于雄蚕。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ZLW与ZLmZLm杂交子代全部为不结茧B.Z、W染色体的形态大小虽不同,仍属于同源染色体C.雄蚕结茧基因型为ZLZL和ZLZLmD.L和Lm基因都位于Z染色体上,Lm基因为隐性基因【答案】A【解析】ZLW与ZLmZLm杂交子代雌蚕全部不结茧(ZLmW),雄蚕全部结茧(ZLZLm),A错误。Z、W染色体的形态大小虽不同,但是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这两条染色体会配对,所以属于同源染色体,B正确。雄蚕结茧基因型有两种:ZLZL和ZLZLm,C正确。L和Lm基因都位于Z染色体上,Lm基因为隐性基因,D正确。21.下图是先天聋哑遗传病的某家系图,II2的致病基因位于1对染色体,II3和II6的致病基因位于另1对染色体,这2对基因均可单独致病。II2不含II3的致病基因,II3不含II2的致病基因。不考虑基因突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II3和II6所患的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B.若II2所患的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III2不患病的原因是无来自父亲的致病基因C.若II2所患的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III2与某相同基因型的人婚配,则子女患先天聋哑的概率为1/4D.若II2与II3生育了1个先天聋哑女孩,该女孩的1条X染色体长臂缺失,则该X染色体来自母亲【答案】D【解析】正常的Ⅰ3和Ⅰ4生出了患病的II3和II6,所以此病为隐性遗传病,又因为II3女性,其父亲正常,所以致病基因不可能位于X染色体上,A错误;若II2所患的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则III2不患病的原因是II3不含II2的致病基因,B错误;若II2所患的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III2的基因型为AaBb,所以其与某相同基因型的人婚配,子女患病的基因型为aa或bb概率为1/4+1/4-1/16=7/16,C错误;因II3不含II2的致病基因,所以若II2与II3生育了1个先天聋哑女孩,该女孩的1条X染色体长臂缺失,则该X染色体来自母亲,D正确。22.人群中甲病(A/a基因控制)和乙病(B/b基因控制)均为单基因遗传病,其中有一种病为伴性遗传病。已知人群中每100人中有一个甲病患者,下面的系谱图中Ⅱ3无甲病致病基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I1和I2生一个正常女孩的概率为3/8B.Ⅱ6产生的配子基因组成为AXB的概率为5/11C.Ⅱ3和Ⅱ4生一个只患一种病的孩子的概率为1/4D.Ⅲ7和Ⅲ8生一个两病兼患的孩子的概率为1/48【答案】C【解析】1号为AaXBY,2号为AaXBXb,则I1和I2生一个正常女孩A_XBX¯的概率为3/4×1/2=3/8,A正确;Ⅱ6为A_XBY,据分析可知,人群中a=1/10、A=9/10,则Ⅱ6为AA的概率为81/99,为Aa的概率为18/99,其产生AXB配子概率为10/11×1/2=5/11,B正确;Ⅱ3无甲病致病基因,则其基因型为AAXBX¯,Ⅱ4为1/3AAXbY、2/3AaXbY,由于Ⅱ3携带乙病致病基因未知,故Ⅱ3和Ⅱ4生一个只患一种病的孩子的概率不确定,C错误;Ⅱ3基因型为1/2AA、1/2AA,Ⅱ4为1/3AAXbY、2/3AaXbY,故Ⅲ7为2/3AAXBXb、1/3AaXBXb,Ⅲ8为AaXBY,两者生一个两病兼患的孩子aaXbY的概率为1/3×1/2×1/2×1/2×1/2=1/48,D正确。23.如图是某家系甲、乙、丙三种单基因遗传病的系谱图,其基因分别用A、a,B、b和D、d表示。甲病是伴性遗传病,Ⅱ﹣7不携带乙病的致病基因,在不考虑家系内发生新的基因突变的情况下,以下分析错误的是()A.甲病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B.Ⅱ﹣6的基因型是DDXABXab或者DdXABXabC.Ⅲ﹣15和Ⅲ﹣16结婚,所生的子女患乙病的概率是1/8D.Ⅲ﹣13患两种遗传病的原因是Ⅱ﹣6减数分裂时,发生染色体结构变异,形成的XAb雌配子【答案】D【解析】由以上分析可知,甲病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A正确;Ⅱ﹣6患甲病,但是后代有正常个体,所以Ⅱ﹣6的甲病基因型是XAXa,后代有患乙病的男孩,所以Ⅱ﹣6乙病的基因型是XBXb,丙病基因型是DD或Dd,所以Ⅱ﹣6的基因型是DDXABXab或者DdXABXab,B正确;只分析乙病,Ⅲ﹣15的基因型是1/2XBXB、1/2XBXb,Ⅲ﹣16的基因型是XBY,所生的子女患乙病的概率是1/2×1/4=1/8,C正确;关于甲病和乙病,Ⅱ﹣6的基因型为XABXab,Ⅱ﹣7的基因型为XaBY,Ⅲ﹣13患甲和乙两种遗传病,其基因型为XAbY,因此Ⅲ﹣13患两种遗传病的原因是II﹣6号的初级卵母细胞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两条X染色体的非姐妹单体发生了交叉互换,产生XAb的配子,不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D错误。24.下列关于人类“唐氏综合征”“镰刀形细胞贫血症”和“唇裂”的叙述,正确的是()A.都是由基因突变引起的疾病B.患者父母不一定患有这些遗传病C.可通过观察血细胞的形态区分三种疾病D.都可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检测是否患病【答案】B【解析】唐氏综合征是由染色体数目异常引起的疾病;观察血细胞的形态只能判定镰刀形细胞贫血症;唐氏综合征可通过观察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来确定是否患病;患者父母不一定患有这些遗传病。综上所述,B正确。25.下列有关遗传病的叙述正确的是()A.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导致个体所患的疾病都是遗传病B.染色体组型分析可以用于各种遗传病的诊断C.性染色体所携带的基因引起的疾病属于性染色体异常遗传病D.单基因隐性遗传病患者的父母不一定都携带致病基因【答案】D【解析】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导致个体所患的疾病不一定都是遗传病,如有些癌症,A错误;染色体组型分析仅可以用于各种染色体病的诊断,B错误;性染色体所携带的基因引起的疾病属于单基因遗传病,C错误;单基因隐性遗传病患者的父母不一定都携带致病基因,如色盲遗传,母亲为携带者,父亲正常,儿子可能会患病,D正确。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除特别说明外,每空2分,共50分)26.(16分)下图为某家系的两种罕见的单基因遗传病遗传系谱图,Bruton综合症致病基因用A或a表示,低磷酸酯酶症的致病基因用B或b表示。已知Ⅱ6不携带致病基因。回答下列问题:(1)Bruton综合症属于________染色体________性遗传病,低磷酸酯酶症属于________染色体________性遗传病。(2)Bruton综合症患者体内的Bruton酪氨酸蛋白激酶(BtK)基因发生突变,导致BtK酶异常,进而影响B淋巴细胞的分化成熟。体现了基因与性状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3)Ⅰ2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Ⅱ5的基因型为________。Ⅳn为患两种遗传病女孩的概率为________。【答案】(1)伴X隐常隐(2)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3)bbXAXA或bbXAXaBbXAXa1/32【解析】(1)由3、4→8,可知,低磷酸酯酶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由5、6→9可知,Bruton综合症是隐性遗传病,又因为6号个体不携带致病基因,故该病为伴X隐性遗传病。(2)Bruton综合症的BtK基因突变,导致对应的酶异常,进而影响B细胞的分化成熟,故体现了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3)Ⅰ2患低磷酸酯酶病,对应的基因型为bb;不患Bruton综合症,对应的基因型可能为XAXA或XAXa。故其基因型为:bbXAXA或bbXAXa。3、4的基因型分别是:BbXAY,BbXAXa,故8的基因型是1/2bbXAXA或1/2bbXAXa;2是bb,故5号是Bb,6不携带致病基因,故为BB,则9号个体的基因型为1/2BBXaY或1/2BbXaY,Ⅳn患低磷酸酯酶病的概率是:1/2×1/2=1/4,Ⅳn患Bruton综合症的女孩的概率是:1/2×1/4=1/8,故Ⅳn是患两种病女孩的概率是:1/4×1/8=1/32。27.(14分)果蝇体细胞染色体组成为2n=8,是遗传学中常用的实验材料,现有果蝇的两对相对性状,翅型——卷翅和直翅(用A与a表示),已知卷翅基因是直翅基因突变而来的,且存在纯合致死现象;眼色——红眼和白眼(用B与b表示,相关基因在X染色体的非同源区段上),杂交实验结果如下图,请回答相关问题:(1)对果蝇基因组进行测序,需要测量测_____条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翅型的性状中_________________是显性性状,且控制翅型的基因最可能位于___________染色体上,其与控制眼色的基因的遗传符合孟德尔______________定律。(2)由杂交组合2可知,卷翅中致死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且组合2的亲本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若用组合2的子代卷翅果蝇相互交配,则后代中红眼卷翅雄蝇的概率为_______。【答案】(1)5卷翅常基因的自由组合(2)AAAaXBY和AaXbXb(3)1/6【解析】(1)果蝇是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体细胞含有3对常染色体和1对性染色体,因此对果蝇基因组进行测序,需要测量3条常染色体和X、Y性染色体共5条染色体上的基因。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卷翅对直翅是显性性状,为常染色体遗传,而眼色的遗传为伴X遗传,因此控制两种性状的基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2)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卷翅显性纯合致死,即卷翅中致死的基因型为AA,则卷翅的基因型只能是Aa,因此组合2的亲本基因型为AaXBY和AaXbXb。(3)根据以上分析已知,组合2的亲本基因型为AaXBY和AaXbXb,则子代卷翅果蝇的基因型为AaXBXb、AaXbY,因此子代卷翅果蝇相互交配产生的后代中,红眼卷翅雄蝇的概率=2/3×1/4=1/6。28.(10分)某种二倍体野生植物,该植物属于XY型性别决定。研究人员发现,该植物的花瓣有白色、粉红色、红色和紫色四种。花瓣的颜色由花青素决定,花青素的形成由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共同控制。请回答下列问题。(1)基因A、a和基因B、b在遗传时,遵循______________定律。(2)该植物属于__________________(填“雌雄同株”或“雌雄异株”)植物。(3)研究人员还发现,该植物花瓣的单瓣对重瓣是显性性状。现有纯合单瓣、重瓣植株(雌雄均有)若干,欲探究控制这对相对性状的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位于X染色体特有区段(非同源区段)上,请用一次杂交方法确定。则选择的亲本表现型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预测结果及结论:①如果子代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这对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②如果子代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这对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答案】(1)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2)雌雄异株(3)单瓣雄株和重瓣雌株①全部雌株为单瓣,全部的雄株为重瓣②无论雌雄株均是单瓣【解析】(1)由题文可知,基因A、a和基因B、b分别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故在遗传时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2)依题意“该植物属于XY型性别决定”可知:该植物属于雌雄异株植物。(3)该植物花瓣的单瓣对重瓣是显性性状,要确定控制这对相对性状的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位于X染色体特有区段(非同源区段)上,可将多对单瓣雄株和重瓣雌株作为亲本进行杂交。①若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相关基因用D、d表示),则亲本重瓣雌株的基因型为XdXd,单瓣雄株的基因型是XDY,杂交后代雄株全为XdY重瓣,雌株全为XDXd单瓣;②若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相关基因用D、d表示),则亲本重瓣的基因型为dd,单瓣的基因型为DD,杂交后代雌、雄株均为Dd单瓣。29.(10分)鸟的性别决定方式是ZW型,某种鸟的羽色有红色、粉色和白色,由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其中A、a基因位于Z染色体上,B基因决定红色素的合成,且B基因对b基因为完全显性,a基因纯合会淡化色素。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种鸟表现为白羽时的基因型有______种。(2)若让纯合红羽雌鸟与纯合白羽雄鸟作本进行杂交,所得F1中有红羽鸟和粉羽鸟出现,让F1相互交配,所得F2中粉羽鸟占___________。(3)若让两只红羽鸟相互交配,所得F1中只有红羽鸟和粉羽鸟,则雌性亲本的基因型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请设计一代杂交实验进一步探究该雌性亲本的基因型。实验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及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5(2)3/8(3)BBZAW或BbZAW让该雌性亲本与多只白羽雄鸟杂交若子代中不出现白羽鸟,则该雌性亲本的基因型为BBZAW;若子代中出现白羽鸟,则该雌性亲本的基因型为BbZAW【解析】(1)依题意可知:当该种鸟不含B基因时即表现为白羽,因此该种鸟表现为白羽时的基因型有5种,分别为bbZAZA、bbZAZa、bbZaZa、bbZAW、bbZaW。(2)粉羽鸟为B_ZaZa、B_ZaW。纯合红羽雌鸟的基因型为BBZAW,纯合白羽雄鸟的基因型为bbZAZA或bbZaZa,二者杂交,F1中出现了粉羽鸟,说明亲本白羽雄鸟的基因型为bbZaZa,F1的基因型为BbZAZa、BbZaW。让F1相互交配,所得F2中粉羽鸟占3/4B_×1/2(1/4ZaZa+1/4ZaW)=3/8。(3)红羽雌鸟(B_ZAW)与红羽雄鸟(B_ZAZ_)交配,所得F1中只有红羽鸟和粉羽鸟,说明双亲中,有一个亲本必含BB,另一亲本含有BB或Bb,而且雄性亲本必然含有Za,进而推知:雌性亲本的基因型可能是BBZAW或BbZAW。白羽鸟为bb__。欲探究雌性亲本的基因型是BBZAW还是BbZAW,可让该雌性亲本与多只白羽雄鸟杂交,观察子代该种鸟的羽色。如果雌性亲本的基因型是BBZAW,则子代均为Bb,不会出现白羽鸟;如果雌性亲本的基因型是BbZAW,则子代约有1/2的个体为Bb,约有1/2的个体为bb,因此会出现白羽鸟。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遗传的基本规律(提高卷)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有关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A.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F1未出现的性状是显性性状B.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F2会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C.孟德尔的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F1测交后代的表现型的比例是1∶1D.孟德尔的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F2出现的重组性状类型占5/8【答案】B【解析】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F1中出现的性状是显性性状,没有出现的性状是隐性性状,A错误;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利用先杂交再自交,在F2中出现性状分离,即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B正确;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F1测交后代的表现型比例是1:1:1:1,C错误;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F2性状分离比为9:3:3:1,其中若占两个3份的表现型与亲本表现型不同,即重组性状类型占3/8,若占9份和1份的表现型与亲本类型不同,则重组类型占5/8,D错误。2.关于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控制两种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B.F1产生的雌雄配子各有四种,数量比为1:1:1:1C.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发生在雌雄配子随机结合的过程中D.F2中重组类型所占比例为3/8【答案】C【解析】根据孟德尔自由组合定律内容可知,控制两种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A正确;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实验中,F1为YyRr,其产生的雌雄配子各有四种,数量比为1:1:1:1,B正确;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发生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过程中,C错误;F2中四种表现型比例是9:3:3:1,其中重组类型所占比例为3/8,D正确。3.下列有关孟德尔遗传规律的说法错误的是()A.叶绿体基因控制的性状遗传不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B.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这是得出孟德尔遗传定律的条件之一C.孟德尔发现分离定律与自由组合定律的过程运用了假说-演绎法D.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自交,子代一定出现4种表现型和9种基因型【答案】D【解析】叶绿体基因控制的性状遗传属于细胞质遗传,不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A正确;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这是得出孟德尔遗传定律的条件之一,B正确;孟德尔发现分离定律与自由组合定律的过程运用了假说演绎法,C正确;若A、a和B、b这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则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不发生交叉互换,该个体自交,后代有3种表现型和3种基因型,D错误。4.孟德尔探索遗传规律时,运用了“假说—演绎”法,该方法的基本内涵是:在观察与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问题后,通过推理和想象提出解决问题的假说,根据假说进行演绎推理,再通过实验证明假说。下列有关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叙述,不正确的是()A.提出的问题是建立在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基础上的B.孟德尔的假说合理地解释了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中的性状分离现象C.“演绎推理”的过程是指完成测交实验并统计结果的过程D.“测交实验”是对推理过程及结果进行的检验【答案】C【解析】孟德尔进行杂交实验时,选用的是纯合亲本,且F1只有一种性状,而F1自交后代又出现了两种性状,而后提出假说,合理的解释了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中的性状分离现象,A、B正确;演绎推理是指若用子一代与隐性纯合亲本进行杂交,预测其后代应出现高矮为1:1的分离比,C错误;“测交实验”是根据假说进行演绎推理,对测交实验的结果进行理论预测,看真实的实验结果与理论预期是否一致,证明假说是否正确,所以“测交实验”是对推理过程及结果进行的检验,D正确。5.下列遗传现象中不遵循基因分离定律的是()A.两只黄鼠交配,所生的子代中黄鼠∶灰鼠=2∶1B.粉红花紫茉莉自交后代红花∶粉红花∶白花=1∶2∶1C.长食指和短食指由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控制(TS表示短食指基因,TL为长食指基因),TS在男性为显性,TL在女性为显性D.人的神经性肌肉衰弱、运动失调等遗传病与线粒体DNA有关【答案】D【解析】两只黄鼠交配,所生的子代中黄鼠∶灰色鼠=2:1而不是3:1,是显性基因纯合致死所致,遵循基因分离定律,A错误;粉红花紫茉莉自交后代红花∶粉红花∶白花=1:2:1,涉及显性的相对性,即红花为AA、粉红花为Aa、白花为aa,遵循基因分离定律,B错误;长食指和短食指由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控制(TS表示短食指基因,TL为长食指基因),TS在男性为显性,TL在女性为显性,涉及从性遗传,遵循基因分离定律,C错误;人的神经性肌肉衰弱、运动失调等遗传病与线粒体DNA有关,是细胞质遗传,不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D正确。6.某种昆虫的翅有斑点和无斑点这对相对性状受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这两对等位基因均位于常染色体上,雄性个体中A和B基因同时存在时表现为斑点翅,其他情况均为无斑点翅,而雌性个体均表现为无斑点翅。下列不能通过子代翅有无斑点辨别性别的杂交组合是()A.AABB×aabbB.AaBb×AABbC.AAbb×aaBBD.AABb×AaBB【答案】B【解析】AABB×aabb、AAbb×aaBB、AABb×AaBB三个亲本组合的子代都含有A和B基因,AaBb×AABb这一组合的子代是A_B_和A_bb,根据题干中信息:雄性个体中A和B基因同时存在时表现为斑点翅,其他情况均为无斑点翅,而雌性个体均表现为无斑点翅,所以不能通过子代翅有无斑点辨别性别的杂交组合是AaBb×AABb,B正确。7.已知某个体基因型为AaBb(两对基因自由组合),据此作出的下列推断中,错误的是()A.如果该个体只有一个亲本,其基因型一定也是AaBbB.如果该个体有两个亲本,其基因型一定分别是aabb和AABBC.该个体产生的配子类型肯定是4种D.该个体自交产生的后代中一定存在着aabb基因型个体【答案】B【解析】如果AaBb只有一个亲本,说明是无性生殖,其基因型肯定也是AaBb,A正确;如果AaBb有两个亲本,其基因型可能是aabb和AABB,也可能是AAbb和aaBB,B错误;已知两对基因自由组合,所以该个体产生的配子类型及比例肯定是4种,各占25%,C正确;AaBb自交产生的后代中基因型及比例为A_B_:A_bb:aaB_:aabb=9:3:3:1,故后代中存在着aabb基因型个体,D正确。8.孟德尔将纯种黄色圆形和纯种绿色皱缩豌豆进行杂交试验。得到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黄色圆形:绿色圆形:黄色皱缩:绿色皱缩=9:3:3:1.则以下不属于得到这一实验结果必要条件的是()A.Fl产生的四种比例相等的配子B.控制豌豆颜色和形状的两对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C.各种雌雄配子之间可以随机结合D.豌豆产生卵细胞数量和产生精子数量的比例是1:1【答案】D【解析】F1的基因型为YyRr,能产生四种比例相等的配子,即YR、Yr、yR、yr,A正确;控制颜色和形状的两对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B正确;Fl产生的四种配子比例相等,且各种雌雄配子之间随机结合,C正确;由于一个雄性个体能产生非常多的精子,而一个雌性个体只能产生少量的卵细胞,所以在豌豆产生的配子中,卵细胞的数量比精子的数量要少,D错误。9.蝗虫的性别决定为XO型,即雄虫仅有一条性染色体(X染色体)。染色体A和B为一对同源染色体。研究人员统计了300个细胞在同一时期的染色体行为(下图示其中某一细胞)。发现X染色体与染色体A的组合出现146次,与B的组合出现154次。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注:蝗虫染色体的着丝点位于一端)A.上述事实说明同源染色体分离后随机移向两极B.上述事实支持基因的分离定律C.上述事实支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D.图示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答案】D【解析】根据题意和上述分析可知,A、B这对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时分离后随机移向两极,A正确;A、B为一对同源染色体,研究人员发现X染色体与A和B组合的几率几乎相同,说明A、B分离的同时与X染色体进行了自由组合,故上述事实支持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BC正确;A、B为一对同源染色体,图示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故图示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D错误。10.果蝇的灰身与黑身是一对相对性状,受等位基因A、a控制,长翅与残翅是另一对相对性状,受等位基因B、b控制。现有2只雌雄果蝇杂交,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灰身长翅雌果蝇:灰身长翅雄果蝇:灰身残翅雄果蝇:黑身长翅雌果蝇:黑身长翅雄果蝇:黑身残翅雄果蝇=4:2:2:2:1:1,不考虑其他等位基因且不含等位基因的个体均视为纯合子。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该亲本雌果蝇表现为灰身长翅,该亲本雄果蝇的基因型为AaXBYB.若验证灰身长翅雌果蝇的基因型,可让其与黑身残翅雄果蝇交配C.子代黑身长翅中纯合子占2/3,子代灰身长翅中纯合子占2/9D.若该亲本雌果蝇与黑身残翅雄果蝇交配,则雌雄子代中均有4种表现型【答案】C【解析】根据以上分析已知,雌雄性亲本的基因型分别为AaXBXb、AaXBY,都表现为灰身长翅,A正确;灰身、长翅都是显性性状,若要验证灰身长翅雌果蝇的基因型,可让其与黑身残翅雄果蝇(aaXbY)交配,B正确;子代黑身长翅(bbXBXB、bbXBXb、bbXBY)中纯合子占2/3;由于灰身纯合致死,因此子代灰身长翅全部为杂合子,C错误;若该亲本雌果蝇(AaXBXb)与黑身残翅雄果蝇(aaXbY)交配,则雌雄子代中均有2×2=4种表现型,D正确。11.鸡的小腿胫骨颜色通常是浅色的,当有黑色素存在时,胫色变黑,黑色素具有较好的延缓衰老的作用。在一个现代化的封闭式养鸡场内,偶然发现一只胫色为黑色的雌鸡(ZW),科研人员让这只雌鸡与浅色胫的雄鸡(ZZ)交配,F1都是浅色胫的;再让F1雌雄鸡相互交配,得到的F2中有18只鸡黑色胫,56只鸡浅色胫,其中黑色胫全为雌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黑色胫是由隐性基因控制的B.黑色素基因位于Z染色体上C.F1中的雄鸡产生的精子,一半含有黑色素基因D.若F1雄鸡与这只雌鸡交配,则子代中黑色胫的全为雄鸡【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显隐性性状的判断、伴性遗传及基因分离定律的应用,掌握显隐性性状的判断方法,理解ZW型性别决定中伴性遗传的特点,熟练运用分离定律进行相关的推理、分析,是本题的难点和解题的关键。根据题意,偶然发现一只胫色为黑色的雌鸡与浅色胫的雄鸡(ZZ)交配,F1都是浅色胫的,说明黑色胫是由隐性基因控制的;再让F1雌雄鸡相互交配,得到的F2中有18只鸡黑色胫,56只鸡浅色胫,其中黑色胫全为雌鸡,说明黑色素基因位于Z染色体上,即偶然发现的胫色为黑色雌鸡的基因型为ZaW,与浅色胫的雄鸡(ZAZA)交配,F1都是浅色胫的(即雌性为ZAW,雄性为ZAZa),再让F1雌雄鸡相互交配,得到的F2中,ZAW:ZaW:ZAZA:ZAZa=1:1:1:1,即F2中黑色胫:浅色胫=1:3,其中黑色胫全为雌鸡,B正确;根据上述分析可知,F1中的雄鸡(ZAZa)产生的精子,一半含有黑色素基因,C正确;若F1雄鸡(ZAZa)与这只雌鸡(ZaW)交配,则子代中ZAW:ZaW:ZAZa:ZaZa=1:1:1:1,即子代黑色胫鸡中雄鸡:雌鸡=1:1,D错误。12.某小组利用某二倍体自花传粉植物进行转基因育种和杂交实验,杂交涉及的二对相对性状分别是:红果(红)与黄果抗病(抗)与易感病(感)选取若干某红果杂合子进行转抗病基因(T)的试验后得到品种S1、S2、S3、S4分别进行自然种植得到F1,统计数据如
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品种F1表现型及个体数S1450红抗、160红感、150黄抗、50黄感S2450红抗、30红感、150黄抗、10黄感S3660红抗、90红感、90黄抗、160黄感S4450红抗、240黄抗、240红感、10黄感A.向二条非同源染色体分别转入1个抗病基因的品种只有S2B.上述品种形成F1过程中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的只有品种S1和S2C.S1品种产生的F1红抗个体自交产生的后代中红抗个体的概率为25/36D.S2品种产生的F1红抗个体中纯合子的概率为1/15【答案】D【解析】据分析可知,向二条非同源染色体分别转入1个抗病基因的品种只有S2,A正确据分析可知,上述品种形成F1过程中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的只有品种S1和S2,B正确;设控制红果基因为A,S1品种产生的F1红抗个体(1/9AATT、2/9AATt、2/9AaTT、4/9AaTt)自交产生的后代中红抗个体的概率为1/9+2/93/4+2/93/4+4/99/16=25/36,C正确;S2品种产生的F1红抗个体中纯合子(红果1/3AA、抗病1/15TTTT)的概率为1/45,D错误。13.一种长尾小鹦鹉的羽色由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完全显性的等位基因B、b和Y、y控制,其中B基因控制产生蓝色素,Y基因控制产生黄色素,蓝色素和黄色素混在一起时表现为绿色。两只绿色鹦鹉杂交,F1出现绿色、蓝色、黄色、白色四种鹦鹉。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亲本两只绿色鹦鹉的基因型相同B.F1绿色个体的基因型可能有四种C.F1蓝色个体自由交配,后代蓝色个体中纯合子占1/2D.F1中蓝色个体和黄色个体相互交配,后代中白色个体占2/9【答案】D【解析】根据以上分析已知,亲本两只绿色鹦鹉的基因型都是YyRr,A正确;子一代绿色的基因型共有四种,分别是YYRR、YYRr、YyRR、YyRr,B正确;F1蓝色个体基因型及其比例为BByy:Bbyy=1:2,产生的配子的种类及其比例为By:by=2:1,因此F1蓝色个体自由交配,后代蓝色个体中纯合子占(2/3×2/3)÷(1-1/3×1/3)=1/2,C正确;F1中蓝色个体(B_yy)和黄色个体(bbY_)相互交配,后代中白色(bbyy)个体占1/3×1/3=1/9,D错误。14.下图表示某种二倍体植物的花瓣颜色由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控制该二倍体植物花瓣颜色的基因型共有9种,表现型有3种B.基因型为BB的个体突变成Bb,其表现型可能不发生改变C.基因型为aaBB和Aabb的个体杂交,F1中红色个体的比例为5/8D.基因A转录得到的mRNA只能同时与1个核糖体结合【答案】B【解析】该二倍体植物的花色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控制该二倍体植物花瓣颜色的基因型共有9种,表现型有红色、粉红色、紫色和白色共4种,A错误;由分析可知,基因型aaBB、aaBb均表现为白色,故基因型为BB的个体突变成Bb,其表现型可能不发生改变,B正确;基因型为aaBB和Aabb的个体杂交,F1中红色(A-Bb)个体的比例为1/2x1=1/2,C错误;基因A转录得到的mRNA可相继结合多个核糖体,同时完成多条肽链的合成,D错误。15.某自由放养多年的一群牛(假设这群牛的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都不再改变),牛的毛色有果色和黑色两种,且由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观察该种群,若新生的栗色个体少于黑色个体,则说明栗色为显性B.多对黑色个体交配,每对的子代均为黑色,则说明黑色为显性C.选择1对栗色个体交配,若子代全部表现为栗色,则说明栗色为隐性D.若该种群栗色与黑色个体的数目相等,则说明显隐性基因率不相等【答案】D【解析】观察该种群,若新生的栗色个体少于黑色个体,可能由于后代的数量较少,不一定体现出特定的分离比,因此不能确定显隐性关系,A错误;多对黑色个体交配,每对的子代均为黑色,据此不能判断这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黑色可能为显性,也有可能为隐性,B错误;选择1对栗色个体交配,若子代全部表现为栗色,据此不能判断这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栗色可能为显性,也有可能为隐性,C错误;若显性基因频率和隐性基因频率相等,则显性个体数目多于隐性个体数目,因此该种群栗色与黑色个体的数目相等时,则说明显隐性基因频率不等,D正确。16.鹦鹉控制绿色(基础卷)、黄色(基础卷)和条纹(提高卷)、无纹(提高卷)的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两纯合亲本杂交,F1全为绿色条纹,F2的表现型比例为7:1:3:1,研究得知F2表现型比例异常是某种基因型的雄配子不育导致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亲本的表现型是绿色无纹和黄色条纹B.不育的雄配子和基因组成是Ab或aBC.F2中纯合子占1/4,杂合子占3/4D.对F1中的雌性个体进行测交,子代的表现型比例为1:1:1:1【答案】A【解析】由以上分析可知,不育的雄配子类型为Ab或aB,而亲代为纯合亲本,故不可能为绿色无纹(AAbb)和黄色条纹(aaBB),A错误、B正确;因雄配子类型Ab或aB致死,以Ab致死为例分析,基因型为AaBb的雌雄个体交配,产生AABb(1/16)、AAbb(1/16)、AaBb(1/16)、Aabb(1/16)四种类型的个体,F2中共有12种基因型,纯合子占3/12=1/4,杂合子占3/4,C正确;F1中的雌性个体基因型为AaBb,因其配子均正常,故进行测交,子代的基因型为AaBb:Aabb:aaBb:aabb,表现型比例为1:1:1:1,D正确。17.下列有关性别决定的叙述,正确的是()A.含有同型性染色体的个体为雌性,含有异型性染色体的个体为雄性B.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有的Y染色体比X染色体大,有的Y染色体比X染色体小C.含X染色体的配子是雌配子,含Y染色体的配子是雄配子D.各种生物细胞中的染色体都可分为性染色体和常染色体【答案】B【解析】在ZW型性别决定中,含有同型性染色体的个体ZZ为雄性,含有异型性染色体的个体ZW为雌性,A错误;在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中,有的Y染色体比X染色体大,有的Y染色体比X染色体小,B正确;含Y染色体的配子是雄配子,含X染色体的配子是雌配子或雄配子,C错误;雌雄同体的生物没有性染色体,如豌豆,D错误。18.人的直发和卷发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D、d),DD、Dd、dd个体的头发表现分别为非常卷曲、中等卷曲、直发;高胆固醇血症由另一对等位基因(H、h)控制,HH个体为正常人,Hh个体血液胆固醇含量中等,30岁左右易得心脏病。hh个体血液含高胆固醇,在两岁时死亡。控制以上性状的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现有双方都是卷发的夫妇,生下一直发、血液含高胆固醇的孩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A.该夫妇再生一个头发非常卷曲、血液正常的孩子的概率是1/16B.预测人群中HH的基因型频率将逐渐升高C.预测人群中h的基因频率将逐渐降低D.若该夫妇再生一个孩子,其可能的表现型有4种,基因型有9种【答案】D【解析】该夫妇(基因型均为DdHh)再生一个头发非常卷曲、血液正常的孩子(基因型为DDHH)的概率是1/2×1/2×1/2×1/2=1/16,A正确;因hh纯合在两岁时死亡,预测人群中HH的基因型频率将逐渐升高,B正确;因hh纯合在两岁时死亡,预测人群中h的基因频率将逐渐降低,C正确;若该夫妇(基因型均为DdHh)再生一个孩子,其可能的表现型有3×3=9种,基因型有3×3=9种,D错误。19.已知决定人类血型的红细胞表面抗原物质的形成原理如下图所示,若红细胞表面没有A抗原也没有B抗原,在ABO血型系统中都认定为O型血。这两对基因独立遗传,且一个地区的人群中H基因频率为50%,h基因频率为50%,IA基因频率为30%
IB基因资率为10%,i基因频率为60%。该地区有一对血型分别为AB型和O型的夫妇。两者都含有H基因,生了一个O型血的女儿,该女儿与该地区的一个O型血的男子婚配。下列相关推断错误的是()A.这一对夫妇的基因型分别为HhIAIB和HhiiB.这个O型血的男子基因型有8种可能性C.该女儿与该男子生一个A型血孩子的概率是9/200D.若该女儿与该男子已生育一个A型血儿子,则再生一个A型血女儿可能性是1/6【答案】C【解析】由题意可知,他们女儿(O型血)的基因为hhIAi或hhIBi,进而可知这一对夫妇的基因型分别为HhIAIB和Hhii,A正确;这个O型血的男子基因型有8种可能性,分别是hhIAi、hhIBi、hhIAIA、hhIAIB、hhIBIB、hhii、HHii、Hhii,B正确;基因型hh__在该地区占的比例为50%×50%×1=25%,基因型HHii和Hhii在该地区占的比例分别为50%×50%×60%×60%=9%和2×50%×50%×60%×60%=18%。故该男子可能的基因型及概率分别为25%÷(25%+18%+9%)=25/52hh__、9%/(25%+18%+9%)=9/52HHii、18%/(25%+18%+9%)=18/52Hhii。该女儿(1/2hhIAi或1/2hhIBi)与该男子生一个A型血孩子的概率是9/52×1/2×1/2+18/52×1/2×1/4=3/28,C错误;若该女儿与该男子已生育一个A型血儿子,可知该女儿的基因型为hhIAi,该男子基因型为9%/(9%+18%)=1/3HHii或18%/(9%+18%)=2/3Hhii,则再生一个A型血女儿可能性是(1/3×1/2+2/3×1/2×1/2)×1/2=1/6,D正确。20.如图是一个遗传病的家族系谱图。甲病基因以A或a表示,乙病基因以B或b表示,两对基因自由组合。I3和I4不携带乙病基因。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甲病属于显性遗传,乙病属于隐性遗传,两者均为常染色体遗传B.I1和I2表现正常,但Ⅱ7患乙病是由于等位基因分离的原因C.可以推测出Ⅲ13的基因型是AABB或AaBbD.Ⅲ12和Ⅲ13结婚,子女同时患两种病的概率是1/36【答案】C【解析】根据分析可知,甲病属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乙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A正确;Ⅰ1和Ⅰ2表现正常,但生出患有乙病的女儿Ⅱ7,这是因为他们的基因型都是Bb,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等位基因(B、b)分离的结果,B正确;Ⅰ3和Ⅰ4不携带有乙致病基因,所以Ⅱ9也不携带该致病基因(为A_BB),由于Ⅲ14不患甲病,说明Ⅱ9基因型为AaBB,Ⅱ8没有甲病,其父母为Bb,所以Ⅱ8基因型为aaBB(1/3)、aaBb(2/3),所以Ⅲ13(有甲病、无乙病)的基因型是2/3AaBB或1/3AaBb,Ⅲ12没有甲病和乙病,其父母正常,但Ⅲ11有乙病,所以其父母基因型均为Bb,故Ⅲ12基因型为aaBB(1/3)、aaBb(2/3),Ⅲ12和Ⅲ13结婚,生出既患甲病又患乙病的概率是=1/3×2/3×1/4×1/2=1/36,D正确,C错误。21.下图为某家族遗传家系图。甲病和乙病均为单基因遗传病,控制两病的基因独立遗传,其中Ⅱ4不携带甲病的致病基因。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甲病与乙病的遗传方式均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B.Ⅱ1和Ⅲ5的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2/3C.若Ⅲ2与Ⅲ7结婚,生一个同时患两病男孩的概率为1/24D.若Ⅲ7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XY,则产生异常生殖细胞的最可能是其父亲【答案】C【解析】根据上述分析可知,甲病为伴X隐性遗传,乙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A错误;设甲病致病基因为b,正常基因为B,乙病致病基因为a,正常基因为A,则Ⅱ1的基因型为AaXBXb,Ⅱ3的基因型为AaXBXb,Ⅱ4的基因型为aaXBY,Ⅲ5的基因型是AaXBXB的概率为1/2,是AaXBXb的概率为1/2,则Ⅱ1与Ⅲ5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1/2,B错误;若Ⅲ2(基因型为1/3AAXBXb、2/3AaXBXb)与Ⅲ7(基因型为AaXbY)结婚,生一个同时患两病男孩的概率为2/3×1/4×1/4=1/24,C正确;若Ⅲ7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XY,则根据其表现型可确定其基因型为XbXbY,根据其双亲的基因型可确定其母亲AaXBXb在形成生殖细胞的过程中减数第二次分裂异常,产生了异常生殖细胞XbXb,D错误。22.图是某单基因遗传病在某家庭中的遗传家谱图。通过大范围的调查得知,该病在某地区男性中的发病率为1/25,但目前该病对人们的生活生殖能力没有影响。下列情境下的分析判断错误的是()A.如果I1不携带该病的致病基因,则理论上该病在该地区女性中的发病率是1/625B.如果I1携带有该病的致病基因,则II3与本地一表现正常的男性结婚,所生男孩中患病的概率为1/18C.假如II2是一个XYY患者,但不影响生育,则他与一个正常女子结婚,再生一个性染色体组成为XYY孩子的概率为1/4D.如果II2患的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他与一个正常女子结婚,生育一个患病儿子的概率最可能是1/4【答案】C【解析】由遗传家谱图可知,II2患病,其父母亲正常,该遗传病为隐性遗传病,用A、a表示,如果I1不携带该病的致病基因,该病为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该病在男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致病基因a的基因频率在男女中相同为1/25,理论上该病在该地区女性中的发病率是1/625,A正确;如果I1携带有该病的致病基因,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I1、I2基因型为都Aa,致病基因a的基因频率1/5,A的基因频率4/5,II3基因型为2/3Aa、1/3AA,表现正常的男性基因型是Aa的概率是Aa/(Aa+AA)=(2×1/5×4/5)/(2×1/5×4/5+4/5×4/5)=1/3,所生男孩中患病的概率为2/3×1/3×/4=1/18,B正确;假如II2是一个XYY患者,但不影响生育,其精子类型及比例为X:YY:XY:=1:1:2:2,则他与一个正常女子结婚,再生一个性染色体组成为XYY孩子的概率为1/6,C错误;II2患的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其父母正常,应发生了显性突变所致,其基因型为Aa,他与一个正常女子aa结婚,生育一个患病儿子的概率最可能是1/2×1/2=1/4,D正确。23.调查发现两个家系关于甲(A、a)和乙(B、b)两种遗传病的系谱图如下,携带a基因的个体同时患有血脂含量明显升高的并发症,含a致病基因的精子成活率为1/2.
I3无乙病致病基因,人群中男女比例为1:1,且乙病男性的患病率为1/200,以下叙述错误的是()A.II7和II8结婚,生下III5患乙病的概率为1/202B.如果只考虑甲病的遗传,Ⅲ3和I2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63/161C.III3的性染色体来自I2和I4的概率不同D.I1和I2后代的表现型理论分析有6种情况【答案】D【解析】乙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所以Ⅱ-7的基因型为XBY,人群中乙病男性的患病率为1/200,所以Xb的概率为1/200,XB的概率为199/200,所以Ⅱ-8的基因型为XBXb的概率为2/101,Ⅱ-7和Ⅱ-8结婚患乙病的概率为2/101×1/4=1/202,A正确;如果只考虑甲病的遗传,含a致病基因的精子成活率为1/2,故Ⅱ-5(2/5AA、3/5Aa)和Ⅱ-6(2/5AA、3/5Aa),故Ⅲ-3(98/161AA、63/161Aa)和I-2(Aa)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63/161,B正确;III-3的性染色体来自I-2(祖母)和I-4(外祖母)的概率不同,C正确;I-1和I-2的基因型分别是AaXBY和AaXBXb,后代的表现型理论分析有2×1×2=4种情况,D错误。24.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类的猫叫综合征是缺失第5号染色体导致的B.研究苯丙酮尿症的遗传方式,应在患者家系中研究C.红绿色盲女性患者的母亲也是该病的患者D.不携带遗传病致病基因的个体一定不会患遗传病【答案】B【解析】猫叫综合征是第5号染色体部分缺失导致的,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A错误;研究苯丙酮尿症的遗传方式,应在患者家系中研究,B正确;红绿色盲女性患者的母亲不一定是该病的患者,也可能是携带者,C错误;无遗传病基因的个体也可患遗传病,如染色体异常遗传病,D错误。25.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叙述正确的是()A.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患者的女儿都患病B.染色体异常遗传病是染色体未正常分开导致的C.多基因遗传病在群体中的发病率比较高D.禁止近亲结婚可显著降低软骨发育不全的发病率【答案】C【解析】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患者的女儿不一定都患病,其中男患者的女儿都有病,女性患者的女儿不一定有病,A错误;染色体异常遗传病是因染色体结构或数目异常引起的,其中染色体数目异常可能是因为染色体未正常分开而导致的,B错误;多基因遗传病在群体中的发病率比较高,C正确;禁止近亲结婚可显著降低隐性遗传病的发病率,而软骨发育不全属于显性遗传病,D错误。
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除特别说明外,每空2分,共50分)26.(10分)下图是一种单基因遗传病(A、a)家族中一个家庭调查的结果,对Ⅰ2进行了遗传分析,发现不携带致病基因。(1)据题意分析可知,该病的遗传方式是常染色体上显性遗传,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表明这种遗传病为显性遗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明致病基因在常染色体上。(2)Ⅱ1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可能不含有患病基因的细胞有____________。(3)Ⅱ1与另一家庭患该病的男性(父母二人均为该病患者)结婚,该男性的妹妹健康。则Ⅱ1的后代患病的概率为___________。Ⅱ1怀孕后,需要采用的产前诊断的手段是_________________。【答案】(1)Ⅱ1的致病基因只来自于Ⅰ1Ⅰ1患病,Ⅱ1患病,Ⅱ2不患病,则该患病基因既不在X染色体上,也不在Y染色体上(2)次级卵母细胞、卵细胞、极体(3)5/6基因诊断【解析】(1)已知Ⅰ2正常且不携带致病基因,则Ⅱ1的致病基因只来自于Ⅰ1,说明该病为显性遗传病;又因为Ⅰ1有病、Ⅱ1患病,而Ⅱ2正常,说明该病不可能为伴X遗传或伴Y遗传,则该致病基因应该在常染色体上。(2)根据以上分析已知,该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则Ⅱ1基因型为Aa,期产生的次级卵母细胞、卵细胞、极体可能不含致病基因a。(3)根据题意分析,另一家庭患该病的男性的父母都有病,而其妹妹健康,说明其父母基因型都是Aa,则该患病男性的基因型为1/3AA、2/3Aa,其与Ⅱ1(Aa)结婚,后代发病率=1-2/3×1/4=5/6;由于该病为单基因遗传病,因此Ⅱ1怀孕后,需要采用的产前诊断的手段是基因诊断。27.(14分)下图为雄果蝇染色体组成及X、Y染色体各区段示意图。果蝇Ⅲ号染色体上的裂翅(D)对正常翅(d)为显性,裂翅纯合致死。假定每对亲本产生的子代总数相等且足够多,请回答下列问题:(1)一对裂翅果蝇交配产生的子代数目,是一对正常翅果蝇交配产生子代数目的___________;将多只裂翅和正常翅果蝇放入饲养瓶中,随机交配多代,子代裂翅比例将会___________(填“升高”、降低”或“不变”)。(2)为保存该致死基因,摩尔根的学生想出了一个巧妙的方法:用另一致死基因来“平衡”。黏胶眼基因(G)和正常眼基因(g)是位于Ⅲ号染色体上的另一对等位基因,黏胶眼纯合致死。现有①裂翅正常眼②正常翅黏胶眼③正常翅正常眼三种果蝇品系,应选择品系___________(填序号)交配,在F1中选出表现型为裂翅黏胶眼的果蝇并相互交配,F2中裂翅果蝇的比例为___________(不考虑交叉互换和突变)。(3)果蝇的腿部有斑纹对无斑纹是显性,由性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现有纯合雌雄果蝇若干,欲通过杂交实验确定该对基因位于1区段还是2区段,请写岀最简便的杂交方案及预期结果。杂交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预期结果:①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该对基因位于1区段;②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施工现场安全培训方式考核试题及答案
- 柜员上岗考试试题及答案
- 电商系统设计与实现试题及答案
- 幼儿园数学综合素质试题及答案
- 家具行业面临的设计挑战与机遇试题及答案
- 求小升初试题及答案大全
- 水利执法考试试题及答案
- 注册土木工程师复习策略探讨试题及答案
- 绥化医院面试题及答案
- 英语六级考试试卷及答案
- GB/T 22720.1-2017旋转电机电压型变频器供电的旋转电机无局部放电(Ⅰ型)电气绝缘结构的鉴别和质量控制试验
- 机柜间主体施工方案
- 福格行为模型
- 2021年四川绵竹高发投资有限公司招聘笔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银级考试题目p43测试题
- 有限空间作业及应急物资清单
- 思想道德与法治教案第一章:领悟人生真谛把握人生方向
- 61850报文解析-深瑞版-131016
- 0-6岁儿童随访表
- 江西新定额2017土建定额说明及解释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十八项电网重大反事故措施(修订版)-2018版(word文档良心出品)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