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宁夏2020版高一下学期历史3月月考试卷A卷姓名:________班级:________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共30题;共60分)1.(2分)云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都是我国境内著名的原始人类。获得他们生产生活的第一手资料,要通过A.神话传说
B.史书记载
C.学者推断
D.考古发掘
2.(2分)以石质农具进行简单种植的原始农业经历了五六千年后,金属农具的发明,特别是铁质农具和铁犁牛耕的出现,引发了劳动工具、土地加工、水利灌溉、施肥改土、耕作制度等一系列的革命性进展,形成了精耕细作的技术和理论体系,从而开创了中国四千年辉煌的古代农业文明。下列关于铁犁牛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已经普遍采用牛耕技术和铁质工具
B.铁犁牛耕的采用,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C.汉代,牛耕逐渐普及中国
D.曲辕犁是中国犁耕成熟的标志
3.(2分)四川不少地区过去都有举办“牛王会”的风俗。崇州农户要给牛喂汤圆,简阳农户要给牛披红戴花,雅安农户要给牛王菩萨祝寿……这反映了()A.四川地区农民生活富庶、安定
B.迷信思想借民间习俗广泛传播
C.牛耕在农业生产中占重要地位
D.川西地区小农经济的生产特点
4.(2分)(2019高一下·辽阳期中)清朝雍正年间的土地买卖契约,详细记载所买卖土地的坐落,面积和买成双方。除了买卖双方及证人签字画押以外,官府也加盖了官印。官府在土地买卖契约上加盖官印的主要作用是:()A.进一步保护田主对土地的所有权
B.为土地买卖提供法律依据
C.致使土地兼并现象更加普遍
D.促进商品经济的迅速
5.(2分)谚语是民众智慧和经验的总结。下列谚语能够反映我国小农经济自给自足特点的是()A.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
B.黄牛过河各顾各
C.苗儿出得齐,丰收不用提
D.小满芝麻芒种谷
6.(2分)(2020高一下·南阳月考)“春初砍山,众木尽噘。至当种时,伺有雨候,则前一夕灭之,借其灰以粪。明日雨作,乘热下种,即苗盛倍收。”这种耕作方式开始被铁犁牛耕所取代是在()A.商代
B.西周
C.春秋战国
D.西汉
7.(2分)(2020高一下·渭滨期末)据考古发现,在战国中晚期墓葬中,河北兴县一次出土铁范87件,大多为农具范。河南新郑铸铁作坊遗址出土陶范300余件,其中农具范占60%以上,出土铁农具200多件,占全部铁器的5%.这些考古资料证明战国中晚期()A.铁农具的使用已很普遍
B.铁器牛耕成为古代主要农耕方式
C.铁农具制作技术臻于成熟
D.铁器已开始用于农业生产
8.(2分)(2017·江西模拟)《商君书·境内篇》载:“其有爵者乞无爵者以为庶子,级乞一人。其无役事也,其庶子役其大夫月六日;其役事也,随而养之军。”这说明()A.秦朝的阶级矛盾很尖锐
B.秦国率先确立中央集权
C.新的生产关系滋生暗长
D.秦国统一战争异常激烈
9.(2分)(2020高三上·新乡月考)商周时期的工匠采用“泥范铸造法”来铸造青铜器,包括制模、雕刻纹饰、翻制泥范、高温焙烧、浇注液态金属、加工修整等工艺制成。这一方法()A.表明青铜铸造工艺已经领先世界
B.是科学理论指导生产实践的产物
C.反映了农业生产工具的精湛工艺
D.凝聚着劳动人民的生产生活智慧
10.(2分)(2017高二下·信阳期中)北魏孝文帝说:“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从中可以看出孝文帝改鲜卑姓“拓跋”为汉姓“元”的主要目的是()A.提高拓跋氏的政治地位
B.改变鲜卑族的生活习惯
C.确立北魏皇族的正统地位
D.实现鲜卑族与汉族的平等
11.(2分)(2016高二下·黄陵期末)下表为“1721——1820年清代刑部档案中农村雇工案件统计表”,该统计表反应了()A.鸦片战争前小农经济已经解体
B.农村资本主义萌芽发展迅速
C.雇工在农业生产中占重要地位
D.农业的雇工现象进一步发展
12.(2分)河北石家庄市庄村赵国遗址出土大量农具,其中铁农具占全部农具的65%。在辽宁抚顺莲花堡燕国遗址出土的铁农具,便占全部农具的85%以上,材料表明()A.河北和辽宁最先使用铁农具
B.中国铁农具最先出现于河北和辽宁
C.铁农具最早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
D.铁农具在农业生产中逐渐占据了主导地位
13.(2分)某电视台将拍一部有关我国古代某朝末期农民起义的电视剧,工作人员准备了大量的棉衣、棉布给演员穿,你猜此部电视剧可能反映哪个朝代的史实()A.汉朝
B.隋朝
C.秦朝
D.明朝
14.(2分)(2017高一下·黑龙江期中)它是世界文化遗产,是自然与文化、人类与环境、水利工程与山水风光和谐融合的千古奇观,2000多年来一直发挥着巨大效益,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它指的是()A.都江堰
B.白渠
C.大运河
D.赵州桥
15.(2分)(2017高三·太原月考)江南农业经济在东晋南朝、唐后期五代及南宋三个时期得到很大发展,其共同的原因是()A.推广普及铁制农具提高生产效率
B.官府组织民众屯田扩大耕地面积
C.政府改革税制调动农民的积极性
D.黄河流域人口因动乱大规模南迁
16.(2分)明后期松江人何良俊记述:“(正德)以前,百姓十一在官,十九在田…今去农而改业为工商者三倍于前矣。昔日原无游手之人,今去农而游手趁食(谋生)者又十之二三也。大抵以十分百姓言之,已六七分去农。"据此可知A.工商业的发展造成了农业衰退
B.工商业的发展导致了社会结构的变动
C.财富分配不均引起贫富分化加剧
D.无业游民增加促成了工商业的发展
17.(2分)(2019高一下·黑龙江期中)俞森的《荒政从书》卷5中记载:“一妇每日纺棉三两,月可得布二匹,数月之织,可供数口之用,其余或换钱易粟,或纳税完官。”材料表明中国古代()A.重农抑商政策已有所改变
B.小农经济并非完全封闭的
C.稀疏地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D.农业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18.(2分)(2016高三上·长沙月考)春秋后期,社会阶级结构出现了“贵”“富”合一到“贵”“富”分离的变化。直接促成这一变化的历史因素是()A.工商业的发展受到限制
B.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松动
C.贵贱等级界限已被打破
D.工商食官制度走向衰落
19.(2分)(2019高二下·桂林期中)通过对比如图1《东汉十四州示意图》与如图2《唐开元十五道示意图》,我们可推知()A.汉唐间南方经济有了较大发展
B.隋唐时期经济重心已完成南移
C.唐中央对吐蕃实施了有效管理
D.汉唐间中央开始直接管理地方
20.(2分)(2019高二下·淄川期中)唐代,朝廷有依照诗名而取士的惯例。王维、白居易和元稹等著名诗人,都是先在市井里诗名鹊起,“为乐工或宫人传诵而流闻于上”,从而被加官进爵。这说明()A.底层百姓的文化水平得到提高
B.商品经济推动唐诗世俗化
C.市民价值取向影响了政府行为
D.科举制度促进唐诗的繁荣
21.(2分)(2018高一下·攀枝花期中)清代陶煦的《租核·推原》记载:“金宝庐舍,转瞬灰烬,惟有田者,岿然而独无恙。故上自绅富,下至委巷工贾胥吏之俦,赢十百金,即莫不志在良田。”以上现象对当时中国历史发展产生的最主要影响是()A.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
B.阻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
C.有利于巩固封建统治
D.有利于农业生产的繁荣
22.(2分)(2019·北京模拟)图是北宋中期草市分布示意图,由此图可以推断北宋()A.新兴经济中心草市分布密集
B.各地商业发展水平相对平衡
C.长途贩运贸易促进草市繁荣
D.宋室南迁推动南方经济发展
23.(2分)(2018高一下·长安期末)《震泽县志》记载:“绫绸之业,宋元以前惟郡人为之,至明熙宣间,邑民始渐事机丝,成弘以后,土人亦有精其业者,相沿成俗。于是震泽镇及近镇各村居民,乃尽逐绫绸之利。”该地区这一现象表明()A.经济重心从北向南完成转移
B.丝纺织业从城到乡逐渐推广
C.经济结构从农向工完成转型
D.工商城市从少到多逐渐发展
24.(2分)(2020高三上·三明月考)“宋代城市革命”为城市发展与城市管理带来了诸多新的变化,工商业行会应运而生。《都城纪胜》记载:“市肆谓之行者,因官府科索而得此名。”据此可知,工商业行会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抑商政策的废止
B.商品经济的繁荣
C.工商业竞争激烈
D.工商官营的确立
25.(2分)(2017高一下·拉萨期中)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出现于我国的()A.商朝
B.唐朝
C.宋朝
D.明朝
26.(2分)(2019·新疆模拟)1912年,全国各地农村成立了71家垦殖公司,资金635万元;1922年,仅江苏、浙江等八省统计,垦殖公司就扩增到100家,资金达到1245万元。材料表明()A.农业资本主义经济获得发展
B.农村生活方式发生质变
C.封建土地所有制基本被消灭
D.主要是政治动荡的结果
27.(2分)航母副总设计师吴晓光指出,“我国传统文化对海洋观念比较淡薄。”究其原因有()①传统农耕文化的影响
②重农抑商政策的实行③闭关锁国政策的制定
④指南针的发明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8.(2分)(2019高一下·双鸭山月考)郑和下西洋与麦哲伦航海是东西方航海活动的代表,但两者在对世界的影响上差别巨大,造成这种差异的根源是()A.中国人缺乏持久探险、创新的精神
B.支撑东西方航海活动的经济形态存在着巨大差异
C.郑和船队缺乏强有力的、持久的政府支持
D.西方拥有更加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更加强大的武装力量
29.(2分)(2018高一下·成都期中)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谕曰:“边疆大臣当以国计民生为念,今虽禁海,其私自贸易何尝断绝?今议海上贸易不行者,皆由总督、巡抚自图便利故也”:道光十年(1830年),英国下议院对在广州从事贸易的商人进行调查后得出结论:几乎所有出席的证人都承认,广州做生意比在世界上任何其他地方都更加方便和容易”。这说明当时()A.英国在中国贸易畅通无阻
B.清廷放弃实行海禁政策
C.广东是当时世界贸易中心
D.海禁政策并未严格执行
30.(2分)电视剧《乔家大院》反映晋商文化的显著特点是“‘贾而好儒’、‘贾儒结合’。……清乾隆、嘉庆时期,晋商经营达到极盛,然而,从清道光、咸丰时期至清末民初,晋商渐趋衰落”。由此可以推断,晋商的“贾儒结合”实质是()A.近代商业和传统文化的结合
B.传统文化与近代经济的结合
C.传统商业和外国资本主义的结合
D.旧式商贾与封建权势的结合
二、非选择题(共2题;共30分)31.(15分)(2018高二下·泰州期中)古代中国经济长期领先于世界,深刻影响着社会发展的进程。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朝代粮食亩产水平(市斤)人均粮食占有量(市斤)全国耕地面积(亿市亩)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所占比重春秋战国91(全国)614.82.394%秦汉117(全国)1048.355.7294%魏晋南北朝122(北方)215(南方)1167.73.8590%隋唐124(北方)328(南方)1450.926.4290%——卜风贤《传统农业时代的灾荒风险和粮食安全)材料二: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但对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而言,最重要的事实是,宋朝时的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丝毫未对中国社会产生爆炸性的影响,而西方与此相应的商业革命(新航路开辟以后)
却对西方社会产生了爆炸性的影响。——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请回答:(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春秋至隋唐农业发展的趋势。(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西“商业革命”的不同表现。(3)指出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古代中国经济结构对社会变革的影响。32.(15分)(2019高一下·黑龙江期中)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在这里(东京),街市首次作为中国都城中的一种主要存在,并发育成为一种机能多样,形态丰富,相当成熟的城市功能要素,在根本上影响到城市整体,导致了中国古代城市在形态,制度及性质作用上的嬗变。商业突破了传统市制在时空上的束缚,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