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梦回繁华》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课型课时】新授课
一课时【教学目标】1.梳理文章的说明顺序,理解作者写作思路。2.了解本文主要采用的说明方法,理解作者是怎样恰当地选择和使用说明方法的。3.品味文章语言,把握其既有科学性又富有文学色彩的特点。【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梳理文章的说明顺序。2.了解本文主要采用的说明方法。教学难点:品味文章语言,把握其既有科学性又富有文学色彩的特点。【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现在窗外的风特别大,但风吹过去似乎了无痕迹,有谁能捕捉到它的痕迹呢?那还有哪些类似的东西我们也不容易抓住它的痕迹呢?(绚烂烟花、四季美景、璀璨灯火等)都说繁华易散,如过眼云烟,但我们却能用特殊的方法去抓住和留下那些美好的东西。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梦回繁华》,看看张择端如何成就《清明上河图》来留住宋朝昔日繁华美好,品一品作家毛宁又是怎样引领我们去了解其中的美好。【设计意图】通过指导学生发现枝头晃动的残影是风留下的痕迹,拓展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联想烟花、花开花落等美好瞬间,启发他们领悟虽然美好易逝,但我们脑中的记忆、前人留下的记录等都是美好的证明。借此引入对宋朝繁华以及《清明上河图》的思考。二、出示学习目标1.梳理文章的说明顺序。2.掌握本文主要采用的说明方法。3.品味文章语言,学习其既有科学性又富有文学色彩的特点。三、整体感悟1.快速浏览课文,结合课后阅读提示,思考:文章中呈现了一幅什么样的图画,用“我看到了一幅
的《清明上河图》”的句式回答。交流点拨:在北宋风俗画作品中最具代表性的;描绘京城汴梁从城郊、汴河到城内街市的繁华景象;采用了中国传统绘画特有的手卷形式;内容庞大却繁而不乱,长而不肿,段落清晰,结构严谨;写实性很强。【设计意图】通过自主阅读让学生初步感受《清明上河图》的特点:采用中国传统绘画特有的手卷形式,内容庞大,繁而不乱,长而不冗,段落清晰,结构严谨,采用兼工带写的手法,线条遒劲,笔法灵活。2.写一段100字左右的文字,介绍《清明上河图》。提示:采用跳跃式阅读,把握作者、规格、手法、内容、评价。【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文中筛选关键信息,使同学们在了解课文“写的是什么”的基础上,明白课文“是从哪些方面来写的”。3.探究思考(1)细读课文第4段,找一找作者是如何介绍《清明上河图》画作的。交流点拨:第一层:介绍“画面开卷处”第二层:介绍“画面中段”第三层:介绍“画作后段”细讲画卷内容——空间顺序(2)毛宁是如何巧妙地把《清明上河图》这一“神作”介绍给大家呢?交流点拨:创作背景、动机➝
画面内容
➝艺术特点、历史价值全文采用逻辑顺序从多角度介绍画作。【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发现文章中不同的说明顺序,通过全文说明顺序与第四段的说明顺序的对比,发现行文过程中作者紧扣这幅画作描绘的现实内容,将画作所表现的北宋时期汴京城的“繁华”尽量表现出来,并没有过多地从绘画技巧等专业的角度进行解读,便于了解《清明上河图》的主要内容(第四段)及画作的深层意义(全文)。(3)本篇文章说明顺序的选择与什么有关?交流点拨:说明顺序的选择与说明对象的特点和说明的目的有关。【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发现文章内使用多种说明顺序。四、品析语言1.对课文第3、4、5段进行圈点批注式阅读,体会本篇说明文语言的独特之处。请组内分享结果。交流点拨:“一应俱全”、“应有尽有”、“无所不备”等大量的四字词语。“船正在放倒桅杆准备过桥,船夫们呼唤叫喊,握篙盘索,桥上呼应相接,岸边挥臂助阵,过往行人聚集在桥头围观。而那些赶脚、推车、挑担的人们,却无暇一顾。”摹状貌的说明方法。“汴河上有一座规模宏敞的拱桥……结构精美,宛若飞虹。”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小结:文章语言富有文学色彩,语言典雅优美,生动形象。张择端画的清明上河图,绢本设色,纵25.5厘米,横525厘米。”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小结:本文语言准确严密。【设计意图】通过圈点勾画,引导学生发现说明文语言的多样性,体会文章语言在通俗易懂又不乏专业色彩的同时,又将画面的整体和细节描摹的准确细致。五、情感体悟结合课后阅读提示,思考题目《梦回繁华》能否换成《清明上河图》?交流点拨:可“梦回”者众多,感叹红极一时汴京市井风情再难感受,昔日的繁华多种多样:城楼两侧、各类店铺、街上行人、舳舻相接、巨大的漕船。这里是“当时南北交通的孔道”、“北宋王朝国家漕运的枢纽”,如今只能梦回,我们赞叹繁华、感伤失去繁华、渴望重回繁华。【设计意图】深入品味“梦回”、“繁华”,感悟张择端在《清明上河图》中表达的深意,激发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六、作业布置作业:我眼中的《清明上河图》,200字左右。要求:对照原画作,尝试用自己的话对其中的某个局部(可以是课文未详细说明的)做出说明。【设计意图】读写结合,在习作完成后与原课文作比较,让学生尝试在说明事物时做到语言准确,条理清晰。七、板书设计梦回繁华梦回——汴京、汴河
语言——典雅优美生动形象
情感——赞叹、感伤、渴望
教学反思本课的教学设计主要着眼于整篇文章的说明顺序、语言风格、文章题目的深意三个方面。本节课主要设计为整体感悟、品味语言、情感体悟三大部分。导课环节,利用学生能捕捉到的真实感受,从抓住风的痕迹入手,通过体会烟花易散,繁华易逝的道理,初步感受作者的情感方向。课堂上,学生经过启发引导慢慢发现美好的东西易逝,但我们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记录其美好。整体感悟部分,学生阅读不到位。提醒学生快速浏览全文,了解文章大意后为《清明上河图》写一段文字介绍。接着让学生思考作者是如何巧妙地把这些内容组织联系在一起的。在此处阅读环节时间短促导致学生准备工作不足,难以把握思考的方向,几个问题的设置应该环环相扣,学生依靠问题提示自主把握文章说明对象和说明顺序。
在品味语言部分,说明文语言的基本特征是准确性严密性,但本文语言的文学性是它的一大特色,应作为重点。虽抓住了文中大量四字词语,品味到了语言的优美典雅,但讲课过程中忽视文章其它表现文学性的地方。
最后的情感体悟部分,希望借助课文标题来品味毛宁“梦回”和“繁华”的深意以及张择端隐藏在《清明上河图》背后的情感。学生易从标题作用的答题思路入手,此处应提醒学生依靠阅读提示,思考张择端隐藏在画面背后的深意。《梦回繁华》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宝丰县肖旗初级中学
颜璐璐【课型课时】
新授课
一课时【教学目标】
1.梳理文章的说明顺序,理解作者写作思路。
2.了解本文主要采用的说明方法,理解作者是怎样恰当地选择和使用说明方法的。
3.品味文章语言,把握其既有科学性又富有文学色彩的特点。【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梳理文章的说明顺序。2.了解本文主要采用的说明方法。教学难点:品味文章语言,把握其既有科学性又富有文学色彩的特点。【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现在窗外的风特别大,但风吹过去似乎了无痕迹,有谁能捕捉到它的痕迹呢?那还有哪些类似的东西我们也不容易抓住它的痕迹呢?
(绚烂烟花、四季美景、璀璨灯火等)都说繁华易散,如过眼云烟,但我们却能用特殊的方法去抓住和留下那些美好的东西。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梦回繁华》,看看张择端如何成就《清明上河图》来留住宋朝昔日繁华美好,品一品作家毛宁又是怎样引领我们去了解其中的美好。
【设计意图】通过指导学生发现枝头晃动的残影是风留下的痕迹,拓展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联想烟花、花开花落等美好瞬间,启发他们领悟虽然美好易逝,但我们脑中的记忆、前人留下的记录等都是美好的证明。借此引入对宋朝繁华以及《清明上河图》的思考。二、出示学习目标1.梳理文章的说明顺序。2.掌握本文主要采用的说明方法。3.品味文章语言,学习其既有科学性又富有文学色彩的特点。三、整体感悟1.快速浏览课文,结合课后阅读提示,思考:文章中呈现了一幅什么样的图画,用“我看到了一幅
的《清明上河图》”的句式回答。交流点拨:在北宋风俗画作品中最具代表性的;描绘京城汴梁从城郊、汴河到城内街市的繁华景象;采用了中国传统绘画特有的手卷形式;内容庞大却繁而不乱,长而不肿,段落清晰,结构严谨;写实性很强。
【设计意图】通过自主阅读让学生初步感受《清明上河图》的特点:采用中国传统绘画特有的手卷形式,内容庞大,繁而不乱,长而不冗,段落清晰,结构严谨,采用兼工带写的手法,线条遒劲,笔法灵活。2.写一段100字左右的文字,介绍《清明上河图》。提示:采用跳跃式阅读,把握作者、规格、手法、内容、评价。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文中筛选关键信息,使同学们在了解课文“写的是什么”的基础上,明白课文“是从哪些方面来写的”。3.探究思考
(1)细读课文第4段,找一找作者是如何介绍《清明上河图》画作的。交流点拨:第一层:介绍“画面开卷处”第二层:介绍“画面中段”第三层:介绍“画作后段”细讲画卷内容——空间顺序
(2)毛宁是如何巧妙地把《清明上河图》这一“神作”介绍给大家呢?交流点拨:创作背景、动机➝
画面内容
➝艺术特点、历史价值全文采用逻辑顺序从多角度介绍画作。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发现文章中不同的说明顺序,通过全文说明顺序与第四段的说明顺序的对比,发现行文过程中作者紧扣这幅画作描绘的现实内容,将画作所表现的北宋时期汴京城的“繁华”尽量表现出来,并没有过多地从绘画技巧等专业的角度进行解读,便于了解《清明上河图》的主要内容(第四段)及画作的深层意义(全文)。
(3)本篇文章说明顺序的选择与什么有关?
交流点拨:
说明顺序的选择与说明对象的特点和说明的目的有关。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发现文章内使用多种说明顺序。四、品析语言1.对课文第3、4、5段进行圈点批注式阅读,体会本篇说明文语言的独特之处。请组内分享结果。交流点拨:“一应俱全”、“应有尽有”、“无所不备”等大量的四字词语。
“船正在放倒桅杆准备过桥,船夫们呼唤叫喊,握篙盘索,桥上呼应相接,岸边挥臂助阵,过往行人聚集在桥头围观。而那些赶脚、推车、挑担的人们,却无暇一顾。”摹状貌的说明方法。
“汴河上有一座规模宏敞的拱桥……结构精美,宛若飞虹。”打比方的说明方法。
小结:文章语言富有文学色彩,语言典雅优美,生动形象。
张择端画的清明上河图,绢本设色,纵25.5厘米,横525厘米。”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小结:本文语言准确严密。【设计意图】通过圈点勾画,引导学生发现说明文语言的多样性,体会文章语言在通俗易懂又不乏专业色彩的同时,又将画面的整体和细节描摹的准确细致。五、情感体悟结合课后阅读提示,思考题目《梦回繁华》能否换成《清明上河图》?交流点拨:可“梦回”者众多,感叹红极一时汴京市井风情再难感受,昔日的繁华多种多样:城楼两侧、各类店铺、街上行人、舳舻相接、巨大的漕船。这里是“当时南北交通的孔道”、“北宋王朝国家漕运的枢纽”,如今只能梦回,我们赞叹繁华、感伤失去繁华、渴望重回繁华。【设计意图】深入品味“梦回”、“繁华”,感悟张择端在《清明上河图》中表达的深意,激发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六、作业布置作业:我眼中的《清明上河图》,200字左右。要求:对照原画作,尝试用自己的话对其中的某个局部(可以是课文未详细说明的)做出说明。【设计意图】读写结合,在习作完成后与原课文作比较,让学生尝试在说明事物时做到语言准确,条理清晰。七、板书设计梦回繁华梦回——汴京、汴河语言——典雅优美生动形象情感——赞叹、感伤、渴望教学反思本课的教学设计主要着眼于整篇文章的说明顺序、语言风格、文章题目的深意三个方面。本节课主要设计为整体感悟、品味语言、情感体悟三大部分。导课环节,利用学生能捕捉到的真实感受,从抓住风的痕迹入手,通过体会烟花易散,繁华易逝的道理,初步感受作者的情感方向。课堂上,学生经过启发引导慢慢发现美好的东西易逝,但我们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记录其美好。整体感悟部分,学生阅读不到位。提醒学生快速浏览全文,了解文章大意后为《清明上河图》写一段文字介绍。接着让学生思考作者是如何巧妙地把这些内容组织联系在一起的。在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福建宁德市建周建材有限公司招聘4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福建南平闽延电力建设公司招聘3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甘肃定西市陇西县人力资源有限公司招聘工作人员4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湖南冷链物流集团招聘法务主管1名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西安市工业合作联社下属企业招聘笔试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湖南邵阳市新宁县城乡建设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招聘拟聘人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北京国际大数据交易所有限责任公司招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淮南分公司实习生招募80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哈尔滨“丁香人才周”(春季)引才现场招聘活动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典优)
- 2025年合肥滨投文化创意发展有限公司招聘3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详解1套
- 2025年一卷政治高考真题及答案
- 安静与智慧主题班会课件
- 云南民族大学附属高级中学2026届高三上学期联考(一)生物试卷(含答案)
- 2025至2030年中国包月视频点播行业市场竞争格局分析及投资方向研究报告
- 皮带机安全知识培训
- 零星维修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方案
- 2025年汽车驾驶员(技师)考试试题及答案(含答案)
- 2025大连国际机场招聘25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浙江铁塔招聘笔试备考题库(带答案详解)
- 2025年上海市(秋季)高考语文真题详解
- 《秘书文档管理第三版》课件第七章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