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单元《整理和复习》导学案
1、数与代数
第一课时:《数的认识》
学习内容:
课本72—75页及做一做、练习十四。
学习目标:
1、通过复习,使学生能说出学过的数及分类,系统的回顾十进制计数法和计数
单位。
2、复习各种数的读写法,会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3、复习分数和小数的基本性质,会利用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变化的规律计算。
4、复习因数倍数质数合数的含义,会分解质因数,找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学习过程:
一、预习反馈:
1、5.24-1.3=1.64+41=25+15=8.65X10=
0.25X0.6=2.14-1.9=0.99+1.8=2.56-0.37=
2、六年来都学过了那些数?分别举出生活中应用这些数的例子。
3、什么是十进制计数法?你能说出哪些计数单位?
二、复习过程:
1、小学阶段学习了哪些数?
2、理解整数、自然数、0之间的关系。
3、小数与分数之间有什么联系?
4、小数分几种情况,划分的根据是什么?
5、整数和小数位顺序表,理解整数与小数之间的联系。
6、请填写教材73页整数和小数数位顺序表。
请学生观察数位顺序表,回答问题:什么叫数位?整数与小数之间有什么联系?
7.复习数的读法和写法请同学们总结整数的写法。
三、合作探究:请在组内知识梳理中未解决的问题。
四、展示提升:围绕知识梳理部分进行展示,达到理解提升。
五、巩固拓展:
1、猜一猜:口里面可以填哪些数:
9口875七10万39口0000000p39亿
2、下列各数中,同时能被2、3和5整除的最小数是()
(1)100(2)120(3)300
3、a与b是互质数,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是()。
4、小数点左边部分叫做()部分,右边部分叫做()部分,小数
点左边第三位是()位,计数单位是(),小数点右边第三位是()
位,计数单位是()。
5、一件羊毛衫标价a元,打八折出售,这件羊毛衫的售价是()元。
6、把1.6扩大100倍是(),再缩小1000倍是()。
7、一个合数的质因数是10以内所有的质数,这个合数是()O
六、课堂总结:谈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第2课时:《数的运算》导学案
学习内容:课本76页及下面的做一做,练习十五1、2题
学习目标
1、了解各种运算的意义,并知道它们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2、能准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学习过程;
一、预习反馈:
1、把()合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
2、已知两个数的()与其中一个加数,求()的运算叫做()。
3、求几个()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
4、已知两个因数的()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的运算叫做()。
5、()、()、()、()统称四则运算。
二、自主学习:自学课本76页内容:
1、小组内说说加、减、乘、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2、整数计算和小数计算的方法联系和区别:
72X840.72X8.4
整数和小数的计算方法(),区别是小数乘法的积要看因数中一共有()
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位点上()。
3、564-40.564-0.4
小数除法要先把除数转化成(),同时把()扩大相同的倍数,然后按
照除数是()的除法进行计算。
4.在四则运算中,应注意一些特殊情况。
a+0=()aX0=()0+a=()a-0=()aX1=(
a+a=()a-a=()a4-1=()f=()
a-a=(),a:a=()a+a=),aXa=()
三、展示提升:交流自主学习部分。
四、巩固练习
1115125
1
1XX
18906
1.计算(1)2.87+5.6-0.87+4.4108X13+84-13
12
(19+17)X19X17
2.列式计算。
(1).比17大43的数乘6.25,积是多少?
(2).一个数的比它的一半大2,这个数是多少?
(3).一个数的L5倍比27的少17,这个数是多少?(用方程解)
五.课堂总结:
第三课时《数的运算》导学案2
学习内容:课本77页的内容及下面的做一做,练习十四3、4题。
学习目标:在具体的计算情境过程中,回顾小学学习的四种运算(加减乘除),
加深对算理本质规律的认识和理解。整理比较整数、小数和分数运算的异同点。
1)在四则混合运算的练习过程中,回顾四则运算的意义及运算顺序。
3)回顾整理运算中的各种运算律。
4)总结四则运算过程中出现的几种特殊情况。(主要是。和1)
学习过程:
预习反馈:
1、口算:326-240=24X5=13.7+4.13=4116-217=
2400+80=184-24=4107-1008=120X101=
2、知识链接:
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
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乘法交换律:
乘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
二、自主学习:
一、四则运算的意义
1、完成练习。
2400+80=71.5+41.9=14.3X80=
11
6+19=24X5=36
这里包含哪几种运算?它们叫什么运算?
2、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的意义是什么?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二、四则运算的法则。
1、整数小数分数在加减法运算时要注意什么?
2、完成练习,归纳你所发现的结论。
三、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律。
1、下面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计算。
2、在计算过程你用到了哪些运算定律?
如果找不到简便运算,四则运算遵循什么原则?
三、合作交流:交流自主学习部分未解决的问题。
四、展示提升:围绕自主学习部分进行展示,达到提升。
五、巩固练习:
5.48+8.73+4.52+1.27=8.37-2.58-3.42=
1.25X2.47+7.53X1.25=11.8X5.95-5.95X1.8=
31.9X18-8X31.9=6.5X8+3.5X8-44=
六、课堂小结:
第四课时:《数的运算3导学案》
学习内容:课本79页的例9、10及下面的做一做,练习十四5一7题。
学习目标:通过运算解决实际问题,加强数学和生活的联系。
学习重点:分析题目的数量关系,理清解题步骤。
学习难点:借助线段图分析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
学习过程:
一、预习反馈:
口算训练:
138+17=720—90=20X500=3.7+9.8=3.8—2.8=
0.08X0.9=0.05+5=10.75-(0.75+3.4)=
0.9X99+0.9=1—0.09=10.75-(0.75+3.4)=3—3+5=:
L完成下列常用的数量关系:
路程=()X()总价=()X(
工作总量=()X()总产量=()X(
结余=()X()利息=()
二、自主学习.试着分析例10的解题思路
六年级举行“小发明”比赛,六(一)班同学上学期交32件作品,六二班比六
1
一班多交心六二班交了多少件作品?
学生试做:
要求六(2)班交了多少件作品,就要找到六(2)班的作品与什么有关系,有什么
样的关系。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从解题过程中总结得出解题的一般步骤:
首先,理解题意,找出已知信息和所求问题;
其次,分析数量关系,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
再次,确定每一步该怎样算,列出算式,算出得数;
最后,进行检验,写出答案。
注意:检验是解决问题的一个步骤,要养成检验的好习惯。
三、合作交流:交流自主学习部分未解决的问题。
四、展示提升:围绕自主学习部分进行展示,达到提升。
随时小练:
1、建筑工地运来8000块青石专,运来的红石专是青转的85%,运来红石专多少块?
2、师徒俩人要加工360个机器零件,前4小时加工了240个。照这样计算,剩
下的零件还有几小时才能加工完?
3、我校4月份用电360度,比计划节约90度。4月份实际用电粮食计划用电量
的百分之几?
五、课堂小结: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第五课时《式与方程》导学案
学习内容:课本81页的内容及下面的做一做,练习十六1、2题。
学习目标:
1.加深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会用字母表示数和常见的数量关系。
2、会根据字母所取的值,求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值。
学习过程:
一、预习反馈:
口算练习:
2.8X0.05=3.54-0.5=23+0.1=
4X0.25+2=2.5X24=10-2.87-7.13=
知识链接:
1、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
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乘法交换律:
乘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
2、用字母表示公式。
长方形周长公式:正方形周长公式:圆的周长公式:
长方形面积公式:正方形面积公式:圆的面积:
长方体体积公式:圆柱体积:圆锥体积:
二、自主学习:(小组内交流说一说)
1、什么叫方程?解方程的依据是什么?
2、我们学过哪些式与方程的知识呢?
3、写出与字母相乘的式子需要注意什么?
4、如果给你一些式子,你怎样判断它是不是方程呢?
5、解方程的方法步骤和注意的问题有哪些?
三、合作交流:交流自主学习部分未解决的问题。
四、展示提升:围绕自主学习部分进行展示,达到提升。
五、巩固练习:
1、判断
(1)含有未知数的式子叫方程。()
(2)x.x.x=3x()
(3)6x=0这个方程没有解。C)
(4)一个数除以a,商3余1,这个数是3a+l()
2、填空:
(1)学校买来9个足球,每个a元,又买来b个篮球,每个58元。
9a表示;58b表示;
58-a表示;9a+58b表示;
(2)如果a=45,b=6,贝(J9a+58b=.
3、解方程
36-5x=262x+4.5+8=14.5
六、课堂小结:
第六课时:《比和比例》导学案
温馨寄语:积累知识,胜过积蓄金银。
学习内容:课本84、85页,练习十七1一6题。
学习目标:
1、通过自主梳理一使学生会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
2、通过比较使学生知道什么是方程,并熟练根据等式的性质解方程。
3、会灵活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学习过程:
一、预习反馈:
1、关于比和比例的知识,你知道哪些?并小组内说一说他们之间的区别与练习。
2、什么叫比的基本性质?什么叫分数的基本性质?什么叫商不变的规律?
3、说一说什么叫成正比例关系和成反比例关系?并举例说明你是怎样判断的?
二、自主学习。
1、对照书本所给的表格,小组内讨论交流比与比例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并完成
书面上的表格练习。
三、合作探究:请在组内交流自主梳理部分未解决的问题。
四、展示提升:围绕自主梳理部分进行展示,达到理解提升。
五、巩固拓展:
1、用72cm的铁丝做一个长方体框架,长方体长、宽、高的比是3:2:1,然后用纸
将长方体各面糊起来,最少需要多少平方厘米的纸?(用比例的知识解答)
2、有一件工作,12个人去做要8天完成,现计划6天完成,每天要多少个人工
作才能完成?(用比例的知识解答)
3、明明家的钟摆,6时敲了6下,用15秒,12时敲12下,用多少秒?(用比例
的知识解答)
六、课堂总结。
第七课时:整理复习-比和比例(二)
学习目标:1、理解正、反比例的意义。
2、能正确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
3、能熟练地运用比例来解决有关问题。
学习重难点:1、重点是掌握正、反比例的意义。
2、难点是正确判断两种量成什么比例。
学习过程:
一、前置性作业:
1、小组内互相说一说正、反比例的意义。
2、你是怎样判断两种量成正比例还是成反比例的?
正比例:①两种相关联的量;
②其中一种量增加,另一种量也随着增加,一种量减少,另一种量也减少;
③两种量的比值一定。
反比例:①两种相关联的量;
②其中一种量增加,另一种量反而减少,一种量减少,另一种量反而增加;
③两种量的积一定。
3、你能用字母表示正、反比例的关系吗?上=左(一定)…正比x-y=k(一定)…
X
反比例
二、自主学习: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
就1、2两表分别说一
1、牛奶的袋数与质量的变化情况如下。
说:
牛奶袋数12345
A.这里两种量的变化
(袋)
情况。
质量(g)22446688110
00000
2、每袋面包个数与所装袋数变化情况如下。
每袋面包个2346
数
所装袋数2416128
3、判断下列各题中两种量是否成比例,成什么比例?
①速度一定,路程和时间。②正方形的边长和它的面积。
③订《少年报》数量和所需钱数。④小明从家到学校,行走的速度和时间。
⑤圆的周长和半径。⑥圆的面积和半径。
三、用比例解决问题。-----------------------------------------------
A.认真审题找出两种相关联的量;B.判断两种量成
1、说一说用比例-----------------------------------------------
解决问题的步骤。
2、举例:修一条公路,全长12km,开工3天修了1.5km。照这样计算,修完这条公路一
共需要多少天?
A.两种相关联的量是什么?路程(工作量)和时间
B.两种量成什么比例?说明理由,写出等量关系式
C.设未知数X,列出比例式
D.解比例并检验
四、知识应用:独立完成P80练习十七第3-5题。组长检查核对,提出质疑。
五、拓展提高:完成P90练习十七第5题。
六、总结梳理:回顾本节课的学习,说一说你有哪些收获?
第八课时《常见的量》导学案
温馨寄语:强记不如善悟。
学习目标:
1.在经历自主梳理常用计量单位的过程中,进一步理清各种量的计量单位及
进率,能正确使用学过的计量单位解决实际问题。
2.通过熟练掌握有关计量单位之间的进率关系,正确进行单位换算。
学习过程:
一、预习反馈:
、常用计量单位和进率。
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体积单位容积单位
2、我们学过哪些量?它们各有哪些计量单位?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填在下
表中。
3、什么叫长度、面积、体积、容积?并举例体会它们的大小。
4、你还知道哪些计量单位?各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二、自学反馈:(小组内互相说一说)
1、如何把高级单位的名数改写成低级单位的名数?
2、如何把低级单位的名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名数?
3、填上合适的计量单位。
(1)北京至上海的铁路约1463()
(2)足球场的面积约为7500()
(3)地球绕太阳行一周要365()
(4)东北虎的体重可达320()
(5)小红家的冰箱容积有240()
(6)刘翔的110米栏成绩约为13()
4、练一练。
(1)3时20分=()分0.45时=()分200秒=()分()
秒
(2)2.6吨=()吨()千克
4000千克=()吨3080克=()千克()克
(3)7立方分米8立方厘米=()立方分米=()升
(4)3.7元=()元()角
三、合作探究:请在组内交流自主梳理中未解决的问题。
四、展示提升:围绕自主梳理部分进行展示,达到理解提升。
五、自测反馈:3、填空.
1、405厘米=()米7.02千米=()千米()米4千米5米=()
米
2、2.05吨=()吨()千克
3、4时5分=()时=()分1.5时=()时()分
40分=()时4天=()时1年=()个月
4、8立方米=()立方分米5、3元6角=()元
六、课堂小结:
第八课时《图形的认识与测量1》
复习内容:课本第86页例1及练习十八1、2题
学习目标:
1、能区分直线、线段和射线,体会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2、知道平行、相交、垂直关系,能够在生活中找到相关的应用,并能做出合理
的解释。
3、结合具体情境认识角,能辨认直角、锐角和钝角,会用量角器画指定的角。
学习过程:
一、前置性作业:
自学课本96页内容。解决下列问题。
1、直线、射线和线段有什么区别?完成表格。
端点个数是否可以延长是否可以度量
长度
直线
射线
线段
2、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线段都有什么样的位置关系?
二、自主学习:
1、画出两条直线
(1)相互平行
(2)相互垂直
思考:什么样的两条直线相互平行?什么样的两条直线相互垂直?
在同一平面内,()的两条直线相互平行,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处处
()。当两条直线相交成()时,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
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
2、()叫做锐角。()叫做直角。
()叫做钝角。
3、写出直角、平角、周角之间的关系。
三、合作交流小组内交流自主学习部分。
四、巩固练习
1、按要求作图。
(1)画一条长3.5厘米的线段。
(2)分别画出40°,90°,130°的角。
(3)过图中的A画直线BC的平行线和垂线。
BC
五、课堂小结:
第九课时《图形的认识与测量(二)》
一、自学目标:
1、掌握四边形、三角形、圆等平面图形的特点。
2、掌握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圆的周长或面积的计算方法。
3、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有关实际问题。
二、自学重难点:1、重点是掌握平面图形的特征和相关计算方法。
2、难点是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有关实际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三、自学过程:
一、前置性作业:回顾已学过的平面图形,小组交流,完成下表。
平面图形边角特点(简要说周长公式面积公式
明)
长方形
正方形
平行四边
形
三角形
等腰三角
形
等边三角
形
梯形
圆
自主学习:阅读P86例题1,完成课本填空,并回答下列问题:
1、平行四边形、长方形和正方形之间的关系?
2、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的关系?
3、简要描述有关面积公式之间的联系。(结合公式推导过程)
4、说一说圆的面积计算公式,以及推导过程。
三、知识应用:独立完成P86“做一做”,组长检查核对,提出质疑。
四、总结梳理:回顾本节课的学习,说一说你有哪些收获?
第十课时《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总复习》
温馨寄语:学会构建知识网络!
学习内容:六年级第十二册第87页总复习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
学习目标:
1、回忆整理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及推导过程,并会应用公式进行
计算。
2、探索知识间的相互联系,构建知识网络,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从中学
习整理知识,领会学习方法。
3、体会“转化”的数学思想,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及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学习过程:
一、前置性作业:
木工师傅要沿着门的边框钉上木条,至少要多长的木条;漆匠师傅要给除了玻
璃部分、门锁部分以及下面的三个图形以外的部分涂上红色的油漆。
1、这里“要钉的木条”和“涂漆部分”分别指长方形的什么?
2、要解决这些问题用到哪些方面的知识?
3、齐读学习目标
二、自主学习:
(1)什么叫平面图形的周长?什么是平面图形的面积?它们有什么不同?(举
例说明)
(2)你都知道哪些图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这三个图形没
有计算周长的公式,怎么计算它们的周长?(画图举例说明)
(3)我们学过的平面图形的面积怎么计算?它们的计算公式是如何推导出来
的?(想一想,小组交流时说一说)
三、合作交流(小组交流自主学习中有疑问的部分)
四、交流展示(展示合作学习中有难度未解决的内容)
五、课堂检测:1、对号入座。
①边长是4米的正方形,()
A周长面积B周长面积C周长面积D周长和面积无法比较
②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三角形等底等高,已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25平方厘
米,那么三角形面积是()平方厘米。A5B12.5C25D502、
2、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三角形等底等高。已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30平方厘
米,三角形面积是多少?
3、在一块上底120米,下底160米,高80米的梯形地里种棉花,每株棉花占地
0.16平方米,这块地能种棉花多少棵?
六、课堂小结:本节课我的收获是:
第十一课时《复习立体图形的特征和表面积、体积》
温馨寄语:让个性在课堂中张扬,让智慧在碰撞中生成!
习内容:课本98页例3,例4。
学习目标:1.通过知识整理,知道所学立体图形的名称、特点,以及它们之间
的相互联系,发展空间观念。
2.通过自学,合作知道所学的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的含义,会计
算它们的表面积和体积。
学习过程:
一、前置性作业:
-11
n十4
1.25X0.8=(2.4+1.2)+6=1.6X0.75=D
6-7=1.5X8=2.5X25=3.14X3=
二、自主学习:
(1)复习立体图形的认识:
提问:我们学过哪些立体图形?
要求:自学课本88页例5:
解决课本上的问题。
(2)复习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
自学课本88页例5:把例4表格中的空白填写完整。
(3)想一想:小组内说一说:什么是立体图形的表面积?计量立体图形的表面积
用什么计量单位?
什么是立体图形的体积?计量立体图形的体积用什么计量单位?
(4)、根据自己对这部分知识的整理,绘制出这部分的知识结构图。
三、合作交流:请在组内交流自主学习中未解决的问题。
四、展示提升:围绕自主学习部分进行展示,达到理解提升。
五、巩固拓展:
1.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为10厘米、8厘米和7厘米.这个长方体会不
会从一个边长是7厘米的正方体的洞中漏下去,为什么?
2.一个圆柱体的底面半径是3厘米,高是8厘米.这个圆柱体的侧面积是多少?
3.把一个棱长6厘米的正方体木块切成棱长为2厘米的小正方体,可以得到多
少个小正方体?
3、根据自己对这部分知识的整理,绘制出这部分的知识结构图。
六、课堂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学会了什么?
第十二课时《图形与变换》
学习目标:1、深刻认识图形变换的原理。
2、掌握图形变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3、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有关实际问题。
学习重难点:1、重点是深刻认识图形变换的原理,掌握图形变换的基础知识。
2、难点是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有关实际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学习过程:
一、前置性作业:
1、什么是轴对称图形?
2、判断下面图形,哪些是轴对称图形?画出它们的对称轴。(图1)
(1)、平移与旋转。
1、举例说明什么是平移?什么是旋转?
2、、完成P92“做一做”,组长检查核对。
(2)、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1、什么是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2、说一说按2:1放大是什么意思?
三、巩固训练:完成P93练习十九第3-6题。。
四、总结梳理:回顾本节课的学习,说一说你有哪些收获?
第十三课时《图形与位置》
一、学习目标:1、理解和掌握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
2、培养方向感和空间观念、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关系,激发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是通过复习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
2、难点是培养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学习过程:
(一)、前置性作业
1、你知道哪些确定位置的方法?
2、如果去电影院,怎样找到电影票上的位置?
3、电影票上的“3排6号”与“6排3号”指的是同一个位置吗?
4、如果将“3排6号”记作(3,6),那么“6排3号”怎样表示?
友情小提示上数对有2个数据,排列顺序不同,则所指的位置不同。
5、如果在地图上表示某一城市的位置,一般用什么方式?
二、自主学习:
1、以教室为观察点,说一说学校周围各建筑物所处的方向。
2、举例说明,从学校出发到某一建筑物的路线。
☆I友情小提示|:明确参照物、距离、方位、方位
三、阅读P94主题图,理解以下问题:
1、两位小朋友分别用什么方法来确定物体的位置?将书上的内容补充完整。
2、什么叫比例尺?
3、、怎样才能确定物体的位置?
☆I友情小提示|:1、利用数对来表示物体的位置。如(3,6)
2、选择参照物,明确方向,确定距离。
四、巩固训练:完成P95练习二十第1、2题。
五、拓展提高:P95练习二十第3题。
六、总结梳理:回顾本节课的学习,说一说你有哪些收获?
复习统计与概率
第一课时《统计》
一、学习目标:1、系统掌握统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2、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树立知识的应用意识。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是掌握统计的知识。能看懂统计图的含义。
2、难点是合理使用统计数据,掌握分析判断方法。
三、学习过程:
(-)前置性作业:
1、统计在人们的生活中有着广泛应用。请你说说我们学习的统计图有哪些?
2、小组内说一说这些统计图各有什么特点?
(二)、自主学习:统计表:阅读P96主题图及表格,明确下列问题:
(1)统计表的意义:把统计数据填写在一定格式的表格内,
用来反映情况、说明问题,这样的表格就叫做统计表。
(2)统计表的组成部分:一般分为表格外和表格内两部分。
表格外部分包括表的名称,单位说明和制表日期;表格内部包
括表头、横表目、纵表目和数据四个方面。
(3)统计表的种类:1、单式统计表:只含有一个项目的统计表。
2、复式统计表: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统计项目的统计表。
(4)统计表制作步骤:1、搜集数据2、整理数据3、设计草表4、正
式制表
三、统计图:自学P96,明确下列问题:
1、你学过几种统计图?分别叫做什么统计图?各有什么特征?
☆I友情小提示(1)条形统计图:清楚地表示出各种数量的多少。
(2)折线统计图:清楚地表示数量的变化情况。
(3)扇形统计图:清楚地表示各种数量的占有率。
四、巩固训练:完成P98练习二H^一第1〜4题。
五、总结梳理:回顾本节课的学习,说一说你有哪些收获?
第二课时可能性
学习目标:1、通过复习与整理,进一步丰富对可能性的认识。
2、掌握可能性的基础知识,能计算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3、经历预测等实验活动,发展学生初步的合情推理能力。
学习重难点:1、重点是能够根据可能性的知识进行预测分析。
2、难点是理解可能性的知识,并能设计公平的规则。
导学过程:
一、可能性
1、可能性: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会发生的事件,是“一定”会发生的事件;
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发生的事件,是“不可能”发生的事件;
在某种情况下会发生,而在其他情况下不会发生的事件,是“可能”会发
生的事件;
2、可能性的大小:在可能发生的事件中,如果出现该事件的情况较多,
我们就说该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较大;如果出现该事件的情况较少,我们
就说该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较小。
3、游戏规则的公平性:公平性就是指参与游戏活动的每一个对象获胜的可能性
是相等的。
二、前置性作业:
1、下面哪些现象是一定的,哪些是可能的,哪些是不可能的?
(1)明天会下雨。-----------------()
(2)2012年奥运会上,刘翔会创造110米栏纪录。()
(3)王明身高会达到14.5米。----------()
(4)人每天都需要喝水。-------------()
(5)明年手机会大幅降价。-----------()
2、你还能举出哪些实例,来说明可能性的大小?
三、小组合作:1、摸球游戏,问题:摸到黑球的可能性是多少?
摸到白球的可能性是多少?你是怎么算的?
2、掷硬币:问题:投掷硬币后,硬币正面向上与反面向上的可能性哪个大?
☆I友情小提示|:正面向上的可能性为反面向上的可能性为
正、反两面向上的可能性是相等的。
四、知识应用:完成P113练习二H-•一第6、7题,组长检查核对,提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个人对赌合同范例
- 9001认证合同范例
- 会议椅采购合同范例
- 借款网签合同范例
- 产品安装维护合同范例
- 代理销户合同范例
- 2025年科研机构学术交流计划
- 环保项目物资需求与进场计划
- 入股保本经营合同范例
- 家庭消防安全演练流程与教育方案
- 水利水电工程技术术语全
- 2024-2025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纪律处分条例试行解读学习
- 数字孪生技术在智慧能源系统中的挑战与机遇
- 抛石专项施工方案
- 电力增材再造技术的创新与发展
- 话剧导演合同协议
- 国家能源集团陆上风电项目通 用造价指标(2024年)
- 客服代理合同协议
- 躁狂症病人的护理
- 2025中国汽车出海潜在市场研究:澳大利亚篇-2025-03-市场解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