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阶篇)2021-2022学年下学期初中生物人教新版七年级第6章练习卷_第1页
(进阶篇)2021-2022学年下学期初中生物人教新版七年级第6章练习卷_第2页
(进阶篇)2021-2022学年下学期初中生物人教新版七年级第6章练习卷_第3页
(进阶篇)2021-2022学年下学期初中生物人教新版七年级第6章练习卷_第4页
(进阶篇)2021-2022学年下学期初中生物人教新版七年级第6章练习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共1页)(进阶篇)2021-2022学年下学期初中生物人教新版七年级第6章练习卷一.选择题(共15小题)1.眼和耳是人体重要的感觉器官。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人体视觉和听觉感受器分别位于视网膜和鼓膜 B.晶状体的凸度过大,使远处物体所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 C.飞机起飞或降落时将口张开主要目的是缓解紧张情绪 D.不良的用眼习惯会导致近视,近视可通过配戴凸透镜加以矫正2.下列有关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含羞草受到刺激后叶片合拢属于反射 B.谈虎色变属于人类特有的反射活动 C.钙是甲状腺激素必不可少的重要成分 D.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不足会患呆小症3.糖尿病患者是由下列哪项因素引起的()A.幼年期缺乏甲状腺激素 B.幼年期缺乏生长激素 C.患者体内缺乏胰岛素 D.患者体内缺乏雌激素4.由垂体分泌并可以促进人体骨骼生长的激素是()A.性激素 B.胰岛素 C.甲状腺激素 D.生长激素5.如图是耳的基本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鼓膜能把从外耳道传来的声波转变为振动 B.②耳蜗内有听觉感受器,能接受刺激产生兴奋 C.呼吸道感染,病菌有可能通过③进入中耳,引起中耳炎 D.某人晕车晕船与图中的听小骨与半规管有关6.经过训练的导盲犬可以引领盲人绕开障碍顺利出行。导盲犬实现这些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是()A.脑 B.反射弧 C.神经末梢 D.神经纤维7.如图为视觉形成过程示意图,其中能够感受光线刺激产生兴奋的部位是()A.①角膜 B.②视网膜 C.③视神经 D.④视觉中枢8.近视的人看远处的物体模糊不清,物像落在的位置和矫正配戴的眼镜分别是()A.角膜的前方凹透镜 B.晶状体的前方凸透镜 C.视网膜的前方凸透镜 D.视网膜的前方凹透镜9.下列叙述属于反射的是()A.草履虫游向食物 B.小刚躲开树上掉下来的树枝 C.向日葵总朝着太阳 D.含羞草的叶片被触碰后合拢10.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中午,小林从较暗的室内走到室外,看到一只狗由近跑远。在此过程中,起主要调节作用的眼球结构是()A.角膜玻璃体 B.虹膜玻璃体 C.角膜晶状体 D.虹膜晶状体11.手在不经意间触碰到很烫的物体,会先缩手后感觉到烫。产生“烫”这种感觉的神经中枢位于()A.小脑 B.脊髓 C.大脑皮层 D.脑干12.失聪后的贝多芬作曲时,在钢琴和牙齿之间放置了一根小棍,以便听见琴声。则此时他的耳的结构中一定没有受创的结构是()A.鼓膜 B.听小骨 C.前庭和半规管 D.耳蜗13.乘车的旅客,即使闭上眼睛,也能感觉到汽车的颠簸,感受这种刺激的结构是()A.鼓膜 B.听小骨 C.前庭和半规管 D.耳蜗14.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如图是其结构模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一个神经元就可以完成最基本的反射活动 B.神经元由⑤细胞体和②突起两部分组成 C.兴奋在神经元中的传导顺序是①②③ D.④是神经末梢,它们分布在全身各处15.小勇同学在校秋季运动会上参加了1000米长跑比赛,并坚持跑完了全程,在他整个运动过程中,起调节作用的主要系统是()A.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 B.呼吸系统和运动系统 C.循环系统和泌尿系统 D.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二.填空题(共3小题)16.小明的皮肤不小心被划破,很容易被感染,说明皮肤内含有组织,会流血,说明皮肤含有组织,还会疼痛,说明含有组织,综上所述,你认为皮肤的结构层次是。17.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18.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它包括细胞体和。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完成这一功能的结构称。三.解答题(共3小题)19.图甲为眼球结构模式图,图乙为反射弧的组成示意图,请根据图回答问题:在[]填数字,在横线上填名称。(1)图甲中光线穿过3、2,经过[4]晶状体等的折射,落在[]上形成物像,感光细胞获得信息并通过视神经向上传递,最终在形成视觉。(2)当你用手抓一个烫手的馒头后,你会来不及思考就迅速松手,参与此反射的反射弧的组成是(用图乙中的代号和箭头表示)。(3)在我国的一些山区和内陆地区,以前能够看到患有地方性甲状腺肿的人,是由于这些地区的土壤、饮水和食物中缺少,而这种营养物质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重要原料。(4)人体的生命活动受到调节的共同影响、控制。20.阅读科普文,并回答问题。一提到糖,你可能立刻会感到一丝丝甘甜在口中回味。但是“糖类”这个名词,在生物学中的含义不同于日常用法,实际上它指的是一类物质。有些糖类有甜味,如葡萄糖、果糖和蔗糖;有些糖类并不甜,比如淀粉等。糖类作为营养物质能够提供能量,但血液中的糖并不是越多越好,如果血糖含量持续较高,会引起血管损伤,进一步使各器官的功能受到不利影响,这就是糖尿病的危害。尽管我们每天都会摄入许多糖类,但并非人人会患上糖尿病。这是因为我们人体存在血糖的调节机制。胰腺分为外分泌腺和内分泌腺。外分泌腺分泌胰液,胰液通过导管流入小肠;内分泌腺称为胰岛,分泌胰岛素,胰岛素进入血液。胰岛素指挥体内的细胞消耗掉血液里的葡萄糖。进餐之后,血液中的葡萄糖就会增多,这时血管内的血糖感受器就会接受刺激,产生神经冲动,通过神经中枢发出信号指挥胰岛产生胰岛素,随后血糖就逐渐降下来了。早期糖尿病患者只能靠减少糖的摄入这种饥饿疗法来缓解病症,但效果不大理想。后来加拿大医生班延发现了胰岛素的作用,揭示了糖尿病的发病原因,开创了用胰岛素治疗糖尿病的先例。至今,用胰岛素治疗糖尿病的历史已有100多年。1923年,瑞典皇家科学院授予班廷和他的助手诺贝尔生理学及医学奖。(1)血糖的调节属于非条件反射,此反射的效应器为。(2)班廷进行动物实验揭示了糖尿病的发病原因。表中所示为部分操作步骤及结果。组别处理是否患糖尿病A切除整个胰腺是B将胰腺的导管结扎,就会导致外分泌腺萎缩,留下胰岛否C用胰岛提取液对患有糖尿病的狗进行治疗否以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由A可知,胰腺中存在可诱发糖尿病的结构B.由A、B可知,胰岛对维持正常血糖至关重要C.由C可知,胰岛提取液可治疗糖尿病D.由B、C可知,发挥降血糖功能的物质可能来自于外分泌腺(3)胰岛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填“能”或“不能”)通过口服给药,原因是。(4)糖尿病患者除了注射胰岛素进行治疗外,还往往需要口服降糖药物。医药公司可采取以下思路进行降糖药物的开发;(填“促进”或“抑制”)葡萄糖消耗;(填“促进”或“抑制”)葡萄糖在肠道中的吸收等。21.学生要学会运用所学生物知识分析和解决某些生活、社会实际问题。“守道路畅通,保一方平安”是人们对交警工作的赞誉。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一辆汽车从远处驶来,交警能够观察到这一情况主要是由于光线经过图1中晶状体的折射,在[]上形成物像,经过[]传输信号,最终在形成视觉。(2)当司机看到交警做出“靠边停车”的交通手势时,会将车靠边停下,这属于反射。(3)“请出示您的驾照”,随着交警声音的响起,司机身体中的结构即图2中的[]将声波转化为振动传至内耳,内耳中[]接受刺激产生神经冲动,经听神经传至听觉中枢形成听觉。(4)交警在检查车辆时,如果不慎被车后备箱内尖锐物品刺到手指,会立即缩手,请用图3中的数字和箭头表示出缩手反射的神经冲动传导途径:。(5)由于司机酒驾,当看到交警时心跳加快,血压升高,此时司机体内含量升高。以上情况说明了人体是通过和来协调体内各系统的相互联系,完成生命活动。

(进阶篇)2021-2022学年下学期初中生物人教新版七年级第6章练习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5小题)1.眼和耳是人体重要的感觉器官。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人体视觉和听觉感受器分别位于视网膜和鼓膜 B.晶状体的凸度过大,使远处物体所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 C.飞机起飞或降落时将口张开主要目的是缓解紧张情绪 D.不良的用眼习惯会导致近视,近视可通过配戴凸透镜加以矫正【考点】眼球的结构及其功能;近视、远视形成的原因及矫正方法;听觉的形成过程;耳的保健.【答案】B【分析】(1)听觉的形成过程是: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就形成了听觉。(2)视觉的形成过程是: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再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在视网膜上能形成清晰的物像,物像刺激了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这些感光细胞产生的神经冲动,沿着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就形成视觉。【解答】解:A、在视觉形成过程中,产生神经冲动的细胞是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视觉感受器位于视网膜;耳蜗内有听觉感受器,感受振动刺激,产生神经冲动,所以人的听觉感受器位于耳蜗内,A错误。B、人能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是因为晶状体的曲度大小可以调节的缘故,晶状体的凸度变大,使远处物体所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导致近视,近视应该配戴凹透镜,B正确。C、当飞机起飞或降落时时,空气震动剧烈导致鼓膜受到的压力突然增大,容易击穿鼓膜。这时张大嘴巴,可以使咽鼓管张开,因咽鼓管连通咽部和鼓室。这样口腔内的气压即鼓室内的气压与鼓膜外即外耳道的气压保持平衡。保持鼓膜内外大气压的平衡,以免振破鼓膜。C错误。D、不良的用眼习惯会导致近视,近视可配戴凹透镜矫正,远视可配戴凸透镜矫正,D错误。故选:B。【点评】眼和耳结构和功能这部分内容比较抽象,要注意理解掌握,不能死记硬背。2.下列有关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含羞草受到刺激后叶片合拢属于反射 B.谈虎色变属于人类特有的反射活动 C.钙是甲状腺激素必不可少的重要成分 D.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不足会患呆小症【考点】人体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人类神经活动的特征;生长激素的作用及其内分泌腺分泌异常时的症状;甲状腺激素的作用及其内分泌腺分泌异常时的症状;激素调节与神经调节共同作用.【答案】B【分析】1、由抽象刺激(文字、图画、语言等)引起的条件反射,与人类的语言中枢密切有关,是人类特有的反射活动。2、生长激素能调节人体生长发育,幼年时分泌不足会患侏儒症。3、甲状腺激素的作用是促进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重要原料。【解答】解:A、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含羞草没有神经系统,其受到刺激后叶片合拢属于应激性,不属于反射。A错误;B、由抽象刺激(文字、图画、语言等)引起的条件反射,是人类特有的反射活动。所以,谈虎色变属于人类特有的反射。B正确;C、甲状腺激素的作用是促进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重要原料。C错误;D、生长激素能调节人体生长发育,幼年时分泌不足会患侏儒症。D错误。故选:B。【点评】理解掌握反射的概念、生长激素的作用及甲状腺激素的作用是解题的关键。3.糖尿病患者是由下列哪项因素引起的()A.幼年期缺乏甲状腺激素 B.幼年期缺乏生长激素 C.患者体内缺乏胰岛素 D.患者体内缺乏雌激素【考点】胰岛素的作用及其内分泌腺分泌异常时的症状.【答案】C【分析】胰岛素是由胰岛分泌的,它的主要作用是调节糖的代谢,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分解,从而降低血糖浓度,解答即可。【解答】解:人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时,血糖合成糖原和血糖分解的作用就会减弱,结果会导致血糖浓度升高而超过正常值,一部分血糖就会随尿排出体外,形成糖尿病。故选:C。【点评】掌握胰岛素分泌异常症是解题的关键。4.由垂体分泌并可以促进人体骨骼生长的激素是()A.性激素 B.胰岛素 C.甲状腺激素 D.生长激素【考点】生长激素的作用及其内分泌腺分泌异常时的症状;甲状腺激素的作用及其内分泌腺分泌异常时的症状;性激素的作用及其内分泌腺分泌异常时的症状.【答案】D【分析】激素是由内分泌腺的腺细胞所分泌的、对人体有特殊作用的化学物质.它在血液中含量极少,但是对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和生殖等生理活动,却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解答】解:A、性激素可促进性器官的发育和第二性征的形成。B、胰岛分泌的是胰岛素,主要调节糖的代谢。C、甲状腺激素是由甲状腺分泌的,它的主要作用是促进新陈代谢、促进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D、生长激素是由垂体分泌的,有调节人体生长发育的作用。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垂体分泌的激素的种类,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难度不大。5.如图是耳的基本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鼓膜能把从外耳道传来的声波转变为振动 B.②耳蜗内有听觉感受器,能接受刺激产生兴奋 C.呼吸道感染,病菌有可能通过③进入中耳,引起中耳炎 D.某人晕车晕船与图中的听小骨与半规管有关【考点】耳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听觉的形成过程.【答案】D【分析】耳的结构包括外耳、中耳和内耳。外耳包括耳郭和外耳道;中耳包括鼓膜、鼓室和听小骨;内耳包括半规管、前庭和耳蜗。图中的①耳郭,②耳蜗,③咽鼓管。【解答】解:A、在听觉的形成过程中,首先接受声波刺激的是鼓膜,在声波的撞击下,引起鼓膜的振动,A正确。B、听觉感受器位于②耳蜗中,能接受刺激产生兴奋,B正确。C、③咽鼓管是中耳通到咽部的通道,当由于鼻咽喉感染,病菌有可能通过咽鼓管进入中耳引起中耳炎,C正确。D、前庭和半规管与人的听觉无关,但它们与人的位置觉有关,能感受头部位置变动,维持身体平衡;有些人的前庭和半规管过度敏感,受到轻微刺激就会头晕、恶心等,这就是平时所说的晕车、晕船的原因,D错误。故选:D。【点评】注意产生听觉的部位在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6.经过训练的导盲犬可以引领盲人绕开障碍顺利出行。导盲犬实现这些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是()A.脑 B.反射弧 C.神经末梢 D.神经纤维【考点】反射弧的结构和功能.【答案】B【分析】反射弧是指完成反射的神经结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解答】解: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所以导盲犬实现这些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故选:B。【点评】理解掌握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是解题的关键。7.如图为视觉形成过程示意图,其中能够感受光线刺激产生兴奋的部位是()A.①角膜 B.②视网膜 C.③视神经 D.④视觉中枢【考点】视觉的形成过程.【答案】B【分析】图中①角膜,②是视网膜,③是视神经,④是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解答】解:视觉形成的过程: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过①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再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在②视网膜上能形成清晰的物像,物像刺激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这些感光细胞产生的神经冲动,沿着③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④视觉中枢,就形成视觉。故选:B。【点评】解答此题要熟练掌握眼的结构和视觉形成的过程。8.近视的人看远处的物体模糊不清,物像落在的位置和矫正配戴的眼镜分别是()A.角膜的前方凹透镜 B.晶状体的前方凸透镜 C.视网膜的前方凸透镜 D.视网膜的前方凹透镜【考点】近视、远视形成的原因及矫正方法.【答案】D【分析】(1)近视眼:如果晶状体的凸度过大大,或眼球前后径过长,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形成近视眼,戴凹透镜加以矫正。(2)远视眼:如果眼球晶状体的曲度过小,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后方造成的,戴凸透镜进行矫正。【解答】解:近视眼患者看不清远处的物体,是因为眼球的前后径过长或晶状体的曲度过大,物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近视眼的矫正方法是配戴凹透镜。如图:故选:D。【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近视眼的成像特点、形成原因和矫正措施。9.下列叙述属于反射的是()A.草履虫游向食物 B.小刚躲开树上掉下来的树枝 C.向日葵总朝着太阳 D.含羞草的叶片被触碰后合拢【考点】人体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答案】B【分析】反射是指动物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的刺激做出有规律的反应活动。【解答】解:A、草履虫是单细胞动物,没有神经系统,因此草履虫游向食物不属于反射,是应激性。B、小刚躲开树上掉下来的树枝是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的刺激做出有规律的反应活动,都属于反射。C、向日葵的花盘随着太阳转动是应激性,不是反射。D、含羞草的叶片受到触碰,叶片迅速合拢是应激性,不是反射。故选:B。【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了理解掌握反射是指动物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的刺激做出有规律的反应活动。10.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中午,小林从较暗的室内走到室外,看到一只狗由近跑远。在此过程中,起主要调节作用的眼球结构是()A.角膜玻璃体 B.虹膜玻璃体 C.角膜晶状体 D.虹膜晶状体【考点】眼球的结构及其功能.【答案】D【分析】眼球由眼球壁和内容物组成,眼球壁包括外膜、中膜和内膜,外膜由无色透明的角膜和白色坚韧的巩膜组成;中膜由虹膜、睫状体和脉络膜组成;内膜是含有感光细胞的视网膜;内容物由房水、晶状体、玻璃体组成。晶状体似双凸透镜,有折光作用。虹膜中央有瞳孔,瞳孔的大小可以调节,能够控制进入眼球内的光线。【解答】解:视觉的形成过程是: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再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在视网膜上能形成清晰的物像,物像刺激了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这些感光细胞产生的神经冲动,沿着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就形成视觉。其中虹膜中央有瞳孔,瞳孔的大小可以调节,能够控制进入眼球内的光线。睫状体内有平滑肌,晶状体依靠悬韧带与睫状体相连,通过睫状体来调节晶状体的曲度,来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故选:D。【点评】熟记眼球的结构和视觉的形成过程是解题的关键。11.手在不经意间触碰到很烫的物体,会先缩手后感觉到烫。产生“烫”这种感觉的神经中枢位于()A.小脑 B.脊髓 C.大脑皮层 D.脑干【考点】反射弧的结构和功能;脊髓和脑的结构及其功能.【答案】C【分析】大脑皮层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其中比较重要的中枢有:躯体运动中枢、躯体感觉中枢、语言中枢、视觉中枢等。【解答】解:缩手反射属于简单反射,其神经中枢位于脊髓。手在不经意间触碰到很烫的物体,脊髓会立即做出反应,将手缩回;同时脊髓内的神经元仍会将神经冲动传导到大脑皮层的躯体感觉中枢,使人感到“烫”,所以产生“烫”这种感觉的神经中枢位于大脑皮层。故选:C。【点评】理解掌握反射的过程及大脑皮层的作用是解题的关键。12.失聪后的贝多芬作曲时,在钢琴和牙齿之间放置了一根小棍,以便听见琴声。则此时他的耳的结构中一定没有受创的结构是()A.鼓膜 B.听小骨 C.前庭和半规管 D.耳蜗【考点】耳的基本结构和功能.【答案】D【分析】声波经外耳道进入,引起鼓膜振动,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耳蜗中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沿着听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形成听觉。即途径是: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听觉神经→大脑中的一定区域。【解答】解:失聪后的贝多芬作曲时,在钢琴和牙齿之间放置了一根小棍,以便听见琴声。可以猜测他是通过头骨、颌骨来传导的,其听神经和耳蜗没有受到损伤,于传导性耳聋。故选:D。【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听觉的形成过程。13.乘车的旅客,即使闭上眼睛,也能感觉到汽车的颠簸,感受这种刺激的结构是()A.鼓膜 B.听小骨 C.前庭和半规管 D.耳蜗【考点】耳的基本结构和功能.【答案】C【分析】如图耳的结构包括外耳、中耳和内耳。外耳包括耳郭和外耳道;中耳包括鼓膜、鼓室和听小骨;内耳包括半规管、前庭和耳蜗。耳郭,收集声波;外耳道,将声波传至鼓膜;鼓膜,把声波振动转为机械振动;听小骨,听小骨把鼓膜的振动扩大并传到内耳;咽鼓管,连通鼓室和鼻咽部;耳蜗,里面有听觉感受器,接受震动刺激产生神经冲动;听神经,将耳蜗产生的神经冲动传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形成听觉。前庭内有感受头部位置变动的位觉(平衡觉)感受器;半规管内有感受头部位置变动的位觉(平衡)感受器。【解答】解:半规管、前庭内有感受头部位置变动的位觉(平衡觉)感受器,前者引起旋转感觉,后者引起位置感觉和变速感觉。前庭及半规管过敏的人,在直线变速及旋转变速运动时,传入冲动引起中枢有关部位过强的反应,导致头晕、恶心、呕吐、出汗等,这就是有些人晕船、晕车的原因。因此旅客闭眼坐车时,也能感受汽车的颠簸,接受这种刺激的感受器位于前庭和半规管。故选:C。【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知道耳各部分的结构功能。14.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如图是其结构模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一个神经元就可以完成最基本的反射活动 B.神经元由⑤细胞体和②突起两部分组成 C.兴奋在神经元中的传导顺序是①②③ D.④是神经末梢,它们分布在全身各处【考点】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答案】D【分析】观图可知:①细胞核、②树突、③轴突、④神经末梢、⑤胞体,解答即可。【解答】解:A、完成反射的神经结构基础是反射弧,一个神经元不能完成最基本的反射活动,A错误。B、神经元的基本结构包括⑤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突起一般包括一条长而分支少的③轴突和数条短而呈树状分支的②树突,B错误。C、神经元受到刺激后能产生兴奋,并且能把兴奋传导到其他神经元,神经冲动在神经元中的传导方向是:①树突→⑤细胞体→③轴突,C错误。D、图中④是神经末梢,它们分布在全身各处,D正确.故选:D。【点评】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牢记掌握人体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功能是解题关键。15.小勇同学在校秋季运动会上参加了1000米长跑比赛,并坚持跑完了全程,在他整个运动过程中,起调节作用的主要系统是()A.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 B.呼吸系统和运动系统 C.循环系统和泌尿系统 D.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考点】激素调节与神经调节共同作用;人体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功能.【答案】D【分析】通过神经系统对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叫神经调节,其基本方式是反射;化学物质通过体液(血浆、组织液、淋巴等)的运输而对人体生理活动进行的调节,就叫体液调节.如激素对人体生理活动的调节,是通过血液的运输而起作用的。【解答】解:人体能够灵敏地感知环境的变化,并依靠自身的调节功能做出相应的反应,以适应环境,更好地生存。通过神经系统和激素的调节作用,人体的各项生理活动相互协调,人体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激素是由内分泌腺分泌的对人体有特殊作用的化学物质。内分泌腺组成了人体的内分泌系统。所以,人体能够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进行各项生命活动,与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调节作用有关。故选:D。【点评】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主要靠神经调节,其次是体液调节.二.填空题(共3小题)16.小明的皮肤不小心被划破,很容易被感染,说明皮肤内含有上皮组织,会流血,说明皮肤含有结缔组织,还会疼痛,说明含有神经组织,综上所述,你认为皮肤的结构层次是器官。【考点】皮肤的结构和主要功能.【答案】上皮;结缔;神经;器官。【分析】皮肤由表皮层、真皮层构成。皮下组织在真皮的下部,由疏松结缔组织和脂肪小叶组成,其下紧临肌膜。皮肤上有毛发、皮汗腺、皮脂腺、指(趾)甲等附属物。【解答】解:皮肤属于器官,皮肤在人体表面起到保护作用,属于上皮组织,当皮肤划破时,人会感到疼痛,有时会流血,说明我们的皮肤中可能含有结缔组织,觉得疼痛,说明皮肤中含有神经组织。故答案为:上皮;结缔;神经;器官。【点评】此题考查了皮肤的结构和功能,熟练掌握。17.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条件反射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考点】人体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答案】反射;条件反射。【分析】反射指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反应.神经的基本调节方式是反射。【解答】解:神经系统调节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如物体在眼前突然出现时会眨眼、手遇到烫的东西会缩回,像这种人体在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对内外环境刺激所作出的有规律性的反应这就是反射.反射包括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是一生下来就有的先天性的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参与即可完成;条件反射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它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的参与下完成的.故答案为:反射;条件反射.【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神经系统调节人体生命活动的方式,理解人类特有的神经中枢是语言中枢.18.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它包括细胞体和突起。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完成这一功能的结构称反射弧。【考点】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答案】神经元;突起;反射;反射弧。【分析】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组成.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叫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发出的脑神经和由脊髓发出的脊神经是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叫周围神经系统;神经系统的主要功能是调节人体的生命活动.【解答】解: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它包括细胞体和突起.细胞体主要集中在中枢神经系统内的灰质部分,里面有很多神经中枢,细胞体以外的部分组成中枢神经系统内的白质部分。反射是人或动物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的和内部的各种刺激所作出的有规律的反应,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类型有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反射是通过一定的神经结构来完成的,参与反射的神经结构叫反射弧,反射弧包括五部分:感受器(如感觉神经末梢部分)、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即运动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故答案为:神经元;突起;反射;反射弧。【点评】此题考查了神经系统和泌尿系统的组成.三.解答题(共3小题)19.图甲为眼球结构模式图,图乙为反射弧的组成示意图,请根据图回答问题:在[]填数字,在横线上填名称。(1)图甲中光线穿过3、2,经过[4]晶状体等的折射,落在[7]视网膜上形成物像,感光细胞获得信息并通过视神经向上传递,最终在大脑皮层形成视觉。(2)当你用手抓一个烫手的馒头后,你会来不及思考就迅速松手,参与此反射的反射弧的组成是1→2→3→4→5(用图乙中的代号和箭头表示)。(3)在我国的一些山区和内陆地区,以前能够看到患有地方性甲状腺肿的人,是由于这些地区的土壤、饮水和食物中缺少碘,而这种营养物质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重要原料。(4)人体的生命活动受到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的共同影响、控制。【考点】眼球的结构及其功能;视觉的形成过程;反射弧的结构和功能.【答案】(1)7视网膜;大脑皮层。(2)1→2→3→4→5。(3)碘。(4)神经调节和激素。【分析】图甲中1虹膜、2瞳孔、3角膜、4晶状体、5巩膜、6脉络膜、7视网膜,8视神经、9玻璃体,图乙中:1感受器、2传入神经,3神经中枢、4传出神经、5效应器。【解答】解:(1)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依次经过角膜、瞳孔、晶状体和玻璃体,并经过晶状体等的折射,最终落在7视网膜上,形成一个物像。视网膜上有对光线敏感的细胞。这些细胞将图象信息通过视神经传给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人就产生了视觉。(2)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反射活动都不能完成,因此,当你用手抓一个烫手的馒头后,你会来不及思考就迅速松手。神经冲动产生和传导的顺序是:1感受器→2传入神经→3神经中枢→4传出神经→5效应器。(3)地方性甲状腺肿,俗称大脖子病。成年饮水和食物中缺碘,会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容易引起甲状腺增生肿大,成为地方性甲状腺肿,俗称大脖子病,食用加碘或食用含碘丰富的食物,可以有效地预防这种疾病。(4)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由于神经调节和激素的调节,如人在感动时爱流泪是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故答案为:(1)7视网膜;大脑皮层。(2)1→2→3→4→5。(3)碘。(4)神经调节和激素。【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视觉的形成,熟记反射弧的结构和功能。20.阅读科普文,并回答问题。一提到糖,你可能立刻会感到一丝丝甘甜在口中回味。但是“糖类”这个名词,在生物学中的含义不同于日常用法,实际上它指的是一类物质。有些糖类有甜味,如葡萄糖、果糖和蔗糖;有些糖类并不甜,比如淀粉等。糖类作为营养物质能够提供能量,但血液中的糖并不是越多越好,如果血糖含量持续较高,会引起血管损伤,进一步使各器官的功能受到不利影响,这就是糖尿病的危害。尽管我们每天都会摄入许多糖类,但并非人人会患上糖尿病。这是因为我们人体存在血糖的调节机制。胰腺分为外分泌腺和内分泌腺。外分泌腺分泌胰液,胰液通过导管流入小肠;内分泌腺称为胰岛,分泌胰岛素,胰岛素进入血液。胰岛素指挥体内的细胞消耗掉血液里的葡萄糖。进餐之后,血液中的葡萄糖就会增多,这时血管内的血糖感受器就会接受刺激,产生神经冲动,通过神经中枢发出信号指挥胰岛产生胰岛素,随后血糖就逐渐降下来了。早期糖尿病患者只能靠减少糖的摄入这种饥饿疗法来缓解病症,但效果不大理想。后来加拿大医生班延发现了胰岛素的作用,揭示了糖尿病的发病原因,开创了用胰岛素治疗糖尿病的先例。至今,用胰岛素治疗糖尿病的历史已有100多年。1923年,瑞典皇家科学院授予班廷和他的助手诺贝尔生理学及医学奖。(1)血糖的调节属于非条件反射,此反射的效应器为胰岛。(2)班廷进行动物实验揭示了糖尿病的发病原因。表中所示为部分操作步骤及结果。组别处理是否患糖尿病A切除整个胰腺是B将胰腺的导管结扎,就会导致外分泌腺萎缩,留下胰岛否C用胰岛提取液对患有糖尿病的狗进行治疗否以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D。A.由A可知,胰腺中存在可诱发糖尿病的结构B.由A、B可知,胰岛对维持正常血糖至关重要C.由C可知,胰岛提取液可治疗糖尿病D.由B、C可知,发挥降血糖功能的物质可能来自于外分泌腺(3)胰岛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不能(填“能”或“不能”)通过口服给药,原因是作为蛋白质,胰岛素会在胃和小肠中被分解(在消化系统中被消化),无法进入血液发挥功能。(4)糖尿病患者除了注射胰岛素进行治疗外,还往往需要口服降糖药物。医药公司可采取以下思路进行降糖药物的开发;促进(填“促进”或“抑制”)葡萄糖消耗;抑制(填“促进”或“抑制”)葡萄糖在肠道中的吸收等。【考点】胰岛素的作用及其内分泌腺分泌异常时的症状;反射弧的结构和功能.【答案】(1)胰岛。(2)D。(3)不能;作为蛋白质,胰岛素会在胃和小肠中被分解(在消化系统中被消化),无法进入血液发挥功能。(4)促进;抑制。【分析】(1)人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时,血糖合成糖原和血糖分解的作用就会减弱,结果会导致血糖浓度升高而超过正常值,一部分血糖就会随尿排出体外,形成糖尿.(2)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解答即可。【解答】解:(1)人体内血糖浓度调节的方式是生来就有的,为非条件反射,此反射的效应器为胰岛。(2)胰岛素的作用是调节糖在体内的吸收、利用和转化等,如促进血糖(血液中的葡萄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的分解等,由于切除了胰腺,胰腺内的胰岛被切除了,不能分泌胰岛素,所以血液中葡萄糖的含量增高,多余的葡萄糖会随着尿液排出体外。A组切除了胰腺,胰岛随着被切除,不能分泌分泌胰岛素,出现了糖尿;B组结扎了胰管,胰腺萎缩,不能产生胰液,但胰岛细胞活着,能够分泌胰岛素,故而能够分泌胰岛素,没有出现糖尿;说明胰腺由胰岛(内分泌部分)和外分泌部分组成。C组用胰岛提取液对患有糖尿病的狗进行治疗,没有出现糖尿,故D错误。(3)当人体胰岛素分泌不足时,就会发生糖尿病,糖尿病患者可以通过注射胰岛素进行治疗,胰岛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不能通过口服给药,原因是作为蛋白质,胰岛素会在胃和小肠中被分解(在消化系统中被消化),无法进入血液发挥功能。(4)糖尿病患者除了注射胰岛素进行治疗外,还往往需要口服降糖药物。医药公司可采取以下思路进行降糖药物的开发;促进葡萄糖消耗;抑制葡萄糖在肠道中的吸收等。故答案为:(1)胰岛。(2)D。(3)不能;作为蛋白质,胰岛素会在胃和小肠中被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