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 长沙 》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1页
《沁园春 长沙 》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2页
《沁园春 长沙 》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3页
《沁园春 长沙 》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4页
《沁园春 长沙 》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沁园春·长沙第1课

新课导入《沁园春•长沙》

文体知识导入诗歌分界线古体诗近体诗歌行吟、引绝句律诗白话写诗;不受格律束缚;适合表达现代人的思想情感五四唐代诗经楚辞古乐府唐诗元曲现代新诗宋词

文体知识词,也称“长短句”“诗余”。词最初称为“曲词”或“曲子词”。词牌是词的格式的名称,规定着这首词的字数、句数和平仄声韵。题目是词内容的集中体现,概括词的主要内容。词按字数多少,可分为小令、中调、长调。58字以内为小令,59-90字为中调,91字及以上为长调。词以两片居多,称“上片”“下片”,也称“上阕”“下阕”。词从风格上分为婉约派和豪放派。婉约派的代表人物有柳永、秦观、李清照等,豪放派的代表人物有苏轼、辛弃疾等。

题目解读本词作于1925年,当时革命运动正在蓬勃发展。词牌名题目

沁园春,词牌名,又名“洞庭春色”“寿星明”等。沁园,相传为东汉明帝女儿沁水公主的园林,后来被外戚窦宪所夺,有人作诗咏其事,“沁园春”这个词牌由此得名。

作者介绍毛泽东(1893——1976),湖南湘潭人,字润之,笔名子任。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

毛泽东诗词的突出特点是用古典诗歌的形式来反映现实生活、时代气息和革命情怀。其艺术风格气势磅礴、雄浑瑰丽

作者介绍“五四”运动时,组织领导了长沙学生和市民的爱国运动,主编《湘江评论》,发表了一系列重要文章。随后,又领导了驱逐湖南督军兼省长军阀张敬尧的斗争。1920年与何叔衡等创建了湖南共产主义小组。1921年共产党成立后,他又组建了中共湘区委员会并任书记。1923年离开长沙到上海、广州等地从事革命活动,1925年回湖南湘潭从事农民运动。同年秋,他经长沙转赴广州接办农民运动讲习所。在长沙,重游岳麓山、湘江这些读书时经常与朋友游聚的旧地,面对绚丽的秋景,回忆往昔的岁月,写下了这首气势磅礴的

写作背景《沁园春·长沙》创作于1925年,当时恰值国内革命时期,全国各地工农运动风起云涌,如火如荼。毛泽东直接领导了湖南农民运动,创建湖南第一个党支部——韶山支部。

1925年10月毛泽东离开故乡韶山,去广州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的途中,途经长沙,重游橘子洲时所作。

字音字形○请给下列红色字注音沁园春

()峥嵘()挥斥方遒()qìngĕzhēngróngliăokuòqiúè百舸()寥廓()浪遏飞舟()

沁园春·长沙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课文研读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此句交待了哪些内容?时间——寒秋地点——橘子洲头环境——湘江北去作者——独立赏析“独立”一词用特写镜头把人物从景物中凸显出来,进一步展现词人站立在橘子洲头凝望湘江奔流的英姿,为全诗奠定了豪迈的基调。

课文研读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看”领起了哪几句诗歌??诗人描绘出一幅怎样的秋色图?群山中重重叠叠的树林遍染红色,满江的秋水碧绿清澈,无数的船只争相行驶,雄鹰在天空展翅高飞,鱼儿在江水中欢快地畅游。

课文研读这一怅一问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面对这一派生机勃勃的大千世界,诗人联想到天地万物究竟应该由谁来主宰。这一怅一问道出了诗人以天下为己任的雄心壮志,表现了他的博大胸怀。

课文研读

古典诗词中,诗人的抒情往往不是情感的直接流露,也不是思想的直接灌输,而是言在此意在彼,写景则借景抒情,咏物则托物言志。这里的所写之“景”、所咏之“物”,即为客观之“象”;借景所抒之“情”,咏物所言之“志”,即为主观之“意”:“象”与“意”的完美结合,就是“意象”。诗人的聪明往往就在于他能创造一个或一群新奇的“意象”,来含蓄地抒发自己的情感。意象=物象(客观)+情感(主观)意境,是多种意象的组合。

课文研读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1911~1925年,毛泽东在长沙从事的主要革命活动有:组织了湖南学生联合会、新民学会开办了平民夜校、文化书社参加反对袁世凯称帝,领导了驱逐张敬尧、谭延闿、赵恒惕等军阀的活动创办《湘江评论》,成立马克思主义研究会

课文研读恰同学少年:点明这群革命者的相互关系以及年龄特征。风华正茂:风采焕发,才华横溢。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描绘青年们的精神状态。意气奔放,奋发有为。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这三句描写同学们的战斗行动。他们评论国家大事,用文章批评污浊的事物,赞美美好的事物。粪土当年万户侯:表现了对当时大官僚、大军阀的蔑视。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恰同学少年:点明这群革命者的相互关系以及年龄特征。风华正茂:风采焕发,才华横溢。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描绘青年们的精神状态。意气奔放,奋发有为。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这三句描写同学们的战斗行动。他们评论国家大事,用文章批评污浊的事物,赞美美好的事物。粪土当年万户侯:表现了对当时大官僚、大军阀的蔑视。

课文研读刻画这样的形象有什么作用?

突出了包括诗人在内的年轻革命者雄姿英发的战斗风貌和豪迈的气概,塑造了奋发向上、敢作敢为,充满豪情壮志的青年革命者的典型形象。

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幅生气勃勃的“少年学子图”,间接回答了“谁主沉浮”的问题。

课文研读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中流击水”化自《晋书·祖逖传》:“(祖逖)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中流击楫”比喻立志奋发图强,词人用此典故,表达了革新旧社会、复兴民族的远大志向。将“击楫”化为“击水”,这种极具夸张效果的炼词更显词人的豪气。

整体感知品读诗句,讨论这些词语好在哪里(1)“万山红遍,层林尽染。”(2)“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透”画出江水碧绿清澈。“争”画出千帆竞发、争先恐后的热闹景象。“万”,写出山之多,绘出群山重叠之态。“遍”写出红之广,绘出了红色的彻底。“染”像人工染成的一样,景色十分美丽,化静为动,增强词的生动性。

整体感知品读诗句,看看哪些词语富有表现力(3)“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击”准确地形容了雄鹰在空中矫健勇猛、迅速有力地飞翔的姿态。“翔”活画出鱼在水中自由自在、轻快活泼地游动的神态。“竞”写出了寒秋严霜下的万物蓬勃活跃、奋发自强的情状。

整体感知诗句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或写作手法?山色远近仰俯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静景动景江景

水底天空湘江秋景图万类霜天竞自由一切景语皆情语鸟鱼比拟红碧色彩对比

整体感知上阕写了些什么?明确“看”眼前景象“怅”世间万物“问”谁主沉浮?

整体感知(1)上阙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承上启下过渡作用。前一句照应并收束上片,并隐约回答“谁主沉浮”的问题。后一句开启下片,自然转入对往昔战斗生活的回忆。

课文研读讨论:下阕给我们塑造了一群怎样的革命青年形象?年轻、有朝气、有才华有抱负、有热情、有力量关心评论国家大事,写激浊扬清的文章视军阀如粪士,蔑视反动统治者

课后小练(1)《沁园春・长沙》上片中描写近景并使用动静结合手法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沁园春・长沙》中体现“书生意气”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沁园春・长沙》中描写作者旧地重游,引起对往昔不平凡岁月的回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漫江碧透

百舸争流指点江山

激扬文字

粪土当年万户侯携来百侣曾游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课后小练(4)《沁园春・长沙》上片着重写景,角度多样,仰视“_____________”,俯瞰“_____________”。(5)毛泽东《沁园春・雪》中的“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可以看成是对《沁园春・长沙》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问的回答。(6)同学们在班级的纪念册上写下毛泽东《沁园春・长沙》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其描绘的在江水中劈波斩浪的宏伟画面,互相勉励不畏困难,勇于担当,奋勇向前。鹰击长空问苍茫大地

到中流击水

浪遏飞舟鱼翔浅底谁主沉浮

格律,比较自由。课后小练2.下列文学常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词又称诗余、长短句、乐府,约开始于南朝,定形于晚唐,盛行于宋朝。B.按照词的风格,词人可以分为两大派别,一派是以苏东坡、辛弃疾为代表的豪放派;一派是以柳永、姜夔为代表的婉约派。C.《沁园春•长沙》中,“沁园春”为词牌,“长沙”为词题。D.因为词的句子长短不一,因此不再讲究格律,比较自由。答案:D解析:D.“不再讲究格律,比较自由”有误,一般词调的字数和句子的长短都是固定的,有一定的格式。另外,不同的词牌在总句数、句数,每句的字数、平仄上都有规定。故选:D。D格律,比较自由。课后小练3.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A.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译文:评论国家大事,写出激浊扬清的文章,把当时的军阀官僚看得同粪土一样。B.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译文:熊在咆哮,龙在长吟。声音震荡着岩石和泉水,使深林战栗,使层巅震惊。C.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译文:老师,是依靠他来传授道、教授学业、解除疑惑的人。D.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译文:君子学识渊博,而且每天参加反省自己,就知道明白而且行为没有错误了。答案:D解析:A.翻译正确;B.翻译正确;C.翻译正确;D.“学识渊博”错,“博学”解释为“广博地学习”;“参加反省”错,“参省”解释为“检验反省”;“知道明白”错,“知明”解释为“智慧明达”。译文:君子广博地学习,而且每天检验反省自己,就智慧明达而且行为没有错误了。故选:D。D格律,比较自由。课后小练4.下列对《沁园春•长沙》一词上片内容的理解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一个“看”字总领七句,由虚到实,描绘了词人所见到的一幅色彩绚丽的秋景图。B.万山、碧水、雄鹰、鱼儿这些客观物象,一融入词人的主观情趣,就成了种种美的意象,词人借此抒发了他当时复杂的内心感受和对祖国壮丽山河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