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徐州市区部分2025届九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江苏省徐州市区部分2025届九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江苏省徐州市区部分2025届九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江苏省徐州市区部分2025届九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江苏省徐州市区部分2025届九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苏省徐州市区部分2025届九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闭合开关S,电路正常工作.过了一段时间,灯泡L熄灭,电压表示数变大,电流表示数变小,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A.电阻R断路B.电阻R短路C.灯泡L短路D.灯泡L断路2.下列各组物质通常情况下属于绝缘体的是:A.空气,盐水,橡皮 B.油,陶瓷,人体C.玻璃,大地,陶瓷 D.陶瓷,空气,油3.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说明摩擦过程中橡胶棒()A.得到电子 B.失去电子 C.得到正电荷 D.失去正电荷4.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4.5V不变,电阻R1标有“6Ω0.5A”,滑动变阻器R2标有“30Ω1A”,电流表量程为“0~0.6A”,电压表量程为“0~3V”。为了保护各电表和元件,滑动变阻器R2允许接入电路的阻值范围是(  )A.0~12Ω B.0~30Ω C.3~12Ω D.3~30Ω5.关于内能、热量和温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温度升高,它的热量一定增加B.物体内能增大,温度一定升高C.物体内能增大,一定要从外界吸收热量D.温度低的物体可能比温度高的物体内能多6.下列现象中,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反复弯折后,铁丝的温度升高 B.用火炉烧水,水的温度升高C.火车经过后,铁轨的温度升高 D.两手相互搓揉,手掌发热7.下列实例中,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用锯条锯木头,锯条温度升高 B.向饮料中加冰块,饮料温度降低C.寒冬,用热水袋暖手,手感到温暖 D.盛夏,阳光曝晒路面,路面温度升高8.小李喜欢喝咖啡,冲调咖啡时总能闻到浓浓的香味.以下关于咖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咖啡在变冷的过程中,内能不断增加B.咖啡在变冷的过程中,以热传递的方式改变了内能C.咖啡香飘四溢是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运动D.咖啡温度越高,分子的热运动越剧烈9.下列做法不符合安全用电原则的是()A.可用铜丝代替熔丝B.电冰箱的金属外壳应该接地线C.控制电灯的开关必须接在火线上D.使用测电笔时,手要接触笔尾金属电极10.标着“220V,40W”和“36V,40W”的两只电灯都能正常发光时,比较它们的亮度是A.“220V,40W”的电灯较亮 B.“36V,40W”的电灯较亮C.两只电灯一样亮 D.无法判断11.如图所示为四冲程内燃机四个冲程的示意图,箭头表示活塞的运动方向.请你结合气门位置做出判断,其正确的工作顺序是A.甲丁乙丙 B.乙丙丁甲 C.丙甲乙丁 D.丁甲丙乙12.生活中热现象随处可见,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端午米飘香,能闻到米粽的香味是由于分子做无规则运动B.夏天在河边觉得沙子热得发烫而水却很清凉,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大C.塑料吸盘能牢牢吸在坡璃上,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D.冬天很冷的时候搓手感到暖和,是用做功的方式改变内能二、填空题13.如图所示,开关S闭合时,电压表V1、V2的示数之比为3:4,则L1、L2的电阻之比为_______.14.一汽车油箱中的汽油用一半后,剩下的汽油的热值_____(填”变”或“不变”)过去常用水作冷却剂给汽车的发动机降温,这是利用了水的比热容_____的性质15.现有两个灯泡L1、L2,分别标有“10V10W”和“9V1.4W”的字样.当将它们串联使用时,电路两端允许加的最大电压是_____V;当将他们并联使用时,干路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是_____A.16.如图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1=30Ω。闭合开关S1、S2,电流表正常偏转,断开S2时,电流表的示数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R1的电功率为原来的,则R2的电阻为_________Ω。三、实验题17.(8分)小亮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1)在此实验中电流产生的热量不易观察,通过观察U形管中液面高度的变化,来比较电流通过电阻丝产生的热量多少。这种方法称为__________(选填“等效替代”或“转换”)法;(2)开始实验前,用双手握住空气盒,很快发现U形管中液面出现高度差,说明空气盒气密性__________(选填“好”或“不好”);(3)在图1中的两个密闭容器中装有等量的空气,并放置阻值_______(选填“相等”或“不等”)的电阻丝,此装置可研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电阻的关系;(4)在图2中两密闭容器中的电阻丝阻值一样,但在其中一容器外并联了一个阻值相同的电阻丝,此装置研究的是电流产生的热量与__________的关系。18.(8分)在学习“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时,小阳设计了图所示的电路图,其中R是电阻箱是滑动变阻器。为了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他进行了下面的主要操作:①按照电路图连接电路,将滑动变阻器阻值调到最大。②将电阻箱调到适当阻值,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到某位置,记录电压表示数U和电流表示数I。③断开开关,保持滑动变阻器阻值不变,改变电阻箱的阻值,闭合开关,记录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④仿照步骤③再做多次实验。(1)老师指出该实验步骤③中存在问题,请你写出正确的实验操作:__________。(2)通过正确的实验操作,他收集到了实验数据,并利用这些数据在图中绘制出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图象。由图象可以得到的结论是:当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__________。(3)你可以通过图象推算,本次实验中电阻箱接入电路的阻值为__________Ω。(4)在不拆改电路的条件下,利用图所设计的电路图__________(选填“可以”或“不能”)探究电流跟电阻的关系。19.(8分)如图所示,在“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1)实验过程中,必须用弹簧测力计沿__方向拉着物块A做__运动,这样做便能测量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2)在甲、乙、丙所示图中,分别用F1=1N,F2=2N,F3=1.5N的拉力,拉着物块A匀速前进.分析甲、乙两图可得:在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__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分析__两图可得:在压力一定时,接触面粗糙程度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3)大量实验进一步证明:在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成正比.在丙图中物块A上叠放一块与A相同的物块B,用弹簧测力计拉着物块A,使物块B随A一起匀速前进(如图丁所示).此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F4,则F4=_________N;此运动过程中,物块B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__N.四、作图题20.(8分)根据如图所示的实物连线图,画出对应的电路图(要求连线要横平竖直,尽量使电路图简洁美观)。(____)21.(8分)如图,画出支点为O的杠杆所受力F的力臂l。(__________)五、计算题22.(10分)如图所示,R1=6,当S1闭合,S2、S3断开时,电流表示数为1A;S3闭合,S1、S2断开时,电流表示数为0.2A.求(1)电源电压(2)电阻R2的阻值(3)当S1、S2闭合,S3断开时,电路的总功率23.(12分)如图所示,定值电阻R1和R2并联在电路中,已知电源电压是4V保持不变,电流表的示数是0.2A,R1的阻值是10Ω。求:(1)通过R1的电流。(2)R2消耗的电功率。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A【解析】由图可知,电阻R与灯泡L串联,电压表测电阻R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串联电路的电流.A.若电阻R断路,则电路中电流为0,即电流表示数变小.电压表与电源正负极相连,因此电压表示数等于电源电压,即示数变大,故A符合题意.B.电阻R短路,电路的总电阻变小,根据,电路中电流变大.电压表被短路,电压表示数为0,即电压表示数变小,故B不符合题意.C.灯泡L短路,电压表测电源电压,电压表示数变大,电流表示数变大,故C不符合题意.D.灯泡L断路,电路中电流为0,电流表示数变小;电压表只与电源正极相连,电压表示数为0,电压表示数也变小,故D不符合题意.2、D【详解】A.盐水属于导体;而橡皮、空气属于绝缘体,故A项不符合题意;B.油、陶瓷属于绝缘体;人体属于导体,故B项不符合题意;C.大地属于导体;玻璃、陶瓷属于绝缘体,故C项不符合题意;D.陶瓷,空气,油都属于绝缘体,故D项符合题意。3、A【分析】在摩擦过程中,对电荷束缚能力强的,得到电子带负电;对电荷束缚能力弱的,在摩擦过程中失去电子带正电.【详解】因为摩擦起电的实质是原子核外电子的转移,且电子带负电,又因为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所以摩擦过程中橡胶棒得到电子,故A选项正确,BCD选项错误.故选A.4、C【详解】由电路图得,电阻R1与滑动变阻器R2串联,电流表测电路电流,电压表测滑动变阻器R2的电压。电源电压为4.5V不变,电阻R1标有“6Ω0.5A”,滑动变阻器R2标有“30Ω1A”,电流表量程为“0~0.6A”,电压表量程为“0~3V”,为了保护各电表和元件,电路中的电流最大为0.5A,滑动变阻器R2的电压最大为3V。当电路电流最大时,滑动变阻器R2接入的电阻最小为当滑动变阻器R2的电压最大时,滑动变阻器R2接入的电阻最大,此时电阻R1的电压为电路电流为滑动变阻器R2接入的最大电阻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故选C。5、D【解析】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内能的多少叫热量,即热量是个过程量,所以不能说物体增加多少热量,故A错误;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加,温度可以不变,比如晶体熔化时,不断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故B错误;由于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是做功和热传递,所以,物体的内能增加,既可以是吸收热量,也可以是物体对它做了功,故C错误;内能的大小不但和温度有关,还和质量和状态有关,故D正确,故选D。6、B【详解】反复弯折铁丝时,是通过做功把人体的化学能转化为铁丝的内能,使铁丝温度升高,故A不符合题意;用火炉烧水,水吸收热量,温度升高,热量由火转移到水中,是通过热传递来改变水的内能的,故B符合题意;火车经过时,要克服摩擦力做功把机械能转化为内能,使铁轨温度升高,故C不符合题意;搓手时,双手相互摩擦,克服摩擦力做功,机械能转化成内能,从而使手发热,这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内能,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7、A【详解】A中锯木头时,是通过做功的方法改变物体内能的,故A正确;而BCD都是通过热传递的方法改变物体内能的.8、A【详解】A.咖啡在变冷的过程中,放出热量,温度降低,内能不断减少,故A错误;B.咖啡在变冷的过程中,向周围空气放出热量,属于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故B正确;C.咖啡香飘四溢是因为咖啡的香味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扩散到空气中,故C正确;D.物体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所以咖啡温度越高,分子的热运动越剧烈,故D正确.故选A.9、A【详解】A.当电路电流过大时,保险丝容易熔断而保护电路,如果用铜丝代替保险丝后,就起不到保护作用了,故A不符合安全用电原则;B.家庭电路安装漏电保护器、用电器使用三线插头都是为了防止漏电而采取的安全措施,故B符合安全用电原则;C.开关接在火线上,更换灯泡时才能更安全,故C符合安全用电原则;D.使用测电笔时,手要与笔尾金属体接触,故D符合安全用电原则。故选A。10、C【详解】由题可知,两只电灯都正常发光,它们的实际功率都是各自的额定功率;由于两只电灯的额定功率相等,故两只电灯一样亮.故选C.【点睛】灯泡亮度由实际功率决定.灯泡的实际功率越大,亮度越大.11、D【详解】甲图中两个气门都关闭,活塞向上运动,因此是压缩冲程.乙图中进气门关闭,排气门打开,活塞向上运动,因此排气冲程;丙图中两个气门都关闭,活塞向下运动,因此是做功冲程;丁图中进气门打开,排气门关闭,因此是吸气冲程.【点睛】四冲程内燃机一个工作循环包括吸气、压缩、做功、排气四个冲程,根据两个气门的开关、活塞的运动方向可以确定每个冲程,从而排列出正确的顺序.12、C【解析】A.端午米飘香,能闻到米粽的香味是扩散现象,由于分子不停做无规则运动而形成,故A正确;B.夏天在河边觉得沙子热得发烫而水却很清凉,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大,在同样吸热时,水的温度升高的低,故B正确;C.塑料吸盘能牢牢吸在坡璃上,是因为大气压的作用,故C错误;D.冬天很冷的时候搓手感到暖和,是用做功的方式改变内能,机械能转化为手的内能,所以感到暖和,故D正确;故C错误,符合题意。点睛:注意理解水的比热容的物理意义及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总结水的比热容较大的应用实例,如作为热机的冷却物质,作为北方冬季的取暖物质,本题中解释水和沙子的温度不同等。二、填空题13、1:3【详解】由题中的电路图可知,开关S闭合时,两个小灯泡串联,电压表V1测量L2的两端电压,电压表V2测量电源的两端电压,由串联电路电压的特点知:由题意可知电压表V1、V2的示数之比为3:4;则有:所以:由于串联电路电流处处相等,则有:所以L1、L2的电阻之比为:14、不变大【解析】热值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质量无关,所以剩下的汽油的热值不变,过去常用水作冷却剂给汽车的发动机降温,这是利用了水的比热容大的性质15、11V1.1A【详解】灯泡L1的额定电流:I1=P1/U1=12W/12V=1A,灯泡L2的额定电流:I2=P2/U2=1.4W/9V=2.6A,当把它们串联起来时,电路中的电流只能取2.6A,灯泡L1的:R1=U1/I1=12V/1A=12Ω,灯泡L2的电阻:R2=U2/I2=9V2.6A=11Ω,串联的总电阻:R=R1+R2=12Ω+11Ω=21Ω,则串联电路的总电压:U=I2R=2.6A×21Ω=11V;当把它们并联起来时,电路中的电源电压只能取灯泡L2的额定电压9V;R1中的电流:I1′=U2/R1=9V/12Ω=2.9A,R2中的电流:I2′=U2/R2=9V/11Ω=2.6A,则并联电路的总电流:I=I1′+I2′=2.9A+2.6A=1.1A。16、减小10【详解】[1]闭合开关S1、S2,R2被短路,只有R1接入电路,断开S2时,R1和R2串联,电路的电阻变大,电源电压不变,由I=可知通过电路的电流变小,电流表的示数变小;[2]两种情况下R1的电功率之比:,,电源的电压不变,所以,R2=10Ω。三、实验题17、转换好不等电流【详解】(1)[1]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热量的多少不能直接观察,但可以通过液面高度差的变化来反映,这种研究方法叫转换法;(2)[2]用双手握住空气盒,U形管中液面出现高度差,说明空气盒气密性好;(3)[3]图1中,两个电阻串联,通过两个电阻的电流相等,电阻的阻值不相等,研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电阻的关系;(4)[4]如图2,两个相同的电阻串联在电路中,通电时间和电阻相同,当给其中一个并联一个电阻时,改变通过电阻的电流,探究电流产生热量跟电流关系。18、断开开关,保持电阻箱的阻值不变,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闭合开关,记录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成正比10可以【详解】(1)[1]断开开关,保持电阻箱的阻值不变,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闭合开关,记录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2)[2]由图象可以得到的结论是:当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3)[3]本次实验中电阻箱接入电路的阻值为(4)[4]改变电阻箱的阻值,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控制电压表的示数不变,记录电流表的示数,重复操作以上步骤得到几组数据,就可探究电流跟电阻的关系,所以在不拆改电路的条件下,利用图所设计的电路图可以探究电流跟电阻的关系。19、(1)水平;匀速直线;(2)压力;甲与丙;(3)3;0【解析】试题分析:(1)根据二力平衡条件的知识进行分析,一对平衡力的大小相等;(2)分析三幅图中的控制的量和改变的量结合测力计的示数得出结论;(3)根据摩擦力与压力的关系结合丙图的示数得出结论;根据摩擦力产生的条件得出B受到的摩擦力.(1)实验过程中,必须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拉力和摩擦力平衡,大小才相等;(2)甲、乙两图,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乙的压力大于甲的压力,拉力大于甲的拉力,可得在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甲、丙两图,压力相同,丙比甲接触面粗糙,丙的拉力大于甲的拉力,可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