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小数乘法教学设计_第1页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小数乘法教学设计_第2页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小数乘法教学设计_第3页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小数乘法教学设计_第4页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小数乘法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案(五年级数学学科)

主备教师授课教师使用时间|第周星期(20年月日)第节

学习内容小数乘整数第课时课型新授

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掌握小数乘整数的一般方法,会比较

知识与技能

熟练地进行笔算

学习目标经历将小数乘整数转化为整数乘整数的过程,体会到转化的方

过程与方法

法是学习新知识的常用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小数乘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

教学难点积的小数位数的确定。

教具运用小黑板、情境图

教学过程

一、引入尝试:

1、师:孩子们,你们喜欢放风筝吗?今天我就带领大家一块去买风筝。

2、出示例1情境图。

学生收集信息,整理信息,了解每种风筝的价格。

3、教师整理并提出问题

板书:燕子的风筝3.5元一个,买3个要多少钱?

二、探索新知。

1、学习例lo

(])尝试计算。

师:4、3个燕子的风筝需要多少钱呢?请同学们一起来算一算。

学生尝试计算,教师巡视,注意发现学生的不同计算思路。

(2)展示、交流不同的计算方法,共同分析评价。

学生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方法:

方法一:连加。

3.5元+3.5元+3.5元=10.5元。

方法二:化成“元、角、分”计算,先算整元,再算整角,最后相加。

3元X3=9元

0.5元义3=1.5元

9元+1.5元=10.5元

遇到这种想法时教师要询问0.5X3怎么算的?让学生讲清思路2个0.5元是1元,再加上一

个0.5元就是1.5元。明确在这种想法中运用了转化的思想方法。

方法三:竖式笔算3.5元X3=10.5元

3.5元----►35角

X3X3

10.5元.-----105角

教师重点让学生说一说在计算时的思路,学生可能会说出:我把3.5扩大到它的10倍,是35,

35乘3得105,再缩小到它的卷,就是10.5

(3)组织大家评价一下这几种方法怎么样?

学生可能会说第三种方法最好,因为把用元作单位改成用角作单位,可以把小数转化为

整数,就可以按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来做了,最后再把积缩小相应的倍数就可以求出得数了。

2、出示“做一做”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完成。

2、学习例2。

师:出示0.72X5,0.72不是钱数了,没有元、角、分这样的单位了,能不能计算出结果呢?

试着计算结果。

①学生独立思考计算

②小组交流计算方法

③汇报演示竖式的计算过程并说算理

生1:我们可以把0.72看作72个0.01来做,最后求出有多少个0.01,就知道是多少了。

0.72扩大到它的100倍r72

X5X5

--------积缩小到它的义________

3.60------------------——360

把3.60末尾的0去掉,就是3.6.

包^重点说—*说

360面小数点为什么要向左移动两位呢?

因为一个因数扩大到它的100倍后,根据四年级学的积的变化规律,积也会扩大相同的倍

数,那么要想保证积的大小不变,就要把积缩小到它的击

⑤同学们比较一下,因数的小数位与积的小数位数有什么关系?(相同)

⑥同桌相互讨论,小数乘整数怎样去做?

引导学生总结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按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进行;

•处理好积中小数点的位置。因数中有几位小数,积也应有几位小数;

•算出积以后,应根据小数的基本性质用最简方式写积,积中小数末尾的“0”可去掉。

三、巩固拓展

1、教材第3页“做一做”第1题。

追问学生:小数乘法与整数乘法有什么不同?

(小数乘法需要处理小数点)

2、“做一做”第2题。

3、独立完成“做一做”第3题。

4、教材练习一第2题,先填出课本的单价,再计算总价。

四、总结

、端;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

学生汇报

师:正如同学们所说的那样,这节课我们不仅学会了计算小数乘整数,更重要的的是大家

都能够运用旧知识来探究新知识,这样的学习方法在后面还会帮到我们的。

下学期教学案(五年级数学学科)

主备教师授课教师使用时间第周星期(月日)第节

学习内容练习-第课时课型练习

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掌握小数乘整数的一般方法,会比较

知识与技能

熟练地进行笔算,体会因数变化与积的关系

学习目标

过程与方法通过练习,掌握小数乘整数的一般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小数乘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掌握小数乘整数的一般方法

教学难点体会因数变化与积的关系

教具运用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

1、师:同学们,昨天我们学习了小数乘整数,你还记得怎么计算小数乘整数吗?

2、学生回顾,汇报

•按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进行;

•处理好积中小数点的位置。因数中有几位小数,积也应有几位小数;

•算出积以后,应根据小数的基本性质用最简方式写积,积中小数末尾的“0”可去掉。

二、基础练习

1、出示练习一,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请几名学生上台板演,然后根据学生情况进行点评。注意强调小数点的

位置。

2、出示练习二,第4题

根据第一列的积,写出其他各列的积

因数32320323.232320.32

因数1515150151.50.1515

积480

学生独立完成,然后说一说,表格中因数与积的变化有什么规律。

学生可能说出: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来的n倍,另一个因数不变,积就扩大到的原来的n倍。

一个因数缩小到原来的几分之几,另一个因数不变,积就缩小到原来的几分之几。

2、师:同学们说得很好,那现在我们就跟据因数与积的变化规律来完成下面的题。

3、出示:

(1)两个因数的积是9.2,如果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来的10倍,另一个因数缩小到原来的,

10

积是多少?

(2)两个因数的积是5.6,如果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来的5倍,另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来的2倍,

积是多少?

4、学生思考后汇报。

5、师小结:

(1)当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来的m倍,而另一个因数缩小到原来的,,积不变(m*0)

m

(2)当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来的m倍,另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来的n倍,积扩大到原来的mn倍。

6、学生练习:

(1)两个因数的积是36.84,如果其中一个因数扩大到它的100倍,另一个因数缩小到它

的春,积是多少?

(2)两个因数的积是5.2,其中一个因数扩大到它的5倍,另一个因数扩大到它的2倍,

积是多少?

7、学生独立思考完成。

三、拓展提高

1、出示:甲、乙两数的和是3124,甲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就等于乙数,甲、乙两数各

是多少?

2、学生组内讨论,然后汇报想法。

3、思路分析:甲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甲数变为原来的10倍,此时正好等于乙数,说

明乙数是甲数的10倍,甲、乙两数的和是甲数的11倍

甲数:32144-(10+1)=284

乙数:284X10=2840

四、课堂练习

1、完成练习二第3、5题

2、计算

(1)直接写出得数

6.5X10=0.56X100=

3.78X100=

3.215X100=0.8X10=

4.08X100=

(2)用竖式计算

4.6X6=8.9X7=

15.6X103=

0.18X15=0.025X14=

3.06X36=

3、根据下面的算式直接写出得数

X125X13=1625

12.5X13=0.125X13=

1.25X13=0.0125X13=

X36X48=1728

360X48=3.6X48=

0.36X48=3.6X480=

4、解决问题

1、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19.5米,它的周长多少米?

2、一种日记本的单价是2.38元,买15个要付多少元钱?50元应找回多少?

3、一个奶牛场八月份产奶18吨。九月份产的奶是八月份的2.4倍。九月份产奶多少吨?

4、小明看见远处打闪以后,经过4秒听到雷声。已知雷声在空气中每秒传播0.33千米,打

闪的地方离小明大约有多远?(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下学期教学案(五年级数学学科)

主备教师授课教师使用时间第周星期(月日)第节

学习内容小数乘小数(1)第课时课型新授

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使学生掌握根据因数的小数位数确

知识与技能

定积的因数位数的方法,理解其依据。

学习目标过程与方法比较正确地计算小数乘法,提高计算能力。

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和概括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新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小数乘法的计算法贝1O

教学难点小数乘法中积的小数位数和小数点的定位,

教具运用情境图、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出示例3情境图:

观图,获取数学信息

已知条件所求问题

①长2.4米、宽0.8米的长方形宣伟栏。给这个长方形宣传栏刷油,一共需要

&每平方米要用油漆0.9kg.多少千克油漆?

2、读题,理解题意。

求给这个长方形宣传栏刷油漆,一共需要多少千克油漆。可以先求出这个长方形的面积,

再根据每平方米要用的油漆0.9千克,用乘法求出结果。

二、学习新知

1、求长方形宣传栏的面积

学生列出算式0.8X2.4,并说一说为什么这样列式(理由:玻璃是长方形的,要算出

玻璃的面积也就是算出长方形的面积,所以长乘宽就可以了。)

2、探究2.4X0.8的计算方法,尝试自主计算。

师:两个因数都是小数,怎样计算呢?也可以把它们看作整数来计算吗?观察算式和

前面所学的算式有什么不同?

这就是我们要学的“小数乘小数”,和同桌讨论一下,然后自己尝试练习,指名板演。

3、组织学生共同研讨1.2X0.8的竖式算法及算理。

学生汇报,可能会说:

・2.4米=24分米0.8米=8分米

24X8=192(平方分米)192・100=1.92(平方米)

扩大到它的10倍

2.4-------------------►24

X0.8扩大到它的10倍4X8

1.92缩小到它的焉192

▲------------------.........

把2.4变成24,把0.8变成8,两个因数怎样变化了?它们的积如何变化?要得到原来的积,

应该怎么办?(学生说一说2.4X0.8的计算算理。)

5、请仔细观察第二种方法中的竖式,因数中共有几位小数?积呢?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学生汇报。(因数的位数和等于积的小数位数。)

6、解决问题

长方形宣传栏的面积:2.4X0.8=1.92(m2)

7、求一共需要多少千克油漆

(1)分析题意并列式。

根据长方形宣传栏的面积是L92itf,每平方米要用油漆0.9kg,可以用乘法求出一共

需要多秒千克油漆,列式为1.92X0.9

(2)引导学生利用因数与积的变化规律把因数转化成整数来计算。

(3)解决问题

1.92X0.9=1.728(kg)

答:一共需要1.728kg油漆。

(4)比较因数与积的小数位数的关系

2.4...一位小数1.92....两位小数

X0.8...一位小数X0.9……一位小数

1.92……两位小数1.728……三位小数

学生通过比较得出:两个因数的小数位数和等于积中的小数位数。

三、巩固练习

1、出示教材第5面“做一做”

计算下面各题

6.7X0.32.4X6.25.4X1.070.45X0.6

2、学生在草稿本上独立完成,请几名学生上台板演,教师根据学生情况进行点评。

3、师:观察例3和上面各题中因数与积的小数位数,你能发现什么?

学生通过比较得出:两个因数的小数位数和等于积中的小数位数。

4、师:大家来讨论,小数乘法应该怎么样计算?

5、教师组织汇报,小结

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1)先按照整数乘法算出积,再点小数点;

(2)点小数点时,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四、全课小结

五、课堂作业

下学期教学案(五年级数学学科)

全期累计编号:第节

主备教师授课教师使用时间第周星期(月日)第节

学习内容小数乘小数(2)第课时课型新授

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使学生掌握在确定积的小数位时,

知识与技能

位数不够的,要在前面用0补足。

学习目标过程与方法比较正确地计算小数乘法,提高计算能力。

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和概括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新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小数乘法的计算法贝।O

小数乘法中积的小数位数和小数点的定位,乘得的积小数位数不够的,要在前面用0

教学难点

补足。

教具运用情境图、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师:同学们,昨天我们学习了小数乘小数,你们还记得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吗?

2、学生回顾,汇报

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1)先按照整数乘法算出积,再点小数点;

(2)点小数点时,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3、师:很好,看来昨天同学们学得都还不错,那老师这里有一个题目,你会算吗?

二、探究体验

1、出示例4

2、学生独立的尝试计算例4:0.56X0.04

计算后汇报

①你是怎样算的?(先整数乘法法则算出积,再给积点上小数点。)

②怎样点小数点?(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最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③计算0.56X0.04时,你们发现了什么?那当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时,怎样点小数

点?(要在前面用0补足,再点小数点。)

0.56……两位小数

X0.04两位小数

0.0224四位小数

通过昨天和今天的学习,你能将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补充完整吗?

3、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1)先按照整数乘法算出积,再点小数点;

(2)点小数点时,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3)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时,要在前面用0补足,再点小数点。

4、老师这里用三个字将方法进行了归纳:

一算(按整数乘法算出积)

二看(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

三点(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小数位数,然后点上小数点,积的小数位数若不够,在前面用零

补足,现点小数点。)

5、学生对这三个字用自己的话进行解读。

三、巩固练习

①不用计算,说出下面各个算式的积有几位小数

0.3X0.914.87X0.92.8X0.3

0.12X0.8779X0.561.36X0.14

②判断,把不对的改正过来。

0.0240.013

X0.14X0.026

9678

24_________________26

0.3360.000338

③根据1056X27=28512,写出下面各题的积。

105.6X2.7=10.56X0.27=0.1056X27=1.056X0.27=

④在下面各式的积中点上小数点。

0.586.252.04

X4.2X0.18X28

11650001632

232625_______408

2436112505712

⑤在下面算式的积里点上小数点,使等式成立。

2.5X0.4=1000.44X98=4312

0.35X42=14701.05X2.7=2835

⑥计算下面各题

31.5X24.50.8X0.564.23X0.028

0.63X1.0536X0.560.32X0.2

⑦一种铁棒每米重4.5千克,3米重多少?0.5米重多少?

四、课堂练习

1、完成书本练习二第二题

先让学生准确读出台秤刻度盘上表示出的物品质量的千克数,然后再计算。

2、完成书本练习二第三题

五、全课小结

下学期教学案(五年级数学学科)

主备教师授课教师使用时间第周星期(月日)第节

学习内容小数乘小数(3)第课时课型新授

1、使学£E进一步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并能正确计算;

知识与技能2、使学《匕初步理解和掌握:当乘数比1小时,积比被乘数小;

当乘数比1大时,积比被乘数大。

学习目标

理解倍数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小数,学会解答倍数是小数的

过程与方法

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养成认真计算,及时检验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运用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正确计算小数乘法。

如何正确点积的小数点;初步理解和掌握:当乘数比1小时,积比被乘数小;当乘

教学难点

数比1大时,积比被乘数大。

教具运用口算卡、情境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口算:

0.9X67X0.081.87X00.24X21.4X0.30.12X61.6X54X0.25

教师抽卡片,学生口算结果,集体订正。

2、不计算,说出下面的积有几位小数。

30.4

=

2.4X5=1.2X0.11

1.50.35

1.10.9

3、思考并回答,

ID:十算小赢法时,怎样确定积是几位小数?

(2)如果积的小数位数不够,你知道该怎么办吗?如:0.02X0.4o

4、比较积和第一个因数的大小,从小发现归律。

积与因数的关系:

X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

X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

5、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小数乘法。

二、新授:

1、教学例5:非洲野狗的最高速度是56千米/小时,鸵鸟的最高速度是非洲野狗的1.3倍,鸵

鸟的最高速度是多少千米/小时?

①整理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②画图分析题意非洲野狗的速度:。--------------»

56千米/时

是非洲野狗的1.3倍

鸵鸟的速度:S―一^

____________v_________________■>

?千米/时

③怎样列式?(56X1.3)

④为什么这样列式?(求56的1.3倍是多少,所以用乘法.)

使学生明确:现在倍数也可以是比1大的小数。

⑤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⑥算得对吗?用什么方法可以判断他做正确没有?

学生可能会说出:

方法1:把因数的位置交换一下,再乘一遍;

方法2:用计算器来验算;

方法3:用原式再做一遍;

方法4:观察法.因为第二个因数大于1,所以积一定大于第一个因数。可以发现答案是7.28

是错的。

小结:四种验算方法,方法一只有在小数点点错时才能使用,这种方法具有特殊性,另外三

种方法比校常用,尤其是方法三和方法四,不但能检验出计算结果是否正确,还能得出正确

的计算结果。

2、解决问题

56X1.3=72.8(千米/时)

答:鸵鸟的最高速度是72.8千米/时。

3、通过刚才同学们的计算、验算,鸵鸟的速度是72.8千米/小时,比非洲狗的速度怎样?能追

上鸵鸟吗?说明刚才我们的想法怎样?

三、练习应用

1、练习二第7题

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关注学生对数学信息的收集,解决问题后,要引导学生用一定的方法

验算,并组织交流。

2、算一算,比一比

(1)先让学生独立计算

50.8

2.4X3.4=1.5X0.6=

2.50.35

3.80.9

(2)组织比较

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

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

3、先判断,把不对的改正过来。

3.2X2.5=0.82.6X1.08=2.708

第一题不对,积应该是两位小数,而0.8是一位小数。

第二题虽然积的小数部分的位数是对的,但是在计算时出现了错误,正确的积是2.808

4、根据第一栏的积直接写出后面各栏的积

因数14814.81.480.1481.48

因数161.60.16161.6

积2368

5、大象的体重有1.2吨,身高是1.9米,长颈鹿的身高是大象的2.4倍,体重是大象的0.65

倍,长颈鹿的身高和体重分别是多少?

6、一个长方形教室的宽是6.8米,长是宽的1.2倍,这间教室的周长和面积各是多少?

7、直接写得数(备战小升初)

13.5X0.1=0.09X10=4.5X0.4=

四、小结: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

练习二第6题,7题,8题。

下学期教学案(五年级数学学科)

主备教师|授课教师|使用时间|第周星期(月日)第节

学习内容练习二第课时课型练习

熟练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

法则,并能正确计算;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当乘数比1小时,积比被乘数小;

学习目标

当乘数比1大时,积比被乘数大。

过程与方法练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养成认真计算,及时检验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运用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正确计算小数乘法。

如何正确点积的小数点;初步理解和掌握:当乘数比1小时,积比被乘数小;当乘

教学难点

数比1大时,积比被乘数大。

教具运用口算卡、小黑板

教学过程

热身练习

1、出示练习二第一题:列竖式计算

2、学生独立在草稿本上完成,请几名同学上台来板演,教师根据学生情况总结。

二、巩固练习

1、出示练习二第4题

小娟要冲洗14张照片,每张照片冲洗费0.85元。她一共要花多少钱?

2、学生独立完成,汇报

0.85X14=11.9(元)

3、研究倍数是小数的问题

出示:芳芳每分钟能打50个字,丽丽每分钟打的字数是芳芳的1.24倍,丽丽每分钟打多

少个字?

让学生分析,思考,独立完成

解析求丽丽每分钟打多少个字,就是求50的1.24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50X1.24=62(个)答:丽丽每分钟能打62个字

小结:求一个数的小数倍数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4、出示练习二第5题

学生完成,汇报交流想法

1.28X30=38.4(万千米)答:月球到地球有38.4万千米。

5、出示练习二第7题

学生读题,分析题意

解析:要求巨杉有多少吨,就是求

蓝鲸体重的18.7倍是多少,用乘法

计算。150X18.7=2805(吨)

要求巨杉高多少米,根据已知条件

就是求蓝鲸体长的3.2倍是多少,用

乘法计算。25.9X3.2=82.88(米)

说一说,做这个题时要注意什么问题?

(做题时要看清题目意思,不要弄错数据)

6、出示练习二第8题

一只梅花鹿高1.46m,一只长颈鹿的高度是梅花鹿的3.5倍。这只长颈鹿高多少米?

学生独立完成,汇报想法,教师组织点评。

师: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可能提出:梅花鹿比长颈鹿矮多少米?

教师组织同学们思考,解决这个问题。

7、出示教材练习二第9题,一「

学生根据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计算公式,求出这几个图形的面积。

图1:6.25X3.2=20(平方厘米)

图2:4,5X4,5=20.25(平方厘米)

图3:5.9X4.23=24.975(平方厘米)

8、出示教材练习二第11题

哥哥上大学,要坐6.4小时的火车,火车的平均速度是70.5千米/时,他坐火车的路程

是多少千米?

分析:已知时间,速度,求路程,可以用乘法,时间X速度=路程

6.4X70.5=451.2(千米)

答:他坐火车的路程是451.2千米。

9、出示教材练习二第13题

学生独立完成,然后汇报想法。

三,拓展提升

1、回顾:计算下面各题,比较因数与积的大小,从中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0.99X1.51.13X2

0.99X0.81.31X2

0.99X11.31X1

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回忆

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

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

2、不计算,你能比较下面的算式谁大谁小吗?

1.71X101.71X0.9936X0.1203.6X1.2

0X80000.01X80010.1X0.1010.1X0.2

分析:每一组算式中都有相同的数和不同的数,因此比较不相同的两个数,哪个大,哪

个算式的积就大

3、出示练习二第12题

学生根据因数和积的关系,比较两组算式积的大小

4、出示练习二第14题

答案不唯一:25.35=(6.5)X(3.9)2.535=(0.65)X(3.9)

=(0.65)X(39)=(6.5)X(0.39)

5、出示思考题

提示:将小水桶盛满水倒入大水桶中,再次将小水桶盛满水倒入大水桶中,这时大水桶

中有8kg水,第三次将小水桶盛满水,向大水桶中倒,大水桶中已有8kg水,倒满大水

桶后,小水桶剩下1kg水倒在大水桶中,将小水桶盛满水,倒入大水桶中,这时大水桶

中就有5kg水。

下学期教学案(五年级数学学科)

主备教师1授课教师1使用时间1第周星期(月日)第节

学习内容积的近似值第课时课型新授

2片牯台匕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情境,使学生在自主探索中了解求计算结果

学习目标知4n识与我耻的近似数是实际的需要。

过程与方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自主掌握求积的近似数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例6的主题图对学生进行动物是人类好朋友的情感教育。

教学重点用“四舍五人法”«t取积是小数的近似值的一般方法。

教学难点根据题目要求与实际需要,用“四舍五人法”截取积是小数的近似值。

教具运用情境图、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弓I入新课

1、'师:同学?,蓑们以前是怎么求近似数的?想一下,用什么方法可以求一个数的近似数呢?

生:用“四舍五入”法可以求一个数的近似数(师板书:四舍五入)

2、用“四舍五入”法求出每个数的近似数。

保留整数保留一位小数保留两位小数

1.806

2.095

思考并回答(根据学生的回答填空)

(1)怎样用“四舍五入”法将这些小数保留整数、一位小数或两位小数,取它们的近似值呢?

(2)重点反馈:2.905比2.10

师:你临怎么想的?末尾的0能不能去掉?

总结:在实际应用中,小数乘法乘得的积往往不需要保留很多的小数位数,这时可以根

据需要,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积的近似数。

二、引导探寻,感知规律

师:前面几节课我们已学习了如何计算小数乘法,今天这节课我们将要继续研究有关小数乘法

的知识,先请大家来看一段动画片。(播放课件)

1、出示例6:人的嗅觉细胞约有0.049亿个,狗的嗅觉细胞个数是人的45倍,狗约有多少

个嗅觉细胞?(得数保留一位小数)

师:这个题目有什么特别的要求吗?

题目要求我们得数保留一位小数。

师:同学们审题很仔细!教师在“一位”上面画上波浪线。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许多问题不

一定都要知道它们的准确值,只需要知道它们的近似值就可以了。

今天,我们研究的就是“积的近似数”(板书课题:积的近似数)

2、组织学生计算,并汇报.

学生可能会出现以下情况:0.049X45=2.205

0.049

X45

245

196

2.205

教师组织学生检查上台汇报学生的答案,找出问题得数要保留一位小数,求近似数应该写心。

教师用红笔写上心。

3、小组讨论

师:同学们,怎样保留一位小数,求积的近似值呢?请你们互相讨论一下,互相说一说吧!

同学互相讨论。

4、指名汇报讨论结果

师:同学们,你们讨论好了吗?请XX同学说说。

学生可能会说出以下情况:

•用“四舍五入”的方法,大约是2。

师板书“四舍五入”法

•“四舍五入”法就是我们在取近似值的时候,看要保留数位的后一位。跟5比,小于5就舍,

大于等于5就入。

•因为要保留一位小数,就要看小数部分的第二位,第二位上是0,比5小,应该舍去,所以

保留一位小数后,积约是2.2。

教师边总结边在竖式的得数上板书2.205(画出箭头)

0<5舍

再在横式上写得数、单位。

0.049X45心2.2(亿个)

5、教师小结,学生看书

师: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我们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或需要,按“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

数O

截M积的近似数的方法:求积的近似数,先算出积,然后看需要保留数位的下一位上的数字,

再按照“四舍五入”的方法求出结果。

师:狗约有2.2亿个嗅觉细胞。(板书:答:狗约有2.2亿个嗅觉细胞。)

三、练习

17晨件出示题目(课本“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两生板演。学生可能会出现:

•先列竖式算出积是0.72,再看题目要求得数保留一位小数,再看小数部分的第二位,第二位

上是2,应该舍去,所以保留一位小数后,积是0.7。

•先列竖式算出积是0.765,再看题目要求得数保留两位小数,再看小数部分的第三位,第三

位上是5,应该向前一位进一,所以保留一位小数后,积约是0.77。

比较一下这两道题有什么不同?(都是求积的近似数,但第1题是保留一位小数,第2题是

保留两位小数。)

2、完成做一做第二题

3、完成练习三第1题

3:(课拜出示)这是一幢21层的大楼,每层2.84米,这幢大楼约有多高?(得数保留整数)

学生独立完成,然后汇报。教师边听边出示计算过程

2.84X21心60(米)

2.84

义21

284

568

59.64

6>5入

答:这幢大楼约有60米。

下学期教学案(五年级数学学科)

主备教师授课教师使用时间第周星期(月日)第节

学习内容连乘、乘加、乘减第课时课型新授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小数的连乘、乘加、乘洞t的运算顺序,

学习目标过程与方法通过在实际情境中解决问题,使学生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

教学重点小数的连乘、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正确地计算小数的连乘、乘加、乘减的式题。

教具运用小黑板,口算题卡

教学过程

一、激发:

1、口算。

1.02X0.20.45X0.60.8X0.1250.759X0

0.25X0.40.067X0.10.1X0.080.85X0.4

2、说一说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再计算。

12X5X6030X7+85250X4-200

⑴让学生说说每道题的运算顺序;

(2)得出:

①整数连乘的运算顺序是:从左到右依次运算;

②整数的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顺序是:先算乘法,再算加法或减法。

⑶让学生算出结果并集体订正。

3、揭题谈话:同学们已学会了整数连乘、乘加、乘减式题的计算方法,小数的运算顺序跟整

数的一样,这节课我们就用这些己学的知识为学校图书馆的建设出一份力。(板书:连乘、乘加、

乘减)

二、尝试:

学校图书室准备铺地砖了,我们一起去看看吧。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1、出示学校图书室的面积是85平方米,用边长室0.9米的正方形瓷砖铺地,100块够吗?

2、全班读题,找出已知所求。

3、分析数量间的关系并列出算式。

怎样知道100块瓷砖够不够呢?

学生小组内讨论,然后汇报,可能会出现以下情况:

•先算出一块砖的面积,再算出100块同样大小的砖的面积,再用图书室的面积与瓷砖的面积

相比,如果图书室的面积比瓷砖的面积大,那就不够,如果图书室的面积比瓷砖的面积小,那

就够了。

教师根据学生思路板书

0.9X0.9X100=81(平方米)81平方米V85平方米答:100块不够。

让学生明确0.9X0.9是先求的什么?再乘100又求的是什么?

4、那110块够吗?

老师组织学生独立尝试,然后汇报。学生可能会出现以下的情况:

(1)0.9X0.9X110(2)0.81X10+81

=0.81X110=8.1+81

=89.1(平方米)=89.1(平方米)

请同学们说一说自己的想法以及是如何算的?

5、(2)是一道几步计算的式题?它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学生组内讨论交流,得出结论,然后汇报,可能会说:

这是一道乘加的算式,它的运算顺序和整数的运算顺序是一样的。

6、你认为在做混合运算试题时应注意什么?

一定要先明确运算顺序后再开始做题。

7、尝试后练习:P.11页的“做一做”。

⑴生先说每题的运算顺序。

⑵独立计算出结果。

⑶师辅导有困难的学生,集体订正。

三、运用:

1、(1)出示:50.4X1.95-1.83.76X0.25+25.8

=50.4X0.1=0.094+25.8

=5.04=25.894

⑵怎样判断它对不对?

先看它的运算顺序是否正确;

再看它的计算结果是否正确。

⑶根据这两点进行判断并把不正确的改正过来。

(4)集体订正。

2、看谁算得快。(分组比赛)

19.4X6.1X2.33.25X4.76—7.818.1X0.92+3.93

3、根据下面的算式写出一道综合算式

10.6-2.8=7.80.3X7.8=2.34

4、列式计算

4.19与5.12的和乘3.8,积是多少?

2.3乘5.1与4.6的差,积是多少?

6、给算式72.3+27.7X0.82-0.495加上括号,使下面三位同学的运算顺序都正确。

明明的运算顺序:+一义-

乐乐的运算顺序:--X-+

点点的运算顺序:X-*--*+

四、体验:今天都学了什么?

五、作业:

下学期教学案(五年级数学学科)

主备教师授课教师使用时间第周翱!(月日)第节

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

学习内容第课时课型新授

数乘法

使学生知道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并会运用

知识与技能

乘法的运算定律进行一些小数的简便计算

学习目标

过程与方法通过比较,使学生体会知识的类推,迁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自觉进行简算的意识,提高思维的灵活性

教学重点运用乘法的运算定律进行小数乘法的简便运算

教学难点能选择合理的方法进行小数乘法的计算

教具运用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激发:

1、简便计算:

25X95X425X324X48+6X48102X5644*25

独立完成,指名板演,订正时说一说各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2、在整数乘法中我们已学过哪些运算定律?请用字母表示出来。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e)=(ab)c

乘法分配律a(b+c)=ab+ac

17凝教材中的3组算式:下面每组算式左右两边的结果相等吗?

0.7X1.201.2X0.7

(0.8X0.5)X0.4O0.8X(0.5X0.4)

(2.4+3.6)X0.502.4X0.5+3.6X0.5

每组左右两边的算式有什么关系?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分组讨论,然后汇报.

教师总结而得出结论: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对于小数乘法同样适用。

2、揭题并板书课题: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乘法。

3、出示例7第一题:0.25X4.78X4

4、引导学生观察算式,说一说这几个数据的特点,同时说一说可以用那些定律进行简便运算?

然后让学生仿照整数乘法中,类似的题目的简便运算的方法来计算这道题。

5、你能说出每一步各应用了哪一条运算定律吗?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025X4.78X4

=0.25X4X4.78|.......................乘法交换律

=1X4.78.......................乘法结合律

=4.78

指出:用线框起来的部分可以省略。

6、尝试后练习:

38.7X0.125X801.25X0.7X0.80.3X2.5X0.4

=38.7X(0.125X80)

=38.7X10

=387

学生生独立完成,师巡视辅导有困难的学生。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7、出示例7第⑵题:

0.65X201

学生独立完成,同时请一名学生上台板演。可能会出现以下情况

065X202

=|0.65X(200+2)|.....................把201变成200+1

=0.65X200+0.65X2...................乘法分配律

=130+1.3

=131.3

教师根据学生情况分析讲解,并在黑板上标注,让学生明确思路。

8、练习:

0.78X100.51.5X1021.2X2.5+0.8X2.5

学生独立完成,师巡视辅导有困难的学生。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三、运用

1、元成做一做第一题,

根据运算定律填空

2、完成做一做第二题

用简便方法计算

3、右图是红光小学操场平面

图。图中长和宽的米数是按照实际

长、宽各缩小1000倍画出的。求这0.025米

个操场的实际面积。

0.048米

在认真审题的基础上,让学生先说说打算怎样做以及自己的想法。对能应用简便方法解答的同

学给予表扬,再让学生独立计算并集体订正。

法一:实际长为25米,实际宽为48米,实际面积为:25X48=1200(平方米)

法二:0.025X0.048X1000X1000=1200(平方米)

4、简算

15X0.4X2527X3.7+3.7X730.125X8.88.4X101.3-8.4X1.3

5、在计算正确的同学后面的()里画“

简算3.6X4.5+3.6X5.5

李小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