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安徽省黄山市“八校联盟”新高考生物必刷试卷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A.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种群内出现个体变异是普遍现象B.退耕还林,退塘还湖、布设人工鱼礁后均发生群落的次生演替C.习性相似物种的生活区域重叠得越多,对资源的利用就越充分D.雄孔雀为吸引异性争相开屏,说明行为信息能够影响种间关系2.人类中秃顶和非秃顶受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基因型为BB时,无论男女都表现为秃顶;基因型为Bb时,男性表现为秃顶,女性表现为非秃顶;基因型为bb时,无论男女都表现非秃顶。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A.在自然人群中,秃顶患者男性多于女性B.生物体的内在环境会影响显性性状的表现C.两性体内性激素的不同使杂合子的表现型不同D.非秃顶的男女婚配所生后代都是非秃顶3.某研究小组对长白山区的东北兔进行了详细的调查研究,结果见下表。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组成幼年组亚成年组成年组Ⅰ成年组Ⅱ小计雄性/只102710553雌性/只82010744合计/只1847201297组成百分比%18.5648.4520.6312.23100性别比(♀:♂)1:1.251:1.351:11:0.711:1.20A.在调查时的环境条件下,东北兔的种群数量将趋于减少B.完成本调查的关键在于年龄及性别的准确判定C.东北兔幼年组、亚成年组的雄性比例较高,成年后则相反D.东北兔的种群密度可通过标志重捕法来进行估算4.大鼠SCN神经元白天胞内氯离子浓度高于胞外,夜晚则相反。SCN神经元主要受递质γ-氨基丁酸(GABA)的调节。GABA与受体结合后会引起氯离子通道开放。由以上信息可以得出的推论是A.SCN神经元兴奋时膜内电位由正变负B.GABA是通过主动运输方式由突触前膜释放的C.夜晚GABA使突触后膜氯离子通道幵放,氯离子外流D.白天GABA提高SCN神经元的兴奋性,夜晚则相反5.非洲猪瘟(ASF)是由非洲猪瘟病毒(ASFV)感染家猪引起的一种烈性传染病,其临床表现为发热(达40~42℃),心跳加快,呼吸困难等。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发病家猪体温上升过程中,下丘脑某区域一直处于兴奋状态,其膜对Na+通透性增大B.ASFV侵入家猪细胞后,家猪自身可以通过细胞免疫直接清除一部分ASFVC.家猪通过神经支配心肌收缩时,心肌细胞膜上的信号转换是化学信号→电信号D.分别用含放射性标记的T或U的两组细胞培养并分离ASFV,可探究其遗传物质的化学本质6.下列有关“制作并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临时装片”实验的叙述,正确的A.解离的目的是使染色体离开细胞核B.漂洗的目的是洗去染色剂,避免染色过度C.使用龙胆紫溶液的目的是使染色体着色D.盖好盖玻片后压片的目的是使染色体分散开7.下列有关变异与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A.突变只能改变基因的结构,但不能改变基因的数量和排列顺序B.某些环境因素能引起突变,但突变不一定引起个体表现型改变C.若无其他因素影响,一随机交配的小种群的基因频率也可能变化D.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8.(10分)从自然界中的生物体内分离得到的天然酶,在工业生产环境中催化效率往往较低。科研人员通过下图所示的流程改造天然酶,已改进酶的功能。对这一改造过程的分析,不合理的是()A.①过程产生的基因突变是随机的B.②过程中受体菌应处理为感受态C.③过程筛选突变酶依赖于抗生素D.多次重复循环导致酶的定向进化二、非选择题9.(10分)果蝇的有眼和无眼受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棒眼和圆眼受另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现让亲本无眼雌果蝇与圆眼雄果蝇杂交,获得的F1全为棒眼果蝇,让F1相互交配,F2表现型及比例为棒眼雌果蝇∶棒眼雄果蝇∶圆眼雄果蝇∶无眼雌果蝇∶无眼雄果蝇=6∶3∶3∶2∶2。回答下列问题:(l)有眼和无眼中显性性状是____,B.b基因位于________(填“常”或“X”)染色体上。(2)亲本的基因型为____;让F2中的棒眼果蝇自由交配,理论上F3中无眼雄果蝇所占的比例是____。(3)已知染色体缺失会导致基因丢失,若同源染色体均不携带控制眼形的基因时,胚胎致死。某实验小组发现F2中出现一只圆眼雌果蝇,现要探究该雌果蝇产生的可能原因,请以实验中所出现的个体为材料设计最简杂交实验,并得出实验结论。(不考虑环境因素的影响)实验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14分)回答下列有关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的问题:(1)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一般可分为四步:样品处理、粗分离、________和纯度鉴定。(2)实验前取新鲜的血液,要切记在采血容器中预先加入柠檬酸钠,取血回来,马上进行离心,收集血红蛋白溶液。①加入柠檬酸钠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样品处理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离血红蛋白溶液和透析。(3)收集的血红蛋白溶液在透析袋中进行透析,这就是样品的粗分离。①透析的目的是:将样品中分子量较小的杂质蛋白除去。②透析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通过凝胶色谱法将样品进一步纯化,样品纯化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5)最后经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进行_____________________。11.(14分)自然生态系统类型众多,比如草原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河流生态系统等。请回答:(1)草原生态系统中,当草原返青时,“绿色”为食草动物提供了可以采食的信息,这体现了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作用是_____。初级消费者摄入的能量中一部分用于生长发育繁殖,其余能量去向是_____。(2)当森林遭受持续的干旱气候时,树林往往扩展根系的分布空间,以保证获得足够的水分,维持生态系统正常的功能,从生态学的角度分析,这反映了___________。(3)下图是河流生态系统受到生活污水(含大量有机物)轻度污染后的净化作用示意图。在该河流AB段上,溶解氧大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污水直接排放到河流,会严重影响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请提出提高该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措施_________(答两点即可)。12.图甲表示在不同温度条件下CO2浓度对某植物净光合速率的影响;图乙表示将该种植物叶片置于适宜的光照和温度条件下,叶肉细胞中C5的相对含量随细胞间隙CO2浓度的变化曲线。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据图甲可知,当CO2浓度分别为600μmol·L-1和1200μmol·L-1时,更有利于该植物生长的温度分别是__________。在CO2浓度为200μmol·L-1,28℃条件下,该植物根尖细胞中产生ATP的细胞器是_________。(2)CO2在RuBP羧化酶作用下与C5结合生成C3,据图乙分析,A→B的变化阶段暗反应消耗ATP的速率__________;B→C保持稳定的内因是受到__________限制。(3)研究发现,绿色植物中RuBP羧化酶具有双重活性,催化如下图丙所示的两个方向的反应,反应的相对速度取决于O2和CO2的相对浓度。在叶绿体中,在RuBP羧化酶催化下C5与_________反应,形成的__________进入线粒体放出CO2,称之为光呼吸,推测O2与CO2比值__________填“高”或“低”)时,有利于光呼吸而不利于光合作用。(4)有观点指出,光呼吸的生理作用在于干旱天气和过强光照下,因为温度很高,蒸腾作用很强,气孔大量关闭,CO2供应减少,此时的光呼吸可以消耗光反应阶段生成的多余的_______________,减少细胞受损的可能,而光呼吸产生的CO2又可以作为暗反应阶段的原料,因此光呼吸对植物有重要的正面意义。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D【解析】
种群指在一定时间内占据一定空间的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种群是生物进化和繁殖的基本单位;群落指生活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相互之间具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各种生物的总和,群落中会发生演替与信息传递,其中信息传递的作用包括三个方面:(1)个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传递。(2)种群:生物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的传递。(3)群落和生态系统:能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详解】A、种群是生物进化与繁殖的基本单位,自然状态下由于存在突变与基因重组,因此种群内出现个体变异是普遍现象,A正确;B、初生演替是指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是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次生演替是指原来有的植被虽然已经不存在,但是原来有的土壤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有植物的种子和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退耕还林、退塘还湖、布设人工鱼礁后原来的生存环境没有被破坏,其发生的群落演替属于次生演替,B正确;C、习性相近的物种的生活区域在一定范围内重叠的越多,对资源的利用越充分,但超过一定范围,会影响资源的再生能力,C正确;D、两只雄性孔雀为吸引异性争相开屏,说明生物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的传递作用,D错误。故选D。2、D【解析】
分析题干:人类的非秃顶和秃顶受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B、b控制,这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在男性中,BB表现为非秃顶,Bb和bb表现为秃顶。在女性中,BB和Bb表现为非秃顶,bb表现为秃顶。【详解】ABC、基因型为Bb时,男性表现为秃顶,女性表现为非秃顶,因此在自然人群中,秃顶患者男性多于女性,这也说明生物体的内在环境会影响显性性状的表现,而这种差异与两性体内性激素的不同有关,ABC正确;D、非秃顶的男女婚配,若女性为杂合子,则后代男孩可能是秃顶,D错误。故选D。【点睛】本题的性状是从性遗传,考生需要将其与伴性遗传分开。3、A【解析】
分析表格数据可知,幼年组和亚成年组雄性比例偏高,而成年组Ⅰ雌雄比例为1∶1,成年组Ⅱ雌性比例偏高,这有利于种群的繁殖。【详解】A、根据表格中不同龄组所占的比例可知,老龄组所占比例为1-18.56%-48.45%-20.63%-12.23%=0.13%,即种群的幼年个体数量多,老年个体数量少,年龄组成为增长型,故在调查时的环境条件下,东北兔的种群数量将增加,A错误;B、表格中统计了性别比例和年龄组成,故完成本调查的关键在于年龄及性别的准确判定,B正确;C、由表格数据可知,东北兔幼年组、亚成年组的雄性比例较高,成年后则相反,C正确;D、调查活动能力强的动物的种群密度常用标志重捕法,所以调查东北兔的种群密度可用标志重捕法来进行估算,D正确。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种群数量和种群特征的相关知识,分析图表中相关数据,获取相关信息是解决问题的关键。4、D【解析】神经元兴奋时,由于Na+内流,使兴奋部位膜内侧阳离子浓度高于膜外侧,表现为内正外负,所以此时膜内电位由负变正,A项错误;由题意可知,GABA属于神经递质,而神经递质是通过胞吐方式由突触前膜释放的,B项错误;夜晚胞内氯离子浓度低于胞外,所以夜晚GABA使突触后膜氯离子通道幵放,氯离子会顺浓度梯度内流,故C项错误;白天胞内氯离子浓度高于胞外,所以白天GABA使突触后膜氯离子通道幵放,氯离子会顺浓度梯度外流,使外正内负的静息电位的电位差绝对值降低,从而提高SCN神经元的兴奋性。由C项分析可知,夜晚GABA使突触后膜氯离子内流,增大了外正内负的静息电位的电位差绝对值,从而降低了SCN神经元的兴奋性,D项正确。【点睛】要解答本题,首先要掌握神经细胞膜电位的变化及兴奋产生的相关知识:神经纤维未受到刺激时,K+外流,细胞膜内外的电荷分布情况是外正内负,形成静息电位;当某一部位受刺激时,Na+内流,其膜电位变为外负内正,形成动作电位。然后认真审题:SCN神经元白天胞内氯离子浓度高于胞外,夜晚则相反。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后会引起氯离子通道开放,使氯离子顺浓度梯度进出细胞。最后根据各选项描述结合基础知识做出判断。5、B【解析】
1、静息电位主要是未受到刺激时细胞内外K+的浓度差所造成的,动作电位主要和细胞外的Na+在神经细胞受到刺激时的快速内流有关。2、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通过突触结构完成,突触由突触前膜、突触后膜和突触间隙组成,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反射弧至少包括2个神经元,因此兴奋在反射弧上的传导也是单向的。【详解】A、神经细胞兴奋时,Na+内流,A正确;B、细胞免疫的作用是效应T细胞核靶细胞接触,将靶细胞裂解,使抗原失去藏身之所,而不是直接清除一部分ASFV,B错误;C、神经支配心肌收缩,心肌接受神经细胞发出的递质后发生兴奋,其细胞膜上的信号由化学信号→电信号,C正确;D、由于DNA分子特有的碱基是T,RNA特有的碱基是U,所以可以分别用含放射性标记的T或U的两组细胞培养并分离ASFV,可探究其遗传物质的化学本质,D正确。故选B。【点睛】本题结合病毒的知识考查细胞免疫,神经调节的知识,同时考生需要掌握DNA和RNA结构上的区别解答D选项。6、C【解析】
解离的目的是使组织细胞彼此分离开来,A错误;漂洗的目的是洗去解离液,避免解离过度,B错误;龙胆紫溶液是碱性染料,使用龙胆紫溶液的目的是使染色体着色,C正确;盖好盖玻片后需要压片,可使细胞相互分散开,D错误。故选:C。7、A【解析】
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详解】A、突变包括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染色体变异可能改变基因的数量和排列顺序,A错误;B、某些环境因素如辐射等能引起突变.但由于密码子的简并性,突变不一定引起个体表现型改变,B正确;C、在种群较小时,即使无其他因素的影响,该随机交配的小种群也可能因为个别个体的死亡等原因丢失部分基因,导致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改变,C正确;D、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种群基因频率改变说明生物发生了进化,D正确。故选A。8、C【解析】
题图分析:图示表示改造天然酶的流程,其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对天然酶基因进行易错PCR、分别导入不同的受体菌、筛选催化效率高的突变酶、提取相关的酶基因。【详解】A、①过程产生的基因突变是随机的,A正确;B、②过程中导入受体菌时,应用钙离子处理为感受态状态,B正确;C、③过程筛选突变酶依赖于抗原-抗体杂交,C错误;D、多次重复循环导致酶的定向进化,使酶的活性越来越高,D正确。故选C。二、非选择题9、有眼XaaXBXB、AAXbY1/18实验思路:让该圆眼雌果蝇与无眼雄果蝇多次杂交,统计子代的性别比例实验结论:若子代雌果蝇:雄果蝇=1:1,则该圆眼雌果蝇是基因突变所致若子代雌果蝇:雄果蝇=2:1,则该圆眼雌果蝇是X染色体缺失导致B基因丢失所致【解析】
从题干信息可以看出,果蝇要表现出圆眼和棒眼的前提是必须要有眼,亲本无眼雌果蝇与圆眼雄果蝇杂交,获得的F1全为棒眼果蝇(有眼),说明有眼为显性性状,F1相互交配,F2表现型及比例为棒眼雌果蝇∶棒眼雄果蝇∶圆眼雄果蝇∶无眼雌果蝇∶无眼雄果蝇=6∶3∶3∶2∶2。雌性中有眼(棒眼)∶无眼=3∶1,雄性中有眼∶无眼=3∶1,雄性中有眼既有棒眼和圆眼,说明Aa在常染色体上,Bb在X染色体上,且棒眼对圆眼为显性。【详解】(1)根据分析亲本无眼雌果蝇与圆眼雄果蝇杂交,获得的F1全为棒眼果蝇(有眼),说明有眼为显性性状;F2代中雌性全为棒眼,雄性既有棒眼又有圆眼,说明Bb位于X染色体上。(2)由于F2代子代比例总数为16=42,说明F1代为双杂合个体,即基因型是AaXBXb和AaXBY,亲代基因型是aaXBXB和AAXbY;F2中雌性棒眼基因型及比例为1AAXBXb,2AaXBXb,1AAXBXB,2AaXBXB,雄性棒眼基因型及比例为1AAXBY,2AaXBY,而无眼雄果蝇的基因型是aaXY,所以二者随机交配无眼雄果蝇的比例为。(3)F1基因型是AaXBXb和AaXBY,产生了圆眼雌性果蝇,其产生的原因可能是基因突变,其基因型是A_XbXb,或染色体缺失会导致基因丢失,其基因型A_XXb;所以设计实验思路:让该圆眼雌果蝇与无眼雄果蝇(aaX-Y)多次杂交,统计子代的性别比例;结论:若子代雌果蝇∶雄果蝇=1∶1,则该圆眼雌果蝇是基因突变所致;若子代雌果蝇∶雄果蝇=2∶1,则该圆眼雌果蝇是X染色体缺失导致B基因丢失所致。【点睛】本题关键是根据子代中出现的数据分析出有眼、无眼、棒眼、圆眼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及显隐性,在结合自由组合定律进行解答。10、纯化防止血液的凝固红细胞的洗涤血红蛋白的释放透析袋能使小分子自由进出,而将大分子保留在袋内通过凝胶色谱法将相对分子质量大的杂质蛋白除去纯度鉴定【解析】
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一般可分为四步:样品处理、粗分离、纯化、纯度鉴定。样品处理包括四个步骤,即红细胞的洗涤、血红蛋白的释放、分离血红蛋白溶液和透析。透析袋是利用半透膜制作的,半透膜可以让小分子可以自由进出,而大分子不能通过。样品纯化的目的是通过凝胶色谱法将相对分子质量大的蛋白质除去。【详解】(1)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一般分为4步:样品处理、粗分离、纯化和纯度鉴定。(2)①采取血液时要在采血容器中预先加入柠檬酸钠以防止血液凝固;②样品处理又包括红细胞洗涤、血红蛋白释放、分离血红蛋白溶液和透析4步。(3)①透析即是血红蛋白的粗分离,透析的目的是除去分子量较小的杂蛋白;②透析的原理是透析袋能使小分子自由进出,而大分子则保留在袋内。(4)样品的纯化是通过胶色谱法将相对分子质量大的杂质蛋白除去。(5)最后经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进行纯度鉴定。【点睛】本题考查蛋白质的提取和分离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11、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通过呼吸作用以热能形式散失以粪便的形式流向分解者生态系统本身对外界干扰具有一定的抗性(或生态系统具有抵抗力稳定性、或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藻类数量减少,产生氧气减少;需氧型细菌大量繁殖,溶解氧随着有机物被细菌分解而大量消耗严格管控污水排放、适当增加植物的种类和数量、适当增加分解者的种类和数量【解析】
1、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作用:(1)有利于正常生命活动的进行;(2)有利于生物种群的繁衍;(3)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2、某一营养级(最高营养级除外)能量的去向:自身呼吸消耗;被分解者利用;流向下一个营养级。3、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原因: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包括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详解】(1)“绿色”为食草动物提供了可以采食的信息,这体现了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作用是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初级消费者摄入的能量中,一部分没有被同化以粪便的形式流向分解者;一部分用于生长发育繁殖;还有一部分通过呼吸作用以热能形式散失。(2)当森林遭受持续的干旱气候时,树林往往扩展根系的分布空间,以保证获得足够的水分,反映了生态系统本身对外界干扰具有一定的抗性或生态系统具有抵抗力稳定性或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3)在河流AB段,由于藻类数量减少,产生氧气减少;需氧型细菌大量繁殖,溶解氧随着有机物被细菌分解而大量消耗,所以溶解氧大量减少;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措施:严格管控污水排放、适当增加植物的种类和数量、适当增加分解者的种类和数量。【点睛】本题综合考查生态系统的功能和稳定性的知识,考生需要识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关于购买木头合同范本
- 农村山林卖买合同范本
- 加盟合同如何终止协议
- 共享设备投放点协议书
- 养殖用水供水合同范本
- 合租合同人身安全协议
- 2026年投资项目管理师之宏观经济政策考试题库300道含答案【夺分金卷】
- 公司融资合作合同范本
- 初创公司用车合同范本
- 合成挖机租赁合同范本
- 重阳节课件教学课件
- 2025年材料员考试题库及完整答案(历年真题)
- 品质测量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贸易安全意识培训课件
- 保温材料安全培训课件
- 颜勤礼碑课件详解
- 汽车内饰设计2025年流行趋势及消费者偏好研究报告
- 2025年年少先队知识竞赛考试真题题库及答案
- 山楂创意画课件
- 2025-2026学年江苏省镇江市初三上学期数学月考试题【附答案】
- 2025年许昌禹州市特招医学院校毕业生招聘86名备考练习试题及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