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市尧都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带答案】_第1页
临汾市尧都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带答案】_第2页
临汾市尧都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带答案】_第3页
临汾市尧都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带答案】_第4页
临汾市尧都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带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尧都区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摸底测试七年级试题历史一、选择题(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元谋人遗址”作为世界级文化资源,具有唯一性和独特性,是云南省的一张历史名片。这主要是因为元谋人()A.是中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 B.是黄河流域文明的代表C.已经能够制作工具 D.已经学会使用“火”【答案】A【解析】【详解】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是中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因此作为世界级文化资源,具有唯一性和独特性,是云南省的一张历史名片,A项正确;元谋人生活在于今云南省元谋县,属于长江流域文明的代表,排除B项;元谋人已经能够制造工具并会使用火,但不是作为世界级文化资源的最主要依据,排除CD项。故选A项。2.下面为黄河流域某地的“考古档案”,从中可知该地远古居民()考古档案◆出土的粮食加工工具有石磨盘、石棒等◆出上的农作物有粟、高粱、大豆等A.使用打制石器 B.使用人工取火C.以狩猎和捕鱼为生,过着定居生活 D.已经从事农业生产【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题干可知,“粮食加工工具”“农作物有粟、高粱、大豆等”说明该地远古居民已经学会从事农业生产,D项正确;打制石器属于旧石器,石磨盘、石棒等属于新石器,且使用打制石器从事的是采集和狩猎活动,排除A项;题干中没有提及用火情况,排除B项;狩猎和捕鱼为生的是远古人类,且他们过的是群居生活,排除C项。故选D项。3.《最早的中国——二里头文明的崛起》一书中写道,“早在西周王朝建立前数百年,最早的中国已经展开她广袤而悠长的画卷”。书中“最早的中国”指的是()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东周【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二里头文明反映了夏朝的历史,夏朝是我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故A项正确;商朝、西周、东周都不符合“最早的中国”,排除BCD项。故选A项。【点睛】4.下列三幅图片反映的是我国古代不同时期的生产工具,对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①②③ B.③②① C.②①③ D.②③①【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三幅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青铜农具是在商周时期开始使用的;石器在原始社会就开始使用;铁器是在春秋时期开始使用的。按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②①③,C项正确;而ABD项排序错误,排除ABD项。故选C项。5.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东周时期朝廷软弱无力,列国相互混战不休,表面上看来是个多事之秋。不过,这也是一个社会经济发生根本变革从而永久地决定中国发展历程的时期。”据此,说明当时的社会特点为A.奴隶社会瓦解,封建社会形成 B.春秋霸主先后相继,战国七雄同时并存C.王室衰微、大动荡、大变革 D.铁制工具和牛耕开始了普遍使用与推广【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题干“东周时期朝廷软弱无力,列国相互混战不休,表面上看来是个多事之秋。不过,这也是一个社会经济发生根本变革从而永久地决定中国发展历程的时期。”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东周时期属于战国时期,此时期王室衰微,各诸侯国强大,开始争霸,使得社会动荡不安,春秋时期铁器和牛耕出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各国为了提高自己的力量,纷纷变革,推动社会发展,C符合题意;ABD三项的说法具有片面性,不符合题意;故选C。6.秦王嬴政于公元前230年—公元前221年完成统一,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下列各项不属于秦完成统一的原因的是A.各国人民希望结束战乱B.秦国实力远超东方六国C.秦王为灭亡六国,进行了充分的准备D.秦王接受了儒家大一统思想【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秦王接受了儒家大一统思想表述与史实不符,秦国国君赏识的是法家思想,没有接受儒家思想,秦始皇建立秦朝后实行焚书坑儒,D符合题意。ABC项都是秦完成统一的原因,不符合题意,故选择D。7.天下初定,汉高祖下令“兵皆罢归家”,并将那些因战乱、饥荒而成为奴婢的人释放为平民以增加农业劳动力,又采取轻徭薄赋的政策。汉高祖这些措施体现的思想是()A.以法治国 B.以礼治国 C.无为而治 D.楚汉之争【答案】C【解析】【详解】据所学知,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破,人民流离失所,人口锐减,大片土地荒芜。为了恢复和发展社会生产,巩固新的王朝,汉高祖采用道家的无为而治思想,实行休养生息政策。故题目中汉高祖这些措施体现的思想是无为而治,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以法治国,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以礼治国,排除B项;楚汉之争发生在秦朝灭亡后,西汉建立之前,排除D项。故选C项。8.《后汉书·蔡伦传》记载蔡伦改进造纸术后:“元兴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据此可知,蔡伦改进造纸术()A.出现在我国西汉时期 B.使纸的使用日益普遍C.当时已传到世界各地 D.主要使用丝帛为原料【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元兴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东汉时候,宦官蔡伦总结劳动人民经验,于105年,改进了造纸术。蔡伦用树皮、破布、麻头、旧鱼网等作原料造纸,扩大了造纸的原料,降低了造纸成本,提高了纸的质量,普及和推广了纸的应用,后人把这种纸叫做“蔡侯纸”。B项正确;蔡伦改进造纸术出现在东汉时期,排除A项;当时未传到世界各地,后来经丝绸之路传到欧洲,排除C项;蔡伦改进造纸术用树皮、破布、麻头、旧鱼网等作原料造纸,排除D项。故选B项。9.“一次次地回望,回望长安城内的万家灯火。......你为干戈而来,为凿空西域而来,匈奴虏你十年,你......却收获了一条灿烂千年的丝路。”材料中的“你”指的是A.甘英 B.张骞 C.班勇 D.班超【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题干信息“你为干戈而来,为凿空西域而来,匈奴虏你十年,你……却收获了一条灿烂千年的丝路”可知,此内容反映的是张骞出使西域。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加强了西域与内地的联系,为丝绸之路的开通奠定了基础,奠定了我国对西域管辖的基础,故B符合题意,ACD与题干信息不符,故此题选B。10.观察丝绸之路示意图,下列有关丝绸之路路线描述正确的是()

丝绸之路示意图

A.长安——河西走廊——中亚、西亚——今新疆地区——大秦B.长安——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中亚、西亚——大秦C.洛阳——河西走廊——中亚、西亚——今新疆地区——大秦D.洛阳——中亚、西亚——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大秦【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图示“丝绸之路”路线图可知,中国的丝和丝织品,从长安经过河西走廊,经西域或今新疆地区,运往西亚,再转运到欧洲的大秦,又把西域各国的奇珍异宝输入中国内地,这条贯通中西的陆上交通要道,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丝绸之路,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对于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与文化交流,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B项正确;A项的路线先后顺序排列错误,排除A项;路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在西安,并非洛阳,排除CD项。故选B项。11.制作年代尺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之一。如下图是一位同学在复习中国古代史时制作的年代尺,其中公元前202年,刘邦称帝,建立汉朝。这一事件发生在A.公元前2世纪初 B.公元前2世纪末C.公元前3世纪初 D.公元前3世纪末【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公元纪年法中,如果是公元前,百倍数字加一所得数字是公元前多少世纪;在前期、中期、末期的计算中,倒着划分前、中、后期;故前202年,是公元前3世纪末;故D符合题意,ABC均不符合题意。故选D。12.汉朝是继秦朝以后历史上一个大一统朝代。汉朝历史两个治世局面,分别是①“文景之治”②“光武中兴”③“开元盛世”④贞观之治A.②③ B.①② C.③④ D.①【答案】B【解析】【详解】西汉汉文帝汉景帝时期出现治世局面“文景之治”,①符合题意;东汉光武帝末年,社会安定,经济状况明显好转,史称这个时期的统治为“光武中兴”,②符合题意;开元盛世出现在唐朝,③排除;贞观之治出现在唐朝,④排除。综合上述分析可知,B符合题意,ACD项排除。故选择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掌握文景之治、光武中兴的相关史实。13.汉顺帝末年,京都流传一首童谣:“直如弦,死道边;曲如钩,反封侯。”意思是指东汉直臣李固被权臣梁冀害死后暴尸路边,而权奸胡广等反封侯爵。这首童谣反映的社会政治状况是()A.皇帝残暴 B.外戚宦官交替专权C.社会腐败 D.地方割据威胁中央【答案】B【解析】【详解】“直如弦,死道边;曲如钩,反封侯”这首童谣反映出东汉中期以后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东汉中期以后,由于继位的皇帝大多年幼,不能主政,形成了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的局面,这种恶性循环最终动摇了东汉的统治,东汉王朝走向了衰亡。B项正确;这首童谣反映的是东汉外戚与宦官的交替专权,无法体现皇帝的残暴、社会腐败和地方割据等问题,排除ACD项。故选B项。14.“五禽神戏,教化安康”出自一则祭文,这说明()A.重视体育锻炼,有利身心健康 B.实施外科手术,可以治愈疾病C.从事生产劳动,可以强身健体 D.辩证分析病情,有利对症治疗【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题干“五禽神戏,教化安康”和所学知识可知,通过五禽戏,可以身体安康,A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五禽戏对身体的帮助作用,无法体现实施外科手术,可以治愈疾病,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五禽戏对身体的帮助作用,无法体现从事生产劳动,可以强身健体,排除C项;材料体现的是五禽戏对身体的帮助作用,无法体现辩证分析病情,有利对症治疗,排除D项。故选A项。

15.“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汉代史学家司马迁十分注重实地考察,历时两三年,行程万余里,收集到了大量第一手资料,为以后编写《史记》作了充分的准备。由此可见司马迁()A.秉承前人撰写方法 B.注重史料考证C.虚心学习他人经验 D.侧重史书记载【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史料实证。从“注重实地考察”“收集到了大量第一手资料”等关键词分析,说明司马迁编写《史记》注重实践和史料考证,B项正确;秉承前人撰写方法、虚心学习他人经验、侧重史书记载,题干未体现,排除ACD项。故选B项。16.以下史实中导致西晋灭亡的有()①西晋灭吴,统一了全国②西晋分封诸侯和八王之乱③西晋统治阶级追求享乐的风气④西晋对内迁各族的压迫政策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西晋分封诸侯,导致八王之乱,晋朝的经济遭到了严重的破坏,西晋统治阶级追求享乐的风气,西晋对内迁各族的压迫政策,②③④都是导致西晋灭亡原因,故B项正确;西晋统一了全国,有利于社会发展,不是西晋灭亡的原因,排除①,故排除ACD项。故选B项。【点睛】17.秦汉时期,黄河流域是全国经济重心,但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原本地广人稀、生产落后的长江中下游地区显著发展。这说明魏晋南北朝时期A.江南地区得到开发 B.北方民族大交融C.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D.商品经济的发展【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题干可知,秦汉时期北方黄河流域是我国经济重心,南方相对地广人稀,生产落后,但是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长江中下游地区显著发展,说明这一时期江南地区得到显著开发,A项正确;题干反映的是南方长江中下游地区得到显著发展,没有体现北方民族大交融,也没有体现商品经济的发展,排除BD项;经济重心南移完成是在南宋时期,排除C项。故选A项。18.东汉以后,匈奴、鲜卑、羯、氏、羌等民族相继迁入中原地区,逐渐建立起许多政权,即“五胡”十六国。唐代所修《晋书》记载,匈奴、鲜卑、羯、氏、羌均为黄帝后裔。对此解读最准确的是()A.人口迁徙促进区域开发 B.民族交融推动文化认同C.战乱频繁导致国家分裂 D.黄帝是各民族共同祖先【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题干“东汉以后,匈奴、鲜卑、羯、氏、羌等民族相继迁入中原地区,逐渐建立起许多政权,即“五胡”十六国。唐代所修《晋书》记载,匈奴、鲜卑、羯、氏、羌均为黄帝后裔。”可知,少数民族进入中原后,史书中将其视为黄帝后裔,体现出少数民族对中原文化的认同。即民族交融推动文化认同,B项正确;题干未涉及区域发展,国家分裂问题,排除AC项;黄帝是各民族共同祖先与史实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19.论从史出是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下列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历史现象不能论证“民族交融逐步加强”这一论点的是()A.胡床、胡凳等北方少数民族的坐具引入内地B.《北魏帝王出御图》中帝王和大臣都穿汉服C.南朝时南方政权更迭频繁D.汉语逐渐成为北方的主要的通用语言【答案】C【解析】【详解】据所学知识可知,胡床、胡凳等北方少数民族的坐具引入内地是汉民族用少数民族的坐具;《北魏帝王出御图》中帝王和大臣都穿汉服反映的是少数民族穿汉服;汉语逐渐成为北方的主要的通用语言是少数民族说汉话,都论证了“民族交融逐步加强”这一论点,故ABD正确但不符合题意。而南朝时南方政权更迭频繁说明南朝政局不稳,不能论证“民族交融逐步加强”这一论点,故选项C符合题意。故选C。20.外国人称中国的书法艺术是“输墨叙香传神韵”。书法已经成为专供人们欣赏的艺术,是在()A.战国时期 B.西汉以后 C.东汉以后 D.隋唐时期【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东汉以后,书法已经成为专门的艺术供人们欣赏了;锺繇和胡昭是曹魏时的书法名家。C项正确;排除ABD项。故选C项。【点睛】二、简答题(21题,共10分)21.一个民族的科技文化,凝聚着这个民族对世界和生命的历史认知和现实感受,积淀着这个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是民族赖以生存的支柱和灵魂。根据下面图文信息,完成问题。【思想之美】为政以德,譬如星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道之以德,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主张君主要靠法令、权术和威势;反对空谈仁义,强调以法治国。(1)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分别写出与之相关的学派及核心思想。艺术之美】(2)艺术是政治、经济、思想和社会生活的反映。请说出图1被称为什么文字?图2是哪位书法家的书法作品?【文化之美】(3)文化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请对下列文化成就及名人进行解读。【答案】(1)学派、核心思想:儒家。“仁”。

学派、核心思想:法家。“以法治国”。(2)文字:甲骨文;

作品:王羲之。(3)解读:《齐民要术》贾思勰著,我国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书中总结了农林牧副渔等方面的生产技术,内容十分丰富。解读:祖冲之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数字。【解析】【小问1详解】学派、核心思想:根据材料“为政以德,譬如星辰”和所学知识可知,面对当时社会的动荡,孔子在政治上推崇西周的制度,主张以德治国,要求统治者爱惜民力,体察民意。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仁”,他提出仁者爱人,即要有爱心和同情心。所以,学派为儒家;核心思想为“仁”。学派、核心思想:根据材料“主张君主要靠法令、权术和威势;反对空谈仁义,强调以法治国”和所学知识可知,法家主张君主治国要靠法令、权术和威势,以使臣民慑服。战国末期的韩非是法家的集大成者,他反对空谈仁义,强调以法治国,树立君主的权威,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所以,学派为法家;核心思想为“以法治国”。【小问2详解】文字:根据图1和所学知识可知,图1为刻在龟甲上的文字。所学可知,甲骨文是中国商周时期刻写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的文字。所以,图1被称为甲骨文。作品:根据图2和所学知识可知,图2为《兰亭集序》。所学可知,王羲之的代表作是《兰亭集序》,达到收放自如、浑然天成的境界。所以,图2是王羲之的书法作品。【小问3详解】解读: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齐民要术》可以从作者、地位以及内容等角度进行解读即可。所学可知,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是北朝贾思鳃撰写的《齐民要术》。一书总结了农、林、牧、副、渔等方面的生产技术,内容十分丰富。贾思觑强调农业生产要遵循自然规律,种植农作物必须因地制宜.不误农时;要改进生产技术和工具还提出了多种经营和商品生产等重要思想。所以,《齐民要术》的解读为:《齐民要术》贾思勰著,我国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书中总结了农林牧副渔等方面的生产技术,内容十分丰富。解读: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祖冲之可以从他的成就进行解读即可。所学可知,祖冲之是南北朝的一位杰出科学家,他在数学天文历法和机械制造方面都有重大成就。祖冲之运用刘徽的方法,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数字,即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这项成果领先世界近千年。所以,祖冲之的解读为:祖冲之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数字。

三、材料题(22、23题各15分,共30分)22.农村、农业、农民一直是我们国家关注的焦点。回望农耕文明,厚植“三农”情怀。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春秋时期汉代魏晋南北朝中国进入铁器时代,开始出现铁农具,并已使用①。铁农具数量大大增加,出现了播种工具②。统治者重视农业生产,兴修水利,改进灌溉工具,如③。(1)请将材料一表格中的①②③处写到下面。①_________②_________③_________材料二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战国策·秦策一》(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商君”指的是谁?秦国在农业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材料三东晋政府……给予南迁人民免除税役的权利,加之这一地区战争较少,社会秩序比较安定,江南经济文化因此迅速发展。——摘编自《六朝的时代特征与六朝文化之形成》(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东晋时期江南地区得以开发的原因有哪些?(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献计献策。【答案】(1)①.牛耕②.耧车③.翻车(2)商鞅。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奖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3)北方人口南迁,给江南地区输送了大量的劳动力,带来了中原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南方政局稳定;南方自然条件优越;南北方劳动人民的辛勤耕作等等。(4)我们要制定恰当的农业政策,大力发展农业科技等。【解析】【小问1详解】结合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时期,中国进入铁器时代,开始出现铁农具,并已使用牛耕,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力;汉朝时期,铁农具数量大大增加,出现了播种工具耧车;魏晋南北朝时,统治者重视农业生产,兴修水利,改进灌溉工具,如三国马钧改进了翻车。【小问2详解】根据材料二“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司不讳强大,赏不和亲近。”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商君”指的是商鞅;秦国在农业方面采取的措施有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奖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小问3详解】根据材料三“东晋政府……给予南迁人民免除税役的权利,加之这一地区战争较少,社会秩序比较安定,江南经济文化因此迅速发展。”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东晋时期江南地区得以开发的原因有北方人口南迁,给江南地区输送了大量的劳动力,带来了中原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南方政局稳定,统治者重视,给予南迁人民免除税役的权利,南方自然条件优越,南北方劳动人民的辛勤耕作等。【小问4详解】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我们要制定恰当的农业政策,大力发展农业科技等。(开放性试题,言之成理即可)23.杰出人物在推动历史进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在我看来,秦始皇是中国封建统治阶级中的一个杰出人物,我说秦始皇是中国封建统治阶级的一个杰出人物,不是因为他是一个王朝的创立者,而是因为他顺应了中国历史发展的方向,在中国历史上,他创造性的开创了一套管理中央的行政制度以及影响后世的地方制度。——历史家翦伯赞材料二主父偃说上曰:“古者诸侯地不过百里,强弱之形易制。今诸侯或建城数十,地方千里。缓则骄奢,易为淫乱;急则阻其疆而合纵,以逆京师。——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必稍自削弱矣。”于是上从其计。——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材料三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龟虽寿》(1)根据材料一,谈谈翦伯赞认为秦始皇是中国封建统治阶级中的一个杰出人物,其主要依据是什么?(2)材料二反映了当时在政治上面临问题是什么?“上”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有何高明之处?(3)根据材料三中“志在千里”指的是什么?为实现远大理想,曹操做了怎样的努力?(4)综上所述,你认为政治家们在治理国家的过程中有何共同之处?【答案】(1)因为他顺应了中国历史发展的方向;在中国历史上,他创造性的开创了一套管理中央的行政制度以及影响后世的地方制度。(2)材料反映了当时诸侯王势力强大,各自独霸一方,生活骄奢淫逸;汉武帝采取主父偃的推恩建议,实行推恩令;高明之处:不费一兵一卒,分化了诸侯的权力,加强了中央集权。(3)志在千里指的是统一全国;在官渡打败袁绍,为统一北方打下基础,又挥师南下想要统一全国,与孙刘进行赤壁之战。(4)适时调整统治政策,缓和社会矛盾;勇于改革,大胆创新;理想远大,有坚定的目标,脚踏实地。【解析】【小问1详解】依据:根据材料一“秦始皇是中国封建统治阶级中的一个杰出人物......在中国历史上,消灭了封建领主制,他创造性的开创了一套管理中央的行政制度以及影响后世的地方制度”并结合所学可知,翦伯赞认为秦始皇是中国封建统治阶级中的一个杰出人物,其主要依据是秦始皇顺应了中国历史发展的方向;在中国历史上,他创造性的开创了一套管理中央的行政制度以及影响后世的地方制度。【小问2详解】问题:根据材料二“主父偃说上曰:“古者诸侯地不过百里,强弱之形易制。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缓则骄奢,易为淫乱,急则阻其强而合纵,以逆师.....”并结合所学可知,“上”是指汉武帝,材料反映了当时在政治上面临的问题是诸侯王势力强大,威胁中央。高明:据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通过推恩令来解决这个问题,高明之处在于不费一兵一卒就解除了地方对中央的威胁。【小问3详解】志在千里:据所学知识可知,曹操当时击败袁绍父子,平定北方乌桓,踌躇满志,乐观自信,便写下这一组诗,抒写胸怀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材料三中“志在千里”指的是统一全国。努力:据所学知识可知,为实现远大理想,曹操在官渡大败袁绍,为统一又挥师南下,想统一中国,与北方奠定基础,孙刘联军进行了赤壁之战。【小问4详解】本题是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如适时调整统治政策,缓和社会矛盾,勇于改革,大胆创新,理想远大,有坚定的目标,脚踏实地。四、探究题(24题,共20分)24.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王朝更替,种族迁徙,民族交融,江南地区得到开发。张老师以“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进行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完成。任务一【制作简图———梳理历史时序】(1)填写下图中空缺处朝代名称,并据此概况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时代特征。任务二【列表对比———分析历史原因】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三国志·诸葛亮传》魏初风俗至陋。迁都之后于革易旧俗,亦可谓雷厉风行。民族根底,莫如语言。语言消灭,未有不同化于他族者,孝文以仰慕中原文化之故,至欲自举其语言而消灭之,其改革之心,可谓勇矣。——摘编自吕思勉《两晋南北朝史》(2)根据材料,诸葛亮面对曹操的“拥百万之众”提出了什么策略?这个策略在哪个战役中成功实践,一举打败了曹操的几十万大军?这一战役产生了什么影响?(3)根据材料,概述孝文帝改革的原因。孝文帝改革有何意义?任务三【史论结合———阐释历史观点】(4)民族交往、交融与交流对中华民族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结合上述材料,请以“民族交融的推动力”为题写一篇150字左右的小短文。【答案】(1)名称:①蜀②东晋③梁。

时代特征: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2)策略:联合东吴,抵抗曹操。

实践:赤壁之战。

影响: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3)原因:学习汉族先进文化,加强对中原地区的控制。

意义:促进了民族交融,增强了北魏的实力。(4)例:民族交融的推动力北朝民族交融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一个里程碑。各民族杂居,推动了民族交融。西晋末年,五胡内迁,促进了民族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