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预防犯罪》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对典型案例的分析和感悟,加强
自身修养,增强法治观念,自党规范自身行为,做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能力目标:提高分辨是非、分析事物的能力;逐步形成自我控制、约
束自己不良行为的能力。
知识目标:掌握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以及刑事处罚的含义和种类;认
清犯罪的危害;知道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可能发展为违法犯罪。
2、重点
掌握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以及刑事处罚的含义和种类;知道不良行为
和严重不良行为可能发展为违法犯罪。
3、难点
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
4、课型:新授课
5、课时:一课时
6、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案例法
二、课前准备
以案例式、启发式教学为主,结合案例设置问题进行自主学习、合作
探究。
课前3分钟视频
(学生活动)课前学生认真观看视频,并思考视频中的人物行为。
一、导入新课
方式一:《隐瞒接触史判刑记》案例导入
引导学生们思考视频中行为的性质和应该承担的法律责任,教师启发
学生认识到犯罪的严重性,导入新课。
视频中的主人公为什么要受法院审判,受到什么处罚?我们将会在这
节课上进行探讨。
三、学习导航
基本要求:快速阅读教材正文部分,思考下列问题,并用铅笔在教材
上画出问题要点。
1.刑法的作用和内容是什么?
2.什么是犯罪?
3.犯罪的有哪些基本特征?
4.刑罚的含义和种类有哪些?
5.如何加强自我防范预防犯罪?
运用你的经验(一)
我国刑法对四百多种犯罪行为分别规定了刑罚。查阅刑法,分析图片
中行为性质和应该承担的法律责任。
一、了解罪与罚
1、什么是刑法?(刑法的作用、内容)
法:是惩治犯罪、保护国家和人民利益的有力武器。它明确规定了什
么行为是犯罪,以及对犯罪应当判处什么样的刑罚。
(学生活动)学生思考并自行阅读课本,找到相应知识点内容。
学生思考并回答:
一般违法行为与犯罪的区别
从违法法律、违法类别、社会程度程度、法律后果,四个方面对上述
活动中的两个情境进行分析。
2.什么是犯罪
含义:根据刑法规定,犯罪是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触犯了刑法、应
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
法律知识小百科
行政违法行为
刑事违法行为
在学生朗读的基础上,讲解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
3.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
严重的社会危害性-------是最本质特征
刑事违法性---------是法律标志
应受刑罚处罚性---------是必然法律后果
学生活动一快速抢答
判断四种行为哪些是违法行为哪些是犯罪行为?
(学生活动)
老师和学生共同谈论得出该图片中的案例的犯罪行为以及所收到的
法律制裁。
探究与分享(一)P54
为什么要对暴力袭击人民警察的行为从重处罚?
犯罪之后,法律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制裁犯罪分子呢?
4、刑罚
含义:刑罚又称为刑事处罚、刑事处分,是指审判机关依法对犯罪分
子适用的最严厉的强制性法律制裁方法,以限制或剥夺犯罪人权益为
主要内容。
种类: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刑罚分为主刑和附加刑两大类。
(学生活动)
学生四人小组为单位,进行沟通交流探讨,派小组代表发言。
王刑附加刑
<i><1>罚金
<2>拘役<2>剥夺政治权利
种类<3>有明徒刑<3>没收财产
<4>无期徒刑<4>驰逐出境
<5)死刑
适用只能独立适用,不能既可以独立适用,也可
般贝U附加适用以附加适用
学以致用:
(请大家对照上述材料中红色字体找出来)
周永康受到的处罚是什么处罚?哪些是主刑?哪些是附加刑?
提示:对犯罪分子只能判处一种主刑;对同一犯罪行为既可以在主刑
之后判处1个或2个以上的附加刑,也可以独立判处1个或2个以上
的附加刑。
学生活动:“小法官”
试分析对比上述行为,同样是殴打他人,定性是否相同?
(学生活动)
学生思考并回答,学会区别违法行为和犯罪行为的不同。
二、加强自我防范
探究与分享(二)P55
课本阅读材料,小组讨论(二):
从不良行为到严重不良行为,从一般违法行为到刑事违法行为(犯罪
行为),只有一步之遥,如果沾染了不良习气又不及时改正,就极有
可能一步步走向违法犯罪的深渊。
结论:不良行为与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
法律知识小百科《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
5、如何加强自我防范,预防犯罪?
(1)要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
(2)预防犯罪,需要我们杜绝不良行为。
(3)我们应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我们
要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气,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
拓展空间:
倡议书:《让我们远离不良行为》
课堂总结
教师小结:我们应自觉树立法律意识,维护法律的尊严,依法自律,
做一个守法的
人;加强道德修养,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积极抵制不良心理和行为,
做一个有道
德的人。我们要从小事做起,“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自觉遵纪守
法,防微杜渐,避免沾染不良习气,防患于未然。
作业要求
(1)小组以多种形式展示搜集到的不良行为或相关案件。
(2)针对不良行为制定整改措施,并填写在下表中。
板书设计
什多是刑法
犯罪的含义、基本特征
了解罪与罚卜十么是刑罚
刑罚的种类:主刑和附加刑
(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
加强自我防范杜绝不良行为,远离“雷区”
增强法制观念,1依法自律
课后反思
本节课主要学习认清犯罪特征,加强自我防范,预防违法犯罪。通过
案例分析法等掌握知识内容,培养学生树立法治意识,调动学生的积
极性和动手能力,从小事做起,预防犯罪,防患于未然。
《预防犯罪》学情分析
青少年情绪不稳定,做事容易冲动,易受环境影响,如果缺乏对
相关法律知识的了解,对生活中的小问题不够重视,易造成违法行为
的发生。部分学生对法律存在认识和态度上的偏差,比如误认为未成
年人违法行为不受法律制裁,片面认为违法犯罪的成本不高等。因此,
必须帮助他们认识到一般违法与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知道
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可能发展为违法犯罪。增强法制观念,防微
杜渐,自觉遵纪守法。
《预防犯罪》效果分析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取得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成效:
一、本堂课学习要求明确,课前准备到位。符合课标、教材要
求和学生实际,有效整合教学资源,设置情景、启迪思维。
二、初步贯彻了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改变了以往传统的老师教、
学生学的那种灌输方式,运用合作探究的方式,展现师生
互动。
三、教学目标明确,即通过本节教学,让学生懂得预防违法犯
罪,应从杜绝不良行为做起。重难点突出:本节重点是如
何加强自我防范,难点是犯罪的特征。
在教学中也出现了几个问题需要以后加强:
一、学生小组讨论的时间过短,留给学生的思考空间不多;
二、在组织教学中由于时间较紧张,学生有个别回答问题没有
进行总结。
我将在以后的教学中努力学习,争取更大的进步!
《预防犯罪》教材分析
一、教材地位:
《预防犯罪》一课是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五课遵守社会规
则的第二课时,《预防犯罪》是在学习了《法不可违》的基础上
进行学习的,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教材内容:
在对违法犯罪行为有初步了解后,介绍最严重的一种违法行
为,在认清违法犯罪危害后,解决如何运用法律维护自身合法权
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研究、学习《预防犯罪》,有利于增
强学生法制观念,树立防患于未然的意识,提高其心理品质、道
德素养,有利于推动学校德育工作、维护家庭和谐与社会稳定。
第五课做守法的公民
第二课时预防犯罪(导学案)
5.1法不可违
★★★1、违法行为的类别(根据违反法律划分)?(是什么)P48
分类违反的法律后果举例
民事违法行为民事法律规范承担民事责任欠债不还
行政违法行为行政法律规范受到行政处分或行政处罚扰乱社会治安
刑事违法行为刑事法律规范受到刑罚处罚故意杀人
★★2、一般违法行为与犯罪行为的关系?(是什么)P48
一般违法行为犯罪行为
区内容包括民事违法行为和行政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
别社会危害相对轻微(较轻)严重
违反法律违反民法、行政法违反刑法
应受处罚应受民事制裁或行政制裁应受刑罚处罚
①一般违法和犯罪都不同程度地损害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都具有社会危害性,都违反了国家的法律法规
联系
②无论是一般违法还是犯罪,都要承担法律责任
③两者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
5.2预防犯罪
一、自学导航:
1.刑法的作用和内容是什么?
2.什么是犯罪?(重点)
3.犯罪有哪些基本特征?(重点)
4.刑罚的含义及种类有哪些?
5.如何加强自我防范预防犯罪?(难点)
二、小法官
行为一:殴打他人,造成轻微伤害的,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属于O
行为二:殴打他人,导致其重伤甚至死亡的,触犯了刑法,属于。
三、当堂检测
1.“小时偷针,大时偷金”“恶不积不足以灭身下面与这两句古训寓意相符的
是()
①许多犯罪往往是从小错开始的
②犯些小错不必在意
③有点小错不改,最终必然走向犯罪的深渊
④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
A.B.②oc.D.(T)@
2、某市未成年人管教所对在押的少年犯进行调查的数据显示,从他们曾有的行
为看,有打架行为的占57.9%,有旷课行为的占49.8%,经常光顾网吧的占44.9%,
有赌博行为的占44.3%。这说明()
①不良行为任其发展,可能导致违法行为
②不良行为必然发展为违法行为
③青少年要抵制不良行为,预防违法犯罪
④不良行为是小节,无关紧要
A.(MB.(2)@c.®ODW
3、下列属于违法行为的是()
①小东参与抢劫他人财物
②小哲经常参与赌博、寻衅滋事、打架斗殴
③小青周末没有参加社区的献爱心活动
④小将多次拨打119谎报火情
A、c.OXW
4、“罪孽本自微末始,身陷囹圄悔方迟”的诗句给我们的启示是()
A.犯了错误就会有牢狱之灾
B.有错不改,就可能跌入犯罪的深渊
C.小错可不断,大错不能犯
D.犯罪不一定违法,违法一定是犯罪
四、"预防犯罪”倡议书
以小组为单位,为加强自身修养,增强法治观念,自觉规范自身行为,做遵纪守
法的青少年,向全体同学发出倡议:
五、拓展空间:让我们远离不良行为
不良行为,如旷课、夜不归宿、辱骂他人、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打架斗殴、
偷窃、赌博等,严重影响我们的学习和生活,污染校园清新空气。让我们寻找身
边存在的不良行为,共同制定整改措施。
(1)小组以多种形式展示搜集到的不良行为或相关案件。
(2)针对不良行为制定整改措施,并填写在下表中。
不良行为产生原因整改措施
旷课
打架
偷窃
赌博
《预防犯罪》课后反思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知道什么行为是犯罪,犯罪应受到什么
处罚,从而增强法制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本课的
教学难点是犯罪的特征及其相互关联性,教学重点是青少年如何预防
犯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高中化学课件flash
- 高中俄罗斯课件
- 高一哈姆雷特课文课件
- 大数据应用股权转移及数据安全保护合同范本
- 住宅租赁经营权及社区服务设施租赁及管理合同
- 离婚协议书范本(适用于名人隐私保护条款)
- 离职员工经济补偿金及原公司企业创新发展协议
- 果园中的病虫害识别与防治
- 盆栽养护误区解析与矫正
- 大学课件检验及评价规程
- 建行考试题目及答案
- Unit 1 第4课时 Section B 1a-2b 导学案-七年级英语上册
- 2026届上海市交通大学附属中学嘉定分校英语高三上期末联考模拟试题
- 辽宁省名校联盟2025年高三9月份联合考试 生物试卷(含答案解析)
-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材分析教学计划
- 煤矿干部考核管理办法
- 第6课 从小爱科学 第1课时(课件)2025-2026学年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统编版
- (2025秋新修订)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 肺结节CT判读课件
- 2025港口安全知识试题及答案
- 奶茶设备知识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