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单元语文要素◎能和同学分享习作并交流各自的感
受。
◎阅读简单的说明性文章,了解基本的
说明方法。单元教学导引
◎搜集资料,用恰当的说明方法,把某
一事物介绍清楚。1.您觉得本单元中各板块之间有什么
单元教学目标联系?
◎教完《太阳》后,可以结合“初试身
手”第一题进行恰当使用说明方法的练笔。
字词句
◎教完《松鼠》后,除了可以让学生体
◎认识12个生字,会写20个字,会写
会本文和《太阳》语言风格的不同,还可以
22个词语。
结合“初试身手”第二题,体会散文和说明
性文章在表达上的不同。
阅读
◎可以在单元学习之初,先让学生确定
◎默读课文,把握文章主要内容,能分
单元习作的观察对象,有针对性地进行资料
条记录获取的信息。
的搜集和筛选,并列出提纲,在教学进行到
◎初步了解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等
“初试身手”第一题时选一两段进行练笔。
基本的说明方法,能结合具体语句体会运用
说明方法的好处。
◎可以在“初试身手”或单元习作完
◎能初步体会说明性文章不同的语言
成后,结合习作例文的写法,指导学生解决
风格。
练笔中出现的问题。
◎能交流、总结说明性文章的特点,体
2.您认为本单元的习作例文《鲸》《风
会恰当使用说明方法的好处。
向袋的制作》要如何进行教学?
◎《太阳》《松鼠》是精读课文,习作
书面表达
例文《鲸》《风向袋的制作》是略读课文。
◎能尝试运用多种说明方法,写清楚一
四篇课文都需要学生学习,学会每一课使用
种事物的特征。
的说明方法及其好处。
◎能试着将散文《白鹭》的部分段落改
◎习作例文是为单元习作提供的范例,
写成说明性文章。
重在学习、模仿例文某一点或某一方面的写
◎能用恰当的说明方法,分段介绍事物
法,教学时对字词、内容理解、情感体会等
的不同方面,写清楚事物的主要特点。
不需要提出过多要求。
◎习作例文可以在教学中灵活使用。既
可以拿其中的某一段落为例让学生仿照着
去写,也可以在习作点评时用来举例;既可
以配合“初试身手”的教学使用,也可以在
教学精读课文、学习写作方法时使用。
3.您觉得教师应该对“搜集资料”做
哪些指导?
◎学生在中年级己经学习过如何搜集
资料,有了一定基础,教学时要帮助学生回
忆之前学过的要点。
◎要提前给学生布置观察和搜集说明
性资料的任务,引导学生进行资料的梳理和
筛选,确保资料的准确性,明白借助资料能
够有效说清事物的特点,从而写出一篇合格
的说明性文章。
◎要教给学生搜集资料的方法,让学生
学会如何搜集、筛选、梳理资料,确保资料
的准确性。
内太松交流平习作合计
容阳鼠台与初例文
试身手与习
作
课22127
时
16太阳
语文要素
阅读:
1.默读课文,能说出课文是从哪些方面介绍太阳以及太阳对人类的作用的。
2.能结合课文内容了解列数字、作比较等基本的说明方法,体会运用这些说明方法的
好处。
写作:
能尝试运用多种说明方法,写清楚一种事物的特征。
人文主题
通过课文的学习,认识太阳与人类的密切关系,激发学习自然科学的兴趣和探索自然的
欲望。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能说出课文是从哪些方面介绍太阳以及太阳对人类的作用的。
2.能结合课文内容了解列数字、作比较等基本的说明方法,体会运用这些说明方法的
好处。
难点:能尝试运用多种说明方法,写清楚一种事物的特征。
课前准备
1.《新解新教材》同步教学课件。
2.让学生选择一个事物,搜集与其相关的说明性资料。
课时安排
2课时
预习要求
1.按照《新解新教材》本课预习卡的要求完成本课预习。
2.根据课后练习,默读课文,尝试自己解答。
3.查找与太阳有关的传说故事,搜集与太阳有关的资料。
-•一--1|-
课时目标
1.认识“摄、殖”等4个生字,会写“摄、氏”等9个生字,会写“寸草不生、粮食”
等词语。
2.默读课文,能说出课文是从哪些方面介绍太阳以及太阳对人类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启发思考,提出问题
1.引导学生自由分享课前搜集到的与太阳有关的传说和资料。
2.导入课文开头“后羿射日”的传说。古时候,天上有十个太阳,晒得地面寸草不生。
人们热得受不了了,就找了一个箭法很好的人——后羿,射掉了九个太阳,只留下一个,地
面上才不那么热了。这只是一个传说,那现实中的太阳是什么样的呢?接下来我们就一起走
进课文。(板书:太阳)
二、自读课文,初步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寻找相关答案。
(1)自由朗读,尝试着解决提出的前两类问题。
(2)检测《预习卡》,读一读难读的语段。随机解决难读的字词。
2.提取相关要点,习得阅读方法。
(1)这一类科普说明文,一般一个自然段说明一个意思,阅读时,试着概括每一部分的
内容,会方便读懂文章,解答问题。可以通过圈画关键词句的方式,找出每一个自然段的大
■Ar.
忌、0
(2)学生交流,教师在课文中示范写概括性词。
(3)理清层次。内容概括出来了,那么,哪些自然段是从同一个角度来介绍太阳的,可
以合并吗?
太阳自然段,自然段大意,意义段,理由1,太阳很远。2,太阳很大。3,太阳很热。4,动植物生
长、人类生存与太阳有关。5,云、雨、雪与太阳有关。6,风的形成与太阳有关。7,太阳光可
杀菌。8,没有太阳,就没有美丽可爱的世界。,1,特点2,作用三、解读课文,深入探究
1.默读课文第4〜8自然段,引导学生体会太阳与人类的密切关系。
(1)动植物的生长需要太阳.
随机指导:第4自然段的内容可以用第一句话来概括,这叫“段首概括”。阅读这类文
章要注意每个自然段开头的话,它往往可以帮助我们掌握自然段的内容。
(2)人类的生活需要太阳。
(3)自然现象与太阳有关。
(4)太阳光可以防治疾病。
提示:可通过找关键词的方法来提取信息、概括信息,还可联系日常生活,如“晒被子”
等常见的现象,了解太阳光与人类的密切关系。
2.让学生默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说说本段的内容和作用是什么,课件出示:一句话,
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
(1)预设:这个自然段对太阳的作用进行了总结。
(2)根据自己搜集的资料•,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预设:因为有了太阳,人类才能获得各种各样的资源,才能在地球上生存发展。
(3)小组讨论:太阳与地球的密切关系和它本身的特点有什么联系?
教师小结:正因为太阳这么大,温度那么高,距离我们又那么远,才能给地球送来适合
人类生存的光明和温度,我们生活的世界才会这么美丽可爱。作者为了说明太阳和人类的密
切关系,列举了很多实例。作者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我们下节课再进行讨论。
四、布置作业,课堂延伸
1.同桌之间相互听写本课重点词语。
2.订正《新解新教材》本课预习卡。
课时目标
1.能结合课文内容了解列数字、作比较等基本的说明方法,体会运用这些说明方法的
好处。
2.能尝试运用多种说明方法,写清楚一种事物的特征。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聚焦重点
1.引导学生回顾课文内容,想一想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太阳的。(板书:远、大、
温度高、与人类的关系密切)
2.让学生自读课后第二题的三个句子,想一想:作者是运用哪些说明方法介绍太阳的,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教师相机介绍何为说明方法,常见的说明方法有哪些。
二、抓住重点句段,体会说明方法的好处
1.体会“远”的特点。
默读课文第1自然段,把写太阳远的语句画下来。同时课件出示课后第二题的第一句话:
太阳离我们约有一亿五千万千米远。
(1)教师出示“一亿五千万”数字条:150000000。我们知道,数字末尾零越多,数字就
越大!请同学们数数多少个零。
(2)请学生朗读这句话,读出距离的远。
教师小结:这样一个巨大的数字直接说明了太阳离我们很远,这样使太阳“远”的特点
更加直观、具体,让人有了鲜明的感受,这种用数字说明事物特点的方法,我们叫它列数字。
课件出示: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三千五百年;就是坐飞
机,也要飞二十几年。
(1)为了让我们感受到1.5亿公里有多远,课文举了两个例子,分别是:步行和坐飞机。
(2)抓住关键词“如果”,体会说明文用词的准确性。
(3)朗读指导:抓住关键词“日夜不停”“三千五百年”“二十几年”。
教师小结:第1自然段作者不仅用上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还列举了“步行”“坐飞机”
这样的具体实例,就把太阳离我们远的特点说得更清楚了,让人有了鲜明的感受。用我们所
熟悉的例子来说明更容易理解,这种说明方法叫作举例子。
2.体会“大”的特点。
快速默读课文第2自然段,把写太阳大的语句画下来。同时课件出示课后第二题的第二
句话:约一百三十万个地球的体积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
(1)出示旧版课文中的句子:“130万个地球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比较不同,说明理
由。随机指导:①“一百三十万”和“130万”数字表达方式不同,使前后数字保持一致性。
②增加了“体积”一词。这两点都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严谨性。
(2)用上一个数学符号来替换“抵得上"(“=”),列出等式:130万个=1个,这里是
把什么和什么作比较?(太阳和地球)
设计意图:
学习说明性文章的时候,不仅要让学生知道作者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还要让学生
体会运用这些说明方法的好处。教学中,可采用换一换、比一比的方法;也可以利用图
片、视频等资料,让学生直观感受:或者让学生自己尝试描述太阳的特点,寻找学生语
言与课文语言的差距;还可以让学生联系生活补充资料,丰富体验。使用上面这些方法
的目的都在于引导学生体会使用说明方法的好处。
(3)教师在黑板上画上一个大大的圆表示太阳,由学生在旁边画出地球,并说明理由。
教师相机指导:与太阳相比,地球就只是一个小小的点,体会太阳的“大”。
(4)全班读课后第二题第二句话.
教师小结:作者说“约一百三十万个地球的体积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这就让我们一
下子感受到太阳比地球大得多。作比较的好处就是能更好地突出太阳大的特点,给我们留下
深刻的印象。
3.体会“温度高”的特点。
(1)让学生读课文第3自然段,想想作者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来介绍太阳温度高的特点。
(2)引导学生交流:作者在说明太阳温度高的时候,用了哪些数字?如果这句话只保留
“太阳的温度很高”,你觉得怎么样?
预设:如果只保留“太阳的温度很高”只能从字面上感受到太阳的温度高,但是缺少说
服力。加上数字与钢铁的对比,就能鲜明地突出太阳温度高的特点。
(3)小组交流:针对“五千多摄氏度”说一说生活中熟知的事物的温度。
预设:生活中开水的温度是100℃,钢铁的熔点在1500℃左右。
(4)教师小结:五千多摄氏度有多热我们不太清楚,但当我们与生活中开水的温度、钢
铁的熔点等进行对比后,马上就能感受到太阳的温度是很高的,看来列数字真是一个好办法。
三、点明方法,当堂练笔
1.引导学生从多方面交流学习本课的收获。
2.教师总结: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课文从“距离地球远”“体积大”“温度
高”以及太阳对人类的作用等方面为我们介绍了太阳。作者为了说明太阳的特点,采用了列
数字、作比较、举例子等说明方法,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阅读说明性的文章,我们要关
注作者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尝试写说明性的文章时,也要注意运用恰当的说明方法。
设计意图:
此环节主要是让学生梳理自己的学习收获,练习写说明性文章的方法。学习精
读课文中作者使用的说明方法,目的在于为单元习作作铺垫,让学生学会运用这些
说明方法。教学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自我提升大学化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 水电行业投资环境优化与大型水电项目投资风险评估报告
- 数量和空间感知试题及答案2025
- 奇经八脉知识试题及答案
- 班组长述职报告
- 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技术创新战略目标与路径研究报告
- 智慧港口自动化装卸设备与智能搬运设备市场潜力预测报告
- 江苏省南京栖霞区重点名校2024-2025学年初三生物试题第三次诊断考试试题含解析
- 安全检查表与评估试题及答案
- 小学教师的反思日常管理策略试题及答案
- 北京市通州区马驹桥镇招考笔试真题2024
- 2025年高考历史答题技巧与答题模板专题08影响、作用类(答题模版)(学生版+解析)
- 韵达加盟合同协议
- 2025-2030中国药物递送系统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发展前景与投资研究报告
- 泰康集团入职测评题库及答案
- 第四章 问题解决策略:特殊化 课件 2024-2025学年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
- 2025-2030全球及中国普拉提和瑜伽馆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市场深度研究发展前景及规划可行性分析研究报告
- 预防AI换脸诈骗
- 针对项目实施的重点、难点的分析和解决方案
- 2025年甘肃省定西市渭源县中考数学第一次模拟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 古诗词诵读《鹊桥仙(纤云弄巧)》课件(共37张)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