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2-T1752-2012预拌混凝土技术规程_第1页
DB22-T1752-2012预拌混凝土技术规程_第2页
DB22-T1752-2012预拌混凝土技术规程_第3页
DB22-T1752-2012预拌混凝土技术规程_第4页
DB22-T1752-2012预拌混凝土技术规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23原材料质量控制 4 4 4. 5 6 7 14.2配合比设计及使用 15生产质量控制 5.1设备与计量 5.2生产与搅拌 6运输与输送 7施工质量控制 21 21 21 23 本规程用词说明 引用标准名录 27条文说明 35 363原材料质量控制 3.1一般规定 3.4矿物掺合料 393.5外加剂 403.6水 42 4.1一般规定 444.2配合比设计及使用 445生产质量控制 465.1设备与计量 465.2生产与搅拌 5.3质量检验 476运输与输送 487浇筑与养护 49 49 49 2.0.1预拌混凝土readymixedconcrete2.0.2通用品passsupplies2.0.3特制品specialities2.0.4工作性workability2.0.8矿物掺合料量mineralbendingshoes43原材料质量控制3.2.2复检项目2一般项目:比表面积、安定性、凝结时间、与外加剂的适3.2.3复检批次53.3骨料2复检项目4配备资料3.3.2细骨料63复检批次4配备资料1)出厂检验报告 4配备资料3)进场复检报告。3.4.3其他矿物掺和料3.5外加剂2复检项目3复检批次4配备资料3)进场复检记录;4)进场复检报告。3.5.2膨胀剂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混凝土膨胀剂》GB23439、2复检项目93.5.3防冻剂1)主控项目:细度(粉剂)、固体含量(液剂)、抗压强4配备资料3.6.2复检项目2地下水每年复检一次;2进场复检报告。 规定。4.2配合比设计及使用4.2.8有特殊要求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使用应符合相关标准3大体积混凝土:应符合《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GB5自密实混凝土:应符合《自密实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6路面混凝土:应符合《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221规定。T240规定5生产质量控制5.1设备与计量构定期检定(或校准)。当计量器具在大、中修或搬迁后应重新和掺合料秤(重点是软接头)骨料秤(经常振动,传感器接头易2停产1个月以上(含1个月),重新生产前;4发生异常情况时。20%-80%之间。表5.1.8各种原材料计量的允许偏差原材料品种水每盘计量允许偏差(%)累计计量允许偏差(%)3辅助校秤;5称量动态自动补称;备说明书的规定,并且每盘搅拌时间(从全部材料投完算起)不得低于30s,在制备C50以上强度等级的混凝土或采用引气剂、膨胀拌合用水的混凝土拌合物的工作性进行开盘鉴定,确定本工作班的施工配在卸料过程中卸料量的1/4至3/4之间采取。2用于交货检验的试样:1)每拌制100盘且不超过100m³的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3)当一次连续浇注超过1000m³时,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每5.3.7有抗渗(抗冻)要求的混凝土进行抗渗(抗冻)检验的试1混凝土强度的评定应符合《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T50107的规定。2混凝土耐久性评定应符合《混凝土耐久性检验评定标准》3符合合同规定的项目要求,或按标准《预拌混凝土》GB/6.0.10混凝土输送前,供应单位应做好现场勘查确保泵机安全,7.1一般规定7.2.7当混凝土自由倾落高度大于3.0m时,宜采用串筒、溜管或振动溜管等辅助设备。宜控制在300mm~350mm;大体积混凝土宜采用分层浇筑方法,可7.2.10振捣时宜按拌合物稠度和振捣部位等不同情况,控制在不宜超过表7.2.11的规定。闭合混凝土表面塑性裂缝。7.2.14混凝土浇筑完毕24h后,方可进行施工放样等轻微活动,的保湿效果。3模板和保温层应在混凝土冷却到5℃方可拆除,或在混凝土4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等级的50%时,方可撤除养护本规程用词说明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用词: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4)表示允许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用词,采用23.《混凝土搅拌站(楼)技术条件》GB/T10171预拌混凝土技术规程条文说明制定说明 3.2水泥 3.3骨科 3.5外加剂 3.6水 42 4.1一般规定 46 6运输与输送 49 7.3养护 对质量证明文件存档。3.2.3规定了水泥的复试检验批的组批规则。按规定批次留置样存储,不得混仓。当水泥进场超过三个月(快硬水泥一个月)时,3.3.1粗骨料告为依据。3规定了粗骨料的复试检验批的组批规则。进场粗骨料应每车4出厂检验报告由供应商按检验批次提供;进场复检记录及报2规定了细骨料的复试检验项目。主控项目为预拌混凝土生产3规定了细骨料的复试检验批的组批规则。进场细骨料应每车3.4矿物掺合料3.4.1粉煤灰3规定了粉煤灰的复试检验批的组批规则。细度指标每车必3.4.3其他矿物掺和料凝土的使用性能。3.5.1泵送剂少于0.15t水泥所需用的防冻剂量(以其最大掺量计)。且充分混3.5.4其他外加剂聚羧酸系外加剂与其它类型外加剂不得混合使用。当交替使用4.1基本规定4.2配合比设计及使用5.1.1~5.1.2本条对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计量设备管理体系和计5.1.9本条提出了对混凝土原材料计量偏差的要求。应符合《混5.2生产与搅拌5.2.2规定了计算机控制系统应具备的功能。5.2.4规定了原材料投料顺序。5.3质量检验6运输与输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