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版新教材高中历史第四单元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第12课近代西方民族国家与国际法的发展课时作业部编版选择性必修1_第1页
2025版新教材高中历史第四单元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第12课近代西方民族国家与国际法的发展课时作业部编版选择性必修1_第2页
2025版新教材高中历史第四单元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第12课近代西方民族国家与国际法的发展课时作业部编版选择性必修1_第3页
2025版新教材高中历史第四单元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第12课近代西方民族国家与国际法的发展课时作业部编版选择性必修1_第4页
2025版新教材高中历史第四单元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第12课近代西方民族国家与国际法的发展课时作业部编版选择性必修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2课近代西方民族国家与国际法的发展基础夯实练进阶训练第一层学问点一近代西方民族国家的产生1.1552年,撒克逊·约翰公爵领地建立起路德教会,其首领由约翰公爵任免,并规定德语为圣事活动语言。随后,黑森、梅克伦堡、普鲁士等也相继建立类似的教会。这些活动有助于()A.文艺复兴运动的扩展B.封建统治秩序的瓦解C.西欧民族国家的形成D.理性思维方式的确立2.1525年马丁·路德的德语版《圣经》出版之后,德文《圣经》广泛传播于西欧。1541年瑞典语《圣经》出版,1550年丹麦语《圣经》出版。法国、英国等国家在16世纪都出现了自己民族语言的《圣经》译本。材料最能说明()A.西欧掀起宗教改革浪潮B.天主教会遭到沉重打击C.各国普遍希望加强王权D.民族国家认同渐渐增加3.在中世纪的法国,人们首先认为自己是基督徒,然后认为自己是居住地区例如勃艮第人,最终才是法国人,然而在近代,个人对国家的忠诚越来越超过对国王和宗教的忠诚。下列选项中,最能体现这一变更的是()A.民族英雄贞德促进了民族意识的觉醒B.宗教改革强化了各国的世俗权力C.亨利八世《至尊法案》建立起专制统治D.《马赛曲》激励了人们保家卫国的斗志4.1549年,法国人文主义团体——“七星诗社”形成,入社的诗人们抵制拉丁语以及用拉丁语创建的各种作品,断言法语也可以像拉丁语一样,表达任何学术学问和人类的思想。“七星诗社”的形成对法国的贡献主要体现在()A.减弱了国内的封建教俗势力B.否定了罗马教皇的统治地位C.促进了文化民族主义的发展D.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5.有学者认为,“资本主义精神”起源于欧洲16世纪争取和维护自治、统一和认同的意识形态运动,这种精神因其剧烈的民族感情而激发出爱国经济热忱,从而推动国家的经济活力,以致它们的经济竞争力能不断地提升而形成崛起之势。这表明()A.民族意识促进了欧洲的崛起B.城市自治推动民主政治发展C.专制王权强化增加民族认同D.思想解放促进资本主义萌芽学问点二国际法的形成与外交制度的建立6.有学者认为,从维也纳会议召开到体系运转前期,大国的行为方式背离了传统的“权力政治”原则。大国在该体系中,并没有追求本国权力最大化,也没有常常利用他国的短暂脆弱;相反,大国做出了更多的退让,而没有选择通过斗争或者武力威逼的方式来处理危机。该学者意在说明维也纳体系的特点是()A.大国主导、利益优先B.保持克制、寻求共识C.集体平安、欧洲均势D.协调冲突、强权政治7.《威斯特伐利亚和约》规定:“全部罗马帝国的选侯、邦君和各邦,应依据本协议确定和确认享有他们自古以来的权利、特权、自由、实惠、自由行使领土权,不论是宗教的、还是政治的或是礼遇性的权利,因而他们恒久不能,也不应受到任何人以任何借口进行的骚扰。”欧洲各国签订该和约意在()①通过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②确立国家领土、主权与独立原则③建立近代外交制度④完善集体平安体制A.①②B.②③C.①②③D.①③④8.格劳秀斯在1625年出版的《斗争与和平法》中提出:“拥有发动斗争之权力的人,乃是唯一拥有缔结和约之权力的人。由此推导,公战能够由各方主权者单独发动,在王权政制下这种权力天经地义属于君主。”这一主见()A.标记着欧洲均势的国际关系体系的建立B.促进了民族国家的产生C.开创了以国际会议解决国际争端的先例D.奠定了国际法的理论基础学问点三20世纪国际法的发展9.有学者指出:“1919年的调停者决意不去重复他们1815年的先驱者们所犯的错误。民族主义以及追求独立的运动是贯穿整个19世纪的冲突主要根源,1815年的和约忽视了这个问题,或者更精确地说,设计了某种方法压制了这个问题。1919年的协议把它视为最高的优先性。”作者意在说明()A.对斗争的恐惊推动了国际法的发展B.民族主义始终是国际法的主题C.一战后民族自决原则得到了普遍认同D.20世纪的国际体系是19世纪的持续10.罗斯福在提交雅尔塔会议的文件中说:“推翻权与大国维持和平的特别责任是完全相符合的。”斯大林也曾指出:“新的国际组织为捍卫和平而实行的行动是否有效,取决于反希特勒德国的各大强国,今后也会一样和协调动作。”这说明联合国“大国一样”原则()A.不利于联合国发挥作用B.对维护国际和平与平安至关重要C.是美苏两分天下的产物D.符合国际关系民主化的发展趋势11.国际联盟和联合国,作为两次世界大战后先后成立的国际组织,在维护世界和平方面都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作用。下列原则中,属于两者共有的是()A.大国一样B.集体平安C.全体一样D.委任统治实力提升练进阶训练其次层12.近代以来,大多数国家的国旗不得不与敌对政权的国旗绽开竞争。如法国、意大利、爱尔兰的国旗图案是竖条的,德国和俄国的国旗图案则是横条的。近代欧洲诸国的国旗()A.是近代民族国家兴起的须要B.凸显了各国民族特色C.深受近代艺术的影响D.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的发生13.在国际联盟的半官方徽章中,五边形象征五大洲,五角星代表五大种族,并以英文和法文书写“国联”字样,但并未获得成员国的广泛认可。联合国徽章中间是橄榄枝围绕的世界地图,地图的纬线由五个同心圆构成,长期沿用。材料表明,与国联相比,联合国()A.突出了世界和平与团结B.忽视了种族和解重要性C.实现了国际关系民主化D.实际由英法两大国主导14.如表是二战后初期国际社会签订的部分协定公约。这反映出()时间协约1945年12月《国际货币基金协定》1947年10月《关税和贸易总协定》1949年8月《关于战时爱护平民之日内瓦公约》1950年11月《爱护人权与基本自由公约》1951年7月《关于难民地位的公约》A.国际关系的民主化B.发达国家主导国际事务C.国际社会的法制化D.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15.民族主义是近现代欧洲乃至世界历史发展的一条主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民族主义是近代欧洲历史上的一种现象。中世纪大多数人认为自己首先是基督教徒,其次是某一地区如勃艮第或康沃尔的居民,只是最终——才是法兰西人或英吉利人。三个发展渐渐更改了忠诚的这一尺度。一个发展是各种方言的兴起和这些方言在文学表达方面的运用。另一发展是若干国家教会脱离了天主教会。最终一个发展是西欧的一些王朝建立并巩固了几特性质相同的、独立的大国——英国、法国、西班牙、葡萄牙和丹麦。这些发展为民族主义的兴起打下了基础。——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材料二1814年9月召开了维也纳会议……维也纳和约就这样结束了在法国革命后接踵而来的遍及欧洲的政治上的和军事上的大动乱局面。然而甚至会议中最保守的外交家也承认,革命活动和革命遗产不会从欧洲文化或历史中真正地消逝。……一些闻名的革命事务也有助于传播人权、政治参加,民主政府和经济组织工作的一些新观念。——改编自[美]R.R.帕尔默《现代世界史》(1)依据材料一,概括促进近代西方民族国家形成的因素。结合所学学问,从民族和民主发展的角度,指出17到19世纪西欧王朝国家的历史命运。(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从政治文化重构的角度说明“革命活动和革命遗产不会从欧洲文化或历史中消逝”的缘由。第12课近代西方民族国家与国际法的发展基础夯实练1.答案:C解析:题干中“约翰公爵领地建立起路德教会,其首领由约翰公爵任免”,不再由教皇任免,“规定德语为圣事活动语言”,不运用拉丁语。约翰公爵的举措得到黑森、梅克伦堡、普鲁士等邦国的仿效。这打击了天主教势力,强化了约翰公爵等邦国的世俗权力,有利于国家和民族认同观念的发展,故选C项;题干提及的是宗教改革运动,不是文艺复兴运动,解除A项;“瓦解”不合史实,这一时期封建王权得到强化,解除B项;“理性思维方式的确立”在17~18世纪的启蒙运动时期,解除D项。2.答案:D解析:“1541年瑞典语《圣经》出版,1550年丹麦语《圣经》出版。法国、英国等国家在16世纪都出现了自己民族语言的《圣经》译本”可见不同的民族国家起先有了自己的信仰,说明民族国家观念渐渐增加,故选D项;“1541年瑞典语《圣经》出版,1550年丹麦语《圣经》出版。法国、英国等国家在16世纪都出现了自己民族语言的《圣经》译本”不同的语言的《圣经》更多体现对本民族的认同,因为无法知道其中体现的教义,不能推断是否接着进行宗教改革,解除A项;不同民族语言的宗教并不反对天主教,而是强化了天主教,解除B项;“1525年马丁·路德的德语版《圣经》出版之后,德文《圣经》广泛传播于西欧”此时的德国并不是一个统一的王权国家,不能证明是王权的需求,解除C项。3.答案:D解析:《马赛曲》是法国的国歌,国旗、国歌的出现,体现了国家在人们的意识中越来越重要,故选D项;民族英雄贞德促进了民族意识的觉醒,国王受到了人民的支持,王权进一步加强,个人对国王的忠诚越来越高,解除A项;宗教改革强化世俗权力,国家和民族认同观念日益明显,世俗国王权力增加,人们从对教皇的忠诚转向对国王的忠诚,解除B项;亨利八世《至尊法案》建立起专制统治体现了专制王权国家的形成,此时是个人对国王的忠诚,解除C项。4.答案:C解析:“抵制拉丁语以及用拉丁语创建的各种作品,断言法语也可以像拉丁语一样,表达任何学术学问和人类的思想”可以看出他们主见用民族的文化来取代外来的文化,是民族主义的表现,故选C项;“抵制拉丁语以及用拉丁语创建的各种作品,断言法语也可以像拉丁语一样,表达任何学术学问和人类的思想”强调用民族的文化,很可能还得借助本土的封建王权,它不会减弱封建王权,解除A项;“抵制拉丁语以及用拉丁语创建的各种作品”他们的对象是拉丁文化,而不是宗教文化,解除B项;“1549年,法国人文主义团体——‘七星诗社’形成,入社的诗人们抵制拉丁语以及用拉丁语创建的各种作品”可以看出,此时正值资本主义萌芽时期,资产阶级力气特别弱小,从内容来看,主要是提倡民族文化,有利于民族国家的形成,促进了封建王权的加强,解除D项。5.答案:A解析:“起源于欧洲16世纪争取和维护自治、统一和认同的意识形态运动,这种精神因其剧烈的民族感情而激发出爱国经济热忱”强调了民族意识对欧洲发展的重要作用,故选A项;“激发出爱国经济热忱,从而推动国家的经济活力”体现了对经济的促进,而不是对民主的促进,解除B项;“起源于欧洲16世纪争取和维护自治、统一和认同的意识形态运动”可见这种运动的主体不是专制国王,而是城市自治,解除C项;“16世纪争取和维护自治”是一种政治斗争,而不是思想解放运动,解除D项。6.答案:B解析:题干内容中的“大国做出了更多的退让,而没有选择通过斗争或者武力威逼的方式来处理危机”说明维也纳体系的特点是保持克制和寻求共识,故选B项;题干内容中的“(大国)并没有追求本国权力最大化”,说明其特点并不是“利益优先”,解除A项;题干内容强调的是“大国做出了更多的退让,而没有选择通过斗争或者武力威逼的方式来处理危机。”而在该内容中,并没有体现出“集体平安、欧洲均势”的相关内容,解除C项;题干内容中“大国的行为方式背离了传统的‘权力政治’原则”,说明维也纳体系并不具有“强权政治”的特点,解除D项。7.答案:A解析:题干中“他们恒久不能,也不应受到任何人以任何借口进行的骚扰”,可知《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希望通过谈判达成协议的形式解决国际争端,故①正确;题干中“全部罗马帝国的选侯、邦君和各邦,应依据本协议确定和确认享有他们自古以来的权利、特权、自由、实惠、自由行使领土权”,可知《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确立了国际关系中的国家领土、主权与独立等原则,故②正确;结合所学,17世纪时,欧洲国家的君主们不再满意仅仅派遣临时使者与他国保持联系,而是派遣常驻外交使节和外交使团。在此基础上,近代外交制度渐渐建立起来,与《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关系不大,故③错误;“完善”不合史实,应为“提出”,故④错误;A项符合题意。8.答案:D解析:据材料信息可知,格劳秀斯在《斗争与和平法》中提出君主应制定条约并接受约束,确立了国际法的主体是主权国家,奠定了国际法的基础,故选D项;维也纳体系标记欧洲均势的国际关系体系的建立,解除A项;对民族语言的重视促进了民族国家的产生,解除B项;《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开创了以国际会议解决国际争端的先例,解除C项。9.答案:A解析:题干中“1919年的调停者决意不去重复他们1815年的先驱者们所犯的错误”“1919年的协议把它视为最高的优先性”并结合所学,空前惨烈的一战变更了人们的观念,反对斗争,要求和平的运动日益高涨,可知一战、反战和平运动、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觉醒等推动了“1919年的调停者”努力避开“1815年的先驱者们所犯的错误”,从而推动国际法朝着相对合理的方向发展,故选A项;“始终是”不合逻辑,且与“民族主义以及追求独立的运动是贯穿整个19世纪的冲突主要根源”相悖,解除B项;“普遍认同”不合史实,与一战后列强对殖民地半殖民地普遍实行“委任统治”相悖,解除C项;“持续”不合史实,应为“修正”,解除D项。10.答案:B解析:依据题干内容中“推翻权与大国维持和平的特别责任是完全相符合的”以及“新的国际组织(联合国)为捍卫和平而实行的行动是否有效,取决于……各大强国,今后也会一样和协调动作。”说明罗斯福和斯大林都认为联合国的“大国一样”原则对于维护国际和平与平安特别重要,故选B项;依据所学学问可知,联合国的“大国一样”原则有利于联合国作用的发挥,解除A项;依据所学学问可知,雅尔塔体系是美苏两分天下的产物,而题干内容述及的是联合国“大国一样”原则,解除C项;联合国“大国一样”原则在本质上是世界大国主导国际事务,这不利于国际关系民主化的发展,解除D项。11.答案:B解析:结合基础学问可知,国联是一战后的国际组织,联合国是二战后的国际组织,两者设立的目的都是出于维护集体平安和世界和平的考量,故选B项;大国一样只符合联合国而非两者的共同点,解除A项;全体一样只符合国联而非两者的共同点,解除C项;委任统治是1918年11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帝国主义战胜国所建立的通过国际联盟对战败国的殖民地进行再分割和统治的一种制度,不属于以上两者的特点,解除D项。实力提升练12.答案:A解析:据材料“大多数国家的国旗不得不与敌对政权的国旗绽开竞争”,可知近代西方民族国家的发展使欧洲国家的民族意识增加,国旗图案的差异也形成了竞争关系,故选A项;材料主要强调的是民族意识的觉醒使欧洲国家的国旗图案也存在竞争关系,而不是为了凸显本民族特色,解除B项;材料主要强调西方国旗图案的差异性是民族意识觉醒的表现,而不是艺术美感影响的结果,解除C项;近代西方国旗图案的竞争关系是民族意识觉醒的结果,而近代西方民族意识的觉醒产生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时期,解除D项。13.答案:A解析:“橄榄枝围绕的世界地图,地图的纬线由五个同心圆构成”这种图案象征着和平,体现了联合国维护世界和平的决心,故选A项;“地图的纬线由五个同心圆构成”体现了地球各族都有在同心圆内,有种族和谐的意思,解除B项;“橄榄枝围绕的世界地图,地图的纬线由五个同心圆构成”体现了追求世界和平,但无法反映各国在联合国中的地位和参政的方式,解除C项;依据所学,联合国由五大常任理事国负责斗争协调,其初期实际由美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