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 第5章 第1节 第1课时 酶的作用和本质创新演练大冲关课下练 新人教版必修1_第1页
高中生物 第5章 第1节 第1课时 酶的作用和本质创新演练大冲关课下练 新人教版必修1_第2页
高中生物 第5章 第1节 第1课时 酶的作用和本质创新演练大冲关课下练 新人教版必修1_第3页
高中生物 第5章 第1节 第1课时 酶的作用和本质创新演练大冲关课下练 新人教版必修1_第4页
高中生物 第5章 第1节 第1课时 酶的作用和本质创新演练大冲关课下练 新人教版必修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创新方案】高中生物第5章第1节第1课时酶的作用和本质创新演练大冲关课下练新人教版必修1(时间25分钟,满分5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上海高考)下图为酶催化反应的过程示意图,以数字编号的图形分别表示反应物、酶、生成物等反应要素,其中表示酶的图形编号是()A.① B.②C.③ D.④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图形①参与催化反应,并在反应前后能保持结构和性质不变,故图形①应为酶。答案:A2.下列对酶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酶的产生和催化作用都在活细胞内完成B.酶都是蛋白质C.酶是一类有机物D.酶能改变生化反应的平衡点解析: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酶是RNA;既能在细胞内起催化作用,也能在细胞外发挥作用,在反应前后不改变其自身的质和量。酶只能缩短化学反应到达平衡的时间,但不能改变反应的平衡点。答案:C3.活细胞内合成酶的原料是()A.脂肪酸 B.核苷酸C.氨基酸 D.氨基酸或核糖核苷酸解析:绝大多数的酶是蛋白质,其基本单位是氨基酸;少数的酶是RNA,其基本单位是核糖核苷酸。答案:D4.在“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验中加入肝脏研磨液与加入氯化铁的试管反应程度类似,都不剧烈,可能的原因是()A.过氧化氢溶液配置时间过长B.肝脏不新鲜C.试管不干净D.A、B都有可能解析:由于实验中加入肝脏研磨液和加入氯化铁的试管反应都不剧烈,其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使用的过氧化氢溶液配置时间过长,自身已发生分解;二是使用的肝脏不新鲜,其中的过氧化氢酶已被微生物破坏。答案:D5.当某种RNA存在时,生物体内的某种化学反应能正常进行。当这种RNA被有关的酶水解后,此种化学反应立即减慢。由此可以说明()A.RNA是核酸的一种B.RNA有时也可称为遗传物质C.RNA主要存在于细胞质中D.RNA也可作为生物催化剂解析:RNA被有关酶水解后,化学反应立即减慢,说明该酶催化此反应的进行,即RNA也具有催化作用,故D项正确。A、B、C三项从内容上讲均是正确的说法,但无法从题干信息中得出这些结论,故三项均错误。答案:D6.关于酶生理功能的叙述,下列哪一项是正确的()A.能为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提供能量B.具有催化作用,比无机催化剂的催化效率高得多C.酶与无机催化剂降低反应活化能的效率相同D.能促进生物体内营养物质的运输解析:酶不能为化学反应提供能量,只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酶的催化效率远高于无机催化剂;酶的作用原理是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催化效率高于无机催化剂;酶只具有催化作用,不能促进营养物质的运输。答案:B7.在探究不同的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时,温度和pH值分别属于()A.自变量和因变量 B.因变量和无关变量C.自变量和无关变量 D.自变量和对照变量解析:探究不同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中,温度是自变量,pH等属于无关变量。答案:C8.绝大多数酶在水解过程中,通常能得到多肽,最后能得到氨基酸,这说明()A.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B.酶是生物催化剂C.绝大多数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D.酶的基本组成单位是多肽解析: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而蛋白质水解后最终可得到氨基酸。答案:C二、非选择题(共26分)9.(11分)下表是有关H2O2的系列实验,回答有关问题。序号反应物加入物质条件现象X1H2O2无室温几乎无气泡X12H2O2氯化铁室温X23H2O2土豆浸出液室温X34H2O2新鲜唾液室温X4(1)序号3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2)序号3的土豆浸出液中含有的对此实验起作用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土豆浸出液能否重复使用?________(填“能”或“不能”)。(3)若表中X的内容是收集100mL气体所需的时间,你预测X1、X2、X3、X4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解析:(1)序号3中加入土豆浸出液,含有过氧化氢酶,产生大量气泡。(2)酶可以重复使用。(3)由于酶具专一性,4中是唾液淀粉酶,对H2O2分解不起催化作用,故X1≈X4>X2>X3。答案:(1)产生大量气泡(2)过氧化氢酶能(3)X1≈X4>X2>X310.(15分)美国科学家T.RCech和S.Altman发现将大肠杆菌中具有催化作用的物质中的蛋白质除去后,留下的RNA仍有催化作用,故称为核酶,因此而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某实验小组为验证该酶的化学本质为RNA,设计了如下实验,请完善实验过程。(1)材料用具:核酶、核糖核酸酶、吡罗红染液、小试管、滴管等。(2)实验步骤:①取2支试管编号1、2,分别向其中加入1mL的核酶。②向1号试管加入1mL的________,向________号试管加入1mL的核糖核酸酶。控制在适宜的温度下反应一段时间。③再向2支试管中分别加入1mL的____________。④观察实验现象:1号试管出现____________________,2号试管不变色。(3)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实验所依据的原理是RNA会被核糖核酸酶水解。吡罗红染液会使RNA呈现红色,而不与RNA水解产物反应。第②步依据对照原则应向1号试管中加入1mL的清水。第③步,向2支试管中均加入的是吡罗红染液,结果1号试管出现红色,2号试管不变色。因此,可得出核酶的化学本质为RNA。答案:(2)②清水2③吡罗红染液④红色(3)核酶的化学本质为RNA11.(·海南高考)某一不可逆化学反应(S→P+W)在无酶和有酶催化时均可以进行。当该反应在无酶条件下进行到时间t时,向反应液中加入催化该反应的酶。右图中能正确表示加酶后反应物浓度随反应时间变化趋势的曲线是()A.甲 B.乙C.丙 D.丁解析:酶能加快反应的进行,该反应不可逆,加入酶后使反应物浓度快速下降。答案:D12.如图表示在不同条件下化学反应所需活化能的变化情况,则a、b、c所代表的条件依次为()A.有无机催化剂催化,有酶催化,无催化剂催化B.有酶催化,无催化剂催化,有无机催化剂催化C.无催化剂催化,有无机催化剂催化,有酶催化D.有酶催化,有无机催化剂催化,无催化剂催化解析:酶和无机催化剂都能催化化学反应快速进行,其原理是二者都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与无机催化剂相比,酶降低活化能的作用更显著,因而催化效率更高,所以图中活化能最高的曲线代表无催化剂的情况,活化能最低的曲线代表加入酶的情况。答案:C13.新收获的稻米煮出的饭香气诱人,但不法商贩常用陈稻米抛光增白、上油后以假乱真。新稻米中过氧化氢酶的活性明显高于陈稻米。植物体内的过氧化氢酶在有过氧化氢(H2O2)存在时能把愈创木酚氧化成红褐色物质,简单表示为:愈创木酚eq\o(→,\s\up7(H2O2),\s\do5(过氧化氢酶))红褐色物质,其颜色的深浅与酶活性呈正相关。请你帮助食品卫生质量检验人员设计一个检测稻米新鲜程度的简易实验。实验目的:根据____________来鉴别新稻米和陈稻米。实验材料:新稻米、陈稻米(数量足够)。试剂和用具:1%的愈创木酚、3%的过氧化氢(H2O2)、具塞试管、培养皿、移液管、观察颜色的放大镜等。实验步骤:(1)让稻米事先浸有1%的愈创木酚:取两支具塞试管分别编号为A和B,其中A管作为对照组,加入________,B管加入________,然后分别用移液管向两支试管内加入1%的愈创木酚溶液,浸没大米,盖上试管塞用力摇动振荡20下,静置一段时间后,弃掉多余液体。(2)将浸有1%愈创木酚的稻米分别倒入两个具有与试管相同编号的培养皿中,用镊子摊开,然后用移液管吸取________________分别滴入两培养皿的稻米中,使溶液浸没稻米。(3)几分钟后,用放大镜观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预期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酶的催化作用易受到无机盐的影响。某同学为证明Na+对过氧化氢酶的催化作用具有促进作用,设计了如下实验:①在试管1、2中加入下表所示的实验材料:1%的H2O2溶液(mL)1%的愈创木酚溶液(mL)H2O2酶溶液(mL)1%的NaCl溶液(mL)清水(mL)试管11.51.50.50.50试管21.51.50.500.5②将两支试管置于适宜的温度下。观察,发现试管1颜色较深。试管2颜色较浅。该同学由上述实验现象得出“Na+具有促进过氧化氢酶催化的功能”,试回答这一结论是否准确,为什么?解析:题干已给出实验原理:在有过氧化氢(H2O2)存在时,稻米内的过氧化氢酶可以将愈创木酚氧化成红褐色物质,颜色的深浅与酶活性呈正相关。设计该实验的目的就是根据稻米中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强弱来鉴别新稻米和陈稻米。(1)实验中单一变量为新稻米或陈稻米,因此对照组加新稻米,实验组加陈稻米,除该单一变量外,其余因素遵循等量原则,因此两组所加稻米的质量应相等。(2)(3)题干中已告知,过氧化氢酶在有过氧化氢存在时才能将愈创木酚氧化成红褐色物质,因此应向培养皿中加入3%的过氧化氢溶液,然后观察红褐色是否出现及颜色的深浅,并根据题干信息写出应当出现的实验现象,不需要对现象预测进行讨论。(4)实验要证明Na+对过氧化氢酶催化作用具有促进作用,实验变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