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八年级道法上册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单元测试卷(人教版2024年秋)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48分)1.某校举办漫画创作比赛,八年级(1)班提交了如下作品。在确定作品主题时大家意见不统一。你认为下列最合适作为这三幅漫画的共同主题的是()A.珍爱生命要遵守规则 B.垃圾分类让生活更美好C.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 D.友善待人,从小事做起2.在生活中有许多规定,如“不准带手机进考场”“严禁酒后驾车”“严禁携带易燃易爆物品上车”等。每个公民都必须遵守这些规定,因为()A.人们的行为都是不自觉的B.社会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C.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D.我国的法制不够完备3.古人云:“畏则不敢肆而德以成,无畏则从其所欲而及于祸。”心中有所敬畏,言行不敢放纵,才能养成美好的德行操守。反之,心中无戒惧,就会肆意妄为,招致祸端。由此可见()A.自由与规则是对立的,讲规则则无自由,讲自由则无规则B.所有违反规则的行为都会招来不可估量的祸患C.建立社会规则的目的就是限制自由D.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4.为进一步减轻家庭生育养育和赡养老人的支出负担,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有关规定,国务院决定,提高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等三项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标准。这说明()A.我们要坚定维护规则 B.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C.我们要参与规则的制定 D.制定规则是政府的事5.保持边界感,是我们对自己和他人之间的界限、个人隐私和权益的尊重,意味着保护好自己的“个人边界”,也尊重别人的“个人边界”。保持边界感要求我们()A.学会换位思考,提供不实信息 B.保持交往距离,拒绝他人求助C.大胆质疑他人,不必考虑太多 D.尊重他人感受,保护自己隐私6.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形成了代代相传的美德,告诉我们为人处世的道理。对下面的语句理解错误的是()A.敬人者,人恒敬之——尊重他人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换位思考C.梨虽无主,我心有主——学会欣赏他人D.木受绳则直,人学法则慎——懂规则,守规则7.我国素来有“礼仪之邦”的美誉。礼体现一个人的尊重、谦让、与人为善等良好品质。下列行为能体现此良好品质的是()A.小吴聚餐时践行“光盘行动” B.小周积极参加校园活动C.小郑随手捡起地上的垃圾 D.小王见到长辈主动问好8.春节期间,人们通过拜年传递美好祝福。拜年既讲究心意,又注重礼仪。下列拜年行为中,你不认可的有()①吃团圆饭时,讲究餐桌礼仪,做到长者先入座,人齐再动筷②去朋友家串门时,不提前告知,直接上门,给对方一个惊喜③通过赠送自己制作的手工年画,表达对亲友的新年祝福④来到亲戚家里拜年,就像在自己家一样,想做什么就做什么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9.漫画《拒绝搭乘》告诉我们()①建设诚信社会关键靠诚信档案建设②必须坚守诚实守信的良好道德品质③大事诚信,不拘小节④要树立“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观念A.①② B.②④C.③④ D.①③10.“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创造美好家园需要你我共同努力。以下对“微行为”的点评最恰当的是()选项微行为点评A春节假期,小明细心地教年迈的奶奶使用智能手机孝敬长辈,教学相长B小军知道好友小刚也报名参加班长竞选,他主动退出竞选呵护友谊,理性竞争C小清对学校门口维持秩序的交通志愿者说“辛苦了”换位思考,懂得感恩D在高铁上,小丽耐心地劝说并及时制止了准备吸烟的爷爷及时提醒,诚实守信11.刻4个字被罚12万余元!游客陈某不听其他游客的提醒劝阻,执意在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一处文物上进行刻画。人民法院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等法律法规,对其作出支付各项修复及赔偿费用共计12万余元的处罚。该案例给我们的警示有()①任何人的犯罪行为都会受到法律的制裁②自由不是随心所欲,受法律约束③要加强自律,提高文明素养④遵守社会规则,主要靠监督、提醒、奖惩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12.下列图示中“?”处应该填写的正确内容是()eq\x(?)→eq\x(被公安机关行政处罚)A.陈某在电影院里接听电话 B.吴某借钱但到期不还C.王某醉酒驾驶机动车 D.李某多次打110谎报警情13.李某在网络游戏中以“赠送游戏皮肤”“低价购买账号”等名义,对未成年人实施电信网络诈骗,先后骗取5名未成年人的钱财共计6万余元。下面是此案的判决书:判决书(摘选)被告人李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实施电信网络诈骗……本院依法以诈骗罪判处李某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并处罚金××元。下列对判决书的内容解读正确的有()①预防犯罪,需要青少年杜绝不良行为②有期徒刑和罚金均属于刑罚中的主刑③李某的诈骗行为违反了刑事法律规范④作出上述判决的国家机关是人民法院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14.“上网——厌学——逃学——辍学——赌博——偷窃、抢劫”,某中学生的堕落过程警示我们()①勿以恶小而为之②可以大错不犯,小错不断③要自觉抵制生活中的不良行为④要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③④ D.①②④15.某校响应教育主管部门要求,印发《防范中小学生欺凌专项治理行动工作方案》,开展“防欺凌”专项治理行动。当遭遇校园欺凌时,中学生()①要敢于斗争,能够“以暴制暴”②应该直接向公安机关起诉③可向法律服务机构进行咨询④可以寻求国家的法律救济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16.关于青少年自我保护,右下图启示我们()①面对困境要做到冷静分析②不管不顾,同违法行为作斗争③采取机智灵活的方式,与不法分子周旋④遇到危险,忍气吞声才能保护好自己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③④二、简答题。(共10分)17.王某在小学和初中期间经常欺负低年级同学,勒索低年级同学少量财物,因而多次受到老师的批评和学校的处分。高二时,他辍学走上社会后,不务正业,曾因小偷小摸、打架斗殴等行为被公安机关罚款、拘留多次。但他仍不思悔改,后又作案20多起,最终被人民法院以诈骗罪、抢劫罪、盗窃罪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1)王某最终的违法行为属于哪一种违法行为?它的三个基本特征是什么?(4分)(2)谈谈青少年应如何加强自我防范意识,预防违法犯罪。(6分)三、辨析题。(共12分)18.近年来,网络相继爆出了几起因同学之间的琐事引发的校园欺凌案件。这些案件中的欺凌行为给受害人造成了极大的身心伤害,让人感觉非常痛心。可也有个别同学认为,这是同学之间的小矛盾,不属于违法行为,不违法就不会犯罪,不犯罪就不用承担法律责任。请你对上述观点进行辨别与分析。四、材料分析题。(共14分)19.下面是八年级学生小琼的生活片段。【情境探究】小琼骑车上学途中被一辆疾驰而来的小轿车撞倒,轿车司机下车后发现周围人员较少,便开车逃逸。(1)面对突如其来的事故,小琼应如何做?(至少两点,4分)【知法用法】经诊断,小琼的手臂骨折。交警经过调查找到了肇事司机。在交警的调解下,双方决定协商解决,但是在赔偿金方面未达成一致意见。小琼及家人找到律师,在律师的帮助下,将肇事司机告上了法庭。最终法院判决肇事司机承担全部责任。(2)小琼及其家人是通过哪些方式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的?(6分)(3)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说一说小琼的经历给你的启示。(4分)五、实践探究题。(共16分)20.学习完“诚实守信”这一课时后,某班准备制作一期与诚信有关的板报,请你参与其中并完成下列任务。【主题设计】(1)在开始制作之前,请你为本次板报设计一个有特色的名字。(4分)【板报规划】同学们把板报分成了追溯诚信、践行诚信两个板块。(2)请你搜集三条关于诚信的名言或古语放在如下板块。(6分)追溯诚信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先贤们留下了很多歌咏诚信的名言和古语。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请你补充践行诚信的有关内容。(6分)践行诚信诚信是立人之本,是高境界的道德价值取向,做人必须有德,才能赢得别人的尊敬。作为一名中学生,要想做到诚实守信,建设诚信校园,应该做到以下几点: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一、1.C2.C3.D4.B5.D6.C点拨:“敬人者,人恒敬之”体现了尊重他人,A理解正确;“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体现了换位思考,B理解正确;“梨虽无主,我心有主”体现了遵守社会规则需要自律,C理解错误;“木受绳则直,人学法则慎”体现了懂规则,守规则,D理解正确。本题为逆向选择题,故本题选C。7.D8.D9.B10.C11.C12.D13.D14.C15.D16.A二、17.(1)刑事违法行为或犯罪。(1分)三个基本特征:①严重社会危害性。②刑事违法性。③应受刑罚处罚性。(每点1分,共3分)(2)①我们作为社会成员,要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②预防犯罪,需要我们杜绝不良行为。③我们应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④我们要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气,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答出任意三点即可,每点2分,共6分)三、18.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2分)(1)校园欺凌者缺乏规则意识,法律观念不强,道德素质低下做出了违法之事。这种行为伤害了受害同学的身心健康,不利于文明和谐校园的建设,必须受到法律的制裁。(4分)(2)违法行为是指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危害社会的行为。根据违反法律的类别,违法行为分为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和刑事违法行为。其中刑事违法行为是违法行为中最严重的一种,就是我们常说的犯罪。公民违反法律,无论是一般违法还是犯罪,都要承担法律责任,构成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由小矛盾引发的校园欺凌案件,属于违纪违法行为,必须依据危害社会的程度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触犯刑法的欺凌者必须受到刑罚处罚。(4分)因此,一个人不违法就不会犯罪,但只要违法就必须承担法律责任。我们要增强法治观念,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2分)四、19.(1)①记住肇事车的车牌号和逃逸方向。②及时拨打110报警电话。③及时拨打120急救电话。(答出任意两点即可,每点2分,共4分)(2)①与侵权者协商,请求交通部门调解。②寻求法律服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涉外公证讲座》课件
- 四川民族学院《文学风格论》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江苏海洋大学《景观建筑与外部环境设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内蒙古乌兰察布集宁二中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高考考前质量检测试题三(5月模拟)数学试题含解析
- 江苏省灌云县高中名校2025年高三延长假期综合考试英语试题含解析
- 辽宁省丹东市重点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2月份自测历史试题含解析
- 昔阳县2025年小升初总复习数学测试题含解析
- 江西省鄱阳县第二中学2025年初三五月份适应性考试物理试题(文史类)试题含解析
- 新疆铁道职业技术学院《综合英语III》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江苏省南京师范大学连云港华杰实验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三高考考前最后一卷英语试题含解析
- 选择性必修3 《逻辑与思维》(思维导图+核心考点+易混易错)
- 公募基金与私募基金的试题及答案
- 线组长培训课件
- 2025-2030中国水利建设行业经营形势分析及未来前景展望研究报告
- 助残委托服务协议
- 2025年全职高手测试题及答案
- 【五年级下册语文】 第六单元习作《神奇的探险之旅》
- 2025届新高考生物冲刺易错知识点梳理
- 2025森林抚育技术规程
- 颈椎病课件完整版
- 李四光《看看我们的地球》原文阅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