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芦花鞋》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语文四年级下册统编版_第1页
21《芦花鞋》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语文四年级下册统编版_第2页
21《芦花鞋》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语文四年级下册统编版_第3页
21《芦花鞋》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语文四年级下册统编版_第4页
21《芦花鞋》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语文四年级下册统编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芦花鞋》教学设计课题: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21课《芦花鞋》教学目标:1.通过课前预学认识“搓、葵”等7个生字,理解“雪屑”的意思。2.了解用空行表示长文章各部分的方法,继续运用“小标题串联法”把握主要内容。3.运用边读边想、前后联系的方法,与同学交流印象最深的内容,感悟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学习阅读长文章。教学重点:继续运用“小标题串联法”把握主要内容。教学难点:运用边读边想、前后联系的方法与同学交流印象最深的内容,感悟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学习阅读长文章。教学准备:课件、预习单。教学过程:一、介绍小说,激发阅读期待1.看小说《青铜葵花》封面,说说人物印象。(1)引导学生猜测“青铜葵花”的意思;说说对人物的简单了解。(2)引导学生观察:请仔细看封面上的图画,从这个画面你推测到什么?预设:故事发生的背景,就是这样一个水乡,这个地方有一个很好听的名字,叫大麦地。2.看《青铜葵花》目录,浏览小说主要内容。(1)关注小说的主要内容:小木船、葵花田、老槐树、芦花鞋、金茅草、冰项链、三月蝗、纸灯笼、大草垛。(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走进其中的一个章节《芦花鞋》,领略一下那里的风土人情。)(2)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感知故事情节1.快速默读,整体感知故事内容。(1)集中注意力,快速默读课文。(2)圈画出不认识的生字。(3)边读边思考:课文围绕“芦花鞋”写了哪几件事情?出现了哪些人物?2.默读反馈。(1)课前,同学们根据“预习单”都认识了哪些字,理解了哪些词语?预设:(希沃白板展示)①“屑”的读音及字义:字典中有三种解释A.碎末;B.细碎;C.认为值得。联系语境理解:“他的赤脚踏过积雪时,溅起了一蓬蓬雪屑”中“雪屑”指的是碎末般的雪。生活中还有很多词语中含有“屑”,如:木屑、铁屑、纸屑……②“搓”的读音和字义。试着做做动作来理解,“搓”指用手掌来回擦。(2)认识“芦花鞋”。交流分享,配乐读一读:文中关于芦花鞋描写的片段。(3)梳理故事人物与主要事件。①学生活动:哪位同学上台填一填?故事中的人物相关事件奶奶、爸爸、妈妈、葵花做芦花鞋青铜采芦花、做芦花鞋、卖芦花鞋城里人买芦花鞋围炉烤火的人劝青铜进屋烤火取暖②同桌说一说:在这几个人物中,最核心的人物是谁?最主要的事件又是什么?预设:核心人物是青铜,主要事件是青铜在大雪天忍受严寒坚持卖鞋,甚至卖掉自己脚上的芦花鞋而光脚跑回家。三、浏览课文,列出故事标题1.回忆列小标题的方法(1)想一想:《小英雄雨来》《我们家的男子汉》两篇课文列小标题的方法。翻转课堂:播放两个学生的视频,分享所列的小标题①我发现了秘密一个:这篇课文用空行的方式已经分成了四个部分。我用“谁干什么”这样的句式列了四个小标题:“全家一起制作芦花鞋”“青铜大雪天坚持卖芦花鞋”“最后十双芦花鞋幸运卖出”“青铜卖出自己脚上的芦花鞋”。②我还发现了课文是按照事情的起因、经过、发展、高潮来写的,我采用了文中的关键语句来拟小标题,如“编织一百零一双鞋”“青铜拿起最后十双芦花鞋,跑进风雪里”“城里人二话没说,就付了钱”“青铜的赤脚踏过积雪”。③交流自己所列的小标题以及使用的方法(2)老师这里也列了四个小标题(贴板书:做芦花鞋一一冒雪卖鞋--不涨分毫一一脱鞋追客。)2.概括故事内容。请大家利用这些小标题,说一说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注意语言的完整性与表达的流畅性。(青铜一家编织了一百零一双芦花鞋去卖,青铜先是卖了九十双,然后自己穿了其中一双,接着去卖,结果剩下的十双也被买走了,青铜返家的路上又遇到一位喜欢芦花鞋的顾客,青铜最终脱下自己的鞋朝那人追去。)四、对比童年,感知故事环境1.提问质疑,感知故事的特别之处。(1)思考:青铜葵花的童年和我们的童年有很大不同,课文中有哪些描写让我们有一种陌生的感觉?或者说,读了课文我们产生了哪些疑问?(2)预设:①关于芦花鞋的制作。芦花为什么只要当年的?怎样将芦花均匀地搓进草绳里的呢?芦花鞋的芦花是暴露在外面的吗?草绳容易扎人,这鞋子会舒服吗?为什么编织芦花鞋,不做我们这里奶奶们卖的棉布鞋?……②关于芦花鞋的重要性。为什么说“两双鞋,既像四只鸟窝,又像两对鸟”呢?青铜有一双芦花鞋,那葵花没有吗?进到屋子里,也可以看到外面的芦花鞋呀,为什么青铜拒绝别人的好意呢?一百双芦花鞋对青铜一家意味着什么呢?这笔收人重要到什么程度呢?…③关于青铜。青铜不能说话,怎么向顾客表示价格?青铜把自己脚上的那双鞋都卖掉了,究竟是为什么?他的脚不会被冻伤吗?……2.补充片段,了解人物的成长环境。(1)补充《青铜葵花》里的其他片段。大人们已经开始盘算着孩子开学后所需要的各种费用。虽然数目不大,但对大麦地的大多数人家来说,确是一笔非同小可的开支。大麦地的孩子,有到了上学年龄就准时上学的,也有的到了上学年龄还在校外游荡的。上了学的,也有读不安稳的--欠学费,学校在不停地催要。若多少次点名之后,还不能将所欠的学费交齐,老师就会对那孩子说:“搬了你的凳子。回家去吧。”这些天,青铜家的大人们,每天夜里都睡不好觉。沉重的心思,压迫着他们。家里原先是准备了一笔钱的,那是让青铜进城里聋哑学校读书用的。青铜已经十一岁了,不能再不去读书了。可葵花已经七岁,也到上学年龄了。从此,青铜一家人更加辛勤地劳作。年纪已大的奶奶一边伺侯菜园子,一边到处捡柴火,常常天黑了,还不回家。寻找她的青铜和葵花总见到,在朦胧的夜色中,奶奶弯着腰,背着山一样高的柴火,吃力地往家走着。他们要积攒一些钱,一分一分地积攒。他们显得耐心而有韧性。爸爸妈妈将装钱的木盆端了出来。这些钱是一个个鸡蛋换来的,是一条条鱼换来的,是一篮篮蔬菜换来的,是从他们口里一口一口省下来的。他们将钱倒出来,教了又数,算了又算,怎么也不够供两个孩子同时上学。望着这一堆零碎的、散发着汗味的钱,爸爸妈妈一筹莫展。(2)自读:说说阅读的感受。青铜和葵花的童年生活是__的。(3)释疑:现在,你能自己解释刚才的疑问了吗?(4)总结:在小说中,青铜一家人历经了蝗灾、水灾、早灾、饥荒等一系列苦难的生活,但一家人相濡以沫,仍然保持乐观、积极向上的态度,有一股逆风而行、与困难斗争到底的精神。让我们走进课文深处,去细细品味这种阳光的、让人感动的精神。五、走近青铜,体会美好品质1.文中多处出现关于青铜的描写,画出自己印象深刻的内容,用关键词批注自己的感受吧。2.交流反馈(1)当堂拍照学生的批注,上传至大屏幕预设交流1“他没有因为他们眼神里闪现出来的那份欣喜而涨价,还是报了他本来想卖的价。”从中我感受到了青铜是诚实、淳朴的。交流2“走着走着,青铜放慢了脚步。他的目光落在了自己脚上的那双芦花鞋上。雪在芦花鞋下咯吱咯吱地响着。他越走越慢,后来停下了。他看看天空,看看雪地,最后又把目光落在了自己脚上的芦花鞋上。”这段描写像慢镜头一样,大家看,青铜的目光发生了好几次转移,每一次目光的转移都暗示着青铜内心在不断变化着,当他放慢脚步,他也许在想:我是不是要满足他的愿望?于是,他把目光落在了自己那双芦花鞋上。可是,自己仅剩这一双鞋了,他抬头看看天空,又低头看看雪地。但是当他想到那个人失望的神情时,他下定决心:把芦花鞋给他。多么善良的为他人着想的青铜啊!你还想和同学们分享哪些感受?交流3“青铜摇了摇头,心里很为那个人感到遗憾。”“青铜望着那人,心里觉得有点儿对不住他”感受到青铜愿意为他人着想。交流4“他的脚板顿时感到了一股针刺般的寒冷。他又将左脚从芦花鞋里拔了出来,站在了雪地上。又是一股刺骨的寒冷。他弯下腰,捡起了那双芦花鞋,放到眼前看着。因为一路上都是雪,那双鞋竟然没有一丝污迹,看上去完全是一双新鞋。他笑了笑,掉头朝那个人追了过去。”青铜是多么善良啊1交流中有感情朗读。六.预测结局,拓展延伸1.出示最后一段,课文到这里戛然而止,预测一下,故事将会怎样发展。(他的赤脚踏过积雪时,溅起了一蓬蓬雪屑……)2课文是从小说中节选的,要想知道预测得对不对,可以课下读读小说来验证一下。(再次出示小说封面)3回扣主题,激发阅读整本书的热情。这部小说的作者是我国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曹文轩,代表作品有《草房子》《根鸟》《青铜葵花》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