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双辽市初中历史七年级期末下册自我评估提分卷详细答案和解析_第1页
吉林省双辽市初中历史七年级期末下册自我评估提分卷详细答案和解析_第2页
吉林省双辽市初中历史七年级期末下册自我评估提分卷详细答案和解析_第3页
吉林省双辽市初中历史七年级期末下册自我评估提分卷详细答案和解析_第4页
吉林省双辽市初中历史七年级期末下册自我评估提分卷详细答案和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学校: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学校: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初中历史七年级期末下册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采用机器阅卷,请考生注意书写规范;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第I卷)(满分:100分时间:120分钟)一、选择题

1、韩昇在其著作中写道:“君静则民安。国家出乱子,往往起源于执政者的躁进,隋朝不顾一切地兴办大型事业就是前车之鉴。”下列能够印证作者这一观点的是(

)A.隋文帝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B.隋炀帝营建东都,开凿大运河,劳民伤财C.隋炀帝开创科举制,广纳贤才D.隋炀帝发兵击败东、西突厥,加强统治

2、有学者认为:“在当时(隋唐时期)的条件下,这是一大发明。这种制度提供了布衣(平民)可以做宰相,可以为公卿,可以参政的机会。于是有政治上社会对流的可能性。由此,官僚政治获得了非常大的弹性。”材料主要表明该“制度”A.扩大了统治的社会基础B.推动了隋唐时期教育的发展C.实现了公平选拔人才D.营造了浓厚的读书风气

3、有人这样评价唐朝历史上的一位女性:“一朵铿锵的深宫玫瑰,娇弱的肩膀担起天下的希望!三从四德禁锢不住步伐,默默地演绎着属于你的繁华。”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这一历史人物应该是(

)A.杨贵妃B.武则天C.王昭君D.李清照

4、晚唐诗人李商隐在《咏史》一诗中写道:“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这是诗人对唐朝由鼎盛走向衰落的感悟。历史上把唐朝的鼎盛时期称为(

)A.“贞观之治”B.“光武中兴”C.“开元盛世”D.“开皇之治”

5、下列唐朝文学艺术家与其文艺风格的对应中,不正确的是(

)A.颜真卿——字体端正劲美,雄浑敦厚B.吴道子——画作落笔雄劲,风格奔放C.杜甫——诗风平易近人,直面社会现实D.李白——诗作飘逸洒脱,昂扬进取

6、白居易在《长恨歌》中写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表现的是战火兴起和玄宗逃难入蜀的场景,而造成这一场景出现的直接原因是(

)A.黄巾起义B.玄武门之变C.安史之乱D.陈桥兵变

7、王安石变法中的经济措施是(

①保甲法②募役法③农田水利法④方田均税法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8、两宋时期,手工业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以下对两宋手工业的描述正确的是(

①北宋时南方的丝织业胜过北方

②北宋后期,棉纺织业兴起

③北宋兴起的景德镇后来发展成为瓷都

④南宋的海船规模宏大,设计科学,还配备了先进的指南针A.①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

9、大约一千年前,中国是最早发明并使用纸币的国家。如今随着“五一”假期,广州、深圳两个试点城市的数字人民币应用场景进一步丰富,中国再次成为推动货币改革的重要力量。数字货币的全球化应用,就是一场类似于贵金属货币取代实物货币、纸币取代贵金属货币的重大变革。材料中的“纸币”最早出现在(

)A.广东地区B.四川地区C.云南地区D.山东地区

10、下列城市,被称为“瓷都”的是(

)A.东京B.长安城C.临安D.景德镇

11、韩国前总统金大中说:“有人认为,由于有了蒙古人,人类才第一次拥有了世界史,而蒙古人坚韧不拔、勇猛无敌的精神和机智敏捷的性格塑造了伟大的成吉思汗。”下列选项不属于成吉思汗功绩的是(

)A.统一蒙古草原B.完成全国统一C.建立蒙古政权D.创制蒙古文字

12、忽必烈将国号从“大蒙古国”改为“大元”,取《易经》“大哉乾元”之义,以年号“中统”纪年,并表示要“施仁发政,期与物以更新”。这表明元朝(

)A.放弃了游牧民族的传统B.延续中原王朝统治方式C.实行各民族平等的政策D.确立了儒学正统的地位

13、两宋时期是中国历史发展长河里一个重要阶段,其典型的历史特征之一是(

)A.国家产生与社会变革阶段B.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C.社会繁荣与全面开放的时代D.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14、以下关于词的说法错误的是A.词在隋朝时已经出现,到了两宋有很大发展B.词是一种新体诗歌,也称长短句,便于歌唱C.每首词都有一定的格式,叫作词牌,如《蝶恋花》《满江红》等D.苏轼词风豪迈而飘逸,把写景、抒情、议论巧妙结合,引人入胜

15、《资治通鉴》旨在以历史得失作为鉴戒来加强统治,它的作者是(

)A.司马迁B.司马光C.赵孟頫D.黄庭坚

16、明朝中后期军备废弛,但当遭受侵扰时,百姓自发捐钱捐物,支援朝廷军队作战;有百姓与驻军合力、死守孤城并击退强敌的佳话流传。据材料可见,明朝A.闭关锁国导致国力下降B.具有较强的国家凝聚力C.皇权强化影响军队实力D.阶级矛盾得到彻底缓解

17、下图是一枚奥运火炬接力纪念章的背面,其图案中万里长城与雅典神庙相连,体现出奥运圣火从雅典到北京的深刻寓意。图中的长城应是()

A.秦长城B.汉长城C.明长城D.清长城

18、1405年,

派郑和率领60余艘船只,从刘家港出发,出使西洋。横线上的皇帝是A.明太祖B.明成祖C.明神宗D.崇祯帝

19、1616年,努尔哈赤统一了女真各部,建立了政权,定国号为A.前金B.后金C.大金D.清

20、唐朝以来,不少波斯、阿拉伯人同汉、蒙、畏兀儿等族,长期杂居相处,互相通婚,逐渐融合,到了元朝时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A.契丹B.党项C.蒙古族D.回族

21、清朝实行的闭关锁国政策对中国近代社会最大的影响是A.彻底阻止了外国的侵略B.使沿海居民不再遭受倭患之苦C.使近代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发展的潮流D.使中国文化不能向外传播

2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军机处的设立进一步强化了君主专制B.清代的戏剧最有影响的是黄梅戏和京剧C.清朝的文字狱禁锢了人们的思想言论,严重阻碍了思想、学术的发展和进步D.《红楼梦》是清代艺术成就最高、影响最深远的长篇小说

23、据《清史稿》记载,平定台湾后曾有大臣主张迁民、弃地,而施琅则提出:“盖天下形势,必期万全,台湾虽在外岛,关四省要害,断不可弃。”施琅认为台湾“断不可弃”的主要理由是(

)A.台湾特产丰富B.大陆需要吸纳台湾人口C.台湾战略地位重要D.台湾与内地经济联系紧密二、综合题

2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唐太宗谓侍臣曰:“往昔初平京师,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炀帝意犹不足,徵求无已,兼东西征讨,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致亡灭。此皆朕所目见,故夙夜孜孜,惟欲清净,使天下无事。遂得徭役不兴,年谷丰稔,百姓安乐。夫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君能清净,百姓何得不安乐乎?——吴兢

(1)根据材料一,说明这是哪一盛世局面的表现,分析这一盛世出现的原因。材料二:

(2)图1、图2的制度分别属于哪个朝代?采取了什么措施,导致图二与图一大不同的?材料三:它为清代所独创,所承办的均为军国大政,且有人事咨询权。……但是,它又只起承旨、草诏、代发的作用,类似皇帝的秘书班子。它地处内廷,直接听命于皇帝,随时承旨,随时草诏办理,发出的诏旨不通过内阁,而是交兵部直接发出,保密性强,办事效率高。

(3)材料三指的是哪一机构?根据材料分析这一机构的设置有什么影响?

25、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是中国古代历史的重要主题,阅读下列史料,回答问题。“元之末,于澎湖设巡检司,以隶同安。”

——谢金銮《续修台湾县志》朝代①元朝明朝④清朝事件文成公主入藏元朝政府设置

②,管辖澎湖和琉球③册封达赖喇嘛⑥意义促进了唐蕃友好关系的发展中央政府首次在台湾设置行政机构保护了东南沿海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⑤稳定了西北部边疆地区

(1)结合所学知识,完成表格中数字所代表的历史信息?

(2)请你结合史实,仿照例句,归纳中国古代加强对边疆的管辖、维护统一多民族国家的主要措施。(例句:实行和亲政策,例如唐朝文成公主入藏,加强了唐朝与吐蕃的友好关系。)

26、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为更好地弘扬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某学校设计了如下探究活动方案,请你参与。材料一

材料二

是中国一部编年体通史巨著,它以深邃的历史眼光,全面总结了历朝历代的政治智慧,记录了上起战国,下至宋朝建立之前,总共1362年历史发展的轨迹。展示了在这一千多年的时间里,曾经出现的诸多王朝兴衰交替的沧桑历史,揭示了其中蕴含的历史发展的规律。——《中国古代通史辑要》材料三

“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奏出了唐宋元明清时代艺术的最强音。并且超越了它们本身的意义,成为各自时代的一种艺术符号,形成了中国文化内在的规律性,呈现出中国文化的内在美。

(1)图①成就最早的发明者是谁?

(2)请写出图②中李时珍的药物学著作名称?

(3)图③中明长城东西起止点各自到达哪里?

(4)材料二介绍的是哪一部通史巨著?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