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月考试卷(试题)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_第1页
第一次月考试卷(试题)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_第2页
第一次月考试卷(试题)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_第3页
第一次月考试卷(试题)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_第4页
第一次月考试卷(试题)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次月考试卷(1-2单元试卷)2024-2025上学期五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8分)zhàojíshāngyì篮球比赛前夕,他大家一起怎样duóguànlǎnduò才能。大家觉得只有改变思想,比赛pínghéngyǐnbì时保持好身体,同时注意自己,听从fēnfùxiétiáo教练的致,才能夺取最后的胜利。二、选词填空。(7分)1.精巧精美精彩赞赏赞扬赞叹(1)父亲一定会比母亲更我这首的诗的。(2)小红制作出的礼物是如此,真是令人不已。(3)妈妈抱着我,不住地:“你的作品构思太了。”2.无论……都……如果……就……因为……所以……虽然……但是……(1)()花开的时间太短,()摇不下来。(2)小时候,我()对什么花,()不懂得欣赏。(3)()让它开过了,落在泥土里,尤其是被风吹落,比摇下来的香味()差多了。(4)桂花()小小的,很不起眼,()它的香气却很迷人。三、选择正确的答案,将相应的序号填在括号里。(8分)1.下列句子与课文不完全一致的一项是()。A.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B.然而白鹭却因为它的常见,而被人忘记了它的美。C.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D.黄昏的空中偶见白鹭的低飞,更是乡居生活中的一种恩惠。2.下列对“人们说它是在望哨,可它真是在望哨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白鹭不是在“望哨”,而是在悠闲地生活,表现了作者对白鹭悠然自得之美的欣赏。B.白鹭也许是在领略清新美好的晨光,也许是在等待远出未归的同伴,如诗一般让人回味无穷。C.这句话体现了白鹭无所事事,嗜好特别。D.这句话通过描写白鹭登高远眺,表现白鹭气度不凡。3.关于《落花生》一文的标题,下列说法中不太恰当的一项是()。A.全文是围绕“落花生”来写的。B.因为“我们”姐弟几个都喜欢吃花生,所以标题叫《落花生》。C.以“落花生”为标题,能凸显文章主旨。D.作者通过对“落花生”的描写,赞美了劳动者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4.下列对《落花生》一文中父亲的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父亲不喜欢桃子、石榴、苹果,认为它们的果实没有花生的果实好吃。B.父亲认为桃子、石榴、苹果只是外表好看,而没有实际用处。C.父亲不仅是在夸赞花生,也是在借花生告诉“我们”做人的道理。D.父亲告诉“我们”要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讲究外表的好看。5.对下面两句话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①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②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A.①句强调桂花的香气蔓延范围广,②句强调桂花的香气持续时间长。B.两个“浸”字把无形的花香写得可感可触,将对桂花的喜爱和怀念之情蕴于其中。C.这两句话说明桂花的香已不受四季的束缚,香甜了四季,也香甜了人们的生活。D.故乡全年都有桂花开放,花香无时无处不在,已沁入小村每个人的心中。6.下列对“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也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这句话的理解,不太恰当的一项是()。A.运用了借物喻人的写法,点明中心。B.赞美了乡村的风景之美。C.是文章的点睛之笔,赞扬了搭石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D.借搭石赞颂了乡亲们无私奉献、一心为他人着想的美好品德。7.地道战取得成功的关键不包括()。A.一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B.地道设计精巧,易守难攻。C.中国人民有先进的武器,不怕外敌入侵。D.冀中人民能充分发挥才智,创造新的斗争方式。8.下列关于阅读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集中注意力,尽量不回读可以让我们读得更快。B.只要在阅读时遇到不认识的字,就立刻暂停阅读去查字典。C.可以先提出一些问题,带着问题去读。D.阅读时,为了加快速度我们可以先确定文章类型,有重点地读。四、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7分)1.这本故事书的内容和插图都很美丽。(修改病句)(1分)2.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改为反问句)(1分)3.我们怎么敢为了一块璧而得罪强大的秦国呢?(改为陈述句)(1分)4.“便宜”一词在不同的语境中有不同的意思。请根据它不同的意思造句。(2分)(1)价钱低:(2)使得到便宜:5.前面呼啸而过的东西是什么?那是流星体!(仿照句式写一句话)(1分)6.在下面的句子里填入合适的关联词语,使句子更通顺。(1分)()珍珠鸟是怕人的鸟,()我很少扒开垂蔓瞧它们。五、根据课文内容完成练习。(15分)1.黄昏的空中白鹭的低飞,更是乡居生活中的一种。那是的形象化,而且具有了。白鹭实在是,一首散文诗。这不禁让我想起了我在课后积累的描写鸟类的诗句:。(4分)2.《蝉》一诗中,诗人托物言志,发表议论的诗句是“,”,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的品行志趣。(3分)3.从《将相和》里的“”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廉颇是个的人。(2分)4.《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是一篇(文章体裁)。全文紧紧围绕“”这一问题展开阐述。请根据课文内容将下列事物由快到慢进行排序。(6分)光游隼火箭猎豹人流星体鸵鸟喷气式飞机六、综合性学习。(6分)1.小陈生性贪玩,学习很不自觉,上课总是开小差,课后作业也常常不做。如果你是他的同学,你准备怎么劝说他呢?(请用上一句名言警句)(3分)2.为了使班级更好地发展,请你根据提示制定几条班级公约,以规范同学们的言行。(3分)五年级(1)班班级公约仪容、礼仪:学习、作业:课外、活动:七、阅读短文,完成练习。(19分)(一)毛遂自荐平原君赵胜奉赵王之命,去楚国与楚王谈联合抗秦的事。平原君打算在门客中挑选二十名文武兼备之人同去,可选来选去却只能选出十九人。这时候,有个坐在末位的门客站了起来,自我推荐说:“我能不能来凑个数呢?”平原君有点儿惊异,说:“您叫什么名字?到我门下来有多少日子了?”那个门客说:“我叫毛遂,到这儿已经三年了。”平原君摇摇头,说:“有才能的人活在世上,就像一把锥子放在口袋里,它的尖儿很快就冒出来了。可是您来到这儿三年,我没有听说您有什么才能啊。”毛遂说:“这是因为我到今天才叫您看到这把锥子。要是您早点把它放在口袋里,它早就戳破袋子掉出来了,难道光露出个尖儿就算了吗?”旁边十九个门客认为毛遂在说大话,都用轻蔑的眼光看他。可平原君却十分赏识毛遂的胆量和口才,就决定让毛遂一同前去。于是他们当天辞别赵王,去楚国了。在毛遂的帮助下,平原君成功地说服了楚王,使之和赵国联盟。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毛遂自荐”的故事。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篇短文的主要内容。(2分)2.用“”画出文中的比喻句。这个比喻句可以用成语“”来概括。(2分)3.毛遂是在什么情况下自荐的?(2分)4.毛遂是如何说服平原君带他到楚国去的呢?()(2分)A.毛遂暗中请别人向平原君推荐自己。B.毛遂借用平原君的锥子理论,崭露头角,使平原君信服。C.毛遂通过吹牛,夸大自己的能力,说服了平原君。5.平原君最终为什么会同意带毛遂前往楚国呢?(2分)(二)激光、微波、大气探测1963年,美国成功研制出用于大气平流层探测的激光雷达。三年后,我国也研制出红宝石激光雷达,并且从1970年开始,利用激光技术,卓有成效地开展了精确测量云高、遥测烟雾扩散和测量大气消光系数分布等工作。激光的优点是高亮度、高方向性、高单色性,因而激光雷达可以探测到很远的目标物。一般说来,激光雷达更适宜探测晴朗的天空,比如,利用激光可以很准确地探测高空激流的强度、位置和范围,也能测到1千米以下逆温层的生成、消失和高度。激光雷达还可测得大气结构在短时间内的突变,这是常规探测所不能发现的。在大雾或一些特殊环境(如海洋、沙漠)中确定和测量目标物能见度,也是激光雷达的“拿手好戏”,因为在这些情况下,人眼很难辨别距离和目标物,唯有激光可以根据光学特征确认目标物并测出距离。和激光相比,人类利用微波探测大气的历史更长一些。人们很早就发现,大气中的某些成分会对一定频率的电磁波产生影响——既能强烈吸收又能强烈辐射出的这些微波给无线通信带来了干扰“噪声”。这些来自空中大气的“噪声”,能准确反映出大气的热力状况和水汽含量等物理特性,如果用相应频率的微波辐射仪器把它们接收下来,通过一定的转换方法,就能反映出大气的温度、湿度等气象要素。利用微波探测大气,其应用范围非常广泛。第一,它可以探测各层大气的温度、湿度、气压的垂直分布。第二,它可以进行云物理探测,如云状、云高、对流云的强度以及云中空气垂直运动、云中温度分布等。第三,利用微波能监测空中有毒气体的浓度分布,可测量逆温层的高度和厚度,从而为治理大气污染提供客观准确的数据。第四,利用微波还可以探测到目力无法观测到的晴空湍流,对于避免飞机颠簸、保证飞行安全,作用非常明显。1.简要概括本文说明的主要内容。(2分)2.第2自然段说明了激光雷达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2分)3.第3自然段在文章结构上起的作用是。(1分)4.第4自然段中“这些来自空中大气的‘噪声’”中的“噪声”是由带来的。(2分)5.下列不属于微波探测对象的一项是()。(2分)A.晴空湍流B.对流云的强度C.云中的温度分布D.高空激流八、习作。(请另附纸)(30分)家乡有美丽的风景,家乡有质朴的乡邻,家乡有美好的回忆。写一写你的家乡,让我们感受一下你的家乡的魅力。题目自拟,450字左右。第一次月考试卷答案一、召集商议夺冠懒惰平衡隐蔽吩咐协调二、1.(1)赞赏精彩(2)精美赞叹(3)赞扬精巧2.(1)因为……所以……(2)无论……都……(3)如果……就……(4)虽然……但是……三、1.B[解析]本题考查对课文内容的掌握。本题选项都出自课文《白鹭》,结合课文内容,B项“然而白鹭却因为它的常见,而被人忘记了它的美”中,“忘记”应为“忘却”。2.C[解析]本题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C项,“人们说它是在望哨,可它真是在望哨吗?”运用反问的修辞手法,增加了对白鹭栖息特点的神秘感。隐含了作者对人们意见的否定,并不认为它是在望哨,更不是“无所事事”。表现了作者对白鹭悠然自得的美的欣赏。3.B[解析]本题考查对标题作用的理解。标题的作用有:①概括文章内容(中心)。②作者情感出发点。③交代事情发生的时间、人物等写作对象。④全文的线索。⑤新颖,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⑥一语双关(表层含义与深层含义)。⑦具有象征意义。⑧设置悬念,吸引读者阅读兴趣。B项说法虽然正确,但并不是标题叫“落花生”的原因。4.C[解析]本题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A项错误,课文中没有提到父亲不喜欢桃子、石榴、苹果,也没有比较这些东西哪个更好吃;B项错误,课文中父亲没有说桃子、石榴、苹果没有实际用处;D项错误,父亲没有要求“我们”讲究外表好看。5.D[解析]本题考查对课文重点语句的分析。D项说法错误,桂花只在秋天开放,但对故乡的感情使花香已沁入小村每个人的心中。6.B[解析]本题考查对句子的理解。B项说法不恰当,此句并没有突出乡村风景之美。7.C[解析]本题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C项说法错误,当时中国人民没有先进的武器,只能靠地道战进行智取。8.B[解析]本题考查对阅读技巧的掌握。B项说法过于绝对,阅读时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先做个标记,在读完后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解惑。四、1.示例:这本故事书的内容很丰富,插图很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