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诵读《涉江采芙蓉》同步练习(含答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1页
古诗词诵读《涉江采芙蓉》同步练习(含答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2页
古诗词诵读《涉江采芙蓉》同步练习(含答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3页
古诗词诵读《涉江采芙蓉》同步练习(含答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4页
古诗词诵读《涉江采芙蓉》同步练习(含答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诗词诵读《涉江采芙蓉》同步练习(含答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古诗词诵读《涉江采芙蓉》同步练习(文字版|含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列对《涉江采芙蓉》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芙蓉",即荷花。首句用给人以清幽、高洁感觉的荷花,营造了清幽、高洁的意境。

B.“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这两句点明了远方丈夫的忧思源于对故乡妻子的思念。

C.“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设置悬念,写故乡的妻子担心丈夫收不到寄出的芙蓉。

D.全诗运用借景抒情及白描手法,抒写漂泊异地的失意者的离别相思之情。

二、情景默写

2.一、根据提示默写原文语句。

(1)《涉江采芙蓉》中通过环境描写营造出清幽、高洁美好的意境的诗句是:涉江采芙蓉,__________________。写采莲人自问自答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

(2)《短歌行》中运用比喻的手法感慨人生短暂的诗句是:___。

(3)《归园田居》中写诗人归去后的生活,与“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

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曹操的《短歌行》中,借用《管子·形解》的“_____________,"这两句话,表明贤才多多益善。

(2)《涉江采芙蓉》中写主人公遥望故乡的方向,归乡之路绵延无尽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杜甫的《登高》中“_____________,"两句通过空间的广度和时间的长度写出了作者晚年漂泊他乡,疾病缠身的凄苦生活。

(4)《归园田居(其一)》中,作者以鸟为喻,表达渴望回归田园的一句是“”,过着“"的日子,一个“拙”字,境界全出。

(5)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善于描写想象的世界,他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描写云中仙人出场时的穿着与出行工具的诗句有“"和“”两句,令人叹为观止。

三、小阅读-课内

4.阅读下面诗歌,完成题目。

涉江采芙蓉

《古诗十九首》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诗中主人公采撷美草香花要送给“同心"的人,但他思念的人还在“旧乡”,长路漫漫,欲赠不能,只能让忧伤陪伴自己终老。诗中“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主人公表达情感的方式是_____________,从这种方式可看出他的情绪悄悄地由转为_____________,为后文的黯然神伤作铺垫。

四、文言文阅读

阅读材料,完成小题。

材料一:

盂献伯拜上卿,叔向往贺,门有御,马不食禾。向曰:“子无二马二舆,何也?”献伯曰:“吾观国人尚有饥色,是以不秣马;班白者多以徒行,故不二舆。"向曰:“吾始贺子之拜卿,今贺子之俭也。”向出,语苗贲皇曰:“助吾贺献伯之俭也。"苗子曰:“何贺焉?夫爵禄旗章,所以异功伐,别贤不肖也。故晋国之法,上大夫二舆二乘,中大夫二舆一乘,下大夫专乘,此明等级也。且夫卿必有军事是故修车马比卒乘以备戎事。有难则以备不虞,平夷则以给朝事。今乱晋国之政,乏不虞之备,以成节,以絮私名,献伯之俭也可与?又何贺?”

(节选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下》)

材料二:

孔子使宰予使于楚,楚昭王以安车象饰,因宰予以遗孔子焉。宰予曰:“夫子无以此为也。"王曰:“何故?”对曰:“臣以其用,思其所在观之,有以知其然。"王曰:“言之。”宰予对曰:“自臣侍从夫子以来,窃见其言不离道,动不违仁。贵义尚德,清素好俭。仕而有禄,不以为积。不合则去,退无吝心。妻不服彩,妾不衣帛,车器不雕,马不食粟。道行则乐其治,不行则乐其身,此所以为夫子也。若夫观目之丽靡,窈窕之淫音,夫子过之弗之视,遇之弗之听也。故臣知夫子之无用此车也。"王曰:“然则夫子何欲而可?”对曰:“方今天下道德寝息,其志欲兴而行之。天下诚有欲治之君能行其道,则夫子虽徒步以朝,固犹为之,何必远辱君之重贶【注】乎?"王曰:“乃今而后知孔子之德也大矣。”宰予归,以告孔子。孔子曰:“二三子以予之言何如?"子贡对曰:“未尽夫子之美也。夫子德高则配天,深则配海。若予之言,行事之实也。”子曰:“夫言贵实,使人信之,舍实何称乎?是赐之华不若予之实也。"

(节选自《孔丛子·记义第三》)

【注】贶(kuàng),赐,赏赐。

5.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且夫A卿必有军B事C是故D修车马E比卒F乘G以备H戎事。

6.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班,同“斑”,指杂色斑点或斑纹。与《齐桓晋文之事》中“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中的“颁”意义和用法相同。

B.虞,指意料,预料。与成语“不虞之誉"中的“虞”词义不同。

C.遗,指给予,赠送。与《涉江采芙蓉》中“采之欲遗谁"的“遗”词义相同。

D.赐,指孔子的弟子子贡,姓端木,名赐,春秋时卫国人。成语“端木遗风"的涵义就是指子贡遗留下来的诚信经商之风。

7.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晋国等级森严,以官职级别的高低决定所配备的车马的数量,比如上大夫配备两辆车和八匹马,中大夫配备两辆车和四匹马,下大夫只配备一套车马。

B.盂献伯被授予上卿之位后,叔向前往祝贺。当他看到孟献伯门口的车马时,叔向认为盂献伯节俭,然后让苗贲皇去祝贺。但苗贲皇认为孟献伯不值得庆贺。

C.孔子派宰予出使楚国,楚昭王准备了用象牙装饰的安车来迎接孔子,但宰予根据孔子日常的言行断定孔子会接受,于是就回绝了楚昭王的安排。

D.宰予回来后,子贡认为宰予没有说尽老师道德的高美。他认为夫子的道德与天一样高,与海一样深,宰予所说的只是老师的一些实事罢了。而孔子却认为宰予贵在真实,子贡显得浮华。

8.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夫爵禄旗章,所以异功伐,别贤不肖也。

(2)方今天下道德寝息,其志欲兴而行之。

9.同是节俭,苗贲皇对于“献伯之俭”和宰予对于“孔子之俭"的认识有何不同?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三月,公及邾仪父盟于蔑。

夏五月,郑伯克段于鄢。

九月,及宋人盟于宿。

冬十有二月,祭伯来。公子益师卒。

(节选自《春秋·隐公元年》)

材料二:

三月,公及邾仪父盟于蔑,邾子克也。未王命,故不书爵。曰“仪父”,贵之也。公摄位而欲求好于都,故为蔑之盟。

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庄公及共叔段。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爱共叔段,欲立之,亟请于武公,公弗许。

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公曰:“制岩邑也虢叔死焉佗邑唯命。”请京,使居之,谓之京城太叔。祭仲曰:“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公曰:“姜氏欲之,焉辟害?”对曰:“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

既而太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公子吕曰:“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公曰:“无庸,将自及。”太叔又收贰以为己邑,至于廪延。子封曰:“可矣,厚将得众。"公曰:“不义不昵,厚将崩。”

太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夫人将启之。公闻其期,曰:“可矣!"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京叛太叔段,段入于鄢,公伐诸鄢。五月辛丑,太叔出奔共。遂置姜氏于城颍,而誓之曰:“不及黄泉,无相见也。”颍考叔为颍谷封人,闻之,有献于公。公赐之食。食舍肉。公问之,对曰:“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公曰:“尔有母遗,繄我独无!”颍考叔曰:“敢问何谓也?"公语之故,且告之悔。对曰:“君何患焉!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公从之。公入而赋:“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姜出而赋:“大隧之外,其乐也泄泄!”遂为母子如初。君子曰:“颍考叔,纯孝也,爱其母,施及庄公。《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其是之谓乎?"

九月,及宋人盟于宿,始通也。十二月,祭伯来,非王命也。众父卒。公不与小敛,故不书日。

(节选自《左传·隐公元年》)

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写出相应的字母序号。

制A岩B邑C也D虢E叔F死G焉H佗I邑J唯K命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冬十有二月”与“祖母今年九十有六"(《陈情表》)中两个“有”字的含义相同。

B.“初,郑武公娶于申"与成语“初生之犊”中两个“初"字的含义不同。

C.“缮甲兵”与“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过秦论》)中两个“兵”字的含义不同。

D.“请以遗之"与“采之欲遗谁”(《涉江采芙蓉》)中两个“遗"字的含义相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隐公元年三月,隐公与邾仪父在蔑地会盟,《春秋》中没有记载仪父的爵位,是因为他没有受到周朝册封,由此可见孔子对“礼”的重视。

B.共叔段封京邑后,贪欲滋长,对郑国心怀不轨,庄公身边的大臣多次进谏,但庄公顾及母子、兄弟之情一再宽容,给其改过反省机会。

C.姜氏唯独喜爱小儿子共叔段,为其多方谋取利益,还计划里应外合,打开国都的大门帮助共叔段夺取政权,最终失败。

D.颍考叔为人至孝,还将自己的孝心推及他人,他给庄公出谋划策,庄公和姜氏才得以再次相见,最后母子之间消除矛盾,和好如初。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

(2)君何患焉!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

14.《左传》将《春秋》中“夏五月,郑伯克段于鄢"这一历史事件进行了文学化表达,请简要分析其采用的手法主要有哪些。

五、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涉江采芙蓉

《古诗十九首》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15.下列对这首古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芙蓉,荷花的别名;兰泽,生有兰草的沼泽。这两个传统意象都寄寓美好。起句平缓叙述,主人公涉江采莲的雅洁形象跃然纸上。

B.本诗第三、四句巧用设问,一句深沉的发问,一声无奈的叹息,自问自答,也为表现主人公的情绪由黯然神伤转为欢欣雀跃作铺垫。

C.此诗后四句,采用“悬想”手法,把游子对“旧乡"望而难归之思,抒写得极为凄惋,达到“诗从对面飞来”的绝妙效果。

D.本诗是游子思乡之作,采用“思妇调"的“虚拟”方式,以故乡妻子的口吻,设想家室离思,表达了游子思乡的苦闷、忧伤之情。

16.胡应麟《诗薮·内编》评价本诗语言“浅而能深、近而能远",请结合诗句谈谈你的理解。

阅读《涉江采芙蓉》,完成下面小题。

涉江采芙蓉

《古诗十九首》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17.下列对《沙江采芙蓉》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歌首句写“采芙蓉”赠给所思之人.营造了素雅的意境,给人以美的联想。

B.诗歌“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两句采用了《诗经》中常用的比和兴的手法。

C.“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两句自问自答,很自然地体现了诗歌的情感转变。

D.“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承“远道”而来,“还顾"有很强的动作性和画面感。

18.结合《涉江采芙蓉》的诗歌内容,简要分析最后两句所包含的情感。

三、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其后问题。

古诗十九首·回车驾言迈

无名氏

回车驾言迈①,悠悠涉长道。四顾何茫茫,东风摇百草。

所遇无故物,焉得不速老?盛衰各有时,立身苦不早。

人生非金石,岂能长寿考②?奄忽随物化③,荣名以为宝。

注:①驾言迈:驾车远行。②寿考:寿命。③奄忽:很快。随物化:指死亡。

19.下列对本诗的解说或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古代诗歌在体裁上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回车驾言迈”属古体诗。

B.“所遇"二句写到触目已无“故物”,人世变化之快,让人顿生衰老之感。

C.“盛衰"二句是说草木的盛衰有其时令,人生安身立命也应该尽早打算。

D.“奄忽”二句所表达的主旨与“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一致。

20.从情景关系的角度,赏析本诗“回车……摇百草”四句是如何表达作者情感的。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九日登东山寄昌叔①

王安石

城上啼乌破寂寥,思君何处坐岧峣②。

应须绿酒酬黄菊,何必红裙弄紫箫。

落木云连秋水渡,乱山烟入夕阳桥。

渊明久负东篱醉,犹分③低心事折腰。

(选自《临川先生文集》)

[注]①本诗写于1051年,这一年作者31岁,任舒州通判。昌叔:王安石妹夫。②岧峣:高山。③分:甘愿。

21.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第一句运用以动衬静的手法,以划破寂静的乌啼声,渲染出秋日傍晚的空寂。

B.颔联写作者登高赏菊,“红"对“绿”,“紫"对“黄”,色彩斑斓,场面欢乐。

C.第五句诗中有画,流云将“落木"“渡口”连成一片,画面开阔,气韵生动。

D.第六句“乱"字,既写出了群山连绵起伏之状,也表现了作者内心的纷乱不定、犹豫彷徨之情。

E.本诗既有东山所见实景,也有展开的联想,虚实结合,寄托情思,表达心志。

22.这首诗的思想感情较为复杂,请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1.C

2.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3.山不厌高海不厌深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羁鸟恋旧林守拙归园田霓为衣兮风为马虎鼓瑟兮鸾回车

4.设问(或自问自答)欢欣(喜悦、愉快等,意近即可)失落(失望等,意近即可)

5.CEG6.B7.C8.(1)爵禄和旗帜,是用来区别功劳的大小,区分贤与不贤的。

(2)现在天下道德被搁置,夫子的志向就是想振兴礼义道德并推行它。9.①苗贲皇不赞成“献伯之俭”,他认为这是破坏晋国的政事,光耀私人的名声;

②宰予认可“孔子之俭",他认为孔子不在乎俸禄和官位,而是贵义尚德,在乎的是能否弘扬道义仁德,如果能助君主“行其道”,孔子就算徒步上朝也心甘情愿。

10.ADH11.C12.B13.(1)姜氏有什么满足的!不如及早为她安排个地方,别让(祸根)滋长蔓延,(一旦)滋长蔓延,就难对付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