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8*
有的人
——纪念鲁迅有感第一阶:课前预习学习内容1.朗读诗歌,了解诗歌大意。2.了解作者、写作背景。3.整理资料。朗读诗歌,了解诗歌表达的意思,说说诗歌歌颂了鲁迅的什么精神?课文大意这首诗是1949年11月1日鲁迅逝世十三周年时,臧克家为纪念鲁迅而写的。这首诗通过两种“有的人”的对比,批判了那些“骑在人民头上”的统治者和压迫者,热情歌颂了鲁迅先生为人民无私奉献的可贵精神,号召人们向鲁迅先生学习,做真正有价值的人。作者简介人物简介:臧克家(1905—2004),山东诸城人。1929年,在青岛《民国日报》上第一次发表新诗《默静在晚林中》,署名克家。文学成就:近代杰出诗人、作家,中国现实主义新诗的开山人之一。主要作品:《难民》《老马》《罪恶的黑手》等。人生格言:读书好似爬山,爬得越高,望得越远;读书好似耕耘,汗水流得多,收获更丰满。臧克家写作背景
我(臧克家)和鲁迅并没有见过面,也没有通过信,这首诗是参观了他的故居归来有感而写的,这岂不是“即兴”之作?是的,它是“即兴”之作,但是我写它确是有着深厚的生活基础和深刻的思想感受的。所以,它的思想内容是深厚的,耐人寻思回味的。两种人、两种人生观的鲜明对比,使它有着永恒的意义,所以受到读者欢迎,反应强烈。近义词情愿—宁愿到处—处处抬举—抬爱伟大—崇高永远—永恒反义词情愿—勉强抬举—贬低伟大—渺小永远—短暂[伟大]品格崇高;才识卓越。[牛马]比喻为生活所迫供人驱使从事艰苦劳动的人。[不朽]永不磨灭(多用于抽象事物)。[情愿]宁愿;宁可。[尸首]人的尸体。[下场]人的结局(多指不好的)。理解语理解词语第二阶:阅读理解学习内容
1.结合资料和诗歌内容,能说说鲁迅是一个怎样的人。
2.整理关于鲁迅的资料。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反动派肉体不在精神永存对比对比鲁迅肉体还在精神已死朗读第1节,说说作者写了哪两种人?肉体精神有的人骑在人民头上:“啊,我多伟大!”读第2、5节,利用资料理解诗意,说说两种人对人民的态度和结局?有的人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欺压人民终将灭亡骑在人民头上的人民把他摔垮;鞠躬尽瘁给人民作牛马的人民永远记住他!名垂千古对比资料1:鲁迅诗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资料2:《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资料3:别人的评价。有的人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读第3、6节,利用资料理解诗意,说说两种人的人生观和结局?有的人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追名逐利遗臭万年把名字刻入石头的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勇于牺牲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到处是青青的野草。精神永存对比资料4:鲁迅的散文诗集《野草》。有的人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读第4、7节,利用资料理解诗意,说说两种人对社会的影响和结局?有的人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无恶不作下场可耻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的人,他的下场可以看到;无私奉献忧国忧民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的人,群众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民族魂对比对人民的态度资料1、资料2你觉得鲁迅是个什么样的人?可以借助哪些资料加深理解?人生价值追求资料4对社会的影响资料3鞠躬尽瘁勇于牺牲民族魂1.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2.我好像一只牛,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牛奶,血。资料1:鲁迅诗句、名言资料2:教材课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鲁迅为黄包车夫包扎、关心女佣的事例。1.毛泽东评价鲁迅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就是新生命的方向。2.叶圣陶评价鲁迅与其说鲁迅先生的精神不死.不如说鲁迅先生的精神正在发芽滋长,播散到大众的心里。资料3:别人的评价
《野草》是现代文学家鲁迅创作的一部散文诗集,收录了1924年至1926年所作的散文诗23篇,主要描写了北洋军阀政府统治下的社会状态,以及对革命力量的强烈呼唤,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对国民劣根性不留情面的批评和对自我的深刻剖析等。主题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着重表现作者一贯的战斗精神的;另一类是着重表现作者特定时期的内心矛盾的。就每一首散文诗而言,绝大多数都同时交织着这两种情感,只是有主要和次要之分。资料4:《野草》有的人鲜明对比深切缅怀两种人不同人生观不同结局结构图示一种人:行尸走肉一种人:虽死犹生欺压人民,无恶不作鞠躬尽瘁,忧国忧民遗臭万年,终将失败名垂千古,精神永存第三阶:方法学用学习内容1.借助资料理解课文内容的方法。2.对比的写法。整理关于鲁迅的资料,结合诗歌了解鲁迅。资料1:鲁迅诗句、名言。资料2:教材课文。资料3:别人的评价。资料4:《野草》介绍。借助资料了解鲁迅对比手法
这首诗最突出的写法是对比,在对比中彰显了两种不同的灵魂,形象鲜明,让人产生强烈的感受。对比表现对待人民人生观反动派鲁迅对比描写虽生犹死欺压百姓虽死犹生鞠躬尽瘁勇于牺牲追名逐利社会影响民族魂可耻下场最终结局万古流芳遗臭万年对比鲜明感受强烈第四阶:课后练习学习内容随堂检测。1.给多音字注音。2.照样子写词语。3.选择。
随堂检测一、给下列加横线的字注音。1.桌子上到处()都是处()方,你处()理一下。2.你得()为群众谋幸福,这样才能得()到群众的拥护,群众才能把你抬举得(
)很高。3.昨天的一场()大雨把操场()冲洗得干干净净。chù
chǔchǔdéděidechángchǎng“情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表明鲁迅先生的态度是(八.对旧社会黑暗势力的反抗B.对反动统治者的无比愤恨C.盼望旧社会彻底消亡D.情愿把自己的一切贡献给人民群众
随堂检测二、照样子写词语。1.牛马桃李
2.抬举明白耳目日月手足完整破旧虚假“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表明鲁迅先生的态度是(八.对旧社会黑暗势力的反抗B.对反动统治者的无比愤恨C.盼望旧社会彻底消亡D.情愿把自己的一切贡献给人民群众随堂检测A.对旧社会黑暗势力的反抗。B.对反动统治者的无比愤恨。C.盼望旧社会彻底消亡。D.情愿把自己的一切贡献给人民群众。三、选择。“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表明鲁迅先生的态度是()D28
有的人
——纪念鲁迅有感*他是谁?谁能用一两句话来描述一下他?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每一个字的读音,把每一个句子读顺畅,读出节奏。初读课文提示:诗歌本身有一定的节奏,像音乐一样。读诗和读普通的文章是不一样的,它更讲究朗读时的轻重缓急、抑扬顿挫。我们要关注标点的停顿,关注诗行及诗节间的停顿,把要停顿的地方画上斜竖线,然后再进行朗读。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骑在/人民头上:“啊,我多伟大!”有的人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有的人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有的人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有的人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有的人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朗读诗歌。骑在/人民头上的人民/把他摔垮;给人民/作牛马的人民/永远/记住他!把名字/刻入石头的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到处/是青青的野草。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的人,他的下场/可以看到;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的人,群众/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快速默读诗歌,说说诗歌中写了几种人。1234567两种人补充资料:
臧克家在创作这首诗歌时说,我和鲁迅并没有见过面,也没有通过信,这首诗是参观了他的故居归来有感而写的,这岂不是“即兴”之作?是的,它是“即兴”之作,但是我写它确是有着深厚的生活基础和深刻的思想感受的。所以,它的思想内容是深厚的,耐人寻思回味的。两种人、两种人生观的鲜明对比,使它有着永恒的意义,所以受到读者欢迎,反应强烈。再读思考:说说臧克家的诗歌中写了哪两种人,这两种人的人生观有什么不同,他们的结果有什么不一样。反动统治者鲁迅1234567把这首诗分为三个部分。写了有哪两种人。写出这两种人的不同人生观。写出这两种人的不同结局。1234567大声朗读这首诗,你发现臧克家的这首诗有什么特点?“有的人”反复出现。每一节都写到了两种人,每一节都是两种人的对比。小节之间一一对应,如,第2节和第5节,第3节和第6节,第4节和第7节。这首诗歌运用什么写作手法?对比再读诗歌。1.合作朗读。2.对比朗读。1234567诗中没有一个地方有鲁迅先生的名字。你从哪些地方看到了鲁迅先生的影子?把相关的诗句画出来,批注自己的想法。自主探究借助资料,自主探究。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你想到了鲁迅先生的哪些名句名言?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我好像一只牛,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牛奶,血。写出了鲁迅先生什么样的精神?鲁迅先生一心为民,甘愿为民牺牲的精神。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由此,你会想到鲁迅先生的什么作品?鲁迅在散文诗集《野草》中写道:“我自爱我的野草,但我憎恶这以野草作装饰的地面。地火在地下运行,奔突;熔岩一旦喷出,将烧尽一切野草,以及乔木,于是并且无可朽腐。”你感受到鲁迅先生什么样的情感?有的人/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由这句话你会想到前面我们学过的哪篇课文?想到鲁迅先生的什么品质?关心劳苦大众,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高尚品质。给人民作牛马的/人民永远记住他!由这一句,你会想到哪些画面?先生逝世当天的情景。人民对鲁迅先生饱含着什么样的感情?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就是新生命的方向。——毛泽东与其说鲁迅先生的精神不死,不如说鲁迅先生的精神正在发芽滋长,播散到大众的心里。——叶圣陶既然是纪念鲁迅的文章,为什么不写出鲁迅的名字,而是用“有的人”代替呢?他们有着怎样的人生观?鲁迅及像鲁迅这样的人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两个“活”字和两个“死”字的意思有什么不一样?活着——死了行尸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羊的饲养羊只行为习性研究考核试卷
- 搪瓷制品的防风与抗冲击性能考核试卷
- 临时教育咨询师合同
- 电机轴承选用与维护考核试卷
- 圣诞节小学生教学课件
- 涂料消费者偏好调研考核试卷
- 外币存款利率的市场预测与风险管理策略考核试卷
- 玻璃智能家居传感器考核试卷
- 笔的野外生存工具笔考核试卷
- 组织战略制定与实施策略考核试卷
- 啤酒采购合同协议书模板
- 中医把脉入门培训课件
- 高血糖症的急救与护理
- 成人失禁性皮炎的预防与护理
- 技术信息收集与分析方法考核试卷
- 小学2025年国防教育课程开发计划
-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4年版)
- 三年级下册面积单位换算练习100道及答案
- 工程安全质量问题罚款通知单
- 幼儿园其他形式的教育活动课件
- 住宅项目开盘前工作倒排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