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总则
1.1适用范围
1.1.1总则
1.1.1.1按照第9/2.1节,应使用有限元计算法来验证肿部液货舱的船体结构强度。
1.1.1.2结构计算应按照本附录的要求进行。结构计算用来验证所规定的验收衡准是否已得
到遵守。
1.1.1.3本附录的要求适用于触部液货舱区域的结构计算。
1.1.1.4本附录的要求适用于具有下列形状的油船,另见图B.1.1:
(a)液货舱之间有两道油密纵舱壁,无中心线纵舱壁,中心液货舱内有撑杆布置
(b)液货舱之间有两道油密纵舱壁,无中心线纵舱壁,液货翼舱内有撑杆布置
(c)液货舱之间有两道油密纵舱壁,无中心线纵舱壁,无撑杆布置
(d)液货舱之间有一道油密中心线纵舱壁。
1.1.1.5大于规范长度150m且1.1.1.4未提到其形状的油船,将给予特别考虑。
图B.l.l
适用的油船形状
1.2符号和定义
1.2.1总则
1.2.1.1适用于本节的符号和定义,如第4节、第7节和下列所示:
心液舱重心处的垂向加速
处液舱重心处的横向加速
曲”液舱重心处的纵向加速
人载荷组合因数
S重力引起的加速,取9.81ni/s2或以合适单位表示的相等值。
Mwv规范垂向波浪弯矩
规范许用的垂向静水弯矩
规范横向波浪弯矩Msw^g航行最大许用中垂静水弯矩
航行许用最大中拱静水弯矩规范垂向中垂波浪弯矩
Miw.规范垂向中拱波浪弯矩MsiV-sa?furl港内最大许用中垂静水弯矩
Msw』。。港内最大许用中拱静水弯矩Qs规范垂向波浪剪切力
QSH规范许用垂向静水剪切力Qsw-p0S航行最大许用正静水剪切力
QsiVwg航行最大许用负静水剪切力QIW-RS规范正垂向波浪剪切力
Qiw-Mg规范负垂向波浪剪切力Qsw-posharb港内最大许用正静水剪切力
QsU^gfiarb港内最大许用负静水剪切力SR”满载工况时热点应力范围
Sba!压载工况时热点应力范围TLC船舶装载工况吃水
船舶尺寸吃水TbalN船舶正常压载吃水
Tsc
TbalH船舶重压载吃水GEM有限元模型使用的缩减厚度
%S建议的新建总厚度,不包括船东额外附加
tcorr规范规定的局部构件的新建腐蚀裕量,mm,如第6/3节所示
Uyd材料最小屈服应力,N/mm2
OvmVonMises等效应力,其中
。:w=十。Y——Ox。)'+3T2XY
Ox单元X方向的直接应力
%单元y方向的直接应力
Try单元x-y面上的剪切力
Ohs疲劳计算的热点应力
瓦X方向的位移
既y方向的位移
&z方向的位移
也沿X轴的旋转
为沿y轴的旋转
仇沿z轴的旋转
1.2.1.2结构件符号参见第4节。
1.2.1.3结构计算的所有部分中,都应使用统一的坐标系统和单位制。但是,在使用规范公
式进行计算时,应使用规定的坐标系统和单位制。如规范公式中的输出值与结构计算中使用
的单位和/或坐标系统不一致,输出值应视情况转换为合适的单位和坐标系统。
1.2.2有限元类型
1.2.2.1结构计算应基于三维线性有限元计算。有限元计算中使用的有限元基本类型如表
B.1.1所示。
1.2.2.2两个节点线单元和三个或四个节点板/壳单元已足够用来表示船体结构。本附录给出
的网格要求基于在有限元模型中使用这些单元这一假设。但是,可使用更高级别(higher
order)的单元。
表B.1.1
有限元类型
杆(或构架)单元线单元,只有轴向刚度,沿构件长度有恒定的横剖面区
梁单元线单元,有轴向、抗扭和双向剪切力和弯曲刚度,沿构件长度
有恒定特性
膜(或面应力)板单元板单元,有双轴向和内平面板单元刚度,有恒定厚度
壳(或弯曲板)单元板单元,有内平面刚度和外平面弯曲刚度,有恒定厚度
2液货舱整体结构强度计算
2.1评估
2.11总则
2.1.1.1液货舱整体计算的目的,是在船体梁和主要支承构件受到静载荷和动载荷作用时,
评估其强度。下列项目应进行评估和验证,以确定是否符合规定的验收衡准:
(a)船体梁和主要支承构件的应力级
(b)板材和加筋板格的屈曲能力
(c)主要支承构件的挠度
2.2结构模型制作
2.2.1总贝!|
2.2.1.1液货舱有限元模型的范围应能充分表示触部区域内的结构。有限元模型的最小纵向
范围应覆盖触部周围三个液货舱长度。模型端部的横舱壁应得到表示。如安装有波形横舱壁,
模型端部液舱的前后舱壁凳结构也应包括在模型内。图B.2.1给出了代表不同油船形状的触
部液货舱区域的典型有限元模型。
2.2.1.2伸出端部横舱壁的模型长度,应尽可能保持两端相等。对模型端部的强肋骨应制作
模型。
2.2.1.3对船舶两舷制作模型,以简化非对称性装载工况时的计算,从而减少计算过程中出
现错误的可能性。对船舶的总型应深制作模型。
2.2.1.4所有主要的纵向和横向构件,都应制作模型。这包括内壳和外壳、双层底肋板、桁
材系统、横向和垂向强肋骨、纵桁、横舱壁和纵舱壁结构。结构上的所有板材和扶强材,
包括梁腹加强板,都应制作模型,见2.2.2.11
2.2.1.5液货舱的有限元模型基于如下计算的缩减尺寸:
tgrs—0.5tcorr
式中:
tFEM液货舱有限元模型使用的缩减厚度,适用于所有的板材、加筋腹板和面板。
《1.2中规定的总厚度
1.2中规定的腐蚀裕量厚度
图B.2.1
代表油船肿部区域的典型3舱有限元模型
VLCC的典型液货舱模型(仅显示全宽模型的左舷)
成品油船的典型液货舱模型(仅显示全宽模型的左舷)
2.2.1.6板单元的网格应尽可能符合扶强系统,从而能够表示扶强材之间实际板格。一般来
说,板单元网格应满足以下要求:
(a)每个纵向扶强材之间有一个单元,见图B.2.2
单元长度在纵向上,不超过2个纵向间距
(b)横舱壁每个垂向扶强材之间有一个单元,见图B.2.3
(c)每个横向和垂向强肋骨上的梁腹加强板、撑杆和纵桁之间,有一个单元,见图B.2.2和
图B.2.4
(d)双层底纵桁和肋板的型深、横向强肋骨、垂向强肋骨和横舱壁的水平桁材,至少有三个
单元。对于撑杆、具有较小腹板型深的制荡横舱壁和纵舱壁上的甲板强横梁和水平桁材,
在型深上可使用两个单元来表示。对邻近结构的网格尺寸进行调节,使之合适。
(e)边舱腹板上的网格应足够精细,以能表示强肋骨上较大开口的形状。
⑴对主要支承构件较大肘板自由边的曲率,应正确制作模型,以避免几何形状不连续带来
的异常高应力。一般情况下,网格尺寸等于扶强材间距。只要不严重影响肘板的力量分
布,肘板踵部可在最近的节点处中止。肘板折边不连接到板材上,见图B.2.5。对折边
削斜部分应按照2.2.1.14制作模型.图B.2.5显示了可接受的网格。确定肘板踵部的具
体应力时,使用更精细的网格,见本附录第3分节。
2.2.1.7槽形舱壁和壁凳用壳板单元制作模型,见图B26。模型应包括壁凳的隔板和凳板上
的内部纵向和垂向扶强材。模型制作按照如下进行:
(a)槽的折边和腹板的壳单元网格通常遵循壁凳里面的扶强材间距
(b)把槽的网格与座凳的网格直接连接有困难时,为使槽形舱壁保持原来的几何图
形,可通过槽调整座凳网格,使之合适。但是,如调整槽的形状是为了简化模
型制作程序,在评估272所述的应力时,这种效果应考虑进去。
(c)对于没有顶凳的槽形舱壁,有必要调整几何图形来简化模型制作。这种调整应
保持槽和主要支承构件的形状和位置。所以,必要时应对扶强材和板接缝进行
调整。
2.2.1.8板单元的长宽比系数通常不超过三。尽量不用三角形板单元。在可能有高应力或高
应力梯度区域内的板单元的长宽比系数,如可能,应保持在接近一,并且避免使用三角形单
7Lo
2.21.9图B.2.7显示了液货舱结构的典型网格布置。
2.2.1.10侧向压力区域内的加筋板格,使用膜单元、壳板单元和梁单元表示。侧向压力区域
内的未加筋板格,使用壳单元表示。如没有压力载荷的非密性结构,可使用膜单元和杆单元
来表示。
横舱壁水平横材的典型有限元网格
图B.2.5
横向强肋骨主肘板的典型有限元网格
注:
Rodorbeamelementnotconnectedtolongitudinalbulkheadandinnerbottomplate-未连接到纵舱壁和内底板
的杆单元或梁单元
Faceplatemodeledbyrodorbeamelement-杆单元或梁单元制作的面板模型
图B.2.6
波形横舱壁结构的典型有限元网格
图B.2.7
液货舱结构的典型有限元网格布置
出寸击土触fJ
・「川漫一:」
-里士;*彳士二J”之却个rkr/…、FTf"”「,、、
.「I;1:::::1:「'
:珏孑用济括■脚唯出国^魁、
11■
:.r»t(
prSWEpS-i:fZ乐lw姿OliTdi47用Ml卜iH4:7、,
匚,二二二二号a?:k,、
,也-bIJrkLT">"
LIa存寻力斗,JrJi-.TL},_L.、*yN+广U:J;14-i.
•.•7.'?.二:一二二-,7*rsM*
:二对口工
IOm二二,;:收:拿/不公夕
',:_:「[♦•;,,、-席jt
4+ttlX卜片
;/►":二,:•丁\二二及r♦4-HTII
后
,.I-'':r*"无匕和
多SH阶衿:二
^WSS.3,—'--.w-,-7J卷-i、:y1_:、、;_1--_•.;-“'二二,1
.日二•二:」"口"
Q
图B.2.7(续)
液货舱结构的典型有限元网格布置
阿法拉型油船
VLCC
成品油船
2.2.1.11所有的局部扶强材都应制作模型。这些扶强材可使用位于板面内的线单元制作模
型。侧向载荷作用区域使用梁单元。只有轴向载荷的区域使用杆(构架)单元。线单元有以
下特性:
(a)对于梁单元,外平面弯曲特性表示组合板材和扶强材的惯性。对中和轴的离心力不
做要求。
(b)对于梁单元和杆单元,其它剖面特性基于表示扶强材面积的横剖面面积,不包括带
板面积。
2.2.1.12非连续性扶强材的有效横剖面面积按照表B.2.1所示计算。
表B.2.1
庆强材线单元的有效横剖面面积
线单元代表的结构有效面积
距闭端距离24.内的扶强材所有剖面Ae=25%An
距闭端距离2A外的扶强材所有剖面Ae=100%An
式中:
4线单元长度的平均面材横剖面面积
£),.强腹板型深
2.2.1.13垂直于折边的主要支承构件的梁腹加强板应制作模型。如这些扶强材与主要有限元
网格不一致,则沿着邻近的节点设置线单元。对平行于折边的大肘板、甲板强横梁和纵桁的
屈曲扶强材,应制作模型。这些扶强材的模型制作可使用杆单元。
2.2.1.14主要构件的面板和肘板可用杆单元制作模型。面板弯曲部分的有效横剖面面积按照
第472.3.4节进行计算。表示面板削斜部分的杆单元的横剖面面积基于面板单元长度的平均
横剖面面积。
2.2.1.15主要支承构件腹板的开口按照表B.2.2表示。模型制作中如未考虑较小开口,有限
元计算得到的应力,在验收衡准评估前,按照2.7.2进行修正。
表B.2.2
梁腹开口的表示
开口无需制作模型
0.35和rB<1.2
板材可用平均厚度力制作模型
0.5>力”20,35和r0<1.2
板材可用平均厚度“制作模型
0.5>ho/h>_0.35和2>之1.2
板材可用平均厚度力和V的最小值制作模型
0.5>lic/li>0.35和2>%之1.2
开口的几何图形应制作模型
li(/h>0.5或To>2.0
式中:
_一//
+26(/I-/IJ2
.、
hh
.h-h
h---c-
hr0
Av从总厚度中减去得到的实际净腹板厚度
lo平行于梁腹方向的开口长度,见图B.2.8
h<,平行于腹板型深的开口高度,见图B.2.8
h梁腹的型深,见图B.2.8
注:
1.如连续开口之间的距离4小于0.25/7,长度/“取图B.2.9所示的开口之间的长度值。
2.3装载工况
2.3.1有限元载荷实例
2.3.1.1对于有两道油密纵舱壁的油船和有一道中心线油密纵舱壁的油船,表B.2.3和B.2.4
分别给出了它们结构计算时使用的标准载荷实例。
2.3.1.2每种装载形式可能要求对儿种动态装载工况进行调查。每种装载形式都规定了动态
装载工况数目。每个载荷实例包括两部分:
(a)装载形式描述的静教荷,规定的船舶吃水、静水弯矩和剪切力,和
(b)规定的动态装载工况定义的动载荷。
2.3.1.3有两道纵舱壁且中心液货舱有撑杆布置的油船,对表2.3中的装载形式A7和A13进
行检查,看横向成对的液货翼舱内不平衡的灌注高度是否可能引起更重的应力反应。只有船
舶装载手册中有这样的非对称装载工况时,才要求计算装载形式A7o中心液货舱没有撑杆
布置的油船,不必检验装载形式A7和A13。
2.3.1.4一个或多个液货舱有压载水时,如船舶装载手册规定了压载条件,需检验表B23和
表B.2.4中的装载形式A9和B8o
表B.2.3
有两道油密纵舱壁的油船的有限元载荷实例
装载形式图形静水载荷动态装
吃水静水弯矩静水剪载工况
切力
航行载荷实例
A1(海上)见表见表B271,2,
—
心B.2.74,5a,
6a
A2(海上)见表见表B.2.71,2,
—
心B.2.74,5a,
6a
A3(海上)_____________见表见表B.2.72,4,
—
0.9T窿
1✓B.2.76a,7a
A4(海上)见表见表B271,2,
2/3限B.2.74,5a,
X7
6a,7a
A5(海上)见表见表B271,3,
—
2/3葭B.2.75a,6a
X
A6(海上)______________见表见表B272,4,
—
2/3兀B.2.75a,6a
AT*(sea)<5>_____________见表见表B275a,6a
<4)—
TicB.2.7
1
sea:海上
见表见表B272,6a
A8(sea)<»>
TMNB.2.7
sea:海上
见表见表B.2.71,2,
A夕(sea)出
TMHB.2.76a
sea:海上
港内和液舱试验载荷实例
A10(港内)见表见表B27NA
1/4限
_yB.2.7
All(港内)见表见表B27NA
1/4限
B.2.7
_z
表B.2.3
有两道油密纵舱壁的油船的有限元载荷实例
装载形式图形静水载荷动态
吃水静水弯矩静水剪装载
切力工况
A12(港内)见表B,2.7见表NA
1/3TB.2.7
1____SC
A13*(港见表B.2.7见表NA
1/3T
内)SCB.2.7
X-
(3)
注:
1.对于正常压载装载形式A8,计算中使用装载手册中该工况的实际吃水,见表B.2.6
2.对于一个或多个液货舱有压载时的压载装载形式A9(即重压载、大风压载、应急压载
状况等),如该状况在船舶装载手册中有规定,则要求计算。计算中使用装载手册中该
状况下的实际装载形式和吃水,见表B26。
3.装载形式A7和A13仅对中心货舱有撑杆布置的油船有要求。
4.装载形式A7只在船舶装载手册包括成对翼舱只有一个灌注的非对称性工况时,要求计
算。计算中使用装载手册中该工况下的实际吃水,见表B.2.6
表B.2.4
有一道中心线油密纵舱壁的油船的载荷实例
装载形图形静水载荷动态装载工
式吃水静水弯静水剪况
矩切力
航行载荷实例
B1(海见表见表1,2,4,5a,
±)T”B.2.7B.2.76a,6b
B2*⑶见表见表1,2,4,5b,
(海上)屋B.2.7B.2.76b,6a
—f
B3(海见表见表2,4,6a,6b,
±)0.9T/B.2.77a,7b
—/1B.2.7
B4(海见表见表
3,5a,5b,6a,
上)2/3限B.2.7B.2.7
-r6b,7a,7b
B5*⑶见表见表
3,5a,5b,6a,
(海上)2/3限
B.2.7B.2.76b,7a,7b
B6(海见表见表1,3,5a,5b,6a,
±)2/3限B.2.7B.2.7
R7.⑴见表见表
TMN
(海上)B.2.7B.2.7Z6ar6b
B8*⑵见表见表
TMH
(海上)B.2.7B.2.71/3,5a,5b,6a,
—r6b
港内和液舱试验载荷实例
B9(港见表见表NA
内)1/3限B.2.7B.2.7
—r
B10(港见表见表NA
内)1/3限B.2.7B.2.7
B11*(港见表见表NA
内)⑶1/3T-B.2.7
—<B.2.7
表B.2.4(续)
有一道中心线油密纵舱壁的油船的载荷实例
注:
1.对于正常压载装载形式B7,计算时使用装载手册中该工况的实际吃水,见表B26。
2.对于液货舱有压载时的压载装载形式B8(即重压载、风压载、应急压载状况等),如该
状况在船舶装载手册中有规定,则要求计算。计算中使用装载手册该状况下的实际装载
形式和吃水,见表B.2.6。
3.载荷实例B2、B5和B11只有结构在船舶中心线不对称时有要求。
2.3.2动态装载工况
2.3.2.1表B25给出了应考虑的动态装载工况。每个动态装载工况中,载荷组合因数力,用来
衡量规范载荷和加速度,给出动态工况要求的值。应用载荷组合因数的规范载荷/加速度在
表B.2.5规定的位置进行评估。2.4描述了每个载荷和加速应用的载荷组合因数。
表B.2.5
有限元动态装载工况
载荷组合因?舒k(LCF)
顶浪舷向浪斜浪
实例1实例2实例3实例4实例实例实例实例实例实
5a5b6a6b7a例
7b
最大最大最大最大最大横向加坡大垂向加最大
VWBMVWBMVWSFVWSF速(中拱)速仲垂)HWBM(中
(中拱)(中拱)(中垂)(中拱)拱)
整体VMBM,1.01.01.01D0.10.10303040.4
VWSF,1.0-1.01.0-1.0⑷.1-0.10.10.1-0.1-0.1
HWBM0.0□X)0。0J00.10.1-0.2-0.2-IJO
内部"(左舷液-0.1-0.1
0503•0.311.21.01.0
压力舱)05-0503•0.302031D-0.1-0.1
1.0
计算%(右舷液05-0503•0.30505-0.1-0.1
1.0
0.0OJO0D0J0-1D•'-1
的加舱)0.00.0
-0.60J6-0J60J6-0.1-0.1-05卜0.6
%(中心液
速,见0.50.5
•0.5
2.4.7舱)
at
曲里
夕卜部左1-0.30.30.1-0.10.5-0.21.00.40.60.0
压力舷-0.30.30.1-0.10.8-0.31.00.40.40.0
-0.70.70.3-0.3050.50.90.90.50.5
右1-0.30.30.1-0.1020.50.41.00.00.6
舷PiMjr-0.30.30.1-0.1030.80.41.00.00.4
-1.-0.70.703-0.30.50.50.90.90.50.5
计算VMBM,0.5L处0.75L处如实例1和2所示如实例1和
规范VWSF,2所示
值的HWBM
位置船中部液舱CG位置船首液舱CG位置如实例1和2所示如实例1和
处(即0.5L在液舱限处(即0.75L在液2所示
界内)舱限界内)
外部压力0.5L处的横剖面0.75L处的横剖面如实例1和2所示如实例1和
2所示
注:
1.对每个载荷实例,加速按照表中所示在压载和/或货物位置的重心处计算。每个基准舱计算的加速可应用于沿
有限元模型长度的3个相应的液货舱或压载舱。
2.载荷计算使用的纵向距离0.5L和0.75L指的是第4/1.1.14节规定的从A.P.处测量的距离。
3.实例5a,6a和7a中,1,1为负值,HWBM为正值,上风舷在左舷,下风舷在右舷。
4.实例5b,6b和7b中,"为正值,HWBM为负值,上风舷在右舷,下风舷在左舷。
5.舷向浪装载工况5a,5b,6a,6b中,载荷组合因数的总载荷和加速在应用于有限元模型前;应乘上作用因数
0.8.此作用因数并入到外部波浪压力公式中,因此应用于波浪压力时,不要求进行修正。
2.4载荷的适用范围
2.4.1总则
2.4.1.1有限元模型中使用如下载荷
(a)静载荷:
•静水垂向弯矩
•静水垂向剪切力
•舷外浪压
•重力引起的货物和压载内部压力
•开阀压力(只应用于液货舱,见247.1)
•溢流管引起的压力(只应用于压载舱,见24.7.1)
•结构重量
(b)动载荷
•波浪垂向弯矩
•波浪横向弯矩
•波浪垂向剪切力
•舷外波浪压力,包括上浪压力
•加速引起的货物和压载惯性压力
2.4.1.2航行载荷实例应用静载荷和动载荷。港内/液舱试验载荷实例只应用静载荷。
2.4.1.3第7节规定的用于计算载荷和加速的规范公式中使用的船舶参数,按照表B26规定。
表B.2.6
计算载荷和加速的船舶参数
压载工况装载工况
参数正常压载重压载吃水吃水吃水A7
TK2/3限0.9T.
L规范长度规范长度
Cb规范0规范Cb
船舶速度0.00.0
横摇反应
GM正常压载重压载工船舶装载手册对满载工况修正的GM(尺寸吃水)
工况修正况修正的
的GM,见GM,见如
如下下
Tjjyf-rc/T0.45B0.35B
纵摇反应,愦向和纵向加速,横向波浪弯矩和舷外压力
船舶吃水船舶装载
皿,船舶丁皿,船舶
手册最小
装载手册装载手册T”2/3葭Q9T.吃水在装
最小吃水最小吃水载工况下
在正常压在重压载的平均吃
载工况下工况下的水
的平均吃平均吃水
水
注:
1.如船舶装载手册中没有GM值,GM在压载工况下可取0.33B,在装载工况下可取0.12B。
2.重压载工况定义为一个或多个液货舱注有压载时的压载工况。
2.4.1.4舷外压力载荷应用于有限元模型的全长。模型长度延长至端部横舱壁之外时(见
2.2.1.2),货物内部压力只应用于模型长度范围内的全部液舱。
2.4.2结构重量,货物和压载密度
2.4.2.1货物的最小密度取为1.0251/0?或者合适单位下的相等值。如文件规定使用更高密度
的货物,则该文件及图表应提交批准。
2.4.2.2海水密度取1.0251/n?或者合适单位下的相等值。
2.4.23有限元计算中应包括结构重量。钢的密度取7.8(/n?或者合适单位下的相等值。
2.4.3舷外静压力
2.4.3.1浸水吃水引起的静压力取为:
Pgd
其中:
P为海水密度
g为重力引起的加速
*/为从水线到相关板单元中心的垂向距离
2.4.3.2每个载荷实例应考虑的静水吃水应按照表B23和B.2.4规定。液货舱有限元模型的
全长应应用恒定吃水(即考虑0度纵倾角)。
2.4.3.3船舶正浮状态下浸水吃水引起的静水压力应用于所有的动态装载工况。船舶横摇引
起的静压力变化包括在2.4.4描述的动态波浪压力中。
2.4.4舷外波浪压力
2.4.4.1舷外动态波浪压力分布,在表B.2.5中动态装载工况规定的纵向位置剖面进行计算。
压力分布应用于有限元模型的全长。
2.4.4.2对于顶浪下的动态装载工况1和4,按照图B.2.10确定波浪压力分布。也可用总组
合压力(即静压力和动压力),而不是分开的压力,应用于模型。压力分布可取为:
Ptotal-Pgd+Pwv当pgd+Pue>0
PMM=0当P对+Pwi-<0
式中:
Pw水线以下的波浪压力,按照图B.2.10确定。载荷组合因数人按照表B.2.5
规定应用于Pw/,和
注意在动态装载工况1和4中,加值为负值,会引起负波浪压力分布。水线以上不应
用波浪压力。
2A.4.3对于顶浪下的动态装载工况2和3,波浪压力分布按照图B.2.U确定。
2.4.4.4对于舷向浪下的动态装载工况5a和5b,波浪压力分布按照图B.2.12确定。注意上风舷
和下风舷的波浪压力的符号相反。
2.4.4.5对于舷向浪下的动态装载工况6a,6b和斜浪下的7a,7b,波浪压力分布按照图B.2.13
确定。注意上风舷和下风舷的波浪压力均为正值。
图B.2.10
顶浪海况下动态装载工况1和4的波浪压力分布
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点水线
B点舷侧毗龙骨的起端
C点底部附龙骨的末端
D点底部中线
E点基线和垂直面的交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点(匕“,E点(Pg)和D点(Pg』)处的波浪压力由以下求得:
P=fkMax(pi,p:)
%是应用于Pz,P心和PAVE的载荷复合因数,如表B.2.5所示(人在此种情况下为负值,在水
线、肥部和底部可能具有不同值)。力和再按照244.6计算。
A点和B点之间作用在舷侧外板上的波浪压力由以下求得:
•如计算的压力p小于-/利(d为相关点水线以下的垂向距离),则为%和之间的线性
插值。
•否则。=-/辿
作用在C点和D点之间底部的波浪压力由基于水平距离的D点值和E点值之间的线性内插法
求得。
作用在B点和C点之间附部周围的波浪压力的求得基于垂向距离的线性内插法。
图B.2.U
顶浪海况下动态装载工况2和3的波浪压力分布
注:
A点水线
B点舷侧耻龙骨的起端
C点、底部觥龙骨的末端
D点底部中线
E点基线和垂直面的交点
A点(PR,E点(PwJ和D点(P2g)处的波浪压力由以下求得:
P=fieMaxQ>i,p:)
/『是应用于PeP2•,和PNE的载荷复合因数,如表B.2.5所示(人在水线、耻部和底部可能具
有不同值)。m和廿按照2.446计算。
作用在A点和B点之间舷侧外板的波浪压力由基于垂向距离的A点值和E点值之间的线性内
插法求得。
作用在C点和D点之间底部的波浪压力由基于水平距离的D点值和E点值之间的线性内插法
求得。
作用在B点和C点之间附部周围的波浪压力的求得基于垂向距离的线性内插法。
舷侧水线以上的波浪压力按照244.6计算。如得出的压力值小于0,则压力值取0(即水线以
上的舷侧压力在达到风雨甲板之前,可能达到0值)。
风雨甲板边缘的上浪压力小按照2.447计算(如得出的压力值小于0,则压力值取0)。此压
力在甲板上统一使用。
图B.2.12
舷向浪海况下动态装载工况5a和5b的波浪压力分布
(船舷上不同符号的压力)
注:weatherside-上风舷
leeside-下风舷
bilge-觥部
positivepressure-正压
negativepressure-负压
bottom-底部
注:
波浪压力分布的计算程序如下:
1.舷侧正压按照图B.2.11计算(顶浪海况,正压)。
2.舷侧负压按照图B.2.10计算(顶浪海况,负压)。
3.上风舷的底部压力由底部中心线压力、D点和E点(上风舷)肥部末端压力之间的线性内
插法求得。
4.下风舷的底部压力由底部中心线压力、D点和E点(下风舷)毗部末端压力之间的线性内
插法求得。
5.上风舷甲板边缘的上浪压力以&按照2.447计算(如得出的压力值小于0,压力值取0)。
下风舷甲板边缘的上浪压力等于0。甲板上浪压力的求得基于水平距离的甲板边缘压力
之间的线性内插法。
图B.2.13
舷向浪和斜浪海况下动态装载工况6a、6b和7的波浪压力分布
(舷两侧均为正压)
注:weatherside-上风舷
leeside-下风舷
bilge-觥部
positivepressure-正压
negativepressure-负压
bottom-底部
注:
1.风雨甲板下波浪压力分布的计算程序按照图B.2.11进行(顶浪海况,正压),但压力分布
沿中心线不对称者除外,即左舷和右舷分别计算压力。
2.上风舷和下风舷甲板边缘的上浪压力按照244.7计算(如得出的压力值小于0,压力值取
0)。甲板上浪压力的求得基于水平距离甲板边缘压力之间的线性内插法。
2.4A.6水线和水线以下的波浪压力力和也按照第7节计算。舷侧水线以上的波浪压力
(kN/in?)为下面的/"'和lb'中较大者,但不能取小于0的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聚氨酯锤纹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防洪知识培训大纲课件
- 防汛知识培训考核目的
- 防汛救援知识培训材料课件
- 智慧城管信息化综合解决方案
- 环境科技行业环保装备行业市场格局分析
- 机械制造行业智能制造技术应用思考
- 万寿菊种植合同5篇
- 联通合约机,合同3篇
- (宝典指南)水泥砂石资料购销合同3篇
- 成都建材使用一网通系统-建材代理商操作手册
- 幼小衔接音乐课件
- 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实施的组织与管理方案
- 路基路面压实度评定自动计算表-标准-
- 积滞病中医护理方案
- 《免疫细胞疗法》课件
- 《遥感技术及其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课件
- 博物馆与社区合作模式-深度研究
- 猕猴桃工业流程
- 学习五线谱认识音名唱名课件
- 2025年江西司法警官职业学院高职单招数学历年(2016-2024)频考点试题含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