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动物营养学》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
1.动物体组织中不含有的化学成分是o
A、粗纤维B、蛋白质C、维生素D、糖
2.通常饲料蛋白质的平均含氮量为%o
A、10B、16C、20D、30
3.消极影响单胃动物蛋白质消化吸收的为。
A、钙B、脂肪C、淀粉D、纤维素
4.使用禾谷类及其它植物性饲料配制家禽饲料时,常为第一限制性氨基酸。
A、赖氨酸B、蛋氨酸C、色氨酸D、苏氨酸
5.使用玉米、豆粕等植物性饲料配制猪日粮时,为第一限制性氨基酸。
A.赖氨酸B.蛋氨酸C.色氨酸D.苏氨酸
6.评定反刍动物饲料蛋白质品质及蛋白质需要量的核心指标是-
A、蛋白质生物学价值B、蛋白质净利用率
C、蛋白质降解率D、蛋白质消化率
7.动物所需要能量的主要来源是o
A、碳水化合物B、蛋白质C、脂肪D、矿物质
8.参加动物造血机能的微量元素是o
A、铜B、铁和钻C、钻和铜D、铁,铜,钻
9.毗哆醇属于o
A.维生素&B.维生素B2C.维生素B6D.烟酸
10.氨基酸之间具有拮抗作用的是。
A.赖氨酸与蛋氨酸B.赖氨酸与精氨酸
C.蛋氨酸与胱氨酸D.苯丙氨酸与酪氨酸
11.维生素D有VD2和VD3两种,家禽日粮中选用o
A、VD2B、VD3C、均可D、VD2+VD3
12.雏鸡患多发性神经炎,是由于日粮中缺乏维生素()引起的。
A、VB2B、VBI2C、VBID、VE
13.下列哪个元素属于微量元素o
A、钙B、磷C、镁D、硒
14.为避免畜禽贫血,日粮中应添加o
A、硫酸锌B、硫酸亚铁C、硫酸钙C、硫酸铁
15.与维生素E具有协同作用,共同保护动物体细胞膜系统的微量元素是o
A.铁B.铜C.硒D.碘
16.日粮中过多的脂肪会降低的吸收。
A.蛋白质B.钙C.淀粉D.维生素C
17.我国肉牛饲养中能量体系选用()
A、消化能B、代谢能C、净能D、总能
18.微量元素是微生物合成维生素Bp的原料,需在反刍家畜日粮中添加
A、铁B、锌C、钻D、铜
19.下列维生素属于脂溶性维生素的为0
A、VBiB、VB4C、VKD、VC
20.日粮中缺乏微量元素锦,鸡可患。
A、脱腱症B、皮炎C、卷爪麻痹症D、肝坏死
21.成年反刍动物家畜瘤胃微生物可以合成维生素,所以日粮中不必供给。
A、VAB、VEC、VKD、VC
22.在蛋白质质量的评定方法中,动物体利用的氮占吸收氮的百分比叫作
A、蛋白质的生物学价值B、蛋白质效率比C、可消化粗蛋白D、化学比分
23.动物对饲料中营养物质的消化方式不同,下列哪一种消化属于化学性消化
A、牙齿咀嚼B、胃蛋白酶的消化C、肌胃收缩D、微生物发酵
24.下列流失途径称为不感觉失水。
A、粪中排泄的水B、尿中排泄的水C、呼吸道蒸发的水D、形成产品中的水
25.营养物质代谢后产生代谢水最多的是
A、粗蛋白质B、粗脂肪C、粗纤维D、无氮浸出物
26.用凯氏定氮法测定某饲料原料的含氮量为4%,则该饲料原料的粗蛋白含量为
A、4%B、6.25%C、25%D、40%
27.饲料中的粗蛋白除了包括真蛋白质外,还包括
A、氨基酸B、非蛋白氮C、葡萄糖D、纤维素
28.当反刍动物饲粮中粗饲料比例较高时,瘤胃液中的比例相对较高
A、乙酸B、丙酸C、丁酸D、戊酸
29.反刍动物使用高精料饲粮时,容易出现酸中毒,饲粮中添加缓冲剂,可以提高瘤胃的消化
功能,防止酸中毒,生产中常用的缓冲剂为
A、碳酸氢钠B、氢氧化钠C、硫酸铜D、氯化钠
30.从营养生理的角度考虑,多糖可以分为营养性多糖和结构性多糖两种,下列哪一种养分属
于营养性多糖
A、纤维素B、木质素C、半纤维素D、淀粉
31.反刍动物对碳水化合物的消化部位主要在瘤胃内进行,对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吸收以最终形
成为主。
A、葡萄糖B、氨基酸C、挥发性脂肪酸D、二氧化碳
32.反刍动物比单胃动物能更好的利用
A、蛋白质B、脂肪C、无氮浸出物D、粗纤维
33.维生素A是动物必不可少的一种维生素,植物体内不含,但含有维生素A的先体物
A.、胆钙化醇B、生育酚C、胡萝卜素D、甲蔡醒
34.自然界中维生素K的主要拮抗物为
A、硫胺素B、双香豆素C、凝集素D、棉酚
35.维生素印2是一个结构最复杂的、唯一含有金属元素钻的维生素,又叫做
A、核黄素B、硫胺素C、生物素D、钻胺素
36.维生素&又叫硫胺素,对于禽类的典型缺乏症表现为
A、脚气病B、多发性神经炎C、麻痹症D、佝偻病
37.动物皮肤经紫外线照射后,体内含有的7—脱氢胆固醇可以转变成
A、维生素AB、维生素DC、维生素ED、维生素K
38.碘作为必需微量元素,最主要的功能是参与()组成,调节体内代谢平衡。
A、甲状腺B、肾上腺C、胰腺D、皮脂腺
39.动物体内缺铁的典型症状为
A、贫血B、佝偻病C、夜盲症D、骨折
40.鸡体内缺硒的主要表现为
A、贫血B、佝偻病C、夜盲症D、渗出性素质
41.产后瘫痪又名产乳热,是高产奶牛在分娩后因为缺引起的内分泌功能异常而
产生的一种营养缺乏症。
A、磷B、镁C、钙D、铜
42.吸收进入动物体内的铁主要分布于下列哪一种蛋白质中而发挥生理作用
A、血红蛋白B、铜蓝蛋白C、角质蛋白D、脂蛋白
43.动物体内缺碘的主要表现为
A、甲状腺肿大B、白肌病C、骨质疏松症D、滑腱症
44.动物体内缺锌的典型症状为
A、贫血B、佝偻病C、夜盲症D、皮肤角质化不全
45.必需矿物元素按动物体内含量和需要两不同分成常量矿物元素和微量矿物元素两大类,常
量矿物元素一般指在动物体内含量高于的元素。
A、1%B、0.1%C、0.01%D、0.001%
二、填空题(每空1分)
1.动物体内水的来源主要有饲料水、和O
2.粗蛋白质包括纯(真)蛋白质和。
3.畜禽的必需脂肪酸主要包括亚油酸、和=
4.皮肤不全角化症是缺乏引起的,多发性神经炎是缺乏o
5.动物体内参与一碳基团代谢的B族维生素主要为和。
6.能经常接触日光的畜禽,体内可合成维生素,因此日粮中可不供给。
7.一只自然体重为W千克的动物,其代谢体重可表示为。
8,牛春秋放牧季节青草痉挛是由于缺乏引起的。
9.当奶牛饲粮中精料补充料比例较高时,乳脂率将会o
10.当奶牛饲粮中粗料比例较高时,乳脂率将会。
11.羔羊白肌病可以由于缺乏微量元素引起。
12.在用指示剂法进行体内消化试验时,常用的外源指示剂是。
13.按析因法计算,动物对某一养分的需要量为要量与需要量之和。
14.粗蛋白质%=N%xo
15.饲料或饮水中长期缺会引起动物甲状腺肿大。
16.凡是动物体内不能合成,或者合成的数量少,合成的速度慢,不能满足动物的需要而必须
由饲料中提供的氨基酸叫o
17.动物对营养物质的消化方式有物理性消化、化学性消化和。
18.粗蛋白是饲料分析中用以测定饲料中一切含氮物质的指标,它包括了和。
19.凡是动物体内不能合成,或者合成的数量少,合成的速度慢,不能满足动物的需要而必须
由饲料中提供的氨基酸叫。
20.反刍动物瘤胃微生物主要包括和两大类。
21.维生素A是动物必不可少的一种维生素,植物体内不含,但含有维生素A的先体
物-
22.自然界中维生素K的主要拮抗物为o
23.通常饲料蛋白质的平均含氮量为%。
24.使用禾谷类及其它植物性饲料配制家禽饲料时,常为第一限制性氨基酸。
25.使用玉米、豆粕等植物性饲料配制猪日粮时,为第一限制性氨基酸。
26.与维生素E具有协同作用,共同保护动物体细胞膜系统的微量元素是o
27.微量元素是微生物合成维生素Bp的原料,需在反刍家畜日粮中添加。
28.用指示剂法测定饲料消化率时,内源指示剂往往采用盐酸不溶灰分,常见的外源指示剂
主要有
29.雏鸡缺乏(维生素)后将出现“多发性神经炎";缺乏(维生素)后将出现
“卷爪麻痹症”。
30.乳牛每产IKg标准乳,泌乳净能需要量为o
三、名词解释题(每小题3分,共9分)
1.氨基酸互补
氨基酸互补是指在饲粮配合中,利用各种饲料氨基酸含量和比例的不同,通过两种或两种以
上饲料蛋白质配合,相互取长补短,弥补氨基酸的缺陷,使饲粮氨基酸比例达到较理想状态。
2.氮校正代谢能
氮校正代谢能是为便于比较不同饲料的代谢能值,应消除氮沉积量对代谢能值的影响,即根
据氮沉积量对代谢能进行校正,使其成为氮沉积为零时的代谢能。
3.限制性氨基酸
限制性氨基酸是指一定饲料或饲粮所含必需氨基酸的量与动物所需的蛋白质必需氨基酸的量
相比,比值偏低的氨基酸。
4.孕期合成代谢
孕期合成代谢指的是在同等营养水平下,妊娠母猪比空怀母猪具有更强的沉积营养物质的能
力。
5.理想蛋白
所谓理想蛋白质,是指这种蛋白质的氨基酸在组成和比例上与动物所需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组
成和比例一致,包括必需氨基酸之间以及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之间的组成和比例,动物对
该种蛋白质的利用率应为100%o
6.真实代谢能
饲料的表观消化能减去甲烷能和尿能,再加上内源尿能和代谢粪能称为真实代谢能。
7.美拉德反应
美拉德反应指的是还原性糖的短基与蛋白质或肽游离的氨基之间的缩合反应,产生褐色,生
成动物自身分泌的消化酶不能降解的氨基-糖复合物,它会影响氨基酸的吸收利用,降低饲料营养
价值。
8.催情补饲
催情补饲指的是生产上常常为配种前的母猪提供较高能量水平(一般在维持能量需要基础上
提高30-100%)的饲粮以促进排卵,这种方法称为“短期优饲”或“催情补饲”。
9.代谢粪氮
动物采食无氮饲粮时经粪中排出的氮叫代谢粪氮。它主要来源于脱落的消化道上皮细胞和胃
肠道分泌的消化酶等含氮物质,也包括部分体内蛋白质氧化分解经尿素循环进入消化道的氮。
10.内源尿氮
是指动物在维持生存过程中,必要的最低限度体蛋白质净分解代谢经尿中排出的氮。它是评
定维持蛋白质需要的重要组成部分。
11.氨基酸拮抗
某些氨基酸在过量的情况下,有可能在肠道和肾小管吸收时与另一种或几种氨基酸产生竞争,
增加机体对这种(些)氨基酸的需要,这种现象称为氨基酸的拮抗。
12.热增耗
热增耗是指绝食动物在采食饲料后,短时间内,体内产热高于绝食代谢产热的那部分热能。
13.绝食代谢
动物绝食到一定时间,达到空腹条件时所测得的能量代谢叫绝食代谢。
14.必需脂肪酸
动物体内不能合成,必须由饲料供给或通过体内特定先体物形成,对机体正常技能和健康
具有重要保护作用的脂肪酸。
15.NDF即中性洗涤纤维,是指饲料经中性洗涤剂消化处理而得到的不溶性残渣,是植物细胞
壁的主要组分。
16.ADF即酸性洗涤纤维,是指饲料中性洗涤纤维经酸性洗涤剂消化处理后所得到的不溶性残
渣,主要包括纤维素和木质素。
四、简答题
1.饲料中营养素的基本生理功能有哪些?
(1)作为动物体的结构物质;(2)作为动物生存和生产的能量来源;(3)作为动物机体正常
机能活动的调节物质。(1个要点2分)
2.影响饲料消化率的因素有哪些?
(1)动物种类和年龄(2分)
不同种类动物,由于消化道的结构、功能、长度和容积不同,因而消化能力也不一样。通常
反刍动物牛羊对饲料消化率最高,其次是马,再次是猪,消化率最低的是家禽。
动物从幼年到成年,消化器官和机能发育的完善程度不同,则消化力强弱不同,对饲料养分
的消化率也不同。蛋白质、脂肪、粗纤维的消化率随动物年龄的增加而呈上升的趋势,无氮浸出
物的消化率变化不大。老年动物消化率下降。
(2)饲料因素(2分)
包括种类的影响:青绿饲料的可消化性高,干粗饲料的可消化性较低。
化学成分:粗纤维含量高,消化率下降。
饲料中的抗营养因子:蛋白质酶抑制剂、单宁、植酸、棉酚、硫葡萄糖甘等
(3)饲养管理(2分)
饲料加工:适度的粉碎有利于单胃动物对饲料干物质、能量和氮的消化;适宜的热处理可以
提高饲料中蛋白质等有机物的消化;粗饲料酸碱处理有利于反刍动物的消化。
饲养水平:随饲喂量增加,饲料消化率降低。以或低于维持水平饲养,养分消化率最高,超
过维持水平饲料养分消化率下降。
3.简述水分的生理功能。
水的生理功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水是动物机体的主要组成成分(2分)
(2)水是一种理想的溶剂(1分)
(3)水是一切化学反应的介质(1分)
(4)水能调节体温(1分)
(5)水有润滑作用(1分)
4.简述饲料总能在动物体内的转化过程。
饲料总能在动物体内的转化过程
-表示不可用能量——表示可用能量一一一一表示在冷应激情况下有用
评分要点:指出每一转化过程中的损失各1分(共4分);指出整个转化过程为2分。
5.简述影响钙、磷吸收的因素有哪些?
钙、磷吸收受很多因素影响。(1)溶解度对钙、磷吸收起决定性作用,凡是在吸收细胞接触
点可溶解的,不管以任何形式存在都能吸收(1分)。(2)钙、磷与其它物质的相互作用对吸收影
响较大,维生素D是钙吸收的必需营养素,通过形成钙结合蛋白促进钙吸收,饲料中氨基酸、乳
糖、低分子有机物等也能促进钙吸收(1分);在肠道大量存在铁、铝和镁时,这些物质可与磷形
成不溶解的磷盐降低磷的吸收率(1分);饲料中过量脂肪酸可与钙形成不溶钙皂,大量草酸和植
酸可与钙形成不溶的螯合钙,降低钙的吸收(1分)。(3)钙磷本身的影响,钙含量太高抑制钙的
吸收,钙、磷之间比例不合理(高钙低磷或低磷高钙)也可抑制钙磷的吸收(2分)。
6.简述维生素A的生理功能及缺乏症。
生理功能: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维护视觉正常;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维护上皮组织完整,
促进结缔组织中粘多糖合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骨骼正常生长所必需;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提
高机体抗病力,免疫系统机能增强。(回答3个以上要点得3分)
缺乏症: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夜盲症、干眼病、失明;错误!未找到引用源。上皮组织细胞
角质化,引起腹泻、肺炎、气管炎、膀胱和肾结石、流产、胎儿畸型以及种畜丧失繁殖能力;错
误!未找到引用源。骨骼厚度增加,造成脑干、脑脊髓压力升高,眼球突出,步态不稳;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免疫机能下降,易患病。(回答3个以上要点得3分)
7.简述日粮纤维对非反刍动物的利与弊。
动物利用纤维很大程度上是利用微生物酶的分解产物或微生物的代谢产物,非反刍动物由于
消化道微生物的作用较小,对日粮纤维的消化能力有限。纤维的负面作用主要表现在:饲粮纤维
水平增高,会加快食糜在消化道中的流通速度,从而降低动物对淀粉、蛋白质、脂肪和矿物质的
回肠表观消化率;纤维不仅本身消化率低,而且影响其他营养物质的吸收,降低饲粮可利用能值;
饲粮纤维水平增高,将增加动物消化道内源蛋白质、脂肪和矿物质的损失等。因此,非反刍动物
的日粮纤维水平适当控制。(4分)
但是,日粮纤维对非反刍动物是不可缺少的,具有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维持肠胃正常蠕
动;提供能量;刺激胃肠道发育;改善肥育动物的胴体品质;解毒作用。(2分)
7.简述热增耗的概念及其主要来源。
热增耗是指绝食动物在采食饲料后,短时间内,体内产热高于绝食代谢产热的那部分热能,
它的主要来源有①消化过程产热。②营养物质代谢产热。③组织器官活动产热。④肾脏排泄产热。
⑤饲料在胃肠道中发酵产热。
8.简述Se与VE的关系。
(1)Se与VE都具有生物抗氧化作用,能保护机体细胞膜结构的完整和功能正常,具有一
定的协同效应。(1分)当日粮中VE含量不足时,若Se也不足,则动物很容易出现缺Se症;(1
分)但当日粮中VE含量充足时,若Se不足,则动物的缺Se症危害减轻。(1分)尤其是动物的
某些缺Se症状,Se和VE都有防治效果。(1分)
(2)两者的抗氧化机理不同,且在防治动物的某些营养性疾病方面,Se和VE并不能相互
取代。(2分)
9.简述必需脂肪酸的生物学功能。
(1)是细胞膜、线立体体膜和质膜等生物膜脂质的主要成分,在绝大多数膜的特性中起关键
作用,也参与磷脂的合成。(2分)
(2)是体内合成重要生物活性物质一一类二十烷(如前列腺素)的前体物质,(1分)
(3)维持皮肤和其他组织对水分的不通透性。3-6EFA不足,通透性增加,饮水量增加。(2
分)
(4)降低血液胆固醇水平,如亚油酸衍生物能抑制胆固醇合成。(1分)
10.简述可溶性非淀粉多糖(NSP)的抗营养作用。
由于猪鸡消化道缺乏NSP的消化酶(内源酶),可溶性NSP具有抗营养活性,主要是:a)NSP
与水分子作用增加了溶液粘度(2分);b)多糖分子本身相互作用缠绕成网状结构(2分);c)易
形成凝胶,导致食糜变粘,从而阻止养分与酶的扩散(2分)
11.简述保护环境的营养措施。
要用营养学措施保护环境,就必须能够控制饲料到粪、尿、畜产品的全过程。(1分)
(1)准确预测动物的营养需要。(1分)
(2)利用理想蛋白技术配制饲粮,降低饲粮蛋白质水平,减少氮的排出量。(1分)
(3)应用生物活性物质,提高养分的消化率和利用率。(1分)
(4)限制某些饲料添加剂的使用。(1分)
(5)合理调制饲料,提高饲料的利用率。(1分)
12.比较说明反刍动物和非反刍动物蛋白质消化、吸收的特点。
单胃动物:蛋白质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是小肠,在酶的作用下进行,最终以大量氨基酸和少
量寡肽的形式被机体吸收。大肠的微生物虽可利用少量氨化物合成菌体蛋白,但最终绝大部分随
粪便排出。因此,单胃动物能大量利用饲料中的蛋白质,但不能大量利用氨化物。(3分)
反刍动物:蛋白质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是瘤胃,靠微生物的作用进行降解,其次是小肠,在
酶的作用下进行。因此,反刍动物不仅能大量利用饲料中的蛋白质,而且也能很好的利用氨化物。
(3分)
五、综合应用题
1.请从营养学角度分析引起动物骨骼异常的原因(15分)。
骨骼异常引起的营养学原因很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矿物质元素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当动物体内Ca、P的含量不足或Ca与P的比例失调以
及VD的含量缺乏时容易导致动物发生骨骼异常现象。(3分)
Cu是骨细胞形成不可缺少的元素,动物缺Cu时常引起猪和禽骨折或骨畸形(2分)。
缺锦也可能导致某些动物发生骨异常,如禽类易产生滑键症和软骨营养障碍(2分)。
各种矿质元素之间的拮抗作用,如Mn与Na和Fe之间存在拮抗,Ca与Cu和Fe之间存在
拮抗可能导致体内某种元素需要量上升而发生缺乏引起骨骼异常。(3分)
2)饲料中维生素含量的不足也会导致动物骨骼异常,如VA缺乏时,动物由于软骨上皮细
胞和破骨细胞的活动受到影响而使骨骼变形;鸡缺乏VB2时表现出足爪内弯,脚麻痹等症状;缺
乏胆碱时容易出现骨粗短症;缺乏VC时可能引起骨骼畸形。(5分)
2.试述如何充分发挥反刍动物利用NPN的能力?(10分)。
(1)延缓尿素在瘤胃内的分解速度,使微生物有充分的时间利用(5分):①使用分解较慢
的非蛋白氮作饲料;②采用外层包被或保护剂;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利用瘤胃微生物胭酶抑
制剂降低版酶的活性,减慢尿素分解的速度,从而提高尿素的利用效率和避免氨中毒。(5分)
(2)增强微生物的合成利用能力,包括:①饲喂尿素时可以由少到多,逐渐增加;②除了
氨以外,其他许多物质也为微生物合成自身菌体蛋白时所需要,其中能量最重要;碳水化合物在
提供能量的同时,也提供了一定数量的氨基酸合成所需的碳架。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日粮中应
含有一定数量的真蛋白质,以及矿质元素钻。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此外,在尿素用量较大时还
应考虑补充一定量的硫,以满足含硫氨基酸合成的需要。(5分)
3.论述妊娠一哺乳母猪各生产阶段营养需要的特点(15分)。
1)母猪在配种前或在发情周期内,提高能量水平可增加排卵数。生产上常常为配种前较短时
间内的母猪提供较高能量水平(一般在维持能量需要基础上提高30-100%)的饲粮以促进排卵,
这种方法称为“短期优饲”或“催情补饲”。(3分)
2)高能量的摄入水平虽然可增加排卵数,但同时也是引起胚胎死亡的重要因素之一。母猪
在后备期和发情周期内,给予高能量会提高胚胎的死亡率。因此,为了提高胚胎成活率,配种后
营养水平必须迅速降至短期优饲前的水平。(3分)
3)妊娠前期以母体增重为主,胎儿生长发育沉积的营养素较少,由于孕期合成代谢的,妊
娠前期不宜增加营养水平,保持较低营养水平就可维持正常的妊娠。相反供给高能水平会降低胚
胎成活率。(3分)
4)妊娠后期,胎儿生长发育很快,能量、蛋白质、矿物质等主要是在妊娠最后1/4时期沉积
的,此期母畜的营养水平明显影响胎儿的生长和初生重。因此,提高母猪妊娠后期的能量摄入量,
可使仔猪初生重和成活率增加。(3分)
5)哺乳母猪由于高产的需要,从乳中排出大量的营养物质,结果造成泌乳活动的代谢强度
和所产生的营养应激比其他生产活动都高,哺乳母猪通常吃不够养分而失重。因此,哺乳母猪
要求采食量和日粮营养浓度都较高。(3分)
4.比较反刍动物与非反刍动物蛋白质消化吸收的异同?(15分)
相同点:幼年反刍动物和成年反刍动物瘤胃以外部位与非反刍动物蛋白质消化方式相同,都
是通过消化酶消化生成氨基酸和寡肽被动物吸收。蛋白质的消化起始于胃,首先胃酸使蛋白质
变性,接着在胃蛋白酶、十二指肠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等的作用下,蛋白质分子降解为含氨基
酸数目不等的多肽。随后在小肠中,进一步降解为游离氨基酸,氨基酸的吸收主要在小肠进行,
各种氨基酸的吸收速度不同,被吸收的氨基酸主要经过门脉运送到肝脏,只有少量的氨基酸经
淋巴系统运转。(7分)
不同点:反刍动物由于瘤胃微生物的影响,一部分蛋白质用于合成微生物蛋白,导致进入真
胃的蛋白质量减少。进入瘤胃的饲料蛋白质,经微生物作用降解为氨基酸,多数氨基酸再进一
步降解为有机酸、氨等,这些降解产物又被微生物利用合成微生物蛋白质,瘤胃微生物对饲料
蛋白质的这种调节作用,能使劣质的蛋白质品质改善,优质蛋白质价值降低。由于瘤胃微生物
利用氮源合成蛋白质,因此反刍动物可以利用非蛋白氮(NPN),以节省蛋白质饲料。反刍动
物蛋白质消化特点:蛋白质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是瘤胃,靠微生物的降解。其次是在小肠,在
酶的作用下。反刍动物还能将非蛋白氮转化成微生物蛋白加以利用。单胃动物蛋白质消化特点:
蛋白质的消化吸收主要部位在小肠,在酶的作用下,分解成氨基酸和寡肽被吸收利用。(8分)
5.尿素是否可以喂鸡?喂羊?为什么?使用尿素有何注意事项?(10分)
尿素不能喂鸡但可以喂羊,原因是鸡是非反刍动物,不能利用非蛋白氮,而羊是反刍动物可
以利用非蛋白氮。(2分)
由于尿素在瘤胃中很快分解而释放氨,致使瘤胃氨浓度急剧升高,瘤胃来不及利用这些氨氮
而造成浪费,并会引起氨中毒。(1分)因而,使用尿素时需注意:
(1)尿素的用量:尿素用量占精料的2-3%,要求尿素氮占总氮的20-25%,当尿素氮替代日
粮蛋30%时,食欲下降。(2分)
(2)注意日粮中保持适宜的蛋白质水平,蛋白质过高,微生物利用尿素效能差;过低,影响
微生物本身繁殖和生长。(2分)
(3)日粮中要加一定的钻、硫、磷、铁、镒等微量元素。(1分)
(4)尿素使用要有一个逐渐适应过程,适应期一般2-4周。(1分)
(5)防止发生氨中毒,加尿素的饲料不能用水拌湿。(1分)
6.比较反刍动物和非反刍动物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吸收异同?
答:相同点:幼年反刍动物和成年反刍动物除瘤胃外,消化道各部位的消化吸收与非反刍动
物类似。碳水化合物在淀粉酶作用下分解成麦芽糖,在麦芽糖作用下被继续分解成葡萄糖被吸收。
不同点:非反刍动物能后肠微生物将不能分解的碳水化合物继续分解成挥发性脂肪酸,被吸
收。反刍动物碳水化合物主要在瘤胃微生物的作用下,分解成挥发性脂肪酸被瘤胃壁吸收,少量
碳水化合物进入真胃在消化酶的作用下被分解成葡萄糖。单胃动物碳水化合物吸收特点:猪、禽
以淀粉形成葡萄糖为主,以粗纤维形成VFA为辅,主要消化部位在小肠。马、兔对粗纤维有较强
的消化能力,以形成VFA为主,以淀粉形成葡萄糖为辅。反刍动物对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吸收是以
形成VFA为主,形成葡萄糖为辅,消化部位以瘤胃为主,小肠、盲肠、结肠为辅。
7.假如要你进行一项饲料添加剂产品(如某益生素)对泰和乌骨鸡生产性能影响的试验,你
将如何设计试验方案?(10分)
(1)试验鸡的选择与准备:品种、类型、性别和体重应保持一致;健康无病,采食量正
常(3分);
(2)试验鸡分组、免疫接种(3分);
(3)试验观察与记录:接种情况、喂料、饮水、温度、光照等;记录采食量和体重,计
算出日增重、日耗料量及料肉比等(2分);
(4)数据整理与统计(2分)
8.饲料安全的角度出发,运用动物营养学原理简述激素类饲料添加剂中的盐酸克伦特罗(俗
名“瘦肉精”)在猪体内的代谢特点以及人食用使用了该添加剂的猪产品(尤其是肝、肺)
后可能带来的危害。
代谢特点:①吸收性好(1分);②利用率高(1分);③分布快(1分);④消失慢(1分)
危害:人食用后,易引起中毒(2分);症状是肌肉震颤、心慌、头痛,重者昏迷、抽搐甚至死亡
(4分)。
9.试述影响蛋白质消化吸收的因素。
(1)动物因素:①动物种类:对同一种饲料蛋白质的消化吸收,不同的动物之间存在一定的差
异;(2分)②年龄:随着动物年龄的增加,对食入蛋白质的消化率也相应提高。(1分)
(2)饲料因素:①纤维水平:纤维物质对饲料蛋白质的消化和吸收都有阻碍作用,降低了其
被酶作用的时间以及被肠道吸收的机率;(2分)②蛋白酶抑制因子:其中主要是蛋白酶抑制剂,
能降低胰蛋白酶活性,从而降低蛋白质的消化率;(2分)
(3)热损害:加热过度产生美拉德反应(1分)
(4)饲养管理(补饲、饲喂次数、饲喂量)(1分)
(5)AA平衡、肠粘膜状态也会影响蛋白质的吸收(1分)
10.阐述单胃动物的理想蛋白原理及其意义。
所谓理想蛋白质,是指这种蛋白质的氨基酸在组成和比例上与动物所需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组
成和比例一致,包括必需氨基酸之间以及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之间的组成和比例,动物对
该种蛋白质的利用率应为100%(3分)。
理想蛋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写字楼专业知识培训课件
- 飞机透明件制造胶接装配工技能等级考核试卷及答案
- 公司玻璃热加工工合规化技术规程
- 做主播签合作协议书
- 真空电子器件装配工工具生命周期管理考核试卷及答案
- 稀土电解工创新项目落地考核试卷及答案
- 高空作业机械操作工岗位现场作业技术规程
- 广东省华师附中实验学校2026届八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解析
- 辽宁省盘锦市名校2026届九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
- 医学心理学概述
- 墩柱安全教育培训课件
- 新版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课件第十五讲新时代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2012- )-2025年版
- 2025年全国《家庭教育指导师》考试模拟试题(附答案)
- 2026届房山区高三开学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 桡骨骨折复位内固定术
- 2025至2030年中国办公设备租赁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 新版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合同
- 2024-2025学年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市高二(上)月考物理试卷(10月份)(含答案)
- 造白渣原则及渣况判断
- 23秋国家开放大学《液压气动技术》形考任务1-3参考答案
- 大班健康《贪吃的大嘴鱼》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