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民主与法治 单元测试(学生版+解析版)_第1页
2024(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民主与法治 单元测试(学生版+解析版)_第2页
2024(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民主与法治 单元测试(学生版+解析版)_第3页
2024(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民主与法治 单元测试(学生版+解析版)_第4页
2024(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民主与法治 单元测试(学生版+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九上《第二单元民主与法治》单元检测

(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5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在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选出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满分50分)

1.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两种重要形式是()

①选举民主②全民民主③基层民主④协商民主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④

2.“四治融合”是指在党建统领下,实现自治、法治、德治、智治有机协调、相互贯通的基

层治理模式。某自治区民族乡政府多次举办活动,邀请政协委员、人大代表、村干部和村民

等为构建“四治融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把脉建言。乡政府举办此类活动是基于()

①村委会是我国基本政治制度②政协委员有建言议政的职能

③民族自治地区实行高度自治④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本质要求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3.国务院新闻办发表《中国的民主》白皮书强调,民主是历史的、具体的、发展的。各国民

主植根于本国的历史文化传统,成长于本国人民的实践探索和智慧创造。民主道路不同,民

主形态各异。下列对民主的认识正确的是()

①民主在价值上要求大多数人当家作主

②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

③一个国家选择走什么样的民主道路,取决于它的领导者

④选举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

A.②③B.②④C.①②D.③④

4.“人民民主是--种全过程的民主,所有的重大立法决策都是依照程序、经过民主酝酿、通

过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产生的”这个重要论断,道出了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本质特征,彰显

了社会主义民主的显著优势。这说明()

①公民可以直接行使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利

②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最真实的民主

③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

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5.深圳某社区创新“居民说事”制度,畅通民意诉求渠道。以下是“居民说事”的主要流程。

这一制度体现了()

①人民能够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

②民主的真谛是有事好商量,众人事情由众人商量

③选举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

④人民当家作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

6.2022年12月8日起,中国政府网联合人民网等23家网络平台,以及各地区相关部门政

府网站开展2023“我向总理说句话”网民建言征集活动,听取网民对政府工作的意见建议,

活动将持续到2023年全国两会,这是连续第九年围绕《政府工作报告》开展网民建言征集

活动。这一活动()

A.可以畅通民意反映渠道,保证每一个司法案件都体现公平正义

B.有利于凝聚社会共识,保障公民直接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权利

C.体现了公民广泛参与、集中民智,有利于政府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

D.让公民有序参与立法,旨在提升公民参与民主生活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7.下列“微行为”的“微点评”正确的有()

微行为微点评

①2022年2月,某市举行市、镇两级人大代表的选举活动民主选举

②某地政府就“双减”政策管理,坚持发扬民主、开门问策、集思广益民主决策

③中学生借助网络平台,对国家机关和公职人员提出意见、建议和批评民主协商

④找小区物业部门反映社区缺少健身场地问题民主监督

A.①②B.③④C.②④D.③④

8.在我国,人民当家作主从来就不是一句口号、一句空话,而是落实在国家政治生活和社

会生活中的。下列事件能直接反映这一观点的是()

①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

②我市全国人大代表坚持为进城务工人员代言

③广大人民群众自发地悼念袁隆平逝世两周年

④某村召开村民议事会讨论美丽屋场建设方案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9.某村建立了以村民说事、干部问事、集中议事、督促查事为主要内容的“村民说事室”,

它先后帮助村民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50多起,为村民挽回损失500多万元,成为基层微治理

模式的新平台。建立“村民说事室”的举措与成效启示我们实行全过程人民民主()

①需要发展基层群众自治②人民要直接参与国家管理

③需要增强公民民主意识④有助于实现社会和谐稳定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0.截止2023年3月,全国各地共设立20多万个“代表之家”“代表联络站”,基本实现

了乡镇和街道的全覆盖。各级人大以此平台为依托,结合人大职权,广泛组织代表通过调研

视察、走访座谈等方式,深入了解民情民意,积极为民代言发声,推动解决群众提出的急难

愁盼问题。设立“代表之家”“代表联络站”()

①有利于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

②保障了人民群众直接决定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权力

③有利于拓宽收集社情民意渠道,支持人大代表行使职权

④有利于维护人民利益,彰显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11.《法治中国建设规划2020-2025年》是第一个关于法治中国建设的专门规划,是新时代

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纲领性文件,我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

A.确保所有人都能自觉遵守法律规范

B.保障我国公民的所有权益不受侵犯

C.统治国家管理社会,杜绝贪污腐败

D.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12.2023年1月31日,在南宁市召开的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政法工作会议强调,全区各级

政法机关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党对政法工作的绝对领导,以推进政法工作

现代化。这表明建设法治国家要求()

①司法机关公正司法,使每一个司法案件都体现公平正义

②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③中国共产党科学立法,使每一项立法都得到人民群众的普遍拥护

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通过公正司法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3.下面是小明同学在新华网上看到的一张“图解报告”,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

一、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二、扎实推进依法行政

三、严格公正司法

四、加快建设法治社会

①表中“一”是对立法机关的要求②表中“二”的核心是规范政府的行政权

③表中“三”是对执法机关的要求④表中“四”要求政府全面推进政务公开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14.下列示例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基本要求对应正确的是()

选基本要

示例

项求

公正司

A项东的财产被叔叔侵占后,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返还财产。

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了《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科学立

B

法》法

2022年9月23日,曾引起全国关注的“唐山烧烤店打人案”一审公开严格执

C

宣判,主犯获刑24年。法

“老虎”“苍蝇”一起打、加大力度惩治“老赖”、“海外猎狐”扫黑除全民守

D

恶法

A.AB.BC.CD.I)

15.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关

系党执政兴国,关系人民幸福安康,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下列名言警句蕴含的道理与

此一致的是()

A.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一《荀子》

B.法令者,民之命也,为治之本也一《商君书》

C.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一《论语》

D.善学者尽其理,善行者究其难。-《荀子•大略》

16.习近平强调:我们要坚持把信访工作作为了解民情、集中民智、维护民利、凝聚民心的

一项重要工作,千方百计为群众排忧解难。下列说法与材料不相符的是()

①为群众提供监督渠道②政府主动履职,提高为人民服务的能力和力水平

③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是民主参与④规范政府行使权力,充分发挥监察职能

A.①②B.②④C.①④D.③④

17.某校八年级(2)班以“平等在法律意义上的含义”为主题举办讨论会,同学们各抒己

见。下列同学们列举的事例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①国家加大对义务教育的执法检查力度

②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名额分配充分考虑各少数民族地区

③在公交、地铁等公共交通工具上,设置老弱病残孕专用座位

④某市印发《“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实施意见》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8.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关系党执政兴国,关

系人民幸福安康,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①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率先做尊法守法的榜样②培养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强化规

则意识

③加强法制宣传,强化道德的权威性④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树立

法治意识

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④

19.“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斑马线前礼让行人是“礼”,唤醒每个人做文明驾驶的示范

者;它更是“法”,通过完善立法、严格执法等,让参与者遵规守法。这体现了()

①道德对法治有促进作用②良好交通秩序需要发挥法律规范作用

③法律对道德有支撑作用④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

A.①②B.①④C.①③D.②④

20.2023年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指出,审理私自上树摘杨梅坠亡案、高铁霸座案、吃“霸

王餐”逃单摔伤索赔案,让自甘风险者自负其责,让失德乱序者承担后果,引导社会成员增

强公共意识、规则意识。这体现()

①司法捍卫社会公平正义②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

③法院满足公民的一切诉求④鼓励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立法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1.只要我们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实事,尽最大的努力解决民生问题,就一定会得到人民群众

的拥护。对政府来说,要切实解决民生问题,最重要的是()

B.坚持依法执政,规范行便行政权

A.坚持为人民服务,为人民谋利益

D.增强政府工作的透明度

C.建立健全有效制约和监督权力的机制

22.《河南省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方案(2021-2025年)》指出,要加快建设服务型政府,提高

政务服务效能。全面提升政务服务水平,完善首问负

责、一次告知、一窗受理、自助办理等制度。河南省这一举措有利于()

①提升办事效率,提高政府公信力

②推进政务公开,确保政府依法行政

③激发民众热情,积极行使民主权利

④回应群众诉求,推动建设人民满意的政府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3.2023年央视3.15晚会曝光了安徽寿县永良米业:库房里放着一堆堆加工好的大米,外

包装上写着“泰子王”二代泰国香米。事实上,“泰子王”只是他们注册的商标,有香味是

违规添加了香精。当晚该县政府立即组织对该企业采取查封措施,开展执法调查。县政府下

一步的举措可能是()

A.科学立法,制订大米加工地方法规

B.建立国家统一的食品安全信息平台

C.严格执法打击损害消费者权益行为

D.积极行使监督权,曝光违规的企业

24.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不仅有完整的制度程序,而且有完整的参与实践。围绕“人民民主

是一种全过程的民主”这一重要命题,同学们提出了以下观点,其中值得商榷的是()

①某村委会正式候选人向选民宣讲治村方案,选民根据方案内容踊跃提问,候选人作答,选

民听后经过比较才进行正式投票选举一一通过直接选举增强基层行政组织选举的透明度

②在基层立法联系点,某居民就地方组织法中明确街道办事处的职责范围提出意见,其意见

也被草案采纳一公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

③市检察院就一起国家司法救助案件举行听证会,当地村民代表纷纷发表意见一一公民参与

民主意识不断增强,公民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参与民主决策

④作为深耕温室气体监测领域的科学家,张兴赢委员履职的脚步遍及大江南北,过去4年,

他的11份提案,100%被立项。100%得到部委回函办理——人民政协履行参政议政的职能,

特有的协商民主展现人民民主的真谛

A.①②③B.②③④c.©©④D.①③④

25.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

性,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以下体现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是()

①人民至上,人人能当家作主②候选人选举时漫天许诺,当选后拒不履行

③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写入宪法④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众人商量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第n卷(非选择题共50分)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题,26题10分,27题14分,28题10

分,29题16分,满分50分)

26.(10分)2023年3月,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在北京召

开。

【从小院议事到共商国是】

农家小院里,村党总支书记、全国人大代表和村民一起交流油茶和第竹产业发展,把关

于竹产业创新发展和山区林道建设的建议带到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参加全国两会的代表委员共商国家发展大计、共议民生热点问题,将人民所思所盼融入

国家发展。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人民增收致富渠道。

(1)有人说,中国的民主不是装饰品,不是用来做摆设的。结合材料和所学,谈谈对这句

话的理解。(6分)

【从选举产生到宪法宣誓】

2023年3月,由人民选举产生的2977名人大代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本次

会议选举产生了新一届国家领导人。根据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主席团关于宪法宣誓的组

织办法,全体会议各项议程进行完毕后,举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

一次会议宪法宣誓仪式。

宪法宣誓誓词我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履行法定职责,忠

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尽职守、廉洁奉公,接受人民监督,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

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努力奋斗!

(2)结合材料和所学,分析从选举产生到宪法宣誓说明了什么。(4分)

27.(14分)近年来,青少年“模拟政协”活动陆续在全国多所学校展开,通过该类活动,

许多出自青少年之手的优秀模拟提案被政协委员带上全国政协会议。今年全国两会,有4份

源臼中学生调研的特殊的提案格外引人关注,内容涉及“未成年人网络游戏分级,推进青少

年生命教育,助力老年人融入智能生活,建立古建筑数字化模型”等。

(1)材料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哪一特有形式?(2分)

(2)如果你的学校也开展此类活动,请写出一个你关注的内容作为提案主题,并说说参加

这样的活动,你会有哪些收获?(6分)

(3)除材料涉及的制度外,请再写出另外两个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6分)

28.(10分)【完善法律体系建设法治中国】

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法治之前提,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以来,法治驶入“快车

道”,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从源头上夯实立法基础,加强重要领域立法,确保国家发展、重

大改革于法有据。仅2015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5部法律,修改37部法律,通过8个有

关法律问题的决定,有力推动了各项改革。“立法于天下,则天下治;立善法于一国,则一

国治。”

(1)材料体现我国实施怎样的治国方略?(2分)

(2)实施这一方略的有何重要意义?(8分)

29.民主与法治是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法治中国建设的目标与基本内容,是实现中国梦

的双翼。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共交通价格调整

听证会

困一听证会图二村委会选举

(1)写出图一公民参与民主生活的方式和图二反映的基本政治制度。由此可以看出我国社会

主义民主的本质是什么?(4分)

材料二: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我们要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扎实推进依法行政,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行政效率和公信力,全面

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

个司法案件中感爱到公平正义:加快建设法治社会,……引导全体人民……努力便享法学法

守法用法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摘编自竟的二十大报告

(2)结合材料二分析我国在全面依法治国过程中如何坚持厉行法治?(6分)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如何为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法治中国建设,实现中国梦贡

献自己的力量?(4分)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23456789101112131415

DCCCACACCBDBABB

16171819202122232425

DDCDAABCAD

二、非选择题

26.(1)①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一种新型的民主,是从中国的社会土壤中生长

出来,在实践中不断得到验证,是有生命力的。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

主政治的本质特征。②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广泛、最真

实、最管用的民主。③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是人民民主的真

谛。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④发展社会主

义民主,有助于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实现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

定、国家繁荣富强。

(2)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权力机关;②宪法是根本的活动准则,是

国家的根本法、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27.(1)协商民主

(2)提案主题:有效落实“双减”政策。收获:通过参加这样的活动,对社会

主义民主会有更加深刻的认知,有利于增强我们的社会责任感、主人翁意识和

民主意识,提高我们依法有序参与民主生活的能力,促使我们在今后的生活

中,积极行使民主权利,参与民主生活。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8.(1)依法治国。

(2)①全面依法治国是关系我们党执政兴国、关系人民幸福安康、关系党和国

家长治久安的重大战略问题;②全面依法治国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方面;③全面依法治国是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

29.(1)民主决策;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人民当家作主。

(2)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体现科学立法;全面推

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体现严格执法;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

感受到公平正义,体现公正司法;努力使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在全社会蔚然成

风,体现全民守法。

(3)增强民主意识,使民主思想和法治精神成为自己的信仰,通过依法参与公

共事务,在实践中逐步增强民主意识;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弘扬法治

精神,强化规则意识,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

九上《第二单元民主与法治》单元检测

(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50分)

三、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在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选出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满分50分)

1.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两种重要形式是()

①选举民主②全民民主③基层民主④协商民主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④

【答案】D

【详解】本题考查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民主的形式。

①④:我国实行人民民主,既要发展选举民主,保障人民通过选举、投票行使权利;又发展

协商民主,推动人民内部各方面在决策之前和决策实施之中进行充分协商,尽可能取得一致

意见,①④说法正确;

②③:全民民主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基础,②③说法与

题不符;

故本题选Do

2.“四治融合”是指在党建统领下,实现自治、法治、德治、智治有机协调、相互贯通的基

层治理模式。某自治区民族乡政府多次举办活动,邀请政协委员、人大代表、村干部和村民

等为构建“四治融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把脉建言。乡政府举办此类活动是基于()

①村委会是我国基本政治制度②政协委员有建言议政的职能

③民族自治地区实行高度自治④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本质要求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答案】C

【详解】本题考查新型民主。

②④:邀请政协委员、人大代表、村干部和村民等为构建“四治融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把

脉建言,是因为政协委员有建言议政的职能,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本质要求,故②④说法正

确;

①:村委会是我国基层群众自治性组织,故①说法错误;

③:民族地区实现区域自治,不是高度自治,故③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C。

3.国务院新闻办发表《中国的民主》白皮书强调,民主是历史的、具体的、发展的。各国民

主植根于本国的历史文化传统,成长于本国人民的实践探索和智慧创造。民主道路不同,民

主形态各异。下列对民主的认识正确的是()

①民主在价值上要求大多数人当家作主

②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

③一个国家选择走什么样的民主道路,取决于它的领导者

④选举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

A.②③B.②④C.①②D.③④

【答案】C

【详解】本题考查对民主的正确认识。

①②:依据教材知识可知,民主在价值上要求大多数人当家作主,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最广

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故①②说法正确;

③:一个国家选择走什么样的民主道路,取决于它的具体国情,故③说法错误;

④: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故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C。

4.“人民民主是一种全过程的民主,所有的重大立法决策都是依照程序、经过民主酝酿、通

过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产生的”这个重要论断,道出了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本质特征,彰显

了社会主义民主的显著优势。这说明()

①公民可以直接行使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利

②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最真实的民主

③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

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答案】C

【详解】本题考查对社会主义民主的正确认识。

①:公民可以间接行使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利,①说法错误;

②③:依据题文描述,人民民主是一种全过程的民主,根据所学可知,说明我国社会主义民

主是最真实的民主;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②③说法正确;

④:是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正确认识,题文中没有体现,④说法与题不符;

故本题选C。

5.深圳某社区创新“居民说事”制度,畅通民意诉求渠道。以下是“居民说事”的主要流程。

这一制度体现了()

①人民能够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

②民主的真谛是有事好商量,众人事情由众人商量

③选举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

④人民当家作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

【答案】A

【详解】本题考查协商民主、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特征等。

①②:题干中的“居民说事”制度流程,充分体现了我国发展协商民主,表明了有事好商量,

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是人民民主的真谛,也体现了人民能够宜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

公共事务。①②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③: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③错误;

©: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

本质的特征。④错误;

故本题选Ao

6.2022年12月8日起,中国政府网联合人民网等23家网络平台,以及各地区相关部门政

府网站开展2023”我向总理说句话”网民建言征集活动,听取网民对政府工作的意见建议,

活动将持续到2023年全国两会,这是连续第九年围绕《政府工作报告》开展网民建言征集

活动。这一活动()

A.可以畅通民意反映渠道,保证每一个司法案件都体现公平正义

B.有利于凝聚社会共识,保障公民直接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权利

C.体现了公民广泛参与、集中民智,有利于政府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

D.让公民有序参与立法,旨在提升公民参与民主生活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答案】C

【详解】本题考查民主决策。

C:根据材料,中国政府连续第九年围绕《政府工作报告》开展网民建言征集活动体现了公

民广泛参与、集中民智,有利于政府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故C说法符合题意;

A:这一活动可以畅通民意反映渠道,但不能保证每一个司法案件都体现公平正义,故A说

法错误;

B:公民间接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不是直接,故B说法错误;

D:没有体现让公民有序参与立法,故D说法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C。

7.下列“微行为”的“微点评”正确的有()

微行为微点评

①2022年2月,某市举行市、镇两级人大代表的选举活动民主选举

②某地政府就“双减”政策管理,坚持发扬民主、开门问策、集思广益民主决策

③中学生借助网络平台,对国家机关和公职人员提出意见、建议和批评民主协商

④找小区物业部门反映社区缺少健身场地问题民主监督

A.①②B.③④C.②④D.③④

【答案】A

【详解】本题考查参与民主生活。

①:2022年2月,某市举行市、镇两级人大代表的选举活动,体现的是民主选举,①正确;

②:某地政府就“双减”政策管理,坚持发扬民主、开门问策、集思广益,体现的是民主决

策,②正确;

③:中学生借助网络平台,对国家机关和公职人员提出意见、建议和批评,体现的是民主监

督,③错误;

@:找小区物业部门反映社区缺少健身场地问题,是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体现,不是民主监督,

④错误;

故本题选A。

8.在我国,人民当家作主从来就不是一句口号、一句空话,而是落实在国家政治生活和社

会生活中的。下列事件能直接反映这一观点的是()

①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

②我市全国人大代表坚持为进城务工人员代言

③广大人民群众自发地悼念袁隆平逝世两周年

④某村召开村民议事会讨论美丽屋场建设方案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答案】C

【详解】本题考查人民当家作主。

①: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表明我国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故①不符

合题意;

②④:依据教材知识,我市全国人大代表坚持为进城务工人员代言、某村召开村民议事会讨

论美丽屋场建设方案,都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故②④符合题意;

③:广大人民群众自发地悼念袁隆平逝世两周年,与人民当家作主无关,故③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C。

9.某村建立了以村民说事、干部问事、集中议事、督促查事为主要内容的“村民说事室”,

它先后帮助村民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50多起,为村民挽回损失500多万元,成为基层微治理

模式的新平台。建立“村民说事室”的举措与成效启示我们实行全过程人民民主()

①需要发展基层群众自治②人民要直接参与国家管理

③需要增强公民民主意识④有助于实现社会和谐稳定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答案】C

【详解】本题考查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参与民主生活。

①③④:“村民说事室”成为基层微治理模式的新平台。建立“村民说事室”的举措与成效

启示我们实行全过程人民民主需要发展基层群众自治;需要增强公民民主意识;有助于实现

社会和谐稳定,故①③④符合题意;

②:在我国,人民不能直接参与国家管理,故②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Co

10.截止2023年3月,全国各地共设立20多万个“代表之家”“代表联络站”,基本实现

了乡镇和街道的全覆盖。各级人大以此平台为依托,结合人大职权,广泛组织代表通过调研

视察、走访座谈等方式,深入了解民情民意,积极为民代言发声,推动解决群众提出的急难

愁盼问题。设立“代表之家”“代表联络站”()

①有利于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

②保障了人民群众直接决定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权力

③有利于拓宽收集社情民意渠道,支持人大代表行使职权

④有利于维护人民利益,彰显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答案】B

【详解】本题考查社会主义民主的相关知识。

①③④: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新型的民主,题干中,设立“代表之家”“代表联络站”,广

泛组织代表通过调研视察、走访座谈等方式,深入了解民情民意,积极为民代言发声,增强

了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彰显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

性,有利于拓宽收集社情民意渠道,支持人大代表行使职权,故①③④说法正确;

②:人民群众是间接行使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权力,故②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Bo

11.《法治中国建设规划2020-2025年》是第一个关于法治中国建设的专门规划,是新时代

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纲领性文件,我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

A.确保所有人都能自觉遵守法律规范

B.保障我国公民的所有权益不受侵犯

C.统治国家管理社会,杜绝贪污腐败

D.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答案】D

【详解】本题考查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D:当前,我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

义法治国家,故D符合题意;

ABC:选项中的“都能”“所有”“杜绝”说法太绝对。故ABC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D。

12.2023年1月31日,在南宁市召开的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政法工作会议强调,全区各级

政法机关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党对政法工作的绝对领导,以推进政法工作

现代化。这表明建设法治国家要求()

①司法机关公正司法,使每一个司法案件都体现公平正义

②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③中国共产党科学立法,使每一项立法都得到人民群众的普遍拥护

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通过公正司法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答案】B

【详解】本题考查建设法治国家。

①②④:题干中,坚持党对政法工作的绝对领导,以推进政法工作现代化。这表明建设法治

国家要求司法机关公正司法,使每一个司法案件都体现公平正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通过公正司法保护公民的

合法权益,故①②④符合题意;

③:中国共产党无权科学立法,故③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Bo

13.下面是小明同学在新华网上看到的一张“图解报告”,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

一、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二、扎实推进依法行政

三、严格公正司法

四、加快建设法治社会

①表中“一”是对立法机关的要求②表中“二”的核心是规范政府的行政权

③表中“三”是对执法机关的要求④表中“四”要求政府全面推进政务公开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答案】A

【详解】本题考查全面依法治国的要求。

①: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这体现了科学立法的要求,①说法正

确;

②:扎实推进依法行政,这是对依法行政的要求,依法行政的核心是规范政府的行政权,②

说法正确;

③:严格公正司法是对司法机关的要求,而不是对执法机关的要求,③说法错误;

④:加快建设法治社会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A。

14.下列示例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基本要求对应正确的是()

选基本要

示例

项求

公正司

A项东的财产被叔叔侵占后,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返还财产。

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了《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科学立

B

法》法

2022年9月23日,曾引起全国关注的“唐山烧烤店打人案”一审公开严格执

C

宣判,主犯获刑24年。法

“老虎”“苍蝇”一起打、加大力度惩治“老赖”、“海外猎狐”扫黑除全民守

D

恶法

A.AB.BC.CD.D

【答案】B

【详解】本题考查全面依法治国。

A:项东的财产被叔叔侵占后,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返还财产,体现的是全民守法,

故A说法错误;

B: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了《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体现了科学

立法,故B说法正确;

C:2022年9月23日,曾引起全国关注的“唐山烧烤店打人案”一审公开宣判,主犯获刑

24年,体现的是公正司法,故C说法错误:

D:“老虎”“苍蝇”一起打、加大力度惩治“老赖”、“海外猎狐”扫黑除恶,体现的是

公正司法,故D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B。

15.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

关系党执政兴国,关系人民幸福安康,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下列名言警句蕴含的道理

与此一致的是()

A.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一《荀子》

B.法令者,民之命也,为治之本也一《商君书》

C.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一《论语》

D.善学者尽其理,善行者究其难。一《荀子•大略》

【答案】B

【详解】本题考查全面依法治国。

B:法令者,民之命也,为治之本也,意思是法令就是人民的生命,治国的根本,体现了依

法治国,故B符合题意:

A:体现的是从小事做起,故A不符合题意;

C:体现的是学习兴趣,故C不符合题意:

D:体现的是学会学习,故D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B。

16.习近平强调:我们要坚持把信访工作作为了解民情、集中民智、维护民利、凝聚民心的

一项重要工作,千方百计为群众排忧解难。下列说法与材料不相符的是()

①为群众提供监督渠道②政府主动履职,提高为人民服务的能力和力水平

③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是民主参与④规范政府行使权力,充分发挥监察职能

A.①②B.②④C.①④D.③④

【详解】本题考查建设法治政府。

①②:题干中习近平强调的话,体现了为群众提供监督渠道,政府主动履职,提高为人民服

务的能力和力水平,故①②说法正确;

③: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是人民当家作主,故③错误;

@:政府没有监察职能,故④错误;

本题为逆向选择题,故本题选D。

17.某校八年级(2)班以“平等在法律意义上的含义”为主题举办讨论会,同学们各抒己

见。下列同学们列举的事例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①国家加大对义务教育的执法检查力度

②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名额分配充分考虑各少数民族地区

③在公交、地铁等公共交通工具上,设置老弱病残孕专用座位

④某市印发《“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实施意见》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详解】本题考查平等在法律意义上的含义。

①:国家加大对义务教育的执法检查力度体现了严格执法,与题意无关,故①不符合题意;

②: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名额分配充分考虑各少数民族地区体现了同等情况同等对待,故②

符合题意;

③:在公交、地铁等公共交通工具上,设置老弱病残孕专用座位体现了不同情况差别对待,

故③符合题意;

④:某市印发《“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实施意见》体现了不同情况差别对待,

故④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18.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关系党执政兴国,关

系人民幸福安康,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①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率先做尊法守法的榜样②培养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强化规

则意识

③加强法制宣传,强化道德的权威性④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树立

法治意识

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④

【详解】本题考查厉行法治的要求。

①②④:结合课本知识,厉行法治,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率先做尊法守法的榜样;培养正确

的权利义务观念,强化规则意识;公民要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树立法治意识,①②④说法正

确;

③:我们要强化法律的权威性,③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Co

19.“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斑马线前礼让行人是“礼”,唤醒每个人做文明驾驶的示范

者;它更是“法”,通过完善立法、严格执法等,让参与者遵规守法。这体现了()

①道德对法治有促进作用②良好交通秩序需要发挥法律规范作用

③法律对道德有支撑作用④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

A.①②B.①④C.①③D.②④

【详解】本题考查德治与法治的关系。

②④:题干中,“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斑马线前礼让行人是“礼”,唤醒每个人做文明

驾驶的示范者:它更是“法”,通过完善立法、严格执法等,让参与者遵规守法。这体现了

德治与法治的关系。良好交通秩序需要发挥法律规范作用③法律对道德有支撑作用,社会治

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故②④符合题意;

①:道德对法治有支撑作用,故①错误;

③:法律对道德有促进作用,故③错误;

故本题选D。

20.2023年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指出,审理私自上树摘杨梅坠亡案、高铁霸座案、吃“霸

王餐”逃单摔伤索赔案,让自甘风险者自负其责,让失德乱序者承担后果,引导社会成员增

强公共意识、规则意识。这体现()

①司法捍卫社会公平正义②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

③法院满足公民的一切诉求④鼓励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立法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详解】本题考查司法维护正义。

①②:依据所学知识,结合题干最高人民法院审理相关案件,让自甘风险者自负其责,让失

德乱序者承担后果,引导社会成员增强公共意识、规则意识等,体现了司法捍卫社会公平正

义,也强化了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故①②说法正确;

③:法院尊重和保护公民的合理合法的诉求,故③说法错误;

@:人民无权参与立法,人民代表大会行使立法权,故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Ao

21.只要我们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实事,尽最大的努力解决民生问题,就一定会得到人民群众

的拥护。对政府来说,要切实解决民生问题,最重要的是()

B.坚持依法执政,规范行使行政权

A.坚持为人民服务,为人民谋利益

D.增强政府工作的透明度

C.建立健全有效制约和监督权力的机制

【答案】A

【详解】本题考查政府的宗旨。

A:分析题干可知,要切实解决民生问题,政府最重要的是坚持为人民服务,为人民谋利益,

A说法正确;

B:中国共产党依法执政,B错误;

C:全国人大建立健全有效制约和监督权力的机制,C错误;

D:说法与题干内容无关,D与题意不符;

故本题选A。

22.《河南省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方案(2021-2025年)》指出,要加快建设服务型政府,提高

政务服务效能。全面提升政务服务水平,完善首问负

责、一次告知、一窗受理、自助办理等制度。河南省这一举措有利于()

①提升办事效率,提高政府公信力

②推进政务公开,确保政府依法行政

③激发民众热情,积极行使民主权利

④回应群众诉求,推动建设人民满意的政府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答案】B

【详解】本题考查政府依法行政。

③⑥:依据教材内容,在我国,政府的权力来源于人民。政府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政府的

工作要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为人民谋利益。题文中河南省这一举措有利于政府提升办

事效率,提高政府公信力,推动建设人民满意的政府,①④说法正确;

②:推进政务公开,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有利于促进政府决策科

学化和民主化,②说法错误;

③:不是政府的角度,③排除;

故本题选B«

23.2023年央视3.15晚会曝光了安徽寿县永良米业:库房里放着一堆堆加工好的大米,外

包装上写着“泰子王”二代泰国香米。事实上,“泰子王”只是他们注册的商标,有香味是

违规添加了香精。当晚该县政府立即组织对该企业采取查封措施,开展执法调查。县政府下

一步的举措可能是()

A.科学立法,制订大米加工地方法规

B.建立国家统一的食品安全信息平台

C.严格执法打击损害消费者权益行为

D.积极行使监督权,曝光违规的企业

【答案】C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全面依法治国的相关知识。

A:科学立法,制订大米加工地方法规是立法机关的职责,不是县政府的举措,故A不符合

题意;

B:建立国家统一的食品安全信息平台是国家举措,不是县政府的举措,故B不符合题意:

C:根据题干主旨,永良米业存在着违规生产,侵犯消费者权益的行为,县政府影严格执法

打击损害消费者权益行为,故C符合题意:

D:积极行使监督权,曝光违规的企业是公民和新闻媒体的职责,不是县政府的举措,故D

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

24.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不仅有完整的制度程序,而且有完整的参与实践。围绕“人民民主

是一种全过程的民主”这一重要命题,同学们提出了以下观点,其中值得商榷的是()

①某村委会正式候选人向选民宣讲治村方案,选民根据方案内容踊跃提问,候选人作答,选

民听后经过比较才进行正式投票选举一一通过直接选举增强基层行政组织选举的透明度

②在基层立法联系点,某居民就地方组织法中明确街道办事处的职责范围提出意见,其意见

也被草案采纳一公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

③市检察院就一起国家司法救助案件举行听证会,当地村民代表纷纷发表意见一一公民参与

民主意识不断增强,公民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参与民主决策

④作为深耕温室气体监测领域的科学家,张兴赢委员履职的脚步遍及大江南北,过去4年,

他的11份提案,100%被立项。100%得到部委回函办理一一人民政协履行参政议政的职能,

特有的协商民主展现人民民主的真谛

A.①②③B.②③④c.④D.①③④

【答案】A

【详解】本题考查基本政治制度、公民行使民主权利、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认识和理解。

②②③:村民委员会是我国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不是行政组织;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

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市检察院就一起国家司法救助案件举行听证会是社会听证制度;故①

②③说法错误;

④:张兴赢委员履职的4年,他的11份提案,100%被立项、100%得到部委回函办理反映人

民政协履行参政议政的职能,特有的协商民主展现人民民主的真谛表述符合人民政协的性质

和职能,故④说法正确;本题逆向选择,故本题选A。

25.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

性,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以下体现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是()

①人民至上,人人能当家作主②候选人选举时漫天许诺,当选后拒不履行

③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写入宪法④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众人商量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答案】D

【详解】本题考查全过程人民民主。

③④: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写入宪法,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众人商量都体现人民当家做主,故③

④符合题意;

①:人民当家做主,“人人能”的说法太绝对,故①错误;

②:候选人选举时漫天许诺,当选后拒不履行的行为,是个人利益至上,以牺牲人民利益为

代价,故②错误;

故本题选D。

第n卷(非选择题共50分)

四、非选择题(本题共4题,26题10分,27题14分,28题10

分,29题16分,满分50分)

26.(10分)2023年3月,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在北京召

开。

【从小院议事到共商国是】

农家小院里,村党总支书记、全国人大代表和村民一起交流油茶和笋竹产、也发展,把关

于竹产业创新发展和山区林道建设的建议带到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参加全国两会的代表委员共商国家发展大计、共议民生热点问题,将人民所思所盼融入

国家发展。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人民增收致富渠道。

(2)有人说,中国的民主不是装饰品,不是用来做摆设的。结合材料和所学,谈谈对这句

话的理解。(6分)

【从选举产生到宪法宣誓】

2023年3月,由人民选举产生的2977名人大代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本次

会议选举产生了新一届国家领导人。根据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主席团关于宪法宣誓的组

织办法,全体会议各项议程进行完毕后,举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

一次会议宪法宣誓仪式。

宪法宣誓誓词我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履行法定职责,忠

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尽职守、廉洁奉公,接受人民监督,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

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努力奋斗!

(2)结合材料和所学,分析从选举产生到宪法宣誓说明了什么。(4分)

【答案】(1)①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一种新型的民主,是从中国的社会土壤中生长出来,

在实践中不断得到验证,是有生命力的。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

②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③有事好商量,

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是人民民主的真谛。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

和独特优势。④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有助于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实现人民安居乐业、

社会和谐稳定、国家繁荣富强。

(2)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权力机关;②宪法是根本的活动准则,是国家的根本

法、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分析】考点考查:新型民主、人大的地位、宪法是国家根本法。

能力考查:分析材料的能力、运用教材知识的能力。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法治观念。

【详解】(1)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

本题的设问主体为学生,需要运用新型民主的有关知识,从理解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中国的民主不是装饰品,不是用来做摆设的一可链接我国社会主义民主从中国的社

会土壤中生长出来,在实践中不断得到验证,是有生命力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

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特点、人民民主的真谛、协商民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意义。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2)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

本题的设问主体为国家,需要运用人大的地位、宪法是国家根本法的有关知识,从体现类习

题的角度进行作答。

第二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