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人教部编版(新)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归园田居(其一)_第1页
2020人教部编版(新)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归园田居(其一)_第2页
2020人教部编版(新)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归园田居(其一)_第3页
2020人教部编版(新)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归园田居(其一)_第4页
2020人教部编版(新)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归园田居(其一)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归园田居》导学案

素养目标

1、解读田园风光构成的意境。

2、解读诗人归田园前的心境,解读诗人形像。

3、简单了解陶诗的艺术风格。

课文预习案(任务一)

一、作者介绍

陶渊明(365-427),一名潜,字元亮,东晋(朝代)田园诗人,洛阳柴桑

人,自称为“五柳先生”,死后世人称他为“靖节先生”。我国古代杰出的文学

家。

陶渊明从二十九岁起开始出仕,任官十三年,一直厌恶官场,向往田园。他

在义熙元年内(405年)四十一岁时容,最后一次出仕,做了八十多天的彭泽县

令即辞官回家。以后再也没有出来做官。据《宋书•陶潜传》和萧统《陶渊明传》

云,陶渊明归隐是出于对腐朽现实的不满。当时郡里一位督邮来彭泽巡视,官员

要他束带迎接以示敬意。他气愤地说:“我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陶

渊明天性酷爱自由,而当时官场风气又极为腐败,谄上骄下,胡作非为,廉耻扫

地。一个正直的士人,在当时的政洽社会中决无立足之地,更谈不上实现理想抱

负。陶渊明经过十三年的曲折,终于彻底认清了这一点。陶渊明品格与政治社会

之间的根本对立,注定了他最终的抉择一一归隐。从此他结束了时隐时仕、身不

由己的生活,终老田园。归来后,作《归园田居》诗一组。

三、资料链接

陶渊明出身于破落官僚家庭,后家道已衰落。青年时期,他曾有“大济于苍

生”的雄心壮志。但是,他所生活的东晋时代,举贤不出士族,用法不及权贵,

门阀制度极其严酷,使他无法施展自己的才能与抱负。

陶渊明二十九岁,为谋出路,开始走上仕途。曾三次辞职。四十一岁时,在

亲友的劝说下,出任彭泽令。任职八十余天,传来了妹妹死于武昌的噩耗,这时,

又正逢郡派督邮来县巡视,县吏告诉他“应束带见之”,渊明说:“我岂能为五

斗米,折腰向乡小儿!”当天便解绶辞官回乡。他终于同黑暗官场彻底决裂,抛

弃功名利禄,归隐田园。

退隐之后,他曾躬耕陇亩,和父老乡亲共话桑麻,诗人一直过着隐居田园的

清苦生活。

这段时期,是他创作的丰收期,写出了大量的田园诗,艺术上也日臻成熟,

1

终至炉火纯青。晚年,他写出了著名的《桃花源记并诗》,阐明社会理想。他所

憧憬的桃花源社会,是没有君主,没有剥削,没有战乱,自食其力的社会。这虽

然是一种乌托邦式的幻想,但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农民的要求,也反衬了

现实社会的黑暗。

陶渊明的思想较为复杂,但主要的是儒、道两家思想的影响。儒家思想,使

他早期具有济世之志,几次出仕,正是儒家积极用世、兼济天下的思想的体现。

退隐后,儒家的安贫乐道、君子固穷的思想又成为他的精神支柱。他的道家思想,

继承了正始以后道家精神批判现实、否定现实的一面,但其中老庄的消极避世、

清静无为、顺适自然的思想,又给予他以消极的影响。

陶渊明的作品大多写退隐后的生活,表现农村风物,劳动生活,表示对黑暗

现实的不满。他的诗情感真实,风格平淡自然,诗味醇厚,语言清新,对后世有

很大的影响。

陶渊明开创了田园诗一体,为古典诗歌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从此以后,田

园诗不断得到发展,到唐代就已形成了田园山水诗派。宋以后,描写田园的诗人

就多到不可胜数了。

语言建构与运用(任务二)

1.字音

羁(jl)荫(yin)暧(di)墟(xu)

2.讨论鉴赏

(1)从何而归?诗人将官场说成“尘网”、“樊笼”,这些词反映了诗人

对官场的什么态度?

明确:官场。

诗人将官场说成“尘网”、“樊笼”,这些词反映了诗人对官场的什么态度?

对官场生活的厌恶。“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2)为何而归?思考:如何理解“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本性爱田园。

由于官场的黑暗,无自由,无法实现抱负,作者归隐田园为独善其身。

(3)归向何处?找出描写田园生活情景的句子?用自己的话描述。

明确:园田。

找出描写田园生活情景的句子?用自己的话描述。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

2

桑树颠。

(参考:屋后榆柳树影婆娑,浓阴覆地,习习清风平息心中焦虑。眼前桃李

芬芳,弄姿堂前,唤起心中欢欣。极目远眺,炊烟融入暮霭,侧耳谛听,依稀听

得犬吠鸡鸣。)

(4)归去如何?

明确:“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有“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神”

之感。作者是在写自己宁静、闲适的生活状态,和那种轻松、平和、喜悦之情。

3.拓展训练

归园田居(其二)

野外罕人事①,穷巷寡轮鞅②。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

时复墟曲③中,披④草共来往。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注释】①人事:指与人交结往来。②鞅:马驾车时颈上的皮带。这句是

说居处僻陋,车马稀少。③曲:隐僻之地。墟曲:犹乡野。④披:拨开。

(1)在这首诗中诗人表达了什么样的感受?

在本诗中,诗人表达了乡村生活的幽静和自己心境的恬静。

(2)诗人是怎样来表达乡村生活宁静的?

先是从正面写“静”。乡村的偏僻,极少应酬,虚掩的柴门,幽静的居室,

把尘世的喧嚣俗念都远远地隔绝了。

与纯朴的乡邻们披草来往,共话桑麻,不是世俗的“人事”;这是以外在的

“动”写出内在的“静”。“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令人喜悦;同时又“常

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然而这一喜一惧,并非“尘想”杂念。相反,这单纯

的喜惧表示着乡居劳作使诗人的心灵明净了,感情淳朴了。这是以心之“动”来

进一步展示心之“静”。

思维提升与发展(任务三)

一、导入新课

《桃花源记》)在这篇文章中陶渊明先生向世人呈现了这样一个与世隔绝的

理想境地,倾注了他对田园归隐生活的向往和热爱。今天我们将一起学习他的另

一首经典诗作《归园田居》(其一))陶渊明一共写了五首《归园田居》,我们

今天要学的是其中的一首。

二、整体感知

3

(一)解题:诗题“归园田居”如何理解?(回到田园生活)

(二)你觉得诗人的心情怎样?(愉快?陶醉?)那朗读的时候语速是?(较慢)

语调?(平缓),显然不能慷慨激昂的读。听听人家是怎样朗读的,注意

字音和节奏,等一下要请同学来评点。(播放配乐朗读音频)学生评点、

指名读。

三、鉴赏品味

(一)初步体会情感

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对官场的厌倦)

2.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作者对官场的厌倦?

(用“尘网”、“樊笼”比喻官场生活,“误落”写出了自己久居官场的

悔恨之情,巴不得快点摆脱。“一去三十年”,实应为“十三年”用夸大了的数

字,说明了时间之长,痛苦之深。与''久在樊笼里”的“久”字相呼应。“羁鸟”

和“池鱼”来自比,自己就像关在笼子中的鸟一样向往自由自在的田园,像养在

池塘里的鱼一样渴望闲适恬淡的生活。特别是“恋和思、,旧和故”都用得非常好,

表现出陶渊明对田园生活的眷恋和向往。)

3.诗人是如何抒发对田园生活的热爱的?

(开篇“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陶渊明的本性热爱田园生活,对于世

俗官场的周旋逢迎、尔虞我诈难以适应。为何要出仕?养家糊口,大济苍生。

在封建社会,人们要建功立业,要实现政治理想,只能当官,走仕途。但是,当

时的东晋政治腐败,社会动乱,门阀势力飞扬跋扈,统治阶级热衷的是争权夺利,

在这样的政治局面下,想实现进步的政治理想是不可能的,陶渊明又不愿同流合

污,只有选择离开,选择归隐。所以他说“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又用“羁

鸟”和“池鱼”来自比,“恋旧林”、“思故渊”和“爱丘山”一样,都是表达

对田园的热爱。以上这些诗句诗人都在叙述自己归隐田园的原因:本性爱自然,

厌恶官场。而诗人写对官场的厌恶正是强化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引导学

生齐背这六句诗。

(既然“性本爱丘山”那就去“开荒南野际”,既然“少无适俗韵”那就去

“守拙归园田。”交代了自己回归田园的生活方式后,接下来诗人就具体描绘了

田园的生活。)

同学们找出描绘田园风光的诗句并齐读: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

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师:显然这些诗句字里行间都倾注着作者的情感,这不是在叙述,也不只在

描写,而是在抒情,是借景抒情。下面我们将进一步品味这些景物是如何表达情

感的。

(二)品味田园意境

4

1.诗人描写了哪些田园景色?

(方宅、草屋、榆柳、桃李、村落、炊烟、狗吠、鸡鸣)

2.这些景色有哪些特点?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住宅周围有十亩土地,八九间草屋,这里

空阔自在而简陋。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后檐”是指屋后的水沟,这里和“堂前”

相对应,指房前屋后都种着榆树柳树,盛开着桃花李花,环境是多么幽雅美丽!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写远景,远望村庄轮廓模糊,炊烟袅袅,一切

是安详的、恬淡的。

“狗吠深巷中”狗的叫声从深巷里传来,显得低沉,而“鸡鸣桑树颠”鸡声

高亢在桑树顶传响。这是低声部和高声部在合奏一曲和谐的乡间乐章。“鸡犬相

闻”不仅是一种和谐的境界,更是反衬乡间的宁静。)

3.诗人笔下的这些田园风光是如何组织在一起的?

(这八句话,由近到远,由所见到所闻,由动到静。有声有色,有淡有浓,

有活泼有生机,有朴拙自然的趣味,构成了远离尘世、宁静安谧、淳朴自然的艺

术境界。

4.乡间生活真的就是如诗人笔下这么美好吗?“砖瓦房”住着不比“草屋”

踏实吗?(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因为“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所以“草

屋”不简陋,是作者崇尚的简单的返朴归真的生活。)

5.说真话乡间田园生活并不都是诗情画意的,也有充满乡土气息的蚊虫苍蝇

牛粪,诗人为什么不写呢?

(诗人为了表达对田园生活的喜爱,是有意的选取能够表达主题的意象,所

以说方宅草屋、榆柳桃李、村落炊烟、狗吠鸡鸣这每一个景物都是包含了诗人的

主观情感的,这就是意象,而由这些意象诗人艺术地组合成了空阔简单、幽雅美

丽、安详恬淡、和谐宁静的意境。正如王国维先生所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也!”

这里的景语即情语,情语即景语,已达到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这是诗人向往的

境界,是诗人的精神家园,和他之前压抑黑暗的现实生活是截然不同的,他自己

也陶醉在这样的意境中,所以他会情不自禁地脱口而出:“久在樊笼里,复得返

自然。”

6.引导同学们齐读描写田园景色的这些诗句。

四、诵读体会

1.指名朗读全诗,师生评点指导。

2.引导同学们齐读全诗。

5

五、课堂小结

师:为了表达对官场的厌倦,对田园的热爱,诗人在这首诗里运用了哪些

艺术手法?

(比喻、借代、夸张、拟人、互文、动静结合、视听结合、衬托、寓情于景、

白描)

六、体会诗歌语言特色

(诗人向往自然简单的生活,在语言表达上也追求朴素自然。如“方宅十余

亩,草屋八九间。”没有浓墨重彩,只是简单的粗线条勾勒,就写出了自在简单

的生活。这就是白描的效果:最简练的笔墨,不加烘托,描画出鲜明生动的形象。

如:“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看是不经意的两个叠词,却用轻柔飘升的

炊烟将远处朦胧的村落给勾画得更淡更柔了,那份安详恬淡的效果也就出来了。

再比如“狗吠深巷中……,随手写来,明白如话,正如苏轼所评价的''似淡而实

美”。所以说“田园诗的鼻祖”陶渊明是当之无愧的。他热爱自然的情怀,在诗

歌内容和形式上都极致的演绎而实现了完美的统一。)

七、布置作业

(一)学以致用:用本节课所学的鉴赏景物描写的方法,分析下面这首诗画面美。

绝句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教师引导学生从诗人描写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构成怎样的意境?诗中的意

象又是如何组织在一起的?这几个角度鉴赏诗歌的画面美。)

(二)背诵并默写《归园田居》

八、板书设计:

意象令情景交融f意境

L方宅、草屋】

11

热爱甲园榆柳、桃李广阔、简单'

‘村落、炊烟、生机、清幽j无尘杂

误落尘网(三十年)爱丘山狗吠、鸡鸣静谧、和谐、有余闲

恋旧林

池鱼思故渊

久在樊笼返自然

审美鉴赏与创造(任务四)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发现自然的美,找寻久违的自然家园

陶渊明,沼阳柴桑人,今江西九江人。不为五斗米向乡里小儿折腰,做官

83天就辞官回家了。回家的心情如何呢?为什么要回家?这首诗就给了我们答

案。这首诗就是《归园田居》。我们看看原文: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十三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

故渊,开荒南野际,抱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彳度檐,桃李

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

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关于尘网:近代诗歌中,有一首最短的诗歌。内容只有一个字“网”《生活》

网。法国文学家,思想家萨特说过“他人就是地狱”生活就是穿越在不同的角色

间。10年前,我上高一时,我的语文老师说过,生活就是穿越在不同的角色间。

我想,他们最早应该从陶渊明这里得到过启发吧。(所以陶渊明先生不仅是一位

文学家,还是一位思想家。)

家徒四壁,陶渊明的家里很穷。他有时候没有吃的,乞讨。

关于“虚室”:“虚室生白,吉祥止止”。我们放下内心的杂念,才会欣赏

到大自然的美。德国著名思想家海德格尔引用荷尔德林的一句诗:人应当诗意地

生活在这个世界上。著名散文家周国平说过:“我喜欢生命本来的样子”,生命

本来的样子是什么样的呢?陶公给了我们答案。

一个人如道家所说“如婴儿之未孩”保持那一颗赤子之心,不忘初心,永远

保持对生活的热爱。永远保持探索的热情。永葆青春。用超然的诗意的心灵看待

7

周围的这个世界。一切都是美好的。千百年来,他永远滋润着我们的心田。

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任务五)

为了谋生,该不该做自己不喜欢的事?

在昔曾远游,直至东海隅。

道路迥且长,风波阻中涂。

此行谁使然?似为饥所驱。

倾身营一饱,少许便有馀。

恐此非名计,息驾归闲居。

陶渊明《饮酒》(其十)

从前啊我也曾远游,

一直到了遥远的东海边。

道路啊迂回而漫长

总有风风雨雨阻挡了前行的路。

为什么要风雨兼程?

不过是为了生活。

生活所需多么简单,

何必竭尽全力跋涉在险恶之途?

钻营的生活实在违背我的内心,

还不如回到家里悠闲度日。

01/

在这首诗里,陶渊明说,当初为了一家有饭吃有衣穿,我大老远的去做官,

没有想到官场的险恶超出我的想象;算了,当初我的目的不过是谋生,谋生不过

是混个温饱,何必为了一个温饱耗费那么大的心神,尤其是为了温饱牺牲自己内

心的原则。

陶渊明写这首诗时,一定是想到了庄子的一句话:“鹅鹦巢于深林,不过一

8

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庄子讲的是尧帝去山里寻找著名的隐士许由,要

把天下让给他,没有想许由立马拒绝了,并对尧帝说:“你这样做是因为怕天下

治理不好吗?既然你已经治理得很好了,这又是为了甚么呢?小鸟在树林里筑

巢,只用一根树枝;霰鼠在河里喝水,只不过满腹。还是把天下留给你自己吧!

我要天下有甚么用?”

许由的意思是人的所需其实很有限。如果我们满足于有限的所需,那么,就

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自得其乐,不受别人的牵制。二十世纪的画家杜尚有过同

样的意思、。卡巴尔问杜尚:“回顾您的一生,什么是您最满意的?”杜尚回答:

“首先我很幸运,因为我基本上没有为糊口去工作。我认为从经济学的角度看,

为了糊口而工作挺傻的。我希望有那么一天,我们可以不必为糊口而工作。感谢

我的运气,使我不必下海挣钱。从某个时候起,我就认识到,一个人的生活不必

承担太重、做太多的事,要有妻子、孩子、房子、汽车……从根本上说,这是我

生活的主要原则,所以我可以说,我过得很幸福,我没有生过什么大病,没有忧

郁症,没有神经衰弱……我不能告诉你更多了,我是生而无憾的。”

许由一个人在颖水河边的茅棚里度过了快乐的一生。杜尚一个人,没有妻子,

没有房子,没有汽车,在纽约、巴黎这样的大都会里度过了快乐的一生,喜欢下

棋的时候就下棋,喜欢画画的时候就画画,喜欢什么都不做的时候就什么都不做。

02/

许由、杜尚的生活告诉我们,如果我们愿意克制自己的欲望,那么,我们完

全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完全可以自由地度过一生。很多人说做自己喜欢做的事,

却总是不能付诸行动,总是在自己不喜欢的事情里彷徨、挣扎,总是说为了谋生。

谋生成了很多人苟且偷生的借口。其实不是为了谋生,而是为了欲望,什么欲望

呢?就是既要自由,既要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却又不愿意付出代价。说得直白一

点,还是贪婪,什么都想要,什么都不想放弃。于是,一辈子都在泥潭里挣扎。

如果只是为了谋生,就像陶渊明所说的,谋生不过混个温饱,不过是一件很

简单的事,就算讨饭,人还是可以活下去的。如果谋生这件事,伤害自己的内心,

那么,唯一的办法,就是回到简单的生活。用简单来抵御这个世界的险恶,用简

单来化解这个世界的无聊。

寒山说:“总为求衣食,令心生烦恼。”他的意思不是说不需要去求衣食,而是

说,如果我们在谋生的过程里总是烦恼丛生,那么,就不是真正的谋生了。更进

一步,他的真正意思是:如果我们为了谋生,而去做损害自己本性的事情,那么,

就算你得到了金钱财宝,却让自己沦落到非人的地步,又有什么意思呢?

03/

陶渊明的意思很清楚,当我们为了谋生做的那件事伤害了我们自己的本性,

9

那么,就应该不再做这件事。但如何解决生活的问题呢?陶渊明的答案是节制自

己的欲望,过一种清贫却自由的生活。回到本章的标题:该不该为了谋生去做自

己不喜欢的事?如果以陶渊明的例子,那么,回答肯定是不应该。

陶渊明不喜欢的事之所以不应该做,是因为这件事越过了他做人的原则。但

是,很多我们不喜欢做的事,并不一定会越过我们做人的界限,比如,在商店做

一个店员,或者在学校做一个老师,又或者陪亲戚去游览景点,或者加班写一个

文案,等等,可能都不是我们喜欢做的事,但这些事并不会违背我们做人的原则,

我们只是厌烦,只是不喜欢,但为了谋生,为了人情,还是不得不做,做了也无

伤大雅。

所以,如果以喜欢还是不喜欢为标准,那么,既可以回答:为了谋生,我们

有时候绝对不应该做我们不喜欢的事,也可以回答:为了谋生,我们有时侯不得

不做我们不喜欢的事。

也许,这个问题换一种问法会更清晰:我们能不能把自己的爱好变成谋生的手

段?如果以陶渊明为例,回答是并不能够。陶渊明最喜欢的爱好无疑是读书、写

诗、喝酒,但这三件事在他那个年代都不能让他养家糊口,所以,他只好选择种

地,做农夫,从他的诗里,我并不认为他发自内心地喜欢这种工作。但是,相比

于当官,这个不喜欢的事情,只是不喜欢而已,并不会违背做人的原则,所以,

他就把这个不喜欢的事变成自己喜欢的事了。

这一点,有点像英国十九世纪的作家毛姆,酷爱写随笔,但没有办法用稿费

养家糊口。十四岁就开始做职员,一直做了三十六年,他在晚年写《退休者》一

文,开篇就说:“如果你命里注定,将一生的黄金岁月,即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