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复习讲座-古诗文对比整合_第1页
中考语文复习讲座-古诗文对比整合_第2页
中考语文复习讲座-古诗文对比整合_第3页
中考语文复习讲座-古诗文对比整合_第4页
中考语文复习讲座-古诗文对比整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考古诗文阅读复习——对比整合提升目录第一章第二章第四章第三章文言文考试现状文言文对比整合文言文命题研究第五章古诗词对比整合及复习策略第六章古诗词命题研究语文学科说明第一章2021年语文学科考试说明2021年语文学科考试说明

(一)考试范围:文言文阅读材料一篇,古诗词的阅读材料一篇。

(二)古诗文阅读考察内容:1.理解古诗文基本基本内容,概括古诗文大意,理解作者所蕴含的情感,表达自己的见解。

2.掌握古诗文中常见的重点字词,能解释词语在语境中的意义。

3.理解古诗文句子的意思,正确翻译文言文中的重点句子。4.阅读古代诗词,能从形象、语言、修辞、表达技巧方面,进行初步欣赏。

5.能根据要求筛选信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文章中心。第二章文言文考试现状文言文学习现状:1.学生对文言文缺乏兴趣。2.学生学习文言文目的单一。3.文言文阅读丢分严重。4.文言文教学现状不容乐观。5.文言文复习手段略有偏颇。第三章文言文命题探究1.铜仁近十年中考篇目年份篇目选文出处题量分值2011《出师表》《诸葛亮集·文集》4152012《愚公移山》《列子·汤问》4152013《核舟记》《虞初新志》4152014《陈涉世家》《史记》4152015《醉翁亭记》《欧阳修全集》4151.铜仁近十年中考命题规律年份篇目选文出处题量分值2016《鱼我所欲也》《出师表》《孟子·告子上》《诸葛亮集·文集》4152017《口技》《虞初新志》4152018《论语十二章》《送东阳马顺序》《论语》《宋濂全集》4152019《小石潭记》《柳河东集》4152020《富贵不能淫》《周亚夫军细柳》《孟子·滕文公下》《史记》415

(1)考查形式:

2011年~2020年,考查4道小题,客观题三问9分,主观题一道二问6分,共15分。近10年都是以课内文言文阅读形式考察,考查形式较稳定。

(2)考查范围:

选材来自课内,主要涉及人物故事(10年4考)、劝谏类(10年2考)、学习类(10年1考)、山水游记类(10年2考)、散文类(10年1考)、说明文(10年1考)

2.铜仁近十年中考(3)考查内容:

涉及考点有常见实词解释、常见及特殊虚词含义、通假字、文中句子翻译、文章内容理解、阅读启示感悟等。考点四考点三考点二考点一文意理解、分析人物、阅读感悟,3分理解主要内容2个句子,难度适中,6分翻译文中句子4个实词,3分理解常见实词4个虚词,3分理解常见虚词[近10年均为15分]3.中考命题考点第四章文言文对比整合1.文言文整合分类:内容上:山水写景篇、托物言志篇、学习篇、治国篇、人物篇、劝诫篇、为人处世篇、理想生活篇相同点:通过描写山水景色表达作者的情感。不同点:自然环境不同,社会环境不同,思想感情不同……文体上:⑴记⑵序⑶表⑷说⑸铭⑹书⑺历史散文⑻诸子散文根据内容上的整合,可将文章再次分类整合比较,例:山水写景游记类文章2.文言文对比整合形式:(以2018年中考为例)二、阅读下面甲乙两段节选文字,按要求完成8-10题

(9分)

(甲)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感,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于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论语》(乙)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享,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领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送东阳马生序》8.(3分)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必有我师焉

焉:句末语气词,可译为“啊”B.未尝稍降辞色

辞色:言语和脸色

C.三十而立

立:站立,站得住,这里可理解为独立做事情D.援疑质理

援:引、提出9.(3分)下列各组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其不善者而改之

其此之谓乎B.不逾矩

老翁逾墙走C.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卒获有所闻D.可以为师矣

俯身倾耳以请10.(3分)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节选自儒家经典著作《论语》。《论语》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关于教育、教学活动的论著。文中的孔子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被后人尊为“至圣先师”,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人物。乙文作者是明初文学家宋濂,他家贫嗜学,乐以忘忧。

B.甲文认为一个人应当立志勤奋学习,提出了“温故知新”的学习方式与“三人行,必有我师”的学习态度。乙文表现了作者求学的坚定与诚恳,突出他求学的艰难。在求学意志和求学态度上,两文是相何的。

C.甲文采用语录体,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言简练,含意深远。乙文是作者写给同乡后学的临别赠言,循循善诱,体现了真挚诚恳的感情。

D.“天命”指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耳顺”通常指能听得进不同意见。“加冠”,古时男子二十岁举行加冠仪式,表示已经成人,因此“加冠”表示年已二十。“生”是长辈对晚辈的称呼。)

(2.文言文对比整合形式:以18年中考为例,两篇文章都属于学习类文章:(1)相同点:通过道理或事例让人思考学习方法(2)不同点:内容上不同,《(论文)十二章》讲授的是学习态度、学习方法、自我修养,《送东阳马生序》讲的是博览群书、勤奋学习、专心刻苦、尊师重教;行文特点不同,《(论文)十二章》主要是语录体,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给人真实感,《送东阳马生序》是一篇赠序,全文以叙述为主,杂以情景描写,给人身临其境之感。一般情况下,选取的文段之间一是必定存在着“联系点”,在作者、文体、主题、题材、人物形象、表达方式、表现手法、顺序等要素中有一个或多个相同(相近)之处;二是存在着“可比点”,或同中存异,或异中有同;三是难易程度相当,均为浅易文言文如:《出师表》、《邹忌讽齐王纳谏》内容上整合对比共同点:

1.都是臣子向君王进谏《出师表》:提出三条建议,其中最主要的是“亲贤远佞”;《邹忌》:

指出“王之蔽甚矣”暗含广开言路,吸取各方意见之意2.提的意见都有广开言路的意思3.提的方式都很委婉《出师表》是“以情动人”;《邹忌》是私事到国事(由小见大)采用类比的方式劝谏。再如:《岳阳楼记》与《醉翁亭记》

相同点:

1.体裁相同:都是记,都融写景、叙事、抒情、议论于一体。

2.语言特点:语言上都采用骈散结合,节奏感强,读起来琅琅上口。

不同点:

1.结构技巧有别:《岳》文开头扼要记事,中间生动写景,借景生情,最后精辟议论,点明主旨。《醉》文则以“乐”字提挈全篇,环环相扣,构思精巧。

2.语言表述有别:《岳》文在语言上骈句散句结合,抑扬顿挫,四字短语琅琅上口,婉转有力。《醉》文虽也使用骈散结合的句式,但多用长句,且又有创新。

3.主题深度有别:《醉》文表述主题的方式含蓄深沉。把“与民同乐”的济民之情隐含在描写叙述之中,在醉中写乐,在乐中写醉。而《岳》文表达主题的方式是直抒胸臆。直接道出了他的“不以物喜,不以已悲”的磊落胸怀,并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至理名言,。第五章古诗词命题探究1.铜仁近十年中考命题年份篇目选文作者选文主题题量分值2011《赤壁》杜牧咏史怀古262012《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抒情哲理262013《次北固山下》王湾怀远思乡262014《春望》杜甫爱国忧民262015《渔家傲秋思》范仲淹边塞征战261.铜仁近十年中考命题规律年份篇目选文作者选文主题题量分值2016《渡荆门送别》李白抒情送别262017《过零丁洋》文天祥爱国忧民262018《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爱国忧民262019《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抒情哲理262020《游山西村》陆游写景抒情26以课内诗歌为主,题量、分值固定、考察点固定。

考察点主要围绕中考语文考试说明设定,从诗歌形象、语言、修辞、表达技巧等方面进行。第六章古代诗词对比整合及复习策略一、古代诗词题材分类整合:1.诗歌题材整合—爱国忧民2.诗歌题材整合—羁旅思乡3诗歌题材整合—山水田园4.诗歌题材整合—即事感怀5.诗歌题材整合—咏史怀古6.诗歌题材整合—边塞征战7.诗歌题材整合—酬答诗8.诗歌题材整合—咏物诗9.诗歌题材整合—送别诗10.诗歌题材整合—爱情闺怨诗二、初中阶段常见的标题类型整合标题类型示例内容涉及以地名(包括亭、台、堂、馆、楼)为标题如:《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咸阳城东楼》《竹里馆》《登幽州台歌》《潼关》此标题往往是怀古(咏史)诗,内容涉及借古讽今、吊古伤今、历史沧桑、世事变迁、人事飘零或登临览胜、即景抒情等。

以动植物或事物名为标题如:《观沧海》《卜算子·咏梅》往往是咏物诗、托物言志或单纯的写景、摹写物态。

以人物为标题如:《贾生》《卖炭翁》如果是底层人民,往往带有同情悲悯、关注民生、底层;如果是历史名人,往往带有怀念、景仰或寄与同情,怀古。

与节日有关的标题如:《元日》《清明》常常表现节日风俗、诗人处境、思家念亲、羁旅漂泊、伶仃孤苦等。三、初中阶段古代诗词题意向类整合1.风、2.月、3.山、4.花、5.云、6.酒、7.雨、8.流水、9.子规(杜鹃)、10.草木、11.雁、12.燕、13.柳、14.羌笛、15.夕阳、16.霜……例:酒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江城子·密州出猎》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行路难》(其一)四、古诗词考察要点:1、考查学生对诗段或诗句内容的理解与概括能力。2、考查学生对诗歌主题或情感的理解归纳能力。3、考查对诗句写作技巧和表达效果的赏析能力。4、考查学生扩充性描写的能力,再现诗歌所创造的艺术境界。(品味炼字类、名句赏析类、主旨情感类、想象描述类、表达技巧类)五、复习策略炼字类题目形式:

(1)诗歌中的“某”字或词有什么表达效果?(2)“某”个字或词用得好,好在哪里?(3)“某”字能否改为“某”字?(4)你最欣赏哪个字或词?请赏析。应对策略:抓住诗歌中关键词语来点评,从词性、色彩、修辞以及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去把握它的内涵。要结合全诗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去回答,不能孤立地谈这个词的作用。名句赏析类题目形式:

(1)某诗句历来受到人们的赞赏,该如何理解?(2)诗歌的某联流传成了千古名句,请分析原因。(3)从某句诗中领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