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1 第一课 训练1 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2025年高中政治一轮复习讲义_第1页
必修1 第一课 训练1 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2025年高中政治一轮复习讲义_第2页
必修1 第一课 训练1 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2025年高中政治一轮复习讲义_第3页
必修1 第一课 训练1 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2025年高中政治一轮复习讲义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训练1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1.(2024·衡水模拟)动漫影片《史前一万年》《疯狂原始人》将视线放到了远古时期,得到了观众的好评。假如你穿越时空,回到了一万年前的原始社会,那么,你最有可能看到的景象是()A.原始人开始用文字记载历史B.人们主要使用青铜工具来耕种作物C.原始人靠氏族首领的决策处理内部事务D.出现了原始畜牧业和农业2.(2024·青岛高三期中)我国在对某遗址进行考古发掘的过程中发现了大量玉器、石器、陶器、骨器以及碳化稻,其中,有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的云雷纹豆和带骨瑁、骨镦的石钺。据此可以推测当时社会生产关系的特点最有可能的是()①生产工具改进推动经济生活转向生产性经济②开始出现军队、法庭、监狱等暴力机关③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劳动代替以氏族为单位的共同劳动④生产工具、牲畜、土地逐渐变成私有财产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3.(2024·安徽高三期中)文物是历史的见证,是前人留给我们的第一手资料。对图中两件文物解读正确的是()①甲文物是原始社会后期通过共同劳动生产出来的②甲文物可以集中体现我国奴隶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③乙文物反映了我国当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快速发展④乙文物通过先进的传统工艺“讲述”着精美的中国故事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4.(2024·武汉联考)春秋初期的齐国,随着井田制的破坏和私田大量出现,许多奴隶摆脱身份,成为有一定人身自由的农人。随着经济发展,商业日益发达,唯利是图的价值取向盛行起来,仅靠礼制不足以应付这一变化,还要以法治世,一是德刑并用,二是立法定制。这表明()①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②阶级分化最早出现在原始社会初期③社会治理方式受经济发展水平制约④奴隶身份转变是私有制确立的标志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5.“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彼君子兮,不素餐兮!”《伐檀》一诗出自《诗经》,是嘲骂奴隶主不劳而食的诗,表达了当时劳动人民对剥削者的怨恨,并对吸血鬼大胆地提出了正义的责问。对此认识正确的是()①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并完全占有奴隶②奴隶制国家的显著特征是等级森严③奴隶和奴隶主两大阶级矛盾不可调和④奴隶的反抗斗争推动当时社会的发展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6.(2024·邢台模拟)奴隶社会与封建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两个阶段。奴隶制生产关系与封建制生产关系的共同之处在于()①人与人之间存在剥削与被剥削的现象②金属工具被广泛应用于生产③剥削阶级完全占有被剥削阶级④剥削阶级作为统治阶级占有生产资料A.①③B.①④C.②③D.③④7.“老农家贫在山住,耕种山田三四亩。苗疏税多不得食,输入官仓化为土。岁暮锄犁傍空室,呼儿登山收橡实。西江贾客珠百斛,船中养犬长食肉。”该诗出自唐代诗人张籍的《野老歌》。诗歌描述的社会现象表明,在封建社会()①统治者对百姓无情压榨,社会贫富分化严重②地主阶级强迫农民缴纳苛捐杂税剥削农民③农民劳动的全部产品归地主阶级占有和支配④收取地租是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主要方式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8.(2024·许昌模拟)我国最早铁农具使用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管子》一书中记载,春秋时期齐国已经用铁农具耕种土地。在湖南、江苏等地的春秋墓葬中,曾发现一批铁农具。相对于石器、木器、骨器、青铜器,铁器的使用促进了小农经济的兴起。由此可以推断()①新的生产工具的使用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②新农具的使用助力封建社会的萌芽和发展③先进生产工具的使用是地主剥削农民的基础④用铁农具耕种土地是封建社会走向成熟的标志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9.资本主义社会是资产阶级的天堂、无产阶级的地狱。事实完全如马克思所指出的:“资本,由于它的没有限制的盲目冲动,由于它对剩余劳动的狼样的贪欲,不仅突破了劳动日的道德上的最高限度,并且突破了劳动日的纯粹生理上的最高限度。它侵夺了身体得以生长发育和维持健康的时间……”这段话主要告诉我们,在资本主义社会()①资本家为了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不断加大对工人的剥削②雇佣工人失去了生产资料和人身自由③资产阶级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采取了缓和阶级矛盾的措施④工人处于被压迫、被剥削的地位没有改变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10.(2024·南阳高三期中)由于提高工资的劳资谈判破裂,2023年9月15日,美国汽车工人开始进行大规模罢工。罢工除了造成巨额经济损失外,还对美国汽车行业的发展造成打击。数据显示,2022年9月至2023年8月间,人数超过100人、持续时间在1周以上的罢工共出现70次,较此前一年增加40%。这说明()①经济斗争不是解决工人被剥削的有效手段②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社会无法克服的痼疾③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根本无法调和④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随社会发展日益尖锐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1.(2023·江苏高考)当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大力推进科技创新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一定程度摆脱了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据此,有观点认为,资本主义可以通过科技创新避免经济危机的发生。这一观点()A.肯定了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B.否定了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不可克服C.否定了资本主义社会具有自我调节的功能D.肯定了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一个漫长的过程12.(2023·浙江6月选考)《共产党宣言》指出:“从封建社会的灭亡中产生出来的现代资产阶级社会并没有消灭阶级对立,它只是用新的阶级、新的压迫条件、新的斗争形式代替了旧的。”由此可见()①人类社会的历史是阶级斗争的历史②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③社会形态的更替不一定是历史的进步④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不可避免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3.(2024·广东联考)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指出:“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对马克思上述论断理解最深刻的是()A.社会发展是受客观规律支配的B.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C.一定生产力决定相应生产关系D.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14.纵观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和趋势,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总是处在不断进步的变化中,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要求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与之相适应;生产力发生变化,生产关系就要相应地发生变化。以下正确反映这一规律的是()①生产力的发展导致私有制确立,原始社会逐渐解体②金属工具的广泛使用,导致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工③当奴隶制成为生产力发展的障碍时,就被封建制所代替④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带来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巨大飞跃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5.(2023·郑州联考)马克思认为,在一般情况下,一个国家或者民族总是沿着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最终进入共产主义社会这一顺序逐步发展的。一些民族与国家由于多种因素的作用而打破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