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苏教版选择性必修2第三章第一节生态系统的结构(69张)_第1页
高中生物苏教版选择性必修2第三章第一节生态系统的结构(69张)_第2页
高中生物苏教版选择性必修2第三章第一节生态系统的结构(69张)_第3页
高中生物苏教版选择性必修2第三章第一节生态系统的结构(69张)_第4页
高中生物苏教版选择性必修2第三章第一节生态系统的结构(69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节

生态系统的结构1.阐明生态系统由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等生物因素

以及阳光、空气、水等非生物因素组成,各组分紧密

联系使生态系统成为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统一体。2.讨论某一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和消费者通过食物链和食

物网联系在一起形成复杂的营养结构。学习目标1.生命观念:通过分析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及其功能,

形成结构与功能观。2.科学思维:通过构建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之间的关系

模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分析食物链

中各营养级生物的数量变化情况,培养使用逻辑思维

分析问题的能力。素养要求一、生物与环境构成生态系统二、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网络构建课时对点练内容索引一、生物与环境构成生态系统1.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空间中的

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体。2.三大生物组分(1)生产者①概念:指能利用简单的无机物制造

生物。②作用:生产者是生态系统中其他生物的

的主要来源。③地位:生态系统中

的生物因素。④举例: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教材梳理预习新知

夯实基础生物群落非生物的环境因素有机物自养物质能量最基本最关键(2)消费者①概念:依赖生产者制造的有机物生存,它们主要是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的异养生物。②类型:a.

消费者:直接以植物为食的植食性动物,如兔、羊。b.

消费者:以植食性动物为食的肉食性动物,如啄木鸟。c.三级消费者:以肉食性动物为食的动物。③作用:消费者依靠自身的代谢作用,能将摄取的有机物转化为自身所需要的物质,并将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

等无机物排出体外。④意义:消费者加快了生态系统中的

。初级次级含氮废物物质循环(3)分解者①概念:能够把动植物遗体和遗物中的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它们主要是营

生活的细菌和真菌。②意义:动植物遗体等中的有机物最终被分解成无机物,被生产者利用。否则,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就不能被循环利用。腐生3.构成生态系统的主要因素非生物因素生态系统生物因素能源——

、其他能源气候——

、温度、降水、风等基质和介质——岩石、土壤、水、空气等物质代谢原料

、H2O、O2、N2等

(矿物质原料)脂肪、蛋白质、糖类等生产者:

、化能细菌等消费者(动物)分解者:

等太阳能光照CO2无机盐绿色植物光合细菌细菌真菌4.生态系统的范围及类型(1)最大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指地球上的

生物及其_________的总和,包括

上层、

下层。(2)最小一个池塘、一块草地、一片森林等。生物圈无机环境全部岩石圈水圈大气圈(3)分类自然生态系统生态系统人工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陆地湿地水域农业城市苔原荒漠草地林地海洋淡水(1)生产者、分解者是联系非生物因素与生物群落的“桥梁”,其中生产者处于主导地位(

)(2)土壤微生物可作为生态系统的分解者(

)(3)我国南方热带雨林中分解者的代谢活动比北方森林中的弱(

)(4)地球上凡是有生物分布的区域都属于生物圈的范围(

)(5)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形成的特殊的圈层,是各类生物的总和(

)(6)生物圈是由生物与无机环境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统一整体(

)判断正误√××√√√1.植物都是生产者,生产者都是植物吗?为什么?核心探讨突破重难强化素养提示植物并不都是生产者,有些植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如菟丝子营寄生生活,属于消费者。生产者也不一定都是植物,如蓝细菌是原核生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属于生产者;硝化细菌等能进行化能合成作用,合成有机物,也属于生产者。判断是否是生产者的依据是能否将无机物合成为有机物,而不是生物类别。2.消费者一定是动物,动物一定是消费者吗?为什么?提示消费者不一定是动物,如营寄生生活的微生物等。动物不一定是消费者,如秃鹫、蚯蚓、蜣螂等以动植物残体或排泄物为食的腐生动物属于分解者。3.细菌都是分解者吗?为什么?提示硝化细菌是自养生物,属于生产者;寄生细菌如结核杆菌属于消费者。4.生态系统四种成分的联系及分析(1)图中A、B、C、D分别代表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

、_______、非生物因素。(2)图中

共同构成生物群落。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A、B、C核心归纳1.生态系统三种生物成分的比较比较项目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营养方式自养异养异养主要生物绿色植物动物腐生细菌和真菌特例生物光合细菌、化能合成细菌,如硝化细菌等寄生的微生物和植物,如寄生细菌、菟丝子等营腐生生活的动物,如蜣螂、蚯蚓、秃鹫等地位生态系统最基本、最关键的生物因素生态系统的重要成分生态系统的必备成分2.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之间的相互关系(1)非生物因素是生态系统中生物群落的物质和能量的最终来源,是生态系统的基础。(2)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或化能合成作用)把非生物因素转变成可以被生物体利用的物质和能量,架起了从非生物环境到生物群落的“桥梁”,是生态系统不可缺少的成分。(3)消费者是生态系统中最活跃的成分。消费者能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4)分解者是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的关键环节。如果一个生态系统中没有分解者,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受阻,生态系统就会崩溃。1.(2021·河北辛集中学期中)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产者都可以通过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B.动物都是消费者,其中食草动物为初级消费者C.分解者都是微生物,是生态系统不可缺少的成分D.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水、空气、热、无机盐等典题应用及时反馈知识落实√解析生产者属于自养生物,包括光能自养型生物(如绿色植物)和化能自养型生物(如硝化细菌),A项错误;由于草属于生产者,所以食草动物为初级消费者,但动物不都是消费者,如营腐生生活的蚯蚓属于分解者,B项错误;如果没有分解者,动植物的遗体和动物的排泄物就会堆积如山,生态系统就会崩溃,所以分解者是生态系统不可缺少的成分,分解者都是腐生生物,但不一定都是微生物,如分解者蚯蚓是动物,C项错误。2.如图表示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的关系,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甲是生产者,乙是消费者B.丙是分解者,主要是细菌和真菌C.丙可以为甲提供无机盐D.甲和乙是一个生态系统中最基本、

最关键的生物因素√解析从图中三种成分的关系可以判断出甲是生产者,乙是消费者,丙是分解者;分解者主要是细菌和真菌,可以将有机物分解,产生的无机盐可以被生产者利用;生产者是生态系统中最基本、最关键的生物因素。二、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1.食物链及其营养级(1)概念①在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由于_________而形成的营养结构称为食物链。②营养级是指处于食物链某一环节上的

。(2)实例教材梳理预习新知

夯实基础营养关系所有生物的总和生产者一初级二次级三级(3)特点:

为第一营养级,消费者所处营养级因食物关系而不固定,但一般不会超过

营养级。一般营养级的位置

,归属于这个营养级的生物种类和数量就

,当少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不可能再维持下一个营养级中生物生存了。(4)食物链的类型:

食物链、

食物链和

食物链。其中捕食食物链可以反映出一个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的直接和间接的食物关系。生产者五个越高越少捕食腐生寄生2.食物网(1)概念:生态系统中的许多食物链会相互交错,这就形成了更为复杂的网状营养结构——食物网。(2)形成的原因:在生态系统中,一种植物可能成为多种植食性动物的食物,而一种植食性动物也可能取食多种植物,或被多种肉食性动物所取食。3.营养结构的决定因素(1)特定生态系统的

因素决定其营养结构。(2)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在一个具有复杂营养结构的生态系统中,一般不会由于一种生物的消亡而导致整个生态系统的崩溃。生物与非生物呈正相关(1)捕食食物链中只有生产者和消费者,无分解者(

)(2)食物网中两种生物之间只有捕食关系(

)(3)生态系统的结构指的就是食物链和食物网(

)(4)同一生物在不同食物链中所占的营养级可能不同(

)(5)“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条食物链中,螳螂是第二营养级(

)(6)食物网的复杂程度主要取决于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数量(

)判断正误√√××××捕食食物链中的几点注意事项(1)食物链的起点是生产者,终点是最高营养级。(2)食物链(网)中只含有生态系统成分中的生产者和消费者。(3)生产者是第一营养级,初级消费者是第二营养级,以此类推,即消费者的营养级级别=消费者级别+1。(4)在食物网中,两种生物间可能既有捕食关系又有竞争关系。易错警示下图是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组成,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有几条食物链?最长的是哪一条?核心探讨突破重难强化素养提示4条;绿色植物→食草昆虫→青蛙→蛇→鹰。(2)鹰占有哪几个营养级?鹰和蛇之间是什么关系?提示第三、四、五营养级;捕食和竞争。(3)若由于某种原因导致绿色植物减少,其他生物的数量会如何变化?提示其他生物的数量都减少。(4)若人类的捕杀导致鹰大量减少,兔、食草鸟、蛇的数量会如何变化?提示兔、食草鸟、蛇的数量先增加后趋于稳定,但结果比原来的数量要增大。(5)若图中的兔大量减少,短时间内鹰的数量会不会大量变化?为什么?提示不会;因为鹰有多种食物来源。核心归纳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生物数量变化分析(1)第一营养级的生物数量减少对其他生物数量的影响第一营养级的生物数量减少会导致其他生物数量都减少,因为第一营养级的生物是其他生物直接或间接的食物来源。(2)“天敌”减少,对被捕食者数量变化的影响“天敌”减少,最先引起被捕食者数量增加,但随着被捕食者数量的增加,其种内斗争加剧,种群密度开始下降,直到趋于相对稳定。(3)处于“中间”营养级的生物数量变化的情况如图所示的食物网中,青蛙数量突然减少,则以它为食的蛇的数量也将减少,鹰就要增加对兔和食草鸟的捕食,因而鹰的数量短期内不会发生明显变化。(4)在食物网中,当某种生物数量大量减少对另一种生物数量的影响沿不同的食物链分析结果不同时,应以中间环节少的为分析依据。3.下图是某草原生态系统中部分食物网简图,据图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典题应用及时反馈知识落实√A.青蛙和蜘蛛之间既有竞争关系,也有捕食关系B.图中的所有生物构成此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群落C.图中所示的食物网中共有4条食物链D.蛇在此食物网中处于两个不同营养级解析由图可知,青蛙和蜘蛛同时以蝗虫为食,构成竞争关系,而青蛙又捕食蜘蛛,构成捕食关系;群落是特定空间或生境中各种生物种群所构成的集合,而图中仅有生产者和消费者,缺少分解者;图中共有4条食物链;蛇同时处于第四和第五营养级。4.如图所示为一食物网,若蛇被全部捉光,则此食物网中①的数量将大量减少,②的数量会有增加的趋势,其中的①、②依次为A.花生、山猫

B.兔、鹰C.地鼠、草

D.兔、山猫√网络构建课时对点练题组一生态系统及其组成成分1.在一个阴湿山洼的草丛中,有一些长满苔藓的朽木,其中聚集着蚂蚁、蚯蚓、蜘蛛、老鼠、蛇、青蛙等生物,它们共同构成一个A.生态系统

B.生物群落C.种群

D.食物网12345678910对点训练1112131415161718√解析生态系统是在一定空间中的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的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体。本题中的朽木等非生物环境和蚂蚁、蚯蚓等构成的生物群落共同构成了一个生态系统。2.“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诗中没有直接涉及的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是A.非生物因素

B.生产者C.消费者

D.分解者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解析诗句中非生物因素(如水暖)、生产者(如芦芽)、消费者(如河豚)都有提到,只有分解者未涉及。3.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A.残枝败叶中的有机物不属于非生物因素B.海洋生态系统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C.一块稻田也可构成一个生态系统D.生态系统中的生物与其生活的环境因素恒定不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解析生态系统包括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残枝败叶中的有机物属于非生物因素,A错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B错误;一个池塘、一块稻田、一条河流都可以各自成为一个生态系统,C正确;生态系统包括生物群落及其生活的无机环境,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依赖,不断发展变化,D错误。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4.(2021·苏州质检)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太阳光、空气等属于生态系统的成分B.生态系统中的某些原核生物属于生产者C.秃鹫以腐食为生,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D.蜣螂是真核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解析太阳光、空气等属于生态系统的非生物因素,A项正确;生态系统中的某些原核生物属于生产者,如蓝细菌,B项正确;秃鹫以腐食为生,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C项正确;蜣螂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D项错误。5.在阳光明媚、水草丰茂的鄂尔多斯草原上,生活着牛、羊、鹿、狼、兔、鼠,还有秃鹫、蜣螂、细菌、真菌等。下列关于它们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它们共同构成一个生态系统②它们中的牛、羊、鹿分别组成了3个种群③它们中的所有动物是一个生物群落④它们中的蜣螂、腐生菌是分解者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解析该草原上的草等为生产者,牛、羊、鹿、狼、兔、鼠是消费者,秃鹫、蜣螂、营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为分解者,此外还包括了阳光、水、空气等非生物因素,因此它们共同构成一个生态系统;其中的牛、羊、鹿分别是3类动物的总称,每一类动物都会涉及很多具体的物种,因而不能看作是3个种群;它们中的所有动物只是生物群落中的一部分。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6.(2021·安顺检测)下列有关生态系统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A.自养生物都属于生产者,都可以进行光合作用B.动物都是消费者,其中食草动物属于初级消费者C.分解者都是异养生物,是生态系统不可缺少的成分D.非生物因素是指能源、气候、细菌等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解析自养生物都属于生产者,但不一定都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如硝化细菌进行化能合成作用,A项错误;动物不一定都是消费者,如蚯蚓属于分解者,食草动物属于初级消费者,B项错误;分解者属于异养生物,是生态系统不可缺少的成分,它能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C项正确;细菌是生物,不属于非生物因素,D项错误。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7.下列有关生物圈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物圈包括大气圈、水圈和整个岩石圈B.生物圈包括大气圈、岩石圈上层和整个水圈C.生物圈是指地球上的所有生物D.生物圈是地球上的全部生物及其无机环境的总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解析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它是地球上的全部生物及其无机环境的总和,包括大气圈下层、水圈和岩石圈上层。题组二食物链和食物网8.(2021·南京高二检测)俗话说:“大鱼吃小鱼,小鱼吃小虾,小虾吃泥巴。”某同学据此设计了一个水池生态系统。下列属于该生态系统第一营养级的是A.小鱼吃的小虾 B.泥巴中的藻类C.吃小鱼的大鱼 D.泥巴中的大肠杆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解析泥巴中的藻类属于生产者,是该生态系统的第一营养级。9.下列属于食物链(网)的特征的是A.一种生物只能被一种生物捕食B.食物链的环节数是无限的C.一种生物可能属于不同营养级D.食物网中的生物之间都是捕食关系√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解析一种生物可能捕食几种生物,也可能被多种生物捕食,所以一种生物可能属于不同营养级,A项错误、C项正确;在食物链中,由于能量在流动过程中逐渐被消耗,所以食物链的环节数不可能是无限的,一般不会超过5个营养级,B项错误;食物网中的生物之间除有捕食关系外,还可能有竞争关系,D项错误。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0.如图是某生态系统中几种生物的食物关系,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草属于第一营养级

B.青蛙是初级消费者C.蛇只属于第三营养级

D.该食物网有2条食物链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解析草是生产者,属于第一营养级,A项正确;青蛙是次级消费者,属于第三营养级,B项错误;蛇属于第三、第四营养级,C项错误;该食物网有4条食物链,D项错误。选择题11~12题为单选题,13~16题为多选题。11.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A.不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生物一定不是生产者B.营腐生生活的动物不一定是分解者C.生态系统的结构包含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及非生物因素D.生产者是生态系统最基本、最关键的生物因素,消费者不是生态系统

的必备成分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综合强化18√解析不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生物也有可能是生产者,如能进行化能合成作用的硝化细菌,A错误;营腐生生活的动物一定是分解者,B错误;生态系统的结构包含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物因素及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C错误。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2.下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的3种生物的二氧化碳释放量的曲线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a曲线代表的生物可能是消费者或分解者B.b、c可以说是生态系统中最基本、最关键

的生物因素C.a、b、c都有可能是细菌D.b曲线代表的生物可能是任何一种生产者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解析a曲线代表的生物只释放二氧化碳,不吸收二氧化碳,所以可能是消费者或分解者,A正确;b、c曲线代表的生物都能吸收二氧化碳,所以b、c都属于生产者,可以说是生态系统中最基本、最关键的生物因素,B正确;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a可能是异养型细菌,b可能是光合细菌,c可能是进行化能合成作用的细菌,如硝化细菌,C正确;b曲线不能代表所有的生产者,如硝化细菌,D错误。13.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B.生态系统中的各个消费者之间只存在捕食或竞争关系C.细菌可以属于分解者、消费者或生产者D.特定生态系统的生物与非生物因素决定其营养结构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解析生态系统中的各个消费者之间还可能存在互利共生或寄生等关系,B错误。14.下面是生态系统成分的关系图,下列对a、b、c所代表的成分的说法,正确的是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A.b中有真核生物,也有原核生物,但都是自养生物B.a中全是异养真核生物C.c只包括腐生细菌和真菌D.b是该生态系统中最基本、最关键的生物因素,一旦遭到破坏,会影响

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解析由题图中箭头的方向分析,b是生产者,a是消费者,c是分解者。生产者多数是光能自养型的真核生物——绿色植物,但也有化能自养型的原核生物——硝化细菌等;消费者都是异养生物,但并不都是真核生物,如根瘤菌也是消费者,但属于原核生物;细菌中有很多寄生菌类,属于消费者,分解者除了包括腐生细菌和真菌外,还有腐生动物,如蚯蚓、秃鹫等。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5.下图中甲、乙、丙等各代表一个种群。下列关于该食物网的叙述正确的是A.该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有两种,是该生态系统

的主要成分B.若丙种群数量下降20%,辛种群数量不会发生

明显变化C.在该食物网中有8条食物链,辛可占有4个不同的营养级D.图中丁和辛、丙和乙之间既存在竞争关系又存在捕食关系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解析据图分析,该图中生产者是甲和戊,是该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A正确;由图可知,由甲到辛的食物链有5条,因此丙种群数量下降20%对辛种群不会有太大影响,即辛种群数量不会发生明显变化,B正确;图中共有8条食物链,其中辛可占第三、第四、第五共3个营养级,C错误。16.如图表示一个海滩湿地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的食物关系。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A.细菌既可作为分解者,又可作为消费者的

食物B.处于第三营养级的生物有食草虫、线虫、

海螺C.若大米草死亡,将导致细菌数量增多,沼蟹数量亦增多D.若喷洒只杀灭食草虫的杀虫剂,则蜘蛛数量将增多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解析营腐生生活的细菌属于分解者,被线虫捕食的细菌属于消费者的食物,A正确;食物链的起点是生产者,海螺、线虫和食草虫均能以生产者为食,故三者应为第二营养级,B错误;大米草与藻类之间存在竞争关系,大米草死亡会导致藻类数量增多,还会使细菌数量增多,细菌和藻类数量增多会导致线虫数量增多,进而导致以线虫为食的沼蟹数量增多,C正确;杀虫剂只能杀死食草虫,会导致蜘蛛的食物减少,进而导致蜘蛛数量减少,D错误。17.如图是处于平衡状态的简单淡水生态系统的一部分,请回答下列问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此生态系统中共有____条食物链。(2)此生态系统中属于第三营养级的生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淡水虾与小鱼的关系是_____,大鱼与小鱼的关系是_____。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