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习目标Contents1231、学会在反复吟咏中体味诗人情感,在探究中体会诗人的归田之因。2、通过鉴赏田园风光,了解归隐类田园山水诗描写景物的一般写法。3、对比中国古代不同文人的生命选择,明确选择人生道路的标准:遵循自己的内心。陶渊明的仕隐经历早年28岁前“大济苍生”陶渊明少年时期有“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的大志。孝武帝太元十八年(393年),他怀着“大济苍生”的愿望,任江州刺史王凝之的祭酒。当时门阀制度森严,他出身庶族,受人轻视,感到“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陶渊明因时局动荡,仕途险恶,以及官场政治腐败,门阀制度森严而对现实极端不满,毅然辞官归隐,与官场彻底决裂。中年29
—
41岁“误入歧途”晚年41岁后“归隐田园”陶渊明(365—427),东晋伟大诗人。字元亮,一说名潜,字渊明,世号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出身于衰落世族家庭,据说其曾祖是晋大司马陶侃。先后任江州祭酒、镇军参军、建威参军。四十一岁任彭泽令,仅八十余日,因不愿与士族社会合作,毅然弃官归隐,作《归去来兮辞》,此后一直躬耕隐居。性好山水田园,亦有“大济苍生”之志。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喜琴书,喜饮酒,自称五柳先生。作者简介长于诗文辞赋。其《归去来兮辞》、《归园田居》、《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移居》等诗赋,描绘山水田园的自然风景,真诚地歌颂了农业生产劳动,赞美了淳朴的农村生活,并隐寓着对腐朽统治集团的憎恶与不愿同流合污的精神,但也有一些“人生无常”、“乐天安命”的消极思想。其《读山海经》、《咏荆轲》、《述酒》、《赠羊长史》、《拟古》、《饮酒》、《感士不遇赋》等诗赋,表现了诗人“大济苍生”的政治理想和当时“大伪斯兴”的士族社会的矛盾,抨击了当时政治的黑暗与统治者的残暴,抒写了诗人的悲愤之情与“金刚怒目”式的抗争。作者简介其著名的《桃花源诗并记》是中国古代诗人第一次为人们设立了一个“秋熟靡王税”、“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理想国,反映了诗人对黑暗现实的强烈不满,表达了当时农民的愿望。陶诗艺术成就极高,继承了汉魏以来五言古诗的艺术传统和,以质朴、精炼的语言和“白描”手法,形成淡远淳厚的意境,具有平淡自然、韵味隽永的独特风格,抒发了自己丰富复杂的思想感情。陶诗在南朝崇尚雕饰骈俪的文学风气之下,名声不显,影响甚微,《诗品》也只列入“中品”,但对唐以后的诗歌创作影响极大,从李白、杜甫、白居易、苏轼、辛弃疾、陆游直到黄遵宪,都极推崇陶诗。有《陶渊明集》传世,清人陶澍集注的《靖节先生集》较详备。今人王瑶、逯钦立均有校注本《陶渊明集》。作者简介东晋末年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尖锐,仕途充满风险,加之政治腐败,陶渊明对现实很失望。他不愿在纷乱黑暗的现实里随波逐流,曾几次退离仕途。公元405年(东晋安帝义熙元年),陶渊明在江西彭泽做县令,不过八十多天,便声称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挂印回家。从此结束了时隐时仕、身不由己的生活,终老田园。归来后,作《归园田居》诗一组,共五首,描绘田园风光的美好与农村生活的淳朴可爱,抒发归隐后愉悦的心情。写作背景àizhuō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yìn活动一:朗读课文。“归园田居”这个标题告诉了我们哪些信息?题眼是个哪字?归1、从何而归?2、为何而归?3、归向何处?4、归去如何?活动二:整体感知诗意。1、从何而归?官场(“尘网”、“樊笼”比喻)为什么要如此比喻?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1)对官场生活的厌恶。(2)“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是作者对自己整个前半生的摇摆、痴迷表示深沉的忏悔。“尘网”足见他对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的官场极端厌恶,“三十年”实应为“十三年”夸大了数字,说明了时间之长,痛苦之深。2、为何而归?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原因)既然“性本爱丘山”,为何要出仕?养家糊口,大济苍生,建功立业作者说“误落尘网中”,如何理解这个“误”字?①矛盾心态:有“大济苍生”的抱负,但仕途不得志,难以施展抱负。②彻底悔悟。3、归向何处?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目的)为什么要“守拙”?远离官场中的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用“羁鸟”、“池鱼”比喻身处官场失去自由。根本原因:保持精神上的自由和独立3、归向何处?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诗中出现了哪些意象?它们构成了什么意境?宅院、林木(近景)村落、炊烟(远景)(视觉)柳绿、桃红鸡鸣、狗吠(听觉)宁静、闲适、恬淡的田园生活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融情于景、以动衬静、白描方宅草屋榆柳桃李狗吠鸡鸣村庄炊烟见听静动衬景语情语清幽安定和谐宁静恬淡舒畅对田园生活的热爱白描手法4、归去如何?找出蕴含作者情感的诗句词语。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安逸、自由、喜悦从中可见作者的人格倾向和精神追求是怎样的?厌恶官场,热爱田园,追求精神上的自由和独立。
1、有人认为陶渊明的归隐是消极避世,不敢直面现实,不思进取的表现。有人认为他的归隐是对自我本性的皈依,他在感受自然万物和艰难的躬耕生活中为自己的生命找到了新的意义。
你如何看待陶渊明的归隐田园呢?陶渊明的选择是否值得赞赏?为什么?联系背景分析,陶渊明的选择是偶然的吗?
(要根据整首诗,联系作者的生平、思想、写作背景来发表自己的观点。)
活动二:探究诗歌主旨。
1、社会背景:社会动荡,时局不稳;政治黑暗,门阀森严;结党营私,勾心斗角。2、五次出仕,四次归隐。3、晚年生活并不好。真:追求自由崇尚本我坚守气节恬淡豁达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2、整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对误入官场的痛心悔恨对黑暗官场的鄙弃厌恶对田园生活的由衷喜爱对回归田园的欣喜愉悦返璞归真(【解释】:去掉外饰,还其本质。比喻回复原来的自然状态。同“返朴归真”。
)
这种生活方式第一是“真”,做人要真实正直不虚伪,具有人的本性;第二是“朴”,处世要朴实,不造作,不追求豪华富贵,而是自由自在潇洒之至。
这是一种与污浊的官场生活相对立的生活方式,也是历代文人学士所追求的至高至真的境界。景语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情语和平宁静情景交融恬淡舒畅向往自然
厌恶官场小结课外探究一出世与入世的碰撞
任务导引
出世与入世,江湖与魏阙,历来都是一个相互矛盾却又相辅相成的问题。说到底,出世与入世只不过是两种不同的生活方式而已。在东汉末年乱世中,曹操和陶渊明作为身份地位截然不同的两个人,他们都借助诗歌传达出了自己的心声。通过解读这两首诗,可以更深刻地理解这两种不同的人生态度。任务设计
曹操想“掇明月”,陶渊明重“返自然”;一个入世,一个出世。你更赞赏哪一种生活态度?课外探究二志士与隐士的对话
导引
历朝历代,许多仁人志士都具有强烈的忧国忧民思想,这种可贵的精神,使中华民族历经劫难而不衰。而隐士思想,也历来占据传统文化精神最崇高、最重要的地位。另外,古往今来,很多人同时具备隐士情怀和志士节操,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他们可能没有实现“大济苍生”的理想,却能造就人格的丰碑。鲁迅先生评价曹操:“是一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脊髓损伤病人的护理查房
- 2025资产管理服务合同范本
- 2025建筑工程项目设计合同
- 2025房屋租赁合同范本租赁合同
- 2025国际航空运输合同示范文本
- 2025届山东省平邑第一中学校本部高三二轮双周模拟试题(含答案)(三)
- 初级经济法课件
- 2025房地产代理公司与客户合同范本
- 小人国的儿童观与教育观
- 2025成都市存量房屋买卖合同书
- 注册制改革对市场治理机制的影响及优化路径
- 4-13-01-06 国家职业标准档案数字化管理师S (2025年版)
- 学龄儿童体重管理营养指导规范课件
- 客户维护合同协议
- 2025陕西建筑安全员C证(专职安全员)考试题库
- 消毒供应中心规范培训
- 2025重庆华地资环科技有限公司校园招聘9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易制毒化学品销售人员岗位职责
- 小区二次供水水箱清洗消毒的监督流程课件
- 自主智能系统知到课后答案智慧树章节测试答案2025年春哈尔滨工程大学
- GB/T 6433-2025饲料中粗脂肪的测定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