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九年级语文(上)期中质量检测考试卷附答案解析_第1页
2024届九年级语文(上)期中质量检测考试卷附答案解析_第2页
2024届九年级语文(上)期中质量检测考试卷附答案解析_第3页
2024届九年级语文(上)期中质量检测考试卷附答案解析_第4页
2024届九年级语文(上)期中质量检测考试卷附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九年级语文(上)期中质量检测考试卷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n卷(表述题)两部分,第I卷60分,第II卷90分。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请将试题答案填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共60分)

一、(18分,每小题3分)

L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有些人有一种错觉,似乎优雅风度就是等(jiao)揉造作,是出于无聊,是附庸风雅,是毫无意义的

扭怩(nie)作态。

B.我生平最受用的两句话:一是“责任心”,二是“趣味”。我自己常常力求这两句话之实现与渥(tid

o)和,又常常把这两句话向我的朋友强(qiang)聒不舍。

C.不要轻哪(qu)了事业对精神的濡养或反之的腐蚀作用,它以深远得力度与广度,接(xie)持着我们

的精神,使之成为它麾下持久的人质。

D.玄德见孔明身长八尺,面如憩(guan)玉,头戴飨(lun)巾,身披鹤磐,飘飘然有神仙之概。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那轻,那娉婷,你是,鲜妍百花的冠冕你戴着,你是天真,庄严,你是夜夜的月圆。

B.假如恨比爱多,小屋就凄风苦雨,愁云惨雾,你会精神悲戚压抑,形消骨立。

C.有人说:山穷水尽,走头无路,陷入绝境,等死而已,不能创造。

D.这是某种令人惊骇而不知名的杰作,在不可明状的晨曦中依稀可见,宛如在欧洲文明的地平线上瞥见

的亚洲文明的剪影。

3.下列各句中加的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对于叔叔回国这桩十拿九稹的事,大家还拟定了上千种计划,甚至计划到要用这位叔叔的钱置一所别

墅。

B.这不但因为相宜的事业,并非像雨后的菌子一样里韦麟用,而且因为我们对自身的认识,也如抽丝剥

茧,需要水落石出的流程。

C.富有创造力的人总是玫尊不倦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从古代史到现代技术,从数学到插花,

不精通各种知识就一事无成。

D.活人的塑像和大理石的塑像有一点不同,刀法如果用得不对,可以万像同毁;刀法如果用得对,则一

笔下去,画龙,卓日直。

4.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典籍里的中国》通过创新表达,用电视语言彰显了中国典籍的当代价值与世界意义。

B.每天读一点好书,不仅可以塑造良好的精神气质,还可以开阔眼界,增长知识。

C.随着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成功发射入轨,掀起了报道中国航天科技发展的热潮。

1

D.国家网信办部署开展“清朗”行动,规定粉丝群体网络行为,引导青少年理性追星。

5.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在剧场,在工作场合,人究竟该如何自持?如何举止有度?怎么样对待老人和孩子?怎么样谈吐才算

得体,不致使对方听了感到难堪?

B.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分明的叫

道:"老爷!……”

C.熟悉的树木、村庄、桥梁……都在不停地后退,成为杜小康眼中的遥远之物。

D.泰山上的“经石峪”、“无字碑”、“六贤祠”、“玉皇顶”……大自然雕刻的奇峰、怪石、瀑布,

豢养的飞禽、走兽、小虫和几千年来农人为后代种植的大树,于他无用,都等于没有看见。

6.下列对有关文化知识和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艾青,原名蒋正涵,号海澄,浙江金华人,诗人。代表作有《光的赞歌》《向太阳》《乡愁四韵》等。

B.《沁园春•雪》中的“风骚”泛指文章辞藻,《岳阳楼记》中的“骚人”泛指文人。

C.《故乡》出自小说集《呐喊》,《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出自杂文集《坟》。《就英法联军远征中

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作者是雨果,法国作家。

D.“智取生辰纲”是元末明初小说家施耐庵所著的长篇章回体白话小说《水浒传》中的故事情节。生辰

纲,宋代成批运输货物的组织。

二、(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完成7—10小题。

从公开的文字上看起来:两年以前,我们总自夸着“地大物博”,是事实;不久就不再自夸了,只

希望着国联,也是事实;现在是既不夸自己,也不信国联,改为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却也是

事实。

于是有人慨叹日: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如果单据这一点现象而论,自信其实是早就失掉了的。先前信“地”,信“物”,后来信“国联”,

都没有相信过“自己”。假使这也算一种“信”,那也只能说中国人曾经有过“他信力”,自从对国联

失望之后,便把这他信力都失掉了。

失掉了他信力,就会疑,一个转身,也许能够只相信了自己,倒是一条新生路,但不幸的是逐渐玄虚

起来了。信“地”和“物”,还是切实的东西,国联就渺茫,不过这还可以令人不久就省悟到依赖它的

不可靠。一到求神拜佛,可就玄虚之至了,有益或是有害,一时就找不出分明的结果来,它可以令人更

长久的麻醉着自己。

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

“自欺”也并非现在的新东西,现在只不过日见其明显,笼罩了一切罢了。然而,在这笼罩之下,我

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拚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

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2

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他们有确信,不自欺;他们在前仆后继的战斗,不过一面总

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不能为大家所知道罢了。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

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

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谑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自信力的有无,

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7.对文中画线句子“中国人”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中国人失去自信力了”句中的“中国人”指所有中国人。

B.“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句中的“中国人”指国民党反动统治及御用文人。

C.“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句中的“中国人”指广大人民。

D.“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句中“中国人”指一部分中国人。

8.下列对选段的论证特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选文先摆出敌方的论点,再摆出支撑敌论点的论据。

B.从驳论的方式上来看,选文「5段属于驳论证。

C.选文批驳层层深入,以间接的方式驳斥敌方论点。

D.文章的批驳虽温婉平和却富于战斗性,有力地突出了自己的观点。

9.下列对语句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自欺’也并非现在的新东西,现在只不过日见其明显,笼罩了一切罢了。”这句话指出“自欺”

是反动派的老货色,从古就有,于今更甚。“笼罩了一切”说明“自欺”在当时国民党上层社会泛滥

的严重性。

B.“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句话表明前面列举的

四种人在“正史”中根本没有他们的记录,我们只能搜寻“野史”来理解他们的光辉业绩。

C.“他们在前仆后继的战斗,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不能为大家所知道罢了。”

这句话一方面写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程度,另一方面间接讴歌了“中国的脊梁”屡挫屡战的精神。

D.“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这句话直斥对方

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同时表达了作者的激愤之情。

10.下列对选文的写法、语言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立驳接合,论证严密。

B.语言犀利如刀与热情似火,和谐地统一在这篇杂文里。

C.运用比喻、排比、反问、仿拟等修辞方法,说服力感染力强。

D.语言尖锐,带有讽刺意味,又幽默含蓄隽永。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岳阳楼记》,完成11—14题。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

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3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

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

异乎?

若夫霆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才啬倾楫摧;薄

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

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

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

而乐”乎。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1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增其旧制制:规模B.博暮冥冥薄:淡薄

C.沙鸥翔集集:停息D.微斯人:微:如果没有

12.下列句子补写出的省略成分错误的一项是()

A.(滕子京)属予作文以记之B.(洞庭湖)衔远山,吞长江

C.(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D.(迁客骚人)进亦忧,退亦忧

13.下列对本文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极言水波壮阔;“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概说阴晴变化,简练而又生动。

这几句从空间角度,写尽了洞庭湖的壮观景象。

B.文章的题目是“岳阳楼记”,却巧妙地避开楼不写,而是去写洞庭湖,写登楼的迁客骚人看到洞庭湖

的不同景色时产生的不同感情,以衬托最后一段所谓“古仁人之心”。

C.“薄暮冥冥,虎啸猿啼”是虚写之景,渲染出一种悲凉凄惨的氛围,烘托了登楼者的感伤之情。

D.作者在列举了悲喜两种情境后,笔调突然激扬,道出了超乎这两者之上的一种更高的理想境界,那就

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14.下列对本文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选文炼字精妙。“衔远山,吞长江”句中的“衔”“吞”二字,拟人化地表现了洞庭湖浩瀚的气势,

活灵活现,动感十足。

B.全文动静相生,明暗相衬,文词简约,音节和谐,用排偶章法作景物对比,成为杂记中的创新。

C.记事、写景、抒情和议论交融在一篇文章中,记事简明,写景铺张,抒情真切,议论精辟。

D.本文穿插了许多四言的对偶句,如“日星隐曜,山岳潜形。”“薄暮冥冥,虎啸猿啼。”“浮光跃金,

静影沉璧”。

四、(6分,每小题3分)

4

阅读《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完成15—16题。

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

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

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5.下列对这首词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词前小序的作用是交代写作缘由。

B.“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一句,“转”“低”二字准确生动地描绘了月光的移动,暗示夜已深。

C.“婵娟”本意指妇女容颜美好的样子,词中指嫦娥,也就是代指明月。

D.这首词上阕写词人对天上宫阙的向往和对人间生活的热爱,下阕写词人在月下对亲人的怀念和祝福,

自始至终洋溢着乐观向上、积极奋进的精神。

16.对这首词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运用形象描绘手法,勾勒出一种皓月当空、亲人千里、孤高旷远的境界氛围。

B.构思奇拔,极富现实主义色彩,是历来公认的中秋词中的绝唱。

C.立意高远,构思新颖,意境清新如画,是词人情怀的自然流露。

D.情韵兼胜,境界壮美,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五、课外经典诵读考查(6分,每小题3分)

17.下列诗词句与原文不一致的一项是()

A.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B.兰若生春夏,芋蔚何青青!幽独空林色,朱蕤冒紫茎。

C.清川带长薄,车马去闲闲。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

D.荷风送香气,竹露滴轻响。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感此怀故人,中霄劳梦想。

18.下列诗词与原文不一致的一项是()

A.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I。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B.聚散亦匆匆,此恨无穷。今年花胜去年红。可惜明年花更好,又与谁同?

C.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闻道欲来相问讯,西楼望月几回圆。

D.江汉曾为客,相逢每醉还。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欢笑情如旧,萧疏鬓已斑。何因不归去,淮上

有秋山。

六、课外阅读考查(6分,每小题3分)

19.关于名著《红楼梦》,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贾宝玉一向认为“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人是泥做的骨肉”,本为家中姐妹们感到不平,而如今又得

知林黛玉也没有玉,他更觉唯独自己有玉,有什么意思呢?于是就解下脖子上的玉,狠狠地摔在了地

上。

5

B.《红楼梦》第二十七回“滴翠亭杨妃戏彩蝶,埋香冢飞燕泣残红”,回目中的“杨妃”“飞燕”分别

指的是《红楼梦》中的薛宝钗、林黛玉。

C.《红楼梦》中传神的外貌描写“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

若秋波。虽怒时而若笑,即瞋视而有情”,表现的是薛宝钗的楚楚动人。

D.《红楼梦》中的王熙凤在庞大复杂的贾府里,能够左右逢源,处理事务有条不紊,人际交往得体恰当;

在她身上,也有见风使舵、阴险狡诈、贪婪自私和居心叵测的一面。

20.关于《艾青诗选》,下列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A.擅长绘画的艾青,在他的诗歌创作中还明显地表现出“诗中有画”的特点,诗作具有鲜明的色调,清

晰的线条,素描一般的简练、凝重。

B.“饥馍的大地,朝向阴暗的天,伸出乞援的,颤抖着的两臂。中国的苦痛与灾难,像这雪夜一样广阔

而又漫长呀!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摘自艾青的诗歌《北方》。

C.《大堰河一一我的保姆》是中国现当代著名诗人艾青所作,抒发了艾青对抚养他的保姆一大堰河深深

的挚爱和无尽的怀念,是他的成名作。

D.《艾青诗选》中的诗歌也是自由体诗的代表,表现出简洁明快的特点,呈现出散文化、口语化的风格,

诗中含有大量的设问、呼告、对话、引语等,极大地增强了真切感和表现力。

第n卷表述题(共90分)

七、语言的积累与运用(12分)

21.按照原文填空。(7分)

①望长城内外,o(毛泽东《沁园春•雪》)

②春蚕到死丝方尽,。(李商隐《无题》)

③,佳木秀而繁阴。(欧阳修《醉翁亭记》)

④,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张岱《湖心亭看雪》)

⑤金樽清酒斗十千,o(李白《行路难》)

⑥,到乡翻似烂柯人。(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⑦寂寂江山摇落处,!(《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22.下列饼状图表是对汉字“书写”现状的调查。请仔细阅读,完成后面的题目。(3分)

6

(1)从图中汉字“书写”的现状可以得出怎样的结论?(1分)

(2)针对这一现状,请从社会和学校角度指出其产生的原因。(2分)

23.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做题。(2分)

2021年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宁阳县某学校举行文艺宣传活动,九年级的三班的张晓明同学将演

唱《长江之歌》,下面是为演出拟写的串台词,请将它补写完整。要求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方法,50字以

内。

同学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面请欣赏由九年级三班张晓明带来的独唱《长江之歌》。

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风采;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

你用甘甜的乳汁,哺育各族儿女;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

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

你从远古走来,巨浪荡涤着尘埃;你向未来奔去,涛声回荡在天外。

你用纯洁的清流,灌溉花的国土;你用磅礴的力量,推动新的时代。

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

八、(14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4—27题。

霍丘①知县阳湖左君,治霍丘既一载,其冬有年。父老数十人,来自下乡,盛米于筐,有稻有粳,

豚蹄鸭鸡,母像提携,造于县门。君呼之入,日:“父老良苦,曷为来哉?"顿首曰:“边界之乡,尤

扰益偷。自耶②之至,吾民无事,得耕种吾田。吾田幸熟,有此新谷,皆耶之赐,以为耶尝。”君日:

“天降吾民丰年乐与父老食之且彼家畜胡以来?”则又顿首日:“往耶未来,吾民之猪鸡鹅鸭,率用供

吏,余者盗又取之。今视吾圈栅,数吾所育,终岁不一失,是耶为吾民畜也,是耶物非民物也。”君笑

而受之,芳以酒食。皆欢舞而去,目:“本以奉耶,反为耶费焉。”士民旭勺谋日:“吾耶无所取于民,

而禄不足以自给,其谓百姓何?请分乡为四,各以月入米若薪。”众目:“善。”则请于君,君笑日:

“百姓所以厚我,以我不妄取也,我资米若薪于百姓,后之人必尔③乎索之,是我之妄取无穷期也。”

不可。亳州之民,有诉于府者曰:“亳旧寡盗,今而多,其来自霍丘。霍丘左耶不容盗,«祸亳,愿左

耶兼治之。”

(选自张惠言《茗柯文三编》,有删改)

注释:①霍丘:县名。后面的阳湖、亳州均为地名。②耶:通“爷”。③尔:如此,这样。

24.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3处。(3分)

天降吾民丰年乐与父老食之且彼家畜胡以来?

25.解释文中加点实词的意思。(4分)

(1)但偻提携,造于县门低偻:

(2)君笑而受之,芳以酒食劳:

7

(3)士民相与谋曰相与:

(4)霍丘左耶不容盗,以祸亳以:

26.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父老良苦,曷为来哉?

②百姓所以厚我,以我不妄取也。

27.霍丘知县左君身上具有哪些优秀品质?试结合全文概括。(3分)

九、(14分)

阅读《登岳阳楼》一文,完成28—31题。

登岳阳楼孔令军

在一个晴朗的夏日,我有幸登上岳阳楼,去触摸先贤往哲的情怀,去感受他们那为历代仁人志士敬

仰的精神与那份厚重的文化。

未进“巴陵胜状”的大门,最动人心魄的就是西邻的八百里洞庭湖。天朗气清,极目远眺,水天相

接,宏阔洞庭、幽幽远山尽收眼底。洞庭之水气势恢宏,浊流滚滚。恰如范公所写“衔远山,吞长江,

浩浩汤汤,横无际涯”。不难想到秋雨霏霏的季节里洞庭湖上应是别一番光景,难怪一般的迁客骚人在

不同的季节里会有“览物之情,得无异乎”的感慨。

穿过一个小广场就是岳阳楼景区的大门,是中国传统的朱红色,传统的飞檐斗拱的建筑结构,四角

高高翘起,正面是两只展开翼翅昂首飞翔的凤凰,上面黄瓦中间围绕着青瓦。大门匾额上书四个大字一

一“巴陵胜状”,楹联为:“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将眼前景致浓缩得恰到好处,让人叫绝。

进了大门,是一棵高大的桂花树,已近260岁龄。树皮青白色,满树碧绿,青翠欲滴。中秋时节,

满树花开,满树馨香,沁人心脾,何等美艳!夜晚来临,于桂花树下赏月吟诗或对月高歌,地上洒下斑

驳的树影,又是别一番情致。

拾级而上,穿过“南极潇湘”的牌坊,就是“二公祠”,即为北宋范仲淹、滕子京所建祠堂。仰视

范、滕二公,仿佛听到他们的声音,仿佛看到他们为治理国家,使国家“政通人和,百废俱兴”所做的

努力。

过了“北极潇湘”的牌坊,再往北走不远就是心仪已久的岳阳楼了。

岳阳楼主楼高19.42米。全为木质结构,依然是朱门朱漆黄瓦,依然是传统的飞檐斗拱,五色的雕

梁画栋。第一层四角翘起的飞檐上雕刻的是凤凰,应为“有凤来仪”之意;二楼飞檐为龙,更增加其威

仪;三楼状如一顶武将所戴的头盔,让人触目而生一种凛凛正气。岳阳楼始建于公元220年前后,其前

身相传为三国时期东吴大将鲁肃的“阅军楼”,西晋南北朝时称“巴陵城楼”,中唐李白写下那首著名

的《登岳阳楼》之后,始称“岳阳楼”。现在看来,建此楼当有“出将入相”之意。顶楼之上高悬三个

字“岳阳楼”,三个字是由郭沫若题写,毛泽东主席审定的。

一、二楼厅内悬挂了许多名家撰写的楹联,最引人注目的是二楼正中间由历经康熙、雍正、乾隆三

朝元老张照手书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全文由六块(12小块)高约三米的木板拼凑而成。张照为清代

8

著名书法家,乾隆皇帝的老师,其书法颇得三位皇帝的赏识。

《岳阳楼记》全文起承转合,一气贯通,应是古今最富盛名的道德文章了。站在范公的一代名文前,

我真有些诚惶诚恐了。就是这篇文章,激励了多少有志气的中国人啊。一千余年的时光飞逝而过,它依

然光如日月、巍如山斗。那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已经震

彻千年,亦必将震彻万古。历朝历代,莫不需要这种精神的激励,它包含着历代生生不息的中国精神。

三楼正中悬挂的是唐代大诗人杜甫那首流传千古的著名诗篇《登岳阳楼》:“昔闻洞庭水,今上岳

阳楼。吴楚东南环,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全诗对仗工

整,诗风沉郁顿挫,一直为后人推崇。字由毛泽东主席亲笔书写,书法笔走龙蛇,自由洒脱,遒劲有力,

颇有著名书法家怀素之风。

站在三楼之上凭栏远眺,八百里洞庭尽收眼底,浊浪滚滚,一望无垠。楼中杜公,今已不在;槛外

洞庭,空自奔流。阴风怒号,淫雨霏霏的日子里,颠沛流离的杜工部“万方多难此登临”,心怀家国,

为民担忧,难免会写下如此凄绝、动人心魂的诗篇。一千三百多年后的今天读来,仍是字字血、声声泪!

无尽的哀愁笼罩着我的心,真让人无法释卷。

岳阳楼化作了一个文化符号,永远栖止于中国人的心中。

(选自2015年5月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语文学习》)

28.根据作者的游踪,依次填写出文中介绍的主要景点名称。(3分)

()f景区大门f桂花树一()一()

29.作者在第一段说“我有幸登上了岳阳楼,去触摸先贤往哲的情怀”,文中作者触摸到哪几位“先贤往

哲”各自怎样的“情怀”?(4分)

30.请赏析划横线的语句。(3分)

一千余年的时光飞逝而过,它依然光如日月、巍如山斗。

31.本文在写作上有哪些特色?请具体分析(至少答出两种写作方法)。(4分)

十、作文。(50分)

32.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作。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觐,小车无靴,其何以行之哉?”这里的蜿和粗是连接辕

和车前横木的木梯头。孔子的意思是:人如果无信,不知还能做些什么。就像大车或小车如果没有接力隼,

请问如何能行走?

子日:“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诚信是二十四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一。

以上材料引发你怎样的感悟与联想?请据此写一篇文章。要求:①自选角度、自行立意、自拟标题;

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鲜明。②不得抄袭,字数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

校名。如有需要,请用“XXX”代替。

9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第I卷(选择题,共60分)

一、答案:答案:LC2.A3.B4.A5.D6.B

二、7.D8.B9.B10.D三、11.B12.D13.A14.D

四、15.D16.B五、17.D18.B六、19.C20.B

第n卷(非选择题共90分)

七、(13分)

21.【答案】21.①惟余莽莽②蜡炬成灰泪始干③野芳发而幽香④雾淞沆碰⑤玉盘珍羞直万钱⑥

怀旧空吟闻笛赋⑦怜君何事到天涯【评分】每空1分,共7分。出现错字、别字、漏字该题不得分。

22.答案示例:(1)多数人手写机会少,提笔忘字多,现状堪忧。(1分)

(2)①社会:电脑的普及、急功近利、对书写的不重视。②学校:不够重视,缺少严

格要求,缺少书写课程等。(每点1分,共2分。)

23.【答案】示例:长江,中华民族的摇篮,圣洁的母亲河。她用纯洁的清流灌溉着国

土,以磅礴的力量推动着一个崭新的时代。(【评分2分。修辞方法1分,语言流畅连

贯得体1分,意思对即可。)

八、(14分)

24.天降吾民丰年/乐与父老食之/且彼家畜/胡以来?(每处1分,共3分。)

25.①但偻:弯腰曲背,这里指老人(或:老人)。②劳:犒劳、慰劳③相与:互相、共同(或:一起。)。

④以:因而(或:所以)评分:每个1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

26.①父老乡亲们很辛苦,为什么要到这里来呢?②百姓厚待我的原因,是因为我不胡乱拿取百姓的东西。

(评分:4分,每句2分。关键字错一处扣0.5分)

27.①治县有方②清正廉洁③关心百姓④平易近人评分:每点1分,答出3点可得3分。共3分。

译文:霍丘的知县阳湖人左君,治理霍丘已满一年,那一年冬天收成不错.父老乡亲几十人,从下面的

乡里来到府衙,筐里装满了大米,还有猪蹄鸡鸭,老老少少,来到县衙门.左君叫他们进来,说:“父

老乡亲实在辛苦了,为什么要到这里来呢?”父老叩头说:“我们所生活的边界地区,多侵扰、盗窃之

事.从您来到这里,我们百姓没有不快之事,能够耕种自己的田地.我们的田地幸亏您而能丰收,有这

新米,都是您赐予的,我们带来给您尝尝.”左君曰:“上天赐予百姓丰年,乐意给予百姓东西让大家

吃;再说那些家畜,凭什么而来呢?”父老就又叩头说:“往年您没有来的时候,我们的猪鸡鹅鸭,都

用来提供给官吏了,剩下的又被偷走.如今看看我们饲养牲口的圈栏,点点我们所豢养的牲口,一年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