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安徽省滁州市重点中学2025届高考历史五模试卷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1933年斯大林指出:“党似乎在鞭策国家,使它加速向前奔跑”,“必须催赶国家,因为它落后了一百年,落后带来了致命的威胁。”这一观点A.改变了苏联农业落后的局面 B.体现了苏联实现工业化的紧迫感C.成为苏联开始工业化的依据 D.严重脱离了苏联经济落后的国情2.汉朝的重要商品名号往往提示地名,如纺织领域形成“鲁缟”、“齐纨”、“蜀锦”等著名品牌,这反映A.区域生产优势形成 B.地方品牌商品密集出现C.区域经济分工明显 D.丝织品的生产技术高超3.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中提到:孙中山看到了西方的民主、独立与繁荣,但也看到了西方为工业化问题所困扰。为预防资本集中他主张节制资本,为应对中国人口的增长超过土地面积的增长带来的土地问题他主张平均地权。这反映了孙中山A.立足中国国情又借鉴外来文明B.深受中共民主革命思想影响C.吸取了民主革命失败的教训D.侧重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4.如图为公元117年罗马帝国皇帝去世时的疆域图,下列描述符合该时期的是A.大斗兽场每个拱门两边都配有希腊式石柱,将建筑力度和外观美感融为一体B.图拉真广场层次分明,功能丰富,广场两侧配有四排粗大的柱廊C.万神殿由门廊和正殿构成,集希腊柱式和罗马拱门建筑风格于一体D.图拉真纪功柱的柱体自下而上有一条浮雕带,描绘了图拉真远征场景5.下列不属于发生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的历史事件的是A.中日建交 B.尼克松访华C.中美建交 D.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6.“美国总统威尔逊本是国联的发起人和积极的鼓吹者,但是参议院拒不批准《凡尔赛和约》,结果美国没有加入国联。”这体现了美国民主政治的基本原则是A.分权制衡原则 B.民主原则 C.联邦制原则 D.中央集权原则7.“他是真主,是独一的主;真主是万物所仰赖的。”与材料所体现宗教的兴起时期相当的是A.中国大唐盛世时代B.雅利安人入侵印度C.雅典伯利克里时代D.罗马疆域达到顶峰8.明万历年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绘制的《坤舆方国全图》打破了“天圆地方”的传统观念,开拓了士大夫阶层的眼界。但是,他把子午线从全图中央向左移动170度,把中国移到地图的正中央。这表明当时A.天朝上国观念根深蒂固 B.传统朝贡体系不断强化C.闭关锁国政策有所松动 D.世界市场体系初步形成9.胡绳先生认为,列强支持清政府的政策中包含着一个无法解决的矛盾:一方面它们要清政府保持腐败与懦弱的状态,因而只能屈服于外国的压力,遇事妥协让步;另一方面又想使它具有足以镇压亿万人民群众的力量,以造就有利于外国侵略者的内部安定秩序。列强的这种矛盾在以下哪个条约中表现最为明显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10.金元之际,“一代文宗”元好问在《雁门关外》中写F:“四海于今正一家,生民何处不桑麻。重关独居千寻岭,深夏犹飞六出花。云暗白杨连马邑,天围青冢渺龙沙。凭高吊古情无尽,空对西风数去鸦。”该诗反映出A.遭战争破坏的社会场景 B.实现统一后时代的变化C.诗歌创作水平超越前代 D.知识分子对世事的不满11.下列有关奥斯曼帝国崛起对世界影响的错误表述是A.诱发欧洲商人开辟新航路B.曾导致西欧商品价格暴跌C.在巴尔干埋下不稳定种子D.为欧洲文艺复兴汇聚人才12.我们从历史文献TheBookoftheOfficeofSeneschal《管家之书》中可以了解到13世纪()、管家、采邑官、监守官以及犁倌、马车倌、羊倌、猪倌等各自的职守。空格内填入哪一项最合适A.奴隶主 B.庄园主 C.城堡主 D.工场主二、非选择题(2小题,共52分)13.(32分)材料敦刻尔克大撒退从1940年5月26日开始,在这几天,敦刻尔克地区大多是阴雨天,大雾、小雨以及弥漫的硝烟.使得德军只进行了两天半的大规模轰炸。而海面上,素以风大浪高著称的英吉利海峡在这几天出人意料的风平浪静。敦刻尔克松软的沙滩,是英法联军的救星。德军的炸弹大多陷入沙滩,弹片难以有效散飞,杀伤力大大降低。英法后卫部队英勇抗击着德军的进攻,掩护主力撤退。撤退的部队官兵,在等待上船和登船期间,保持了严格的组织纪律,秩序井然,没有发生争先恐后的混乱情况,这使整个撤退过程非常顺利。撒退的组织者,那些海军军官有着杰出的组织才能,他们利用一切方法和器材,统筹协调数以百计的各种船只:驾驶这些船只的有银行家、牙科医生、出租汽车司机、快艇驾驶员、码头工人、工程师、渔夫和文职官。这只奇怪的船队在炮火的轰击下,没有武装、没有护航。但是,勇敢的人们却迎着枪林弹雨和硝烟烈火,灵活地向前行驶着。6月4日,历时9天的大撤退宣告结束。英国著名军事历史学家亨利莫尔指出,欧洲的光复和德国的失败就是从敦刻尔克开始的!——摘编自孔辉.丁舞昌《敦刻尔克大撤退成功原因再探析》(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敦刻尔克大撤退成功的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敦克尔退大撤退的历史意义。14.(2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中国传统文化虽然从秦汉时期开始形成封建的大一统文化,董仲舒所倡导的“独尊儒术”又把这一统一性推向极致,但这并不意味中国传统文化只有单一的内容。事实上,中国传统文化是多样性的统一,正如汉宣帝所称的“吾家治国之道,霸王道杂之”。中国传统文化的连续性在世界文化史上是独一无二的。中国古代历经战争动乱、社会分裂和王朝更替,这个文化并未中断自己的传统,而是在继承已有成果的基础上,不断获取发展的新动力。仅就先秦而论,从周人对前代的维新,到孔子对周礼的重新解释;从孟子对孔子思想的深化发展,到荀子对先秦百家争鸣的总结与融合,就表现为一个连续性与变革性的过程。鸦片战争后,中国文化步入近代,走进从旧向新,从传统向现代的艰难转型,也呈现出连续性和变革性的统一。——摘编自张应杭《中国传统文化概论》材料二近代中国百年忧患,原因很多,其中之一就是当时的中华文化体系不能提供现成的现代化方案,我们必须从外来文化体系中去寻找。从康有为到孙中山,无数仁人志士也曾向西方文化体系中寻找救国良方,但均未成功;而中国共产党人运用同样是来自西方的马克思主义后,使中国从积贫积弱的困境中摆脱出来,走上独立富强的道路,这就以实践证明了中国文化的前进方向——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与中国固有文化体系相结合,并不断吸纳全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和文化精华,使中华文化体系能与时俱进,永葆活力。另一方面,也恰恰说明了中华文化体系有吸收、融合并消化异质文化中合理成分的机制,也是中华文化强大生命力的体现。——摘编自曾加荣《中国传统文化概要》(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并分析其成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文化在近代发生的新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B【解析】
材料表明苏联在当时面临着资本主义国家的威胁,要想保护革命取得的成果,必须加快工业化步伐。B正确;材料指的是要进行工业化建设,不是加快农业建设,A错误;1925年联共(布)十四大的召开确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方针,C错误;苏联当时国情决定了苏联要发展工业,尤其是重工业,因此符合国情,D错误。故选B。2、A【解析】
重要商品提示地名,说明不同地区有各自的生产优势,A正确;B中“密集”不符合史实,排除;题干列举的都是纺织业,不存在区域经济分工,排除C;纺织品不等同于丝织品,排除D。3、A【解析】
依据材料,孙中山看到了西方文明的先进,也看到了西方文明的问题,结合中国的国情提出平均地权,由此可知,孙中山立足中国国情又借鉴外来文明,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中共民主革命思想,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民主革命失败的教训,故C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结合中国的国情学习西方文明,D不符合题意,排除。【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孙中山看到了西方的民主、独立与繁荣,但也看到了西方为工业化问题所困扰”“为预防资本集中他主张节制资本,为应对中国人口的增长超过土地面积的增长带来的土地问题他主张平均地权”,紧扣关键信息分析解答。4、D【解析】
根据疆域图可知,这时罗马帝国的疆域最大,这是图拉真时期的疆域,选项D正确;斗兽场门柱具有希腊化色彩,这是公元80年的建筑成就,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A;图拉真广场建立时间是107年,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B;万神殿建立时间与题干不符,排除C。5、C【解析】
中日建交为1973年,尼克松访华为1972年,中美建交为1979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为1971年,故中美建交为20世纪70年代末期,故选C,排除ABD。6、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了美国三权分立政体的有关知识点。美国将国家权力分为立法、司法和行政三部分,国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掌握立法权。总统是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军队总司令,掌握国家的行政大权;总统对宪法负责,有权否决国会通过的法律,但国会复议时若以三分之二多数再次通过,即为有效;总统有权提名任命政府高级官员;总统有权与外国缔结条约,但须得到国会的批准方可生效。最高法院掌握司法权,对法律拥有最高司法解释权。三者独立平等,但互相制约,以防止专制的出现,这充分体现了三权分立原则。材料正反映了总统和议会间“分权制衡原则”,故选A。BCD项材料均未体现。考点:美国政治体制点评:1787年宪法规定了美国是联邦制共和制的政体。美国实行联邦制原则、三权分立的原则和民主的原则。在各机构之间、在中央与地方之间实行相互的制衡。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英国、法国、德国确立的政体和通过的法律性文件也需要掌握7、A【解析】
伊斯兰的基本信条为“万物非主,唯有真主,穆罕默德是安拉的使者”。由材料“真主,是独一的主;真主是万物所仰赖的”,可得出出自伊斯兰教的《古兰经》。公元7世纪,伊斯兰教诞生于阿拉伯半岛,而中国唐朝是从618年开始的,故A符合题意;公元前2000多年,“雅利安人”从中亚侵入印度,故B不符合题意;雅典伯利克里时代大致是公元前5世纪中叶,故C不符合题意;罗马疆域达到顶峰是公元2世纪的图拉真时代,故D不符合题意。8、A【解析】
从明朝末年开始,西方学术思想逐渐传入到中国,对中国的学术、思想、政治和社会经济产生了重大影响。利玛窦的到来,开启了明朝后期封建士大夫学习西学的风气。当时的封建统治者以“天朝上国”自居,视其他国家如蛮夷。利玛窦为方便传播西学而特意使中国出现在地图的中央。迎合了统治者的天朝上国的心理。故选A;BC在材料中均没有体现,排除;世界市场初步形成在第一次工业革命后,不符合题意,D错误。9、D【解析】
依据题意,列强支持清政府的政策,有两方面的原因:要清政府屈服于外国的压力,遇事妥协让步;帮着清政府镇压人民群众的反抗,以华制华。结合课本所学,《辛丑条约》规定: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这表明清政府已经完全变成了帝国主义的走狗和工具。D符合题意;《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只体现英国和日本的利益和要求。AC不合题意;《天津条约》要求清政府割地、赔款、通商、传教等,进一步扩大侵略权益。C不合题意。由以上分析可知,ABC不合题意,选择答案D。【点睛】本题考查学生对《辛丑条约》签订影响的理解。《辛丑条约》规定: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赔款给中国人民增加了新的沉重的负担;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等内容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使清政府完全沦为洋人的朝廷,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辛丑条约》的签订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0、B【解析】
《雁门关外》是元好问凭高吊古,抒发了元初结束多年战乱之后“四海一家”的变化。B正确;材料表述的是统一之后的变化,不是战争的破坏,A排除;材料无法体现其诗歌创作水平超越前代,C排除;材料表明他对国家统一的赞同,而不是不满,D排除。故选B。11、B【解析】本题属于逆向选择题。奥斯曼帝国控制了地中海的主要商路,使欧洲商人开辟新航路,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奥斯曼帝国崛起与西欧商品价格暴跌之间没有因果关系,故B错误,符合题意;奥斯曼帝国曾统治巴尔干半岛,其民族、宗教政策在巴尔干埋下不稳定种子,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奥斯曼帝国继承了东罗马帝国的文化,为欧洲文艺复兴提供了条件,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12、B【解析】
13世纪属于欧洲的中世纪,此时欧洲属于封建社会,庄园主构成封建社会的主体,故B正确;奴隶主是奴隶社会阶级统治者,A错误;城堡主不符合材料主旨,C错误;D是前资本主义发展时期,D错误。二、非选择题(2小题,共52分)13、(1)原因:正确的战略决策;严格的组织纪律;英法部队的英勇抵抗;民众的爱国精神;有利的自然环境。(2)意义:保存了主力;鼓舞了士气;加强了盟军的团结;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解析】
(1)根据材料“敦刻尔克地区大多是阴雨天,大雾、小雨以及弥漫的硝烟,……风平浪静……德军的炸弹大多陷入沙滩,弹片难以有效散飞,杀伤力大大降低”可知有利的自然环境;根据材料“英法后卫部队英勇抗击着德军的进攻,掩护主力撤退。撤退的部队官兵,在等待上船和登船期间,保持了严格的组织纪律,秩序井然”可知严格的组织纪律;英法部队的英勇抵抗;严格的组织纪律;根据材料“他们利用一切方法和器材,统筹协调数以百计的各种船只:驾驶这些船只的有银行家、牙科医生、出租汽车司机、快艇驾驶员、码头工人、工程师、渔夫和文职官”可总结出民众的爱国精神。(2)根据材料“6月4日,历时9天的大撤退宣告结束。英国著名军事历史学家亨利莫尔指出,欧洲的光复和德国的失败就是从敦刻尔克开始的!”结合所学可以从保存了主力;鼓舞了士气;加强了盟军的团结;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分析出大撤退的历史意义。14、(1)特点: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连续性和变革性相结合;保守性和开放性并存。成因:中华文明历史悠久,源远流长,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中国疆域广大,民族融合,统一占主流;儒家思想占据传统文化的正统地位;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自身的传承、积淀、交融、创新;农耕经济占居主导地位;近代西方列强的侵略,近代工业文明的发展。(2)新变化:学习吸收西方的先进文化,学习内容以政治和思想文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建材物流园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参考)
- 国际冷链物流产业园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范文模板)
- 河南省开封市五县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含解析
-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中级法语(二)》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平顶山学院《有机化学实验一》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广东茂名健康职业学院《节目策划通论》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纳米工程导论》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体育赛事组织》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南阳科技职业学院《环境科学前沿》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贵州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网络与新媒体》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智能家居系统》课件
- 注射相关感染预防与控制(全文)
- 浙江省温州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 乙二醇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 一年级数学上册 20以内的减法玩扑克做数学教案 新版冀教版
- 新开模具开发进度表
- 华为性格测试攻略
- 小学二年级下册美术课件-4.13大花瓶-岭南版(9张)ppt课件
- 项目部汛期工点及驻地风险评估报告
- 罗宾斯《管理学》第15章理解群体与团队
- 工程项目部各类型结算单(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