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綦江南州中学2025届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1页
重庆市綦江南州中学2025届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2页
重庆市綦江南州中学2025届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3页
重庆市綦江南州中学2025届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4页
重庆市綦江南州中学2025届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重庆市綦江南州中学2025届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历史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唐朝中后期,宰相杨炎改革赋税制度,实行“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的两税法,一年分夏秋两次征税以土地和财产的数量作为征税的主要依据。两税法的实施A.减轻了农民的赋税负担B.使赋税负担相对比较公平C.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D.使政府财政收入明显下降2.“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通签书施行。”“所部官有善否及职事修废,得刺举以闻。”材料描述的历史上哪一职官的职责A.汉代刺史 B.唐朝节度使 C.北宋通判 D.北宋转运使3.1941年《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规定:“在土地已经分配区域,保证一切取得土地的农民之私有土地制,在土地未经分配区域,保证地主的土地所有权及债主的债权,惟须减低佃农租额及债务利息,佃家则向地主缴纳一定的租额,债务人须向债主缴纳一定的利息。”这一规定A.纠正了党内右倾机会主义错误B.缩小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范围C.表明根据地建设是民主革命的中心内容D.反映了中共对社会主要矛盾的正确分析4.现代西方学者用三个“G”来概括新航路开辟的动机。即上帝(God)、荣誉(Glory)和黄金(Gold)。对此理解正确的是①对黄金的狂热追逐②开发土地资源③向海外传播基督教④弘扬骑士精神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5.以“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大无畏精神推行变法,被誉为“中国十一世纪改革家”的是A.司马光 B.王安石 C.范仲淹 D.孝文帝6.北魏均田制实行后,文献中出现了“庄园”一词,被指私人圈占的成片土地。唐代均田制实行后,“庄园”一词的使用更加普遍。据此可知A.均田制导致土地集中现象加剧B.北魏至唐朝前期政府不限制土地买卖C.均田制未能杜绝土地兼并D.封建小农经济日益被大庄园经济取代7.20世纪初,清政府不得不以立法的形式将西方的工厂制度、公司制度和一系列与之配套的经济制度正式引入中国。清政府这一做法A.体现了中国经济殖民地化 B.强化了官僚资本的主导地位C.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D.解决了近代工业发展的困境8.井田制的史料仅来自于《孟子》与《周礼》。在《孟子》之前,没有关于井田制度的记载。有学者认为井田制度可能仅是一种乌托邦式的理想制度,并据此认为这种制度可能从未得到严格的实施。下列关于井田制示意图的解说正确的是()A.井田制下,公田的土地更肥沃,产出更高B.私田多于公田,说明这一制度开始瓦解C.井田总是方方正正,便于国家管理和土地丈量D.原则上,井田的实际拥有者不可以任意买卖土地9.公元前5世纪中期,罗马共和国先后铸造出十二块铜牌,详细列出民法、刑法、诉讼程序等许多方面的内容,公布于罗马广场,史称《十二铜表法》。以下有关《十二铜表法》的表述,不确切的是A.该法的公布是平民的胜利 B.该法没有给平民阶层带来任何好处C.是以往罗马习惯法的汇编 D.审判量刑有法可依限制了贵族特权10.罗斯福新政对20世纪的世界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学术界对其研究也经久不衰。由下表可知20世纪中期以前的部分书目21世纪初的部分书目塔格韦尔《为民主而战》埃诺迪《罗斯福革命》戴格勒《超越我们的过去》珀金斯《富兰克林·罗斯福的新时代》H.W.布兰茨《本阶级的叛徒》伯顿·佛尔森《新政还是苛政:罗斯福的经济遗产如何伤害了美国》伯顿·W·小福尔索姆《罗斯福新政的谎言》A.历史研究是社会现实背景的真实再现 B.版本越新的研究越接近历史的真相C.研究者的情感取向影响历史研究结论 D.历史研究结论受到时代因素的影响11.孙中山指出:“庚子、辛丑以后,中国人的脾气,被帝国主义者认识清楚了些。知道一味的强硬手段,还不济事;必须用些柔和方法,才能将爱和平讲礼貌的中国人压伏得住。”材料表明A.“庚子赔款”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 B.孙中山主张“以和为贵”的外交理念C.《辛丑条约》禁止中国人民反帝斗争 D.义和团运动显示了中国人民伟大力量12.西方学者对近代的一场思想解放运动作了如下描述:“它是破坏现存秩序的个人主义强大潮流的产物”“具有回到早期根源的性质”“认为人性无比腐化和堕落”。这场运动是A.文艺复兴 B.宗教改革C.启蒙运动 D.科学革命二、非选择题(2小题,共52分)13.(32分)材料1846年6月英国废除《谷物法》,逐步取消了给予殖民地产品的优惠关税,之后又废除了《航海条例》,这些措施从总体上降低了外国商品进入殖民地的关税水平,开放了英国和殖民地的贸易市场。1932年7—8月,在加拿大首都渥太华召开了专门讨论经济问题的帝国特别会议,英国和各自治领之间签订了一系列双边贸易协定。在这些协定中英国答应进入英国市场的自治领商品除20%照章课税外,其余一律豁免征税;而自治领也豁免了一系列英国商品的关税;自治领和殖民地在拟定关税政策时,要接收英国的建议,对从英国以外的国家输入商品要征收高额关税。这就是所谓的帝国特惠制。帝国特惠制建立,使英国商品在自治领市场享有较第三国商品更优越的地位。——摘编自高德步《世界经济通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贸易政策的主要变化及其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帝国特惠制”的主要影响。14.(2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漕运是关系中国古代王朝兴衰的重要因素,是王朝权力中心得以生存和运行的物质输送线和生命线。漕运线路方向一直处于变化之中。秦汉时期,漕粮通过黄河、渭河由东向西运抵长安。唐代,朝廷逐渐把漕运重点放在南方。唐宋期间,漕运逐渐转变为由东南而西北。元、明、清三朝,漕运则转变为南北方向,由南而至北。元代海运、河运并行,以海运为主。明永乐十三年(1415年)后,重开会通河,依托京杭大运河,停止海运。由于运河淤塞,1901年清政府废止漕运。——摘编自吴琦《中国古代漕运空间变动的历史意义》材料二新航路开辟后,英国、荷兰等国为发展海上贸易,开始在北大西洋的高纬度地区寻找通往亚洲的航路。1497年,英国卡伯特父子发现了一块“新发现的大陆”,即北美大陆东海岸的纽芬兰岛;16世纪,法国人卡蒂埃到达拉布拉多半岛(北美洲最大半岛)。17世纪初,效力于荷兰的英国人哈得逊曾多次向西北航行,探索经北冰洋通向亚洲的航路。17世纪初,俄罗斯人在北太平洋和西伯利亚地区进行了多次海上和陆上探险,开辟了北太平洋到北冰洋的航线。西欧人还不断探寻南半球的新世界。1578年,英国人德雷克到达美洲南端的合恩角。1642~1643年,荷兰的塔斯曼环航澳大利亚时,到达新西兰和塔斯马尼亚岛。——摘编自《中外历史纲要》(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漕运变化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欧洲人寻找新的海运航线的背景及影响。(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15世纪中西方经济发展方式的差异。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B【解析】

根据“一年分夏秋两次征税以土地和财产的数量作为征税的主要依据”可知,两税法以土地和财产多少作为征收赋税的依据,资产少者纳税少,资产多者纳税多,使地主和农民的赋税负担相对比较公平,故B正确;农民也应该按照土地和财产的数量纳税,农民的赋税负担没有减轻,A错误;以土地和财产的数量作为征税的主要依据,与商品经济的发展没有直接联系,排除C;两税法按田亩资产多寡交税,而且贵族官僚、富商地主也得交纳,从而极大地扩大了纳税面,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D错误。2、C【解析】

根据材料中的“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必须“与守臣通签书施行”信息,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官职是北宋的通判,其主要是掌握司法与监督地方官员的权力,故C项正确;刺史是汉代监察地方的,不符合材料信息,A项排除;唐朝节度使主要是掌管地方军政的长官,不符合材料信息,B项排除;北宋转运使主要是掌管地方财政的,不符合材料信息,D项排除。故选C。3、D【解析】

该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抗日战争时期土地政策的理解和认识。题中的时间是1941年,属于全民族团结抗战时期,题中的土地政策明显体现了对当时国情的正确认识,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一致抗日,故D项说法正确;题中的纲领并未纠正右倾机会主义,故A项说法不合题意,排除;纲领中的规定扩大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阵营,故B项说法错误,排除;C项不符合当时整体抗日战争的时代大背景,当时的土地政策是为抗战服务的,排除。4、C【解析】

上帝(God)是指向海外传播基督教,荣誉(Glory)是指弘扬骑士精神,黄金(Gold)是指当时西欧社会对黄金的狂热追逐,以上均为新航路开辟的动机,故答案为C项;开辟新航路没有开发土地资源的目的,排除含有②的A、B、D项。【点睛】本题为组合式选择题,可以采用排除法解答。联系所学可知,开辟新航路的动机中没有开发土地资源,排除含有这一说法的选项,剩下的选项就是正确答案。5、B【解析】

北宋的王安石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改革家,为了推行自己的改革,他在思想上破除当时人们的守旧心理,这句话的大意就是天象的变化不必畏惧,祖宗的规矩不一定要效法,人们的议论不需要担心,这表明了他的决心,故B项符合题意;其它三项中的人物与题意所述无关,排除ACD。6、C【解析】

分析材料北魏均田制实行后,文献中出现了“庄园”一词,被指私人圈占的成片土地。唐代均田制实行后,“庄园”一词的使用更加普遍根据所学,说明当时均田制未能杜绝土地兼并,故C正确;北魏至唐朝前期均田制主要是为限制土地兼并,AB选项排除;D选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7、C【解析】

20世纪初,清政府以立法的形式将西方的工厂制度、公司制度和一系列与之配套的经济制度正式引入中国,这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故C正确;A在材料未体现,排除;官僚资本在洋务运动时起到主导作用,B错误;社会制度不发生变化不能解决近代工业发展的困境,D错误。8、D【解析】

根据所学,井田制是国家所有,因此原则上,井田的实际拥有者不可以任意买卖土地,故D符合题意;从图片中无法看出哪个产量高,排除A项;私田多于公田并不是其瓦解的标志,排除B项;井田并非总是方方正正,排除C项。9、B【解析】

十二铜表法是罗马第一部成文法,是平民与贵族斗争的结果,限制了贵族任意曲解法律的特权,但从内容上看,大多是原来习惯法的汇编。故选B。10、D【解析】

材料反映了针对罗斯福新政同一件事,20世纪对其进行了赞扬,而21世纪却对其进行了批判,可见历史研究结论受到时代因素的影响。D正确;历史研究会受到时代因素、研究者的立场等因素影响,因此不能说其是现实背景的真实再现,A错误;对于把历史放到当时的实际状况去评判,而不是版本新就接近真相,B错误;材料反映的是时代对历史研究的影响,研究者的情感取向影响历史研究结论不符合材料主旨,C错误。故选D。11、D【解析】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过程中,义和团显示中国人民抗争精神,粉碎列强瓜分中国梦想,D项正确;孙中山的言论强调的是列强在侵华过程中因受到中国人民抵抗而转变了对华殖民策略,“庚子赔款”加重中国百姓负担与孙中山强调的内容不一致,排除A;孙中山显然认为面对侵略,中国人的抵抗是有重大意义的,排除B;《辛丑条约》禁止中国人民反帝与题干中孙中山强调的方向不一致,排除C。12、B【解析】

据材料“它是破坏现存秩序的个人主义强大潮流的产物”“具有回到早期根源的性质”“认为人性无比腐化和堕落”并结合所学可知,宗教改革是在否定罗马教会权威基础上宣传资产阶级的思想文化运动,其主张简化宗教仪式“具有回到早期根源的性质”,局限性是个人主义泛滥,导致个人私欲膨胀,B正确;据所学可知,文艺复兴运动主张追求现世幸福,与“认为人性无比腐化和堕落”不符,A错误;启蒙运动与“具有回到早期根源的性质”不符,C错误;D与材料无关。二、非选择题(2小题,共52分)13、(1)主要变化:由自由贸易向贸易保护转变。原因:英国国力衰退;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性经济危机冲击;自由放任经济政策的弊端暴露。(2)调整了英国与自治领的关系;缓解了英国经济危机;加剧世界市场竞争与混乱。【解析】

(1)主要变化:据材料“1846年6月英国废除《谷物法》,逐步取消了给予殖民地产品的优惠关税,之后又废除了《航海条例》,……开放了英国和殖民地的贸易市场。”并结合所学可知,英国工业革命后实行自由贸易;据材料“1932年7—8月,在加拿大首都渥太华召开了专门讨论经济问题的帝国特别会议,英国和各自治领之间签订了一系列双边贸易协定。……”并结合所学可知,由于经济大危机影响,英国向贸易保护转变。原因: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从英国国力衰退、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性经济危机冲击、自由放任经济政策的弊端暴露等角度回答。(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从调整了英国与自治领的关系、缓解了英国经济危机、加剧世界市场竞争与混乱等角度回答。14、(1)原因:王朝更替;政治中心变迁;经济重心南移;大运河的开通;城市人口的增加;商业贸易的繁荣(2)背景: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争霸;资本主义的发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