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届北京市第二十七中学高考考前提分历史仿真卷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资治通鉴》中记载:“建成(太子)元吉至临湖殿,觉变,即跋马东归宫府。世民从而呼之,元吉张弓射世民,再三不彀,世民射建成,杀之。”高祖李渊被逼退位,李世民登上皇位。他的做法不符合①封建礼制②“三纲五常”③传统宗法制④选官制度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2.1940年,国民政府将中央农业试验研究所改为粮食增产委员会,由政府拨给经费。先后改良水稻、小麦品种共计90余种。同时,改变西南地区冬季农闲不种的做法,首先在四川推广冬季稻耕作。这些措施A.适应了民族战争的实际需要 B.有利于敌后战场坚持长期抗战C.有助于减轻英美盟国的援华负担 D.触及了农村落后的生产关系3.历史学家吕思勉指出:“天子之于诸侯,诸侯之于大夫,犹大宗之于小宗也。此古代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所以一以贯之也。”材料表明分封制与宗法制A.形成了森严的等级制度 B.构建了家国同构的政治体制C.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建立 D.保证了家与国间的良性互动4.下列体现司马迁治史抱负的是A.“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B.“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C.“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D.“文章经世之业,立言亦期有补于世”5.《后汉书·顺帝纪》记载的一道诏书中说:“间者以来,吏政不勤,故灾咎屡臻,盗贼多有。退省所由,皆以选举不实,官非其人,是以天心未得,人情多怨。”这反映了当时A.儒家思想成为正统 B.皇帝勤政重视吏治C.天人观念影响政治 D.九品中正制的混乱6.1956年全国先进生产者代表会议上,4703人被授予全国先进生产者称号。此次劳模评选的主要标准是“提前完成五年计划规定指标”“达到优等质量指标”“在学习与推广先进经验或在掌握先进技术试制新产品方面有成就”“在节约方面有优良成绩”等。这次评选表彰活动A.折射出新中国国民经济恢复任务的完成B.有利于构建崇尚劳动和技术的社会氛围C.旨在推动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顺利进行D.反映了广大民众对新生政权认同感增强7.中国古代的宰相制度终结于明太祖。废除宰相制度后,明代设立内阁,奉旨办事。雍正七年,因对西北用兵开始设立军机处,渐渐取代了内阁。大学士成为了名誉职务,军机大臣更有实权。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判断A.内阁其实就是明代决策机构 B.军机处是清代中央一级政府C.宰相制废除后相权随之消失 D.废除宰相制后相权弱而未亡8.1880年,薛福成写道“中国立约之初,有视若守常而贻害无穷者,大要有二,一则曰,一国获利各国均沾也。一则曰,洋人居于中国而不归中国管理也。”在他看来,对近代中国“贻害无穷”的是()①关税协定②片面最惠国待遇③开设工厂④领事栽判权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9.下表是西周初年主要诸侯国的简况,它说明分封制实质上重视的是A.血缘关系 B.姓氏关系 C.地域关系 D.官僚关系10.1902年,夏曾佑在《最新中国历史教科书》中指出:“种必有名,而吾族之名,则至难定。……至称汉族,则以始通匈奴得名,称曰唐族,则以始通海道得名,其实皆朝名,非国名也。”这表明,在晚清知识分子中A.反对王朝统治的呼声高涨 B.已产生民族国家观念C.掀起批判传统文化的思潮 D.开眼看世界成为主流11.14世纪,在法国兴起了一个独立的法学派,即“罗马法学派”,16世纪时,法国的罗马法研究居全欧洲最前列。在荷兰则以格老秀斯为代表的“理性法学派”从人类理性出发研究罗马法。在德国以萨维尼为代表的“历史法学派”"研究罗马法。材料表明A.罗马法对欧洲近代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B.学者的研究带动了罗马法的复兴与繁荣C.罗马法推动了欧洲近代社会的转型发展D.罗马法为近代欧洲法制建设莫定了基础12.《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评论说:在一次国际会议上,“周恩来利用了他个人的巨大魅力和外交机敏逐渐减弱了那些怀疑中国或怀疑共产主义的领导人的敌对情绪”。在这次会议上,周恩来提出的外交方针是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求同存异”C.“另起炉灶”D.“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二、非选择题(2小题,共52分)13.(32分)下表是全球人口与经济趋势统计表(1500—1800年)全球人口与经济趋势约1500年欧洲人口达8000万18世纪欧美城市化增长;多数工业集中在南亚和东亚约1750—1800年印度工业开始衰落1750—1850年中国人口翻番;美洲人口增长6倍1784—1814年英国从中国进口3亿磅茶叶18世纪晚期奥斯曼帝国失去其对造船业的控制权1794年孔多塞《人类精神的进步》出版1796年爱德华∙詹纳研制出改进了的天花疫苗1798年马尔萨斯《人口原理》出版约1800年欧洲人口达1.8亿——(美)菲利普·费尔南德兹《世界:一部历史》(1)依据上表材料,概括其反映出来的时代特点。(2)依据上表并结合所学,分析欧洲人口迅速增长的因素。14.(20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古代社会动荡,人们往往依靠宗族和地方豪强建坞筑壁,据险自保,形成带有军事自保性质的坞壁组织。西汉末年和东汉末年、三国时期都出现过建立坞壁组织的高潮,当农民起义被镇压或战乱稍息之后,这些坞壁大都随之解体。西晋末年后,由于战乱时间长,加之内有农民起义,外有少数民族蒙首徒入中原建立政权和大肆杀戮,又一次出现了大量豪强建立坞壁组织的新高潮。在这种情况下,少数民族豪首如何实现有效统治呢?一方面他们既无法依据原来的乡里组织去实现其统治,因为人口的大量流移和原有版籍的破坏,使乡里组织已失去其意义。另一方面,他们又急需控制居民和征收赋税与征发兵役。为了解决这个矛盾,他们选择了依靠“坞主”、“宗主”代行原来乡里组织职能的办法,这便是“宗主督护”制。——摘编自高敏《北魏“宗主督护”制始行时间试探——兼论“宗主督护”制的社会影响》材料二西晋灭亡之后的北部中国,各地宗族结聚,坞壁相望,他们在地方上拥有相当大的独立性,对政府法令只是有限度地接受。史称:“旧无三长,惟立宗主督护。所以民多隐冒,五十三十家方为一户。”当李冲提出设立三长制的建议,冯太后大加赞赏,曾说:“立三长,则课有常准,赋有恒分,苞荫之户可出,侥幸之人可止,何为而不可了?”孝文帝太和十年诏曰:“又邻里乡党之制,所由来久,欲使风教易周,家至日见,以大督小,从还及送,如身之使手,干之总条:然后口算平均,义兴讼息。”——摘编自周国林《关于三长制历史作用的评价》(1)根据材料一,概括“宗主督护制”形成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北魏孝文帝实行“三长制”的作用。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A【解析】
李世民射杀太子,逼父退位,不符合封建礼制,违背了三纲五常,破坏了传统的宗法制,①②③符合题意,A项正确;李世民发动宫廷政变,登基为帝的过程,与选官制无关,④不符合题意,与之组合的BCD三项错误。2、A【解析】
根据题干所述,国民政府的上述做法有助于粮食增产,有助于坚持长期抗战,A正确;上述做法发生在国统区,与敌后战场无关,排除B;1940年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尚未建立,排除C;材料只是单纯涉及到粮食增产,与农村生产关系变革无关,排除D。3、B【解析】
天子和诸侯属于等级关系,对应的是政治层面,即国家天下层面,而大宗小宗属于血缘关系,对应的是自身与家庭家族层面,宗法制和分封制分别关照了家族和国家,这样两者构建起了家国一体的政治体制,B正确;题干体现的是分封制和宗法制的结合,而非强调两者构建的等级体系,排除A;中央集权建立于秦朝,排除C;分封制在后期导致地方割据,不利于家国良性互动,D中“保证”表述绝对,排除。4、C【解析】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是鲁迅先生对司马迁《史记》的评价,体现司马迁治史抱负,故C正确;“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是司马迁总括自己修《史记》的目的和意义,不是司马迁的治史抱负,排除A;“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语出《资治通鉴》,即以历代兴亡的历史作为镜子,来考察当今的利弊得失,不符合题意,排除B;“文章经世之业,立言亦期有补于世”出自章学诚的《文史通义》,即学问必须与社会人事相结合,必须为社会人事问题服务,不符合题意,排除D。5、C【解析】
依据材料“是以天心未得,人情多怨”并结合汉代的儒家思想可知,这是董仲舒提出的天人感应影响的结果。C正确;材料只提到了天人感应的影响,不能证明儒家思想成为正统,A排除;材料表明当时皇帝选官不实,导致的吏治问题,B排除;汉代实行的察举制,九品中正制实行于魏晋南北朝时期,D排除。故选C。6、B【解析】
该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建国初期经济建设和社会风貌的理解和认识。依据材料中的评选标准可以看出其在产品的生产及质量要求和新技术等方面具有很好的导向作用,故B项说法正确;1953年底国民经济恢复的任务已经完成,故A项说法错误,排除;1956年三大改造的任务已经基本结束了,故C项说法错误,排除;评选标准中未涉及到政权的认同问题,故D项说法不合题意,排除。7、D【解析】
相权与君权是矛盾里的统一体,二者共存亡,所以出现了宰相制度废除后,又有了地位等同于宰相的内阁等机构。D正确;依据材料“奉旨办事”来看,决策权掌握在皇帝手中,A排除;据所学可知,军机处只能跪拜笔录,实际上是皇帝的内廷机构,B排除;内阁、军机处的存在证明相权只是遭到了削弱,没有随之消失,C排除。故选D。8、D【解析】从材料中“一则曰,一国获利各国均沾也。”可以得出这第一个“贻害无穷”的内容便是片面最惠国待遇;从“一则曰,洋人居于中国而不归中国管理也”可以看出,第二个“贻害无穷”的便是领事裁判权。关税协定和开设工厂材料没有体现,故本题选择D选项。9、A【解析】
依据表格中“同姓”分封占据主导地位,说明西周初年的分封以血缘关系为主,故A正确;姓氏关系不符合材料中分封制主题的信息,排除B;地域关系是郡县制划分的依据,排除C;分封制不是官僚政治,排除D。故选A。10、B【解析】
依据材料“其实皆朝名,非国名也”来看,晚清时期的知识分子已经将国家与民族区分开来,表明晚晴知识分子民族意识觉醒,国家观念产生。B正确;材料反映的是民族国家观念,反对王朝统治的观念不符合材料主旨,A错误;明末清初已经产生了批判传统文化的思潮,C错误;依据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可知,材料只是夏曾佑一个人的看法,不能反映整个中国知识分子的状况,D错误。故选B。11、A【解析】
据材料可知,在14---16世纪的欧洲,法国、荷兰、德国各国学者都对罗马法进行了研究,这说明罗马法对欧洲近代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A正确;各国学者对罗马法的研究,只能罗马法对欧洲近代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不是罗马法的复兴与繁荣,B错误;欧洲近代社会的转型发展是生产力发展和思想解放推动的,不是由罗马法推动的,C错误;材料反映的是法国、荷兰、德国各国学者都对罗马法进行了研究,没有强调罗马法对欧洲近代法制建设的影响,D错误。【点睛】罗马法对后世法律制度的发展、影响是很大的。罗马法中蕴含的人人平等、公正至上的法律观念,具有超越时间、地域与民族的永恒价值。尤其是对欧洲大陆的法律制度影响更为直接。12、B【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55年亚非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求同存异”的方针打消了对中国和共产主义持有敌对情绪的有些领导人的顾虑,这符合“周恩来利用了他个人的巨大魅力和外交机敏逐渐减弱了那些怀疑中国或怀疑共产主义的领导人的敌对情绪”的信息,故B项正确;“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中国与缅甸会谈时提出的,不符合材料信息,故A项错误;“另起炉灶”指的是不承认国民政府建立的屈辱的外交关系,故C项错误;“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指的是清除帝国主义在华特权,故D项错误。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理解“周恩来利用了他个人的巨大魅力和外交机敏逐渐减弱了那些怀疑中国或怀疑共产主义的领导人的敌对情绪”,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可这是万隆会议上的“求同存异”方针。【详解】二、非选择题(2小题,共52分)13、(1)特点: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全球人口大量增加;工业革命导致西方发展崛起,东方逐渐从属西方;全球联系日益密切;思想进步及公共卫生方面进步等。(2)因素:殖民掠夺带来更多的财富,工业革命推动经济的发展,高产作物的传播,社会进步如思想解放、关注公共卫生、关注人口问题等因素促使了人口大量增加。【解析】
(1)根据材料“约1500年欧洲人口达8000万……1750—1850年中国人口翻番……美洲人口增长6倍……约1800年欧洲人口达1.8亿”得出随着生产力的不断进步,全球人口大量增加;根据材料“18世纪欧美城市化增长……约1750—1800年印度工业开始衰落……奥斯曼帝国失去其对造船业的控制权……1784—1814年英国从中国进口3亿磅茶叶”可知工业革命后,西方崛起,东方日益从属于西方;并结合18-19世纪世界整体联系加强及材料“《人类精神的进步》出版……改进了的天花疫苗”从思想卫生方面进行概括即可。(2)因素结合所学知识,从18-19世纪西方工业革命与殖民扩张、高产作物流入、对思想卫生及人口的关注进行回答。1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重庆镜辰美科技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浙江国企招聘2025温州市现代服务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第二批招聘12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沈阳市初二数学试卷及答案
- 商务礼仪考试试卷及答案D卷
- 山东高一中考试卷及答案
- 纺织品及针织品环保法规与标准考核试卷
- 网贷平台的业务流程优化考核试卷
- 绢纺厂的智能化仓储与物流管理考核试卷
- 合成材料结构设计原理考核试卷
- 罐头食品行业绿色包装与环保材料应用考核试卷
- 驻厂协议书模板
- 《中英饮食文化差异》课件
- 树木清除合同协议
- 2024年韶关市始兴县事业单位招聘工作人员笔试真题
- 2025-2030中国风电齿轮箱行业投资策略与可持续发展建议研究报告
- 尽职调查专项法律服务合同
- 2025年小学劳动技能大赛实施方案
- 《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2023)》
- 学生资助感恩教育主题班会
- 甘肃民族师范学院招聘工作人员考试真题2024
- 提高学生英语听力能力-英语教师的演讲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