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二次函数及方程、不等式_第1页
2025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二次函数及方程、不等式_第2页
2025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二次函数及方程、不等式_第3页
2025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二次函数及方程、不等式_第4页
2025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二次函数及方程、不等式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之一、二次函数及方程、不等式

选择题(共10小题)

1.已知集合A={M?-4X+3W0},B=[-1,1,2,4},则AG3=()

A.{1,2,3)B.{1,2}C.{2,3}D.{-1,1,2}

2.已知集合A={x|x+2>0},B={x\x1-x-2<0},则AG3=()

A.{x|-2<x<l}B.{x\-2<x<2]C.{x\-1<X<1}D.{x\-l<x<2]

Y_2c

3.已知集合4={%|虢<0},B={x|x2-3x<0},贝!JAU3=()

A.{小W2或x23}B.[x\-2<x<3}

C.{x[0<xW2}D.-2或x23}

4.设集合A={0,1,2,3),2={尤CN|d-5x+420},贝!()

A.{1}B.{1,2}C.{0,1}D.{1,2,3)

%—3y+1<0

若满足约束条件卜+

5.x,y2y<9则z=2x-y最大值为(

3x+y>7

A.8B.1C.-2D.0

6.设集合A={-4,-2,0,2,4},8={x|尤2-4龙-5>0},则ACB=()

A.{0,2,4}B.{-4,-2,0}C.{-4,4}D.{-4,-2)

7.已知集合4={尤|/-4x+3W0},B={x|2<x<4},贝i]AC8=()

A.{x|3Wx<4}B.{x|lWxW3}C.{x[2<xW3}D.{x|l«4}

8.在测量某物理量的过程中,因仪器和观察的误差,使得〃次测量分别得到刘,X2,…,物共〃个数据.我

们规定所测量物理量的“最佳近似值”。应该满足与所有测量数据的差的平方和最小.由此规定,从这

些数据得出的“最佳近似值”。应是(

A%i招

B.

n

"i=iXi

C.D.-----------

n

%—2<0

表示的平面区域上运动,贝收=空空取值范围是()

9.已知点P(x,y)在不等式组y-l<0

X-4,

,%+2y-2>0

7

A.[1,3]B.[2,3]C.[1,|]D.[2,今

10.在区域。:—1WX—yWl'内随机取一点尸(尤,y),则/+/W1的概率为()

(1<%+y<3

7TTC7rl711

A.1B.1C.---D.---

488884

二.填空题(共5小题)

%+2y—2<0

11.若入、y满足约束条件%-2y—2WO,则z=x+5y的最大值为.

3%—2y+6>0

12.已知全集。=凡集合A={x|d-3尤+220},则彳=.

13.函数次x)=7-4"+2次上有一个动点p,定点4(0,-1),则14Pl的最小值是.

(X>1c

3%—z

14.若P(尤,y)满足条件,x-y>0,且---=2,则z的最大值为________.

2x—y<4丫

2x+3y—6<0,

3x-y+2>0,设目标函数z=2x+3y的最大值为最小值为优,则M+加

{7>0,

三.解答题(共5小题)

16.“跳台滑雪”是冬奥会中的一个比赛项目,俗称“勇敢者的游戏”,观赏性和挑战性极强.如图:一个

运动员从起滑门点A出发,沿着助滑道曲线/(久)=一加一X2(一。<x<0)滑到台端点8起跳,然后在

空中沿抛物线g(x)=a?-20ax-b(x>0)飞行一段时间后在点C着陆,线段BC的长度称作运动员

的飞行距离,计入最终成绩.已知g(无)="2-20"-6在区间[0,30]上的最大值为-30,最小值为

-70.

(1)求实数a,b的值及助滑道曲线A2的长度.

(2)若运动员某次比赛中着陆点C与起滑门点A的高度差为120米,求他的飞行距离(精确到米).

A(起滑门)

=x,x6R},集合6={W"(x))

=0,xER}.

(1)若p=g=0,写出相应的集合。和序

(2)若集合功={0},求出所有满足条件的0,q;

(3)若集合6只含有一个元素,求证:p20,“NO.

18.己知函数/(x)—x2+2ax+2.

(1)当a=l时,求函数/(无)在[-2,引上的值域;

(2)当。=-1时,求函数/(x)在[f,什1]上的最大值.

19.已知集合A是函数y—lg(20-8x-/)的定义域,集合B是不等式x2-2x+l-a2^0(a>0)的解集,

p:xEA,q:xG.B.

(1)若AC8=0,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2)若10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20.已知关于x的不等式a/+5x-2«+1<0的解集是M.

(1)若-36M,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7、

(2)若时={%|zn<kOn+^},求实数。,机的值.

2025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之一、二次函数及方程、不等式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已知集合4={尤|/-4x+3W0},1,2,4},则ACB=()

A.{1,2,3}B.{1,2}C.[2,3}D.{-1,1,2}

【考点】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应用;交集及其运算.

【专题】集合思想;综合法;不等式的解法及应用;集合;数学运算.

【答案】B

【分析】解不等式求得集合A,进而求得AC8

【解答】解:由尤2-4X+3=(x-1)(x-3)W0,解得1WXW3,

所以A={x|lWxW3},

所以AAB={1,2}.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考查了集合的基本运算,属于基础题.

2.己知集合4={力'+2>0},2={尤|尤2_%_2<0},则()

A.{x\-2<x<l]B.[x\-2<x<2}C.{x|-1<X<1}D.{x|-l<x<2]

【考点】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应用;交集及其运算.

【专题】整体思想;综合法;集合;数学运算.

【答案】D

【分析】先求出集合A,B,然后结合集合的交集运算即可求解.

【解答】解:由题意得,A={x\x>-2},B={x\-l<x<2},

所以AA8={x|-l<x<2}.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集合的交集运算,属于基础题.

3.已知集合4={x|第W0},8={尤k2-3x<0},则AUB=()

A.{x|xW2或无》3}B.{x\-2<x<3)

C.{x[0<xW2}D.{加W-2或尤N3}

【考点】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应用;并集及其运算;其他不等式的解法.

【专题】整体思想;综合法;集合;数学运算.

【答案】B

【分析】先求出集合A,然后结合集合并集运算即可求解.

【解答】解:因为集合4={刈曾W0}={x|-2<xW2},8=何7-3尤<0}={尤[0<》<3},

则AUB={R-2<x<3}.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集合并集运算,属于基础题.

4.设集合A={0,1,2,3},BuDeNk2-5尤+420},则AC8=()

A.{1}B.{1,2}C.{0,1}D.{1,2,3}

【考点】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应用;交集及其运算.

【专题】整体思想;综合法;集合;数学运算.

【答案】C

【分析】利用交集的定义,将两个集合的条件联立即可得到结果.

【解答]解:A={0,1,2,3},8={x€N|/-5尤+420}={x€N|(x-1)(x-4)》0}={x€N|xWl或x

2},

所以AC8={0,1}.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集合的交集运算,属于基础题.

x—3y+140

5.若羽y满足约束条件卜+2y<9,则z=2x-y最大值为()

.3%+y>7

A.8B.1C.-2D.0

【考点】简单线性规划.

【专题】数形结合;数形结合法;不等式的解法及应用;数学运算.

【答案】A

【分析】画出约束条件所表示的平面区域,结合图象,确定出目标函数的最优解,代入计算,即可求解.

%—3y+1<0

【解答】解:化简约束条件为+2y<9所表示的平面区域,如图所示,

.3%+y>7

由目标函数z=2%-»可得化为y=2x-z,

所以当直线y=2x-z在y上的截距最小值时,z最大,

即直线y=2x-z过点A时,z最大,

又由广;?+巳=°,解得尤=5,y=2,即A(5,2),可得z“=8.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考查运算求解能力,属于基础题.

6.设集合A={-4,-2,0,2,4},B={x|?-4.r-5>0},则()

A.[0,2,4}B.{-4,-2,0}C.{-4,4}D.{-4,-2}

【考点】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应用;交集及其运算.

【专题】集合思想;定义法;不等式的解法及应用;数学运算.

【答案】D

【分析】解不等式求出集合3,根据交集的定义求出AC2.

【解答】解:集合A={-4,-2,0,2,4},B={M?-4x-5>0}={x[x<-1或无>5},

所以ACB={-4,-2).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集合的化简与运算问题,是基础题.

7.已知集合A={M?-4X+3W0},B={X|2<X<4},则()

A.{x|3W尤<4}B.{x|lWxW3}C.{x[2<xW3}D.{x|lWx<4}

【考点】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应用;交集及其运算.

【专题】集合思想;定义法;不等式的解法及应用;数学运算.

【答案】C

【分析】化简集合4根据交集的定义计算即可.

【解答】解:因为集合4=国7-4了+3忘0}=凶1・尤忘3},2={尤|2<尤<4},

所以AA3={尤12c尤W3}.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集合的化简与运算问题,是基础题.

8.在测量某物理量的过程中,因仪器和观察的误差,使得W次测量分别得到XI,X2,…,X"共”个数据.我

们规定所测量物理量的“最佳近似值”。应该满足与所有测量数据的差的平方和最小.由此规定,从这

些数据得出的“最佳近似值”。应是()

9九1

【考点】二次函数的性质与图象.

【专题】函数思想;综合法;函数的性质及应用;数学运算.

【答案】A

2222xa

【分析】/(a)=(a-%i)+(a—x2)T------I-(a—xn)=na-2aL+%2T-----.n)+(就4-----卜赌),

看成关于。的二次函数,即可求解.

【解答】解:根据题意得:/(a)=(a-%力2+Q-%2)2+…+Q-%九/=n十一2(%i+型+…+

xn)a+(好4----F

由于〃>0,所以/(a)是关于。的二次函数,

因此当a=4+X2:“+Xn即0=吟速时,f(a)取得最小值.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二次函数的性质,属于基础题.

x—240

9.已知点P(x,y)在不等式组y-l<0表示的平面区域上运动,贝吻=中六取值范围是()

+2y-2>0

57

A.[1,3]B.[2,3]C.[L|]D.[2,引

【考点】简单线性规划.

【专题】计算题;数形结合;数形结合法;不等式的解法及应用;数学运算.

【答案】D

【分析】先画出不等式组表示的可行域,再将目标函数转化为z=1+力,根据斜率的几何意义,结

合图像即可求得卜=m3的取值范围,由此得解.

结合图像可知,kQAWkWkQB,

联立《;;二°2=0,解得得A(0,1),故%4=W=1,

联立M短02=0,解得{;屋,得B(2,0),故如

所以贝!J2W1+汽】,故2Wz],

所以z=的取值范围为[2,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简单线性规划,考查数形结合思想与运算求解能力,属于中档题.

10.在区域。:[-lWK—yWL内随机取一点尸(尤,y),则/+y2(i的概率为()

[1<x+y<3

71TC7rlTl1

A.1-^B.1C.---D.---

488884

【考点】简单线性规划;几何概型.

【专题】计算题;转化思想;综合法;不等式的解法及应用;概率与统计;逻辑推理;数学运算.

【答案】D

【分析】画出约束条件的可行域,求解满足条件的面积,利用几何概型,转化求解即可.

【解答】解:在区域[-1三久—ywi’

区域。为正方形ABC。及其内部(如图所示),正方形的边长为:V2.

x2+y2^l表示圆x2+y2=l及其内部在正方形A8C。内的部分,

n_l1

由几何概型概率可知,所求概率。=守=卷-

Zo4,

故选:D.

y

【点评】本题考查线性规划的应用,几何概型的求法,是基础题.

二.填空题(共5小题)

(X+2y-2<0?

11.若x、y满足约束条件%-2y-2<。,则z=x+5y的最大值为二.

.3%—2y+6之02

【考点】简单线性规划.

【专题】对应思想;数形结合法;综合法;不等式的解法及应用;数学运算.

13

【答案】万.

【分析】画出可行域,将z=x+5y变形为>=-1+5,平移直线可得到点A处取得最大值,计算点A的

坐标,代入求解即可.

【解答】解:作出可行域如图所示:

将z=x+5y变形为产Y+f,

在图中作出过原点的直线产Y,

可知当直线平移到点A处时,z="5y取最大值,

x=—1

X+2y-2=0,0

所以.3比一2y+6=0'付,

y=

2

即A(—1/引,

313

所以zmax=-1+5X,=

13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考查了简单的线性规划,作出可行域是关键,属于基础题.

12.已知全集。=兄集合A={尤以2-3尤+220},则彳=(1,2)

【考点】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应用;补集及其运算.

【专题】整体思想;综合法;集合;数学运算.

【答案】(1,2).

【分析】先求出集合4然后结合集合的补集运算即可求解.

【解答】解:因为U=R,集合A={x*-3x+220}={小22或xWl},

则Z=(1,2).

故答案为:(1,2).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集合的补集运算,属于基础题.

13.函数/(x)=/-4ax+2a2上有一个动点p,定点A(0,-1),则|AP|的最小值是万

【考点】二次函数的性质与图象.

【专题】转化思想;综合法;函数的性质及应用;数学运算.

【答案】y.

【分析】设点P的坐标,求出|AP|的表达式,由二次函数的性质可得|AP|的最小值.

【解答】解:设尸(x,y),可得y=/-4QX+2〃2,

可得|AP|2=/+(y+1)2=/+(/_4〃X+2〃2+1)2=^+[2(o-%)2+1-x2]

2—+(1-X2)2=%4_/+1=(x2--)2+->

所以|AP|N堂.

V3

故|AP|的最小值为三.

故答案为:手.

【点评】本题考查二次函数的性质的应用,属于中档题.

14.若尸(x,y)满足条件Jx-y20,且----=2,则z的最大值为7.

(2%—y<4V

【考点】简单线性规划.

【专题】转化思想;数形结合法;不等式的解法及应用;数学运算.

【答案】7.

【分析】由约束条件作出可行域,把目标函数变形,化为直线方程的斜截式,数形结合得到最优解,把

最优解的坐标代入目标函数得答案.

【解答】解:由约束条件作出可行域如图,

由----=2,得y=5久一亍,

y22

由图可知,当直线y=|久一★过A时Z有最大值,等于3X1-2X(-2)=7.

故答案为:7.

【点评】本题考查简单的线性规划,考查数形结合思想,是中档题.

2%+3y—6<0/

3x-y+2>0,设目标函数z=2x+3y的最大值为M,最小值为相,则

(y>0,

14

~3

【考点】简单线性规划.

【专题】数形结合;数形结合法;不等式的解法及应用;数学运算.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由约束条件作出可行域,数形结合得到最优解,把最优解的坐标代入目标函数得答案.

【解答】解:由约束条件作出可行域如图,

由图可知,当直线z=2r+3y过A时,z有最小值为机=-

当直线z=2x+3y与直线2x+3y-6=0重合时,z有最大值为M=6,

.14

M+m=百.

14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考查简单的线性规划,考查数形结合思想,是基础题.

三.解答题(共5小题)

16.“跳台滑雪”是冬奥会中的一个比赛项目,俗称“勇敢者的游戏”,观赏性和挑战性极强.如图:一个

运动员从起滑门点A出发,沿着助滑道曲线/(久)=一加一X2(一。<x<0)滑到台端点B起跳,然后在

空中沿抛物线g(x)=a?-20ax-b(x>0)飞行一段时间后在点C着陆,线段BC的长度称作运动员

的飞行距离,计入最终成绩.已知g(无)=办2-20"-6在区间[0,30]上的最大值为-30,最小值为

-70.

(1)求实数a,b的值及助滑道曲线的长度.

(2)若运动员某次比赛中着陆点C与起滑门点A的高度差为120米,求他的飞行距离(精确到米).

A(起滑门)

【专题】计算题;整体思想;综合法;函数的性质及应用;数学运算.

【答案】⑴a=-点,b=40,助滑道曲线A3的长度为207t米;

(2)89米.

【分析】(1)令>=/(无),即可得到了+/=必,(-b^x^o,-bWyWO),即可得到了(x)的几何意

义,根据二次函数的性质得到g(10)=-30,g(30)=-70,即可求出a、b的值,从而求出曲线

AB的长度;

(2)由(1)可得g(无)的解析式,依题意可得yc=-120,代入解析式中解出x,即可求出C点坐标,

根据两点间的距离公式计算可得.

【解答】解:(1)因为f(x)=-⑷2—/(-bWxW0),令y=/(x),则/+y2=62,(一放尤<0,-b

WyWO),

y_____1

所以/(%)=—Zb2—%2(-b4%40)表示以(0,0)为圆心,半径r=Z?的一圆弧,

4

因为g(x)=ax1-20ax-b(x>0)由图象可知函数开口向下,

所以当x=10时g(x)max=g(10)=-100〃-b=-30,g(30)=300。-b=-70,

解得卜=G,所以而=1x27rx40=20TT,

U=404

即。=一白,b=40,助滑道曲线AB的长度为20Tt米;

(2)依题意可得A(-40,0),B(0,-40),yc=-120,

由(1)可得g(%)=-yg+2%—40(%>0),

令g(x)=-120,即一击%2+2%-40=-120,

解得%l=40,X2=~20(舍去),

所以C(40,-120),所以|BC|=7402+(-40+120)2=40V5«89,

即该运动员飞行距离约为89米.

【点评】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属于中档题.

17.设函数/(x)=j^+px+q(p,qCR),定义集合。={W>(/(x))=x,xGR),集合回=(f(x))

=0,xER}.

(1)若0=q=O,写出相应的集合。和助

(2)若集合Q={0},求出所有满足条件的p,q;

(3)若集合6只含有一个元素,求证:p20,

【考点】二次函数的性质与图象.

【专题】压轴题;方程思想;函数的性质及应用;逻辑推理.

【答案】(1)D/={Of1},母={0}.

(2)p=l,q=0.

(3)证明见解析.

【分析】(1)由¥=%、d=o解得X,可得Ef;

(2)由/(/(%))-x=0得x2+(p+1)x+p+q+l=0或/+(p-1)x+q=0,然后由A1=(p+1)2-4

2

(p+q+1),A2=(p-1)-4^>Ai,方程/"(x))7=0只有一个实数解0,得A2=0,Ai<0,

转化为了+(p-1)x+q=0有唯一实数解0,可得答案;

(3)由条件,/(/(x))=0有唯一解,得/G)=0有解,分于(X)=0有唯一解犹、/(x)=0有两

个解%1,X2(X1<X2),则/(X)=(X-Xl)(X-X2),且两个方程/(%)=X\,f(X)=X2总共只有一

个解,结合/(X)图像可知/(X)=%2有唯一解,所以X2<0,Xl<0,结合/(X)的图像和实数解的个

数可得答案.

【解答】解:f(x)=/,f(/(x))=/,由/=x解得冗=0或冗=1,

由d=o解得%=0,所以功={0,1},Ef={0}.

(2)由/(/(x))-x=f(/(x))-f(x)+f(x)-x

=/(x)+pf(x)-x2-px+f(x)-x=(/(x)+x+p+l)(/(x)-x)

=(/+(p+1)x+p+q+1)(/+(p-1)x+q)=0,

得/+(p+1)x+p+q+l=0或f+(p-1)x+q=0,

A1=(p+1)2-4(p+q+1)=(p-1)之一例-4,

△2=(p-1)2-4q=(p-1)2-4q>△i,

而方程/(7(x))-1=0只有一个实数解0,

所以八2=0,△1<0,即只需/+(p-1)x+q=0有唯一实数解0,所以p=l,q=0.

(3)由条件,/(/(%))=0有唯一解,所以/(x)=0有解,

①若/(%)=0有唯一解X0,则/(x)=(X-X0)2,且/(%)=%0有唯一解,

结合/(x)图像可知xo=O,所以/(%)=/,所以p=q=0.

②若/(X)=0有两个解%1,X2(X1<X2),则/(x)=(X-Xl)(X-X2),且两个方程/(X)=X1,f

(x)=X2总共只有一个解,结合/(X)图像可知/(%)=X2有唯一解,所以X2<0,XIV0,

则/(x)=(X-Xl)(X-X2),且两个方程/(x)=X1,f(x)=%2总共只有一个解,

结合/(x)图像可知/(%)=12有唯一解,所以X2〈O,<0,所以g=xix2>0,且/(x)的对称轴x=—3

<0,

所以p>0,所以p>0,q>0.

综上,p20,

【点评】本题主题考查了二次函数与二次方程之间的关系的相互转换,方程根与系数的应用,考查了系

数对新定义的理解能力及计算能力.

18.已知函数/(x)=x2+2ax+2.

(1)当4=1时,求函数/(%)在[-2,3]上的值域;

(2)当〃=-1时,求函数/(x)在口什1]上的最大值.

【考点】二次函数的值域;二次函数的最值.

【专题】计算题;转化思想;综合法;函数的性质及应用;逻辑推理;数学运算.

(t-I)2+L

【答案】(1)值域是[1,17];(2)/(X)max=\14

F+l,t>2

【分析】(1)函数在[-2,-1)上单调递减,在(-1,3]上单调递增,可得函数/(X)在区间[-2,3)

上的值域;

(2)当a=-1时,/(x)=/-2x+2=(x-1)2+1,分类讨论,即可求函数/(x)在区间[3f+1]上

的最大值.

【解答】解:(1)当4=1时,f(X)=/+2尤+2=(x+1)2+1,其图象对称轴为直线X=-1;

所以函数/(X)在[-2,-1)上单调递减,在(-1,3]上单调递增,

•'•X=~Iff(%)min-f(11)=1,冗=3,f(%)max=f(3)=17,

・・・函数/(%)在区间[-2,3)上的值域是[1,17];

(2)当a=-1时,/(x)=J?-2x+2=(x-1)2+1,

当/<义,函数/(x)在区间[3方+1]上的最大值/(/)=(L1)2+1;

当行右函数/(无)在区间,,汁1]上的最大值/G+l)=P+1;

((t—1)2+1,t<5

,函数/(X)在区间[3f+1]上的最大值/(x)《12.

(t2+nt>|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求二次函数在闭区间上的最值,二次函数的性质的应用,体现了分类讨论的数学

思想,属于中档题.

19.已知集合A是函数y=lg(20-8x-x2)的定义域,集合B是不等式W-2x+l-(〃>0)的解集,

p:xGA,q:xEB.

(1)若AC8=0,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2)若「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考点】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应用;函数的定义域及其求法;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专题】转化思想;转化法;简易逻辑.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1)分别求函数y=/g(20-8%-?)的定义域和不等式2x+l-a2》。(^>0)的解集化简

集合A,由ACB=0得到区间端点值之间的关系,解不等式组得到a的取值范围;

(2)求出「p对应的无的取值范围,由「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得到对应集合之间的关系,由区间端

点值的关系列不等式组求解a的范围.

【解答】解:(1)由条件,得4=凶-10cx<2},“{小》l+a或启1-。}

f1+a>2

若AC8=0,则必须满足11一aW-10

[<2>0

所以。的取值范围为[11,+°°);

(2)易得「p:尤22或xW-10,

是g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二{小》2或尤W-10}是B={x|尤21+a或xWl-a}的真子集,

'l+aW2

则•1—a2-10,,。〈小,

a的取值范围为(0,1].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充要条件的定义,正确理解充要条件的定义,是解答的关键.

20.已知关于x的不等式以2+5X-2a+l<0的解集是M.

(1)若-36M,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7

(2)若"=Vm+引,求实数a,m的值.

【考点】由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求参数.

【专题】函数思想;综合法;不等式的解法及应用;数学运算.

【答案】(1)[a\a<2};

(2)a=2,m-3.

【分析】(1)由题意得,-15-2a+l<0,求出。的取值范围即可;

(2)由题意可知,方程办-2a+l=0的两个根为x2-m+-^,且a>0,再结合韦达定理求

解.

【解答】解:(1)由题意得,9〃-15-2〃+1<0,

解得a<2,

故a的范围为{a|〃V2};

(2)由题意可知,方程-2〃+1=0的两个根为xi=m,X2=m+1,且a>0,

(,5

由韦达定理可得,<+%2=2--心-1,

—ZQ-rl

所以(X1-X2)2=(X1+X2)2-4X1X2=(―-)2-4X—(-)2,

CLCL2

解得。=2或-瑞(舍去),

75

所以m+m+—2»

解得m=-3.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考查了韦达定理的应用,属于基础题.

考点卡片

1.并集及其运算

【知识点的认识】

由所有属于集合A或属于集合8的元素的组成的集合叫做A与B的并集,记作AUB.

符号语言:或无62}.

AU3实际理解为:①%仅是A中元素;②%仅是8中的元素;③x是A且是8中的元素.

运算形状:

®AUB=BUA.®AU0=A.®AUA=A.@AUB2A,@AUB=B^AQB.@AUB=0,两个

集合都是空集.⑦AU(CuA)=U.⑧Cu(AUB)=(CUA)n(CUB).

【解题方法点拨】解答并集问题,需要注意并集中:“或”与“所有”的理解.不能把“或”与“且”混

用;注意并集中元素的互异性.不能重复.

【命题方向】掌握并集的表示法,会求两个集合的并集,命题通常以选择题、填空题为主,也可以与函数

的定义域,值域联合命题.

2.交集及其运算

【知识点的认识】

由所有属于集合A且属于集合2的元素组成的集合叫做A与2的交集,记作ACR

符号语言:AHB={X\XGA,且XCB}.

ACS实际理解为:尤是A且是8中的相同的所有元素.

当两个集合没有公共元素时,两个集合的交集是空集,而不能说两个集合没有交集.

运算形状:

®AHB=BnA.②AC0=0.®AAA=A.@AHBQA,ADBQB.@AHB=A^AQB.@AAj?=0,两个

集合没有相同元素.⑦AC(CuA)=0.⑧Cu(AAB)=(CuA)U(CuB).

【解题方法点拨】解答交集问题,需要注意交集中:“且”与“所有”的理解.不能把“或”与“且”混

用;求交集的方法是:①有限集找相同;②无限集用数轴、韦恩图.

【命题方向】掌握交集的表示法,会求两个集合的交集.

命题通常以选择题、填空题为主,也可以与函数的定义域,值域,函数的单调性、复合函数的单调性等联

合命题.

3.补集及其运算

【知识点的认识】

一般地,如果一个集合含有我们所研究问题中所涉及的所有元素,那么就称这个集合为全集,通常记作

U.(通常把给定的集合作为全集).

对于一个集合A,由全集U中不属于集合A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集合A相对于全集U的补集,简

称为集合A的补集,记作CuA,即CuA=[x\xeU,且x^A].其图形表示如图所示的Venn

【解题方法点拨】

常用数轴以及韦恩图帮助分析解答,补集常用于对立事件,否命题,反证法.

【命题方向】

通常情况下以小题出现,高考中直接求解补集的选择题,有时出现在简易逻辑中,也可以与函数的定义域、

值域,不等式的解集相结合命题,也可以在恒成立中出现.

4.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知识点的认识】

1、判断:当命题“若p则q”为真时,可表示为p今q,称p为q的充分条件,q是p的必要条件.事实上,

与“p今q”等价的逆否命题是“今「p”.它的意义是:若q不成立,则p一定不成立.这就是说,q对

于p是必不可少的,所以说q是p的必要条件.例如:p:x>2;q:x>0.显然xCp,则xCq.等价于尤幽,

则xCp一定成立.

2、充要条件:如果既有“〃今又有“q=p”,则称条件p是g成立的充要条件,或称条件g是p成立的

充要条件,记作“poq”.p与q互为充要条件.

【解题方法点拨】

充要条件的解题的思想方法中转化思想的依据;解题中必须涉及两个方面,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缺一

不可.证明题目需要证明充分性与必要性,实际上,充分性理解为充分条件,必要性理解为必要条件,学

生答题时往往混淆二者的关系.判断题目可以常用转化思想、反例、特殊值等方法解答即可.

判断充要条件的方法是:

①若p=q为真命题且q0P为假命题,则命题p是命题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②若pnq为假命题且qnp为真命题,则命题p是命题q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③若pnq为真命题且qnp为真命题,则命题p是命题q的充要条件;

④若p=q为假命题且q=p为假命题,则命题p是命题q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⑤判断命题p与命题q所表示的范围,再根据“谁大谁必要,谁小谁充分”的原则,判断命题p与命题q

的关系.

【命题方向】

充要条件是学生学习知识开始,或者没有上学就能应用的,只不过没有明确定义,因而几乎年年必考内

容,多以小题为主,有时也会以大题形式出现,中学阶段的知识点都相关,所以命题的范围特别广.

5.其他不等式的解法

【知识点的认识】

指、对数不等式的解法其实最主要的就是两点,第一点是判断指、对数的单调性,第二点就是学会指数和

指数,对数和对数之间的运算,下面以例题为讲解.

【解题方法点拨】

例1:已知函数/(无)=/一1(e是自然对数的底数).证明:对任意的实数x,不等式/(x)》尤恒成立.

解:(/)设/?(尤)=/(x)-x=ex~1-x

(尤)=,1-1,

当x>l时,li(x)>0,h(x)为增,

当x<l时,h(x)<0,h(x)为减,

当x=l时,h(x)取最小值//(1)=0.

:.h(x)(1)=0,即/'(x)

这里面是一个综合题,解题的思路主要还是判断函数的单调性,尤其是指数函数的单调性,考查的重点其

实是大家的计算能力.

例2:已知函数/(x)=logfl(x-1),g(x)=loga(3-x)(〃〉0且〃W1),利用对数函数的单调性,讨

论不等式/(x)2g(x)中工的取值范围.

解:•.•不等式/(x)2g(x),即loga(X-1)Nloga(3-X),

(X—1—x

・・・当〃>1时,有,解得2<x<3.

[1<%<3

X—1V3-x

,解得1cx<2.

{1Vx<3

综上可得,当。>1时,不等式/(尤)2g(x)中x的取值范围为(2,3);

当l>a>0时,不等式/(%)(无)中x的取值范围为(1,2).

这个题考查的就是对数函数不等式的求解,可以看出主要还是求单调性,当然也可以右边移到左边,然后

变成一个对数函数来求解也可以.

【命题方向】

本考点其实主要是学会判断各函数的单调性,然后重点考察学生的运算能力,也是一个比较重要的考点,

希望大家好好学习.

6.二次函数的性质与图象

【知识点的认识】

二次函数相对于一次函数而言,顾名思义就知道它的次数为二次,且仅有一个自变量,因变量随着自变

量的变化而变化.它的一般表达式为:y^a^+bx+c(aWO)

【解题方法点拨】

二次函数是一个很重要的知识点,不管在前面的选择题填空题还是解析几何里面,或是代数综合体都有

可能出题,其性质主要有初中学的开口方向、对称性、最值、几个根的判定、韦达定理以及高中学的抛物

线的焦点、准线和曲线的平移.

这里面略谈一下他的一些性质.

h

①开口、对称轴、最值与X轴交点个数,当40(<0)时,图象开口向上(向下);对称轴x=-六;

最值为:/(—/);判别式△=庐-4a,当△=()时,函数与无轴只有一个交点;△>◊时,与x轴有两

个交点;当时无交点.

②根与系数的关系.若△'(),且xi、尤2为方程y=a/+bx+c的两根,则有xi+x2=—,,xi・x2=泉

③二次函数其实也就是抛物线,所以/=2py的焦点为(0,与,准线方程为>=-与含义为抛物线

上的点到到焦点的距离等于到准线的距离.

④平移:当y=a(x+6)2+c向右平移一个单位时,函数变成y=a(x-1+Z?)2+c;

【命题方向】

熟悉二次函数的性质,会画出抛物线的准确形状,特别是注意抛物线焦点和准线的关系,抛物线最值得

取得,这也是一个常考点.

7.二次函数的值域

二次函数的值域

8.二次函数的最值

二次函数的最值

9.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应用

【知识点的认识】

含有一个未知数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为2的不等式叫做一元二次不等式.它的一般形式是ajr+bx+cX)

或ax1+bx+c<Q(°不等于0)其中以?+加什。是实数域内的二次三项式.

特征

当△=/?2-4ac>0时,

一元二次方程af+bx+cu。有两个实根,那么可写成a(x-xi)(尤-尤2)

当△=/-4ac=0时,

一元二次方程a7+fcr+cu。仅有一个实根,那么以2+区+<:可写成a(x-xi)~.

当△=庐-4ac<0时.

一元二次方程a^+bx+c=0没有实根,那么cur+bx+c与x轴没有交点.

【解题方法点拨】

例1:一元二次不等式,<x+6的解集为.

解:原不等式可变形为(x-3)(x+2)<0

所以,-2<x<3

故答案为:(-2,3).

这个题的特点是首先它把题干变了形,在这里我们必须要移项写成"2+bx+c<0的形式;然后应用了特征

当中的第一条,把它写成两个一元一次函数的乘积,所用的方法是十字相乘法;最后结合其图象便可求解.

【命题方向】

①一元二次不等式恒成立问题:

一元二次不等式a^+bx+cX)的解集是R的等价条件是:a>Q且△<();一元二次不等式ax2+Z?x+c<0的

解集是R的等价条件是:。<0且△<().

②分式不等式问题:

I,>0=/(尤),g(%)>0;

。(久)

~~~(x)・g(x)<0;

。(无)

-9(尤)2o

g⑶IgO)丰o;

f(x)V』「⑺•9。)<0

。㈤h(x)丰o

10.由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求参数

由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求参数

11.简单线性规划

【知识点的认识】

线性规划主要用于解决生活、生产中的资源利用、人力调配、生产安排等问题,它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模型.简

单的线性规划指的是目标函数含两个自变量的线性规划,其最优解可以用数形结合方法求出.我们高中阶

段接触的主要是由三个二元一次不等式组限制的可行域,然后在这个可行域上面求某函数的最值或者是斜

率的最值.

【解题方法点拨】

1.画出平面区域.避免失误的重要方法就是首先使二元一次不等式标准化.

ZZ

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